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图法设置的目录学类列谈科学在文献分类法中的应用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2745351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从中图法设置的目录学类列谈科学在文献分类法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从中图法设置的目录学类列谈科学在文献分类法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从中图法设置的目录学类列谈科学在文献分类法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从中图法设置的目录学类列谈科学在文献分类法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中图法设置的目录学类列谈科学在文献分类法中的应用(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tnii学朮友叢网论文发表专家一l从中图法设置的目录学类列谈科学在文献分类法中的应用摘要认为建立分类法类目体系应把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作为一 个基本原则,不能因强调文献的特征而忽视各学科的特性和运动规 律。中国图书馆分类法5个版本对目录学类列所设子目的细目的 扩缩变化,既遵循学科发展原则,也遵循文献保证原则。提出中 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目录著作的列类应体现分类法对科学分类的遵 循,组建一个完整的目录学知识系统,促进目录学的持续发展。关键词中图法 科学分类 目录学 目录 类目设置1刖言科学分类在文献分类法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分类法的建立要以科 学分类为基础,让分类体系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各门学科的研究范 围

2、及其相互问的关系。用该体系组织文献,文献排列能体现科学知 识的系统性与发展性;用于文献检索,能提供一种按学科来检索文 献的有效途径。但是,类分文献是与具体的出版作品发生关系,需 注意科学分类与文献分类的区别。因此,建立分类体系时还应考虑 文献分类的特点和需要。在编制分类法时,是侧重以科学分类为基 础,还是强调文献分类与科学分类的区别 ?笔者认为,文献是各门 科学知识的载体,文献分类实为科学成品的分类,文献分类法首先 应把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不能舍本逐末地只注意 文献分类的特点而忽视了科学分类。忽视科学分类,易引导我们只匸交发表专家一LB国学朮发叢网 www,qikanwa ng.

3、nEt 追求枝枝叶叶的问题,如某些文献的形式上的特征如何处理等,而 不去研究分类法呈现的各学科体系的全面性,最终将影响到对各门 学科研究范围及其相互关系的掌握,而这些正是我们研究文献分类 的出发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的5个版本对目录 学类列都设立了三个概括性类目,依次为总论性类目“g257目录学”理论方法性类目“g257.2书目编制法”和专论性类目“g257.3 专科目录学”。在对后两子目进一步划分并扩缩细目时充分表达出 了这两部分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基本遵循了立类的文献保证原则和 发展原则。但对目录学研究内容一一目录文摘索引著作(以下简称目录著作)却既不设子目,更无注释说明,而

4、是远远地分立在z88中。这是片面强调科学分类与文献分类的区别,追求目录著作表面 上特征的结果。该目录学类列没有全面揭示出目录学学科的研究范 围,从中无法鸟瞰目录学文献的全貌,严重影响到整个目录学界对 于“目录学是致用之学”的恪守。应把目录学与目录著作类目合一, 既体现出体系分类法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基本原则,贯彻从理论到 实践的类目划分原则,呈现目录学及其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 完整的目录学学科的概念等级分类体系,又可以此作为解决目录学 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的突破口,还目录学学科体系一个正常建设和 发展的环境。2中图法5个版本对目录学类列的设置情况匸交发表专家一m国学朮发叢网 中图法5个版本对目

5、录学类列的设置框架基本稳定,一直保 持由传统的“论、史、法”和新的由普通目录学与专科目录学组成 的体系,设g257、g257.2、g257.33个概括性类目,区别主要是对 g257.2与g257.3及其子目的扩和缩。扩缩措施有:改类下注释 为细目,同时对收缩细目加注,以增加三个概括性类目细分程度。 如g257.2,1-2版为概括性单一类目,3-4版其下增三个细目,5 版又缩为单一类目,但加注;g257.3,1-2版为单目,3版其下扩8 个同位子目,4版把它们改为8个两级类目组,5版收为2个同位 子目,加注。扩大类名的包容性。如 3-5版将1-2版g257.2的 “各类型书目的编制与使用”改为“

6、书目编制法”,5版将3-4版g257.33的“社会科学目录学”改为“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目录学”。 适当增删类目。女口 2-5版删1版的“g257-09”,3版增g257.5, 4-5版删,改为交替类目。3g257类列扩缩原因分类法是通过科学分类体系所序列的类目来容纳大量的文献而 成为文献整序的工具。为此,在类目的设置上,一方面要围绕“学 科”与“体系”完整而推出庞大的类系、类列,通过扩张类目数量 体现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设类必须以具有一定数量的相关 文献为基础,文献保证不够充分且能够预见其生命力不够强大的类 目应及时予以归并或删除。这也就是目录学类列时扩时缩的原因。匸交发表专家一LB国学

7、朮发叢网www,qikanwa ng.nEt下面以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和武汉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武 大图)书目数据库内的目录学图书标引频率的统计数据为例进行说 明。其中,统计仅涉及传统图书标引部分,以“g257* ”检索中图法分类号字段,获取数据(下面各表中若数字后标“ * ”,则为 国图,标有“ +”,则为武大图),去重后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两馆藏书除目录学总论g257外,用g257.2和g257.3 类组标引的书都不多。国图用g257.2类组10次,武大图仅用g257.2 类组6次。其次是g257.3类组,国图用了 137次,武大图用了 77 次;3版中图法新立、4版保留的g25

8、7.37,两馆一直滞用;g257.31 和g257.39的使用频率为个位数,其余6目,如社会科学目录学、 文艺目录学、史学目录学、科学技术目录学等使用也都在30次以下(具体见表1)。中图法3-4版增扩类目的文献保证不够充分。再看增扩类目标引初版书情况。g257.2类组下,国图用g257.2标引的有 2种,出版于 1977和 1978年;用 g257.21、g257.22、g257.23 标引的各有1种,分别出版于1933、1957和1994年。武大图用g257.2 标引的有4种,分别出版于1975、1977、1982和2011年,其下子 目滞用。中图法的2版和3版,皆设单目g257.2,下加注

9、,应 够用。从统计数据看,20世纪70-80年代,这部分在大陆并没有大 量新文献出现。但1990年版却加细g257.2,将类下注扩成3个正 式子目编列。1999年版维持该设置,但直到2010年,该类组4个 类号在两馆皆滞用。所以,2010年版缩3个细目,改为类下注,仅匸交发表专家一LB国学朮发叢网 设g257.2单目。而g257.3类组自中图法1980年版起标引文献 量大增,两馆馆藏量都达两位数(见表2)。1990年版扩类成一个完 整的专科目录学学科体系。但随后除 g257.33、g257.34、g257.35、 g257.38以外,4个子目的新书增长进入缓慢期,甚至还有空置类 目(国图有2个

10、,武大图有5个)。该类组标引新书量在1999年版 时为最多,但增量仍不理想。2010年版重新构建了一个含三个类目 两级结构的专科目录学类组专科目录学下仅列社会科学、人文 科学目录学和科学、技术目录学两子目,删除的类目概念保留在子 目下作注。1990年版开始扩g257.2与g257.3子目,可能当时正处于我国图 书馆学复兴的高潮期,目录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和专科目录学学科体 系的构建都处于动态之中,预想将迎来一个发展高潮,在没破坏原 类组体系的情况下增强了类表份量,这是符合立类的发展原则的。但随后由于种种原因,记录这些领域发展的文献并未大量涌现, 2010年版适当控制了类目的深度,改正了类目穷尽列举

11、的方式。如 此修订,既遵循了立类的发展原则,也为以后修订扩充准备了条件。4中图法应合并目录学与目录著作类目分类法中目录学著作与目录著作,是集中列类,还是分散各处 大部分分类专家及其所编分类法对此是作集中处理的。如刘国均中国图书分类法,依次序列目录学及其相关学科、书目索引三匸交发表专家一LB国学朮发叢网 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把目录学与书目、索引 一并列入综合性图书类。ddc把目录学与书目索引一并列入综合性 学科。但中图法却把目录学归于图书馆学,目录著作归入综合 性图书类。脱胎于1957年颁布的中小型图书馆分类表草案的中图法1版,在部类设置上完全沿袭了其“综合性图书”,并继 续把目录

12、著作按编辑体例归入其下为大类。在修订2版时曾出现“是 否增设综合性学科大类”的大讨论,有学者提出“目录是目录学研 究对象的综合性图书,应人目录学”,赞成者众多,但当时中图 法已被选作为国家图书分类标准,为保持原分类法体系的完整, 保证图书馆分编工作的便利,对其修订“不作大动”,最终放弃改 编,后续各版只有照旧。现在,应是合并目录学与目录著作的时候 了。4.1合并理由4.1.1体现体系分类法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基本原则,展现目录学类文献的全貌目录学类列设子目g257.2和g257.3,依文献分类法的分类体系 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基本原则来理解,目录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了书 目编制和专科目录学,也是目录学

13、的全部文献。这与公认的目录学 学科体系是有区别的,会误导人们对目录学学科文献的掌握。目录 著作虽是综合性图书,但同时更是目录学的研究内容。在目录学专 业范围内,不管是从事科研还是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都无法匸交发表专家一LB国学朮发叢网 避开目录著作。正是借助于目录著作,古典目录学才得以建立,而 现代目录学的发展更不能离开目录著作。因此,把目录学与目录著 作分割于两大类,既不能体现体系分类法按学科或专业集中地、系 统地揭示文献内容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也不免有“辨体而不辨 义”的缺憾。4.1.2符合分类法从理论到实践的类目划分的原则任何学科的类目在进一步划分时,通常都会将子目分为两部分, 一

14、是总论性或理论方法性类目,二是专论性或具体问题(事物)类目。中图法目录学类列,g257是总论性类目,所分两子目为g257.2 和g257.3.前者为理论方法性类目,后者看似属于专论性类目,但 实为目录学分支学科体系的概括性类目,可容纳各专科目录学总论 性文献。该类列缺少第二部分子目具体事物类目。若把“z88目录、文摘、索引”移作第二部分子目,与g257.2和g257.3为并列的概括性类目,才是一个严密的目录学学科的概念等级分类体 系,才能显示出目录学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目录学与 其子目的设置也才真正贯彻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划分原则。4.1.3中图法若把二者合一,则标志着率先把多年来目录学

15、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由认识上升为行动,是目录学发展的新动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目录学研究者认识到我国目录学研 究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但未付诸行动。若中图法把目录 学与目录著作合一,在一定程上就会拓宽研究者和读者对目录学的匸交发表专家一LB国学朮发叢网 认识和研究思路,视野不再只限于理论、历史与方法等,更多地会 落在具体书目上。尤其对于研究者而言,这会促使他们参与具体传 统目录的编制、宣传、揭示、评价,去充分说明书目的社会效益, 让书目编制的科学性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得以分析和检验。对于来势 凶猛的新型电子目录,研究者也就会积极关注,自觉更新知识和技 术面,甚至直接参与。重要的是这将

16、会完善目录学的教学内容,重 新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目录学教学框架一一课堂上将不再是一味地 向学生灌输理论,而增加了具体目录的研读、网络目录的分析和评 判。课下也会有编制各种类型目录的实习,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不同 目录编制的程序和规范。有如此多样的实践内容等待总结和概括, 何愁目录学理论不能发展和壮大?这才是建立“致用之学”的目录 学的必由之路。4.2合并设想具体合并之策可借鉴文学大类的设置。文学文献中同样存在以文 学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和文学作品两种类型,中图法把前者(包括 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等)依著作内容归类;后者按体裁归 类,且列在前者之后。可以仿照这一方法,前置普通目录学、目录 学基础理论

17、、目录学史、书目编制法、专科目录学,后列综合性目 录著作。专科性目录著作,依中图法传统方法,按其学科属性 归入各类或选择组配。目录及目录工作的自动化与数字化列于目录 著作之后。下面仅是大纲,以供参考匸交发表专家一LB国学朮发叢网 www,qikanwa ng.nEtg257g257.2g257.3g257.39 g257.4目录、文摘、索引综合性目录、文摘、索引入g257.41 /g257.5以下各类。专科性宜入有关各类,如愿集中于此,可用组配编号法(g257.41 /47对应于中图法中的z81/87,略)。g257.48电子目录、网络目录电子目录、网络资源目录、书目数据库以及搜索引擎等入此。参见 g254.92。g257.5文摘、索引至于g257.41 /47类组的具体修订设置,已有学者提出一些建议 和设想,以后可继续展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