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字词训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2821383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字词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字词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字词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字词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字词训练(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字词训练第一单元 1、妖ro( ) 2、风so( ) 3、红zhung( )素gu( )4、一代天jio( ) 5、成吉思汗( ) 6、稍逊( )7、田p( ) 8、xun( )rng( ) 9、qing( )bo( ) 10、喑( )哑 11、润如油go( ) 12、禁g( ) 13、留滞( ) 14、静m( ) 15、chng( )jng( ) 16、ji( )难 17、颤( )抖 18、jing( )硬 19、q( )息 20、荡yng( ) 第二单元 21、旁w( ) 22、zhng( )引 23、xi( )d( ) 24、断zhng( )取义 25、言行相

2、g( ) 26、强gu( )不舍27、pin( )进 28、教hu( ) 29、yn( )落 30、灵ji( ) 31、ru( )智 32、lng( )驾 33、m( )留之际 34、mi( )上欺下 35、jin( )而有之 36、凭( )吊 37、l( )民百姓 38、诅( )咒 39、k( )尽职守 40、恼( )羞成怒 41、扶y( ) 42、重do( )覆zh( )43、孤军fn( )战 44、深su( ) 45、yn( )含 46、污mi( ) 47、浩hn( )无际 48、曙( )光 49、怜mn( ) 50、s( )然起敬 51、sh( )d( )之情 52、y( )词 53、

3、ku( )然无累 54、t( )s( )横流 55、yng( )l( )56、自zh( )之明 57、气吞斗( )牛 58、tn( )t( ) 59、繁yn( ) 60、抽y( ) 61、刹( )那间 62、麦su( )63、化为w( )有 64、一pu( )黄土 65、无与ln( )比 66、怒不可( ) 67、zh( )立 第三单元 68、阴hu( ) 69、xio( )索 70、j()s()71、小zhn( )帽 72、b( )谷 73、hun( )猪 74、qun( )骨 75、b( )间 76、( )然 77、鄙y( ) 78、ch( )笑 79、s( )索 80、深di( ) 81

4、、wn( )然 82、z( )su( ) 83、lio( )逗 84、胆qi( ) 85、xi( )斯底里86、撅( )断 87、旧ch( )儿 88、chu( )破89、m( )食 90、x( )闹 91、q( )除92、ji( )j( ) 93、栈( )桥 94、与日j( )增 95、牡l( ) 96、qio( )开 97、ln( )l( )98、阔chu( ) 99、sh( )白 100、ch( )异 101、呵( )斥 102、棱( )角 103、x( )s( ) 104、沙y( ) 105、纸nin( )子 106、发jin( ) 107、d( )nn( ) 第四单元 108、机械(

5、 ) 109、j( )取 110、根深d( )固111、持之以hng( ) 112、zz( )( ) 不倦 113、锲( )而不舍 114、不言而y( ) 115、轻而y( )举 116、格物zh( )zh( ) 117、q( )家 118、xi( )身 119、chn( )意 120、pn( )hun( )121、zho( )事 122、一fn( )风顺 123、xi( )手旁观 124、y( )情 125、zo( )饰126、jio( )揉造作127、狡xi( ) 128、ji( )难129、咀嚼( ) 130、味同嚼( )蜡 131、蒸li( ) 132、zh( )碍 133、吹毛求c(

6、 ) 134、chn( )明 135、要ju( ) 136、不求shn( )解 137、狂wn( )自大 138、因小sh( )大 139、hu( )然un( )通 140、开jun( )有益 141、咬文jio ( )字 142、ln( )理 143、寻章zhi( )句 144、地大物b( ) 145、j?( )梁 146、kun( )骗 147、前p( )后继 148、怀古伤jn( ) 149、wi( )民请命 150、xun( )虚之至第五单元 151、水浒( ) 152、嗔( )怒 153、gn( )g( ) 154、朴( )刀 155、恁( )地 156、别( )拗( ) 157、怨

7、怅( ) 158、省( )得 159、晌( )午 160、q( )q( )161、怄( )气 162、兀( )自 163、逞( )辩 164、剜( )口 165、n( )x( )166、吹x( ) 167、nunu( )( )连声 168、忒( )169、晁( )盖 170、面面厮q( ) 171、u( )噪 172、dun ( )的 173、xn( )思 174、u( )当 175、鸡肋( ) 176、po( )官 177、食讫( ) 178、恃才放kung( ) 179、麾( )军 180、 zn( )害181、绰( )刀 182、yng( )装 183、禀( )请 184、大l( ) 1

8、85、沉yn( ) 186、bn( )师 187、对答如li( ) 188、hu( )乱 189、带挈( )190、醺( ) 191、相( )公 192、tin( )着193、星宿( ) 194、斋( )公 195、拙( )病 196、桑z( ) 197、jio( )幸 198、xun( )chng( ) 199、dng( )子 200、攥( ) 201、不xng( )人事 202、讳( ) 203、绾( ) 204、啐( ) 205、商zhu( ) 206、wi wi( )( )连声 207、倒( )运 208、sh( )与 209、yn( )及 210、管di( ) 211、x( )功 2

9、12、相y( ) 213、n( )烦 214、挖心su( )胆 215、精血chng( )聚 216、ku( )望 217、胡诌( ) 218、模( )样 219、gun( )寡孤独 220、c( )拥 221、拈( )弓搭箭 222、作y( )答 案1、妖娆 2、风骚 3、红装素裹 4、一代天骄 5、hn 6、xn 7、田圃8、喧嚷 9、襁褓 10、yn 11、润如油膏 12、禁锢 13、zh 14、静谧15、憧憬 16、劫难 17、chn 18、僵硬 19、栖息 20、荡漾 21、旁骛22、征引 23、亵渎 24、断章取义 25、言行相顾 26、强聒不舍 27、骈进28、教诲 29、陨落

10、30、灵柩 31、睿智 32、凌驾 33、弥留之际 34、媚上欺下 35、兼而有之 36、pn 37、黎民百姓 38、z 39、恪尽职守40、no 41、掖 42、重蹈覆辙 43、孤军奋战 44、深邃 45、蕴含 46、污蔑 47、浩瀚无际 48、sh 49、怜悯 50、肃然起敬 51、舐犊之情52、谀词 53、廓然无累 54、涕泗横流 55、庸碌 56、自知之明 57、du 58、忐忑 59、繁衍 60、抽噎 61、ch 62、麦穗 63、化为乌有 64、一抔黄土 65、无与伦比 66、怒不可遏 67、伫立68、阴晦 69、萧索70、祭祀 71、小毡帽 72、秕谷 73、獾猪 74、颧骨 7

11、5、髀间 76、愕然 77、鄙夷 78、嗤笑 79、瑟索 80、深黛 81、惘然 82、恣雎 83、撩逗84、胆怯 85、歇斯底里 86、ju 87、旧茬儿 88、戳破 89、觅食 90、嬉闹 91、q 92、拮据 93、zhn 94、与日俱增 95、牡蛎 96、撬开97、褴褛 98、阔绰 99、煞白 100、诧异 101、h 102、ln 103、窸窣 104、沙哑 105、纸捻子 106、发窘 107、嘟囔108、xi 109、汲 110、蒂111、恒 112、孜孜 113、qi 114、喻 115、易 116、致知 117、齐 118、修 119、诚 120、彷徨 121、肇 122、帆

12、 123、袖 124、怡 125、藻126、矫 127黠 128、诘 129、ju 130、jio 131、馏 132、滞 133、疵134、阐 135、诀 136、甚 137、妄 138、失 139、豁 贯 140、卷 141、嚼142、伦 143、摘 144、博 145、脊 146、诓 147、仆 148、今 149、为150、玄151、h 152、chn 153、尴尬 154、p 155、nn 156、bi ni 157、chn158、xn 159、shn 160、崎岖 161、u 162、w d 163、chn 164、wn 165、干系 166、嘘 167、喏喏 168、tuti 1

13、69、cho 170、觑171、聒 172、端 173、寻 174、勾 175、li 176、庖 177、q 178、恃 旷 179、hu 180、谮 181、cho 182、佯 183、bn 184、麓 185、吟 186、班 187、流 188、惑 189、qi 190、xn 191、xin 192、腆 193、xi 194、zhi 195、zhu 196、梓 197、侥 198、轩敞 199、锭 200、zun 201、省 202、hu 203、wn 204、cu 205、酌 206、唯唯 207、do 208、舍 209、央 210、待 211、叙 212、与 213、腻 214、搜

14、215、诚 216、窥 217、zu 218、m 219、鳏 220、簇 221、nin 222、揖 文言文知识阅读下面文言文,做15题。(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

15、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节选自陈涉世家)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度已失期 度 : 为天下唱 唱: 今或闻无罪 或: 乃丹书帛曰 书: 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导火索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答: : 4、陈胜、

16、吴广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2分) 答: 5、用简要的话概括本文段的大意。(2分)答: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1、解释(2分) 度 :估计 唱 :同“倡”,倡导 或:有人 书: 写 2、翻译。(4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现在逃跑也是死,举行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到外面去带兵。 3、(2分)导火索是戍卒在开赴渔阳途中遇雨失期,依法当斩。 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4、陈胜、吴广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是:(2分) :置书鱼腹。篝火狐鸣 5、文段的大意是: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为起义作舆论准备

17、的过程。(2分)唐睢不辱使命练习1、按注音填空正确的字(1)唐睢不r _使命 (2)秦王f _然怒 (3)免冠徒xin _ (4)以头qing _地 (5)休jn _降于天 (6)天下go _素 (7)秦王色no _ (8)hu _星袭月 (9)好收吾骨zhng _江边 (10)天上宫qu _ (11)三年j _旅客 (12)低q _户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 )(2)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 ( )(3)岂直五百里哉!( )( )(4)长跪而谢之曰( )(5)万籁此都寂( )(6)今日又南冠( )3、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要离之刺庆忌

18、也,仓鹰扑于殿上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C、大王尝闻布之怒乎?D、秦王不悦。4、填空。1、战国策是_末年_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_篇。2、唐睢是_国的使臣,他是一位_的谋士,出色地完成了出使奏国的使命。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_;聂政之刺韩傀也,_;要离之刺庆忌也,_。唐雎不辱使命(节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

19、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解释下列加点词。(1)仓鹰击于殿上( ) (2)长跪而谢之(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译文:_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2)与臣而将四矣。 _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

20、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3分)_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_答案:唐睢不辱使命一、(1)辱 (2)怫 (3)跣 (4)抢 (5)祲 (6)缟 (7)挠 (8)彗 (9)瘴 (10)阙 (11)羁 (12)绮二、(1)用,交换 (2)派遣,出使 (3)难道,只是 (4)道歉 (5)一切声响(6)囚徒 三、C 四、1、西汉 刘向 33 2、安陵有胆有识 3、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 仓鹰击于殿上五、1(1)“仓”同“苍”,青色。(2)道歉。2 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3

21、(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4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5 示例:(1)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2)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3)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出师表同步训练1给加粗的字注音。(1)中道崩殂( ) (2)裨补阙漏( )

22、(3)行阵和睦( ) (4)以彰其咎( )(5)陟罚臧否( ) (6)以遗陛下( )(7)庶竭驽钝( ) (8)猥自枉屈( )(9)咨诹善道( ) (10)夙夜忧叹(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1)以光先帝遗德( ) (2)引喻失义( )(3)以遗陛下( ) (4)悉以咨之( )(5)猥自枉屈( ) (6)斟酌损益( )(7)咨诹善道( ) (8)以彰其咎( )(9)先帝不以臣卑鄙( ) (10)遂许先帝以驱驰( )3翻译下列句子。(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_(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_(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_(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_(6)

2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_(一)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

24、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4文中“先帝”指_,“陛下”指_,“天下三分”指天下分裂为_、_、_、三国。5请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_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几条建议?请用原文回答。_7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8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_9以上文字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

25、经常使用的成语,请写出两例。_答案 : 1(1)c (2)bqu(3)hng(4)ji(5)zh p(6)wi(7)sh(8)wi(9)zu(10)s 2(1)发扬光大(2)适宜、恰当(3)给予(4)询问(5)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6)减少(7)询问(8)表明、显扬(9)身份低微,见识短浅(10)奔走效劳3(1)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2)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3)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4)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增益收效。(5)先帝不因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而委屈降低了自己的身份。(6)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

26、命,并不希求获得显达的诸侯之名。4刘备 刘禅 魏 蜀 吴 5分析蜀国当前形势,指出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6开张圣听;陟罚减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7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希望刘禅亲贤的恳切感情。作者把亲贤和“汉室之隆”联系在一起,是意味深长的,因为能亲贤才能纳谏,能亲贤才能远小人,这样才能贯彻执行正确的政策,使国家兴旺发达起来。8“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以大事”。9妄自菲薄、作奸犯科。阅读下面文言文,做15题。(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27、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

28、,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节选自陈涉世家)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度已失期 度 : 为天下唱 唱: 今或闻无罪 或: 乃丹书帛曰 书: 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导火索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答: : 4、陈胜、吴广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2分) 答: 5、用简要的话概括本文段的大意。(2分) 答: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1、解释(2分) 度 :估计 唱 :同“倡”,倡导 或:有人 书: 写 2、翻译。(4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现在逃跑

29、也是死,举行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到外面去带兵。 3、(2分)导火索是戍卒在开赴渔阳途中遇雨失期,依法当斩。 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4、陈胜、吴广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是:(2分) :置书鱼腹。篝火狐鸣 5、文段的大意是: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过程。(2分)唐睢不辱使命练习1、按注音填空正确的字(1)唐睢不r _使命 (2)秦王f _然怒 (3)免冠徒xin _ (4)以头qing _地 (5)休jn _降于天 (6)天下go _素 (7)秦王色no _ (8)hu _星袭月 (9)好收

30、吾骨zhng _江边 (10)天上宫qu _ (11)三年j _旅客 (12)低q _户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 )(2)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 ( )(3)岂直五百里哉!( )( )(4)长跪而谢之曰( )(5)万籁此都寂( )(6)今日又南冠( )3、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扑于殿上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C、大王尝闻布之怒乎?D、秦王不悦。4、填空。1、战国策是_末年_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_篇。2、唐睢是_国的使臣,他是一位_的谋士,出色地完成了出使奏国的使命。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_;聂政之刺韩

31、傀也,_;要离之刺庆忌也,_。5、阅读唐雎不辱使命(节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解

32、释下列加点词。(1)仓鹰击于殿上( ) (2)长跪而谢之(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译文:_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2)与臣而将四矣。 _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3分)_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_答案:唐睢不辱使命一、(1)辱 (2)怫 (3)跣 (4)抢 (5)祲 (6)缟 (7)挠 (8)彗

33、(9)瘴 (10)阙 (11)羁 (12)绮二、(1)用,交换 (2)派遣,出使 (3)难道,只是 (4)道歉 (5)一切声响(6)囚徒 三、C 四、1、西汉 刘向 33 2、安陵有胆有识 3、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 仓鹰击于殿上五、1(1)“仓”同“苍”,青色。(2)道歉。2 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3 (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4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5 示例:(1)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2)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3)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