苗木施肥原理与措施

上传人:zhu****ng 文档编号:103199828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苗木施肥原理与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苗木施肥原理与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苗木施肥原理与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苗木施肥原理与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苗木施肥原理与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苗木施肥原理与措施 育苗施肥的目的在于增加植物营养,改善土壤环境条件。施肥要符合经济原则和技术原则。 施肥的经济原则,首先是施肥的经济支出不得大于其经济收入,而且力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以巩固和发展林业育苗事业。苗圃施肥应有经济分析,它不仅要看通过施肥对提髙苗木质量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还要看通过施肥能否提高苗木的产量、缩短苗木的培育期和提高成苗率。 施肥的技术原则是合理施肥的依据。简单说来,就是看天、看地、看苗施肥。 (一)看天 是指根据气候情况确定施肥措施。确定施肥措施时,要考虑育苗地点的气候条件和施肥时(主要是追肥)的天气条件。苗木整个生长期的平均气温、土温(或某一时期的平均温度)早霜、晚

2、霜日期,苗木生长期内降雨量的分配、风力、蒸发量以及苗木越冬条件等,是确定施肥制度时必须考虑的。. 如不考虑育苗地点的早霜期,盲目增加施肥量和追肥次数,会引起苗木贪青徒长,遭受霜害。这是北方苗圃施肥要注意的问题。 在苗木生长期内,温度高低,湿度大小,都直接影响苗木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当温度低时,苗木吸收的养分少,尤其对氮、 磷养分吸收受到限制,而对钾的吸收影响则小些。温度髙时苗木吸收的养分多。此外,气温偏高年份第一次追肥宜适当提早。 多数苗圃都有较好的灌溉设施,不易受干旱的危害。但是,在降雨量偏多的年份,尤其在生长末期的降雨量偏多,施肥量大的圃地容易发生贪青,造成霜害。 苗圃越冬条件对苗床越冬的苗

3、木有很大影响,这些苗木的营养状况,关系到苗木抗冻能力和翌春的复苏。经验证明,营养状况良好的红松苗比营养状况不良的红松苗越冬死亡率低,翌春萌动时间早。 (二)看地 是指要根据土壤状况合理施肥。是否施肥,施哪种肥料,以及施肥量的多少,都必须按土壤性质和肥力来确定。 1-土壤的物理性质与施肥:土壤质地影响土壤水、气、热等诸多物理性质,因此,对不同质地的土壤施肥神类和措施也应有所不同。 砂性土壤疏松多孔,通气性好,温度较高,水分较少,属于“热土”。宜用猪粪、牛粪等冷性肥料。施肥深度宜深不宜浅。为了延长肥效时间,可用半腐熟的有机肥料或长效肥料磷酸镁铵、腐殖酸类等。 粘质土壤比较紧密,通气性较差,温度较低

4、而水分多,属于“冷土”。宜选用马粪、羊粪等热性肥料。施肥深度宜浅不宜深,而且使用的有机肥料必须充分腐熟。 土壤的化学性质与施肥I土壤酸镇度、交换量、氮磷钾和其它营养元素的含量等土壤化学性质均与施肥措施有密切的联系。 土壤酸碱度与施肥:大多数针叶树和某些阏叶树苗木,适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上生长,如红松、落叶松、槔子 松、云杉等。但大多数的乔灌木树种幼苗适应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上生长。石灰含量过高的土壤,常因有效养分和微量元素硼、锰、锌的不足而影响苗木的生长。对于碱性强的土壤,必须改良后再作苗圃。强酸性土壤活性铝多,危害苗生长,需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性。 土壤交换量与施肥:土壤交换量大,土壤保肥力强,交换量小的土壤则保肥力差。对保肥力差的土壤(如有机质含量少的砂质土壤),施肥?时应少量多次,即追肥要每次少施一些,但增加追肥次数,以避免肥分流失。 土壤养分状况与施肥:要根据苗木对养分的需要,对照苗圃土壤的养分状况(含量、变化等)有针对性地施肥。缺乏什么养分就补充什么养分,需要补充多少就施用多少。但是,土壤中的速效养分随苗木吸收、气象条件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而变化,这在应用土壤分析结果、确定施肥措施时务必注意。转载自:苗木超级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