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白露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2718597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陈白露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陈白露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陈白露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论陈白露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陈白露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陈白露性格分析【篇一:论陈白露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论陈白露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摘要:陈白露是曹禺在话剧日出中刻画的一个女性人物形象,受到过新潮文化的影响,最终却沦为上流社会的交际花。在追求享乐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又在思想、精神上又痛恨这种腐朽的生活。经历过种种生活变化后,对人生心灰意冷,最终在日出之前选择以死亡告别让她堕落腐化的生活,以死亡向当时黑暗、冷血的金钱社会和人性良知发出最后的控诉。日出通过人物间冲突来展现社会与人性的复杂, “损不足而奉有余”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陈白露 “不想死而不得不死”的无奈挣扎,是人的悲剧,更是当时社会的悲剧。关键词:日出、陈白露、社会、悲剧在当时的社会

2、背景下,善良、年轻、漂亮,受过新潮文化影响的陈白露,思想丰富、对人性有着美好的追求,并深深爱恋着心中的诗人,追求个性解放。在与诗人的恋爱结束后,她开始一个人孤独的为生存拼搏,艰辛、无奈的生活开始渐渐的动摇陈白露的纯真本质,现实的残酷无情,社会的冷漠和黑暗,大都市的浮华以及物质生活的诱惑迫使她终于开始走向堕落。陈白露曾经在纸醉金迷的生活状态下放任自己,不愿去面对现实。梦总会醒来,清醒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痛苦和无奈。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梦醒来以后无路可走 ” ,鲁迅先生的话形象的诠释了陈白露的精神轨迹。在用牺牲自己的灵魂来追求物质生活的梦里,陈白露没有痛苦,也没有无奈。梦总是会醒的,梦醒之后的无路可

3、走的悲哀有力的印证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残忍和黑暗,正是在这一系列的因果关系下最终酿成了陈白露的人生悲剧。日出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环境下各业人们命运的一个缩影,潘月亭、李石清、黄省三、王福生、方达生、小东西、翠喜、张乔治、胡四、顾八奶奶等人在命运漩涡里的麻木的挣扎与沉浮。而做为日出中灵魂人物,陈白露的人生轨迹的悲剧实质更深刻反映出当时金钱社会的冷血、残酷。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又要求奢侈的物质享受,每当浮华过后 ,夜深人静时的空虚是陈白露看不到自己的归宿。 “她爱生活 ,又厌恶生活” ,为了虚荣的内心,所以只能依靠被银行经理潘月亭包养来维持浮华的生活状态,当银行经理潘月亭在市场中被金八爷欺骗而导致破产

4、后,陈白露就是去了金钱来源,而在虚荣心使陈白露不愿意和方达生离开那座城市,人生的悲剧也就此走向终点。故事的结局对于陈白露的人生来说,是死亡也是重生。当时社会背景下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与贫苦大众的困苦潦倒深刻而形象的展现在我们眼前。在挣扎中堕落 无法挣脱的生活桎梏陈白露的思想与性格交织着错综复杂的情愫。各种原因,各个侧面连在一起,使他的性格在充斥着矛盾中不断挣扎!抽烟、打牌、喝酒、嘲弄男人,腐朽的生活在陈白露的性格上的印记逐渐显露。她厌倦生活,开始 “玩世不恭且自甘堕落” ,嘴角上总挂着嘲讽。她虽然陷入了 “生活的桎梏” ,但仍然眷念着青春,心中仍有不熄的性情? 陈白露的复杂性格的形成是因为有它复

5、杂的现实因素,同时也有它形成的过程。“她爱生活,她也厌恶生活,生活对于她是一串习惯的侄梏,她不再想真实的感情的慰藉。这些年的飘泊教聪明了她,世上并没有她在女孩几时代所幻梦的爱情。生活是铁一般的真实,有它自来的残忍!习惯,自己所习惯的种种生活的方式,是最狠心的桎梏,使你即使怎样羡慕着自由,怎样憧憬着在情爱里伟大的牺牲,也难以飞出自己的生活的狭之笼 终于,像寓言中那习惯干金丝笼的鸟,已失掉在自由的树林里盘旋的能力和兴趣,又回到自己的丑恶的生活圈子里。 ”也许我们应当理解曾经被生活欺骗的女人,即便是经历了孩子夭折、婚姻破裂后的身心俱疲,也要继续挣扎在黑暗的社会里闯荡,但却不幸落入黑暗社会的陷阱,沦为

6、交际花。陈白露就这样在清醒中堕落,清醒的看着自己的渐渐沦落,生活的残忍在慢慢改变陈白露的本质,对未来的憧憬,对爱情的梦想,对新生活的向往在现实的黑暗的社会里褪色。尽管厌恶憎恨没有灵魂的麻木的生活,但也无法摆脱、挣脱不开生活的桎梏。偶尔的清醒还是被现实的残酷所淹没,虽然早已厌倦了这种麻木没有尊严的生活,渴望内心真正的归宿,但却害怕再一次被生活所愚弄。在方达生没来之前,陈白露用玩世不恭的态度来掩盖她内心的痛苦,用外表的光鲜夺目来掩盖内心萎靡颓废,在醉生梦死的生活中消磨时光。方达生到来,激起陈白露内心的波澜,使她的精神矛盾突出起来,加剧了她灵魂深处的斗争。同时方达生在文中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要陈白露跟他

7、离开城市: “竹均,你为什么不跟我只要你跟我走,你现在还是孩走? ”“ 你跟我走!还是跟我走吧子,过真正的自由的生活” , 方达生尽管不停地向陈白露承诺和召唤,但陈白露已经被现实的黑暗的社会所腐化,而方达生以为他可以帮陈白露摆脱堕落的桎梏,但是,在那个金钱统治的社会,生活道路是严峻的。摆在陈白露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就其出身、教育、性格和追求来说,她是不愿意这样堕落的,但是现实生活逼迫的她不得不走上这条道路。这正是造成她性格复杂性的现实根源。在虚荣、浮华的内心世界里越陷越深,成为陈白露 “思想的桎梏 ” ,同时也就使她越来越深地陷入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之中。自我救赎 以死亡来挣脱

8、黑暗虽然陈白露在内心早已厌倦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她嘲笑男人追逐名利的卑劣行为,但她却还得依靠此类男人支持日常生活开销,所以她的生活方式具有强烈矛盾性,这样的矛盾也直接暴露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在厌恶腐朽生活得同时,又无法抵御这种金钱社会的生活对她的腐蚀而无法自拔。不断承受着这种生活方式对灵魂的折磨,虽然不想在这样生活下去 ,但是又离不开这个丑恶的地方,离不开虚荣的生活带来的物质享受。虽然不能自拔,但精神上却还保留着纯真的本性,当亲眼目睹“小东西 ” 被摧残、被蹂虐 ,不甘痛苦地在生活中挣扎而努力反抗时,终于激醒内心的声音,连声自语: “打的好!打的好!打的痛快” 。看到小东西的

9、遭遇就像看到自己的人生一样,陈白露不想再让自己的悲剧蔓延到小东西身上而第一次求潘月亭出面帮忙。她一直渴望纯洁而普通的人生,不断的重新审视自己、拷问自己,并希望决定自己的命运。“人不能一辈子总住在旅馆里” 。潘月亭破产后,没有了经济来源的陈白露无法偿还巨额债款,旅馆管家福升拿出大把的账单时,陈白露对生活的绝望了逐渐上升至顶点。张乔治、福生等人的行为使她厌倦了这些自私、虚伪的富人们的逢场作戏。矛盾的精神背后,她向往太阳,向往光明,她承认太阳要出来了 ,但太阳不属于她,她只能沉没在黑暗中 ,所以 ,当她赖以寄生的银行家潘月亭破, 陈白露在感知 “梦醒了无路可以走”之后,在日出前服毒自杀,用死亡来挣脱

10、黑暗,用死亡来结束这早已麻木的心,最终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实现悲剧人生的一次救赎。“太阳升起了,黑暗留在后面。 ” 陈白露的命运悲哀在于她只能用最极端的的方式来展现自己人生的尊严与美丽,给本是颓废萎靡的结构氛围带来新的希望,仿佛这麻木残忍的生活将因为陈白露的结束 而结束,新的希望在冉升,绝望亦将在黑暗中沉沦。【篇二:曹禺日出中陈白露的形象特征】日出中的陈白露看过日出的人,无一不对剧中交际花陈白露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主要从陈白露的人生经历、交往对象、悲剧色彩等方面来分析 其人物形象。在日出中,陈白露既是全剧结构的中心人物,也 是震撼人心的悲剧形象。她是矛盾的,她的思想性格无不处于复杂 的矛盾之

11、中。太阳升起来了,黑暗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这句话在剧中时常出现,陈白露多次吟咏它,和潘月亭,对方达生或 是自言自语。然则,当她向他们吐露时,前两者皆不懂。细细揣摩 此句,有几层含义,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陈白露身上所具有的某些 性格特点。第一,从字面上看,太阳战胜了黑夜,送来了光明,是 希望;但这光明与她并没有关系,在第一缕曙光即将照入她的生活 之际,她已快要沉睡了,这是无奈。这实际上是陈白露性格中的矛盾复杂之处,这与她的人生经历有关,她出身书香门第,受过 五四 新思潮的洗礼,是名进步的 五四”知识女性,她追求自由、解放, 勇敢地挣脱家庭的束缚,只是闯入社会,此时的她还是那个天真

12、,大胆的竹筠,对着人世间的美好爱情充满了向往,这是她身上的光明”;另一方面,她是资产阶级知识女性,有着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 普遍特点,在 五四”退潮之后,一旦生活的热情过去之后剩下的即是失望与无奈。他们原先生活在 锦衣玉食”的生活,一旦离家一切 都要自理,这是需要一个长期坚持习惯的过程;再之,以往对爱情 对生活的梦做得太完美,然而生活是现实的,总喜欢把幻想破灭, 久之,便是裂痕,好比鲁迅笔下的涓生、子君。在曹禺的日出里,我们所看到的是交际花陈白露及围绕在她身边的人在豪华旅馆及一个下等妓院所发生的故事。而这些人我认为 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即潘月亭、顾八奶奶、张乔治等构成的金 八党;第二,即小东西

13、、翠喜等弱者一族;第三,即方达生所代表 的活在心中的呆子。金八党是上层社会的有钱人,他们颠倒白天黑夜,大肆挥霍,过得 是纸醉金迷的夜生活,而陈白露作为一名出色的交际花,她过得是 资产阶级的寄生生活,然则对供养她的金主又加以玩弄。首先,对 潘月亭这个她赖以生存的金主,她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没事时她不愿见他。当王福升提到 大丰银行的潘经理,昨天晚上来了三遍 ” 她不耐烦地连说 知道知道你不要叫他来,你跟潘经理说,我要睡 了”;然而当她发现小东西想救她时,面对黑三那群流氓,她又不得 不让王福升去请他。见着潘月亭后面对其殷勤她不想理会你这么相信你的魔力么? ”却又不得不低头, 嗯,我想你一一”嗯,我想

14、你 跟我办一件事在此,正反映了陈白露的矛盾,一方面她是依着潘 月亭而生活,而另一方面她的自尊又不允许她低头,于是就这么别 扭着,想推却又不能推开他,不想找他却又不得不利用他的金钱与 权势来为自己谋利。其次,对张乔治,她多半是敷衍着,甚至多有 厌恶。当乔治向她求婚,炫耀着他的房子“、股票、现款”及他的 哲学博士、经济学士、政治硕士 ”等一系列的财产文凭时,她没 听完即大喊方达生,说 我要吸一点新鲜空气,这屋子忽然酸得厉害 可见,金钱的奴隶也有厌恶铜臭的时候,她并没有完全被金钱所同 化。再之,对顾八奶奶这样有钱却俗不可耐的孤孀时,她流露出不 屑与无奈,一个劲地叹着气,一会幽默地望着她”一会 讽刺地

15、”恭喜你一天比一天活的有道理,现在你跟胡四要讲起主从四德了言语中多是讽刺。凡此种种,我们不难推测,正是陈白露这种 不愿 与资产阶级同流合污”不甘心这样活下去”才有了她后面的自 杀,强调了她的悲剧命运。小东西是柔弱的无助的但又是向往自由的,这点与陈白露有相似之 处。她被金八看上却不愿委身与他并打了他,她的反抗精神是陈白 露所欣赏的,想做而不敢做的。对小东西,陈白露既同情又敬佩, 因而使得她不顾一切的想要救她。一方面,她的旧我”不断恢复,另一方面又要周旋于金八党之间强颜欢笑,这使得她与上流社会”也越来越不协调,精神矛盾冲突越来越尖锐,加之,营救小东西的 失败使她同时看到了自己的命运,她是卖给了这个

16、地方的 她的自负、自傲都受到了打击,对自己的存在产生了怀疑,金八他们允许不允许我们活着这又是一将她推往死亡悲剧命运的因素。方达生作为陈白露的旧时朋友,在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 他的到来,使得沉沦在声色场中的陈白露有了清醒的机会,开启了 她记忆的闸门。当方达生说她 还有从前的那点孩子气”唤她 竹筠” 时,她情不自禁一声叹息 达生,我从前有过这么一个时期,是一个 快活的孩子么”竹筠,竹筠,多少年没有人这么叫我了但与此同时,也正是他映衬了陈白露的悲剧性。方达生正直,与竹筠一样受 过五四的洗礼,不同的是他依然活在自己心里,比白露高一个层次,他依然有梦,并希望朝着梦前进。他几次三番要带白露走,然而

17、白露拒绝了,她看清了这个 “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死心了;她也明白太阳会升起来,黑暗也会留在后面,但终究 “太阳不是我们的日出的结局 , 陈白露死了,彻彻底底结束了她一生的悲剧,用另一种方式去追寻她的自由她的美梦了。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何以如同莎菲、子君、白露这些接受了 “五四 ”新思潮追求新文明的新一代知识女性同样摆脱不了传统女性的悲剧结局?或许那些时常出现于剧中的工人的歌声会给我们一个解答。陈白露曾不顾一切的追求自身幸福,然而她是脱离了社会解放的,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正如曹禺在日出跋中所说, “我也知道有许多勇敢有为的青年,他们确实也与方达生有同样的好心肠,不过他们早已不用叹气,空虚的同

18、情来耗费自己的精力,早已和那帮高唱夯歌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在日出那一堆 鬼 里就找不着他们。所以可怜的是这帮 无组织无计划 ,满心向善,而充满着一脑子的幻想的呆子 ?” 这些话虽然是在与方达生作对比,但之于陈白露,也难逃此理。【篇三:日出中陈白露形象赏析】题目 梦醒了却无路可走 任课教师姓名学号上课时间作业完成时间梦梦醒了却无路可以走 从陈白露的人生选择看一个成功的舞台形象摘要:戏剧里,一个成功的舞台形象应该要深入观众心中,得到观众的认可,他们应该有着鲜明丰满的个性,能够让观众通过他们产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深深的记在脑海里。本文通过日出里陈白露的形象来说明怎么样的舞台形象才是成功的。关键词:

19、舞台形象,深入人心,陈白露,人生之路在现当代舞台戏剧作品中 ,什么样的舞台形象是让观众过目不忘的?作为戏剧,舞台形象的成功无非就是得到观众的认可。一个成功的舞台形象有着鲜明的个性,他们的所作所为、言谈举止都能够让观众深思,甚至引起观众的共鸣。他们的背后就是代表着那么一个时代,通过他们我们能够看到作者内心的呼喊,看到那个时代多具有的特征。我所看戏剧不多,但每一部都堪称经典,其中日出这一戏剧更是让我强烈感受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控诉,里面的形象陈白露的人生经历深深的引起了我的深思。一、 陈白露的人生出路23 岁,花一样的年龄,花一样的青春,可就是在这样的带着花一样的梦,陈白露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的

20、短暂的一生。作为一个高级交际花,似乎过着让人 “羡慕 ”的生活,摆在面前的人生之路也很宽广,为何却走向了极端?陈白露的第一条路,与向她求婚的方达生结婚,但她拒绝了。 “在任何情形之下,我都是不会嫁给你的。 ”这让方达生愕然,也让观众意外,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她宣称: “我要人养活我” , “我要舒服” , “我出门要坐汽车,应酬要穿些好衣服,我要玩,要花钱。 ”陈白露拒绝了方达生,并不是不知道他的为人,而是他能给的未来是她早已厌倦的过去。几年前,她跟着一位年轻诗人离开了都市,离开了表面繁华的生活,但是 “后来,新鲜的逐渐不新鲜了。两个人相处久了,渐渐就觉得平淡了,无聊了。 ” 最终,两人甚至

21、成了彼此的制约,你不让我舒服,我不让你活得痛快。经历这么一段可怕的婚姻生活,陈白露对于与方达生可能开始的生活不抱任何幻想,所以她就干脆堵死了这条路,拒绝了方达生。第二条路是与潘月亭继续保持暧昧关系,继续苟且过着经济上还说得过去的生活。其实这一条路我们一看就不太可能,陈白露有着自己的智慧和尊严,她与潘月亭的交往只不过是生活上的一种权宜之计,所以她不刻意去讨好潘月亭。至始至终,陈始终占据着主动权,在他面前我行我素,从不在意。一个星期后,潘月亭受金八在公债市场的操纵破产了,陈白露知道他们的关系也就结束了。陈白露的第三条路是与想她求婚的张乔治结婚。张是一个海归博士,有钱有地位,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正常人

22、家都愿意嫁的人。可实际上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货色?张乔治被陈白露讽刺 “他是此地的高等产出 ” ,却毫不留情的抛弃了为他生了三个孩子的太太,他以为用钱就可以摆平一切,以为一个吃了点洋饭的人就可以有了高傲的资本。他说话总是带着点洋文,方显得自己不一般: “我简直不习惯说中国话,说外国话总觉得稍稍方便一些。 ”对于张乔治,他这一身的洋奴气息,他对太太的始乱终弃让陈白露打心眼里鄙视,更不可能去嫁给这样一个人。陈白露的第四条路是继续做她的交际花,所托之人一个不如一个,最后到年老色衰时,变成翠喜那样下等妓院的下等妓女。在第三幕里,在宝和下处,实际上是作者在用翠喜的和小东西的命运暗示陈白露如果苟活下去的最终结

23、局。二、陈白露的舞台形象及意义日出这一戏剧讲述的只有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个星期里,陈白露走完了尚存童心 以为自己生活还有价值 以为自己能救小东西这样的弱者,到最后面对这个世界对周遭人的完全失望,明白了 “不是我们允不允许金八他们活着的问题,而是金八他们允不允许我们活着的问题。 ”她终于知道,她以为自己靠自己的能力、美貌和智慧在那个社会混出一条路来的想法是多么幼稚,这个社会不是为她那样的人准备的,而是为金八、张乔治那样的无耻之徒准备的,她其实是根本无路可走的。鲁迅说过:人生最大的苦痛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陈白露就是这样一个悲惨的人,看清了世事却摆脱不了命运的无奈,她的路看起来很多,可实际上却是无

24、路可走,而这里面很多东西也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深思。对于第一条路,观众不一定会想到她过往的婚姻,但不管是在过去社会还是现在,大家肯定对陈白露拒绝方达生表示赞同。试想,今天如果有人放弃那荣华富贵而去跟了这么一个穷小子以追求所谓的浪漫,相信肯定会被社会很多人所嘲笑,因为这就是社会的功利,这功利匆忙了我们行走的脚步,也蒙蔽了我们的眼睛。而对于其他几条路,观众也很容易看出她内心的矛盾。作为一个交际花,我们看到腐朽的生活给她的性格打上的烙印。她抽烟、打牌、喝酒、嘲弄着男人,以至于有人说她是 “玩世不恭,自甘堕落的女人” ;但是,她的确厌倦了那 “发疯了的生活” ,嘴角上总挂着嘲讽,她聪明但又糊涂;她骄

25、傲自负但又软弱,有时看来她对生活的态度就是那么一回事;但有时做起事来又格外认真。她虽然陷入了 “生活的桎梏” ,但仍然眷念着青春,心中仍有不熄的诗情 ? 她陷入重重的矛盾之中。在欣赏这部戏剧之时,观众的心也被陈白露的矛盾心理牢牢的抓住,为她牵挂,但到最后看清了陈的死是一种必然,观众不禁进行惋惜,随后又很容易联想到背后那个社会的桎梏,随着作者在戏剧中的指引,看到社会的不公,去批判那个社会,也看到了作者自己对生存、对社会、对生命的焦虑的思考。三、结语陈白露死了,在日出前安静的死去,但她短暂的一生引起了观众的认可,她的死让观众感觉到她的自我救赎,对已被物质社会侵蚀了的现在的自我的否定,只有死才能真正

26、是过去那个有理想有追求、纯真纯洁的心灵的 “过去的我 ” 的复生。她用她的死赢得了观众的同情和对那个社会的控诉,所以她成功了!这就是一个成功的舞台形象,一个让观众过目不忘的形象,丰满却不累赘,凄美却寓意深远,用本身所特有的魅力和内涵去感动每一名观众,去引发观众的思考,而不是如简单的喜剧一般,笑过之后确毫无感受,这样就很容易让人遗忘。真正成功的形象就应走到了观众的心里,深深的存在于每一个的脑海之中。参考文献:【 1 】 钱理群著 大小舞台之间 曹禺戏剧新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1 月第 1版【 2 】 郭 涤主编 中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1 月第 1 版【 3 】 黄顺文 探讨陈白露之死与日出的蕴意 读与写杂志, 2010年 11 月第 7 卷第 11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