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仁大学体育学系九十二学年授课课程介绍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02764898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2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辅仁大学体育学系九十二学年授课课程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辅仁大学体育学系九十二学年授课课程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辅仁大学体育学系九十二学年授课课程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辅仁大学体育学系九十二学年授课课程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仁大学体育学系九十二学年授课课程介绍(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跆拳道專論(TAEKWOBD(講義授課教師簡介姓名:蔡明志現職:體育室專任副教授學歷: 1. 輔仁大學體育學系體育學士2. 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理學碩士2. 上海體育學院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研究生資歷:1.跆拳道7段國際級教練(世界跆拳道聯盟v WTB核頒)2. 跆拳道武藝國際裁判(世界跆拳道部v國技院核頒)2. 世界跆拳道聯盟(WTF大學委員(2005-2007年)3. 學校專任高級教練(體委會 2005 年頒證)4.2003德國國際教練講習合格(世界跆拳道聯盟v WT民核頒)5.2005 香港跆拳道協會高級教練講習會授課導師6.2005 入圍行政院體委會精英獎最佳教練獎7. 獲選台北縣

2、體育人物誌十大優秀教練( 1949-2004 )經歷: 1. 大專體總跆拳道委員會執行秘書(總幹事)2.2004 雅典奧運跆拳道選訓委員3.2004 雅典奧運跆拳道培訓隊教練4.2005 澳門東亞運跆拳道培訓隊總教練5.2006 杜哈亞運跆拳道培訓隊總教練、6. 歷任奧運、亞運、東亞運、世大運、世錦賽、世大賽、世界盃、亞錦賽與 美國、德國、 法國、比利時、中國、西班牙及韓國等公開賽中華隊總教 練或教練。7. 歷任全國小學、國中、大專、中正盃、區運會、全運會冠軍教練。成就:體委會金質國光體育獎章 2 座、銀質獎章 4 座、銅質獎章 1 座學術:跆拳道相關研究論文公開發表計有 34 篇。壹、跆拳道

3、歷史與沿革跆拳道最早源自二千年前的朝鮮,是一種結合自衛性武術、哲學、心理素質 及體能的運動。跆拳道古稱跆跟、花郎道,是起源於古代朝鮮的民間武藝。早在 西元 688年,新羅王國統一了朝鮮,經濟繁榮,百業興旺,建立了一種“花郎制 度”。到真興王時,便創立了“花郎道”。花郎道是花郎制度的組織形式,即將 年輕人組織到一起進行武藝鍛煉。其宗旨是“事君以忠,事親以孝,事友以信, 臨陣無退,殺身有擇”。以此磨煉人的意志、鍛煉人的體魄,培養造就了一批又 一批忠君事孝、英勇頑強、無所畏懼的戰士。在一本描寫新羅風俗習慣的書帝 王韻記 中,記載著跆拳道活動 (賴秀成, 1993;洪得明, 2004;王佩穎等, 20

4、05 ;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 2006 )。現代跆拳道運動於 50年代發源於韓國。在當時,為眾多自衛防身技能之一,在未統 一名稱之前,跆拳道有多種名稱,諸如跆跟、手搏道、空手道、唐手道及其他名稱。後 來韓國為求發展上的便利,於 1955年統一其名稱為跆拳道 。並於1966 年成立第一個 跆拳道國際性組織國際跆拳道聯盟 (InternationalTaekwondo Federation ,ITF )。跆拳道按其功力可區分為九段八級,晉級、升段內容主要分為基本動作 、型、對 練、擊破四大項, 凡初學者必須由簡入繁、由易至難,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學 習,方能學得固中之精要。世界跆拳道聯盟(Wor

5、ld TaekwondoFederation, WTF於1973年在韓國漢城成立, 1980年獲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 )正式承認為 單項運動組織,目前團體會員計有185個國家或地區(2007, WTF)。成立的同年並於韓 國漢城舉辦第1屆世界跆拳道錦標賽(簡稱世錦賽),凡屬WT團體會員均可報名參賽, 不限報名比賽量級(現今為男、女組各 8個量級),是最具傳統與高規格的世界性正式錦 標賽,於是參賽隊伍(國家)與參賽人數均冠蓋於其他國際賽會的跆拳道比賽,且比賽 結果亦被WT視為各國競技實力的指標,至2007年5月中國主辦北京

6、世界跆拳道錦標賽截 止,已舉辦過男子 18屆、女子11屆的比賽。第一屆男子世界跆拳道錦標賽於 1973年在韓 國首都的漢城(今稱首爾)舉行;而第一屆女子世界跆拳道錦標賽於1987年在西班牙的巴賽隆納舉行。 1988年漢城奧運會及 1992巴塞隆納奧運會均列為示範比賽項目,1994年男子跆拳道被列為第 12屆廣島亞運會比賽項目, 1997年被列入第 2屆東亞運動會比賽項 目, 2003年首被列入第22屆世界大學運動會比賽項目。世界跆拳道聯盟( WTF與各會 員國歷經多年的努力,終於在 1996年9月5日法國巴黎市舉行的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會議中,決議將跆拳道列為2000年悉尼奧運(Sid

7、ney Olympic Games )的正式 比賽項目。使渴望已久的跆拳道運動員,在世界跆拳道聯盟( WTF成立27年後,堂皇 地踏入運動員夢寐以求,象徵體育最高榮耀的運動競技殿堂奧林匹克運動會 。跆拳道重要事歷,如下列所示:1961 年 9 月韓國成立唐手道協會,後更名為跆拳道協會。 1966年第一個跆拳道國際組織在漢城成立國際跆拳道聯盟 ( I.T.F ,崔泓熙任首屆 聯盟主席。1967年 1 月 26 日,陸戰隊士官學校成立莒拳班,是台灣跆拳道發源所在。 1973年 5月世界跆拳道聯盟( WTF 在韓國漢城成立,金雲龍當選主席。 1973年第一屆世界錦標賽,在韓國漢城舉行。1973年跆拳

8、道加入國際組織。 1974年第一屆亞洲錦標賽,在韓國漢城舉行。1980 年亞洲奧委會將跆拳道列入第十屆亞洲運動競賽項目。1980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世界跆拳道聯盟為單項運動組織。 1986年跆拳道(限男子組)被列為第十屆漢城亞洲運動會示範比賽項目。1988年跆拳道被列為第 24 屆漢城奧林匹克運動會示範比賽項目。1992 年跆拳道再度被列為第 25 屆巴塞隆納奧林匹克運動會示範比賽項目。1992年 10月 7 日中國跆拳道協會籌備小組成立。1994年 9 月經國際奧委會正式通過,跆拳道列為 2000年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設男、 女各 4 個級別。1994年跆拳道(限男子組)被列為日本廣島亞洲運

9、動會正式比賽項目。1994年 5 月中國在河北省正定舉行首屆全國跆拳道教練員和裁判員學習班。1994年 9月中國在雲南昆明舉行第一屆全國跆拳道比賽, 15 個單位參加 150多名運動1995年 5 月,中國計有 22 個單位 250名運動員參加北京體育大學舉行第一屆全國跆拳 道錦標賽。1995年 8 月中國跆拳道協會正式成立,魏紀中當選第一任主席。1995 年 11 月中國跆拳道協會加入世界跆拳道聯盟成為正式會員。1996年 9月 5日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會議中,全體委員一致通過,將跆 拳道列為2000年雪梨奧運(Sidney Olympic Game)正式比賽項目。且將韓語亦被

10、列為跆拳道比賽的正式語言。 (李勝國, 1996)1998年 5月 17日越南舉辦的第 13屆亞洲錦標賽,中國北京體育大學 97級學生賀璐 敏為中國第一位贏得第一面亞洲跆拳道錦標賽金牌的運動員。1999年 6月 7日女子運動員王朔在加拿大埃特蒙多為中國贏得第一面世界錦標賽金牌 。2000年 8月陳中贏得雪梨奧運女子第四量級金牌,為中國第一面跆拳道奧運金牌,亦為 華人第一面女子奧運跆拳道金牌。2004年 8 月陳中獲得雅典奧運女子第四量級金牌,為中國甚至於全球華人贏跆拳道奧 運金牌連莊第一人。2004年 8 月中國運動員羅微獲得雅典奧運女子第三量級金牌。2004年 8月27日(雅典時間 8月 2

11、6日) ,台灣跆拳道女子第一量級陳詩欣於第 28屆雅 典奧運會獲得金牌,為台灣獲得第一面奧運金牌的運動員。2004年 8月27日(雅典時間 8月 26日) ,台灣跆拳道男子第一量級朱木炎於第 28屆雅 典奧運會獲得金牌,成為全球華人第一面男子奧運跆拳道金牌運動員。2007年 5月17日世錦賽開幕世盟主席宣佈目前會員國 182個,世錦賽參賽隊伍 124隊, 參賽選手 994 人。2007 年中華奧委會翻譯北京奧運跆拳道技術手冊中,明載目前世界跆拳道聯盟(WTF)會員國計 185 個。貳、台灣跆拳道運動發展史一、協會成立與傳承跆拳道協會始於民國 62年5月 10日,假台北市自由之家正式成立,並推選

12、海軍陸 戰隊司令袁國徵將軍(海軍陸戰隊中將司令)擔任第一屆理事長,且蟬連當選第二、三 屆理事長,任期中積極推展會務、因積勞成疾,與世長辭。其功績為籌組跆拳道協會的 主要創辦人,在任期間從點到面,從軍中走向社會,積極拓展跆拳道運動人口及培育專 業師資等基礎工程,成效卓著,深獲跆拳道人崇敬。民國 72年 6月,由同樣具有海軍 陸戰隊司令背景的羅張將軍接任第四、五屆理事長,在任期中,購置協會專用辦公室, 將跆拳道引進各級學校與體育專業院校及各大學體育系發展,並積極參與國際競技賽 會, 1988年漢城奧運和 1992巴塞隆納奧運示範表演賽,分別榮獲 2金 3銅與 3金2銅 的輝煌戰績,確立我國在世界跆

13、拳道聯盟的重要地位。民國 83年 6月,第六任理事長由企業家出身的國華人壽董事長翁一銘接任,結束 由軍人背景主政長達 21 年的跆拳道協會。翁理事長挾雄厚的財經背景,以鉅額捐款贊 助會務的拓展,提升服務品質及辦理國際錦標賽,積極增進國際關係,並對奧運長期培 訓有莫大的幫助。民國 87年 8月,第七任理事長由具有跆拳道教練背景及時任彰化縣 福興鄉陳文福鄉長接任,陳理事長延續前幾任理事長的步伐,善用人際關,積極推動會 務。1998年泰國曼谷亞運榮獲 3 金後,全心全力投入雪梨奧運,雖未能在奧運奪金,其 熱心與努力有目共睹。民國 92年 3 月,現任第八任理事長,由前立法委員苗栗縣跆拳道主任委員王素

14、筠 女士接任,王理事長為我國首任女性理事長,和南美洲瓜地馬拉理事長是世界跆拳道聯 盟登記有案僅有的二位女性理事長。王理事長具有女性主動關懷的愛心與溫柔婉約的耐 心特質和民意代表問政善於溝通調協的風格,以集思廣益、尊重專業及講求團體精神的 工作理念,任命與其深厚革命情感的國會辦公室主任陳愷璜小姐擔任秘書長,二位原本 被跆拳道界投以懷疑眼光的跆拳道門外漢,卻是我國自 1932 年洛杉磯奧運參賽 72 年 來,突破奧運零金障礙的推手和重要功臣,不得不令人折服與敬佩。2000年雪梨奧運奪金失利後,整個士氣跌到谷底的跆拳道運動及其協會運作,卻能 在短短一年半後,脫胎換骨勇奪雅典奧運 2金 1銀獨佔鰲頭的

15、輝煌戰績,促使跆拳道奪 金得牌選手,成為家喻戶曉的國家英雄,跆拳道運動也頓時成為最受注目的熱門運動, 跆拳道協會成功的經營策略與奧運奪金團隊成功運作模式,值得提供其他協會或運動團 體參考。二、經營策略跆拳道協會成立至今己屆滿 31 年,現任王素筠理事長及其工作團隊,除承襲連貫 性會務運作外,對組織的運作與掌握,有其精煉務實的態度和平民化的服作風,並提出 以健全組織運作、多元化普及推廣和雅典奧運奪金三大主軸為其主要經營策略。三者環 環相扣,以健全組織運作,為多元化普及推廣和雅典奧運奪金做好後勤支援服務。再運 用奧運金牌高運動成就的光環,來回饋刺激跆拳道運動多元化普及推廣,促使跆拳道運 動成為國家

16、最具國競技實力的運動和廣受國人同胞喜愛的主流運動種類。(一)健全組織:組織體系表,如圖一所示。王素筠理事長以組織章程為依歸,徵詢各界的意見後,任命以陳愷璜秘書長 為首,下設有計畫、行政、訓練、競賽、裁判、晉段、國際關係、新聞等各組的 工作團隊,為要求以往兼職的工作幹部一律專職駐會服務,大幅提高會務人員工 作津貼,此一改革是提升工作士氣與效率的第一步。由秘書長遴選具備專長者,技 術 評 議 委 員 會教練委員 會簽陳理事長聘任紀律、訓練、教練、競賽裁判、晉段審查及技術評議等委員會委 員,負責各領域的專業事務,及工作團隊會務推廣的咨詢對象,使會務功能在專 業上能夠獲得彰顯。為使跆拳道運動利於推廣和

17、建立新氣象、新品牌,在理事會 的支持下登報及召開記者會,完成公開徵求會徽(LOGO設計活動,使代表中華 跆拳道協會象徵的會徽,更加活潑時尚,且符合國際潮流,紀念章在國際賽會中 廣受外國朋友相爭索取,是成效的明證。資訊網路更新後,使得協會的行政效率 升級,文宣及重要紀錄資料的查詢上,更加便利快速。而每年必辦的教練、裁判 講習,常邀請國際知名的專家學者授課,使跆拳道的技術發展與世界接軌。每三 個月舉辦的各區晉段測驗,除可檢測修煉者的成果,提升訓練品質外,亦可由此 活動增加協會經費的收入,其作業己完成電腦連線操作,因此大量會員基本資料 得以完整建檔備查。在全國性比賽(中正盃)採以各縣市承辦制,使跆拳

18、道運動 得以在各縣鄉鎮市均衡發展。而重要的各級國家代表隊選手選拔賽由協會競賽組 承辦,以高規格的標準精選國家選手,增進國際比賽競技實力。奧運會前極為重 要的國際關係,需在短時間內要有所成效,以助跆拳健兒雅典奧運受到公平對 待,所以理事長親自掛帥遠征雅典,除了安定軍心之外並兼司對外的公共關係, 今日能有2金1銀耀眼成績王理事長功不可沒。理 事 長V理事會弋會員代表大會1r副理事長*秘書長顧*副秘書長問台北市跆拳道委員會r台灣省跆拳道協會厂I高雄市跆拳道委員會新國晉裁競訓行計 計聞關段判賽練政畫 組組組組組組組組組各縣轄市鎮跆 拳道委員會各道館、訓練班、學校社團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組織體系表(二)多

19、元化普及推廣:為符時代潮流,將跆拳道健身、防身、修身、運動休閒娛樂及競技比賽與表 演等多元化功能特性,重新包裝,不分男女、老少以跆拳有氧、婦女防身術,經 由組織密的 24 個縣市跆拳道委員會向下推廣紮根。在推廣的方法上,即積極推 動型場、防身術及花式擊破等表演比賽,去年大專運動會正式列入比賽項目,隨 之,全國中學運動會、小學全國性比賽,以及區域性中小型的表演邀請賽相繼舉 辦,使比賽選手參與人數倍數增加,進而促運動人口,成效卓著。新的工作團隊 在前人建立的基礎上,績效更上一層樓,目前私人經營的跆拳道館有 595 家,各 級公私立學校成立的社團有 160 個,合計基層團體共 755個,具有黑帶一段

20、以上 的會員人數達九萬三千多人,無段位的練習人口更高達一百七十餘萬人,總和運 動人口創下歷史最高。三)雅典奧運奪金:雅典奧運要突破高掛長達 72 年奧運零金牌的魔障,其難度真可謂是不可 能的任務。但跆拳道在各種國際正式比賽中 ,累計獲得獎牌數為 81金 111銀 122 銅的傲人成果,是我國參加各級國際競技賽會得牌奪金的保證,深獲體委會及各 級指導單位的肯定,一致公認為奧運奪金最有希望的運動種類之一。但王理事長 及其工作團隊,經與上級指導單位及資深教練與學者專家審慎評估,記取 2000 年雪梨奧運奪金失利的教訓。慎選籌組奧運培訓教練團、精選奧運培訓選手、聘 請優秀外籍教練及遴聘著名學者、專家(

21、資深教練)擔任選訓委員,有效輔導監 督奧運備戰工作,理事長和選訓委員召集人李正勇先生(現任世界跆拳道聯盟執 行委員及亞洲跆拳道聯盟副會長)勤於奔走韓國及出席各種國際場合,為積極拓 展國際關係,期能選手在公正、不受打壓的情況下公平競賽,完成雅典奧運奪金 的最高培訓目標。四、奧運奪金團隊王理事長親自與體委會進行溝通協調,獲得上級指導的鼎力相助,競技處彭台臨處 長特派洪志昌專門委員直接輔導及協助跆拳道培訓工作,使得教練團在無後顧之憂的環 境下,全心全意備戰雅典奧運。在一年又一個多月近四百個培訓日子裡,來自不同崗位的教練,離鄉背井,排除外 務,為共築奧運金牌夢,大伙摒棄已見,始終秉持著戒慎恐懼的態度,

22、與集思廣益、眾 志成城的團隊信念。以嚴謹踏實的科學化訓練,作為選手各階段競技狀態彈性調控的依 據。因此,教練團在總教練劉慶文運籌帷幄的溝通與協調下,成功地運用資深教練陳偉 雄多年的訓練經驗,和傑出選手出身的張榮三教練。韓籍技術教練李東玩新穎技術動作 與世界跆拳道聯盟關係強化。伊朗籍體能教練瑞札在亞運成功勇奪 3 金後,再度依序以 耐力、肌力、爆發力及速度等訓練程序,以系統化訓練模式調整選手,促其在比賽時能 發揮個人潛力達體能最高峰,有效支援選手技、戰術的施展。在資訊蒐集方面,由總教 練譽為培訓隊智庫的蔡明志教練主導籌劃,並在朱木炎的啟蒙教練邱共鉦教練和曾 灶松等多位培訓選手的協助下,分別在培訓

23、期間出國蒐集到世大運、世錦賽、世界區與 亞洲區奧運資格賽、奧運測試賽、荷蘭公開賽、亞錦賽、世大賽及大陸移地訓練等約計 一千五百場左右的比賽(二百四十三塊光碟片)寶貴資訊,經蒐集、整理、分析、研判 及對策研擬後,將主要假想對手的優、缺點、慣性動作及比賽攻防型態以量化分析,製 作成個別化針對性的教戰總則,提供指導教練與選手實施針對性假想對手模擬訓練的依 據,以增進選手信心及達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之效。運動科學委員徐台閣博士以長期的 生化檢測評量,有效掌握選手身體組成與體重控制以及訓練負荷量與負荷強度的監控, 有效避免選手的過度訓練,確保訓練成果。高三福博士專職心理輔導,耐心聆聽,旁敲 側擊舒緩選手與

24、教練所面對強大壓力。個性活潑,點子多的張文賓教練猶如康樂組長,在短時間內疏導個性內向的紀淑如選手。勞苦功高的專屬防護員戴淑華除了精湛運動傷 害防護的本職學能外,在選手心目中亦師亦友,常為選手心理咨商的對象,並為總教練 出席國際會議英語翻譯的得力助手。2004雅典奧運跆拳道能突破零金魔障,除選手與教練團的努力外,跆拳道協會王素 筠理事長及全國各級教練、媒體及熱心人士的鼓勵,國訓中心各組室工作團隊完備的行 政後勤支援及體委會各級長官的信任與積極主動協助教練團排除萬難,均是本次奧運奪 金完成使命的重要憑藉。五、結語雅典奧運的 2 金 1 銀圓了二千三百萬國人同胞的奧運金牌夢,更促進跆拳道運動蓬 勃發

25、展,己成為家喻戶曉的競技與健身 、防身及輕年朋友相爭學習的熱門運動 。經專家、 學者的粗略評估,跆拳道因奧運奪金所造成的風潮與效益,擴及至2008 年北京奧運。未來 4 年期間,運動人口將有百分之二十至四十高成長率,在整體經營策略上取得初步 的成功。本次雅典奧運會銀牌黃志雄與金牌陳詩欣均為老將 ,即將轉換人生跑道 ,高掛球鞋。 目前當務之急,急需未雨綢繆,應積極向下紮根,實施基層優秀選手有計畫、有系統的 長期培訓,以填補現今選手斷層問題。並配合精選大專特優選手給予持之以恆的計畫性 培訓,由點至面向外擴張,由大學至高中重點學校向下扎根。在做法上:(一)優秀選手生活照顧: 為增進經驗與技術傳承工作

26、,將跆拳道列入國中、國小與高中的正式體育課 程,從面推廣,汲取身材特優選手,施予長期培訓,以達重點選材之功效及增加 跆拳道專業師資的任用,安頓曾為國爭光,退役後優秀選手的生活照顧。(二)防止優秀選手斷層: 在師大、輔大、文大、國體院、臺體院、北體院等六所,重點發展特色運動 之大專校院及高中、國中重點發展學校,均能配屬一名跆拳道專任運動教練,以 提高重點培訓站的效能,為國家隊做好優秀選手進階傳輸工程。(三)興建大型專屬跆拳道場館: 我國目前並無專屬跆拳道場館,在教育訓練及比賽安排與會務推動相形見 絀!建立良好的後勤支援體系,招募企業界認養,使選手與教練無後顧之憂,定 能全力衝刺,在訓練場及競技場

27、放手一搏,為國家爭取最高榮譽。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以宏觀的經營策略,成功締造跆拳道光輝的榮景,跆拳道教練 奧運團隊不辱使命達成行政院體育委員會賦予雅典奧運奪金的最高培訓目標,完成 不可能任務。其不斷求新、求變與功能性分工及精誠團結的團隊成功的運作模式,可作 為各單項運動種類 2008 年北京奧運組訓備戰的參考。因此,跆拳道在享受雅典奧運成 功果實之際,更應及時研擬訂定北京奧運桂冠計畫,再創不可能任務的台灣奇績參、我國競技實力與國際現勢分析一、我國競技實力現況分析1973年世界跆拳道聯盟(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WTF )於韓國漢城成立, 並舉辦第一屆世界跆拳道錦標

28、賽,比賽組別僅限男子組,我國是創始會員國之一,並選 派代表隊參賽,且榮獲團體第三名,使台灣在跆拳道國際競技的起始點上佔有一席之 地。隨後,在亞洲錦標賽、世界運動會、亞洲運動會、東亞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 世界大學運動會、世界大學賽錦標賽,及世界與亞洲青少年錦標賽等國際比賽中累積金 牌總數,共計116面。男子選手25面佔總金牌數的21.55%女子選手91面佔總金牌數的78.45%,統計表如表一所示。表一 台灣歷年(1973-2006年)各級國際比賽金牌數統計表賽別 別組奧 運 會奧運 示範 賽亞 運 會東 亞 運世 錦 賽世 界 盃世 運 會世 大 賽世 大 運亞 錦 賽世青賽亞青賽合 計男子

29、組10205403171125女子組156410194151205191小計2584152341822762116蔡明志(2007)彙整自1994年廣島亞運首次將跆拳道列入正式比賽起,至2006年杜哈亞運比賽結束,期間1997年第一屆東亞運動會、2000年雪梨奧運會及2003年大邱世界大學運動會均將 跆拳道列入正式比賽項目後,跆拳道運動受到各國官方的重視,並紛紛編列經費積極從 事長期培訓工作,促使各國競技實力逐漸縮小,且競爭也更為激烈,奪金得牌的難度大 大提升,對我國在國際比賽的表現產生很大衝擊。以最近4年(2003-2006年)國際比賽成績分析,男子選手共獲4金6銀18銅,女子選手共獲9金1

30、7銀10銅,如表二所 示。女子選手在金牌數與銀牌倍數於男子選手,顯示女子選手競技實力優於男子選手, 男子選手自2003年世錦賽2金、世大運1金及雅典奧運1金1銀後每況愈下,甚至於 2005世錦賽與世大運及2006年世界盃等世界性比賽均無法得獎,此為男子選手在世界 性競爭力產生莫大的警訊。女子選手雖在亞洲區比賽能獲得金牌,但金牌數無法提升及 世界性比賽奪金能力下降,對一向能在國際賽會奪金得牌的女子選手而言,是有必要以 嚴肅的態度正視此一問題。表二 我國最近4年(2003-2006年)參加國際正式比賽成績統計表年別主辦 國家重要國際比賽名稱獎牌統計男子組女子組金銀銅金銀銅 I2006卡達杜哈亞洲運

31、動會3121泰國曼谷世界盃比賽2 :泰國曼谷亞洲錦標賽4111 :西班牙世界大學錦標賽111132005澳門澳門東亞運動會2213土耳其伊斯麥世界大學運動會12西班牙馬德里世界錦標賽12004希臘雅典奧林匹克運動會111希臘希臘世界大學錦標賽2 2 3韓國首爾亞洲錦標賽221222003德國葛米契帕坦肯契世界錦標賽21韓國大邱世界大學運動會P 1321合計12項國際正式比賽461891710蔡明志、邱共鉦(2007)整理二、國際現勢分析我國參加國際運動競技以奧運會、亞運會、東亞運及世大運等4個綜合運動賽會為主要目標,而世界錦標賽是世界跆拳道聯盟( WTF 1973年成立的同年就主辦的單項國 際

32、錦標賽,至目前已舉辦過男子17屆與女子10屆,是最具歷史性且其比賽規格與奪牌 難度不亞於奧運會的錦標賽。因此,就這 5個運動賽會最近一屆的比賽成績,可作為目 前國際競技實力的情勢現況分析依據。(一)2004年8月的雅典奧運會的比賽分析:我國榮獲2金1銀排名世界第一的空前佳績,而排名2至5名並獲得金牌 的國家為,韓國的2金2銅、中國的2金、美國的1金1銀及伊朗的1金1銅。 我國由上屆雪梨奧運的2面銅牌排名第十二名,上攀至雅典奧運第一名,令世 界各國相當震驚,而4位國手每人均有2次以上的世界性比賽金牌紀錄,合計 共獲得11次世界性錦標賽金牌。因此,創造佳績是可預期的結果。這也是韓 國首次在國際性重

33、大賽會中喪失霸主的地位,但 2金2銅的成績仍是奪牌率最 高的國家,其競技實力仍是首屈一指,中國女子隊、伊朗男子隊及美國男、女 隊是最近幾年來競技實力提昇最快的隊伍,其國際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將是我 國除韓國外主要的競爭對手。(二)2005年4月西班牙馬德里男子第十七屆暨女子第十屆世界錦標賽:男子隊在122個參賽國中,我國排名在韓國、伊朗、西班牙、美國、俄羅 斯、巴西、埃及、墨西哥、哈薩克、澳洲等國之後,獲團體第十二名。女子隊 在87個參賽國中,排名在韓國、西班牙、中國、美國、墨西哥、巴西、土耳 其及加拿大等國之後,獲得團體第九名。由男、女隊團體成績,得知韓國、伊 朗、西班牙、中國、美國、墨西哥、

34、巴西、土耳其等國競技實力堅強,將是 北京奧運世界區資格賽假想對手。(三)2005年8月伊士麥世界大學運動會:世界大學運動會屬於世界性的綜合賽會,被譽為大學生的奧林匹克運動 會,競技水準不亞於亞運會,跆拳道是繼 2003年大邱世大運後第二次列入比 賽項目,比賽結果獲得1金2銀團體第四名,排名在韓國5金2銀4銅、土耳 其5金2銀1銅及中國2金1銅之後,而第五至八名的泰國1金1銀1銅、俄 羅斯1金2銅、荷蘭1金2銅及伊朗4銀2銅均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我國所獲 獎牌集中在女子輕級別的前三量級選手,而女子重級別和男子隊無法得牌,顯 示我國仍舊以輕級別較有世界性的競爭力。(四)2005年 11 月澳門東亞運

35、動會: 東亞運是國際綜合運動競技規模最小的賽會,但東亞三強中華台北、韓國 及中國各擁有雅典奧運 2 金的驚人實力,促使國際上有一則流言,即世界跆 拳道的重心在亞洲,而亞洲跆拳道的核心在東亞 ,此言雖大大地讚美東亞地 區各國跆拳道的競技實力,但跆拳道運動被規範成亞洲區域性競技運動的顧 慮,且媒體數度報導跆拳道被列為 2005年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檢討 2012年奧運會刪減比賽項目的對象之一,令世界跆拳道聯盟( WTF與世界各 國愛好跆拳道運動人士為之擔憂不已,雖然最後安全過關,同時也讓把持國際 比賽裁判大權的韓國收歛不少。因此,本屆比賽韓國 6金 1 銀 1 銅團體奪冠, 我國獲得 1

36、 金 5 銀2 銅團體排名第二,中國 1 金 1 銀 4銅團體第三名。金牌數 韓國仍遙遙領先我國與中國,而中國男子重量級 2002公分的金牌得主王曉波 異軍突起,使中國在女子選手具有高度競爭力外,男子重級別的選手也成為我 國主要假想對手的考量。(五)2006年 1 2月杜哈亞運會:男子隊獲得 3 銅,排名在韓國、伊朗、約旦、卡達、泰國及中國等國之後, 僅獲團體第七名。而女子隊獲得 1 金 2 銀 1 銅,排名僅次於韓國和中國,獲得 團體第三名。由比賽成績得知男子前六名與女子前二名的國家,將是北京奧運 亞洲區或世界區資格賽的主要競爭對手,列入資訊蒐集的目標。詳細分析由下 節檢討杜哈亞運培訓得失來

37、陳述。綜合上述分析,歸納為北京奧運資格賽主要的競爭國家,男子選手亞洲區依序為韓 國、伊朗、約旦、卡達、泰國及中國等 6 個亞運前六強,增加世錦賽排名在我國之前的 哈薩克亦不可忽視的國家 。而世界區除亞洲區已列對手外 ,以泛美地區的美國 、加拿大、 巴西、墨西哥等國,歐洲區以西班牙、俄羅斯、土耳其等世錦賽排名在我國之前及傳統 強隊法國、德國及荷蘭等國,非洲區僅埃及實力較好。女子選手亞洲區依序為韓國、中 國等亞運前 2 名及泰國、越南、菲律賓女子選手比賽量級與台灣相仿,且具有國際比賽 成績是有必要對其提防。而世界區除亞洲區已列對手外,以泛美地區的美國、墨西哥、 巴西、加拿大等國,歐洲區以世錦賽排名

38、在我國之前的西班牙與土耳其,及傳統強隊法 國、德國、荷蘭及俄羅斯等國均為北京奧運資格賽的主要假想對手及資訊蒐集的對象。肆、跆拳道運動特徵與競賽制度一、跆拳道競技特徵跆拳道是一種利用手、腳並用的格鬥性競技運動。其字彙意涵著:跆(TAE),指用腳踢踹的意思;拳(KWO)用拳擊打的意思;道( DO,指使用手、腳攻防的方法。訓練過程中,秉持身、心、靈的全人修煉理念,恪守崇禮、尚義、服從、 忍耐的武道精神,並依運動員學習時間和訓練程度,採取晉級、升段的制度,來區隔 劃分授教能力和訓練內容。跆拳道在運動競技的分類是屬於技能主導類對抗性格鬥種 類,其技術動作結構具有多元變異組合特點,成績評定方法屬制勝類運動

39、,其比賽是最 具單元個體的兩造對峙,以加大來描述,猶如兩軍作戰,要贏得最後的勝利,競賽雙方 需盡其所能地營造各種可能的局部優勢,彙集成為決賽時絕對勝利。其備戰工作是全面 性與多元性的,在比賽前,針對假想對手展開各種情報資訊的搜集、經處理與分析和競 技能力的現況評估,作為訊息化戰略思維擬定策略性訓練計畫,及各種臨機應變執行方 案的依據。比賽進行中,以熟練技術和踏實動作技巧的施展,搭配多變靈活的戰術調度 運用,與源源不絕的充沛體能,以及高度精神力的發揮,是執行訓練計畫完成各種指標 的體現。在比賽後,實施計劃性、系統化適切有效的對身、心疲勞的消除、養傷治病與 積極恢復、調節身體機能和營養補給,皆是求

40、勝過程不可偏廢訓練調控內容。二、能量代謝系統跆拳道比賽時間每場(含回合間休息)長達十一分鐘,依時間的區分 應屬有氧能量代謝系統,但依其競技能力的主導因素對競技項目的分類, 屬技能主導類對抗性格鬥項目,其動作結構特點為變異組合多元動作結 構,成績評定方法屬制勝類,負荷特點而言是生理、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均 衡競技種類(如表三)。跆拳道運動員不僅具備爆發力較強的無氧代謝能 力,也要求運動員有很好的有氧持續能力(洪商來,1997 )。比賽累進得分 相同時,攻擊主動積極者為獲勝判決的第一個優先條件,為提升攻擊頻數, 除加強快速的連續攻擊訓練外,其先決條件應先強化專項體能,並依跆拳 道的特性以爆發力、速度、

41、速度耐力之ATP、ATP - CP及乳酸(L a) 等無氧能量系統為主,以有氧持續耐力為輔,以確保各比賽層級的攻擊品 質(蔡明志,民87b )。因此,跆拳道的能量代謝系統歸類應屬無氧與有氧 混合性能量代謝系統。表三體能、技能項群競技項目多指標綜合分類體系區 分競技能 力主導 因素動作結構特點成績 評定 方法負荷特點(能量謝系統)項目項 群 劃 分體能主導類快力 速量 速性單一動作結構周期性測量類生理負荷為主;突出強度 (ATP,ATP-CP無氧性能量系統)跳高、跳遠、三級跳 遠、鉛球、標槍、鐵餅、 舉重、撐竿跳高等非周期 性速度性單一動作結構周期性測量類生理負荷為主;突出強度 (ATP-CP,

42、乳酸La無氧能 量系統)短距離跑 (100m、200m、400m 八 短距離 游泳(50m、100m )耐 力 性單一動作結構周期性測量類生理負荷為主;突出量 (長)和強度與量均衡 (中)(有氧能量系統)中長距離競走、跑、速 度滑冰、中長距離游 泳、越野滑雪、划船技能主導類表 現準 確 性單一動作結構周期性測量類生理、心理負荷為主;突 岀強度(心)、量(ATP-CP, 乳酸La無氧能量系統)射擊、射箭、弓弩難 美 性固定組合多元動 作結構評分類生理、心理負荷為主;突 出強度、量和強度均衡(無 氧與有氧混合能量系統)體操、藝術體操、技巧 跳水、花式滑冰、水上 芭蕾、花式溜冰、武術(套路)對抗同

43、場變異組合多元動 作結構命中類生理負荷為主;量和強度 均衡(無氧與有氧混合能 量系統)足球、手球、水球、曲 棍球、籃球、橄欖球等隔 網變異組合多元動 作結構得分類生理、心理負荷為主;量 和強度均衡(無氧與有氧 混合能量系統)桌球、羽球、網球、排 球等格 鬥變異組合多元動 作結構制勝 / 命 中類生理負荷;量和強度均衡 (無氧與有氧混合能量系 統)摔跤、柔道、拳擊、擊 劍、武術(散打)、劍 道、空手道、跆拳道等修改摘自:田麥久(1998 ),徐本力(1998 )三、肌力、體能與主要作用肌群肌力、體能是技術、戰術和心理能量的基礎,在勢均力敵、僵持爭勝 的對抗中,具備良好的肌力、體能的選手在技術和戰

44、術上較可發揮得淋灕 盡致,並佔盡心理上的優勢(Baechle , 1994 )。雖然傳統上肌力被認為是 體能的一部分,但顯然的,肌 力是體能的根基,肌力優異者,體 能如速度、 爆發力、敏捷性、協調性和反應時間都可能因而獲得改善,且肌力是速度 與爆發力的基本要件(江界山,民88)。跆拳道能量代謝系統,雖屬無氧與 有氧混合的能量系統,但比賽時的激烈對抗格鬥中,需具備著瞬間攻擊及 逆擊的爆發力與快速連擊的速度力量,因此,肌力訓練是跆拳道選手不可 或缺的訓練重點之一。大專甲組跆拳道全年肌力訓練計畫模式(如圖一), 可供訓練計畫擬定之參考。跆拳道比賽,是以腳為主,以手為輔,講求主動積極以攻代守的技擊 類

45、全身運動。因此,全身各肌群訓練是不可偏廢,但趨於跆拳道的競技特 色與競賽規則勝負的判決,跆拳道比賽的得分絕大部分是腳部攻擊(下肢) 所獲得,尤 其是旋踼攻擊技術動作佔有很高的比例。蔡 明志(民87b)研究 1997世界跆拳道錦賽女子得牌選手,其旋踼在所有攻擊技術動作中攻擊率 為82.64 %、得分為86.17 %及成功率21.51 %,故跆拳道的專項肌力訓練 應以旋踼所動員之肌群作為主要肌力訓練的重點。跆拳道選手在旋踼動作 過程中,主要使用的作用肌及其收縮順序為比目魚肌、腓腸肌、臀大肌、 股二頭肌、股直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等七塊肌肉(詹世嵩,民87)。月份891011121234567h周

46、第一周期(以全運會為主軸)第二周期(以大運會為主軸)1期 強1度準 備 期賽 期準 備 期賽 期T渡期準 備 期賽 期準 備 期賽 期過 渡 期準 備 期特 殊 準 備 期賽 刖 調 整 期王 要 比 賽 期特 殊 準 備 期賽 刖 調 整 期王 要 比 賽 期動 態 丿亠、 休 息特 殊 準 備 期賽 刖 調 整 期王 要 比 賽 期特 殊 準 備 期賽 刖 調 整 期主 要 比 賽 期態丿亠、休 息般 準 備 期2001901801701601501401301201101001009080706050403020100-AJAR2上-r1- #F *AR6-r_|L | *:V1iI三j

47、t *V|111p-11111=-M* * 11111j 1Ik -量強度量 強度高峰四、跆拳道競賽制度跆拳道比賽制度,一般賽會均以單淘汰賽為主,在 2004年雅典奧運會時,採行的 競賽規則,是延續2000年澳洲雪梨奧運會採用敗於決賽選手復活制,並僅限爭取 1 面銅牌的特別賽制,而2007年北京世錦賽後 WTF已宣佈2008年北京奧運會採用單淘 汰賽及敗於決賽選手復活制,且併列銅牌 2面(WTF,2007。比賽時,世界跆拳道聯盟(WTF為求安全,明訂競賽時需穿著指定的裝備護具(頭盔、護胸、護手與護腳、護 檔、牙套及手套),比賽量級,一般賽會依體重區分為男、女各 8個比賽量級,而奧運 會及東亞運

48、另採用特別量級(即男、女各為 4個量級),各種賽制比賽量級區分如表1 所示。比賽時間為3回合每回合3分鐘中間休息1分鐘,雅典奧運後修改為3回合,每 回合2分鐘中間休息1分鐘(WTF,2006。比賽勝負判決,取決於競賽選手利用手、腳 採用各種不同的攻擊動作型態,配合技、戰術的運用攻擊對手,取得累進積分(含得分 與扣分)的多數、積分相同的優勢,甚至擊倒對手,而獲得勝利。2005年馬德里世界錦賽增訂正規比賽三回合積分相同時,採加賽一回合的搶分驟死賽(即得分搶先賽,先得 分者即取得勝利,並終止比賽,如再度平手時,採優勢判決分勝負)。表1比賽量級區分資料來源:摘自世界跆拳道盟競賽規則(2000年修訂版)

49、國際正式錦標賽及亞運會賽制奧運及東亞運特別賽制別量級男子組女子組組別量級男子組女子組1.鰭量級54公斤以下47公斤以下1.蠅量級58公斤以下49公斤以下2.蠅量級54-58公斤47-51公斤3.雛量級58-62公斤51-55公斤2.羽量級58-68公斤49-57公斤4.羽量級62-67公斤 155-59公斤5.輕量級67-72公斤59-63公斤3.中乙級68-80公斤57-67公斤6.中乙級72-78公斤63-67公斤7.中量級78-84公斤67-72公斤4.重量級80公斤以上67公斤以上8.重量級84公斤以上72公斤以上伍、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與基本原則、跆拳道訓練基本過程(一)技術與戰術演進

50、流程:拳道的技術與戰術養成,先有學習的動機後,再對專項知能進行瞭解,技 術是由基本手法、步法、身法及腳法循序漸進的訓練後,再運用其基本技術動 作排列組合成單一攻防與連續攻防技術,進而編創以雙人單一與連續套招戰術 對練之基本戰術模式,並視其套招戰術對練的熟練度與運用靈活度,依競賽規 則的規範下活用戰術實施約束對練(攻擊時以點到為止的對練),最後進行實戰對練,即是自由對打(穿著比賽規定護具實施全接觸的格鬥),完成各種技、 戰術訓練後,再評估個人體能、技能與心理智慧的綜合競技實力,選擇參加適 宜層級的競技比賽,其技術與戰術演進流程如 圖1所示。學習專項知基本技單一攻連續攻套招戰約束自由實競技動機能術

51、動作防技術防技術術對練對練戰對打比賽圖1跆拳道技術與戰術演進流程男子訓練時期訓練階段劃分女子訓練時期圖1台灣跆拳道訓練階段與時期劃分陸、跆拳道專項訓練理論與方法、對立體訓練控制與立體訓練調控模式相關理論的研究現狀(一)對立體訓練控制相關理論的研究現狀1.立體訓練控制確立的系統科學基礎徐本力教授( 1988)在體育控制一書中指出,所謂立體化訓練 (或 稱立體訓練),就是用整體的觀點研究運動訓練的規律而提出的一個現代訓練控 制的總原則。現代運動訓練系統,是一個具有多輸入、多輸出、多系統、多功能、 多變化的極其複雜的概率性的動態系統。任何複雜的系統,都表現出明顯的立體 性。所謂立體性,不僅指由矢狀面

52、、額狀面和垂直面構成的立體空間系統, 而且還包括宏觀範圍內,由多因素構成的複雜動態控制系統。因此,我們可以把 運動訓練系統,看作是一個類似於立體空間系統的複雜的立體控制系統。運動 訓練控制,是指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使訓練和比賽成為一個最佳狀態的工作 實體,使運動員的競技能力產生有利於訓練水平進一步提高的變化,以達到在比 賽中表現優異成績的目的。控制就是施空者選擇適應當的控制手段作用於受控 者,以期引起受控者行為狀態發生合目的的變化。控制是系統建立、維持、提高 自身有序性的手段 。凡系統總需要對其組分進行某種調節控制 。(許國志 ,2000.9) 系統科學的產生使人們明確的直接把系統作為其研究的

53、物件 ,一般以貝塔郎 菲(von Bertalanffy,1911971)提出的“一般系統論”(general system theory 的概念和標誌。 40年代出現的系統論、運籌學、控制論和資訊理論是最早的系 統科學理論,而同期出現的系統工程、系統分析、管理科學則是系統科學工程應 用。普利高津(I.Pragogine,191十)於1969年提出了耗散結構論(dissipative, 德國物理學家哈肯(H.Haken,1927-)於1969年提出協同學(synergetics。70年 代又出現了艾根(M.Eigen) “超迴圈理論” (yhpercvcle theory和“自組織原理一 超迴

54、圈”,80年代以來,非線性科學(nonlinear scienc)和複雜性研究(complexity study)的興起對系統科學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積極組與種作用。運動訓練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有嚴密的科學體系。運動訓練的實施受到生理 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學因素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運動訓練的過程是一個 十分複雜的、立體的、動態的系統,為使運動訓練獲得良好的效果,教練員必須 對運動訓練的全過程實行定性化、定量化、程式化控制。為此,建立綜合監督系 統就是顯得十分重要了。在體育科技發達的國家,綜合監督系統包括:教育學監 督、生物力學監督、生物化學監督、心理學監督、運動醫學監督等等。隨著高科 技的發展

55、,監督方法的科學化,評定參數與指標的標準化,使教練員能更及時、 更準確地獲得訓練的反饋資訊,實現對訓練全過程的定性化、定量化、程式化控 制。使訓練工作更科學、更完善,從而實現重大比賽中創造優異的成績。 (沈孟 棣, 1996.3)2.立體化訓練控制的建構孫慶平、尹軍、丁俊武及魏本好( 2005)在競技運動訓練目標的概念與控制 系統結構特徵的研究總結提出,競技運動訓練目標控制體系的結構特徵表現為: 上層目標是下層目標的目的,下層目標是上層目標的手段,最上乘層目標一般表 現為籠統的、難以精確控制的,而下層目標則表現為具體的、可操作的,目標所 處的層次越低其可控制性也就越強,而且各個層次的訓練目標之

56、間具有很強的一 致性。並指出不同層次競技運動訓練目標的控制是以各層次中的因素集合與運動 成績通徑上連接鏈的多少而論的,作為訓練目標控制系統中最末尾的因素集合, 它是以競技能力控制指標在該訓練目標系統的特徵來表證全體方。 一般系統論的創始人,美國的貝塔郎菲提出的貝塔郎菲定律指出系統的功能 大於各弧立部分之和。也即產生 1+12的功能放大定律。這一定律表明,構成系 統的各個局部因素,如果能達到相互間的緊密聯繫和協調發展,那麼各個局部的 功能所組成的總體功能就會產生功能放大效應。相反,如果不能達到彼此協調, 那麼就會產生 1+12 的功能放大效益。“立體化訓練控制”就是依據這一理論而確立的。 (徐本

57、 力, 2005)3. 訓練控制系統的構成與訓練控制過程 運動訓練控制原理主要包括最佳化、資訊化、立體化和系統工程與模型化等 訓練控制原理。最佳化訓練控制原理是一種反映現代訓練目標控制的訓練控制原 理,是以控制論為其主要理論依據而確立的。所謂最佳化訓練控制是指從現實條 件出發,以所能達到的最高水準為目標,採用最符合客觀實際的、最適宜的科學 訓練方法,對訓練全過程所實施的定量、定時、低耗、高效的訓練控制過程。 (徐 本力、李宗浩、胡亦海、戴三育、柳佰力、廬鋒, 1999)徐本力教授( 2005)指出,從控制系統和控制過程看,“立體化訓練控制” 是由以下幾個相互連貫的要素和過程構成的 :一、訓練控

58、制系統的“輸入” 。二、 訓練控制系統的“施控主體” 。三、訓練控制系統的“前向資訊控制通道” 。四、 訓練控制系統的“被控物件”。五、訓練控制系統的“輸出”。六、訓練控制系 統的“回饋資訊控制通道”。七、訓練控制系統的“擾動因素”。4. 現代訓練控制的基本內容 分為綜合訓練控制和系統化訓練程式控制:綜合訓練控制,是指將影響訓練 效果的各種因素綜合在一起進行規劃、設計和調控。系統化訓練程式控制,是指 將訓練過程系統連貫地進行調控 .,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1 各訓練過程和階段之 間的銜接方式(包括分段式銜接 交叉式銜接 突變式銜接和)二)對立體訓練調控模式相關理論的研究現狀1 立體訓練控制調控

59、提出的基本思路 立體訓練計畫是依據立體訓練控制的理論和方法提出來的 ,是立體化訓練控 制的具體實施。是對現代訓練的全過程進行綜合性,系統化調控的一個總體設計 方案,也是實現立體化訓練控制的具體模式。立體訓練控制調控的制定,也是保 證運動訓練實現“ 1十12”的功能放大效益的保證。現代訓練中確立的“模型化 訓練方法(含模式訓練、類比訓練、程式訓練和人 -機輔助訓練法等具體的訓練 控制方法)”就是這一訓練控制調控的具體體現。 (徐本力, 2005)2.立體訓練控制調控模式確立的基本思路 從宏觀上看,根據訓練過程的完整結構,立體訓練控制調控應包括:多年巨 集觀規劃調控模式、年度訓練計畫調控模式、階段

60、訓練計畫調控模式、周與日訓 練和課時訓練計畫調控模式 。各訓練過程的計畫調控模式必須通過承上啟下的系 統化安排,形成一個系統、連貫的縱向訓練控制調控模式。、對不同訓練過程週期訓練及競技狀態調控特點的研究現狀在運動訓練過程中合理運用週期性原理,可使整個訓練和比賽工作成為一個系統工程,運動員得到最佳的發展,訓練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具可操作性。運用週期 原理時必須考慮訓練內容、訓練時間與運動員體力的合理分配,注意按照身體素質 發展與保持的規律安排訓練 ,並注意合理安排訓練和比賽 。(萬文君、宋兆梅,2002.3) 週期安排訓練原則( Principle of training peridizatio)

61、n 以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 方式安排訓練過程的訓練原則。後一周在前一週期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訓練要求,促 進運動員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的不斷提高。週期安排訓練原則是根據運動員機能及 競技狀態發展變化的週期特點提出的。訓練週期有大、中、小週期等不同的類型。 週期安排的重點是安排好全年幾個大週期,根據競技狀態發展的過程,每一個訓練 大週期應分為準備時期(培養發展競技狀態) 、比賽時期(提高鞏固競技狀態) 、恢 復時期(競技狀態的消退進行調整、以進入下一個週期迴圈)三個時期。 (體育科 學詞典, 448頁)徐本力教授( 1990)指出,競技體育是指通過專門組織的運動訓練,全面提高 運動員的競技能力,以期在比賽中最大限度地動員與發揮個人和集體的最大潛力, 創造優異運動成績的體育競技活動過程。運動訓練是競技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 是發展競技運動最為有效的途徑和手段。現代訓練發展很快,各種現代科技成果和 科學理論不斷地全方位介入現代訓練,因而必須以一種全新的觀念認識現代訓練 (徐本力、曾慶裕, 2002)。因此,跆拳道專項運動的週期訓練與賽前競技狀態調 控,是奧運會賽前研擬計劃性、系統化訓練模式的理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