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直接测量电子的电荷量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102842143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怎样直接测量电子的电荷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怎样直接测量电子的电荷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怎样直接测量电子的电荷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怎样直接测量电子的电荷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直接测量电子的电荷量(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怎样直接测量电子的电荷量?电子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它确实打开了研究原子结构(甚至物质组成的微观结构)的大门。那么电子的发现过程是怎样的呢?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选修 3-5 )2019年 4 月第3 版“电子的发现”一节编写来看,这个过程是这样的:1858 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首次捕捉到了阴极射线现象;1876 年,另一位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给出了阴极射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把相应射线命名为阴极射线。从此旋起了对阴极射线本质的研究,未研究清楚之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电磁辐射;另一种认为是带电粒子。1890 年起,英国物理学家J.J. 汤姆逊进行了一些列实验,历时 7

2、 年,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断定:它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电荷量和质量之比) 。然后再一次更换不同材料做实验,最终推断阴极射线是各种物质的共有的成分,实际上也断定它是比原子更小的微观粒子。进一步研究了氢离子的比荷,发现阴极射线的比荷大约是氢离子的 2019 倍。 此时, 汤姆逊猜测它们的电荷量应该相等,而阴极射线的质量远小于氢离子。再“后来,汤姆逊直接测量了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量,尽管测量不准确,但足以证明这种粒子电荷量的大小与氢离子大致相同,由此看出他当初的猜测是正确的。”更后一些时间,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被称为电子。博主以电子的发现过程为线索组织本节教学,

3、引导同学们体验这一发现过程中的智慧火花,然而就要到上面红色部分内容时,博主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到底是阴极射线的电荷比氢离子大,还是质量比氢离子小?一起交流后,大家得出结论需要采用分离变量法来研究,那么到底是先研究质量关系好,还是研究电荷量关系?大家猜测应该先研究电荷量。于是我与学生一起思考这个问题,最终感觉到:使用电场或磁场对阴极射线的偏转,只能得到比荷,未能独立测出电荷量或者质量。于是陷入了思维的困局之中博主备课时并没有预设到此情此景,一段时间沉思后,期盼直接领略科学家的智慧,于是就出现了上面红色部分内容。然而不看则已,一看更加苦恼,汤姆逊设计了怎样的实验直接测量出阴极射线的电荷量?这样一个难

4、题,博主和我的学生们都没能给出圆满答案! 14班的廖戈剑同学出色地联想到选修 3- 1 “科学足迹”中密立根实验电子电荷量的测定 。于是我请廖戈剑同学介绍这个实验方法, 得出这个最小电荷量后, 我立刻提出问题:我们何以断定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就等于电子的电荷量呢?这一问又使大家陷入了疑惑之中这堂课,学生们自己解决了很多疑惑。但是很遗憾,电子的电荷量怎样直接测量却成为了这堂课的一个谜!这当然是一堂很遗憾的课,那么这是一堂失败的课吗?这堂课会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呢?留给学生的是智慧火花,还是?附录: 课后博主查阅曾经就读过的专业书籍, 也查阅了网络,查阅结果是:没有找到汤姆逊直指测量电子电荷量的实验内容。 于是博主猜测, 当时电子是人们公认的最小的微观粒子,因此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元电荷)规定为电子的电荷量这是很自然的事。至于质子的电荷量,则由氢原子的不显电性推断而来,于是质子的电荷也等于元电荷。这种规定,显然具有偶然性,而且就当前的理论现状和运用现状来看,这种规定并不会带来理论上的困惑和实践上的不便。此刻,我就想,以上工作如果鼓励学生来做,将会有怎样的教育意义呢?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校长以及以升学率为政绩的长官们会指出这一做法吗?呜呼哀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