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新热点──有关碳酸钠的计算题分析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2378151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新热点──有关碳酸钠的计算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新热点──有关碳酸钠的计算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新热点──有关碳酸钠的计算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中考新热点──有关碳酸钠的计算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新热点──有关碳酸钠的计算题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考新热点有关碳酸钠的计算题分析 2007-11-20 13:51 【大 中 小】【我要纠错】河北省冀州市北内学校史其武纵观这几年各省的中考化学,试题的难度一直并不算大,尤其是最末压轴之计算题目,可以说比较简单。总结一下有这么三个特点:一是所涉及化学方程式都是最常见的,有的甚至直接给出无须考生再写;二是都会贴近生活实际,都是在解决实际问题,讲究学以致用;三是或多或少都会涉及质量分数计算(不纯物质的纯度)。笔者发现这类题目比较倾向于对碳酸盐的考察,尤其是对碳酸钠的考察。下面我们总结一下,虽然每个题目比较简单,但是我们要从简单中体会出中考的意图和方向,体会出简单中也蕴藏着“化学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应用

2、于生活”的深刻含义。一、探索大自然2006年甘肃兰州 在我国青海湖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人们从盐湖中捞的碱会含有少量的NaCl。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和Na2CO3的固体25.0 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使气体全部放出。共收集到8.8 gCO2气体。试计算(1)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2)反应中消耗盐酸的总质量。分析:探索自然是每一个自然学科的任务和发展方向,我们学习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已经能够完成一些问题了。本题研究的是湖水中捞出的Na2CO3纯度问题,涉及不纯物质的计算,此时

3、所用试剂为稀盐酸,而已知量是CO2,题中两问不但要求Na2CO3的量而且盐酸也要求出,那都要根据已知量CO2了。不过这两个量可以一起列式求出。解:设固体中Na2CO3质量为x,消耗盐酸中溶质HCl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73 44 x y 8.8 g 1068.8 g=44x x=1068.8g/44=21.2 g 738.8 g=44y y=738.8g/44=14.6 g (1)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21.2g/25g=0.85=85% (2)反应中消耗盐酸的总质量=14.6g/7.3%=14.6g/0.073=200g二、家庭小实验

4、2006年河北课改区 小明利用家庭小实验粗略测定食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方法是:用注射器吸取20 mL食醋,逐滴加入到5.3g 10%的碳酸钠溶液中,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此时注射器中剩余的食醋为8 mL(食醋的密度近似为1g/cm3)。请计算食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分析:醋酸和碱面都是厨房里最常见物质,做这个实验每个同学都力所能及。生活处处有化学,生活处处有实验。这个题目其实简单,单却蕴涵着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本题化学方程式已给出,只是计算问题,要注意反应的两方都是溶液因此涉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解

5、:设食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x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 106 2605.310% (20-8)x 106(20-8)x = 2605.310% x=0.025=2.5% 答:食醋中醋酸质量分数为2.5% 。三、打击假冒伪劣2005年浙江 某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进行“诚信商品”研究时,检验商品标签所列成分及含量与实际是否相符。随机取出市售“纯碱”样品(成分说明如图),经检验杂质仅是氯化钠。准确称取样品10.9 g,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使其完全反应,其反应式:Na2CO3+CaCl2=CaCO3+2NaCl。将反应生成的沉淀物经过滤,洗涤,烘干,干燥后

6、得到白色固体10 g。(1)计算10.9g样品中纯碱的质量。(2)计算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3)根据检验结果,此纯碱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列入“诚信商品”。(6) 分析:科学讲究去伪存真,当前总有一些“假化肥”坑农害农,一些劣质食品坑害消费者,我们去认识和鉴别这些假冒伪劣产品成为近些年中考拟题之钟爱。本题要求降低(方程式已给出),计算依据就是给出的化学方程式,伪劣的依据是给出的图表标签,先计算再比较。解:设10.9 g样品中纯碱的质量为x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100 x 10 g 10610 g=100x x=10610g/100=10.6 g (1

7、) 答:10.9g样品中纯碱的质量为10.6g。 (2)则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10.6/10.9100%=97% (3)杂质含量1-97%=3% 3%5% 则此纯碱可列入诚信商品。优先反应原理在中考中的应用 2007-08-08 10:06 【大 中 小】【我要纠错】初中化学中学习了金属与盐的反应性质原理:(1)金属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2)盐必须可溶;还学习了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但在中考中,有很多此类题目超出了此范围,加大了难度。若利用高中的优先反应原理去解,则可简化解题。下面就“金属与盐的优先置换原理”与“酸与碱的优先中和原理”分别说明中考中此两类题目的解法。 1.优先置

8、换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则加入一种金属时,优先置换出金属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离子。 例1、 在盛有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试管底部有少量固体存在。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滤渣是( ) A. Cu B. Ag C. Zn和Ag D. Zn和Cu 分析:由于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CuAg,因而加入的锌粉优先与AgNO3反应,只有AgNO3完全反应后,锌粉才能与Cu(NO3)2反应,否则不反应。“向滤液中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的AgNO3尚未反应完,故Cu(NO3)2不可能反应,证明锌量不足,所以滤渣的成分应选B

9、。 例2、向含AgNO3 、Cu(NO3)2、Zn(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过滤,下列情况是可能存在的是(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Fe2+B.滤纸上有Ag 、Cu,滤液中有Ag+、Zn2+、Fe2+C.滤纸上有Ag、Fe,滤液中有Zn2+、Fe2+D.滤纸上有Ag、Zn、Fe,滤液中有Zn2+、Fe2+ 分析:铁粉加入混合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Fe2AgNO3Fe(NO3)22Ag ;Fe2Cu(NO3)2Fe(NO3)2Cu ,根据溶液中的优先置换原理,反应优先于反应进行。因此,A选项中,滤液中有Ag+证明反应未完成,自然反应还未

10、进行,正确;B选项中,滤纸上已经有Cu,说明反应已经发生或已经完全发生,则反应应完全反应,滤液中不可能有Ag+,不正确;C选项中,滤纸上有Fe,说明反应都已完全,但滤纸上没有Cu,不正确;D选项中,滤纸上由Zn,不正确。 【练习】 1.将铁粉加到一定量的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滤渣含有的物质可能是( ) A、铜 B、银 C、铜和银 D、铁、铜、银 205青岛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

1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铁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3.向含AgNO3 、Cu(NO3)2、Mg(NO3)2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 A.Ag、Cu、Mg B.Cu、Mg、Zn C.Ag、Cu、Zn D.Ag、Mg、Zn 4.向含AgNO3 、Cu(NO3)2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的离子有( ) A.A

12、g+ B.Ag+ Zn2+ C.Cu2+ Zn2+ D.Ag+ Cu2+ Zn2+ 5.向含AgNO3 、Cu(NO3)2、Mg(NO3)2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渣可能是( ) A.只含有银; B.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锌;C.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 D.一定含有银、铜、锌,一定没有镁。 6.将锌粒加到一定量的AgNO3 、Cu(NO3)2、Fe(NO3)2的混合溶液中,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渣含有的物质是 ;滤液中含有的物质的名称是 。 2.优先中和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酸性物质(或

13、碱性物质),当加入一种碱(或酸)时,酸性(或碱性)强的物质优先被中和。 例1、给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时,按顺序写出依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由于NaOH、Na2CO3、NaHCO3的碱性依次减弱,因而优先发生:NaOH+HClNaCl+H2O,再发生:Na2CO3+HCINaHCO3 +NaCl ,最后发生:NaHCO3+HClNaCl+H2O+CO2 例2、某溶液由NaOH、稀HCl、稀H2SO4、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理由是 。

14、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 分析:分析图像可知,向该溶液中刚加入Ba(OH)2溶液时,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说明开始加入的Ba(OH)2优先与另一种物质反应且不产生沉淀,根据优先中和原理,该物质应为酸,但不能是H2SO4(因为H2SO4能与Ba(OH)2反应产生BaSO4沉淀),因而是稀HCl;又因为盐酸与NaOH不能共存,因而NaOH不存在。所以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NaOH、稀H2SO4,一定存在的物质是稀HCl、MgCl2 【练习】1、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反应现象是( )A.只看到有大量气泡冒出B.只有白色沉淀析出C.开始冒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D.开始出现白色沉淀,

15、后冒气泡 2、(2005年山东菏泽)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滴加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和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所示的曲线表示的是( ) A B C D 3、某电镀厂排出的污水,其PH7(用H2SO4出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并含有CuSO4,要除去有毒的硫酸铜,同时调节至中性,可选用的一种物质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 ; 。 4、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时,反应现象是( ) A、有大量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色 B、溶液先变成无色,后出现气泡 C、开始时即冒气泡,后变成无色D、开始时不产生气泡,后冒气泡 5、向HCl和FeCl3的混合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如下图曲线正确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