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同步测试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02744120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民版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同步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民版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同步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民版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同步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人民版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同步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必修二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同步测试(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4.2基础训练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单选题1清代某一谕旨中有以下内容:“又谕,电寄张之洞等。日本约内改造土货一节关系最重,江浙等省如丝斤花布可否于出产处先抽厘金方准运出,并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上述谕旨中的“电”应是指A.电车B.有线电报C.电话D.无线电报2我国古代常采用信鸽、烽燧、驿站等方式传递信息。下列与锋燧传递信息的途径相似的是()交通信号灯电子邮件轮船旗语手机短信A.B.C.D.3.下列有关中国近代交通、通讯事业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A.“紫光阁”铁路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条铁路B.近代中国的筑路权始终掌握在外国人手中C.轮船XX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

2、诞生D电话是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通讯工具4近代铁路、水运、航运等交通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影响有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近代中国迅速走向富强ABCD5“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给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喂,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韩红演唱的天路描绘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这就是2019年7月通车的A兰新铁路B宝成铁路C青藏铁路D京九铁路6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反映了A中国近代居室建筑的西化倾向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C西装传入对中国服饰改革

3、的推动D西方饮食文化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的影响7近代思想家王韬在论述铁路作用时说,国家于有事之时,运饷糈,装器械,载兵士,征叛逆,指日可以集事”,他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于:A维护稳定B调动军队C调运快捷D经济交流8近代电车刚进入上海,有人作竹枝词:“铁线纵横铁轨铺,几如地网与天罗。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一段时间后,有人又作竹枝词“人坐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电车行驶通租界,市政经营仗市民”。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人中国社会B西方物质文明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习俗C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D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26分)材料

4、一1883年李鸿章写给醇亲王的一封信:“火车铁路利益甚大,东西洋均已盛行,中国阻于浮议,至今未能试办。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倘海多铁舰,陆有铁道,此乃真实声威,外人断不敢轻于称兵恫吓。尚祈主持大计为幸。”1884年,两广总督张树声的遗折中说:“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材料二铁路既修,首要的问题是确定轨距。为了省钱,有人主张采用2英尺5英寸,有人

5、主张采用日本式的3英尺6英寸,但是英国工程师金达力主采用4英尺8英寸半的标准轨距(1.435米)。经过一番争论,金达的主张占了上风。1881年6月9日,中国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历经磨难终于动工兴建。因清廷怕震惊了东陵的先王神灵而禁止使用机车,所以特别声明,路成之后,火车用骡马拖拉。这段铁路用骡马牵引货车,所以被世人称为“马车铁路”。于所开各道铁路附近之处材料三1898年3月6日订立的胶澳租界条约便规定:三十里内允准德商开挖煤斤等项及须办工程各事”;在山东省内如有开办各项事务,商定向外国招集帮助为理,或用外国人,或用外国资本,或用外国料物,中国应许先问该德国商人等愿否承办工程,售卖物料。

6、”后来又补充规定:“在三十里内,除华人外,只准德人开采矿产。”这是当时众多欺压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标准文本之一。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李鸿章怎样的认识?两广总督张树声与其相比有何高见?(6分)(2)综合上述材料,试归纳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不利因素。(8分)材料四: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3)我们错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机遇的原因?(8分)材料五:中国经济现代化曾发生两次进程中断,1937年1945年工业

7、化水平倒退,约到1952年才恢复到1936年的水平,19601977年工业化水平倒退。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19(4)19371945我国工业化水平严重倒退的原因?(4分)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材料二】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

8、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材料三】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口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旧铁路进行改造,重新修建了许多新铁路,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建的宝成、鹰厦、兰新铁路、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改革开放以来修筑的大秦铁路、青藏铁路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2)结合

9、材料三,谈谈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3)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新旧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通讯工具的变迁。依据所学,A是交通工具,明显与题意不符;19世纪70年代,中国在台湾架设了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而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马关条约签订后的情况,故B符合题意;C是有声通讯工具,与题意不符;无线电报出现在20世纪初,时间上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B。考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通讯工具的进步2A【解析】【详解】烽燧传递信息是指遇有敌情,白天燃烟,夜晚放火,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通过视觉即

10、人眼可以识别的方式,以某种物体的特定含义传递信息,与交通信号灯、轮船旗语性质相似。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项。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均是通过人眼不能识别的电磁波形式传递信息,排除含有或的B、C、D项。3C【解析】试题分析: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修筑的淞沪铁路,所以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中国曾经自修过铁路,第一条自铁路是唐胥铁路。所以B项错误。D项明显错误,故答案选择C项。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运输业的进步4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加快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速了信息的传播

11、。交通工具的进步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但未能使中国迅速地富强起来。因此,正确,错误,故答案为A。5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雪域高原上架设铁路说明这条铁路是在青藏高原上,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B选项错误,兰新和宝成铁路是在文革时期架设的;D选项京九铁路是1992年开工的。6B【解析】清末黄遵宪的今别离共四首,分别写轮船、火车、电报、相片和东西两半球昼夜相反的情景。“别肠转如轮”把传统的意境与火车的车轮转动加以联系,“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表明了随着交通工具的现代化,时空距离被拉近。近代交通工具开始影响中国人的生活。7C【解析】根据材料“国家于有事之时,运饷精,装器械,载兵士

12、,征叛逆,指日可以集事可知,作者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军事方面,能起到调运快捷的作用,故C项正确;连接中外、资源开发、经济交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BD项排除。点睛:“国家于有事之时,运饷精,装器械,载兵士,征叛逆,指日可以集事”是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铁路的重要作用。8C【解析】【详解】材料是强调西方物质文明一开始并不被上海市民接受,而一段时间后才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存在一个不接受到逐步接受的过程,所以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故C项正确;A中的深深融入中国社会说法明显绝对,材料中说明一开始并不被接受,排除A项;B中的完全改变说法绝对,排除;D中相互渗透不符合材料主旨,

13、材料说明西方文明对于中国的影响,排除D项。9.(1)体现了他对国家富强的渴求和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的认识。李鸿章的认识比绝大多数官员高出一筹;但是其中有一个缺失:没有看清楚欲达这一目的,制度变革是关键,比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驱低了一个层次。张树声从制度的高度去考虑富强的根本道路和铁路、轮船等具体问题,可谓抓住了关键。(2)社会制度的落后;资金的短缺;统治阶级内部意见的分歧和短见;愚昧迷信思想的阻碍;列强以军事、经济霸权为后盾,掠夺铁路周边的矿山经营权以及治安管理等权力,划分势力范围,希冀把他们修建的铁路所到之处变为他们的殖民地以及由此滋长的盲目排外心理。(3)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经济上,小农

14、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对外政策上,闭关锁国,阻碍正常的中外交流;思想文化上,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思想僵化。(4)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编制);官僚资本的膨胀解析】略10.(1)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外国列强的阻扰和侵略。(2)便利了各地之间的联系。方便了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社会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3)变化:旧中国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阻扰,铁路运输业发展缓慢;新中国铁路发展迅速,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输格局。启示: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

15、现代化。【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根据“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总结即可;第(2)问,抓住要求,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可从经济,地区联系、思想观念,等角度思考;第(3)问,旧中国铁路发展困难重重,新中国“人民政府对旧铁路进行改造,重新修建了许多新铁路,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说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考点:近代交通通讯的发展点评:中国近代铁路交通发展演变的特点:(1)从时间上看,开始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2)从发展水平看,受到封建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排挤,加上政治腐败,发展缓慢。(3)从地域看,近代铁路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发展缓慢。(4)从作用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