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弹载数据链信息分析报告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2764673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公司弹载数据链信息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某公司弹载数据链信息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某公司弹载数据链信息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某公司弹载数据链信息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司弹载数据链信息分析报告(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文档名称:弹载数据链信息分析报告弹载数据链信息分析报告1引言51.1编写目的51.2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51.3文档约定51.4参考资料52弹载数据链的发展背景52.1精确制导武器52.2弹载数据链的产生83我军制导武器的发展94弹载数据链技术在精确制导武器中的应用105弹载数据链的发展116弹载数据链技术上的要求127弹载数据链今后的发展趋势138具有弹载数据链的斯拉姆-增敏导弹发展历程138.1美海军采用新方法试射“斯拉姆-增敏”导弹138.2美波音公司首次进行斯拉姆-增敏导弹攻击试验148.3波音公司“斯拉姆-增敏”导弹通过最大射程试验148.4“增敏斯拉姆”成功完成对机动目标的空中发射

2、试验149各国关于弹载数据链建设的新闻动态159.1美国空军高度关注武器数据链建设问题159.2美将发展联合空对地防区外武器等机载武器用数据链169.3武器数据链先进概念验证179.4英国首次试验空地武器数据链17 封页 2 第 26 页 共 26 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8页 共28页1 引言1.1 编写目的本文档结合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对弹载数据链的发展及与精确制导武器的关系进行一定的介绍,加强对弹载数据链市场现状的了解,为公司在弹载数据链领域的拓展和研究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1.2 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053项目全体人员建议全部阅读。1.3 文

3、档约定文档所有字符为宋体。文档正文为五号宋体。文档正文标题1为小四号加粗宋体。文档其它正文标题为五号加粗宋体。1.4 参考资料2 弹载数据链的发展背景在了解弹载数据链之前,我们首先要认识一下现代武器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精确制导武器。2.1 精确制导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就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近年来爆发的几次局部战争,精确制导武器频频亮相,战绩辉煌。以最近发生的伊拉克战争为例,美国空军投掷各种炸弹2万余枚炸弹,有68%是精确制导炸弹,700余枚巡航导弹全部是精确制导。战争爆发第一天,美军实施了“斩首”行动,重点打击伊军高级领导人,使用的全部都是精确制导武器,最先发起攻

4、击的,就是携带重磅激光制导炸弹的两架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所以说,精确制导武器在当代战争中早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誉为“当代高技术兵器之星”。精确制导武器类型时间主要战绩导弹介绍巡航导弹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军以1枚“战斧”巡航导弹击中伊拉克的通信指挥大楼世界上第一枚巡航导弹是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研制成功的V-1型导弹。二战后,美、苏、英、瑞士等国,在50年代相继研制成功第一代巡航导弹,如“天星狮”、“沙道克”等;70年代诞生了以“战斧”巡航导弹为代表的第二代巡航导弹。目前世界上先进的战略巡航导弹有:美AGM-86B、“先进巡航导弹”、俄AS-15等。95年9月10日打击波黑塞族机场,美国海军

5、夜间从“诺曼底”号巡洋舰上发射13枚“战斧”布罗克III型巡航导弹,全部命中目标防空导弹1959年10月7日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用苏制SA-2导弹击落了国民党的美制RB-57D高空侦察机高空:美“爱国者”、俄S-300等中空:美“霍克”、俄SA-6、法SA-90等低空:美“小槲树”、“复仇者”、俄SA-13、英“长剑”、 “星条”、法德“罗兰”等便携:美“红眼睛”、“毒刺”、俄SA-7、SA-18、英“吹管”、“标枪”、法“西北风”、瑞典的“RBS-70”等舰空导弹:美“宙斯盾”、“标准”,英“海标枪”、“海狼”,法“海响尾蛇”等1960年5月1日苏联防空部队使用SA-2导弹击落一架从巴基斯坦

6、起飞,飞越苏联上空进行侦察的美军U-2高空侦察机苏联阿富汗战争阿富汗使用美制“毒刺”防空导弹,击落苏联飞机近300架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使用苏制SA-6导弹击落了以色列飞机47架;而以色列发射22枚美制“霍克”地空导弹竟打掉阿拉伯25架飞机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爱国者”导弹多次成功拦截伊拉克“飞毛腿”导弹反坦克导弹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损失坦克800辆,有80%是被反坦克导弹击毁的。其中,190装甲旅的120辆M-60坦克,全部被埃军的反坦克导弹击毁。最后的85辆在与反坦克导弹的对阵中仅仅3分钟就全部化为焦铁。迄今反坦克导弹已发展到第三代,共有30多个型号,总数量突破200万枚大关美“龙式

7、”、“陶式”,法SS-12,俄AT-4、AT-5,德法共同研制的“米兰”、“霍特”、“小羚羊”,日“超马特”、瑞典“比尔”(RBS-56)、“卡尔库斯塔夫”等第三代可以对付90年代的多种装甲目标。如美“海尔法”、法“阿拉克”、俄AT-6(螺旋)、AT-7(混血儿或萨克斯管)、“短号”,法德英“崔格特”等。美、瑞士共同研制的“阿达茨”既可对付低空飞机,又可打坦克1991年的海湾战争多国部队使用反坦克导弹共击毁伊军前线部署的4000辆坦克中的3000辆、2870辆装甲车中的1900辆和3110门火炮中的2100门。其中美军一个“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营的36架直升机曾一举击毁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一个坦克纵

8、队的84辆坦克和装甲车辆、4个防空系统、8门火炮和38辆轮式车辆。空空导弹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空军使用空空导弹击落叙利亚等国飞机220架,占击落总数的60%,命中率为50%。迄今世界各国已研制成60种左右,已经发展到第4代拦射导弹是指射程在20公里以上的:它又可以分为远程拦射和中程拦射。远程拦射导弹,射程在100公里以上:比如美国的“不死鸟”(AIM-54C)空空导弹,射程可以达到150公里,俄AA-9;中程拦射导弹的射程为20100公里:比如美国的“麻雀”,俄AA-7、AA-10、AA-12,英“空中闪光”,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 格斗导弹是指射程在20公里以内的:比如美国“响尾蛇

9、”的12种型号,英德AIM-132先进近距空空导弹(阿斯拉姆),俄AA-8,AA-11,法“玛特拉”(R.530),以色列“怪蛇”。82年的黎巴嫩空战叙利亚两天损失战斗机81架,其中94%是被以色列空军使用空空导弹击落的,而以色列的飞机则无一损伤。1991年的海湾战争多国部队使用空空导弹,击落伊拉克固定翼飞机35架、直升机4架,占击落伊飞机总数41架的95%。反舰导弹67年10月21日第三次中东战争埃及用“蚊子”级导弹艇发射苏制“冥河”式第一代反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艾拉特”号驱逐舰迄今已研制50余种舰舰导弹:最早是苏联在50年代针对西方国家海上优势研制的SS-N-1型。法国“飞鱼”、美国的“

10、鱼叉(捕鲸叉)”,以色列的“迦伯列”等。80年代各国又发展第二代舰舰导弹,如法国和德国共同研制的“安斯”、美国的“先进反舰导弹”、英国的“海鹰”、意大利的“奥托马特”、俄AS-17近程超音速空舰导弹等空舰导弹,最早是德国在43年7月就研制成功的HS-293A-1空舰导弹。第四次中东战争双方损失的59艘军舰,全部是被导弹击沉的。马岛海战阿根廷发射法制“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大西洋运送者”号运输船、击伤了“考文垂”号驱逐舰。空地导弹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国两架飞机从“肯尼迪”号航母上起飞,奉命去轰炸伊拉克一座水电站。A-6E攻击机飞到距目标100公里处,发射了一枚“斯拉姆

11、”导弹,这枚导弹由A-7E控制,命中水电站的保护外层,炸开了一个直径近10米的洞;2分钟后,A-6E又发射第二枚导弹,这枚导弹竟然从第一枚导弹炸开的洞中飞进去,彻底摧毁了水电站的内部设施。空地导弹分为战略和战术两类,共90余种,现已发展到第三代美“斯拉姆”远程空地导弹、“小牛(幼畜)”空地导弹、AGM-130防区外空地导弹、俄AS-13(kh-59M)中程空地导弹、以“突眼1”中程防区外对陆攻击导弹制导炸弹美国在越战中共投下制导炸弹约2万5千颗,摧毁坚固目标1800个。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共投下制导炸弹10300枚,命中概率高达90%。60年代相继出现了电视、红外、雷达波束制导的炸弹。196

12、5年美国研制成功“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并于67年用于越南战场。至今,制导炸弹已发展到第三代。制导炮弹激光制导炮弹:如美国“铜班蛇”制导炮弹。毫米波制导炮弹:如法国研制的“灰背隼”81迫击炮弹;美“萨达姆”系统。红外制导炮弹:如瑞典的“斯特勒克斯”制导炮弹。2.2 弹载数据链的产生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实现了精确制导武器的大规模使用,而在世纪之交的数次局部战争则宣布了防区外打击时代的到来,对精确制导武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空军为此专门开发的联合防区外打击武器(JASSAM),从近几年来美国空军的装备动态表明中可以看出,美国空军试图将其装备的大量无制导航弹改装为可防区外发射的精确打击武器,为

13、保证在攻击距离加大的前提下保证武器的精确度,美军在这种武器上安装了双向数据链弹载数据链,可与机载数据链吊舱实现通信,使其具有超视距精确攻击能力。实际上美军弹载数据链的雏形已存在多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曾为AGM一62“白眼星”导弹研制的增程数据链(ERDL)是较早一代的弹药数据链,可以传输从导弹发射到击中目标期间的视频图像。现代弹药数据链的功能更多,使飞机能够控制飞行中的弹药并重新瞄准。对远程武器、尤其是待机时间较长的弹药,数据链的应用越来越多。除了具有飞行中重新瞄准能力,弹药数据链还具有ISR功能。例如,英国“风暴影子”巡航导弹就利用超高频数据链进行作战毁损评估。洛马公司正在为“未来作战系统”

14、研制的非直瞄发射系统(NLOSLS)包括精确攻击导弹(PAM)和待机攻击导弹(LAM)。其中,LAM的滞空时间达30分钟、射程110千米,不仅能够摧毁目标,而且可以通过数据链传输目标情报。LAM的数据链选用“士兵无线电波形”(SRW),在1.2兆赫时的传输速率为900千比特秒2.4兆比特秒,在4兆赫时的传输速率为8兆比特秒。这表明,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弹载数据链能够而且正在提供所需的链接能力。“未来作战系统”中的精确攻击导弹(PAM)和待机攻击导弹(LAM)通过弹药数据链传输信息3 我军制导武器的发展 防空导弹我国从5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地对空导弹,现已发展为HQ-1至HQ-9等红旗系列车载、舰

15、载防空导弹。主要型号有:中高空的“红旗2”、中低空的“红旗61”、低空超低空的“红旗7”(“飞蠓80”)等。便携式等防空导弹:我国研制单兵防空导弹的最初型号为“红樱5号”,此后于90年代初又发展出“前卫1号”,其很多指标都超过了美国的“毒刺”。“ET2000”地空反辐射导弹: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大型地空反辐射导弹,专门对付敌人的雷达预警机和电子干扰机。 空空导弹:我国于1959年开始研制空对空导弹,现已发展霹雳系列等空对空导弹系列。 反舰导弹:岸舰导弹:海鹰系列。HY导弹是我国60年代末研制的反舰导弹。主要有HY1234,其中HY-3为超音速岸舰导弹,HY-4为中程反舰导弹。舰舰导弹:上游系列。主

16、要有SY12。空(潜)舰导弹:鹰击系列。主要有YJ-6和YJ-8(C-801)。YJ-8被誉为“中国的飞鱼”,采用固体发动机和箱式发射等先进技术,具有超低空掠海飞行、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一弹多用和小型化等特点。C701反舰导弹:该弹长度2.5米,不足YJ-8的一半,性能相当于美国的“小牛”导弹。 反坦克导弹:红箭系列738:我国于50年代末开始研制反坦克导弹,70年代初研制成“J201”型反坦克导弹。1978年研制成功“红箭73”型第一代反坦克导弹。80年代中期又研制成功“红箭8”第二代反坦克导弹,该弹既可由步兵携行,又能装在各种车辆和直升机上。其与美国主要装备的“陶”式反坦克导弹性能相近

17、,作战效能更是全面超过德、法的“米兰”反坦克导弹。 地地战术导弹:东风系列:主要有DF-11、DF-15和DF-21。 巡航导弹:我国已经研制成功了自己的巡航导弹,并已开始向部队进行装备。这种巡航导弹的性能与美国“战斧”巡航导弹类似,最大射程近2000公里,采用复合制导,在海平面或沙漠等地形平缓的地方最低飞行高度可低至15至20米,可携带各种常规弹头或核弹头,对固定目标的射击精度可达5米。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我军各类制导武器的研制已取得一定得成果,尤其是制导技术与攻击威力等方面已掌握核心技术,但是制导武器的先进电子技术方面仍落后于西方国家,使得武器攻击移动目标时精确度偏低,抗干扰性差,尤其缺乏

18、弹载通信设备,无法对飞行中的武器进行重新瞄准。4 弹载数据链技术在精确制导武器中的应用战术“战斧”导弹可能是美国库存导弹中抗GPS干扰最强的武器,因为它要用了一种称作精确地形辅助导航技术,当导弹朝目标飞去时,这种导航技术可使导弹严格按照地形轮廓飞行,使导弹在GPS受干扰时中仍具有捕获目标的能力,从而不需要对已有的GPS制导装置作任何改进,其精度与如今正在研制的“战斧”Block III导弹所获得的精度相当。它计划于2003年投入战场使用。美国“贾斯姆”联合空对地防区上导弹将于2005年进入服役,它是美国第二代精确攻击导弹,能够耐受100瓦干扰机的干扰信号。在美国库存或计划的下一个十年中服役的1

19、3种精确攻击武器中,AGM-130、“贾斯姆”以及战术“战斧”导弹采用了高技术干扰数据链路。空军库存中总计约300枚AGM-130将携带雷西昂公司的AXQ-14高抗干扰数拓链中延缓外,根据科索沃作战获得的经验,约1300枚装有双向数据链的GBU-15将采用中段弹道制导修正系统,改进后的导弹型号为EGBU-15。采用射频数据链/光电传感器导的相结合的方案使导弹具有末制导能力,它们将具有高抗干扰能力。在高抗干扰改进计划中,采用该技术方案的导弹系统,如“斯拉姆”一ER、库存1900枚GBU-15中的大部分、以及AGM-154C联合防区外发射武器等将作为主要的候选武器。以色列设计的某些远程导弹采用了G

20、PS制导方式,但它们具有高抗干扰性,特别是末段采用了控制导弹飞行的数据链路。目前正在进入以色列武库的精确打击导弹采用了数字跳频数据链路,抗干扰性能高达90-100分贝,足以对付近期潜在威胁。以色列设计的其它导弹包括“瞪眼”和新型“瞪眼石”导弹,如果客户需要特别保护的话,也能够安装GPS装置和高抗干扰数据链。在那些导弹中主要使用光电传感器制导,GPS制导是作为一种备用制导系统。5 弹载数据链的发展目前弹载数据链的成本还很高(装有双向数据链的斯拉姆-增敏SLAM-ER导弹单价达70万美元),还无法大范围装备到各类武器中,因此现多装备于空地导弹、反舰导弹、巡航导弹等需求比较紧迫的武器中。随着民用技术

21、在军事领域的成熟应用,弹载数据链的成本将会有所下降。以下是以舰载武器为类,详细介绍弹载数据链的作用与发展:在过去,现有的武器技术不允许舰射武器接战远距离的运动目标。除非传输到武器的数据链能在武器飞到远距瞄准点之前,提供连续的实时闭合回路控制制导,否则目标就已经跑到武器传感器的目标捕获“吊篮”外面去了。事实上,除非某些形式的闭环制导系统可以利用,否则舰射武器击中超视距运动目标是很困难的。携带现代化的,能提供大的目标捕获半径的传感器的武器和分弹头,以及从舰上发射高速(3个马赫数)舰对舰导弹的可能性的出现给上述概念提供了相当大的可信度。尽管如此,仍需要有武器闭环回路的控制。基本上,如若武器的发射延时

22、和飞行时间长得足以让目标移到所报舰射武器的传感器捕获“吊篮”外面,那么为了引导武器足够接近目标,使其可以捕获目标,必须把目标位置修正信息提供给飞行中的武器。事实上,这种修正系统(它要求一个视距数据链)组成了武器回路控制系统。幸运的是在所遇到的许多情况中,即使用于舰射武器,开环控制系统也是足够的。在这些情况中,在武器到达它的初始瞄准点附近处之前,目标不可能运动到武器传感器捕获“吊篮”外。如果发射延时和飞行时间长得足以让目标躲藏到(即运动到)战术飞机平台上或在武器上的辅助传感器捕获“吊篮”以外时,则需要一个实时传感器武器的闭合回路控制系统。 因此,传感器和武器的导向目标和互联性,是限制舰射远程武器

23、来对付机动目标的中心问题。一般来说,当目标距离增加到75mile以上时,飞行时间是几分钟长,提供目标修正位置数据变得更加需要了。除了在水面平台,武器和前方传感器之间的实时互联性之外,还要求有遥控跟踪传感器。为了维持武器闭环控制所要求的修正率,对于通信带宽,不应只着重于现有的数据链带宽。例如,假设目标正以3Omileh的速度在运动,那么当武器上的传感器的探测半径是2mile(和先进的反坦克分弹头的情况一样)时,位置修正仅仅每隔 4min就需进行一次。当传感器的探测半经只有2OOm时,则武器必须每隔12s修正一次。估计对目标位置修正,需要 60Obit信息,要求的数据速率仅为 50bits。通常,

24、这种情况将是比较复杂的。目标可能包括许多自主目标,而武器可能携带多个独立导向目标的分弹头。如果有168个独立运动的目标和要求125修正率的传感器,其传输速率为9.6kbit的数据链就足够了。同时数据链应能有效地对付可能的干扰情况,数据链要求其传输线路具有和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JTIDS)的抗干扰能力相当的抗干扰能力。成功地在海上发射武器系统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某种型式的实时作战(或轰炸)损伤评估反馈报告。这又一次暗示在目标攻击前需要保持水面舰船和武器之间的互联。这个线路需要有足够的带宽,以便提供相当完整的反馈报告,用来对发射另一发海射武器的必要性作出判断。武器发射前的视野的实时反馈报告,对控

25、制有限的爆炸武器消耗的战斗指挥员来说是极其重要。虽然攻击后的侦察图象仍然需要,但它绝不能真正代替武器反馈报告。16k bit的 AWW13数据链是目前唯一可结合到新武器和分弹头中的数据链。使用数据压缩技术,将允许对分辨力、视距、灰度(级)等进行各种各样的比较评定。实际上,对某些现有武器的问题,武器数据链已经解决。这种解决办法原则上可以用到其它武器上去。未来武器系统的设计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数据链(如 AWW13)的成本。6 弹载数据链技术上的要求目前对于空射的武器和海射的武器,攻击目标主要有下列几种型式: 固定目标; 瞬间目标; 紧急近程支援目标; 超视距机动(即可重新定位)目标。对于上述目标

26、,弹载数据链需要提供下列功能: 攻击平台能接收前面列出所有的主要监视数据和战斗损伤评估传感器传来的适当处理过的数据; 将修正信息传向武器,同时把命中前的目标图象从武器上传回来; 把数字资料和目标图象从前方监控系统传向攻击平台(可以是舰船,也可以是飞机)和正在飞行中的武器。除了目标导向所必须的通信线路和互联性之外,弹载数据链还需要实现下列功能: 存在全球定位系统干扰时仍有效的(低成本,低漂移的惯性测量装置); 利用前方监控系统提供的数据,按数字式场景中相关区域进行匹配的模式继续运行; 装备有宽视野的传感器,使武器飞行时间内捕获已经运动的目标。上述内容表明,无论是海射的武器还是空射的武器,必须通过

27、弹载数据链将武器与指挥平台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精确打击能力。7 弹载数据链今后的发展趋势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1、抗干扰性2、 各种武器形成的网络状3、 通用性4、 安全性8 具有弹载数据链的斯拉姆-增敏导弹发展历程“增敏斯拉姆”是一种防区外空地导弹,最大射程约为280km,可减少载机被攻击的风险。8.1 美海军采用新方法试射“斯拉姆-增敏”导弹英国防务新闻2003年5月23日报道,美国海军最近在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NAVAIR)的太平洋靶场,由靶场控制室的指挥员采用“战术传输单元”(TDM),向携带“斯拉姆-增敏”导弹准备进行试射的飞行中的F/A-18C载机的飞行员,传送即将攻击的目标位置

28、数据,而不是像通常那样在起飞之前就已获得计划攻击的目标数据,因此,这次是该试验载机所获得的唯一的目标数据。F/A-18C飞行了741千米到达发射导弹位置,转入“随遇目标攻击方式”,在高度9144米、距离目标93千米处发射了“斯拉姆-增敏”导弹,然后继续跟进,直到该导弹命中这个非计划的随遇目标。参与这次试射的还有另一架S-3B飞机,在F/A-18C发射“斯拉姆-增敏”导弹之后,由S-3B飞机上的飞行员采用AWW-13数据链吊舱,向导弹内的“停止机动瞄准点修正”模块发送信息,控制导弹飞向理想的瞄准点,同时在显示屏幕上可将目标图像瞬时加以冻结,然后用另一台备用显示器上的瞄准点标志选择对该目标的命中点

29、,在导弹距离目标0.93千米之前仍可对命中点进行选择。8.2 美波音公司首次进行斯拉姆-增敏导弹攻击试验 2004年09月15日08:37 人民网 据报道,美国波音公司最近首次进行了为攻击活动目标而加装网络中心软件的斯拉姆-增敏导弹的载飞试验。首次成功地进行了攻击地面活动目标模拟试验,载机为VX-13空中试验和鉴定中队的F/A-18战斗机。该更新的斯拉姆-增敏导弹通过F/A-18战斗机的标准Link-16数据链,接收来自空中的E-8联合-STARS飞机的信息,然后使其导引头跟踪该活动目标并测定其速度。F/A-18战斗机飞行员采用停止运动瞄准点修改技术,使导弹指向目标的精确碰撞点。 8.3 波音

30、公司“斯拉姆-增敏”导弹通过最大射程试验 美国航宇日报2005年5月20日报道 波音公司根据美国海军的要求,两周前在圣尼古拉斯岛的海上靶场成功地进行了斯拉姆-增敏(SLAM-ER)导弹的实弹发射试验,以验证其最大射程是否满足美国海军所要求的最大射程指标。试验表明,斯拉姆-增敏导弹完全满足并超过了美国海军要求的指标。这次最大射程试验的载机为F/A-18B,飞行投弹高度为12192米,投弹之后该导弹曾两次收到所要攻击的海上活动舰船目标的修正信息,然后改变航向,直接命中了该舰船目标,命中目标时的飞行距离为278千米,超过了274千米的最大射程 指标。此外,在同一靶场、几乎同时进行了奥利安S-3B海上

31、反潜飞机首次发射该导弹的试验,攻击一个模拟的导弹发射器目标。S-3B飞机的飞行投弹高度为4572米,投弹之后该导弹飞到与该模拟的导弹发射器目标相距17.7千米时,曾收到航向修正信息,然后导向并命中该目标,弹着点偏差为1.82米,命中目标时的飞行距离为185千米。目前,装备斯拉姆-增敏导弹的飞机有F/A-18C/D、S-3B、P-3和F-15K。8.4 “增敏斯拉姆”成功完成对机动目标的空中发射试验 英国防务新闻2006年6月19日报道 6月1日,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NAVAIR)在中国湖陆地试验场成功完成了“增敏斯拉姆”(SLAM-ER)导弹对机动目标的空中发射试验。试验时由综合战场试验台

32、(IBAR)模拟传感器和指挥与控制平台,通过Link 16将各种数据传给F/A-18,再通过载机上的AWW-13数据链吊舱将数据传给导弹,最后命中了一个模拟的以大约50km/h速度行进的Shahab-3地对地导弹发射架,验证了导弹利用网络攻击时敏机动目标的能力。 “增敏斯拉姆”是一种防区外空地导弹,最大射程约为280km,可减少载机被攻击的风险,极大提高如“捕鲸叉”III和第三批次防区外空地武器(JSOW)等精确空地武器的能力。针对机动目标的实弹发射试验将很快进行,届时将用真实的空中平台作为传感器而不是这次试验中的综合战场试验台。作战评估预计在9月前完成。测试项目试验数据命中范围(精度)F/A

33、-18战斗机 机载飞弹SLAM-ER导弹使导弹指向目标的精确碰撞点海军的F/A-18B战机直接命中了靶标在12000米的高度向距离150海里外的一机动靶舰发射S-3B飞机距离目标1.8米处爆炸在4500米的高度向距离100海里的导弹发射F/A-18B战机命中了导弹发射架SLAM-ER导弹参数导弹弹长4.3米,弹径0.34米翼展2.43米SLAM-ER弹重681公斤战斗部重227公斤最大射程达280公里试飞时间2004年服役时间:2005年10月研制公司: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9 各国关于弹载数据链建设的新闻动态9.1 美国空军高度关注武器数据链建设问题 美国空军2004年3月22日报道在3月16

34、日17日举行的第六届6周年航空武器峰会上,与会代表重点讨论了把信息能从武器传送到飞机指挥与控制系统的全球栅格问题。政府、工业和学术界进行研讨的共同主题是联合之剑。座谈小组讨论了过去10个月研究的特殊问题,像测试与训练;评估全球环境威胁;网络武器以及集成计划。座谈小组提议重点还是要继续进行目前的武器计划,建设试验靶场和空中领域,测试新型武器,继续研发定向能武器与超音速技术。最初的联合重点是建立武器数据链,这将是全球信息栅格的一部分,即信息用语言从武器传送到飞机的指挥与控制系统。武器发射后,它可重新确定目标,把所看到的地区信息传回栅格,提供情报并且在对目标进行打击之前不断校验打击的准确位置,而且还

35、具有在爆炸之前传回其它目标战斗损坏评估的能力。9.2 美将发展联合空对地防区外武器等机载武器用数据链 2004年06月24日09:35 解放军报 美空军将在今年底启动一个价值3000万美元、为期两年的项目,评估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上的通信设备的效能。该技术使指挥官能够让发射后的灵巧武器重新瞄准,还能让指挥官直观地确认轰炸的毁伤效果。美空军军械中心采办副主任斯托科利称,该项目的经费将用于武器数据链的深入研究,包括带宽、信息交换、协议和软件结构等。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项目经理斯蒂芬沃勒称,被指定用作数据链试验平台的是联合空对面防区外武器、小直径炸弹和联合防区外武器。尽管数据链武器被军事指挥员所青睐并

36、具有技术可行性,然而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这些系统如何实现共同操作,以及传感器和通信设备能否更为廉价等。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导弹与火控分部的打击武器主管开尔文西汉称,重要的是所有军种都必须采用一致的技术标准和协议,有效实施联合作战。西汉将数据链可分为三种类型,较为先进的系统被称为超视距点对点方式,通过单个控制者控制单个武器;更为先进的被称为节点网络,由多个控制者和武器通过网关进行超视距联接;能力最强的是综合网络,多个用户通过卫星接入国防部全球信息栅格,类似商业互联网。洛马公司正在研制自己的数据链武器-监视微型攻击巡航导弹,计划在3年内完成。这种长1.8米,63千克重的导弹将安装0.57立方米与l

37、ink16类似的系统。Link16数据链是在美军飞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共享协议。美空军研究实验室授予罗克韦尔科林斯公司价值410万美元合同,实施Link16无线电终端的武器化。到2006年1月前,该公司将研制一台1.4立方米的Link16系统,到2007年前减小到0.57立方米。沃勒称,项目所面临的问题是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要获得1.4立方米2.1立方米的天线非常困难,可能需要两年时间,而且价格不菲,一套微型天线的成本将达到2.5万美元或更多。沃勒和西汉都表示,只有当国防部就所有军种的作战概念达成一致时,该技术才可能获得成功。到目前为止,国防部联合战术无线电项目没有解决任何武器链结的需求问题。

38、西汉称,需要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用于武器数据链接。9.3 武器数据链先进概念验证 美国航宇日报2005年4月27日报道 美国几家导弹和炸弹制造公司正根据命名为武器数据链先进概念验证 (WDLACTD)计划,准备进行将各自研制的武器连接成网络的验证试验。这项计划的总目标是发展一个公用构架,能将飞机和舰载机的空对地武器系统连接成网络,其连接方式与现在已有的武器连网方式相同,从而形成一个使作战飞机更容易地执行攻击任务。然而,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如何将一架轰炸机要投放的几十颗炸弹连网。现在,各大公司都已装备好对其武器连网进行验证。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推出的是JASSM,雷声公司推出的是JSOW,波音公司推

39、出的是JDAM和已投入低速生产的第I批SDB(小口径炸弹)。美国空军已经决定重新开展第II批次SDB项目竞争,该批SDB的特点是能攻击活动目标。9.4 英国首次试验空地武器数据链英国防务新闻2006年1月6日报道 英国皇家空军的快速喷气与武器使用鉴定部队的“狂风”GR4战斗机, 2005年12月底在增强型“宝石路” (EPW2)制导炸弹上首次进行空地武器数据链投弹试验。“狂风”GR4战斗机先后投放了两颗增强型“宝石路” 制导炸弹,投弹时的飞行高度和角度是事先计算好的,要求投下的炸弹飞行时间达到3060秒,保证投下的炸弹在飞行中能够获得两次目标新坐标的修正并能成功地对炸弹进行控制,使其末制导能够

40、达到目前所用的GPS提供的精度。这次投放的两颗增强型“宝石路” 制导炸弹,采用的武器数据链是由QinetiQ公司研制的。该公司从2005年1月以来,一直在英国国防部所属的“纵深目标攻击设备能力组”的领导下,开展武器数据链的研制工作,要求保持制式武器接口不变,不需要对武器悬挂装置和投弹飞机进行修改。为此,选定最适宜于用作试验验证的、采用激光和GPS双模制导体制的增强型“宝石路” 制导炸弹,进行空地武器数据链的首次试验。由雷声公司对其最初研制的增强型“宝石路” 制导炸弹进行修改,Symetrics工业公司(SI)研制所需的数据调制器,哈里斯公司研制所需的无线电装置。按照QinetiQ公司的规定,数据协议采用“可变消息格式”(VMF),数据链频率为甚高频,通信协议应符合英国关于联网能力要求,通信频段可为现有军用装备提供最大的通用性。更新的信息还可由机载平台或地面部队传送给投放的武器。第 28 页 共 2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