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对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方法讨论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2814431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激励机制对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方法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激励机制对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方法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激励机制对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方法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激励机制对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方法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励机制对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方法讨论(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023页 共7页激励机制对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的治理探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870037)程承坪* 程承坪,1963年生,江西师范大学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理论。通讯地址: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邮政编码:330027; tel:(0791)85065648506645;Email:ccp19990909xsinax.* 田文江 孙淑生(1.江西师范大学 南昌 330027;2.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 430027)摘要 企业家既存在生产性努力,也存在分配性努力,委托人设计最优激励

2、合同时必须考虑这二方面的因素,努力使企业家的生产性努力最大,分配性努力最小。本文给出了这种合同的理论模型。关键词 生产性努力 分配性努力 最优激励合同 模型1 引言委托人与企业家之间存在着利益既相一致的一面又相矛盾的一面,因此委托人除了实施必要的监督措施外,都努力寻求一种好的激励手段,使企业家从自利的动机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有利的行为。企业家往往在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之间作出理性选择,当委托人对企业家激励程度有所提高时,企业家将会增加生产性努力,同时降低分配性努力,反之则提高分配性努力而降低生产性努力。所谓生产性努力,是指为增加企业价值而进行的努力;所谓分配性努力,是指纯粹为增加个人利益而进行

3、的努力。委托人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的设计应当遵循二个基本原则:一是参与约束(participation constraint)原则,即代理人从接受合同中得到的期望效用不能小于不接受合同时能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二是激励兼容约束(incentive compatibility constraint),即在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代理人生产性努力及环境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代理人总是选择使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委托人的激励机制的设计就是通过代理人的这种行为来实现委托人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祝足等人在经济研究1998年第8期撰文容忍作为控制手段及其他中的附录部分谈及了这种情况,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但没有作展开来

4、讨论,颇使人感到不足。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2 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模型我们构造以下模型,在委托人设计激励机制遵循参与约束原则和激励兼容约束原则的前提下,企业家是如何权衡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的。为了研究的便利,在不影响结论准确性的前提下,作如下假设:假设1:设企业家付出的生产性努力为t,相应为企业贡献的收益为,其中f(t)是生产性函数,它随着生产性努力t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在不断减缓,即满足凹性条件。A为大于零的常数,是企业家的生产性努力的产出系数。是均值为0,方差为的正态分布随机变量(外生的、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因此假设2:设企业家的机会主义行为为分配性努力

5、e,其产出为为常数,是企业家的分配性努力的产出系数。分配性努力的生产函数也满足凹性条件。假设3:设委托人是风险中性的,而企业家是风险规避的,且设企业家的效用函数具有不变的绝对风险规避特征,即是阿罗帕拉特绝对风险规避变量(Arrow-pratt measure of absolute risk aversion).假设4:设企业家的努力成本函数其中b是大于零的常数,是企业家的成本系数,b越大,同样的努力x 带来的负效用越大,成本函数,即假设5:由于企业家的机会主义的分配性努力从而使观察到的利润减少,委托人设计如下激励合同:其中为企业家的固定收入,为企业家对利润的分享系数,则委托人的期望效用为:

6、(1)由于企业家的分配性努力产出全部归企业家个人获得,因此企业家的期望收入为: (2)企业家的期望效用则为: (3)2.1首先考虑代理人的生产性努力可观测时的最优激励合同此时激励兼容约束IC不起作用,委托人最优激励合同的设计在于选择、t和e解下列最优化问题: (4)s.t (IR) (5)其中为企业家的保留效用。根据最优化的一阶条件可得:代入(5)式得这就是企业家的期望收入。将之代入(1)得委托人的期望效用为:代入(3)得企业家的期望效用为即在经理的生产性努力可观测时,企业家只能得到保留效用2.2 考虑企业家的生产性努力不可观测时的最优激励合同。这时企业家的激励兼容约束意味着委托人的问题是选择

7、、解下列最优化问题: (6)s.t.(IR). (7) (IC). (8)亦即最大化:根据一阶最优化条件得: = (9)解之得,为书写简便,令代入(7)式得:由(8)式易知即随着委托人给予经理分享系数的增大,企业家将增加生产性努力,同时降低分配性努力。当增大到k时达到帕累托最优,而祝足等人的模型则没有指出何时达到帕累托最优。见下图。 t e e() t() o k 图中t()曲线与e()曲线的交点=k,即为帕累托最优点。(1) 对(9)式,由对求导并经整理得:故(2) 对(9)式,由对求导并经整理得:因此(3)对(9)式,由对A求导并经整理得:因此(4)对(9)式,由对B求导并经整理得:故 (

8、5) 对(9)式,由对b求导并经整理得:故由上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即最优激励合同要在激励与保险之间求得平衡。对于给定的,越大或越大,风险成本越高,因此最优风险分担要求越小。(2)即企业家产出能力越强,分享系数应越大。结合可知,企业家产出能力越强,给予的越大,则企业家越提高生产性努力水平,减少分配性努力,易于达到帕累托最优。(3)即企业家努力的成本越大,要求最优风险分担越小,这是因为从(8)式看生产性努力t与b成反比关系,b越大,生产性努力t越小,因而自然越小。2.3 比较2.1与2.2的结果(1) 比较2.2与2.1的企业家期望收入之差:这说明如果企业家生产性努力的产出能力大于其分配性努力

9、的产出能力,则在2.2的情况下企业家的期望收入较之2.1的情况将会减少,即.反之则反是。(2) 比较2.2与2.1企业家的期望效用之差:这说明在两种情况下企业家的期望效用不变。(3) 比较2.2与2.1委托人的期望效用之差:2.1的情况下委托人的期望效用是 2.2的情况下委托人的期望效用是将k、t、e之值代入,并经整理可得:这说明在企业家的生产性努力不可观测的情况下,委托人的期望效用比企业家的生产性努力可观测的情况下要小,但对委托人来说,当企业家的生产性努力不可观测时这种损失却是最小的。3 结束语现代企业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性地认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既相一致又相矛盾的关系,通过合理

10、设计激励机制,能有效地使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相兼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向现代企业转型,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对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道德风险、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有人说应加强监督力度,只要监督措施跟上去了,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还有人说,因监督成本太高,不如提高经理们的期望效用,譬如给经理较大份额的期股激励便可阻止道德风险之类问题的发生,诱使经理们勤勤恳恳地工作。其实监督也好,提高激励程度也好,单方面实施效果都不可能很理想,必须二者兼施。目前对国有企业经理的监督力度确是不够,确有加大监督力度的必要,但监督力度太大,不说能否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单就监

11、督成本太高就可能使你望而却步,监督的成本与收益必须寻找一个平衡点。经理是企业有着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专用性资本,往往只可激励不可“压榨”,因此适当提高经理的激励程度是有益的,但并不是程度越高越好,本模型也说明必须寻求一个平衡点,在本文就是k点,在这一点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由于现实生活中经理的努力往往是不可观测的,因此本文2.2模型是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的。 参考文献1 张维迎.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 祝足,黄培清,郑伟军.容忍作为控制手段及其他.经济研究,1998,(8):一三-20 Governance Exploratin of Incentive Mechanis

12、m on Entrepreneurials Producing Effort and Sharing Effort ChengChengPing TianWenJiang SunShuSheng(1.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7;2.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430027)Abstract Entrepreneuial has both the action of producing effort and that of sharing effort in firms. P

13、rincipal must consider the two factors .When he projects the best incentive contract, and try to maximize entrepreneurials producing effort. to minimize entrepreneurials sharing effort. The paper gives a theory model of the contract.Keywords producing effort sharing effort the best incentive contract model第 1023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