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第二次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2373593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4.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福州市第二次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福州市第二次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福州市第二次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福州市第二次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市第二次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语文能力测试(完卷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少无适俗韵, 。(陶渊明归同田居(其一)( 3)其间旦暮闻何物? 。(白居易琵琶行)( 4)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5)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2 5题。重游鼓山记陈模去闽垣五十里,有山曰鼓山,镇马江之中枢,为城东之屏障。山石荦确,野径纡回,寺观穹窿,松楸疏散。五里

2、一亭,十里一阁,名流觞咏,恒集于此,盖福州第一名胜也。客岁,余买棹旋里,尘装甫卸,即雇笋舆,向东而行,直穷其胜。时适春和,晴空一碧,山容如画,笑靥迎人。才过五里亭,苍林荟蔚,香草缤纷,数树桃花,娇憨可掬。回忆十年前,老梅数株高出檐屋,今都就槁。寺僧易种以桃,千红斗艳,几疑武陵源尚在人间也。然余性爱梅,不爱桃,转瞬数年,景象一变,可以觇世态之沧桑矣。日午,入涌泉寺,随山僧啖蔬饭,既饱,摩娑四壁,旧题漫灭,不可复得。忆少时与吾友石生、霁泉雅集于此,浩歌狂啸,击碎唾壶,意气豪迈,不可一世。曾几何时,风流云散,霁泉墓木已拱,石生浪迹欧州,欲得再与把臂,付之梦想而已。兹山终古不改,得于十年后使余重游旧地

3、,人缘虽悭,名山之福犹获再享,亦幸事也。是夜辗转不寐,和尚云印极道绝顶胜景,邀余出游,允之。夜半首途,阴雾迷漫,咫尺莫辨。攀危岩,披茸草,蹀躞于磊砢中,约十余里,至朱晦翁所题“天风海涛”处,有亭翼然,颜曰:“观日”。惜为时太晚,日驭已徘徊于空际矣。俯视四野,群山如丸,千林若荠,行云奔逃,疾如飞鸟。宿霭作雨,忽阴忽晴,碧海接天,一色莫辨。近岩松涛怒吼,气象萧森,拉杂尘心,到此悉寂。下方缕缕炊烟,时已傍午。乘兴而下,抵喝水岩。复与方外群僧,纵谭琐事,但彼辈无风雅者,殊觉可厌耳。次早,得邮书,促赴芜湖,匆匆行迈,山灵有知,当为扼腕。倘天假之缘,数年后,得与石生再来一游,想亦山灵所深许。然使天或靳余英

4、年,抑或靳我石生,不使再见,即再见,或不能携手重游旧地,因在意料中也。譬如半山亭之梅,悉变为桃,梅之福宁不及桃,而竟不及桃。安知桃之后,不有他树为之代庖乎?余之能否再游兹山,亦犹之梅与桃也。嗟呼!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舟次无聊,挥毫记之,亦聊以志感云。(选自(鼓山艺文志有删改)注 荦(lu)确:山石不平的样子。旋里:雇船返乡。蹀躞(dixi):小步行走。颜:用颜体写的匾额。靳(jn):吝惜,不肯给与。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直穷其胜 胜:美景B宿霭作雨 宿:久获的C殊觉可厌 厌:润足D舟次无聊 次:停泊3下列四组全部体现作者重游鼓山之乐的一组是(3分)山石荦确,野径

5、纡回 山容如画,笑靥迎人 意气衰迈,不可一世名山之福扰犹再享 拉杂尘心,到此悉寂 复与方外群僧,纵谭琐事A B C D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十年后重游鼓山见到不少挑树,因本性爱梅不爱挑,故他对寺僧有所不满。B山僧邀请作者半夜出游,他们历经艰辛,到达现日亭,可惜错过了日出的时间。C作者借助游山时行到梅挑相易的现象,抒发了对人世沦桑、命运无定的感慨。D本文融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体现了古人“登山则情满于山”的文化情怀。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名流觞咏,恒集于此,盖福州第一名胜也。(3分)( 2 )梅之福宁不及桃,而竟不及桃。(

6、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出都留别诸公(其二)清康有为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选自清诗选)注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堵请求变法,但备受阻扰攻击。次年愤而返乡,临行时作七律五首赠与友人。战国:指帝国主义列强。啸青锋:啸,剑鸣声;青锋,剑。( 1)诗歌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中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3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

7、的两项是(5分)A觉新告诉觉慧,他遇见了梅,但是梅却有意地避开他,他感到伤心。这时,弟弟妹妹们叫他们一起去踢毽子,觉新没有兴致参加。(家)B刘玉英从赵伯韬那里偷听到做公债的消息,把消息卖给吴荪甫,得到了两千元,吴荪甫以为找到了可靠的内线,没想到刘玉英两头做内线,他最终吃了大亏。(子夜))C玛丝洛娃怀孕之后被养母赶出家门。她先后在几户人家做女仆,但都无法做得长久。她的姨母介绍她当洗衣工,她又怕苦怕累。最后她落入了妓院。(复活)D若望放荡不羁,让克洛德很伤脑筋。他声色俱厉地痛斥若望一番,然而刚训完,若望又照旧心安理得地继续干他那些叛经离道的行径。(巴黎圣母院)E德蓬风死后,欧也妮用150万法郎还清

8、了叔父生前的债务,成全了堂弟的婚事。她开办了养老院、教会小学、图书馆,还捐了一个黄金的圣休匣给教堂。(欧也妮葛朗台)8简答题(任选一题)( 5分)( l)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孔明嘱曰:“望于敬在公瑾面前勿失言亮先知此事。恐公瑾心怀嫉妒。又要寻事害亮。”“此事”指的是什么事?公瑾后来“寻事害亮”,又指什么事?请简述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 第六十一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宝玉道:“也罢。这件事我也应起来,就说是我吓他们玩的,悄俏的愉了太太的来了”宝玉“应起来”的是什么事?他为什么会把这件事应下来?请简述相关情节。(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

9、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粱惠王)(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2)上面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三、现代文阅读(2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 - 12 题山寨版“狮身人面像”的警示袁跃兴一座山寨版的埃及狮身人面像亮相河北石家庄,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远在千里的狮身人面像老家埃及,并引起埃及文物部门的关注。依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

10、组织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作为缔约国的中国,高仿的狮身人面像触犯了国际公约,埃及方面已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投诉。这种仿造、复制的文化现象,不是孤立和个别的。天津仿建的曼哈顿城,苏州仿建的伦敦塔桥,上海仿建的泰晤士镇盲目照抄照搬国外著名建筑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一名世界顶级建筑师曾对中国一处建筑物“擅自模仿”表示强烈抗议,并称将就此对簿公堂;而对于中国建筑界的模仿风,“有考古学家甚至声称这是中国对自己全球霸权的断言”。这些山寨版建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照葫芦画瓢,既未考虑文化地理的差异,也未顾及自己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只是一味地照抄照搬,毫无创造性地仿造复制。同时,我们对于本国

11、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那些最驰名、最响亮、最惹眼、最具影响的文化经典,从名城、名镇、名街、名人、名著到名人死后的墓室和名著里的主人公,乃至列入国家名录的各种文化遗产等,进行浓妆艳抹,重新包装,甚至拆卸重组,再描龙画凤,招摇于市,其中的文化内涵、历史意蕴、本土气质和个中独特的精神却完全被抛弃。这种放肆的粗制滥造,这种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我们往往把文化现实与历史的“断裂”,说成是现代文化的原始苦恼。现代文化艺术暴露了这种普遍的贫困,我们徒劳地模仿一切伟大创造的时代和天才,徒劳地搜集全部的世界古典文化放在现代人周围,不断地给它

12、们命名,但我们仍然是一个永远的饥饿者。须知文化复制现象的大量出现,是发生在我们这个技术突飞猛进、商业发达、消费旺盛的文化大背景下,我们本可以让这样的文化背景成为文化创造的条件和源泉,但我们却让它扼杀了我们的文化冲动,禁锢了我们的激情,消除了我们的理性,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开始萎缩,使我们不再是丰富的、自由的和富有创造性的。于是,在文化中,我们精神力量萎缩,原创智慧低下,创造力式微。(选自检察日报2020 年5 月30日,有删改)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石家庄出现高仿狮身人面像引发了埃及方面向联合国的投诉。B中国建筑界的模仿风表明了中国对自己“全球霸权”的断言

13、。C若只徒劳地模仿、搜集、呈现,现代文化的原始苦恼依然存在。D文章从现象入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阐明危害,引人深思。11根据文章第段,概述“伪文化”的两种表现。(2分)12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如何看待“文化复制”。 (4分)(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15分)本城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木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辛亥年的枪声(节选)南帆现代知识分子很少有这种颐指气使的性格。鲁迅对于正人君子的虚伪深恶痛绝。他的内心存有深刻的怀疑。既怀疑他人,也怀疑自己。他很难与哪一个人成为刎颈之交,并肩地挽起手臂临风而立。“

14、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种孤独的确是鲁迅的精神写照。美国回来的胡适当然有些绅士风度,温和,大度,自由主义式的宽容,主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他与陈独秀共同提倡白话文的时候流露出些许霸气,后来就是一个好好先生,闲暇时吟一些“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之类的小诗。徐志摩呢?“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这个浪漫多情的诗人骨头轻了一些。当然,还有“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那是一个沸腾的郭沫若,尽管他的激情有余而刚烈不足。一身中山装的林觉民手执步枪,腰别炸弹地闯入广州总督衙门的时候,人们联想到的多半是江湖上的大侠

15、。林觉民在福州结交的许多同盟会员都喜欢行侠尚武,这一批知识分子不是书斋里的人物。驳康有为,斥梁启超,林觉民与这一批知识分子崇尚行动,不仅用笔,而且用枪。如今,许多历史著作提到陈独秀、胡适或者鲁迅、周作人的启蒙思想,另一些风格迥异的知识分子群落往往被忽略了。侠肝义胆的一个标志就是随时可以赴死。真正的大侠只能独往独来;缠缠绵绵只能消磨意志。英雄手中的长剑,一方面是格杀敌手,另一方面是挥断自己的情丝。儿女情长是柳永、梁山伯或者贾宝玉们的故事,与行走在刀尖上的革命者离得很远。然而,没有想到,福州乡亲林觉民同时还是一个情种。他不仅一身侠骨,而且还有一副柔肠。“意映卿卿如晤”,他要离开自己至爱的女人赴死,

16、他希望陈意映明白他的心意,不要怨他心狠,不要悲伤过度;即使成为一个鬼魂,他也会依依相伴,阴阳相通。天下为公,坦坦荡荡;两情相悦,寸心自知。福州的林觉民纪念馆即是他出生的原址。这座大宅院曾住着林觉民父辈的七房族人。当时,生活在大家族中的年轻一辈压抑,无助,未老先衰。如果套上一个不称心的婚姻,他们的下半辈子再也产生不了任何激情。上一代人的嘤嘤悲泣始终缭绕在林觉民的耳边。也是父母之命,也是媒妁之言,但是,老天爷却让他遇到了情投意合的陈意映。但是,林觉民就要岛开这座大宅院,远赴疆场。死何足惧,真正割舍不下的是陈意映。可是,没有一个至爱的女人,林觉民的内心一定轻松许多;可是,没有一个至爱的女人,生活还值

17、得喷出一腔的鲜血吗?“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就是在这一刻,历史无情地撕裂了这个男子。广州起义时,林觉民的岳父陈元凯正在广州为官。得到林觉民被捕的消息,他急如星火地遣人送信。赶在官府的追杀令抵达福州之前,林家火速迁走。一个月后,陈意映早产;五个多月之后,武昌起义;又过了一个月,福州起义,福建革命政府宣告成立。革命的成功将归于众人共享,丧夫之痛却是由陈意映独吞。两年之后,这个女人还是被绵长不尽的思念噬穿、蛀空,抑郁而亡。武昌起义成功之后的半年,孙中山先生返回广州时途经福州,特地排出时间会见黄花岗烈士家属。至于陈意映是否参加,史料之中已经查不到记载

18、。这个女人的踪迹此时已经淡出历史著作。她只能活在林觉民的与妻书之中。(选自辛亥年的抢声有删改)1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顶是(5分)A以林觉民为代表的一批风格独特的知识分子,既善辩敢言也崇尚行动,他们拿得起笔,还握得起枪,却往往被忽略。B林觉民既有一身侠骨,还有一副柔肠。他的婚姻虽然秉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婚后,与妻子陈意映情投意合。C陈意映没能出席孙中山先生接见黄花岗烈士家属的会面,她独自承受着丧夫之痛,在无止境的思念中香消玉殒。D篇首使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尖悦地批评了鲁、胡、徐、郭等知识分子的性格弱点,赞颂了林觉民的豪侠之气。E这篇文革既有散文家的真情,又有批评家的睿智

19、,在理性与感性之间穿梭自如,字里行间洋溢着智慧的警觉。14请谈谈第段划线句在文中的含意。(4分)15请很据文本,探析“她只能活在林觉民的与妻书 之中”这句话的涵义。( 6分)(乙)实用类文本阅读(l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 题梅汝璈 孤寂的大法袍徐百柯有天晚上,北京顶银胡同停电。梅汝璈枯坐在家中吱吱作响的藤椅上。黑暗中他轻轻地哼起了清华学校早年的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立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 60 年代初。今天,梅汝璈的儿子梅小璈回忆自己的父亲时,一下就想到了这一幕。他对记者谈起父亲的晚年时用了这样一个形容词: “孤寂”。作为一个留美法学博士

20、,梅汝璈曾执著坚持的那些法学信念渐渐失去了依托三权分立;司法独立这是法哲学奠基人孟德斯鸠奠定的理论,又在杰斐逊等人的实践中加以完善的。新中国在学科建制上完全照搬“老大哥”苏联,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保留了法律系,且讲授的内容都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法学。这让毕业于清华学校、留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芝加哥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的梅汝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他努力按照党对“旧知识分子”改造的要求,虔诚地学习俄语,试图不被形势甩下。“其实,他个人的小环境还是不错的,起码在物质上。如果以季羡林的牛棚杂忆为参照系,他并没有受太大的罪。”梅小璈在解释父亲晚年的孤寂心境时如是说,“但他的学科没有了,他的学术没有了。”

21、在那个年代,“梅汝璈”三字变成一个空洞的符号。有研究者曾这样评价这位外交部前顾问:“梅汝璈名字出现的频率和受关注的程度,基本上是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在上世纪整个 50 年代和 60 年代初,一旦中日关系出现“问题”了,他就会被邀请出面撰写文章;而中日关系“良好”时,他的名字则不愿被各方的人们所提及。但梅汝璈注定书杏青史。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946年3 月19 日,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当日,中央日报 等中国最权威的媒体,同时在显著版面刊出标题:“清算血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官梅汝璈今飞东京”。东京帝国饭店,盟军最高统

22、帅部中国联络官为梅法官举办接风宴会。宴会上,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次长兼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的顾毓琇,将一柄装饰华贵的宝剑赠予梅汝璈。梅汝璈深深鞠躬,双手过顶接剑。他说:红粉送佳人,宝剑赠壮士。可惜我非壮士,受之有愧。”顾毓琇说:“你代表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和千百万死难同胞,到这侵略国的首都来惩罚元凶祸首。天下之壮烈事,以此为最。君不为壮士谁为壮士!”(11)听罢,梅汝璈拔剑出鞘,动情地表示:“戏文中常有尚方宝剑,先斩后奏。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23、”(12) 这位“壮士”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所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 28 名日本甲级战犯,除两名病死狱中,1 名因精神病终止审判外,东条英机、广田弘毅、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等 7 人被判处绞刑,梅津美治郎等 16 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判处有期徒刑者 2 人。(13) 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选自民国风度,有删改)l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

24、两项是(5分)A新中国成立后,梅汝璈对源自苏联的社会主义法学感到陌生,但他努力按照党对“旧知识分子”改造的要求改造自己,终成法学大家。B在东京举行的招待宴会上,梅汝璈接受了顾毓琇的宝剑,并立志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严惩战争罪犯,以告慰死难同胞的在天之灵。C文章前半部分侧重写梅汝璈的渊博学识,后半部分侧重表现他的赤子情怀,既表达对梅汝璈的崇敬,也为他晚年的孤寂感到惋惜。D28名日本甲级战犯,2人病死狱中,1人因精神病终止审判,7人被判处绞刑,16人被处无期徒刑。翔实的数据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E文章既有概括式的叙述也有具体生动的描写,使得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并且文章语言质朴无华,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1

25、4请谈谈第段划线句在文中的含意。(4分)15请根据文本探析,“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这句话的涵义。(6分)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16 阅读下面语段,根据要求做题(4 分)一百年来,汉语词汇发生了天翻地(f)的交化,不断涌现的大批新词新语,有的早已成为匆勿过客,有的仍在当今杜会生活中坚强存在。来自四川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的31 位学者,十分重视这些词语。由他们担任编审、116 名资料人员集体完成的100年汉语新词新新语大辞典,即将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推出。该辞典收录了从1912年到诞生的新词新语约1.1万个,相当于为这些词语创建了一个

26、档案库。(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l 分)( 2)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限15字以内)(3分)17请在下面这副对联的横线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词。( 2分)上联:傲事 底气下联:为人当存良心18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7分)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学排行榜,人们褒贬不一,家长们困感更大,给孩子填志愿,到底该参考哪个排行榜呢?对此,专家指出,不管哪个排行榜都有局限性,也不排除中间有人为操纵的因素,人们可以参考,但是千万别过于校真。你对大学排行榜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 字左右。)五、写作(7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

27、求写作文(70分)康德说:“有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笑。”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用;(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6分)(1)锲而不舍 (2)性本爱丘山 (3)杜鹃啼血猿哀鸣(4)不霁何虹 (5)梧桐更兼细雨 (6)濯清涟而不妖(二)文言文阅读(15分)2.(3分)C(厌:嫌恶,腻烦)3.(3分)D(排

28、除,本题重在考查“重游”、“乐”的理解。)4.(3分)A(作者并没有因为易梅为桃而对寺僧不满)5.(6分)(1)名士喝酒吟诗,常常在这里聚集,大概是福州的第一美景吧。(得分点:觞,名词作动词,喝酒,1分;判断句1分;通顺1分。)(2)梅的福气难道比不上桃?但是终究比不过桃。(得分点:宁,表反问,难道,1分;而,表转折,但是,1分;通顺1分。)【参考译文】距离闽省城五十里,有座山叫鼓山,镇守在马江的害冲要道,是城市东边的屏障。这座山山石嶙峋,野路曲折,寺观高大,松树楸树疏落地生长着。每隔五里一个亭子,每隔十里一座阁楼,名士喝酒吟诗,常常在这里聚集,大概是福州的第一美景吧。去年,我雇船返乡,行装刚

29、刚卸下,就雇了竹轿子,向东边出发,直达山之美景所在。当时恰逢春和日丽,晴空万里,山景如画一般,显出酒窝迎接客人。刚过了五里亭,绿林茂密,香草缤纷,许多株桃花情态娇羞,憨态可掬。回忆十年前,几株老梅高出屋檐,现在都快要枯萎了。寺里的和尚改种桃树,千红争艳,几乎要怀疑武陵源还在人间啊。但我本性爱梅花,不爱桃花,转瞬几年,景象全变,可以借此窥视到人情世故之沧桑啊。中午,我进入涌泉寺,跟着山僧一起吃蔬菜饭食。吃饱后,我轻轻抚触寺院的四壁,过去题写的字词都模糊不清,不可再得了。回忆少年时候和我的朋友石生、霁泉在这里优雅聚会,尽情高歌吟唱,抒发壮怀,意气豪迈,不可一世。曾几何时,我们的流风余韵如浮云般散尽

30、,霁泉墓边的树已经可以两手合抱了,石生在欧洲漂泊流浪,想要再和他们亲切会晤,只能是付之于梦想罢了。这座山自古以来不曾改变,能够在十年后让我重游旧地。我的人缘虽然缺乏,但(游玩)名山的福分还能够得以再次享受,也是幸运的事情呀!这天晚上,我辗转难寐,和尚云印尽力描述鼓山顶峰的美景,邀请我一起外出赏游,我答应了他。我们半夜出发,阴雾迷漫,相距很近都难以辨识。我们攀爬高高的岩石,拨开密密的草丛,小步行走在石头间。走了大约十余里,我们到达朱熹所提写的“天风海涛”处,有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一样,匾额上用颜体写着“观日”。可惜为时太晚,太阳已经在半天空徘徊了。俯看四方,群山如弹丸一般,密林像荠菜一样,行云游走,

31、快如飞鸟。久聚的云气化作降雨,天气忽阴忽晴。远处碧海连天,混为一色不可分辨。靠近山岩处松涛怒吼,气象阴森,零乱的世俗之心,到这里就会全部归于寂静。山下正升起缕缕炊烟,时间已经临近正午,我们乘兴下山,到达喝水岩。我又和尘世之外的僧人们纵谈琐事,但是那些人中没有擅长吟诗作赋的人,甚觉得让人腻烦了。第二天一早,我得到邮寄来的书信,敦促奔赴芜湖,于是匆匆远行。如果山灵有知觉,一定会替我扼腕叹息。倘若上天能借给我缘份,数年以后,能够和石生再来游玩一趟,想想也应该是山灵所深切许可的吧!但是假使老天爷或者不肯给予我年岁,或者不肯给予石生年岁,不让我们再相见;即使再见面,或许不能携手重游旧地,也都是在意料中的

32、吧。就像半山亭的梅树,全部都变成桃树。梅的福气难道比不上桃?但是终究比不过桃。又怎么知道桃树之后,不会有其他树再取代桃呢?我能否再游这座山,也就像这梅树与桃树啊。唉!树尚且像这样是会变的,更何况是人呢?舟行停泊时很无聊,挥笔记下这次游玩,也姑且用它来表达我的感触罢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1)示例1:【要点】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诗人个人高尚的志趣,与阴霾混沌的社会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分)表达出诗人对上书受到重重阻挠而不达(壮志难酬)的愤慨。(1分)示例2:【要点】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1分)借阴霾混沌的社会环境反衬出诗人个人高尚的志趣。(1分)表达出诗人对上书受到重

33、重阻挠而不达(壮志难酬)的愤慨。(1分)示例3:【要点】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1分)诗人以“芳馨”“兰”来象征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以“雾千重”来象征渺茫的前途或阴霾混沌的社会环境。(1分)表达出诗人对上书受到重重阻挠而不达(壮志难酬)的愤慨。(1分)(手法1分,具体阐释1分,表达的情感1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要点】豪情万丈;志趣高远;忧国伤时;雄心不渝。(3分)(意思对即可,答出三点即给满分。解析:每一联都可以概括出一种形象特点。)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5分)A E解析:A觉新参加了弟弟妹妹们踢毽子的游戏,E是葛朗台死后。8.

34、(5分)(1)(第一问)【要点】指的是周瑜故意让蒋干偷走假造的信件。借曹操之手杀掉蔡瑁、张允二人。(第二问)【要点】公瑾要求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之箭,诸葛亮却说只要三天。公瑾顺水推舟安排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完不成就要重罚。诸葛亮如期交箭,公瑾无可奈何。(意思对即可)(2)(第一问)【要点】王夫人屋里遗失财物。玉钏、彩云为此争吵。(第二问)【要点】遗失财物实为彩云所偷。她受赵姨娘指使所为。为了顾全探春的面子,宝玉应下了偷拿东西的事。(意思对即可)(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6分)(1)(2分)【要点】士不应该以物质财富作为自己的首要追求,应该有更高的道德标准。(意思对即可)(2)(4分)【要

35、点】孔子的话侧重于个人修养层面,认为士应重道,而不应过于注重物质享受。(2分)孟子的话侧重于执政者的施政理念,认为应先让老百姓有充足的物质保障,然后才能提出道德层面的要求。(2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孔子说:“士有志于道,而又以穿的衣服不好吃的饭菜不好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的。”(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而有恒心的,只有士人能做到。至于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就会因此没有恒心。一旦没有恒心,就会放荡胡来,无所不为。”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0.(3分)B(是某考古学家的声称,不是作者的看法。)11.(2分) 【要点】对国外知名建筑一味照抄

36、照搬,未考虑文化地理差异,不顾及地方特色、文化底蕴。对国内的文化经典庸俗地包装,甚至重组,抛弃本国文化经典中的精髓。(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应抓住“同时”一词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意思对即可)12. (4分)【要点】文化复制是一种伪文化,使我们的文化变得浅薄、庸俗。文化复制实则体现的是文化的贫困与匮乏。文化复制消弭了我们精神世界的创造力。(一点1分,答出三点即给4分。意思对即可。)(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13.(5分)C D 解析:C现存资料无法证明陈意映到底有没有出席孙中山先生接见黄花岗烈士家属的会面,而不是肯定她没有出席。D并非对比手法,没

37、有尖锐的批评意味。14.(4分)【要点】辛亥革命前夕,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作为革命者的林觉民不得不割舍下情投意合的妻子,这是残酷的现实。(2分)被撕裂的不仅是他的生命,还有他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2分)(围绕“历史”和“撕裂”进行分析,意思对即可。)15.(6分)【要点】陈意映在其他史料之中难以查到记载,没有与妻书,这样一个女性就会被历史湮没。(2分)与妻书传递出林觉民的侠骨柔肠和夫妻二人的两情相悦。(2分)作者在叹惋陈意映的同时也告诉人们,无数象陈意映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也在默默地推动着历史,值得人们纪念。(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13.(5分)A C

38、 解析:A因果关系错;C前半部分侧重写渊博学识,不恰当。14.(4分)【要点】新中国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保留了法律系,且讲授的都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法学,因此说“他的学科没有了”。(2分)梅汝璈这个名字渐渐成了一个空洞的符号,只是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因此他的学术没有了。(2分)(意思对即可。)15.(6分)【要点】虽然梅汝璈义愤填膺,但仍然要依法审判战争罪犯,而非迁怒于日本人民。(2分)这句话体现了梅汝璈作为大法官依法行事的法学信念。(2分) 日本帝国主义者不等同于日本人民,这种态度是我们处理中日关系乃至国际关系时应当秉承的。(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16.

39、(1)(1分)覆(2)(3分)百年汉语新词大辞典编成并将出版(“百年汉语新词大辞典”、“编成并将出版”。各1分;用一句话表达且在规定字数之内,1分)17.(2分)应有该有 要有 须有 应具(若有其他答案,符合对联要求即可。)18.(7分)示例一:大学排行榜有其存在的意义。首先,排行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高校的办学积极性,促进高校在硬件及软件上加大建设力度,有助于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其次,大学排行榜也为广大家长、考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考生们明确志愿填报的方向。家长、考生对大学排行榜应加以重视。有关部门也应加强管理,使之更加健康地发展。示例二:大学排行榜可信度不高。因排行榜对大学的名气与招生影响深远,受利益驱使,不排除某些高校为此而弄虚作假,排行榜也可能因此而失去其应有的公正性及科学性;此外,排行榜缺乏科学公正的评价指标体系,缺乏有效的管理及监督,故其参考价值不大,甚至可能误导广大家长、考生。因此,不可轻信排行榜,排行榜乱象理应加强管理。(看法合理2分,表达简明连贯5分。其他看法,言之成理即可。)五、写作(70分)19.(70分)参见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