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纺织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模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2788736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1.3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年纺织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模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年纺织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模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年纺织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模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资源描述:

《年纺织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模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纺织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模版(1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n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摘 要一、纺织行业是我国支柱行业纺织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纺织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行业,纺织产品

2、也是我国重要的外贸产品。纺织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柱作用。另一方面,作为服装等日用产品的主要原料,纺织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将决定着服装等产业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和保持物价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GDP始终保持在较高增速水平。纺织行业也随之保持快速的增长。因此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04年以前纺织行业产值占GDP比重都在9以上。不过,从2005年开始该比重下降至7左右。2005年至今该比重呈现出缓慢回升的趋势,2007年更是达到了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上升至7.48。2008年该比重虽然有所

3、回落,也达到了7.03%。从纺织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水平也可以看出,纺织工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4-2008年纺织行业工业生产总值与占GDP比重变化二、2008年纺织行业运行分析(一)行业扩放慢 员工数量降低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企业数达到29222家,员工数达到614.61万人,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此外,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资产规模超过14000亿元,行业负债达到8917亿元,行业规模较大。但是,2008年纺织行业扩速度明显放慢,资产和负债增速均降到了五年来的最低水平。2004-2008纺织行业主要规模指标统计单位:个、万人、亿元、企业数员工数总资产资产增

4、速总负债负债增速负债率200417144519.168678.31 14.835266.8713.96 63.07 200522135580.8610076.64 14.46129.6213.13 61.79 200624434604.8411757.61 14.787265.0314.56 60.83 2007.1127452631.5413515.19 16.398524.0316.80 60.692008.1129222614.6114809.95 9.718917.70 8.98 60.2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由于国外经济增长很难在短时间恢复,预计纺织行业规模的扩速度在2009年仍将继

5、续放缓。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8纺织行业资产与负债变化情况(二)行业供需增速放缓 产销基本平衡随着金融危机加剧、全球经济放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纺织行业景气度直线下降,国纺织业产值增速减缓。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9383亿元,增速降至15。从需求情况看,受到外贸环境变化拖累,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增速降至五年来最低点的14.75。好在二者放缓趋势一致,使得纺织行业产销率水平在2008年前11个月仍然达到95.76,和2007年同期持平,产销基本平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8纺织行业工业生产总值与增速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

6、4-2008.11纺织行业销售收入与增速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8纺织行业产销率变化(三)出口环境仍未改善 进口金额同比下降2008年1-12月我国纺织品累计出口总额654.06亿美元,同比增长16.6,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从五年来的变化趋势看,2008年出口增速明显下滑。总体看全年12个月纺织品增速都不高,2月和11月两次出现同比下降的现象,12月份也仅仅和2007年同期持平。可以看出,虽然下半年国家两次调整出口退税水平,但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国际消费市场需求低迷,作为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加工大国,中国的纺织行业出口并没有明显改善。数据来源:第一纺织网2008.1-200

7、8.12纺织品出口额与增速变化进口方面,2008年1-12月我国纺织品进口总额162.5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45。而从纺织产品进口的月度变动情况看,进口同比增速波动明显,11、12月份连续两个月同比增速都出现了负增长。全年只有10月份进口增速较高,也仅有8。数据来源:第一纺织网2008.1-2008.12纺织进口额与增速变化趋势虽然出口环境仍然较差,但是我国纺织行业整体还是属于贸易顺差较大的行业。2008年我国纺织行业进出口顺差达到491.71亿美元。而从近五年的变化趋势看,纺织品顺差逐年上升。2004-2008年纺织行业进出口金额情况单位:亿美元进口总额出口总额贸易顺差2004153.1

8、6335181.842005155.14411.4256.262006163.73487.9324.172007166.67561.04394.372008162.59654.06491.47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2004-2008我国纺织品进出口与贸易顺差变化趋势(四)产品产量出现分化 附加值水平决定趋势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不同产品生产情况对比产品单位2007年1-11月2008年1-11月同比增长()纱吨 18049010197490999.04 布万米460446751374074.08印染布万米437396844828164.13 帘子布吨39584945608811.

9、93 毛线吨2790542823191.17 呢绒万米48853652646.61 苎麻布米9454542693902518-0.68 亚麻布米16763703971588863862-5.22 丝吨17124319001315.67 丝织品万米892844857220-3.99非织造布吨52882469974224.3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在纺织行业的产品中,2008年1-11月产量增长最快的是非织造布,产量增速达到24.36,另外一个增长较快的产品是丝,产量达到190013吨,同比增长15.67。产量超过10的产品还有帘子布。此外,纱产品产量增速也达到了9.04。出现同比

10、下降的则有苎麻布、亚麻布和丝织品。其中,苎麻布产量基本和2007年同期持平,下降仅为0.68,下降较多的则是亚麻布,同比减少了5.22。总体看,纺织行业产品结构中,低端产品涨幅趋缓甚至出现产量下降,而丝与非织造布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增速较快。这也是未来行业产品发展的一个趋势,附加值高的产品增速要远大于附加值低的品种。三、2008年纺织行业效益分析(一)经营效益下降明显我国纺织行业2008年经营效益下降明显。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收入、利润增长率均为近五年来最低,而亏损额增速却达到了近五年来的最高点。具体来看,2008年1-11月行业销售收入为18562亿元,增速仅为14.75,前11个月行

11、业利润增速不足10,亏损额增速却高达60以上。2004-2008年纺织行业经营效益指标单位:亿元、%销售收入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亏损额增长率总负债增长率20049346.80 26.14279.84 18.12 66.9325.485473.63 13.96200512148.34 26.46422.26 51.84 63.66-14.246226.24 13.13200614822.26 20.59535.50 26.27 67.866.757151.94 14.562007.1-1116258.94 21.22618.79 31.27 70.3320.968202.29 16.82008.

12、1-1118562.24 14.75674.95 9.28 106.9361.158917.70 8.98(二)纺织行业盈利能力基本持平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增速下降等影响,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的销售利润率水平和2007年同比有所下降。不过销售毛利率和资产报酬率这两项主要指标均高于2007年同期水平。整体看2008年我国纺织行业盈利能力整体基本和2007年持平。近年来纺织行业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2008.112007.112006200520042003销售毛利率()10.61 10.4310.029.919.6610.25销售利润率()3.64 3.813.613.482.993.

13、26资产报酬率()6.94 6.806.255.834.804.68(三)纺织行业营运能力不断提升虽然2008年上半年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水平有所下降,但是其管理能力却有所提高,说明企业在面临行业困境时充分挖掘自身潜力,通过降低管理成本、营销成本等方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这种模式也将成为纺织行业再次复的基础。近年来纺织行业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2008.112007.112006200520042003应收帐款周转率(次)12.4111.9211.9211.7311.1910.01总资产周转率(次)1.371.311.261.211.080.9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2.682.622.582.50

14、2.302.15(四)纺织行业偿债风险较高近年来,纺织行业资产负债率逐年减少,2008年1-11月保持在60左右。同时2008年1-11月的产权比率也比前几年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不过,2008年前11个月的纺织行业产权比率仍然达到151.82,处于较高水平。同时,由于行业盈利能力的下降,也导致了利息保障倍数指标比比2006和2007年有一定退步。近年来纺织行业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2008.112007.112006200520042003负债率()60.2160.6960.8361.7963.0763.98产权比率()151.82154.38155.29161.71170.78177.62利息保

15、障倍数(倍)3.533.773.683.553.053.05(五)纺织行业发展速度减缓从发展能力看,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各项指标增长率较2007年都有很大程度的降低。销售收入增速仅为14.75,五年来增速首次低于20%。利润增速、资产增速和应收帐款增速均不足10。说明无论是行业的规模扩速度还是行业的效益增长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发展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行业需求的下滑导致行业经营困难,盈利能力的下降又直接导致了行业投资增速的减缓,从而发展能力中的各项指标形成恶性循环,都出现了下降趋势。近年来纺织行业发展能力分析发展能力2008.112007.112006200520042003应收

16、帐款增长率()9.18 17.7418.7215.8312.7419.74利润总额增长率()9.28 31.2726.2751.8418.1228.72资产增长率()9.71 16.3914.7814.4014.8319.56销售收入增长率()14.75 21.2220.5926.4626.1425.26四、纺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纺织行业2008年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政策趋紧、外贸增速趋缓等不利影响而发展减慢,行业处于低谷。相当数量的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而从政策环境、外贸环境、产业链与行业运行情况判断,2009年纺织行业将出现一定程度复迹象,发展情况优于2008年。具体来看,国家从2008

17、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出台了扶持政策,在2009年初更是通过了纺织行业振兴规划。这些政策从资金供应、产业升级、贸易环境等方面都有效支持纺织行业的复。出口退税的不但上调也极大恢复了纺织出口企业的信心,并将对行业利润水平的回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预计2009年政策因素有望成为纺织行业复的强心剂。另外,随着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逐渐深入,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回暖,行业资产规模也将重新有较大增长。不过,目前纺织行业的重要风险来源仍然来自于下游需求的变化。整体预测2009年纺织行业外贸环境仍然处于震荡阶段,难以恢复到较高水平,市场需求主要依赖国需求的增长。因此,预计纺织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和2008

18、年基本持平。另外,虽然原材料价格从下半年开始已经趋于稳定,2009年纺织原材料价格也不会出现2008年的大起大落现象,原材料压力不大。另外,通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纺织行业已经逐渐克服由于劳动合同法实施带来的人力成本影响。而且纺织企业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改善企业管理效率,稳定企业运行成本。总体判断2009年成本变动对纺织行业风险影响能力不断下降。最后,我国纺织行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也不断增强。这都有助于提高我国纺织行业国际竞争优势,在应对国际国不利因素时基本了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五、纺织行业风险分析尽管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纺织行业的稳定发展

19、,陆续出台的一些扶持政策也有助于行业走出低谷。但是,也应该看到纺织行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风险来源。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产业政策带来的成本增加、下游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等等。2009年纺织行业产业政策以扶持为主,通过产业规划和行业集中等方式有效降低纺织行业的经营风险。出口退税回调政策将刺激纺织与服装行业的出口回暖。纺织行业,政策方面的主要风险来源于劳动合同法对于人力成本的提高和节能减排政策对于企业环保成本的增加。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势必大幅提高纺织服装企业的人力成本。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人力成本一直是纺织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优势,但是随着员工工资提高比例的硬性要求与

20、用工形式的根本性改变,人力成本将上升至少5。而对于行业销售利润率只有5不到的纺织企业来说,面临更严重的生存压力。而节能减排政策主要是对纺织印染企业限制产量,严格控制水排放标准,将会增加企业环保方面的投入,加大了企业成本压力。根据纺织行业的供求关系来看,我国纺织行业销比重不断提高,国需求已经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对于纺织行业供求风险主要来自于出口需求的变化。尽管2008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出口退税回调政策的出台,出口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但是应该看到,国际外贸环境并没有本质的变化。由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服装消费需求下降仍然成为供求关系中重要的风险来源。同样,外贸环境中的

21、贸易壁垒、环保指令等因素都将影响到我国出口比重,进而加大纺织行业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从纺织行业整体运行判断,2009年纺织行业最主要的风险来源就是需求增长速度。信贷部门在2009年对于纺织行业风险分析应该主要关注纺织外贸需求复程度和需拉动作用的强度。六、纺织行业授信策略建议总体看,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出台的扶持政策会为纺织行业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纺织行业还存在着整体技术实力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端。同时,受到需求增速趋缓、外贸环境恶化、人力和环保等政策成本上升、局部地区和部分子行业产能过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行业发展还是会面临一系列诸如市场竞争加剧、出口难以复等风险。

22、因此,对于纺织行业,信贷部门需要严格控制授信的额度。除对某些纺织产业规划相关政策中可能明显受益的企业以与特殊政策优惠的国家重大项目外,信贷额度不可超过本行授信投放平均增长幅度。同时,对于信贷方向应该主要投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项目,减少规模扩方面的授信额度。目前纺织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国际需求的增速放缓。改善产品结构,增加高端产品比重,促进国际消费回暖是2009年纺织行业发展的主要思路。产业结构调整将是我国纺织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对于国纺织企业,未来的竞争的核心也将会是企业的技术实力,资本需求量较大的一个方向将是行业的技术研发项目。而这类项目一

23、般都是短期造成行业成本上升,降低行业盈利能力的。但是,从长远看,这些项目的成功将很好的改善我国纺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并将得到政府更多的优惠政策,项目投资风险很低。而一旦技术研发取得成功,也将全面提升行业技术实力和我国整体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建议信贷部门对于行业项目严格审查的同时可以对一些前景明朗的技术改进项目适当延长授信期限,增加长期贷款的比例。目 录附 表附 图107 / 123第一章纺织行业基本情况1.1纺织行业定义与定位1.1.1行业定义纺织产品主要包括棉、麻、毛、丝绸与化纤等纺织材料以与相关初级、印染产品的制造、加工和销售。因此,纺织行业的分析和研

24、究也将重点关注这些纺织产品的产业链与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具体来看,纺织行业主要是将初级的棉、毛、丝绸等原材料经过一定的加工手段后形成服装等日用品的原料的工业行业。其中,棉花、毛料和丝绸基本属于天然原料加工,整个行业和化工行业关系比较密切的是化纤材料纺织行业,特别是人造化纤纺织行业。此外,纺织业中印染加工过程中也要涉与到不少的化学加工手段。1.1.2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纺织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纺织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行业,纺织产品也是我国重要的外贸产品。纺织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柱作用。另一方面,作为服装等日用产品的主要原料,纺织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将决定着服

25、装等产业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和保持物价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GDP始终保持在较高增速水平。纺织行业也随之保持快速的增长。因此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04年以前纺织行业产值占GDP比重都在9以上。不过,从2005年开始该比重下降至7左右。2005年至今该比重呈现出缓慢回升的趋势,2007年更是达到了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上升至7.48。2008年该比重虽然有所回落,也达到了7.03%。从纺织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水平也可以看出,纺织工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2007年开始国家统计局

26、调整了统计周期,每年的2、5、8、11月公布四次行业数据,因此下表中2007年和2008年这两年的行业数据是根据11月的统计结果估算全年的,进而和全年的GDP数据进行比较。表1 近年来纺织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统计表单位:亿元年份GDP工业总产值比重2003135822.8012877.849.48%2004159878.3014438.19.03%2005182321.9012670.646.95%2006211923.0015293.467.25%2007249530.0018473.367.48%2008300670.0021145.937.0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从趋势图也可以明显看

27、出:纺织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并不是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的,2005年纺织行业的工业产值增速有所降低,这也使得纺织行业占GDP比重有较大程度的降低,不过2005年后该指标基本保持稳定,始终在7左右。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 2004-2008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与占GDP比重变化趋势1.2 纺织行业的分类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分类(GB/T4754-2002),我国纺织行业整体涵盖的围和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总体来看,纺织行业属于C门类(制造业)下属的17大类(纺织业),与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等行业类似,都属于和人们日常生活相关度比较大的传统制造行业。表2 国家统计局纺织行业分类统计表行业与代码子行业与代码行

28、业描述纺织业(17)棉、化纤纺织与印染精加工(171)棉花和化纤材料的加工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172)毛料产品的加工麻纺织(1730)麻纺材料的加工丝绢纺织与精加工(174)丝绢材料的加工纺织制成品制造(175)纺织制品的再加工针织品、编织品与其制品制造(176)针织与编织品的加工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具体细分纺织行业的子行业类别看,可以有两种分类方式:一种是根据采用加工的原材料来分,一种是根据加工方式来区分。本报告采用国家统计局分类方式,即主要是采取加工原料不同来将纺织行业主要分为六个子行业,分别为:棉、化纤纺织与印染精加工业、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业、麻纺织业、丝绢纺织与精加工业、纺织制成品制造

29、业和针织品、编织品与其制品制造业。第二章 2008年纺织行业发展情况分析2.1 2008年纺织行业PEST(环境)分析2.1.1经济环境分析纺织行业占我国GDP比例高达7以上,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行业。另一方面,纺织行业作为服装等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原料,其发展速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整体经济发展的制约。特别是在外贸出口由于受到人民币升值、世界整体经济放缓等负面影响而增速趋缓的前提下,需增长已经成为纺织行业的最重要推动力。国经济的平稳运行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的主要基础。总体来看,2008年虽然受到自然灾害、世界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但是我国国民经济仍然处于平稳发展阶段。2008年全年我国国民

30、生产总值仍然达到300670亿元,同比增长9.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2 2003-2008国民生产总值与增速变化趋势具体从季度数据上看,2008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迹象。三季度和四季度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速分别只有9.0和6.8。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加深和蔓延,对国经济的冲击仍在继续。因此,短期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仍将有所减慢。表3 2007-2008每季度GDP增速统计表季度GDP增速2007年1季度11.12007年2季度11.92007年3季度11.52007年4季度11.42008年1季度10.62008年2季度10.12008年3季度9.02008年4季度6.8数据

31、来源:国家统计局此外,为了保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投资水平应该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2006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提高。2008年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目前现阶段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总体思路是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扩大需。因此,总体判断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未来仍将保持25以上的高增长趋势。同时,投资结构将会更加合理。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3 2004-2008固定资产投资与增速变化趋势国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从下图可以看出社会消费品总额水平稳定增长。2008年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8488亿元,

32、涨幅达到21.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4 2004-2008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增速变化趋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5 2008年1-12月CPI增速变化趋势尽管全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9%,涨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但是分月度看,价格涨幅前高后低,通货膨胀主要出现在上半年。下半年CPI逐步回稳,2008年12月份更是降至1.2。通货膨胀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和抑止。我国经济发展的另外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对外贸易情况。总体看,我国进出口总额保持平稳增长,不过进出口总额的增速均有所放缓。2008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进口

33、11331亿美元,增长18.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95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28亿美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6 2004-2008进出口情况与增速变化整体看,2008年宏观经济运行上下半年差别较大。2008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价格上涨过快,通涨压力较大。而下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目标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力保经济平稳增长。根据经济运行的目标不同,上下半年的货币政策也是各不一样。上半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目标主要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降低通货膨胀的压力。根据这个目标,上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手段是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然而从2008年下半年与2009年,政府将

34、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出现了2008年的百日五次降息的局面。而国30条”明确提出“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争取2009年2同比增长17,也为货币政策放松定下全年基调。 此外,财政政策依然将以“积极”为主题。通过刺激投资和消费,力保各项指标的平稳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从宽的货币政策的协同调控,对纺织行业具有积极的影响。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直接增加流向纺织行业的投资数量,这将直接加大纺织行业的扩建以与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资金来源,有助于行业产业升级。此外,积极的财政政策也会加大国市场消费需求的刺激力度,需增加将会促进行业下游产业,特别是服装等相关产业的消费,这也会对整个纺织行业复带来相当的

35、利好条件。总体上目前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将积极促进纺织行业的复反弹。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图7 2005.7-2009.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趋势另一方面,2008年下半年人民币升值趋势有所缓解,8月份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平稳。预计2009年我国汇率政策仍然以稳为主,不会有明显的升值和贬值空间。人民币升值速度放缓将有助于提高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于外贸比重较高的纺织行业来说,汇率稳定将大大降低行业的运营风险。2.1.2政策环境分析2.1.2.1 2008年纺织行业相关政策综合统计整体看,2008年纺织行业政策方面上下半年侧重有所不同。2008年上半年政策环境对于纺织行业负面影响较大,而下半年则扶

36、持为主。2008年上半年期间新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国企业的人力成本,这对于纺织业这种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尤其不利;其次,上半年还降低了出口退税,直接导致了纺织产品外贸增速的放缓,这大大降低了纺织产业的利润空间并直接影响到国纺织产品市场供需的平衡关系。另外,以REACH和PFOS指令为代表的一系列环保要求的提高也大大限制了我国纺织产品的出口比重,对于满足要求的产品也将大大提高其出口成本,降低了盈利能力。而到了下半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调高出口退税率,拓宽纺织企业融资渠道,增加纺织企业资金供给等。从整体政策环境看:政策面降低降低了行业运行风险。 表4 2008年纺织行业的政策思

37、路正式颁布或启动时间政策名称或举措核心思路与影响2008.1纺织、服装等部分进出口商品关税调整改变进出口结构,促进纺织行业产业升级2008.1劳动合同法实施人力成本提高,国纺织行业产业优势下降2008.3加工贸易外发加工管理放宽新规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2008.3印染行业准入条件节能环保,促进绿色产业升级2008.322项纺织行业标准批准发布提高行业竞争力2008.5下调进口滑准税降低纺织企业生产成本2008.6欧盟限制使用PFOS(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的指令环保成本提高,推动绿色产业模式2008.8.1部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回调至13%刺激出口回暖,推动行业复2008.9中小企业实施优

38、惠税收政策,清理行政收费减少企业负担,促进行业需求2008.11.1部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调整到14%进一步刺激出口回暖2008.11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措施改善纺织企业融资难,促进防止行业产业升级2008.12对纺织产品加工贸易名录进行调整促进纺织行业出口复数据来源:相关部委 2.1.2.2 2008年纺织行业重点政策解读纺织业融资利好政策“国六条”提出:增加各级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对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积极支持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资金投放,简化审批流程,开辟信贷“绿色通道”。政府专项资金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规模同时“放量”,并辅以更加便捷的“绿色通道”,

39、对于纺企来说,这样宽松的资金供给环境是迄今为止未曾有过的。这使得纺企有望更便捷地获得所需资金。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资金供应成为中小企业最为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难题。有许多企业在解决自身生产经营困难时,由于无法从银行获得足够的贷款,于是采用民间借贷的方式,甚至是高利率借贷,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反而加重了企业的资金负担。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加大了公共财政支持力度。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共51.1亿元,在新增的22亿元中,有16亿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展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政府财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市场前景好、带动就业明显、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项目

40、,以与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等“基础”体系。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重点是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技术创新和产品换代给予资金支持,同时,引导社会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投资,帮助中小企业加快升级的步伐。此外,“国六条”还提出:推进融资产品创新,推广和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鼓励和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切实解决轻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以往担保贷款以厂房等不动产抵押贷款为主。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贷款渠道少,小企业贷款更需要担保支持。随着金融创新,各种融资产品,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的新型融资产品不断出现。这类新型融资产品扩大了企业可以担保的财产围,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对缓解纺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

41、题十分有益。进出口政策解读自2007年下半年起,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原来的13下调两个百分点,降至11。出口退税调整政策对纺织服装行业将带来很大不利影响。虽然从长期看,出口税率的调整主要目的在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目的在于鼓励行业加快产业升级,减少由出口退税带来的低价竞争局面。因此,在外贸压力增加的情况下,企业势必会加强产品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完善品牌战略与扩展国销售渠道。这几个方面的改善有助于提高我国纺织行业的产业实力,降低行业运营风险。但是,短期对于出口比重较高的纺织企业,退税政策的调整直接冲

42、击到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此外,出口税率下降后,出口比重将会出现较大幅度调整,进而影响到整体市场的供需平衡,加大国市场的销售压力。因此,短期出口税率调整将会为我国纺织行业的运行带来较大的风险。2008年上半年这种不利因素已经相当明显。为了刺激纺织行业出口,2008年8月1日开始,部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率回调两个百分点,重新调整到13%。2008年11月1日更是将部分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至14%.这两次出口退税政策对纺织行业恢复信心具有明显的作用。不过,也应该看到我国对于出口结构调整的政策思路并没有明显改变,对于企业来说,产业升级仍然刻不容缓。另外,进出口政策对纺织行业的利好影响在于:

43、化纤原料出口退税率的下降以与棉花出口关税的提高都将使得国原料供给更加稳定,也有助于原料价格波动减小。从这个意义上看,原材料出口政策的变化将会会降低行业上游供给风险,促进化纤、纺织、服装产业链协调发展。劳动力成本将大幅提高新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正式生效。该法是针对现行的劳动法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制定出来的,劳动合同法有几个较突出的特点:一是书面劳动合同的问题。新法在书面劳动合同规定得非常明确,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之要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否则从第二个月开始就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二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问题。新法实施后,符合条件者,用人单位就必须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44、。三是试用期的工资问题。新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一样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四是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较大,纺织行业也是其中之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对纺织产业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首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势必大幅提高纺织企业的人力成本。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人力成本一直是纺织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优势,但是随着员工工资提高比例的硬性要求与用工形式的根本性改变,人力成本将上升至少5。而对于行业销售利润率只有5不到的纺织企业来说,面临更严重的生存压力。另外,由于人力成本优势的丧

45、失,不少来料加工的纺织产品订单逐渐转移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直接影响到纺织行业的发展。不过,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将可能带来行业整合加剧、人才流动性降低。这两方面将对行业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整体看,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增加了纺织行业的风险。2.1.3社会环境分析纺织产品作为服装产业的上游产业,行业的需求和发展受多种多样的社会因素影响,比如价值观念、消费习惯等。社会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风俗习惯、行为规、信仰、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态度体系以与人们创造的物质产品等。文化是随着社会的物质生产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是由历史形成的社会现象。文化涵盖了人类所创

46、造的一切,不同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在消费行为方面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文化差异通过影响人民对服装产业的消费心理直接影响到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人们的物质生活离不开对精神的追求,它赋予人们社会活动定的思想感情,形成对人生、对生活特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它不仅是一种兴趣,而更主要是一种文化的表现。价值观念的差别,体现在人们消费活动的各个方面。具体到对纺织行业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大多数人热衷于生活上的舒适享受,消费支出往往超出其收入水平,甚至投入较大比例在奢侈产品。而在我国,情况则相反,人们习惯存钱买东西,

47、购买商品往往局限在有货币支付能力的围。这种差异将直接影响到纺织行业在外贸产品和国市场产品需求的定位。在定位国市场的产品时,产品的实用性和价格应该成为首要考虑因素。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既能反映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理,又被看作是该民族的标志。风俗习惯的围极其广泛,不仅有政治、生产、消费等方面的,而且也有思想、语言、感情等方面的。而消费习俗则是人们各种习俗中重要的一种,它是人们在长期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消费的风俗习惯,对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有明显的影响。由于消费习俗本身的特点,它所引起的购买行为同一般情况下的购买行为有所区别,主要表现

48、在由消费习俗所引起的购买行为的普遍性、周期性和无条件性。如国在每年的春节前期都会形成服装市场的销售旺季,从而带动纺织产品的需求增加。信仰:世界上有许多,世界各国信仰的人数也很多。各种都有自己的敬仰物和禁忌物。而且大多数都有许多规定,这些规定对教徒来说有很强的约束力。因此,纺织产业本身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设计与商标和包装都应考虑特定消费者的信仰,不能触犯他们的禁忌。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文化所赋予的种社会活动方式。文化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规定了人们一定的生活样式,教育人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所形成的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也不一样。

49、生活方式对消费心理影响,还体现在当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时,人们的消费行为也随着改变。如今的生活方式对于纺织行业较大的影响在于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突出考虑,纺织产品,尤其是纺织材料的选择上,绿色环保性能将会更加重要。总而言之,纺织行业作为服装行业的上游产业,并不与人们的生活直接发生作用。但是社会文化因素将会通过对其下游消费来影响纺织行业发展趋势。而目前的社会文化因素对于纺织行业较大的影响主要有:纺织材料的选择将会更大环保健康,天然材料发展速度将会更快;国市场更多考虑实用性和成本、外贸产品应该多考虑流行趋势和材料舒适性;高附加值特种纺织产品需求将大大增加。2.1.4技术环境分析2.1.4.1 技术现状纺

50、织行业技术主要可以分为纺织新功能纤维材料开发、各种纺织材料的加工、织造、染整技术和纺织过程自动化技术。我国近年来重点发展新功能纤维材料。即在传统纺织纤维中使化学纤维改变截面形状、表面状态、形态结构、纺丝中添加功能性物质的微小粒子,对天然纤维进行化学改性或物理改性、表面处理等使纤维与其纺织品具有新的功能。目前在服装用纺织品和家用纺织品中除了提出保形、抗皱、抗起球、悬垂、颜色鲜艳度、色牢度、光泽等之外,重点流行的方面已转向导湿、透汽功能;防水、防油、防污的三防功能;抗静电功能;阻燃功能、防熔滴功能;防紫外线透过功能(紫外线吸收功能);红外线吸收功能、红外线辐射功能;保暖功能;凉爽功能;恒温调节功能

51、;电磁波屏蔽功能;抑菌功能、抗菌功能;消炎功能;有害气体吸附功能;显色功能;可控变色功能;导光性能;反光或闪光功能;生物相容性功能等。我国在纺织加工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其主要分为两方面:复合纺织技术和印染后整理技术。复合纺织技术方面主要发展了:化学纤维的复合技术和加工技术;天然纤维相互混纺交织交并,以与天然纤维和各种化学纤维的混纺交织交并产品和加工技术;多层织物的复合技术,包括组织结构复合、粘合复合、涂层等。而在印染后整理技术方面则突出了合自动化和环保特性。染化料具有短流程、无污染等特点,印染厂则广泛采用无水加工技术、无制版印花技术、低温等离子处理等技术,通过高效的复合机制和先进的印染

52、技术使得纺织加工过程流程更短、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性能更好。目前在国的纺织过程中几乎使用到所有种类的自动化产品,主要包括控制系统,传动控制,运动控制,人机界面和传感器。近年来,纺织机械行业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要成果包括专用控制器运用的增加;多传动的运用更加普遍以与现场总线运用增加这三个方面。专用控制器运用的增加是基于嵌入式产品的专用控制器相对于PLC具有计算能力强、通讯方便的特点,大批量运用还具有成本较低的优点。纺织机械的控制要求相对简单,运用批量大,非常适合开发专用控制器,目前织机、针织和部分染整设备都在使用专用控制器;相对集中驱动再通过机械机构传递并分配动力的方式相比,多传动能有效的降低设备的

53、复杂程度,提高驱动效率,方便工艺调节,降低维护量和缩短新设备的设计开发周期。目前粗纱机、细纱机、络筒机合各种化纤机械都已经使用了多传动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共直流母线技术使多传动更加具有优越性;此外,一些纺织机械由多个关联紧密的工序组成,使用现场总线来协调各道工序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目前短纤、染整生产线和一些大型机台都在开始使用现场总线。 2.1.4.2 产能利用率纺织行业生产企业众多,很难完全统计出行业具备的产能数据。不过,随着2006年下半年逐步开始的宏观调控政策,可以看到我国纺织行业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并且投资方向从传统的低端产能扩转向产业升级。因此,实际行业产能增速并不高。相反,受到市场

54、需求带动,纺织行业产量增速明显。综合判断,纺织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水平近年来有所提高。虽然近年来行业产能利用率指标有所提高,但是小企业过多,资源重复配置的问题仍然在一定时期存在,特别是进入门槛较低的低端设备和工艺重复建设、高端设备和工艺引进速度较慢的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将长期制约我国纺织产业的升级效率。根据行业协会的数据粗略估计,我国纺织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水平应该在75-80之间。2.1.4.3 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主要可以用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来表示。从下表可以看出,纺织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基本在20-30万/人之间,2008年1-11月劳动生产率达到31万/人以上,换算到全年,纺织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

55、达到34万/人,相比于2005年最低点的水平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纺织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在于产值提高和人员减少。人员减少的主要原因则是纺织过程的自动化的提高,纺织过程自动化程度越高,人员需求越少。加上随着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人力成本已经逐渐成为劳动力密集型的纺织行业的重要桎梏,未来行业从业人员将会进一步降低。因此,整体看未来纺织行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将会继续提高。表5 2004-2008全国纺织行业劳动生产率统计20042005200620072008.112008(E)工业总产值(亿元)14438.112670.6415293.4618473.3619383.7721145.9

56、3工业总产值增速()12.11-12.2420.7020.7915.1914.47从业人员年平均值(万人)519.16580.86604.84631.54614.61614.61从业人员增速()5.255.973.213.14-1.83-0.22劳动生产率(万元/人)27.81 21.81 25.29 29.25 31.5434.422.2 2008年纺织行业发展分析2.2.1 2008年纺织行业运行情况与特点分析2.2.1.1 行业规模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企业数达到29222家,员工数达到614.61万人,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行业规模较大。此外,2008年前11个月纺织行业总资产超

57、过14800亿元,资产增速虽然为五年来的最低,也达到了9.71。纺织行业规模扩的同时,负债率水平连年下降,2008年1-11月总负债为8917.70亿元,负债率下降到60.21。表6 2004-2008纺织行业主要规模指标统计单位:个、万人、亿元、企业数员工数总资产资产增速总负债负债增速负债率200417144519.168678.31 14.835266.8713.96 63.07 200522135580.8610076.64 14.46129.6213.13 61.79 200624434604.8411757.61 14.787265.0314.56 60.83 2007.112745

58、2631.5413515.19 16.398524.0316.80 60.69 2008.1129222614.6114809.95 9.718917.70 8.98 60.2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总体看,纺织行业规模较大,且每年仍以一定速度扩。不过2008年这种扩速度明显放慢。同时,由于国外经济增长很难在短时间恢复,预计纺织行业规模的扩速度在2009年仍将继续放缓。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8 2004-2008纺织行业资产与负债变化情况2.2.1.2 供求状况纺织行业的生产在2005年出现过低谷,产值比2004年下降10。但是之后的两年中纺织行业生产供给情况良好,年增速都在20左右。然而随着金融危机加剧、外贸环境恶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行业景气度直线下降,国纺织业产值增速减缓。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9383亿元,增速降至15。另外从需求情况看,纺织行业市场扩速度较快,销售收入自2003年以来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不过受到外贸环境变化拖累,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增速降至五年来最低点的14.75。从供需平衡情况看,2004年纺织行业处于明显的供大于求态势,产销率水平还不足70。2005年以后纺织行业的产销率整体水平保持在90以上,行业供需基本平衡。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产销率水平达到95.76,和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