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技术要求综述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2389894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2.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技术要求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技术要求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技术要求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技术要求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技术要求综述(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土资源部金土工程办公室 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integrating Land and Resource Database)(金土工程试行)金土工程项目实施标准目 次前 言I引 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整合的原则34.1 一致性原则34.2 集约性原则34.3独立性原则34.4适用性原则34.5完整性原则35整合的内容及程序45.1整合内容45.2整合程序45.2.1准备阶段65.2.2数据库整合阶段65.2.3成果检查阶段66整合技术要求及方法76.1成果质量要求76.2空间数据整合要求及方法76.2.

2、1时相要求76.2.2数据格式76.2.3数学基础86.2.4要素分层96.2.5实体属性106.2.6空间数据拓扑关系106.2.7矢量数据接边116.2.8数字正射影像(DOM)镶嵌116.2.9 数字高程模型(DEM)拼接126.3非空间表格数据整合要求及方法126.3.1整合要求126.3.2处理方法137整合成果汇交要求137.1文件命名与存储方式要求137.2成果内容及格式要求138整合成果质量评价138.1整合成果质量评价方法138.1.1检查方法138.1.2评分方法148.2整合成果质量评定14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整合成果质量要求15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整合数据文件命

3、名及存储规则表19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整合数据成果内容及格式要求20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常用建库平台与相应的数据格式21附录E (资料性附录) 常用建库软件系统对图形要素的支持情况22附录F (资料性附录) 常用数据格式转换的中存在的问题23附录G (资料性附录) 常用数据格式转换的中存在的问题的处理方法24附录H (资料性附录) 空间数据跨带处理示例25表格目次表1整合的具体内容表表2数学基础规定表表3 数学基础的处理方法表表4 要素分层的处理方法表表5 实体属性的处理方法表表6 空间数据拓扑关系的处理方法表表7矢量数据接边的处理方法表表8 数字正射影像(DOM)镶嵌的处理方法表表9

4、 数字高程模型(DEM)拼接的处理方法表表10 非空间表格数据的处理方法表 A. 前 言为指导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工作,规范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的内容、程序、技术方法和质量要求等,提高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的成果质量,参照国家、行业相关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规范和国土资源数据库标准以及“金土工程”的相关要求,制定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的附录A至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 至附录H为资料性附录。本技术要求由国土资源部提出。本技术要求由国土资源部归口。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 本技术要求参加编制人员:引 言本技术要求作为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和“金土工程

5、”项目标准的一部分,按照国土资源部信息化标准和“金土工程”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参照国土资源部等相关标准和规程,制定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的原则、内容、程序、要求、方法、数据质量要求及评价等,不断增强国土资源数据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为国土资源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服务。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技术要求1 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的原则、内容、程序、要求、方法、成果质量要求及评价等,适用于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6、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 GB/T 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TD/T 1016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国土资源部 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 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 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 农用地分等规程国土资源部 农用地定级规程国土资源部 农用地估价规程3 术

7、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及定义。3.1 整合integration将分散的资源和服务按一定的知识管理规则和服务目的组织在一起。3.2 数据整合 data integration 通过各种手段和工具将已有的数据集成起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组织,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为用户提供条理化的信息服务,为后续信息的管理与使用提供规范,从而实现信息的增值利用。3.3 空间数据 spatial data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分布特征诸方面信息的数据,使用于描述所有呈二维、三维和多维分布的关于区域的现象。空间数据的特点是不仅具有实体本身的空间位置及形态信息,而且还有实体属性和空间关系(如拓扑

8、关系)信息。3.4 实体 entity 1. 概念模式中数据元素集合的表示。2. 具有共同性质的对象的类。3.5 实体属性 entity attribute 实体(3.5)的元素的描述。3.6 拓扑关系 topological relation指满足拓扑几何学原理的各空间数据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即用结点、弧段和多边形所表示的实体之间的衔接、关联和包含等关系。3.7元数据 metadata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等有关的信息TD/T1016 3.3 元数据。3.8数据质量 data quality数据质量是关于要素表示类型、要素表示

9、、要素属性、要素关系、以及要素表示类型的操作、数据集规范中所标识的数据集要素表示的总和的一个标示。数据质量被用于测定适用度。关于数据质量信息成分有两类:一类是数据质量定量化元素,另一类是数据质量定性化元素。3.9 质量元素 quality element数据库满足用户要求和使用目的的基本特性。这种特性可归纳为整合后数据库的空间数据的数据格式、数学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要素的完备性、现势性以及非空间数据质量等质量元素。这些元素能予以描述或度量,以便确定对于用户要求和使用目的是合格还是不合格。3.10 数据质量评价 data quality evaluation 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的方法和过

10、程。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演绎推算、内部验证、与原始资料(或更高精度的对立原始资料)对比、独立抽样检查,多边形叠加检查,有效值检查等,经检查应对每个质量元素进行说明,并给出总的评价,最后形成数据质量评价报告。4整合的原则4.1 一致性原则一致性指数据整合中的任何专业名词、术语的定义必须严格保持概念和语义的一致,同一专业名词和术语必须是唯一的,避免重复。4.2 集约性原则集约性指整合数据库符合数据库标准要求,没有数据库结构和内容的冗余,奠定数据共享的基础。4.3独立性原则独立性是数据库本身独立于业务应用系统,即基础数据库数据不会因业务应用系统的要求不同而在结构和数据内容上有所变化,数据体中不包含任何

11、依赖于业务应用系统的内容。4.4适用性原则适用性指整合后的数据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整合数据满足不同应用系统的调用,便于检索查询,提高工作效率。4.5完整性原则完整性是指数据整合在总体上应具有概括性和包容性,严格按照数据库标准和GIS格式的要求,容纳数据库标准的全部信息,不重不漏。对空间数据库进行综合处理,满足精度要求。5整合的内容及程序5.1整合内容整合的主要对象为土地利用数据库、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基本农田数据库、农用地分等数据库、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等。根据数据库整合对象的数据特征,将数据库整合的内容划分为空间数据和非空间表格数据。国

12、土资源数据库整合的主要内容见表1。表1整合的主要内容表空间数据整合数据格式数学基础要素分层实体属性数据拓扑关系矢量数据接边数字正射影像(DOM)镶嵌数字高程模型(DEM)拼接非空间表格数据整合非空间表格数据5.2整合程序整合的程序包括数据库整合准备阶段、数据库整合和成果检查阶段三个主要阶段组成,见图1。整合成果质量要求整合质量控制数据完整性逻辑一致性空间定位准确度数据正确性数据时相要求过程控制结果控制数据库整合准备阶段数据预处理分析数据库的标准、数据库内容、建库报告、数据格式、数据质量等数据源检查数据时相检查数据完整性检查数据一致性检查空间数据、非空间表格数据、元数据要素分层、属性结构数据库整

13、合阶段空间数据要素分层与实体属性增/删/改按照数据库标准要求制定整合实施方案确定数据库整合目标部署软硬件环境成果检查阶段非空间表格数据内容增/删/改改按照项目要求数据格式转换坐标系与投影重新定义拓扑重建空间数据接边/镶嵌/拼接按照成果内容及格式等要求整合成果数据省级国土资源部门检查提交省级检查报告省级数据库整合成果市级检查报告市级国土资源部门检查提交市级检查报告县及市级数据库整合成果CCHENGG 成果县级自检报告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检查提交县级自检报告县级数据库整合成果国土资源部检查省级数据库整合成果省级检查报告图1 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程序图数据源5.2.1准备阶段研究分析待整合数据库的标准、数

14、据库内容、建库报告、数据格式、数据质量等具体情况,对数据源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编制数据库分析报告。通过数据源检查,结合项目的具体要求,最终确定整合的目的、内容、要求和方法,并制定数据库整合的实施方案,同时部署软硬件环境。本阶段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数据时相检查:检查是否采用了最新时相的数据;(2) 数据完整性检查:检查待整合数据是否已完整齐全,具体内容包括:A. 空间数据是否完整;B. 非空间表格数据是否完整;C. 元数据内容是否完整;D. 与数据库相关的技术工作报告、检查验收报告等否齐全。(3) 数据一致性检查:检查待整合数据库是否符合最新的数据库标准要求,包括:A. 要素分层

15、是否符合最新的数据库标准要求;B. 属性结构是否符合最新的数据库标准要求;5.2.2数据库整合阶段对于不满足要求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具体内容包括:(1) 按照数据库标准要求对空间数据的要素分层、实体属性进行调整和修改;对非空间表格数据内容进行增/删/改处理。(2) 按照项目要求A. 对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形成统一格式的数据;B. 采用重定义或者转换的方式,统一数学基础;C. 进行接边/镶嵌/拼接处理,形成项目要求范围内的数据。5.2.3成果检查阶段(1)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对数据库整合成果进行自检,并编写自检报告;(2) 市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对县级部门提交的数据库成果、自检报告以及本级数据库整合成

16、果进行检查,并编写市级检查报告;(3) 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对市级检查报告以及本级数据库整合成果进行检查,并编写省级检查报告;(4) 国土资源部对省级部门提交的数据库整合成果及检查报告进行检查。6整合技术要求及方法6.1成果质量要求成果质量要求见附录A。6.2空间数据整合要求及方法6.2.1时相要求按照现势性原则,应尽量选取最新时相的数据,若时相不符合要求,则按照项目的要求对数据进行更新。6.2.2数据格式6.2.2.1数据格式的要求(1) 格式一致性:转换后空间数据格式应与提交数据要求格式保持一致。其中,数字正射影像(DOM)数据格式采用TIFF加地理定位信息文件,或者直接使用GEOTIFF。

17、数字高程模型(DEM)采用ARCGIS的ASCII码GRID格式。(2) 矢量数据转换要求:转换后数据应满足以下要求:A. 空间实体无丢失;B. 空间实体位置无偏移;C. 空间实体的几何精度符合要求;D. 空间实体属性内容无缺失。(3) DOM数据转换要求:转换后数据应满足以下要求:A. DOM数据的波段无丢失;B. DOM数据分辨率精度不降低。(4) DEM数据转换要求:转换后数据应满足以下要求:A. 格网点的平面坐标应保证正确;B. 格网点的高程值应保证正确。6.2.2.2矢量数据格式处理方法常用的建库平台所支持的数据格式各不相同(见附录D),因此对矢量数据格式处理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专用数据

18、转换工具或软件系统之间,将一种类型的数据格式转换成符合要求的数据格式。而常用建库软件系统对矢量数据的支持情况(见附录E)不一致,因此造成数据格式转换的中存在许多问题(见附录F)。针对常用数据格式转换的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具体见附录G。6.2.3数学基础6.2.3.1数学基础要求数学基础要求如表2。表2 数学基础要求表坐标系坐标系采用北京54坐标系或西安80坐标系,同一省内采用相同的坐标系;1:50万空间数据使用统一的球面坐标;1:1-1:25万空间数据使用统一的平面直角坐标;投影方式1:1万空间数据使用3度分带高斯-克吕格投影;1:2.5-1:50万空间数据使用6度分带高斯-克吕

19、格投影;主比例尺省级数据主比例尺为1:50万;市级数据主比例尺为1:101:25万;县级数据主比例尺为1:51:10万;乡镇级数据主比例尺为1:11:2.5万6.2.3.2处理方法具体处理方法见表3。表3 数学基础的处理方法表内容处理方法没有数学基础的空间数据定义坐标系、大地基准面、投影、分带、高程基准等不符合数学基础规定要求的空间数据大地基准面不一致重新定义大地基准面高程基准不一致统一转换成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方式不一致进行投影变换同一行政区域范围数据投影带不一致将整个行政区域范围数据作整体考虑,比较相邻投影带数据的经度跨度,将经度跨度相对较小投影带上的数据投影转换到相对较大的投影带上,

20、具体处理方式参见附录H的示例图。6.2.4要素分层6.2.4.1要素分层要求(1) 要素分层的完整性:以标准为依据保证要素分层完整,无缺失。(2) 概念一致性: A. 要素层名称和几何特征应符合标准要求;B. 属性表名称应符合标准要求;C. 属性表结构应符合标准要求;6.2.4.2处理方法表4 要素分层的处理方法表内容处理方法不完整的要素分层根据要素分层的缺失情况进行增/删处理属性结构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要素层删除属性结构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要素层,重新建立与标准保持一致的要素层6.2.5实体属性6.2.5.1实体属性要求(1) 数据完整性:实体无缺失或多余。(2) 数据的正确性:实体属性值正确6.2

21、.5.2处理方法表5 实体属性的处理方法表内容处理方法缺失或多余的实体根据实体缺失或多余的情况进行增/删处理不正确的属性值修改实体的属性值,使其满足数据正确性要求6.2.6空间数据拓扑关系6.2.6.1拓扑关系要求(1) 不存在悬结点;(2) 一条线上不存在重复点;(3) 多边形必须封闭,且只有一个标识点;(4) 不存在线自相交与多边形自相交;(5) 其他拓扑关系正确性要求。6.2.6.2处理方法表6 空间数据拓扑关系的处理方法表内容 处理方法没有拓扑关系建立拓扑,达到空间数据拓扑关系正确性要求错误的拓扑关系对出现拓扑错误的点/线/面进行调整后,重建拓扑,达到空间数据拓扑关系正确性要求6.2.

22、7矢量数据接边6.2.7.1接边要求(1) 接边一致性:接边后数据同一数据分层实体及属性应保持一致。A. 属性结构保持一致;B. 属性值保持一致;(2) 矢量数据完整性A. 接边后数据地理范围覆盖应保证完整;B. 接边后数据要素分层应保证完整。(3) 拓扑一致性参见6.2.6.1空间数据拓扑关系要求。(4) 接边精度要求:A. 接边后实体的图面点位误差不允许超过0.1mm;B. 接边数据比例尺不相同时,低精度数据必须服从高精度数据。(5) 行政界线接边要以民政勘界成果为基础,要求边界不重不漏。6.2.7.2处理方法表7 矢量数据接边的处理方法表内容 处理方法接边处实体的衔接在满足接边精度的基础

23、上,为实体设定相应的权重进行合并和分割,对于行政界线要以民政勘界成果为基础进行接边接边处实体所对应的属性的衔接为不同类型实体所对应的属性设定相应的权重进行合并和分割接边图层的空间数据拓扑关系参见6.2.6.2空间数据拓扑关系的处理方法6.2.8数字正射影像(DOM)镶嵌6.2.8.1 DOM镶嵌要求(1) 数据完整性:地理范围覆盖应保证完整;(2) 镶嵌接边处无明显的色调突变现象,且相邻图幅接边地物要素应保持无缝接边;(3) 接边重叠带不出现模糊或重影;(4) 镶嵌后整体影像反差适中,色调均匀,纹理清晰。6.2.8.2 处理方法表8 数字正射影像(DOM)镶嵌的处理方法表内容 处理方法接边处地

24、物色调选择适当的镶嵌位置(可在屏幕上用人工根据其接缝处地物的特征用交互的方式选取分割线,也可以用专用的算法自动选取分割线),设置分割线进行拼接,保证地物色调的一致性镶嵌后整体影像色调对镶嵌后整体影像进行色调均衡处理,直至满足镶嵌要求6.2.9 数字高程模型(DEM)拼接6.2.9.1 DEM拼接要求(1) 数据完整性:地理范围覆盖应保证完整;(2) 接边不应出现漏洞;(3) 两数字高程模型间相邻行(列)格网点平面坐标应连续且符合格网间距要求;(4) 两数字高程模型间相邻行(列)格网点高程应符合地形连续的总体特征,即使出现跳变,也应符合地貌特征。6.2.9.2处理方法表9 数字高程模型(DEM)

25、拼接的处理方法表内容 处理方法两DEM间相邻(列)格网点的平面坐标对于不满足拼接要求的DEM,重新在立体测图过程中修改等高线值,继而重新构建TIN后转换成采用ARCGIS的ASCII码GRID格式的DEM两DEM间相邻(列)格网点的高程6.3非空间表格数据整合要求及方法6.3.1整合要求(1) 非空间表格数据完整性:非空间表格数据应完整。(2) 概念一致性:非空间表格数据结构与标准保持一致。(3) 格式一致性:非空间表格数据格式与相关要求和标准保持一致。(4) 非空间表格数据的正确性:A. 非空间表格数据中定性和非计算的定量数据应与其真值相一致;B. 非空间表格数据中计算成果应保证正确。6.3

26、.2处理方法表10 非空间表格数据的处理方法表内容处理方法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数据结构修改非空间表格数据结构,与标准保持一致不完整的非空间表格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不正确的非空间表格数据按照相关标准重新计算统计格式不一致的非空间数据按照规定格式进行格式转换7整合成果汇交要求 7.1文件命名与存储方式要求县级以下相邻行政区分幅数据接边后作为一个成果数据存储;县级以上(含县级)相邻行政区分幅数据分别存储。整合成果的电子数据以文件夹分类存放。其中每个省的数据整合成果全部放入一个根文件夹内,每类数据库的整合成果放入一个次一级文件夹内,每个比例尺数据放入一个第三级文件夹内,空间数据、表格数据、文档数据以及工作过

27、程中的各类技术报告分别放入第四级文件夹内。整合数据文件命名及存储规则见附录B。7.2成果内容及格式要求整合数据成果内容及格式要求见附录C。8整合成果质量评价8.1整合成果质量评价方法8.1.1检查方法(1) 随机抽样检查从被检查的对象数据总体(检验批)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产品(幅)作为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检查评价数据的总体质量。随机抽样检测多采用人工目视检测方法,通过屏幕显示或输出,与原始数据进行核对,以确定数据的质量状况。(2) 完全检查使用预先定义和设计好的规则、方法或软件进行全面、自动的检查。8.1.2评分方法国土资源数据整合成果质量评价采用基于加权平均的缺陷扣分法,评分结果采用百分

28、制。8.2整合成果质量评定(1)依据成果评分评定成果等级; (2)不合格成果应修改完善后重新提交。以上详细内容参见国土资源基础数据检查验收规范。附录A(规范性附录)整合成果质量要求表A1 整合成果质量要求表一级质量元素描述二级质量元素描述质量要求描述数据完整性用于描述数据整合成果的完整程度,包括整合后提交的图、文、数、表元数据完整性包括元数据是否提交和元数据采集信息是否完整元数据必填项内容无多余数据整合成果中必须包含元数据,且按标准采集元数据各项信息元数据必填项内容无缺失文档数据完整性提交文档成果是否完整文档数据无缺失数据库标准规定的数据库内容中的文档数据和任务要求中规定的数据库整合工作文档(

29、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及相关说明等)等文档数据无缺失非空间表格数据完整性主要指数据库中非空间表格数据的完整非空间表格数据无缺失数据库整合成果中标准要求的各项非空间表格数据内容无缺失。如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指标表、补充耕地区域平衡表、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中矿产资源规划指标表、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中各项统计报表等空间数据完整性指空间数据在范围、实体、关系以及属性存在和缺失的状况地理范围覆盖无缺失指项目要求的地理覆盖范围的数据无缺失。地理范围覆盖无多余要素分层无多余如标准中要求必选要素图层为必须保留图层,可选要素图层是否保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要素分层无缺失实体无多余空间实体表

30、达的完整程度,应按实际情况和标准建立实体,实体无多余和缺失实体完整无缺失逻辑一致性指地理数据集内部结构的一致性程度及其对同一现象或同类现象表达的一致程度。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内容(包括空间特征、专题特征和时间特征),以及拓扑性质上的内在一致性概念一致性结构设计与标准的符合度空间数据的要素分层和属性结构与标准保持一致空间数据的要素分层(如要素层名称和几何特征)、属性结构(如属性表名、字段长度、字段类型等)与非空间表格数据结构设计与标准之间的吻合度非空间表格数据结构与标准保持一致格式一致性提交数据的格式与形式上与标准及项目要求之间的匹配程度元数据格式与相关要求和标准保持一致如元数据是否全部以Acce

31、ss2000的格式提交文档数据提交格式与相关要求和标准保持一致提交文档数据以标准要求格式提交,如wps2000、word2000、PDF(矿产资源规划相关文档)等。非空间表格数据格式与相关要求和标准保持一致提交的非空间表格数据格式为Access2000空间数据格式与相关要求和标准保持一致提交的空间数据格式均为E00格式文件命名与存储和相关要求和标准保持一致按多级存储方式存储,命名按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文件命名拓扑一致性具有几何逻辑关系的点、线、面拓扑关系和逻辑关系的准确程度不存在悬结点数据整合过程中,点、线、面之间拓扑关系正确一条线上不存在重复点多边形必须封闭,且只有一个标识点不存在线自相交与多

32、边形自相交其他拓扑关系正确性要求接边一致性相邻分幅的同一数据分层实体及属性保持的一致程度属性结构保持一致实体的属性结构保持一致属性值保持一致实体的属性值应保持一致空间定位准确度指空间实体的表达与实体真实位置的接近程度数学基础要求用于表达实体空间位置的数学参数采用的准确程度,主要包括平面坐标系和高程基准选择,及其投影参数选择的正确性等坐标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坐标系采用北京54坐标系或西安80坐标系,同一省内采用相同的坐标系;1:50万空间数据使用统一的球面坐标;1:1-1:25万空间数据使用统一的平面直角坐标;投影方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1:1万空间数据使用3度分带高斯-克吕格投影;1:2.5-1:5

33、0万空间数据使用6度分带高斯-克吕格投影;主比例尺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省级数据主比例尺为1:50万;市级数据主比例尺为1:101:25万;县级数据主比例尺为1:51:10万;乡镇级数据主比例尺为1:11:2.5万接边要求相邻空间数据接边的吻合度接边后实体的图面点位误差不允许超过0.1mm接边误差包括线接边和面接边,其中面接边为弧段接边;行政区域接边建议采用民政部门对边界走向的文字描述作为县与县边界接边的依据行政界线接边要以民政勘界成果为基础,要求边界不重不漏低精度数据应服从高精度数据不同比例尺矢量数据接边时,低精度数据应服从高精度数据镶嵌接边处无明显的色调突变现象,且相邻图幅接边地物要素应保持无缝

34、接边DOM数据接边应满足的要求接边重叠带不出现模糊或重影镶嵌后整体影像反差适中,色调均匀,纹理清晰接边不应出现漏洞,两数字高程模型间相邻行(列)格网点平面坐标应连续且符合格网间距要求,高程应符合地形连续的总体特征,即使出现跳变,符合地貌特征DEM数据接边应满足的要求转换精度在数据转换过程中,转换后数据精度应不丢失实体无丢失要求数据后点、线、面实体无缺失和多余实体位置无偏移要求转换后实体的位置无偏移实体几何精度符合要求要求转换后实体的几何精度符合要求实体属性内容无缺失要求数据后实体属性内容不丢失转换后DOM数据的波段无丢失;转换后DOM数据分辨率精度不降低DOM 数据转换精度要求转换后格网点的平

35、面坐标应保证正确;转换后格网点的高程值应保证正确DEM数据转换精度要求数据正确性用于表达或描述整合成果数据的准确程度,如空间实体的属性、类型表达是否准确,元数据、文档数据、非空间表格数据等内容是否正确属性数据正确性是指空间数据所负载的地理信息的正确性,本次技术要求指空间实体的属性值与其真值符合的程度。实体属性值应正确属性描述应以各数据库最新标准为依据。如果存在新旧标准不一致现象,将原属性值按照最新标准(修订)进行更新,如在数据库整合过程中,将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要素代码8位更新为10位等;属性描述要准确,如土壤类型、岩体、地层等定性属性描述正确元数据正确性提交的元数据应对相应的数据集进行描述

36、元数据描述应准确按照各标准中对元数据描述和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要求填写文档数据正确性提交的文档数据是否正确具体文档内容无缺漏,数据统计无错误,逻辑清晰按各专题相关标准规范编写文档数据,如农用地分等中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等按农用地分等规程要求进行编写等具体文档结构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在数据整合过程中形成的文档,应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编写,内容描述准确具体文档内容描述准确非空间表格数据正确性用于表达专题信息的非空间表格数据是否准确非空间表格数据中定性和非计算的定量数据应与其真值相一致非空间表格中数据值与真实值的符合度,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中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是否等于基期储量数据与登记数据之和非

37、空间表格数据中计算成果应保证正确非空间表格数据中派生(衍生)数据,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计算时相要求指表达某个时点信息的数据空间数据的时相数据库中空间数据所表达的某个时点信息空间数据时相应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按照现势性原则,应尽量选取最新时相的数据。如土地利用空间数据采集时点为2006年现状数据、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中空间数据采集时点为最新修编后规划数据,如果没有修编后则数据采用本轮规划修编数据附录B(规范性附录)整合数据文件命名及存储规则表表B1整合数据文件命名及存储规则表存储规则(文件夹级别)逐级文件夹或文件命名规则(文件夹或文件名称)文件夹内容说明一级文件夹XXX省数据整合成果每个省的数据整

38、合成果二级文件夹XXX省XXX数据库整合每类数据库的整合成果三级文件夹XXX省XX万XXX数据库整合每种比例尺数据四级文件夹空间数据表格数据文档数据工作技术报告整合后的空间数据、非空间表格数据如储量统计数据、规划指标数据等)、文档数据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各类技术报告文件文件名称(以相应数据库标准中规定的文件命名格式进行命名,分层存放的空间数据以“相应数据库标准中规定的文件命名格式+对应层属性表名称”命名)各类数据文件附录C(规范性附录)整合数据成果内容及格式要求表C1整合数据成果内容及格式要求表整合成果要求具体要求数据库成果内容每类数据库各种比例尺的整合成果数据和元数据。其中空间数据同时以图幅(标

39、准分幅或行政区分幅)数据和以省为单位整体拼合数据的两种形式提交文字成果内容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检查报告、整合成果的详细说明、省级初步验收意见。在数据库整合过程中按照规则扩展数据库内容的,在“整合成果的详细说明”中要给出详细说明数据库成果形式以光盘介质提交电子数据两份文字成果形式以纸质介质提交两份,以光盘介质提交电子文档两份数据库成果格式空间数据以ArcGIS的E00格式提交;元数据以Access2000格式提交文字成果格式表格数据以Access2000格式提交,文档数据以常用文档格式提交,如word2000、 wps2000附录D(资料性附录)常用建库平台与相应的数据格式表D1 常用建库平台与

40、相应的数据格式对照表建库平台图形格式MapGISWT/WL/WP MapinfoTab MicroStationDGNArcGISCoverage Shape GeodatabaseE00SuperMapSuperMap/ SuperMap BLOBAutoCadDWG瑞得SQL Server Image Type附录E(资料性附录)常用建库软件系统对图形要素的支持情况表 E1 各建库平台系统对图形要素支持情况表图形要素支持情况MapinfoArcGISMicroStationAutoCadMapGISTabShapeGeodatabaseE00DGNDWGWT/WL/WPPointlineP

41、olygonDonut polygonText3DAggregateCirclesCircular arcElliptical arcEllipsesnone注:表示支持;表示不支持。附录F(资料性附录)常用数据格式转换的中存在的问题表F1 格式转换中存在的问题数据格式转换类型转换中存在的问题Tab -DWG组合消失WT/WL/WP组合消失DGN组合消失SuperMap组合消失shpfile注记转为点。圆、圆弧、椭圆等都转为折线E00圆、圆弧、椭圆等都转为折线Geodatabase组合消失DWG-Tab点处理:1、块转换为线;2、块转换为点。Polyline中的弧段转为折线、样条线转为折线。W

42、T/WL/WPPolyline中的弧段转为折线、样条线转为折线DGNPolyline中的弧段转为折线、样条线转为折线SuperMap样条线转为折线shpfile块处理:1、块转为线组合图形;2、块转换为点图形,。Polyline中的弧段、圆、圆弧、椭圆、样条线等都转为折线。E00Polyline中的弧段、圆、圆弧、椭圆、样条线等都转为折线Geodatabase块处理:1、块转为线组合图形;2、块转换为点图形。样条线转为折线DGN-Tab单元处理:1、单元转换为线;2、单元转换为点。Polyline中的弧段、样条线等都转为折线。WT/WL/WPPolyline中的弧段转为折线、样条线转为折线DW

43、GPolyline中的弧段转为折线、样条线转为折线SuperMapPolyline中的弧段转为折线、样条线转为折线shpfile单元处理:1、单元转为线图形;2、单元转换为点。Polyline中的弧段、圆、圆弧、椭圆、样条线等都转为折线。E00Polyline中的弧段、圆、圆弧、椭圆、样条线等都转为折线。Geodatabase单元处理:1、单元转为线组合图形;2、单元转换为点图形。样条线转为折线MapGIS-Tab曲线等都转为折线DGN曲线等都转为折线DWG曲线等都转为折线SuperMap曲线等都转为折线shpfile圆、圆弧、椭圆、曲线等都转为折线E00圆、圆弧、椭圆、曲线等都转为折线附录G(资料性附录)常用数据格式转换的中存在的问题的处理方法表G1 格式转换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表问题处理方法组合消失重新组合,重建拓扑单元转为线组合图形单元转换为点图形块转为线组合图形块转换为点图形注记转为点重新添加注记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5页 共31页附录H(资料性附录)空间数据跨带处理示例表H1 空间数据跨带处理示例图将代号为18的A区进行投影变换(将其原中央投影经线105变换为111)原A区的坐标网在投影后删除,将B区的坐标网延伸至A区第 25 页 共 3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