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2574081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9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响水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响水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响水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响水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响水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苏省响水县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每年看春晚都会有一段痛苦难熬的时间,振耳欲聋的鞭炮声让人听不见电视声下列方法中属于从噪声的传播环节进行防治的是A小区内严禁燃放鞭炮 B紧闭装上双层玻璃的窗户C将电视音量调到最大 D带上防噪声耳机看电视2.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A.验钞机验钞 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C.声呐测距 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3.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谈自己的出生由来,她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C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雪说:我是

2、水升华而来4.某些物质的微观特性表现为分子间距离很远,彼此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宏观特性表现为既无固定形状也无固定体积,则该物质可能是 A冰块 B水 C雪 D水蒸气5.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小桥在水中的“倒影”A阳光穿过三棱镜B阳光穿过树林C透过水珠看树叶D6.有关分子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B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7.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B夏天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C秋天夜晚,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 D冬季晴天,

3、梳头时会看到头发随梳子飘动8.通常情况下的原子与组成它的微粒中不显电性的是 A质子、中子 B整个原子、原子核C整个原子、中子 D整个原子、质子9.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身高约为160dm 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C步行速度约为1m/s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10.下列有关光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把红、黄、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C物体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 D光照到影院银幕上发生是镜面反射11.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下列各组物体中两

4、者相对静止的是 A受油机和大地 B大地和加油机里的飞行员 C加油机里的飞行员和受油机里的飞行员 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和大地上的树木 第11题图 第12题图12.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13.将不同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让它们熔化并混合,冷凝后就可以得到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一种方法下表是几种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则下

5、列合金中,不能用该方法制取的是 A. 铝镁合金 B. 铝铜合金 C. 铜铁合金 D. 镁铁合金 第13题图 第14题图14.如图所示,汽车驾驶员通过后视镜看到后方某警车的像,观察到该警车车头上有“POLICE”的字样则该警车车头上印有的字母图样是 A B C D15.某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可以通过相关可感知的现象推测得到,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下列用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推测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存在空隙C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核是可分的D温度计放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时示数增大推测出该区域存在一种不可见的光二、填空题(每

6、空1分,共24分)16.啄木鸟捕食躲藏在树干虫洞中的虫子时,会用嘴敲击树干使树干 并发出“咚咚”的啄木声音,啄木鸟用力大小不同,发出声音 不同声音通过树干和虫洞内的 传播到虫的位置,听到声音的虫子昏头转向,逃到洞口被啄木鸟捕食17.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实验说明分子间有 ,个大粒圆的爆米花芳香扑鼻,该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 18.将干燥的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细丝会 (聚拢/分开),这是因为与手摩擦后,细丝带上 (同/异)种电荷而相互 19.如图所示是中考中贴

7、在试卷答题卡上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 (反射/吸收,下空同)光,白条纹 光,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该条形码 (是/不是)光源20.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 斜射入 中时发生了 现象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第21题图21.取一支注射器吸入一些乙醚,用橡皮帽套紧针头处,如图所示再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往里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 出现,表明用 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22.如图所示,小明

8、在铅笔上整齐地紧密排绕若干匝铜丝以测量铜丝直径图中测量的铜丝匝数为 ,铜丝线圈的长度为 mm,则该铜丝的直径为 (结果取整数)m 第22题图 第23题图23.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小华家到附近的自行车站点的距离为 m,他取车时停留的时间为 s,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m/s 三、解答题(共46分25题应有解题过程)24.(6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如图甲所示, OB是平面镜上的一条反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AO(2)如图乙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在水面上,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3)如图丙所示, F

9、为凸透镜焦点, 根据图示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甲 乙 丙25.(9分)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有异常情况到立即刹车制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对应的时间为制动时间若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以12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求:(1)反应距离是多少?(2)为避免与前车相撞,在正常行驶时驾驶员必须使自己驾驶的汽车与前面车辆保持一定的 距离,这一距离至少要大于多少米?(3)若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以120km/h的

10、速度匀速行驶的制动时间为4.46秒,求司机从发现异常情况到车停止这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速度v/kmh-1反应时间t/s制动距离s/m500.4913600.5020800.51341000.52541200.5485 26.(6分)某同学用小型光具盘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如图所示 (1)在光具盘中央插入一块薄的平面镜作为 ,打开激光源,先使激光束从A点入射,将光具盘的右半侧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 ,此时,在右半侧的光具盘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接着连续两次改变激光源的位置,从而多次改变 角的大小,这样做的目的是 (减小误差/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3)如果使激光束从A点

11、入射,则反射光线 (会/不会)与OA重合,这一现象说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27.(7分)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他调节烛焰与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透镜的 上(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保持图中凸透镜的位置(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那么在探究u2f成像规律时,应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 cm刻度线的 (左/右)侧范围内,确定物体的位置后,再移动光屏找像(3)实验中可以发现,当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光屏上烛焰的像将 (变大/变小/不变)为了保证光屏上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应同时将光屏向 (靠近/远离)

12、凸透镜方向移动(4)实验中小组同学看到如图乙所示的成像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实/虚)像观察这种像时,眼睛应从图中凸透镜的 (左/右)侧透过透镜观察F甲乙28.(8分)小玲利用如图的装置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她让小车从木板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木板中点B和终点C的时间和距离,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时,小玲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这时她应该 (增大/减小)木板的坡度,或者换用更 (长/短)的木板;(2)实验装置调整好后,小玲重新进行了实验,她用停表测得小车通过S1、S2这两段距离所用的时间分别为3s、4.5s,用刻度尺正确测量出S2的长度为9

13、0.0cm,那么小玲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应该是 ,她所测量的AB段的平均速度为 m/s,A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做的 (是/不是)匀速直线运动;(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 (正确/不正确),这样测出的速度 (大于/等于/小于)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29.(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雪的形成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它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在水蒸气弥漫的云层里,雪最先以肉眼看不到的一颗微尘粒子形状存在,叫做晶核,通常会在低于零下1

14、0的环境下形成,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分子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能够克服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差异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三是云层下面气温低于0,接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低于4. 当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受强冷空气影响,1月4日盐城迎来了2020年首场降雪为了应对大雪对交通的影响,交警和路政部门提前布局,第一时间向路面

15、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 (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该过程中水蒸气需要 (吸热/放热)(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 A云层中气温较低 B云层水气充足C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D云层下气温较高(3) 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 (高/低)(4)收集一定量的干净雪置于室温下,观察雪的熔化现象,测量并作出雪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能反映雪熔化规律的图像是 甲 乙 丙 丁(5)1月4日凌晨我市大部分地区下的是雨夹雪,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

16、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BDADACCBCADB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6振动 响度 空气 17引力 间隙(空隙) 运动 18分开 同 排斥 19吸收 反射 不是20水 空气 折射 21汽化 液态乙醚 加压2225 19.0(18.819.1) 760 (752764) 23150 2 2.75 三、解答题(共46分)24(6分,每图2分)图略25(9分)按步骤给分,只有结果,没有公式代入过程的不给分。(1)s1=vt1=m/s0.54s=18m -3分(2)s=s1+s2=18m+85m=103m -3分(3) -3分26(6分,每空1分) 反射面 同一平面 入射 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会 可逆 27(7分,每空1分)主光轴 30 左 变小 靠近 虚 右28(8分,每空1分) 减小 长 1cm 0.15 0.2 不是 不正确 小于29(10分,每小题2分)(1)凝华 放热 (2)D (3)低 (4)乙 (5)靠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高于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