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2437222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区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区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区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山区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区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山区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耿马县耿马镇弄巴完小 尹秀玲 在山区小学从教多年,一直被中高年级学生的写作问题所困扰:学生对写作只是抱着应付态度,不能发自内心去写,不爱写甚至怕写。每次提起写作他们都会感到头痛、心烦,上写作课只是熬时间,有的学生为了完成写作任务,还会去抄作文书,完全脱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假话连篇。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的因素,也受到学校教学秩序和教师素养方面的影响。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山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分析各方面原因,探索能培养山区小学生写作兴趣的途径与方法。一、山区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的原因分析笔者所在的学校,由于地处偏远山区,是一所典型的山

2、区小学,因此,造成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自身生活环境与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在多年的山区小学学生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批改中,发现山区的小学生在作文中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内容,有时并非他们自身想表达的意思,即由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缺乏,很多时候他们无法用合适的书面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他们写时觉得无味,甚至心烦,而读他们文章的人更觉得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怕写、厌写作文,有时就算内心有想写的东西都不太愿意去写了。 此外,笔者从教的这所山区小学,包括学校周边的村寨,均坐落在一个斜长山坡上,村民们多以半圆形茅草土墙房为居室,这样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山区人民崇尚自然和神灵的生活习俗,

3、学生长期受祖辈们生活习俗的影响,继而又影响到了学习:对自然的神秘向往和对神灵的精神崇拜,形成了山区人民耿直豪放而稍显倔强的性格,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似乎把作文这种抒发细腻感情的事情,看作是一种有些阻碍性情发泄的障碍,因此,在学习写作过程中,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太习惯去观察,留意身边所发生的新事物,不太愿意耐心地去推敲能表达真情实感的词语句子,因此,抄袭便理所当然就成了他们应付老师的手段。 (二)来自学校教学秩序及教师素养方面的影响学生不爱写作文,并非完全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从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认为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师素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由于我校是一所百分之百农村小

4、孩的山区小学,老师们总是担心孩子不会说,更不会写。也正由于这种担心,低年级的教师都太注重学生的词语教学,而忽视了整体的说写训练。因此,在学生入学伊始,就已在不知不觉中把说话、表达以及写作拒之门外了。而教师素养方面,从我本人来看,在早几年的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虽也意识到低年级学生只注重词语积累而对写作无兴趣可言,但也没有被写作警钟敲醒,甚至还更加机械地试图用单个的词语来引导学生连缀成篇。直到一而再再而三地读到那些生搬硬套、索然无味和照搬照抄的文章,面对一双双纯真的眼睛后,被他们称为老师的我才猛然惊醒:本是些耿直豪放的纯真孩子,不能一直只写这种令人乏味的文章。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我试图用以下方

5、式方法来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二、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途径与方法无论是生活、家庭环境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学校教师教学阻碍了他们写作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都是兴趣问题。因此,分析各方面因素,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重点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将结合自身从教经历,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山区学生的写作兴趣。(一)从一年级起激发学生说话兴趣,打好写作基础之前提及由于担心学生表达能力,多年来,纵观我校低年级课堂,都很难听到孩子们法子内心的心声,只是一味地积累字词。 不说当然也就不会写,因此,低年级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启发学生说话,让他们想也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课堂中启发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家人和

6、自己;描述身边美丽的景色等等。此外,课后多与学生交流,在学生每次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时都要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强他们说汉话的信心。只有日常会说、爱说了,在写话中才有的说、喜欢说,也才能为中高年级的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二)中年级结合教学和生活实际积累、运用素材,激发写作兴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也十分强调语言和积累,“没有积累,更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更学不好语文。”此处所说的积累包括两部分:课内阅读中积累的书面文字知识和生活中留心观察的生活素材。 1、课内阅读积累 我校的学生由于家里没有课外读物,阅读主要指教材中课文的阅读。在教学中,我也

7、深深体会到教材是珍贵的学习资源,运用得当,以文引文,可以扩展孩子的写作思路。现在的课文一般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也易于模仿。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多读多悟,边读边交流。在师生、生生交流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为写作打好基础。此外,针对我校学生实际,以及课文编排的特点,在教材课文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如学习了一组诗歌,就引导学生写自己的诗;学习了一组写景的课文,就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周边的景物,写一篇描写自己家乡景物的文章;学习了一组童话故事,就引导学生续编故事,还可根据自己在大人们那听来的本民族传统故事,改编甚至自编故事。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善于鼓励,大部分课文不但能开启学生

8、思路,更能让他们举一反三地积累运用大量词汇语句,使得写出的文章不但词语句子恰当通顺,也能充满感情,更能给今后的写作形成底蕴,得心应手。 2、生活素材积累 课堂中书面知识的积累运用,能开启学生写作思路,丰富写作词句,而生活中的素材积累则能写出学生的真情实感。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必须教会学生用心眼留心观察生活。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大部分作文空洞无物、言之无物,而其中并非山区学生无情无感。纵观他们富有纯真的生活和豪放直爽的个性,缺乏的只是发现美、留意美的心眼。针对这一情况,在日常教学中,我不但引导、教会学生细心观察留意身边的人、物。如在校园中学会观察校园中的景物和同学们课间游戏时的生动神态,从而写

9、一篇有序而充满生机的赞美校园的文章;在劳动中观察同学们的动作神态,写一篇赞美人物的文章;在校外留心上学放学路上发生的同学与同学间的故事,写一篇记事的文章;在家中观察父母亲人的言行美德,写一篇感恩的文章;在村寨的各种民族风俗活动中,民族佳节时,细心观察活动场景,留心人们的激动心情,写一篇充满感情的记叙本民族传统佳节的文章可见,生活中并不缺乏美,充满神秘的佤山生活更是处处皆美,关键是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观察。(三)坚持在日记、周记里谈心激趣,培养写作爱好 1、日记中谈出真心“新课标提出:小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而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

10、感动的内容。”因此,在任教前半学年,我引导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刚开始时,近半数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应付态度,一天写一句两句话就完成了。但我也从不区别对待,对每一篇日记都细心批阅,然后针对实际情况写出激励或是启发的评语,并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日记中与他们谈心。就这么琐碎地坚持了半年,再看每个学生的日记,都能写一页两页,更重要的是能读到他们学习生活中的欢喜忧愁,以便更了解他们,为今后的引导打下坚实的基础。2、 周记中互相促进 “周记历时比日记长,有利于学生从一周的经历中筛选出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以便培养学生在积累中选择材料的能力。”因此,在下半学年开始直到毕业,我都让学生改写日记为周记,并定于下

11、一周周一早上进行周记交流:五人为一组互相阅读,互相写出评语,然后选出五人中最好的作品编入班级作文册,进步最大的作品粘贴在班级墙角“每月一览”里。(文册和一览表里均把点评者的评语一起发表)这样做,不仅让写的学生为了得到别人的好评而认真写,从而写出自己最感兴趣、感情深刻的文章,同时也让评读别人文章的学生为了能写出恰当合适的评语而认真阅读,从中互相取长补短。在日记和周记里,可以使学生们自由选择,写自己关心的想说的话,也可以使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多一份观察,多一份畅想。(四)结合学校实际,引导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读写一体化” 之前提到我校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个人几乎没有一本课外读物,不过幸运的是两年

12、前受上级部门关心,获赠一批图书。我利用这些资源,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进行课文阅读,培养学生“读写一体化”。 1、“从读学写。”我首先在所有图书中精选出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在分出几种类型,如写人的作品,写物的作品,写景的作品,想象的作品等,然后让学生几人一组地交换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并告诉学生阅读时要做好记录,如摘抄、讨论所得等。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中借内容:从文章思想内容入手,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社会经验,围绕一个认识点和情感点化开去,从而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借形式:从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入手,让学生学会运用文中表达形式和方法写自己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迁移性练习;借词语:引导学生摘抄积累文章丰富

13、的语句,并学会将他们归类,运用一类词语或一组词语创造性地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素材,使之成为自己的活语言。2、“因写而读。”学生在作文时常常被内容贫乏和无法表达等问题所困扰,这可以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得到解决,即以读助写。如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扩展性阅读,即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素材,来充实写的内容。比如在写“克隆人”等科学性文章,单凭山区学生的平时知识是写得有血有肉的,必须多阅读,多了解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此外还可引导学生学会比较性阅读,即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文内容,选取相同类型的范文,通过阅读比较,找出表达方法上的异同,以解决自己的作文难题,这一做法既是以上提到的分组分类型阅读。(五)互评互改,提高写作

14、能力“互评”已很好地体现在了周记交流中,而在课堂练笔中,除了互评,互改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在每学期十次的课堂作文练笔中,我选出三次学生互评互改的机会。作文写好后,先收上来,我整体阅读一遍后,再随意下发,让学生们互批、互评、互改。互评即批后写出评语;互改即改错别字,改语句表达形式等等,总之是改他们力所能改的。这样互评互改,在学生取长补短方面的功效起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在每次批改过后,我都让学生写当次批改感受或感想及收获等。如有同学写:“通过这次批改,让我懂得写作文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感情才能让人读着有兴趣。”“通过这次批改,让我发现写作文时一定要用合适的词语和写通顺的句子,否

15、则会闹笑话的。”“通过这次批改,我发现写一遍作文不但内容要写得好,字也要整齐清秀,要不然别人就不想往下读了”实践中虽然互评互改会费时费力,但是只要坚持,对学生每个下一次的作文都会激发兴趣。(六)教师“以身作则”,多写“下水作文” “所谓的下水作文就是把写作比作游泳,要教会别人游泳,教者自己必须也会游泳,且教者会游泳,也不能光站在岸上指挥,必须一同下水。”体现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即教师在教给学生写作文时,自己也要与学生一同写作文。 众所周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有理由而且也应该写好文章,至少是会写。更何况我的学生是语汇匮乏的山区小学生。好多教师一般会认为且告诉学生:作文只要把所

16、想写的写出来就行了嘛!但其实只要你一写就会发现问题,感到作文难写。这样一来老师才会设身处地为学生想,而在自己的教学中做些改革,想方设法引导启发学生写作。再者,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你要让学生爱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因此,每一次课堂作文教学中,我都会在备课时结合学生实际准备好一篇“下水文”。(“下水文”在实际应用中可分为文字式“下水文”和口语式“下水文”两种。)因此,在学生觉得无从下笔时,或说或写给学生做真实的范文。每一次当我照着读完或随口说出一篇文章后,学生们都会投以佩服的目光,且不再发牢骚说“不会写”、“难写”之类的话,而是立刻动笔写之。因此,我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下水作文”不仅

17、能使教师在自己亲自动手后更懂得评价学生作文,宽容学生作品,也可以学习学生作文中的精彩;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对写作忧虑重重的山区学生解决打不开思路、无从下笔的困难,以激发其写作兴趣和避免教学中的许多误区(如常见的命题作文,因为命题作文往往更脱离山区学生实际)。(七)在每一个写作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延续下一阶段写作兴趣心理研究表明,培养成就动机的核心便是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这些纯真直率的山区学生有一个共同民族特点:性格纯真,但胆小不自信,如果谁只会一味批评,只会打击他们写作的兴趣。因此,在最困扰他们的作文教学上,我采取以鼓励为主、体验成功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具体做法是:1、批改及评语中的谈心鼓励

18、对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篇习作我都努力亲自阅读,仔细批阅,对于错误的地方以最小的标志(圆圈)标出,而对于用得较好的或有较大进步的词语句子,我都会用一条粗波浪线和一个大“”标出来。而在评语中选择他们爱听,听得懂的词语表扬写得好和进步的地方,对于写得不足的则尽量委婉的点出,或与之谈心,提出对他的期望,也希望他说出自己的实际困难和真实想法,以便帮助解决。2、公开交流中的大胆而不能脱离实际的表扬学生虽小,但他们对于是非的判断也有一定的原则,如果你夸张地表扬,当事人和其他学生都会不屑一顾,甚至看轻教师。所以,在每次写完后的作文交流中,我在仔细批阅后,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和其他人也能看到的进步给予表扬,让他在

19、同学因信服而投来的赞许的目光中,真切的体验到自己付出后的成功喜悦,从而更有兴趣且有信心写好下一次作文。总之,作文难,文难作,难作文,这是山区学生的最大困扰。但我坚信,只要我们教师能结合实际地时时留心,处处注意,心中有“兴趣”,就随处都有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的机会;再加上设身处地地去引导、启发他们,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想方设法地、点滴地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相信学生们都会逐渐喜欢写作课的,喜欢写了,爱写了,写得有真情实感了,写作质量自然就提高了。因为,从中他们不但感兴趣,而且会增强自信心。俗话也说的好: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水足而文丰。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学生有了写作的热情和兴趣,写作也就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了。只要多积累多观察多习作,相信我们山区学生也能挥笔成篇,也将不只是羡慕别人的话题,要相信人才就在我们学生中间。作者信息:作者姓名:尹秀玲通讯地址:临沧市耿马县耿马镇教育办公室 邮编:677500工作单位:耿马县耿马镇弄巴完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