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资格-中学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套卷2(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住在****她 文档编号:102788867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教师资格-中学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套卷2(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套卷2(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套卷2(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2022教师资格-中学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套卷2(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教师资格-中学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套卷2(含答案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教师资格-中学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含答案解析)1. 问答题:简述英语语法教学中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的含义(4 分),用英语写出两句体现该方法特点的教师指令语(8 分),并从两个方面简述教师在运用该方法时的注意事项(8 分)。答案: 本题解析:(1)含义:归纳法是指教师先让学生接触含有语法规则的语境,然后根据上下文信息归纳出语法规则的教学方法。(2)指令语(两句即可):() Look at these sentences, try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t forms of the verb be, and think abou

2、t the reason.() What happens to the verbs following the word to in the two sentences? Why?() Look at the examples below, pay attention to .() Look at these sentences. Can you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3)注意事项:归纳法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愿意思考,因此教师在使用归纳法的过程中要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关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在语言活动中主动提炼语法规则的意识。教师创设的语境应符合学生的认知

3、水平,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和经验分析语法项目的可学性,由浅入深,由易至难,循序渐进,控制归纳法教学中的难度,让学生在示例中充分理解和感知语法规则,在句子和语篇中操练语法规则。2. 问答题: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请简述写作教学活动中连贯性训练的形式及意义。答案: 本题解析:连贯性训练是写作教学活动的一种,它的主要形式有句子重组和短文填空。句子重组是指教师针对逻辑顺序涉及若干句子,让学生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重要性顺序、一般到具体或具体到一般的顺序进行句子重组,连成一段符合逻辑的话,对学生进行语篇连贯技巧的训练。教师还可以设计一段没有使用语篇的衔接手段的话语,让学生通过添加

4、代词、转折词语、重复关键词和有关句型等手段,使语义前后连贯,各语句间衔接自然。采用“短文填空”形式专项训练语篇衔接语的使用,使学生在训练中感悟语篇衔接与过渡的方法和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会信号词等衔接手段,促进篇章的和谐连贯。上述训练均能较为全面综合地发展学生的语篇写作能力。3. 问答题: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以下是某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段:(教师拿出若干不同颜色的礼物盒摆在桌上,然后将一个玩具汽车快速藏人其中一个盒子里,请学生猜玩具在哪个盒子里)T:Where is the car?S:Is it in the red box?T:MaybeT:Now letS see where

5、the cat isLook!Its in the yellow box(教师用PPT呈现课文人物John的照片)T:Look at this photoHes JohnHes an American boyHe lives in our cityHe studies in our schoolBut today hes not in the classroomWhere is John?Guess,please!S:Is he at home?T:MaybeS:Is he in the supermarket?T:PerhapsS:Is he in the park?T:We dont kn

6、owNow,lets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find out the answer(教师用PPT呈现问题Where is John?并播放课文录音)T:Where is John?S:Hes at homeT:Its school timeWhv is he at home?S:He is illT:John is illIll go and see himWould you like to come with me?S:YesT:Lets go(教师用PPT呈现John躺在卧室床上的画面)T:Yes!He is in the bedroomWhatS

7、the matter with him?S:He is ill(教师组织学生做游戏操练对话的重点和难点Where is?及其回答)在以上材料中,教师在复习导人环节、课文教学环节、语言操练环节分别创设了不同情境,阅读后请分别对其所使用的创设方法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答案: 本题解析:(1)复习导入环节:运用实物创设情境。教师拿出若干不同颜色的礼物盒及玩具汽车等为学生们创设了一个具体直观的具有信息差的猜测情境,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实物情境因其本身的直观具体性,使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利于感受,利于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出示某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创设实体情境,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

8、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课文教学环节: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师用PVT呈现课文人物John的照片及John躺在卧室床上的画面,呈现问题Where is John?并播放课文录音等,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试听感官系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课堂的信息容量;缩短教学时问,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效果。(3)语言操练环节:运用活动创设情境。教师组织学生做游戏操练对话的重点和难点Where is?及其回答,体现了这一创设情境的方式。教师结

9、合学生情况及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4. 问答题:下列教学片段选自某高中课堂实录,阅读后回答问题。T: 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travelling. Mike, have you ever traveledM: Yes, I have ever been to Beijing.T: When did you go thereM: Last summer.T: How did you go thereM: We went there by bus.T: Why did you go there by

10、busM: Because it isnt too far away from here and it s very convenient to go there by bus.T: Good. How about you Li Ming, have you ever travelledL: Yes, I have been to Hainan last winter vacation.T: How did you go thereL: I went there by plane.T: WhyL: Because its too far from here and we can save lo

11、ts of time by going there by plane.Ask more students like this.根据上面所给信息,回答下面三个问题:(1)该片段反映了教学中哪个环节(2)分析该教学环节的目的。(3)从教学有效性角度评析这个片段。答案: 本题解析:(1)该片段属于导入环节。 (2)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够提供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此外,通过相关话题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最后,用英语提问,还能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3)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

12、到更多、更深的知识和能力,获得更加丰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该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不断地向学生提问题的形式,导入这堂课,导入形式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本堂课的兴趣:此外提问没有与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其他方式结合起来,很可能导致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及所描述的画面不能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很有可能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以及课程的进度。最后,课堂提问只是针对个别学生来进行的,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当中,也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因此,通过该方法进行的导入环节,教学有效性不够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提升。5. 问答题: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下列教学片段选自

13、某初中课堂实录,阅读后回答问题:?T: Ok!Next, lets read the text and choose the best heading for each paragraph. Read the passage and choose the best heading for each paragraph.(5 minutes later)T: Now, who can show us the answer?S1: B, A, C, F, E.T: You are clever, but, do you have any other ideas for Paragraph 3?S1

14、: Ohsorry, Its D.T: Excellent!Now we have known the main meaning of each paragraph. This time letsread each paragraph carefully. Then, make a group discussion and try to fill in the form.10minutes please.(1O minutes later.)T: Time is up. Which group wants to show your form to us? Ok, Group 1.$2: .T:

15、 Well done. Do you agree with them?Ss: Yes!T: Ok, very good.(1)分析该教师的教学目标。(10分)(2)该教学片段属于教学中的哪个环节?请评析教师在该片段中是如何实现其教学目标的。(10分)(3)请评析该教师的反馈方式。(10分)答案: 本题解析:(1)从三维目标上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文章的细节信息。能力目标:通过泛读和精读两个任务的分层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能掌握训读的阅读策。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学生能够提高合作意识,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2)该教学片段属于阅读教学中的新课讲授环节

16、。在本环节中,教师安排了初读感知和精细研读鼹个部分的阅读训练,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新知,通过具体任务的设置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掌握寻读的阅读策。在教学中运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3)该教师采用的反馈方式是口头反馈、启发学生自己改错的方式。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像监控器一样监控学生的语言输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迁移发生,也就是说,要启发学生学会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对自己的交际进行监控,自己改正错误。所以,该教师的做法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改正,从而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同时

17、,该教师的反馈具有激励性,学生回答出错是很正常的情况,教师对此给予积极的鼓励会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的兴趣。6. 问答题: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下面是四位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片段:?Teacher AT: What day is today?S: Is Monday.T: Oh, good. It is Monday?S: Yes, it is Monday.Teacher BT: Whos this woman?S: He is .T: Oh, not he. You should use she.Teacher CT: What did you do yester

18、day?S: I do my homework at home.T: Oh, great! What about you, Lin Tao?Teacher DT: All of you will be a teacher today. Please check the homework of your deskmates. When you find the mistakes, circle and correct them please.Ss: OK.(1)请分析A、B、C三位教师对待学生语言错误的方式及其利弊。(9分)(2)教师D采用了什么纠错方法?请简要说明。(5分)(3)教师在对待学生

19、语言错误上应注意哪些关键点?(16分)答案: 本题解析:(1)TeacherA在面对学生的语言错误时首先给予学生肯定,然后采用了引导的方式,通过重复学生的答案,巧妙引出正确答案,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并自行纠正。Teacher B则用了直接告知法,首先否定了学生的答案,然后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看似快捷,其实陷入了过分纠错的误区,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Teacher C直接忽了学生的语言错误,没有进行提醒或纠错,过分宽容的态度虽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却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的错误理解,不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2)教师D采用了学生间相互纠错的方法。学生间相互纠错是指将学生的

20、书面作业相互交换,让他们检查并找出错误交给本人改正或直接由检查人改正的方法。这种交换方法可以在同桌之间或前后排之间进行。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他们会有新奇感和自豪感,会倍加珍惜这种机会,认真仔细地去寻找错误并改正错误。(3)容忍错误,允许犯错。在课堂上,对于在口语中学生出现的并不妨碍交际意义正常进行,不至于影响意思的表达差错,或在以后的语言中可以自行改正的错误,教师则不应中断学生的发言并给予纠正。教师在纠错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注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重在鼓励,防止学生产生过分的焦虑和挫败感,更不能讽刺和挖苦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教

21、师在纠错时要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学生的语言水平、性格特征情感因素等,做到多种纠错策灵活运用。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尽力避免错误。纠错的最好办法是将可能发生的错误消灭在错误发生之前。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内容,研究学生的情况,预先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错误,并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可能会出现的错误直言正确用法,并进行反复操练。7. 问答题: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一位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按照听、说、读、写顺序指导学生学习英语,强调模拟、重复、记忆和句型练习,极力避免学生出现语言错误。请问该教师采用了什么教学法?该教学法有哪些优缺点?答案: 本题解析:该教师采用了听说法。 (1)听

22、说法的优点:重视听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和自然的语音语调;通过句型操练,能够利用有限的语言材料使学生较快地学会口语表达;在加强听、说能力,提高学生外语实践水平上有一定作用。(2)听说法的缺点:只注意句型本身意义,忽视物质意义和情景意义,从而造成学生往往并不了解句子的确切含义;一般不指明语法规则,使学生对语言体系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概念,加上机械性重复练习学生的语言创造生成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挥;它是一个脱离语境,忽视意义的模式体系,所以不利于培养学生进行自然的语言交际的能力。8. 问答题:以下片段选自某节英语课堂教学实录,阅读并回答问题。T: . You all have finish

23、ed the writing about how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right Ok,now, its time to check in terms of the grammar, punctuation point and spelling.S: (checking time)T: Ok, now, who would like to share your papersAnna: . We shouldn t throw rubbish everywhere .T: Your ideas are a little shallow, and the org

24、anization is a little disordered.根据上面的教学片段回答下面三个问题:(1)该片段呈现的是英语教学的什么课型它属于该课型的哪个阶段(2)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3)分析该教师在这一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答案: 本题解析:(1)该片段呈现的是英语写作课它属于写后阶段。 (2)该节课的重点是通过阅读材料和互相讨论,掌握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难点是学生借助关键信息进行语言组织完成写作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3)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教师在学生完成初稿写作后应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修改以及同伴间的相互修改,修改内容除了包括语

25、法、标点、拼写外,还包括选词、内容、结构等各个方面。互改在写后环节中十分重要,因为它符合新课程所提倡的合作、交流和探究的学习方式。然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就典型的遣词造句错误、文章结构、思想内容等进行点评再由学生本人在听取他们意见的基础上对初稿进行修订。在写后阶段教师要给予适当评价和改进意见。给予恰如其分的反馈。对写作不错的同学要给予鼓励表扬对写作欠缺者要及时引导给予建设性意见。在Anna的作文不够令人满意的时候,教师的评价基本是予以否定。这样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不符合教师评价的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激励性原则,当学生的回答不得体时,教师应该采用鼓励、期待的语言来评价,如“Ne

26、xt time,please pay attention toorganization and try to explore more idea”。9. 问答题: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以下是两位老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Teacher 1Step 4 : Homework1. Write new words and phrases on the notebook.2. Finish exercise 3 on Page 21. (Text book)3. Finish exercises on Page 20-24. (Exercise book)Teacher 2Step 4 :

27、 Homework1. Find some relative information about todays lesson on the Interent.2. Share your findings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and present to the whole students next class.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面3个问题。(1)分析两位老师布置作业的特点,并指出其不足之处。(10分)(2)老师的作业设计有哪些注意事项。(至少从四个方面)(12分)(3)列举几种常见的英语作业形式。(8分)答案: 本题解析:(1)第一位教师布置作业的特点是作业布置

28、紧贴考试内容,注重知识的掌握。不足:比较枯燥,死板,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作业量太大。 第二位老师布置作业的特点是注重锻炼学生收集资料、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不足:作业的完成缺乏有效的监督,很难落实学生是否认真搜集资料并与小组其他同学进行了分享和讨论。(2)注意事项:作业的形式。作业形式要新颖有趣,不只是抄写单词、句型、语篇,因为它机械地重复,枯燥无味,会失去挑战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的量。过多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望而生畏。部分学生一开始作业认真,由于量大难度大就马虎起来,乱填一气。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把握好作业的量与难度。作业的难度。作业过难,基础差的学生干脆不写,或者抄

29、袭别人的作业;作业过于简单,基础好的同学会感觉毫无挑战。因此,教师设计作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好作业的难度设置。作业布置的有效性。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如记忆语篇、和同伴编一段情景对话、用英语向家人介绍某人某物等等,由于没有有效地监督和及时有效地检查,有的学生忽视了这项作业,失去了锻炼口头交际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机会。针对此现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确保作业的有效完成。(3)常见的英语作业形式有:课时作业、课本剧表演作业、问卷调查作业、采访型作业、开放型作业、实践操作型作业、辩论型作业。10. 问答题: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简述scanning的含义并举一例说明其基

30、本用途。写出训练该项技能时的三条注意事项,?并用英语写出两句相关的教师指令语。答案: 本题解析:(1)scanning的含义:scanning译为“找读,扫读,寻读,查读”,是一种快速阅读方式,其目的是从较长的文字资料中查寻特定的细节内容。寻读要求即快又准,要在短时间内准确地找到目标。基本用途:例如:在教学“Nelson MandelaA Modem Hero”一课时,可以通过设置寻读活动“Ask students to scan the passage in 5 minutes and complete the chan-A Timeline ofEliasLife”让学生在5分钟内扫读文章

31、,然后根据时间顺序填写表格。通过寻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特定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找读是教师需要训练学生提高的阅读能力之一。(2)注意事项:在设计寻读活动时,要有明确的时限规定,以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在设计寻读活动时,要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快速锁定寻读目标,切忌从头逐字地寻找,导致学生的寻读技巧未得到有效的培养。在设计寻读活动时,教师的指令要清楚,不能过于简单,这会造成学生不清楚做什么的局面,从而影响阅读效果。指令中应包含学生应在多长时间内(time limit),通过怎么读(how),读出什么(what)等信息。教师指令语:Scan the Paragraphs 3-5 in 5 minutes to get enough information to fill the tableScan the first ten lines in 3 minutes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