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03040964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8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转换层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转换层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转换层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资源描述:

《转换层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换层工程施工设计方案(7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编制依据 11.1 规、标准、规程 : 11.2 设计文件: 11.3 招投标文件: 11.4 合同文件: 11.5 工具书、软件: 11.6 建工集团相关文件、规定: 22 转换层概况 22.1 结构概况 22.2 梁概况 32.3 柱概况 32.4 墙、板概况 32.5 工程特点 32.6 施工难点 43 施工部署 43.1 流水段划分 43.2 组织保证措施 43.3 轴线控制 54 施工准备 54.1 劳动力组织 54.2 技术准备 54.3 机械设备配置 64.4 周转材料准备 65 转换层支撑及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 85.1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的计算 85.2 转换层支撑及模

2、板参数设置 325.3 高支撑架搭设施工注意事项 535.4 变形监测 545.5 模板及支撑拆除 546 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556.1 钢筋的连接 556.2 梁板钢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576.3 钢筋的绑扎 577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 607.1 转换层混凝土浇筑 607.2 混凝土二次振捣 647.3 混凝土试块制作 647.4 混凝土的养护 648 安装工程预埋配合 . 659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 . 659.1 安全生产 659.2 文明施工 669.3 环境保护 669.4 职业健康 6710 质量保证措施 6710.1 质量制度 6710.2 工序管理 6810.3 材

3、料管理 6810.4 成品保护 6811 应急预案 6911.1 目的 6911.2 组织机构及职责 6911.3 通讯联络 6911.4 应急物资 6911.5 危险源的应急措施 7012 附图 7212.1 附图一 7212.2 附图二 7212.3 附图三 7212.4 附图四 7212.5 附图五 7212.6 附图六 7212.7 附图七 7212.8 附图八 7212.9 附图九 721 编制依据1.1 规、标准、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 50204-200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2005;建筑施工

4、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04;1.2设计文件:1.2.1 本工程施工图;1.2.2 设计修改、技术联系单、图纸会审记录;1.3 招投标文件:1.3.1 施工组织设计;1.3.2 预算;1.4 合同文件:1.4.1 本工程施工承包合同;1.4.2 黎平机场民航综合楼工程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1.5 工具书、软件:1.5.1 高层建筑施工 ( 第二版,世德主编 ) ;1.5.2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PKP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计算软件(2008版);1.5.4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第二版,嗣信主编);1.5.5 施工方案例 50篇(筑龙网编著);

5、1.5.6 建筑施工安全设施计算书编制例(武树春主编);1.5.7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与施工(唐兴荣编著);1.5.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1.5.9 建工集团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6 建工集团相关文件、规定:1.6.1 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细则;1.6.2 三标一体化管理手册;1.6.3 施工工艺标准;2 转换层概况2.1 结构概况本工程结构类型:一至二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三层 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四层至顶层为短肢剪力墙结构。竖向构造二层于B轴向外悬挑900mm四层于2轴、L轴向外悬挑2500mm 18轴向外悬挑2800mm B轴向外悬挑3100

6、mm本方案主要针对三层转换层。其转换层结构平面布置图详结施GS-9。层高:本工程地下一层,地上 12层,地下一层纯地下室部分层高 为4.5m,裙楼一、二层层高4.5m,转换层层高为4.5m,标准层层高3.3m。混凝土强度等级:4.5m16.8m层柱为C35,梁板为C302.2 梁概况梁截面尺寸:标高 9.00m层梁截面尺寸有 200 mrt 400mm、250 mm 400mm、250 mrm 500mm、300 mnK 500mm、350 mnK 400mm、350 mnK 500mm、 350 mm 700mm、350mM 800mr等;其中最多和最具代表性的有 250 mm x 500m

7、m、350m 800mr两种,而最大截面为 350 mmx 800mm标高 13.50m层梁截面尺寸有 200 mmx 400mm、250 mmx 500mm、 350 mm 800mm、 400mm 800mm、 400mm 1000mm、 400 mm 1200mm、 500mrX 1200mm、500mX 1400mm 600 mrX 1500m等;其中最多和最 具代表性的有400 mmx 1200mm、500mrX 1400m两种,而最大截面为 600 mmx 1500mm。2.3 柱概况框架(支)柱截面尺寸:从-4.50m 到 13.50m柱截面尺寸有 400mrX 500mm 50

8、0mrX 500mm 600mmx 600mm、 500mmx 700mm、 700mmx 700mm、 800mmx 800mm、 900mm x 900mm。2.4 墙、板概况剪力墙厚度:有 250mm、 350mm。楼板厚度:标高9.00m结构层板厚为120mm标高13.500m结构转换层板厚为 180mm;2.5 工程特点2.5.1 结构平面变化较大,悬挑结构跨度大,结构层自重大;2.5.2 转换层梁及梁柱节点处钢筋密集;框支梁加腋处较多;2.6 施工难点2.6.1 转换层主梁钢筋用量大,绑扎难度高,传统的钢筋绑扎方 式不能满足转换层的施工;2.6.2 梁和梁柱节点处钢筋密集,混凝土振

9、捣难度大;2.6.3 悬挑跨度较大部分支撑系统搭设极其困难,部分采用高支 模(支撑系统搭设高度从地面起算近 14m)。3 施工部署3.1 流水段划分转换层根据后浇带划分为 2 个流水段,详附图一施工流水段平 面图。每个流水段的施工工序为:剪力墙、框支柱钢筋绑扎、模板安装 完,框支梁底模安装后,浇注框支梁锚入柱梁底以下la末端以下(最小高度约2.0m)混凝土,后绑扎框支梁钢筋、框支梁模板安装、转换 层楼板模板安装、浇注板面下0.6m以下框支梁混凝土,绑扎楼板钢筋、 短肢剪力墙插筋,第二次浇注混凝土(与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完成时间 间隔在 7 天以上)。3.2 组织保证措施由于转换层工作量大、支撑难度

10、大,混凝土搅拌场地狭窄(夜间 施工装载机操作困难,极易碰撞围墙、发生安全事故),施工周期相 应较长,针对转换层特点和施工难点,在转换层施工过程中,公司领 导和各职能部门应给予全力支持,协助项目部进一步强化技术管理, 施工现场应做到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以确保转换层施工的顺利进行3.2.1 模板及钢筋工程组织保证措施在模板及钢筋工程施工时,将加强钢筋绑扎和模板支撑工序的过 程控制,管理人员及班组负责人将该过程作为重点来抓,并督促落实 到位。3.2.2 混凝土工程组织保证措施在模板及钢筋工程即将完成时,项目部对转换层梁板混凝土工程 施工成立临时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现场负责人 和

11、相关管理人员组成。3.3 轴线控制331在9.00m层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现场技术人员立即测 放出控制轴线,并将墨线弹在楼面上,根据控制轴线,按设计图对转 换层柱墙主次梁等细部尺寸分墨,用墨斗将细部尺寸线弹在9.00m层板 面。3.3.2 根据转换层支撑立杆放线示意图(附图二)将立杆位置标 注在混凝土楼板上。3.3.3 钢管支撑架搭设完毕后,在支撑梁底模及梁钢筋骨架的水 平杆上用吊线锤将 9. 00m 层楼板上的细部尺寸线引测在水平杆上,作 为梁底模安装和钢筋就位的控制线。4 施工准备4.1 劳动力组织根据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各阶段工作量,转换层施工劳动组织 如下:木工50人、钢筋工25人

12、、混凝土工15人、架子工10人、焊工(气 压焊) 6人。4.2 技术准备读懂、读熟转换层结构施工图,了解框支柱、框支梁在平法图集中的构造,熟悉、掌握框支柱、框支梁钢筋、模板安装的施工工艺。掌握施工方案的技术要求, 仔细看懂方案附图, 作好技术交底 (包 括方案交底)。提前做好施工方案的报审及论证工作。做好混凝土配合比(含掺加外加剂)的试配及现场调整工作。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和有关规,从而作好施工技术交底和施工动态 监控。施工过程控制:施工过程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应把“事后把关”转变为 “跟踪监控”,从“管理结果”扭转到“管理因素”的轨道上,使过程 处于受控状态。4.3机械设备配置QTZ63塔

13、吊一台、JDY500B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一台、800L配料 机一台、装载机一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两辆、插入式振动器四台、 平板式振动器一台、混凝土抹平机一台,以及正常情况所需的钢筋机 械、木工机械等。4.4周转材料准备模板准备框支柱、框支梁、剪力墙模板采用15mm勺木胶合板,由木工负责 人根据图纸进行模板组拼翻样, 并提前提出材料计划,同时提出木枋、 对拉螺栓、UPV(套管以及蝴蝶卡等配件的加工、进场计划。现浇板模板采用15mm厚的木胶合板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 系,按施工进度要求分次到位。钢管扣件准备各种规格型号的钢管、扣件、顶托、底座的采购和租赁计划,并 提前进场。高支撑架所需材料计划见

14、下表:转换层支撑架材料租赁计划工程名称:黎平机场民航综合楼编号:序号材料名称规格 型号单位数量需用时间备注钢管48 X3mm根4900.0长6m钢管48 X3mm根2500.0长4m钢管48 X3mm根3000.0长 3.5m钢管48 X3mm根2500.0长3m钢管48 X3mm根550.0长 2.5m钢管48 X3mm根430.0长2m钢管48 X3mm根1000.0长 1.5m钢管48 X3mm根250.0长 1.0m对接扣件48 X3mm个5000.0直角扣件48 X3mm个26000.0旋转扣件48 X3mm个600.0顶托48个3000.0对拉螺栓12套800.0采购3形扣件48个

15、3200.0采购PVC套 管16m800.0采购审核:制表:编制日期:2009年7月20日443施工作业前准备:1放好模板边线,模板控制线,标高控制点2、检查各种机械设备运转是否正常。3、模板使用前表面必须清理模板。4、分规格、按部位将模板吊运至施工部位,码放整齐。5、脚手架、操作架搭设完毕;墙、柱底部清理干净。6、钢筋、混凝土、安装专业负责人与模板负责人进行交接检。5 转换层支撑及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本模板工程施工方法主要针对转换层框支梁柱,其它构件模板施 工详模板施工方案。转换层主梁截面尺寸大、自重大,为保证转换层的结构质量和安 全,在模板及支撑系统上采取“叠合浇筑法”和“荷载传递法”

16、相结 合:利用叠合梁原理将转换梁分两次浇筑,利用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形 成的梁支承第二次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及施工荷载,因而转换梁下的钢 管支撑系统只需考虑承受第一次的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这样可减 小下部钢管支撑的负荷,减少大量周转材料,并可缓解大体积混凝土 水化热高、温度应力高对控制裂缝的不利影响。5.1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的计算5.1.1 转换层梁模板及支撑的计算本工程转换层主梁最大截面尺寸宽X高为600mM 1500mm(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900mm故梁截面计算高度取900mm,最 大跨度为8.7m,梁底距地面高为3.0m,转换层梁模采用木胶合板,支 撑架采用 48X 3.0钢管扣件连

17、接固定。1 、转换梁侧模板计算书1 )梁模板基本参数梁截面宽度 B=600mm,梁截面高度 H=900mm,梁模板使用的木枋截面50 x 100mm梁模板截面侧面木枋距离300mm侧模竖向背楞(50mnX 100mn木枋)间距为300mn,底模背楞(50mnX 100mn木枋)间距150mm梁底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 E=4000N/mm抗弯强度f=15N/mm2。梁侧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 E=4000N/mm抗弯强度2f=15N/mm。梁底模粧2)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模板自重 二0.350kN/m 2;钢筋自重二1.500kN/m 3;3混凝土自重二 24.000kN/m

18、;施工荷载标准值二2.500kN/m 2。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 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其中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 24.000kN/m3;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 2.5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C;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900m;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 1.000。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

19、准值F1 = 19.390kN/m2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仁19.400kN/m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4.000kN/m 2。3)梁底模板木楞计算梁底木枋的计算在脚手架梁底支撑计算中已经包含!4)梁模板侧模计算梁侧模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25.99kN/m30030F*f1i1 F氐1300*A图梁侧模板计算简图(1) 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要求: f = M/W f 其中 f 梁侧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 (N/mm2) ; M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m) ; q 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 (N/mm);q=(1.2 x 19.40+1.4

20、 x 2.00) x 0.90=23.472N/mm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2M=-0.10x23.472x0.3002f=0.211 x106/33750.0=6.259N/mm2梁侧模面板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5.00N/mm,满足要求!(2) 抗剪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0.6x 0.300x 23.472=4.225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x 4225/(2 x 900x 15)=0.469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 2 面板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 挠度计算

21、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q 二 19.40 x 0.90=17.46N/m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 =0.677 x 17.460x300.04/(100 x4000.00x 53125.0)=0.946mm 梁侧模板的挠度计算值 : v = 0.946mm 小于 v = 300/250, 满足 要求!5) 穿梁螺栓计算( 1 )梁侧竖楞抗弯强度计算计算公式 :f = M/W f其中 f 梁侧竖楞抗弯强度计算值 (N/mm2) ;M 梁侧竖楞的最大弯距 (N.mm);W 梁侧竖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W = 83.33cm3;f 梁侧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N/mm 2

22、。M = ql 2 / 8其中 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q = (1.2 x 19.40+1.4 x2.00) x 0.30=7.824kN/ml 计算跨度 ( 梁板高度 ),l = 900mm ; 经计算得到,梁侧 竖楞的抗弯强度 计算值 7.824 x 0.900 x0.900/8/83333.336=9.506N/mm 2;梁侧竖楞的抗弯强度验算 f, 满足要求 ! (2)梁侧竖楞挠度计算计算公式 :4v = 5ql 4 / 384EI v = l/250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q二19.400 X0.300=5.820N/mm;l 计算跨度 ( 梁板高度 ),l = 900mm

23、;E 梁侧竖楞弹性模量 ,E = 9500N/mm2;I 梁侧竖楞截面惯性矩 ,I = 416.67cm 4;梁侧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v = 5 X5.820X 900.04/(384 X 9500 X 4166666.8)=1.256mm;梁侧竖楞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v = 3.600mm ;梁侧竖楞的挠度验算 v v, 满足要求 !(3)穿梁螺栓强度计算没有布置穿梁螺栓,无须计算 !6)梁支撑脚手架的计算支撑条件采用钢管脚手架形式 , 参见楼板模板支架计算容。2、转换梁底模支撑架计算书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 4.3 米,基本尺寸为:梁截面B X D=600mm 900mm梁支撑立杆的纵距

24、(跨 度方向) 0.90 米、横距(梁宽方向) 0.7 米,横杆的步距 h=1.50 米,Tj00700700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图1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 X 3.01) 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 跨连续梁计算。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1)荷载的计算:a、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 25.500 X 0.900 X 0.900=20.655kN/mb、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0.350 X 0.900 X (2 X 0.900+0.600)/0.600=1.260kN/mc、活荷载为施

25、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 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 = (1.000+2.000) X 0.600 X0.900=1.620kN均布荷载 q = 1.2 X 20.655+1.2 X 1.260=26.298kN/m集中荷载 P = 1.4 X 1.620=2.268kN(2)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别为:W = 90.00 X 1.50 X 1.50/6 = 33.75cmI = 90.00X 1.50 X 1.50 X 1.50/12 = 25.31cm计算简图弯矩图(kN.m)剪力图(kN)53Eit *E

26、3EE3E2S,:B1501 1150150ZS150A2.27kN26.30kN/m0.0040.083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 = 1.550kNN2=4.508kNN3=5.931kNN4=4.508kNN5=1.550kN最大弯矩 M二最大变形V二0.1mma、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二0. x 1000 x 1000/33750=1.867N/mm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取30.00N/mm;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 f,满足要求!b、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 x 2394.0/(2 x 900.000 x 15.000

27、)=0.266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50N/mm 2抗剪强度验算T T,满足要求!C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083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 150.0/250, 满足要求 !2)梁底支撑木枋的计算(1)梁底木枋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5.931/0.900=6.590kN/m最大弯矩 M 二 O.lql 2=0.1 X 6.59 X 0.90 x 最大剪力 Q=0.6 X 0.900 x 6.590=3.559kN最大支座力 N=1.1 X0.900X6.590=6.524k

28、N木枋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别为:W = 5.00 X10.00X10.00/6 = 83.33cmI = 5.00X10.00X10.00X 10.00/12 = 416.67cma木枋抗弯强度计算2 抗弯计算强度 f=0.534 X106/83333.3=6.41N/mm2木枋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13.0N/mm2, 满足要求!b、木枋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 x 3559/(2 x 50X 100)=1.068N/mm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5

29、0N/mm 2 木枋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c、木枋挠度计算最大变形 v =0.677 x 5.492 x 900.04/(100 x 9000.00 x4166666.8) =0.650mm木枋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250,满足要求!3) 梁底支撑钢管计算(1)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木枋支撑传递力。23fB氐700700|支撑钢管计算简图0.683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变形图(mm)5.40 5.400.650.650.90 0.90d-11| i心0.90 0.900.650.655.40 5.40支撑钢管剪力图(kN)

30、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最大变形vmax=0.409mm最大支座力Qmax=16.738kN抗弯计算强度 f=0.683 x 106/4491.0=152.11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7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2)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梁底支撑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无需要计算。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 5.2.5):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取 8.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6.74kN

31、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 , 梁底采用顶托、梁两 侧横杆与立杆连接节点处采用三个防滑扣件,可满足要求。5)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16.74kN (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1.4)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 X 0. x4.300=0.719kNN = 16.738+0.719=17.458kN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 由长细比 l 0/i 查表得到;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 ;i = 1.60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 2) ; A = 4.24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 (cm3) ; W

32、 = 4.49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00N/mml 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 或 (2) 计(1)l 0 = k 1uh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 1 取值为 1.185 ;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表 5.3.3 ; u = 1.70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 0.10m;公式(1)的计算结果:二204.89N/mm,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足要求 !公式 的计算结果:二75.61N/mm,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

33、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 (3) 计算l0 = k 1k2(h+2a)(3)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 2 取值为 1.007;公式 的计算结果:二99.88N/mm,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足要求 !6) 楼板强度的计算(1) 计算楼板强度说明验算楼板强度时按照最不利考虑,楼板的跨度取4.80m,楼板承受 的荷载按照线均布考虑。宽度围配筋 3 级钢筋,配筋面积 As=6048.0mm2, fy=360.0N/mm2。板的截面尺寸为 b x h=4800m加180mm截面有效高度 h =160mm 按照楼板每 25 天浇筑一层,所以需要验算 25 天、50 天、75 天. 的 承载能

34、力是否满足荷载要求,其计算简图如下:第1层i_ wC纵距I丄d诈第2层堂I . .11:纵建,d:t02 一(2 )计算楼板混凝土 25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楼板计算长边4.80m,短边4.80 x 1.00=4.80m。楼板计算围摆放7X 7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均布荷 载。第2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q=ix 1.2 x (0.35+25.50 x 0.90)+1 x 1.2 x (0.56 x 7x 7/4.80/4. 80)+1.4 x (2.00+1.00)=33.58kN/m 2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 q=4.80 x 33.58=161.17kN/m 板带所需承担

35、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Mmax=0.0513 Mmax=190.49所以第25天以后的各层楼板强度和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 的荷载。第2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可以拆除。转换层板模板及支撑的计算模板支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01)。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3米。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b=0.90米,立杆的横距1=0.90米,横杆的步距h=1.50米。图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aq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 X 3.0。1) 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 跨连续梁计算。静荷载标准值 q1 = 2

36、5.500 X 0.180 X 0.900+0.350 X 0.900=4.446kN/m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1.000) X 0.900=2.700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90.00 X 1.50 X 1.50/6 = 33.75cmI = 90.00X 1.50 X 1.50 X 1.50/12 = 25.31cm(1) 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f其中f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n2);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

37、M = 0.100ql其中 q 荷载设计值 (kN/m) ;经计算得到 M 二 0.100 X (1.2 X 4.446+1.4 X 2.700) X 0.150 X 经 计 算 得 到 面 板 抗 弯 强 度 计 算 值 f = 0. X 1000 X1000/33750=0.608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 满足要求 !(2) 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T = 3Q/2bh T其 中 最 大 剪 力 Q=0.600 X (1.2 X 4.446+1.4 X 2.700) X 0.150=0.820kN截 面 抗 剪 强 度 计 算 值 T=3 X 820.0/(2 X 900.00

38、0 X15.000)=0.091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 2抗剪强度验算 T T ,满足要求 !(3) 挠度计算4v = 0.677ql 4 / 100EI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 X 4.446 X 1504/(100 X 6000X 253125)=0.010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 150.0/250, 满足要求 !2) 模板支撑木枋的计算木枋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1 )荷载的计算a 、钢筋混凝土板自重 (kN/m) :q11 = 25.500 x 0.180 x 0.150=0.689kN/mb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

39、(kN/m) :q12 = 0.350 x0.150=0.053kN/mc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kN/m): 经 计 算 得 到 , 活 荷 载 标 准 值 q2 = (1.000+2.000) x0.150=0.450kN/m静荷载 q1 = 1.2 x0.689+1.2 x0.=0.889kN/m活荷载 q2 = 1.4 x 0.450=0.630kN/m(2) 木枋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1.367/0.900=1.519kN/m最大弯矩 M = 0.1ql 2=

40、0.1 x1.52x 0.90x最大剪力 Q=0.6x 0.900x 1.519=0.820kN最大支座力 N=1.1 x0.900x1.519=1.504kN木枋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3W = 5.00x10.00x10.00/6 = 83.33cm 3;I = 5.00x10.00x10.00x10.00/12 = 416.67cma、木枋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0.123 x106/83333.3=1.48N/mm2木枋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满足要求!b、木枋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

41、须满足:T = 3Q/2bh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 X 820/(2 X 50 x 100)=0.246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60N/mm2木枋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c、木枋挠度计算最大变形 v =0.677 X 0.741 X 900.04/(100 X 9500.00 X4166666.8) =0.083mm木枋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250,满足要求!3)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木枋支撑传递力。1.50kN1k50kN1k50kN1k50kNlk50kN1k50kNlk50k50k50k50k50

42、k50k50kN卢、r 、t、rr、frfB190QI90 J=z90 I支撑钢管计算简图0.790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变形图(mm)5.7 .754.64.64r3.1S.13 W.63.63 0.13).133.13.132.8&.88支撑钢管剪力图(kN)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最大变形vmax=2.010mm 最大支座力Qmax=9.901kN抗弯计算强度 f=0.790 x 106/4491.0=175.82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205.0N/mm,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 9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4)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43、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 5.2.5):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取 8.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9.90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 , 板底立杆上部小横杆 底采用顶托。5) 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 ( 立杆轴力 )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容:a脚手架的自重(kN):NG1 = 0.129 X 4.300=0.555kNb、模板的自重(kN):NG2 = 0.350X0.900X 0.900=0.284kNc、钢筋混

44、凝土楼板自重(kN):NG3 = 25.500X0.180X 0.900X 0.900=3.718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4.557kN。(2)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经计算 得到,活荷 载标 准值 NQ = (1.000+2.000) X 0.900 X0.900=2.430kN(3) 不考虑风荷载时 , 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 = 1.2NG + 1.4NQ6)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 ,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kN) ;N = 8.87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 由长

45、细比 l 0/i 查表得到;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 ; i = 1.60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 2) ; A = 4.24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 (cm3) ; W = 4.49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00N/mm 2;l 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由公式 (1) 或 (2) 计算l 0 = k 1uh(1)l 0 = (h+2a) (2)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 1.155 ;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表 5.3.3 ;u = 1.70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

46、度; a =0.10m;公式(1)的计算结果:二98.91N/mm,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足要求 !公式 的计算结果:二38.42N/mm,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Mmax=63.37所以第 25 天以后的各层楼板强度和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 的荷载。板对应的第 2 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可以拆除。5.2 转换层支撑及模板参数设置标高9.00m层支撑及模板参数1、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经计算600mrH 1500mm(分二次浇筑为600mM 900mm的梁原则 上沿梁长方向间距为900mm沿梁宽方向间距为700mn,且应根据纵横 向梁之间及梁与柱之间的尺寸进行调整,但间距不得大于上述尺寸;其余梁经计算

47、沿梁长度方向间距为900mm沿梁宽度方向间距在700mnr 1150mn之间,具体详附图三转换层支撑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图二转换层支撑立杆放线示意图,计算书不便一一打印。楼板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 0.90 m,并根据相邻梁下立杆间距 的整数倍调整,且不大于 0.9m;以上支撑系统第一排立柱距柱边大于150,扫地杆距离地面200mm纵横向水平杆步距w 1500mm进行纵横搭设形成空间构架。 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当设计荷载 N 8KN时,梁底或板 底采用顶托;梁两侧横杆与立杆连接节点处根据计算集中力的大小, 采用两个或三个防滑扣件。2、模板支设要求:梁底、梁侧模板面板为15mm厚木胶合板,

48、侧模竖向背楞(50mm 100mm木枋)间距为300mm底模背楞(50mm 100mm木枋)间距150mm其余模板详模板施工方案。3、转换层板支撑及模板的设置1)板模板采用915 X 1830 X 15厚木胶合板作底模。2)支撑板底模的骨架采用50X 100木枋横放,间距150,木枋的 跨度不大于 900。3)板的支撑架采用 48型钢管搭设,立杆间距900X 900,横杆 步距不大于 1500。5.2.2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受狭窄的施工场地限制,如搭设落地式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则现 有搅拌站将不能使用,拟在施工现场以外的其它地方租借场地设置搅 拌站,并租赁混凝土运输车给予配合,据估算(时间跨度从

49、9.00m层梁 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开始,至转换层模板及支撑体系拆除结束,用时 90 天左右),此方案支撑体系费用约 15万元,租赁场地、混凝土运输车 的费用约 18万元,合计费用不过 33万元左右,而悬挑型钢平台方案则 耗用型钢近 50吨,仅制作安装费用就 10万元左右, 总费用45万元左右, 且安装过程为高处焊接作业,焊接安装精度低,操作人员安全隐患较 大。该方案由于从地面开始搭设,安全性较高,相对于悬挑型钢平台 较为经济,为优选方案。支撑体系平面详附图八一二层高支撑平面布置示意图,转换 层结构施工完毕即可拆除落地满堂高支撑,装修时另行搭设悬挑脚手 架,详附图九四层挑檐装修挑架示意图。1、搭设

50、参数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四层楼面在二、三层平面轮廓的基础上向外 悬挑部分的梁板模板支撑系统需从地面开始搭设,标高-0.150m13.30m,采用满堂钢管支撑架,架高约13.50m,最高处约17m(12轴附近 车道处 ) 。截面为500mM 1400mm(第一次浇筑高度800mm的梁,梁下支撑 立杆纵距0.90 m、横距0.90 m,也就是梁两侧立杆间距为1800mm截面为400mM 1000mm第一次浇筑高度400mm的梁,梁下支撑立 杆纵距0.90 m、横距0.90 m,梁两侧立杆间距为1800mm楼板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0.90 m,并根据相邻梁下立杆间距 的整数倍调整,且不大于 0.9m

51、;以上尺寸应根据纵横向梁之间及梁与柱之间的尺寸进行调整,但 间距不得大于上述尺寸, 具体详附图三转换层支撑平面布置示意图 、 附图二转换层支撑立杆放线示意图以上支撑系统纵横向水平杆步距均为1.5m,第一道水平杆(扫地 杆)距地 200mm。支撑系统立杆基础分别为 -0.150 层楼板、车道板及地面,地面须 铺设宽200m厚50mr的木枋。楼板厚度为120mm根据施工进度计划, 该层施工工期至少 25天,经验算楼板强度能承受对应作业层楼板传来 的荷载;后浇带处支撑进行加强处理(该处满设横向剪刀撑,将一部 分荷载传递至后浇带两侧以远处,士 0.00m至9.00m层支撑在后浇带处不能拆除,亦按上述加

52、强方式处理。以上具体参数详见计算书,支撑平面示意图详后附图。2、高支撑架材料要求 扣件应租赁正规厂家生产的可锻铸铁扣件,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 测报告,材料符合可锻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GB978-67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700-79及普通螺纹GB196-81、垫圈GB96-76 等技术标准。扣件表面不得有裂缝、气孔及其他影响使用安全的缺陷。扣件与 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接触面严格吻合。旋转扣件转动部位灵活,两 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大于 5mm。支撑架钢管采用外径为48mm,壁厚为3.0 mm,材质符合普通碳素 结构钢技术条件GB700-79中 A3钢的规定。

53、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得有裂纹、分层、压痕等缺陷。表面有凹凸 状严重锈蚀麻点、有裂缝、变形、扭曲的钢管不准使用。钢管端面应 平整,严禁有斜口、毛口等现象。立杆、纵横向水平支撑杆(斜撑、 剪刀撑、抛撑)的钢管长度为46 m。3、高支撑架的搭设支撑架的搭设必须满足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 规定的构造及搭设要求。必须严格按本施工方案搭设,搭设前做好技 术交底。1)搭设程序搭设前准备工作t按平面图放线t放纵向扫地杆t逐根树立立 杆,与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或纵向扫地杆扣 牢,安装第一步纵横向大横杆T第二步纵横向大横杆T第三步纵横向 大横杆T加设剪力撑T接立杆T第四步纵横向大横

54、杆T重复上述程序 操作T挂安全网。2)搭设方法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设置。支撑架各杆件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cm,以防扣件滑脱。立杆接长必须使用对接扣件, 立杆在顶部尽可能使用可调节顶托, 其它杆件的接长可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 im搭接处用不少于3 个扣件连接。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 扣件架规 的要求。确保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扣件的拧紧力矩宜控制在4060N.m钢 管不能选用变形的。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3)剪刀撑设置竖向剪刀撑设置平面位置详附图五竖向剪刀撑平面位置示意 图、附图六竖向剪刀撑立面示意图,在全长及全高围由底至顶 连续设置。水平剪刀撑在两端与中间每隔 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 2步设 置一道;即高支撑架的顶部(600mM 1500m梁底)和底部(扫地杆的 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剪刀撑(加强层),水平剪刀撑详附图七水平 剪刀撑平面布置示意图纵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或楼面的夹角在 45 6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