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考古诗文补充篇目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2397801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必考古诗文补充篇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必考古诗文补充篇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必考古诗文补充篇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中考必考古诗文补充篇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必考古诗文补充篇目(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中考必考古诗文默写补充篇目1、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2、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

2、充炭直。3、 渔家傲 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4、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5、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一)文学常识 “论语”的“论”是“论纂(zun)”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是儒家的

3、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二)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n),不亦/君子乎?”注释:时,时常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时间; 习,复习或者实习; 说,同 悦 ,愉快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

4、 愠,生气,发怒;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曾子,曾参; 吾,我;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为,替,给; 忠,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5、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注释:有: 同 “又” 立:站的住 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于自己不利的意见能正确对待。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注释:温:温习,复习。 故:指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理解与体会。 矣:语气助词,表肯定。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6、/则殆。”注释: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注释:箪:音d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注释:好:喜欢,爱好。 乐l:以为乐趣。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

7、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注释: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曲肱:肱,音g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注释:三人:几个人,泛指多人。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

8、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注释:逝者:指流逝的时光。 斯:这里指“川”,即河水。 舍:停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注释:三军:军队的通称。 匹夫:普通人,指男子汉。译文:孔子说:“军队的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注释:笃:忠实,坚守。 仁:仁德。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6、 庄子一则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9、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

10、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7、 孟子一则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11、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岂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仪吗?男子成年时(一般男子在古代成年是满20岁)的时候,父亲给予教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 教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能违背你的丈夫 ! 以顺从为原则,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重要的位置,施行天下最重要的道理。实现

12、志向了,就跟百姓一起实行它;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实行自己的道理。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操,威武不能屈服他的志向。这才叫做大丈夫!”8、 礼记一则原文:礼记学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

13、“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注释:“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9、 列子一则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意念出现登高山的景象,钟子期说:“好啊

14、!巍峨雄壮如同泰山耸立!”意念出现流水的景象,钟子期说:“好啊!汪洋恣肆如同江河奔流!”伯牙所想的,钟子期必定能领会的到。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边停下;心里十分伤感,(于是)取过琴弹了起来。最初弹奏大雨琴曲,紧接着奏出山崩的声响。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立刻完全领会其中的旨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的能力太好了。(你)体会的旨趣想象的场景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我到哪里隐藏我的心声呢?”10、 河中石兽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n),山门圮(p)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o)数小舟,曳(y)铁钯(p),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zhun)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断欤(y)?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