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工程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2749361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速公路工程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速公路工程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速公路工程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工程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工程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速公路工程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工程3K69+900K85+342招标文件。2、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工程3K69+900K85+342施工图文件送审稿。3、?高速公路交通平安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JTJ074-9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J F10-2006?公路工程施工平安技术规程?JTJ076-9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IG F80/1-2004二、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本标段主线路线全长15.489km,左线里程ZK69+890ZK85+315.5,右线里程K69+900K85+342;百接线和那坡连接

2、线长度为7.331km。路基土石方工程围包括主线、左一线、左二线、避险车道以及那坡和百接线等。本标段路基存在高填深挖路段,存在软土路基及岩溶路基等不良地质。二地质条件本标段工程区域位于云贵高原余脉六韶山南麓、*盆地边缘的山地地带,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三个开展阶段。沿线所经过的地层主要为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系叠和第四系,其中以泥盆系、石炭系分布最广,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建造,局部地段为碎屑岩建造,分布特点是碳酸盐岩成大面积连续分布,碎屑岩只集中在几个背斜、向斜轴部,成小面积带状分布。此外在那坡南面局部路段出露印支期侵入岩。现将沿线经过的地层岩性特征及分布围分述如下:1第四系Q

3、4主要分布于沟谷两岸及岩溶谷洼地中、碎屑岩山体外表的坡脚地带,按沉积层序和岩性组合,划分为更新统和全新统,本线路段主要分布为全新统。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2三叠系T三叠系地层在工程区主要分布于那坡西侧地段,主要出露中统百逢组和下统罗楼组。与下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接触方式主要:与石炭系以断层接触、与二叠系以侵入接触。3二叠系P二叠系地层包括上统领好组P2lh、合山组P2h,下统四大寨组P1s及栖霞组与茅口组并层P1q+m,与下覆石炭系整合接触。沿线出露地层二叠系地层仅为栖霞组与茅口组并层P1q+m:4石炭系C分布最广,沿线出露,有上统马平组C3m、中统威宁组C2w、黄龙组C2h、大铺组C2

4、d及下统大塘组C1d、岩关组C1y,由浅海相碳酸岩及局部碎屑岩组成,各组之间及与下伏泥盆系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关系。5泥盆系D分布较广,靖德镇、那坡东南面及北西面弄一带均有出露,为浅海相碳酸岩及局部碎屑岩组成,分别为上统融县组D3r、榴江组D3l、中统东岗岺组D2d以及下统郁江组D2y,各统之间及与上伏石炭系多呈整合接触关系。6寒武系调查围寒武系只出露晚寒武世博莱田组3b为深灰色中层状泥晶灰岩夹条带状灰岩、薄层状泥岩,岩溶弱发育。仅分布于果把一带。7侵入岩印支期辉绿岩51仅在百大北东侧、上劳、那龙以及各固一带局部出露,为基性侵入岩,呈岩株产出,岩体与围岩接触热变质明显,有硅化现象、岩化。岩体类型

5、为基性岩型。三主要工程量及进度方案1、主要工程量本标段土石方工程量如下:挖方总计:3528199方,其中挖土方1346906方,挖石方2181293方;填方总计:3097041方,其中填土方1375765方,填石方1721275方。具体土石方数量见下表起讫桩号挖方 (m3)填方(m3)总体积石方总数量土方石方普通土硬土软石次坚石m3m3m3主线K69+900K84+7451646724 486065 113607 629645 417406 1499740 465420 1034321 左2线ZK69+890ZK70+320104909 31473 52455 20982 6 6 左3线ZK7

6、9+200ZK84+74018265 15710 1045 1510 31481 29095 2387 K71+985避险车道K71+890K72+175349029 139612 139612 69806 304 249 55 那坡互通立体穿插K73+700K74+620964662 292208 499336 173118 316078 118911 197167 那坡连接线NLK0+000NLK3+529.92576311 56592 19719 372383 350949 21434 百接线BLK0+000BLK3+680.23833096 29097 3999 225482 2211

7、35 4347 K76+445避险车道K76+240K76+530240308 61379 88012 69490 21428 63848 28929 34919 主线收费站K83+470K84+26094894 33153 18461 43281 587718 161072 426646 总计3528199 1145287 201619 1433762 747531 3097041 1375765 1721275 2、施工进度方案本标段路基土石方工程拟划分为四个工区,采取平行施工的原则,各工区划分及具体工期方案如下:工区里程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工期月1K69+900K73+864,K74+565

8、K74+733含百接线BLK1+000BLK3+680,K71+985避险车道2010年11月5日2012年4月4日172主线K74+733K78+636段围路基工程含K76+445避险车道2010年11月5日2012年4月4日173主线K73+864-K74+565那坡互通式立体穿插,那坡互通ABCD匝道,百接线BLK0+000-BLK1+000,那坡连接线NLK0+000-NLK2+6402010年11月5日2012年4月4日174K78+636K85+432段围路基工程2010年11月5日2012年4月4日17三、施工方案一总体施工方案本标段路基土石方工程量大,施工路线长,工期紧。施工中

9、将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主体后局部,分段施工,平行作业,整体推进的原则组织施工。工程部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将土石方工程分为假设干个工作面,每个工作面均配备先进机械设备进展机械化作业。路堤施工优先安排架梁通道上的地基加固处理工程,本体填筑按照先高路堤再低路堤地段的顺序进展施工。路堑挖方按照先深路堑地段其次浅路堑地段,再一般路堑地段的顺序组织施工。运架梁通过的路桥相间地段首先安排施工,为路基沉降稳定、运梁车平安通行创造条件。软土、松软土等地段路基工程在旱季优先安排施工。区间路基与站场路基同步,按照工程数量结合总体施工部署,平行流水施工。路基施工顺序与架梁方向一致。本标段路基存在局部高填深挖路基。最大边

10、坡高度段为K74+747K75+010处,最大边坡高度为77.07米。高填方路基主要采用分级填筑,并且除采用震动压路机碾压外,每填高1.5米后再用25KJ三边形冲击式压路机增强补压。深路堑施工突出的问题是保持高边坡的稳定,首先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充分做好准备,有方案、分段落、按步骤、集中力量逐段展开。对土质或岩石风化地段,尽量减少边坡的暴露面及暴露时间,及时进展坡面植被及防护,挡护工程要紧跟成型,以保持边坡稳定;当防护不能紧跟开挖施工时,应暂时留置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待做护坡时再刷坡挖够。同时尽量回避雨季施工,尽可能安排在旱季完成。深路堑施工时自上而下逐层开挖、逐层施工支挡构造防护工程加固边坡,并设

11、置变形位移监测网,进展坡表位移、深部位移监测,当有条件时采用顺层刷方。全线路基土石方调配充分利用挖方、隧道弃碴移挖作填,减少废方和借方,在集中用土路基地段,尽量采用距线路较近的土源,土石方调配尽量防止隔河调配。局部路堑石方或隧道弃碴在填料生产场经解小、破碎、筛分后生产成合格填料。对不符合要求的利用方进展改良,缺乏的土石方在沿线距离较近的取土场取土。弃土场按设计位置设置,在不影响山体和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尽量选在路堑附近的冲沟顶部,弃土场坡脚设置挡碴墙,完工后平整并种植草皮。二土石方调配本标段挖方总计3528199方,其中挖土方1346906方,挖石方2181293方;填方总计:3097041方,

12、其中填土方1375765方,填石方1721275方。本标段土石方调配采取就近原则,纵向调配,对于挖方尽量采取本桩利用,多余的挖方弃至最近的弃土场,需采用借方的填方路段到指定取土场取土。本标段土石方工程需借土方28859方,需弃石方460018方。弃土和取土均采取集中开采,集中堆砌,施工过程中注意做好环保工作。1、弃土场设置本标段共设置弃土场六处,弃土堆临空面边坡采用1:2坡率。每个弃土场均设置排水沟,并在坡脚设置拦渣墙,拦渣墙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墙底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50Kpa。弃土前应先去除表土深20cm,表土集中堆放,弃土后平整场地,覆盖清表土后复耕。弃土场具体设置见下表:2、取土场

13、设置本标段设置取土场1处,桩号为K83+350,取土场位于那坡县城厢镇那桑村,占地26.5亩,新建临时便道0.4Km,借土供应围K83+300K84+690。取土场需经挖探取样,并做含水量,液、塑限、CBR、击实等试验,试验结果均满足路基填料要求前方可用于回填。取土场采取集中开挖,设置排水与防护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取土后全部实施复耕或复绿,保护生态环境。三土石方开挖本标段共有挖方3528199方,其中挖土方1346906方,挖石方2181293方。土方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修整边坡。石方采用深孔梯段爆破或浅孔台阶松动爆破,边坡采用光面爆破。土方和爆破后的石方采用推土机配合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

14、输,卸至填方段或弃土场。1、土方开挖1一般地段土方开挖开挖前根据图纸放出边坡开挖线。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自上而下纵向分段分层开挖,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底开挖。开挖至边坡线前应预留边坡保护层20cm,预留的宽度应保证刷破过程中设计边坡线外的土层不受扰动,人工挂线刷坡。在平缓横坡上,运距较近时采用推土机就近移挖作填;横坡较陡、运距较堑远地段采用横向台阶开挖方式,深路堑采用分层开挖方式。路堑开挖以机械施工为主,靠近基床底层外表及边坡局部辅以人工开挖。一般挖方地段土质边坡坡率采用1:11:1.5;泥岩、砂岩不等厚互层、泥岩夹砂岩、页岩等软质岩石采用1:0.751:1,节理发育的硬质岩

15、石边坡坡率采用1:0.75;弱风化、节理不发育的硬质岩石边坡坡率采用1:0.5。2深挖路基施工本标段土石方工程存在多处深挖路堑。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文件的边坡防护方案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审批,获批准前方可进展施工。路堑深挖地段采用分层放坡开挖,分层逐级放出开挖线,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分层做好边坡防护。开挖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的边坡坡率进展施工,并在施工过程进展边坡稳定性的监测。施工中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进展地质核查,发现问题及时会同设计处理。本标段深挖路堑的具体位置及边坡防护情况如下表所示:2、石方开挖本标段开挖石方以软石和次坚石为主,其中软石开挖1433762方

16、,次坚石开挖747531方,总计2181293方。对于风化层及松软岩部位,先用大马力挖掘机松动开挖,无法松动地段,实施爆破开挖。石方开挖采用分层分段、台阶爆破施工方法,边坡采用预裂爆破控制。挖掘机、装载机挖装石渣,自卸汽车运输至填方区及设计指定弃土场;开挖时预留边坡保护层,最后采用光面爆破刷坡。路床顶面用密集小型排炮施工,保证路床顶面标高符合图纸要求,高出局部辅以人工凿平。石方开挖爆破施工程序如下:爆破影响调查与评估爆破施工组织设计培训考核、技术交底主管部门审批清理爆破区施工现场的危石等炮眼钻孔作业爆破器材检查测试炮孔检查合格装炸药及安装引爆器材布设平安戒备岗堵塞炮孔撤离爆破区影响的人、畜等爆

17、破作业信号发布去除盲炮解除戒备测定、检查爆破效果1设计原则为确保边坡平整、稳定和确保工期,降低大块率,拟采用边坡预裂爆破;中深孔台阶爆破的钻孔直径选择76mm,钻机选用瑞典生产的ATLAS405型高风压钻机;浅孔爆破的钻孔直径采用42mm,选用国产9m3柴油移动空压机和YT-23型凿岩机。为确保平安和便于控制,钻孔除边坡预裂孔采用斜孔外,其余全部采用垂直布孔方式。中深孔的台阶高度太小,难以保证回填长度和经济效率,而且容易发生平安事故,开挖深度大于3m的地段采用中深孔爆破方法,开挖深度小于3m的地段以及地坪和台阶整平、边坡修刷、大块解小、孤石爆破则采用浅孔爆破方法。为保障铲装设备施工平安,保证边

18、坡完整,开挖深度控制在10m以,当挖深大于10m时,由上至下分层开挖,且分层的开挖深度与边坡平台位置保持一致。中深孔台阶爆破采用多排布孔,毫秒微差爆破,但每次爆破不得超过4排,最段药量不得大于250Kg。山头爆破地段,爆破抵抗线方向沿装运走向设计。爆区的顶部采用加压竹笆、砂土袋防护层,以防冲孔产生飞石,且在爆破地段沿公路边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挂设平安防护网,防止爆破飞石落入公路围损坏车辆。车辆段围的起爆时间尽量选在公路车辆最少时段进展。中深孔爆破孔无水时,采用铵油炸药作主爆药,毫秒延期电雷管起爆,孔有水时使用乳胶炸药,雷雨季节和在高压线电磁感应平安围爆破必须采用非电雷管起爆。2爆破设计方法及参

19、数确定钻孔直径:根据工程数量、进度要求和机械设备情况,确定使用钻机的类型和孔径大小。本工程采用KQL-100B型潜孔钻机,钻孔直径75毫米。梯段高度H及平台宽度:一般5-7米;平台宽度以钻孔类型、钻孔要求、钻机安装和平安操作的需要而定。底板抵抗线Wp:Wp =Kddm,式中d钻孔直径cm;Kd孔径系数,根据岩石的性质、梯段高度、炸药爆力等综合选定。布孔方式及孔、排距:采用宽孔距小抵抗线法梅花形布孔方式,孔距a/排距b2,本设计b22.5m,a46m。倾斜钻孔,每一次超钻0.050.3Wp。深孔单位炸药消耗量q:施工中,通过爆破漏斗试验或试验爆破来调整q值,使其符合工程施工要求。每孔装药量Q0:

20、Q0qbHakg采用塑料导爆管非电复式起爆网路,孔和孔外相结合的微差爆破网路,直线型起爆。3爆破平安距离计算在施工时要采取减弱震动爆破,尽量减少对路堑边坡的扰动,要求爆破必须做到“松而不散、散而不滚、滚而不飞,有效限制飞石的距离。在施工时考虑以上因素,对炸药量严格进展校核和控制,其参数可先由最小量起,逐次微量增加,在试爆中取值,且最小抵抗线方向必须避开保证对象。为防个别飞石飞出,在必要地段的爆破施工中采用SNS柔性布鲁克网阻拦飞石。个别飞石计算为平安起见,浅孔爆破最小抵抗线方向个别飞石按下式计算:L=20KAn2w式中:取KA=1.5;n值通过试验确定;w为前排底部抵抗线。根据经历,对于背向最

21、小抵抗线方向的距离减少一半。爆破振动检算爆破振动速度V用下式计算: V=K(Q1/3/R)a式中:K、a与爆破点地形、地质条件等有关的系数和振动波衰减指数,开工试验时,根据经历取K=200,a=1.7,待经过振动仪器的屡次监测,得出较为准确的K、a计算值; Q分段最大药量Kg; R爆破点至被保护建筑物的距离; V被保护建筑物的允许振动速度,参照?爆破平安规程?规定的允许值计算,每次爆破都进展计算,使爆破振动速度都小于允许值。4具体实施方法场地布置和台阶平整爆破现场各种施工工具设备的安放、管线的架设与安装、运输道路的布置应充分考虑平安防护措施,尽可能避开爆破点抵抗线方向。施工用炸药库按照公安部“

22、危险品管理使用方法的规定办理。钻机进入工地作业前,应做好台阶平整。台阶工作面要有足够的宽度并保持平坦,保证钻机作业平安。平整台阶可采用手动风钻凿眼,浅孔爆破,推土机整平。布孔操作和孔位选择布孔从台阶边缘开场,边孔与台阶边缘要保存一定距离,以保证钻机平安。孔位严格按设计测定,但要防止在岩石被震松、节理发育或岩性变化大的地方布孔。钻孔作业检查钻孔作业中必须进展钻孔检查,做好堵孔处理工作,防止孔眼被堵而报废。使用硝铵炸药时,要检查孔是否有积水,并做好排水措施。对有地下水的钻孔,装药时必须对炸药进展防水处理,水量大时,应使用防水乳化炸药。装药采用弱性装药构造,炸药按设计装药密度沿孔长均匀分布。为保证孔

23、口段的光面或预裂爆破效果,在孔口米段不装药,用炮泥堵塞,不装药段长度视岩质、风化程度而定。为抑制孔底部位的夹制作用,增强孔底抵抗线方向岩石的破碎,采用加强底药包,视其底部岩质及抵抗线大小,在底部1-2米段的线装药密度为设计值的1-5倍。装药时应保持药串在孔的中间或靠近需要开挖的一边,以减弱对保存孔壁的破坏作用。孔口不装药段用砂土堵塞,堵塞时要防止砸断导爆索。全部装药完毕后,进展爆破网路的联接和起爆。四路基回填本标段路基填筑施工围大,施工线路长,并存在高填路堤以及软弱土层、红粘土等特殊路基,施工难度大,施工过程中将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方法进展。为了保证施工机械有足够的平安作业长

24、度,每个作业区段长度不得小于40m。路堤填筑前,对填料各项指标进展试验,并根据填料及压实机具的不同各选择全幅不小于100m的路堤段进展填筑工艺试验,通过试验确定最正确工艺参数,包括机械组合方式、铺筑厚度、压实遍数、压实含水量及检验方法等,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控制指标,指导全面施工。路基压实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进展碾压,灌砂法测定压实度。1、填土路基填土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填土路基施工施工阶段准备阶段整修验收阶段N平整区段碾压区段填土区段检测区段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Y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1地基处理路堤填筑前去除基底表层植被及腐植土,挖除树根,做好临时

25、排水设施。对无需作地基特殊处理的一般路基的基底,当为土质地层时,按设计要求挖除表层土,再分层填筑满足设计要求的填料,当为砂类土、砾卵石碎石类土地层时,先清表,再将原地整平碾压密实。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自上而下挖台阶。沿线路横向挖台阶宽度、高度满足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挖台阶宽度不小于2m。2测量放样测出基底处理后的原地面标高,依照设计资料准确测放路基边线及线路中心线,打桩标示;直线地段每20m一个桩,曲线地段每10m一个桩,并在桩上作出虚铺厚度的标记。3分层填筑每200m或两构造物之间划为一个小施工区段,每1015m设一组标高点,画在两侧放样的竹杆上,挂线控制每层松铺厚度。自卸汽车卸土,根据

26、车容量和填筑厚度计算每车摊土面积并划出网格,根据网格按车进展摊铺整平。松铺厚度经工艺试验并结合土工格栅间距确定,一般不超过30cm。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铺土工格栅处倒退卸土,防止压损格栅。4摊铺平整、洒水晾晒采用推土机摊铺初平,平地机终平,每一层做成向两侧2%4%的横坡以利排水。填料碾压前进展含水量检测并控制在最正确含水量+2%-1%围,再进展碾压。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采取洒水措施;当填料含水量较高时,及时进展翻晒。5碾压夯实按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速度、碾压遍数,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按先两边后中间曲线地段先曲线侧后曲线外侧,先慢后快的原则进展碾压。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

27、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m。碾压过程中如发现有凹凸不平现象,采用人工配合及时补平,使碾压好的路面平整度符合要求。用普通压路机按上述规定碾压后,再采用具有连续压实控制/智能压实功能的振动压路机进展碾压和检测,以控制压实质量的均匀性。对埋有沉降观测装置的周边不能碾压的部位,采用冲击夯进展夯实。6质量检测每层填土压实后,及时进展中线、标高、宽度、压实厚度及压实度的检测,检测合格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再进展下一层填筑。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和核子密度仪进展。检验合格后,需铺设土工格栅地段,按设计间距、宽度、方向进展铺设。7路基整修包括路

28、基面坡度、平整度、边坡等整修容,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展,对于加宽局部在整修阶段人工挂线清刷夯拍,路基整修要到达检验标准的要求。对于一般路段,边坡高度H12m时,采用折线形边坡,8m以上坡率采用1:1.5,8m以下采用1:1.75;边坡高度H12m时,采用台阶形边坡,平台宽1.5m,8m以上坡率采用1:1.5,以下采用1:1.75;20mH30m时,在8m、16m处设平台,坡率分别采用1:1.51:1.751:2。2、填石路基本标段需回填石方1721275方,所有回填石方均采取本桩利用和纵向利用,无需借方。填石路基填料选择符合规要求、级配良好的硬质岩块,填石路堤路床顶面以下50cm的围铺筑适当级配

29、的砂石料,并分层压实,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10cm。填石路堤按“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选用20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或大功率的冲击式压路机水平分层填筑,严禁倾填施工。填石路堤施工工艺流程见以下图:填石路堤施工工艺流程准备阶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边坡码砌分层填筑施工测量地基处理摊铺整平振动碾压检测签证路基整修YN施工阶段验收阶段1划分区段在验收合格的地基上划分作业区段,各区段依次循环作业。2分层填筑填筑前首先人工码砌边坡,每填层码砌宽度垂直路基中线方向不小于1.0m。码砌采用较大石块,大面朝下摆放稳固,石缝间用小石块嵌缝,每层石料松铺厚度0.50.8m。填料于层厚2/3的石块予以解小,石

30、块大小应级配填筑。填筑时先低后高,水平成层,然后先两侧后中央分层填筑。每层填料均匀一致,不同填料不能混填。3摊铺平整卸下的石质填料采用大马力推土机整平初压,使层面大致平整,局部不平地段用细颗粒料找平,个别尖角用大锤砸掉。4检查松铺厚度沿纵向每20m设一断面,每断面布设35个测点,用水准仪测出各点高程,相对下层标高检查其松铺厚度。5压实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碾压参数按照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展。碾压时先两侧后中央,曲线地段先侧后外侧,行与行之间重叠0.5m左右,以压实速度和遍数控制均匀压实,必要时进展洒水碾压,并做好压实记录。6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填料、填筑层厚度,路基填筑断面尺寸,填筑层在纵向

31、和横向的均匀度、平整度、压实度。压实度主要采取灌砂法确定,人工用镐或撬棍挖探坑检查复核。检测合格报监理工程师签认前方可填筑上面一层。3、高填方路基本标段土石方共存在11处高填方路基,中桩最大填高为38.4m,最大边坡高度为55.89m。高填方路基采用分层填筑,为保证路基整体稳定,保证压实度,防止路基沉降过大,对于填土高度大于16m的路段,路床顶面以下每填筑4m重夯补强一次;最下一层距地面600H800时,在H/2处补强一次,H600时不再补强。重夯补强采用全断面满夯,夯能为500KNm,以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在陡坡地段,假设地面横坡陡于1:5则需要开挖台阶,假设横坡陡于1:1.25,在开挖台阶

32、的同时结合部设置土工格栅,路基每填筑50cm厚加铺一层,必要时在坡脚设置护脚墙,以保证路基整体稳定。高填路堤具体位置及防护措施如下表所示:4、其它地段路堤填筑要求(1)沿河、塘、水库路堤设计水位以下的浸水路段采用碎石填筑,对基底以下淤泥做挖出换填处理后再进展填筑,对受河水冲刷影响的路段,设置浸水挡土墙或浆砌片石护坡,以保证路基稳定。2路桥过渡路基本标段路桥过渡段桥头路基处理长度总计216m。路桥过渡段路基采用级配较好的砾角砾类土、砂类土、碎石土等水稳性能好的填料填筑,路基压实度应不小于96%。桥头搭板与路面构造层结合处设置25联结钢筋,加强稳定性,联结钢筋长度70cm,每40cm设置一道,联结

33、钢筋在搭板现浇时预埋。桥头路基具体设计见以下图:3低填浅挖路基零填及路堤填土高度H170cm的低填路基,应将路床顶面以下80cm以的非填方局部进展超挖回填,基底进展填前碾压,压实度到达96%以上,如果基底已作为特殊路基处理,则不再重复处理;土质、全风化石质挖方路段,应在路床顶面以下80cm超挖回填,并进展填前碾压,提高路基压实度及稳定性。超挖土层满足路基填料材料要求时,超挖后分层回填碾压;如超挖土不满足规规定的填料相关要求和受地下水影响的路段,超挖后采用碎石或开山石渣换填,并根据所处地段地表、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情况加强排水设计,设置渗沟,提高路基水稳性。回换填压实度需满足路基相应层位压实度要求

34、。低填浅挖路基设计图如以下图所示:4斜坡路堤和陡坡路堤斜坡路堤设计时,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边坡高度等进展综合考虑。当地面横坡在1:51:2.5时含纵断面方向,原地面开挖不小于2m宽台阶,阶面设向倾斜24%的横坡;当地面横坡陡于1:2.5时,原地面开挖不小于2m宽台阶,并在结合部设置土工格栅,路堤每填筑50cm厚加铺一层,并在基底平缓处设置30cm厚碎石排水层,及时排除路基部水;土工格栅的规格要求:土工格栅采用单向一次拉伸成型聚丙烯格栅,不得焊接。抗拉强度120KN,屈服延伸率10%,幅宽250cm。斜坡路堤设计图见以下图;. z.-. z.-五特殊路基处理1、软弱土层路基软弱土层主要分布在水库

35、、河床漫滩、池塘、峰林洼地及局部常年积水的稻田地表,围较小,厚0.51.6m。池塘底部为软塑状淤泥质土,呈饱和、软塑或流塑状态,承载力低,压缩性高,抗剪强度差,对路基工程和其它构造物根底造成危害。水田表层土为冲积灰色软塑状饱和粘土,呈软塑状态,厚度为0.51.6m,需要处理。软土地基处置前,应复核处置方案的可行性,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软弱土层厚度一般较小,一般采用挖除换填法处理,对于淤泥地段采用抛石挤淤。水塘等有积水的路段,施工前应沿公路用地两侧筑埂,在埂挖纵、横向排水沟,沟底应保持不小于0.5%的坡度并接通出水口,沟深应保证能及时排除地面水以疏干表土,设计中对一些路段采用片石排水沟疏干排

36、水处理,施工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沟的尺寸及深度。地表疏干后,地基土含水量接近最正确含水量时,应去除表层不良土层,经碾压密实后在上面填筑路堤。当地面不能疏干,含水量过大无法压实时,应挖去湿土,换填泥岩或砂砾后压实。换填材料根据沿线筑路材料情况选用碎石、片石或粗粒土等透水性较好的材料。挖除软弱土层后底部换填片石,上部0.3m换填碎石或粗粒土,换填用碎石含泥量不超过5%。换填顶面铺设单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采用一次拉伸成型聚丙烯。抗拉强度100KN,屈服延伸率10%。幅宽2.5m,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换填主要处理措施如下:1施工前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源,对填料的各项指标进展土工试验,确保填料符合设计和

37、规要求,保证施工质量。2填筑前进展试验段填筑,确定相关的施工工艺参数。3按照确定的施工工艺参数进展分层填筑,严格控制换填土压实标准。抛石挤淤施工应选用不易风化的片石,片石厚度或直径不宜小于300mm。软土地层平坦、软土呈流动状时,填筑应沿路基中线向前呈三角形方式投放石片,再渐次向两侧全宽围扩展。片石抛填出软土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并碾压密实。软弱土层路基设计详见软弱土层路基设计图。. z.-. z.-2、岩溶路基处理本标段线路主要分布于石炭系、泥盆系碳酸盐岩区,岩溶现象较为发育,地表灰岩露头可见溶洞、溶沟、溶槽等普遍分布,并且存在落水洞、出水洞等。同时下部灰岩地层中分布着数量较多的溶洞、

38、溶隙等,多充填软塑状粘性土,局部为空洞。对路基有影响的岩溶有裸露型和覆盖型两种类型,裸露型岩溶表现为石牙现象,多为天方路段,需破碎凸出石牙整平地基,其承载力相对较高,对路堤影响较小。覆盖型岩溶有溶洞、溶槽及溶蚀裂隙等多种形式,并以溶洞型为主,溶洞又分充填式、非充填式两种。对于溶槽及溶蚀裂隙型岩溶,岩溶发育强烈,但溶洞多数不大,采用片、碎石回填处理,落水洞做好截、排水措施。施工前,结合设计文件详细核查岩溶分布、地形、地表水、地下水活动规律及设计处置方案的可行性和完整性,必要时补充岩溶验证钻孔,不得随意堵塞溶洞。岩溶主要处理措施如下:1疏导、跨越对岩溶水以疏导为主,采用明沟、涵洞管及泄水洞等构造物

39、进展疏导,并在高出地表水位25cm处设置20cm厚的碎石隔离层,将水排到侧沟。路基上方的岩溶泉、冒水洞,设截水沟拦截至路基以外;路基底或路基附近流量较大的暗河、落水洞、消水坑、岩溶泉等,设桥跨过;规模较小的设涵洞跨过或设挡土墙、护脚使溶洞位于路基平安距离外;跨越季节性和经常性积水而水较浅的溶蚀洼地时,采用片石透水路基。2加固为防止路基底溶洞的坍塌及岩溶水的渗漏,采用如下加固方法:洞径大的干溶洞采用浆砌片石支墙、支柱及码砌片石进展加固。深而小的溶洞,采用石盖板或钢筋混凝土盖板加固封堵。洞径深而小,顶板薄或岩石破碎的溶洞,采用爆破顶板后用片石、碎石回填处理。裸露于路基外表的干溶洞,采用片碎石进展回

40、填处理。3其它处理措施靠近边侧的溶洞,采用洞片石堵塞,洞外干砌片石铺砌,砂浆勾缝或浆砌片石封闭;基底为蜂窝麻面状或顶板薄、岩石破碎的暗溶洞采用压浆处理,凿岩机钻孔,压注水泥砂浆、纯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深度小于1.7m路段的石牙,石牙间为承载力小于150kpa的软塑状饱和粘土时,需将粘土全部去除,狭窄部位采用人工清底;假设石牙间为硬塑状泥炭土或其他工程力学性质较好的土类,其承载力大于150kpa时,假设承载力满足要求,不需对土体换填。对参差不齐的石牙应尽量整平,整平基准面以不影响上部填筑层的分层压实效果为原则,清后单个石牙的高宽比应小于0.4;对深入整平基准面以下的狭窄溶槽,采用片石嵌补的

41、手段处置,经削头补脚后的基底面起伏度不大于0.5m。岩溶处理设计图如下:六路基变形及沉降观测1、观测工程为到达满足动态设计需要、满足施工组织需要,以及满足作为控制工后沉降量的依据,路基沉降观测的主要工程有:1地基面沉降观测在地基处理完毕或原地面处理后路基填筑前,按照设计要求,在规定的观测断面上设置沉降板,通过测量沉降板的高程变化,确定地基面的沉降量。并根据观测结果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分析地基变形开展趋势,判定地基的稳定,指导设计与施工。2路基面沉降观测在路基填筑至设计高程后,在设计规定的观测断面上,在路肩上打入钢钎桩,通过测量路肩观测桩顶的高程变化,确定路基面的沉降量。3地表水平

42、位移观测在每一个观测断面在距坡脚外2m、10m处埋设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通过测量边桩位移,确定地表水平位移量,用于控制路堤填筑速率,特别是软土地段的路堤填筑。2、观测方案及方法1观测方案本标段路基变形及沉降观测方案见下表。路基沉降观测工程、方法与仪器设备配置每观测断面序号测试工程测试方法测试位置点数仪器设备1地基面沉降沉降板线路中心、左右路肩13S1水准仪+铟瓦尺2路基面沉降沉降观测桩左右顶肩2S1水准仪+铟瓦尺3地表水平位移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边桩左右坡脚外2m、10m处或设计位置4全站仪2地基面沉降观测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观测断面及观测点设置一般地段沿线路纵向每隔50100m设一观测断面;软土

43、、松软土地段每隔2030m设一观测断面;特殊地质地段的桥路过渡段以台背为起点,在3m、13m的位置设观测断面。每处地表沉降观测断面布设13个观测点,具体位置见以下图。观测桩2m沉降板路肩观测桩8m沉降板沉降板剖面沉降仪深层沉降仪观测断面观测点位置示意图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地段,观测断面应加密,在地形变化点及易产生差异变形部位应设置观测点。沉降板的制作与埋设a沉降板的制作沉降板由底座板、测杆和保护套管组成,底座板通常为50cm50cm2cm的钢板;测杆采用40mm无缝钢管,与底座板焊接在一起,其上端带丝扣,每1m可接长;保护采用100mm的PVC管或钢管,套管可随填土增高相应加高。沉降板构造如以下

44、图所示。沉降板示意图b沉降板的埋设在原地面处理完毕或地基处理完成路基填筑开场前人工埋设,埋设前先铺设10mm厚中粗砂将地基面整平,然后将沉降板放在其上,四周用规定的填料回填1520cm厚,并用冲击夯夯实。注意保持底板的水平及垂直度。沉降板埋设位置偏差控制在20cm以。观测方法及精度采用精细水准仪DS1型及铟瓦尺测量沉降板高程,观测精度不低于1mm。观测频率在路基填筑期间以及路基填筑完毕后,按照设计要求的观测频率及时间连续进展沉降观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一般每填筑一层进展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观测23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3天至少观测一次。路堤填筑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

45、23个月,每5天观测一次;3个月后715天观测一次;半年后1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设计要求的时间或到工程验交。观测数据的处理由专人负责用计算机建立沉降观测数据库,并按照要求及时进展整理、汇总和分析,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曲线。a当发现非正常沉降或沉降值、沉降速率超过设计估算值时,及时报告设计单位,以便采用措施。b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当沉降观测反映出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大于10mm,或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大于5mm时,沉降观测小组立即通知施工队停顿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值以再进展填筑。c在沉降速率或位移量未超过限制时,可通知施工队加快施工,给填筑后的路基留有足够的沉降观察分析时间。d整

46、理的沉降观测资料妥善保管,最终用于评估路基工后沉降。(3)路基面沉降观测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在路基填筑至设计高程后,按照设计要求在路肩设观测桩,其位置与地基面沉降板设置在同一观测断面上,以便于对观测工程数据的综合分析。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一般沿线路纵向每隔50100m设一处,路涵过渡段设置2处,每处2个观测桩。观测桩的制作及埋设按照设计要求的构造、构造尺寸和制作材料的规格、材质要求制作并设置观测桩,其埋置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控制在20cm以,且无影响观测精度的缺陷。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观测桩采用长度为不小于1.0m的40mm钢钎,埋设深度不小于50cm。设置好的观测桩采取措施进展保护及标示。观

47、测方法及精度采用精细水准仪DS1型及铟瓦尺测量观测桩顶高程,观测精度不低于1mm。观测频率路堤填筑到预压高程后按照设计要求的观测频率及时间进展沉降观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在预压期23个月,每5d观测一次;3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半年后1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设计要求的时间或到工程验交。观测数据的处理专人收集并建立沉降观测数据库,提交由建立、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组成的路基验评小组,进展综合分析后对路基工后沉降进展评定。(4)地表水平位移观测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按照设计要求的观测断面,在路基坡脚外2m、10m设置1组位移观测桩,每组共4个测桩,其位置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一般沿线路纵向每隔5

48、0100m设一处,对路涵过渡段及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地段,监测剖面应加密。在地形变化点及易产生差异变形部位应设置监测点。位移边桩的制作及埋设按照设计要求的构造、构造尺寸和制作材料的规格、材质要求制作并设置观测桩,其埋置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控制在20cm以,且无影响观测精度的缺陷。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边桩采用规格为1515150cm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中心位置处预埋20mm钢筋头。埋入地下局部不应小于1.2m,外露局部不应大于0.1m。设置好的观测桩采取措施进展保护及标示。观测方法采用全站仪坐标法观测。观测频率与地基面沉降观测同步进展。观测数据的处理专人收集并建立沉降观测数据库,提交由建立、设计、监理

49、和施工单位组成的路基验评小组,进展综合分析后对路基工后沉降进展评定。3、质量控制要点(1)测量仪器的精度控制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仪与测尺、全站仪的精度必须符合路基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2)沉降板仪、观测桩的控制按照设计要求制作沉降板、观测桩,确保无影响观测精度的缺陷。在埋设时不仅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而且要置于不受填土荷重影响稳定地基,并采用措施进展保护。(3)观测断面数量的控制按照设计数量布设测试断面。(4)观测时间的控制按照“定人员、定仪器、定时间的原则进展连续系统的观测,且每个断面上的各个测点同步进展。5基桩控制定期进展复核。6观测数据的控制专人负责,建立沉降观测数据库,按时整理、分析沉降数

50、据,指导设计与施工。七高边坡监测本标段共11段高填方边坡和14段高挖方边坡,其中路堑高边坡施工期监测主要采取地表位移监测、地下位移监测和地下水位监测,填方高边坡施工期监测主要采取填方平台位移监测、地表位移监测和地下位移监测。通过监测变形数据来修正设计,指导施工,以确保施工平安,并检验工程效果。运营期间的监测主要包括地表位移监测、地下位移监测和地下水位监测,监测周期为坡体开挖至建成营运后不少于两年。高边坡监测具体容如下表所示:监测频率如下:施工期间:地表位移及边坡平台监测23次/周,变形时1次/天,变形剧烈时每天数次;运营期间:原则上1次/月,变形或应力异常、连续降雨、强降雨后加密监测。四、资源

51、配置一主要机械设备本标段土石方工程量大,施工路线长,为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施工效率,划分的三个工区采用平行施工的原则,各工区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主要设备配置如下:机械名称规格型号额定功率Kw或容量m3或吨位t单位数量备注挖掘机*E250125KW,1.1 m3台30装载机LW420F125KW,2.2 m3台12平地机PY250185KW台6推土机SD32235KW台12振动压路机*S261160KW,26T台8自卸汽车K2919.5t台100小型压路机台12空压机VY127-612 m3台30洒水车10t台6二测量、试验仪器设备工程部将配置专职测量和试验人员统一负责各个工区试验、测量工作,具体

52、试验仪器设备如下表: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全站仪RTS632套3水准仪DSZ2台6重型击实仪-2套1灌砂筒200套1三人员配置及分工1、配置原则工程部将根据工区划分配置四个施工队伍,负责各个工区的路基土石方施工工作。工程部将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每个施工队的施工技术、平安、质量、试验、材料和进度等工作。2、工程组织机构工程组织机构图见下表:3、人员职责及分工1平安监察负责对施工过程的平安监视、检查,进展平安技术交底工作。对现场进展平安检查巡视,及时发现现场平安隐患,出具整改通知书,限期进展整改,并检查落实情况。做好相关平安原始记录并形成书面资料。2质量监察负责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视、监察。负

53、责对现场材料进场、试验、保管,现场放线,石方爆破等各工序的检查,报检工作。对现场施工的质量负责。做好相关质量原始记录并形成书面资料。指导业组进展资料的编制、归档工作。3技术组负责土石方施工方案的执行工作,负责施工图纸的复核,技术交底工作。负责现场技术指导工作,跟班作业,及时发现各类质量隐患,出具整改通知书,限期进展整改。做好相关技术原始记录。4测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各种放线、测量工作。做好相关测量原始记录。5实验组负责有关土工试验的试验工作及报验工作。做好相关试验原始记录、资料。6业组负责施工过程中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制及归档工作。7现场管理负责现场各种机械的调度工作,协调与其他施工对的各类

54、关系。负责现场施工进度工作。8物资、机械负责现场物资的供应、保管、发放工作,负责炸药库的管理,对炸药的发放、入库管理等工作做好准确的记录;负责现场机械的管理、保养及平安使用工作。负责现场机械设备的维修、调试工作。9后勤组做好后勤保障以及接待工作。10财务组负责材料资金的保障工作。五、质量控制措施一质量管理措施1、质量目标本单位工程质量目标为一次验收合格率100%。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工程经理部实行二级质量管理制度。工程经理部设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每个班组设兼职质检员。质量检查工程师直接对工程经理和总工程师负责,行使监视权、检查权和质量检查否决权。3、自检制度工程经理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55、、控制有效的质量自检体系,在施工过程中自下而上按照“跟踪检查、复检、抽检三个检测等级分别实施检查任务,配齐人员做到职能相符。在严格部“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的根底上,认真承受建立单位质量监视和监理单位的监理,承受社会质量监视部门的监视,并自始至终密切配合,严格服从。4、管理措施1组织保障有力,工程班子精干:选派经历丰富、素质精良的工程经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协调人员和各类熟练工人,形成工程质量管理网络。2施工机械化、设备精良化:将按工程需要投入优良品牌机械以及精度高的测量和试验设备,确保施工机械化和高质量。3组织机构: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管理,强化各层次的质量责任制,从抓

56、好工序质量做起,确保分项工程质量,形成层层把关,到达工程质量创一流的目标。具体管理措施如下:建立以工程经理负责制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工程经理部下设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每个班组设兼职质检员,形成二级质量管理网络,严把质量关。物资设备部对订货或采购的材料,按技术规的有关规定报请监理工程师认可前方可办理,所进的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检验证明,做到证随物到、材证相符,按有关规定需要进展复试抽验的需认真进展复检,对不合格的材料不用于工程。把质量责任制横到边、竖到底,工程经理与各主要管理人员和每位技术人员、现场施工人员、关键岗位的操作工签订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明确,奖罚清楚,真正把

57、工程质量终身制落实到每个职工。抓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开展QC活动,成立QC小组,对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和比较难防止的质量问题,用全员、全过程努力的方法来解决。虚心听取和承受监理工程师指导和监视,坚决执行监理工程师的各项指令,提供满足监理工程师在现场检测需要的人员、仪器设备等,搞好与监理工程师的配合工作,同心协力,创造优良工程。工程经理部定期对全线工程进展全面检查,加强过程控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开展全线各施工作业组的质量竞赛,奖罚并举,工程部每月组织一次按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进展检查和考试,奖罚兑现。积极开展创优活动。制定创优方案,分阶段按步骤落实,使工程质量切实落实到实处。5、技术措施

58、1建立以总工程师为主的技术系统质量保证体系,从总工程师、安质部、工程技术部、试验室直到施工班组的各级技术负责人,从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技术措施上确保到达质量标准,从技术上对质量负责。并积极采用和推广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科技成果,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优良率。2开展技术攻关。对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根据以往施工经历和教训,事先采取针对性的保障措施,努力抑制质量问题。3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由工程技术部负责,进展分层次的书面技术交底、形成施工程序化、技术标准化、质量规格化,使每个参加施工的人员做到目标明确,心中有数。二技术保证措施1、填石路基通病防治措施1边坡渗水填石路堤码砌边坡由于变形大,并与路堤填料结合不好,在填筑高度较大时,会使边坡水渗透入路堤,流水会带走填料的细小颗粒,使路基的空隙率增大,影响路基的稳定。为了不使边坡水渗入路基,可在两侧边坡填粘性土包边,厚度2m左右,边坡填土与填石路堤同时填筑,同时碾压。当填土高度大于5m时,每高度5m围作一厚度30cm的粘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