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2812442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一些远古传说进行了重新解释,如把“黄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黄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这表明A儒家思想具有理性精神 B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C远古神话是儒家的根源 D儒家宣扬君权神授2汉元帝在做太子时,见其父汉宣帝所用的大臣多是一些精通法律的“文法吏”,便劝谏说:“陛下治国太偏重于刑法,应该起用儒生,实行德政。”汉宣帝勃然变色,斥责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以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当时A统治者强

2、调外儒内法 B儒法对立现象严重C儒学统治地位受冲击 D依法治国趋势出现3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掠取女子,终被霍光所废;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有人据此判断,刘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据此可知A出土文物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B文献记载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C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D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4下面为汉代教育结构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最有效的信息是A封建教育系统已大体形成B儒学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C汉代的儒学教育逐渐下移D太学可统领地方各级学校57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判断,下

3、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朝代是秦朝B纸得到了推广C出现的新文体是赋D设乐府说明市民文化兴盛6下表是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对比。这反映出中 国西 方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151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A中国古代科技已全面落后于西方B西方已经进入了民主社会时期C当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D西方科技逐渐具有近代化特征7“19世纪末,当人们开始换种眼光看待世界时,科学

4、解释以雄辩的事实大声质问圣经的真实性,上帝创世说更多地成为故事般的讲述。”材料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B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C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D伏尔泰天赋人权学说流行8西周时代,贵族阶级普遍盛行孝友或孝悌观念,周公曾告诫卫叔康不孝不友是最大的罪恶。由此可知,西周时期 A.儒家伦理观念已初步确立 B.统治秩序借助于道德观念C.贵族阶级内部实现了团结 D.社会道德体系已基本建立9. 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A. 黄

5、老之学不能适应汉初社会的发展B. 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C. 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 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10. 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A. 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B. 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C. 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D. 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11.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

6、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12. 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现象已很普遍,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上述现象A。导致土地私有制的出现B。促使新兴阶层的发展壮大C。标志新的社会制度诞生D。抑制了大土地所有者产生13. 韩非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概念。他还指出“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为常。”这些思想A 反映

7、了战国时期君臣关系的紧张对立B 反映了韩非对道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C 表明了春秋时期辩证法思想的萌发D 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规范人的思想14先秦时期,儒家在治国方略上经历了孔子的“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君主的德最重要”等主张。这反映了此时儒家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B追求理想的人治政治C缺乏治国的明确标准D渴望人伦秩序的规范15“神农无制令而民从”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该书系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作,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的政治变革。从治国思想看,与这句话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16“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

8、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A.仁者爱人尊君爱民 B.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C.崇尚贤能厉行节俭 D. 厉行赏罚崇尚法治17. 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推出世界风云人物,并对其中一位评价如下:“他为20世纪的科学思想洒下了种子,为现在的科技年代开辟道路。不但对科学界造成巨大震撼,对人文主义、文化和政治也带来重大影响。从此以后,无人再相信世界上有绝对的东西。”“他”是A.牛顿 B.法拉第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18. 在湖北郭店楚墓中发现的战国儒家文献中,“德”被看作是“率民向方”的有效途径,“德”被具体化为以礼乐教化百姓,“先人以德,则民进善焉”。这表

9、明了当时的儒家A以关注社会秩序为重要内容B把克己复礼作为封建统治主要手段C符合了普通百姓的实际需求D促使教育对象朝着平民化方向发展19. 宋儒推崇大学,强调“修齐治平”,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经典名言道了当时儒者的使命。这表明当时思想家的终极使命是A重建汉代儒学统治地位 B彰显儒家文化继承者的家国情怀C为实现稳定的社会秩序奠定精神基础 D重新恢复先秦儒学民本思想观念20. 程朱理学的理性主义特征使人们从宗教感情中解脱出来,从鬼神迷信中清醒从汉唐经传注疏的胡同中走出,这说明程朱理学A、有利于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B、确立了理学官方哲学的地位C、破除了

10、宗教的精神束缚D、改变了传统的治学方式21.明清之际,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表中信息说明名称地点描 述匡社苏州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复社吴江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岭南会馆苏州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讲学会无锡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A.江南成为文化中心B.文化政策相对宽松C.经世致用思潮影响D.传统四民结构松动22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又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11、”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23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由此可推知朱熹A相信提高修养可以扬善抑恶 B认为人性的善与恶难以调和C强调纲常伦理以维护社会秩序D初步完成重建儒学理论任务24西汉中期以后,董仲舒等人提倡将春秋大义作为司法裁判的指导思想,凡是法律中没有规定的,司法官就以儒家经义作为裁判的依据;凡是法律条文与儒家经义相违背的,则儒家经义具有高于现行法律的效力。这种做法A否定了先秦以来依法治国的理念B保证了司法的公平公正C使法律丧失调节社

12、会矛盾的作用D维护了儒家的正统地位25.孔子创办私学;论性,主张“性相近”;论政,把“举贤才”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这表明孔子A具有改革社会现实的思想诉求B否定职官世袭制度C将“仁”作为理想的道德标准D反对贵族等级制度26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这A、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B、是西学东渐的产物C、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D、是理学思想的创新27唐宋之前,孟子在儒家的地位不高。唐宋儒者出于同佛教斗争的需要而自觉地抬升孟子的地位;孟子被南宋朱熹列入“四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对此合理

13、的解释是,孟子A具有较强的思辨性B构建了完整的儒学体系C继承了孔子的思想D与佛教思想相冲突28明末清初出现了著名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他们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命题,譬如“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知古必先通今”“史自为非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这反映了三大思想家A.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B.呼吁清政府进行政治改革C.仍然属于儒家学派的代表D.力图深刻反思明亡的原因 29 “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在面对灾异发生或政治失误等情况下,所下的自责反省文书。正式的“罪己诏”最早出现在汉代,且数量较多。这主要是因为,汉代A.皇帝善于检讨反省B.封建迷信思想泛滥C.君相矛盾趋于尖锐D.统治思想

14、发生变化30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C.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31.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与这种绘画风格一致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日出印象D

15、.格尔尼卡32在某一时期,生活节奏加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文艺领域也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上述现象的出现A.受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较大B.推动了人文精神不断走向成熟C.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D.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33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不主张用画笔吃力地写实风景或肖像不用纯粹的颜色和形状认识日常对象利用下意识表达猛烈的情绪和形状绘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日出印象C.向日葵D.格尔尼卡34西汉时君主习经以强调“正名分、寓褒贬、明善器”的春秋为

16、五经之首,东汉时期则将记录尧舜禹和三代政事事典、圣王治国嘉言懿行的尚书上升到五经之首,这一变化说明东汉君主更加注重A调和礼法以完备统治方略B独尊儒术以实现社会稳定C学习古圣先贤治国治民之道D倡导定名分以实现“大一统”35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纯正的美式习俗,但20世纪20年代美国影院规定在观影时禁吃爆米花,看电影吃爆米花真正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随后风靡全球。这种改变最能说明A电影技术的进步带来观影习惯的改变B电影艺术呈现出大众化、商业化趋势C大萧条给影院经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困难D电影从业人员的地位、心理预期得到提升36. 爱因斯坦曾说道:“牛顿先生,很抱歉推翻了您的理论,不过您的成就是您那个

17、时代一个人的智力和创造力所能达到的巅峰。但是,当我们对宇宙万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后,这些观念将会被一些更抽象的新观念所取代。”这表明了A.牛顿的理论完全被爱因斯坦推翻B.相对论是科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C.新观念必然全盘否定先前的观念D.人类不断创新对宇宙万物的认识37. 先秦时期,重农抑商是法家的主张;汉代以后,随着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这一思想才逐步融入儒家思想中,这一变化表明 A.儒家力图适应现实需要 B. 商人势力威胁汉代的政治统治C.农民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D.法家思想逐步成为儒学的内核38. 19世纪中后期,斯宾塞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认为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淘汰

18、,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由此形成“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学说促使当时欧洲A.民族主义思潮逐渐走向极端B.公民生存自由受到严格限制C.政治生活缺乏思想理论基础D.社会价值观发生根本性改变39. 唐初,拥有广大庄园的豪门世族受到了沉重打击,大片的沃土重新掌握在唐王朝手中。同时隋朝末年以来的战争也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死亡。这一历史现象A导致政权统治基础发生叛变 B促进了小农经济的恢复与发展C利于政府进行土地制度改革 D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瓦解40. 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余人剧增至1000余人。太学弟子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

19、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A.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B . 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C.有利于培养大批实用人才 D . 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第II卷(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中国类似医院的组织最迟在公元2年就已经有了。那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皇帝选址,设置医生和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公元162年,皇甫规率军在外作战,适逢军队疫病流行,皇甫规便把病员集中起来治疗。公元491年,疫病流行,竞陵的王萧把自己的住宅拿出来,购买药物,收养贫苦病人。唐朝的医院都叫“病坊”,大多都是设在庙宇的。不仅长安洛阳有,其他各州亦有。宋朝医院规模空前扩大,设备

20、完善,而且设立门诊部。在明朝几乎每县都有一所惠民药局,都是官办的。摘编自任应秋中国古代医院的演变材料二 近代之前,“(英国)医院”主要是济贫、收容机构。在近代之前能请的起医生的都是贵族或富人。医患关系是一种“恩惠制度”。直到18、19世纪随着自愿捐助医院的大规模建立,医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医院。中世纪,医疗从业者分为三个等级: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药剂师,各行业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不能逾越。随着医院的兴起,教学医院把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聚集在一起参加诊断,削弱了他们科别的划分学生在化学实验、尸体解剖等操作中实践,临床成为医学新观念和新实践的诞生地。随着医院的出现,护理工作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摘縞自赵秀荣

21、近代英国医院兴起的社会影响初探(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院的特点。(6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医院与中国古代医院的不同之处。(8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

22、。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根据材料提炼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43、(14分) 材料 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朝代,“大部制”曾几度变迁,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可称为中国古代“大部制”改革的典范。唐代正式确立了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中央“三权分立”体制。三省制下中

23、书、门下意见相左时,可以由政事堂作为中央最高决策机关统一协调决策。三省长官既各自统领本省政务,又以宰相身份联袂入朝,在政事堂轮流秉笔决事,共议国政,通过“联席会议”的形式将三个职能不同的机构整合为一个统一高效的中枢系统。隋唐时的“六部”是从魏晋时“六官”改革而来,即吏部、民(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大部委”,秦汉时“九大部委”(九寺)被缩减掉3个,一直沿袭到清朝。李世民当皇帝时启动的“大部制”改革,机构精简最彻底。时由开国宰相房玄龄主持,整个中央机构官员编制位为640员,只有隋朝的四分之一多一点。可见,“三省六部”制明显优于“三公九卿”制,大唐盛世与政体的先进不无关系。据杨峰飞三省六

24、部制:当今大部制改革的借鉴价值与现实启示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大部制”改革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大部制”改革的作用。(8分)射洪中学2019年上期高2017级第一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120 AACAC DCBDD ABBBC DCACA 2140 CDADA AADDA BDDCB DAACD 41.(1)特点:历史悠久;举办主体多元,以政府兴办为主;规模不断扩大,设备也日趋完善。(3点6分)(2)不同:中国古代医院主要是官办,而英国医院主要由社会机构创办;中国古代医院主要是医疗机构,英国医院兼有医疗、教育和科研等职能;中国古代对医生没有统一

25、分类管理,英国对医生进行了严格类别管理。 (两个比较8分)42.示例一论题: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的特征。阐述: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的特点。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一统思想贯穿其中,从秦朝的法家大一统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再到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而另一方面在统一性中则包含着多样性,例如董仲舒新儒学吸收了道法阴阳,程朱理学则吸收了佛道思想,同时每个时期都存在这多个学派。其次,出现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有:中华文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流;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

26、;农耕经济占主导。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总结:综上所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与多样性辩证存在的特点,是中华民族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华文明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发展的。示例二论题: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呈现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阐述: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体现了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仁政”、民本、忧患意识、以德教化等基本核心思想:例如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了“仁”的哲学理念;孟子在其基础上,将之发展为仁政的政治构想,董仲舒儒学则进一步充实并发展了仁政的理论。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并不是

27、简单的继承,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例如董仲舒的天道理论、君权神授,宋明理学完成了思辨化和哲学化;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提出了人民主权和经世致用等符合时代的新思想。其次,出现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有: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具有延续性;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和自我不断发展完善;政治开明、对外开放使中华传统文化在自身的传承、积累的踏实兼收并蓄;农耕经济占主导;先进人物的不断探索。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文明的延续,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为世界文明发展做主巨大贡献。总结: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不是简单重复,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兼收并蓄,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43(1)特点:政令的起草、审核、执行分离,有监督制衡色彩;通过集体决策弥补分工带来的不足;精简部级机构做得较为彻底。(3点6分)(2)作用:完善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率;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为唐朝的盛世出现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机构改革积累了经验。(4点8分)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