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32(附答案详解)

上传人:住在****她 文档编号:102811632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6.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32(附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32(附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32(附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32(附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32(附答案详解)(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附答案详解)1. 案例题材料: 为了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状态,初三:“为了防止你们学习分心,老师暂时替你们保管,期末考试之后再还给你们。”此外,熊老师在男同学李伟的书包里,发现了一封信。出于对李伟的关心,熊老师拆阅了这封信。令熊老师震惊的是,这竟然是李伟写给班里女生王森的情书。熊老师十分生气,也很庆幸自己及时了解到这个情况。为了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杜绝早恋现象发生,他在班会上读了这封信,并且严厉批评了李伟。周末,熊老师还特意去了李伟家进行家访,和李伟的家长说明了情况,并强调了早恋对孩子学业的不良影响,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对李伟进行教育。

2、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熊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答案】材料中熊老师的教育行为有错有对,违背了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规范,但符合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是基本要求。要求教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方针政策的言行。材料中,熊老师私自搜查了每位同学的课桌和书包,随意没收学生的私人财物,不经过李伟的同意就私自拆阅他的信件,这些行为都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2)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3、。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材料中,熊老师发现了李伟写给班里女生的情书,在班会上当着全班同学读了这;封信,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没有考虑学生的自尊心。(3)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熊老师为了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严厉批评了李伟,这种处理方式简单粗暴,没有对李伟的正确教育引导,只要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全部没收,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Normal 0 7.8 磅

4、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4)为人师表是内在要求。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材料中,熊老师利用周末对李伟进行家访,向家长说明情况,并强调了早恋对孩子学业的不良影响,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这些体现了熊老师尊重家长,做到了家校合作。2. 写作题材料一:汉朝董遇有三余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大意是冬天是一年的余暇,夜晚是一天的余暇,阴雨是平时的余暇,这些时间正好可以用来读书。材料二:画家齐白石曾以“余鱼同音作三余图并题识:三

5、余者,皆人故事,余字不能画,借鱼之形,取其音。白石有三余,曰: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篇论说文,不少于1000字。【答案】第一步:审题第二步:立意。本题材料属于观点类。材料由两部分组成,材料一:通过董遇的“三余说”,强调应该利用碎片化时间多多读书,合理把控碎片化时间。材料二:通过齐白石的三余图及题识,强调应该珍惜年华,有所作为。综合两则材料,立意时需围绕珍惜时间、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展开。可参考的标题有:善用余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合理把控时间珍惜光阴等。3. 单选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一个多边形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分别平移2个单位和3个单位后,得到的图形

6、与原来的图形的关系不一定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A.全等B.平移C.相似D.对称【答案】D【解析】图形的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因此平移后的图形与平移前的图形全等,而全等是相似比为1的相似,所以A,B,C三项中所述的图形的关系都是正确的。平移后得到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不一定对称,只有一些特殊的图形平移后和原来的图形是对称的,如中心对称图形在平移后得到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是中心对称的。故本题选D。4. 单选题李某强迫未成年学生沈明装扮残疾人在地铁乞讨。对于李某的行为应当由( )问题1选项A.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B.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C.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处罚D.社会公益组织提起公诉【答案】A【

7、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本题考查法律法规中的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订)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或者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故本题当选A。其余选项都是干扰项故排除。5. 单选题在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之争。这是对什么关系的争论?( )问题1选项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B.知识与能力C.分科与综合D.知识与思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

8、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形式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实质教育强调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教给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有用的知识。题干中,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之争,是对知识与能力的争论。因此,本题选B。6. 单选题22岁李某在家待业,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关于李某的权利义务,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A.无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B.无需承担纳税义务C.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D.有科学研究的白由【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宪法根据宪法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故B错误当选。A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C宪法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

9、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D宪法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因此ACD当排除。本题选B。7. 单选题有教无类是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指对各类人平等看待,不分贫愚贵贱,都进行教育。该词语出自( )。问题1选项A.道德经B.论语C.孟子D.劝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论语。A项,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作品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B项,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

10、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C项,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D项,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题干中,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都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因此,本题选B8. 单选题进入初中后,赵东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常无故的兴奋不已,转而又哀伤忧愁,这反应了青少年情

11、绪发展具有(问题1选项A.弥散性B.闭锁性C.波动性D.感染性【答案】C【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本题考查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中学生情绪发展特点如下:(1)情绪和情感丰富而热烈;(2)情绪和情感易起伏波动,心境转换明显。(3)情绪和情感的心境化和文饰现象;(4)情绪和情感体验的深刻性和稳定性不断发展。题干中赵东时常无故的兴奋不已,转而又哀伤忧愁。情绪在两端间有明显的跌宕是情绪起伏波动较大的表现。故本题当选C。 A弥散性是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B闭锁

12、性表现为把自己封闭起来,平时很少与人交流,内心的矛盾从不外露,当困难和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往往因焦虑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D情绪的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故ABD当排除。9. 案例题材料:新学期,班主任李老师接了一个新班,李老师第一天走进教室,发现卫生状况非常差,桌仰椅翻,污物满地。看到这种情景,李老师一声不吭地拿起扫帚把地面打扫干净,然后又把桌面重新摆好,一切都收拾好了,才请同学们进教室上课。坐在老师打扫过的教室,全班同学一个个出奇的规矩。第二天,李老师依旧如此,有一些同学说:“让我们打扫吧。”李老师微笑着说:“不,这一周我做值日。”一星期后,李老师安排了值日表,每天值日的

13、学生都非常认真负责, 就连卫生角落也打扫的干干净净。教室卫生向来由学生轮班打扫,很少见过老师也做值日的。李老师不仅这样做了,而且做在学生之前,做的一丝不苟。学生由起初的费解,到惭愧,以至最后的肃然起敬。在李老师的带动下, 这个卫生差的班级同学都能得到卫生流动红旗,这使大家得到了学校的表扬。(1)运用了哪种德育方法?(4分)(2)结合材料分析这个方法的含义和要求。(14分)【答案】(1)材料中李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2)榜样示范法是指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材料中,李老师把地面打扫干净,摆好桌面等行为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带来了学生的改

14、变。运用榜样示范法的基本要求:选好示范的榜样。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精神的实质,不要停留在表面模仿的层次上。激起学生对榜样的倾慕之情。激励学生自觉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境界。10. 单选题在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 )问题1选项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特殊认识理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布卢姆的教育思想。A项,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布卢姆的教育思想。B项,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提出的教育思想。C项,教学与发展理论由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提出的教育思想。D项,为干扰项,排除。题干中,布卢姆提出的是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因此,本题选A。

15、11. 单选题郑老师通过让全班同学观看“某中学生为了减轻妈妈的辛劳,时常为加班晚归的妈妈做好饭的视频,让学生学会孝敬长辈,这种品德修养方法属于( )。问题1选项A.树立榜样B.有效说服C.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答案】A【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本题考查德育方法。树立榜样即用榜样人物(优秀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A项正确。B有效的说服教师常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16、,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C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D价值辨析是指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故BCD排除。12. 单选题“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理念。下列关于教师角色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A.组织者B.引导者C.合作者D.指挥者【答案】D【解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

17、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故本题选D。13. 论述题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实例,阐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意义。【答案】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取数据,运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推断,形成关于研究对象认识的素养。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能使其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渗透分类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和统计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能使其提升数学实际应用能力。数据分析涉及生活各方面,学生在获

18、取有价值信息并进行定量分析时,能增强基于数据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形成通过数据认识事物的思维品质,积累依托数据探索事物本质、关联和规律的活动经验。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使其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数据分析是研究随机现象的重要数学技术,是大数据时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也是“互联网+”相关领域的主要数学方法。从学生时代培养起来的数据分析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14. 问答题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答案】 Normal 0 7.8 磅 0 2 f

19、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间接经验是人类在文明史的演进历程中所积累起来的人类一切经验,主要表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文化成果,是个体通过交往等活动获得的别人的经验,通常指的是书本知识。而直接经验就是学生在探索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体悟、感知和概括出来的经验,更多强调学生自己的经验。从总体上来讲,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学科逻辑序列和儿童心理发展需要组织编排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课程内容的基本性质是知识。它包含着学生应当有的间接经验和与之相关的知识经验。其中间接经验即理论化、系统化的

20、书本知识,是课程内客的主要来源。因此学校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由间接经验构成的说法是正确的。15. 单选题问题1选项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图片推理。观察题干可知图形呈现的是形态的内含。ABC均是内切,故排除。本题当选D。16. 问答题简述数学运算的基本内涵。【答案】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主要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通过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21、,能有效借助数学运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7. 问答题简述数学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应遵循哪些原则。【答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遵循情意原则、过程原则和调控原则。具体分析如下。 情意原则情意原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必须坚持的原则,学生学习的情意性越浓,其主体性发挥得就越好。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贯彻情意原则,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其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过程原则过程原则是指数学教学必须以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认知形成的内在联系为线索,充分展现和经历其中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发现的过程中来。在教学中贯彻过程原则,应采

22、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以此来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其学习动机和兴趣。 调控原则调控原则强调“反馈 - 调节”机制的应用,其实质是通过及时调控,采取有步骤地设置思维障碍等方法,铺设恰当的认知阶梯,呈现与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相适应的学习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8. 问答题美育就是艺术教育。【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部分。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19. 单选题李玲

23、遇事常拿不定主意,错失良机。这主要反映了她意志品质的哪一特点( )。问题1选项A.果断性B.独立性C.坚韧性D.自制性【答案】A【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本题考查意志的品质。意志的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其中,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方面的意志品质。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A项正确。 B独立性是干扰项。C坚韧性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D自制性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故BCD排除。20. 单选题“巢

24、居”与“穴居”同为中华先民最早的居住方式,后来巢居逐渐发展,在基址上打木桩,加铺板,再加盖,成为“干栏式建筑”,下面所列“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中,居室采用干栏式建筑的是( )。问题1选项A.河姆渡文化遗址B.仰韶文化遗址C.大汶口文化遗址D.龙山文化遗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常识。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发现是为最早。干栏式房子的主要功能是使房子与地面隔离而达到有效的防潮。除此之外,其尚具有有效地利用空间、一房多用的效能。现代东南亚一带还较盛行栅居,以适应潮湿多雨的需要。傣族民居分为干栏式建筑、地面建筑、土掌房三种。干栏式建筑主要分布在西双版

25、纳全境和德宏州的瑞丽,遮放坝子。因此本题当选A。其余选项均是干扰项故排除。B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仰韶村。5000至7000年前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多数是粗陶。1961年3月4日,仰韶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9月29日,河南仰韶村遗址发布第四次考古发掘重要成果,其中,首次发现了一件精美的象牙镯形器。2021年10月18日,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C大汶口遗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是约6100-46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共发现墓葬、房

26、址、陶窑等遗迹100余处,并出土了大量生产生活用具,表明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说明私有制已经出现,发现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当地居民的埋葬形态,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为研究黄淮流域及山东、浙江沿海地区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2021年10月18日,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D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附近。距今约4000-4600年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综上本题选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