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烟叶生产配套技术研究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2346545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进口烟叶生产配套技术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进口烟叶生产配套技术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进口烟叶生产配套技术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进口烟叶生产配套技术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口烟叶生产配套技术研究(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9页 共29页墨江县2007年部分替代进口烟叶生产配套技术研究一、烤烟新品种适宜性比较试验烟叶产、质量的形成主要受气候和品种以及土壤、施肥、大田管理、成熟采收、烘烤等因素的制约,在相同的气候生态环境中,对烟叶品质起主导作用的是品种。为充分发挥普耳市的自然生态优势,生产出风格特色的区域烟叶,为普耳市今后烟叶生产对品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烤烟新品种的适宜性比较试验。1、试验设计试验以云烟85为对照,设云烟96、云烟97、云烟99、云烟202、云烟203、KRK22、KRK23、KRK26、KRK28、T27为处理,随机排列

2、,重复三次。每小区植烟50株,移栽行株距:120cm50cm,总种烟1650株,种植面积1.5亩。另外每个品种示范0.1亩,共示范1亩。2、试验植烟土地的选择土地要求平整,肥力均匀,土壤pH值5.56.8之间,质地黄红壤或紫色土,前作没有种过烤烟或其它茄科作物,排灌方便。3、品种施肥根据试验田块的土壤肥力分析检测结果和品种需肥特性确定纯N施用量及N、P2O5、K2O比例,各品种的建议施肥量见下表。 表1 试验品种施肥表 单位:kg.品 种亩施纯N量(kg)N、P2O5、K2O配比基肥提苗肥复合肥(kg)硝酸钾(kg)硫酸钾(kg)云烟85、云烟96、云烟202、云烟9961:1:2.9385-

3、云烟20341:1:3.533.555KRK22、KRK23、KRK26、KRK28、T275.51:1:2.948.55-云烟977.01:1:2.863.55-4、观察记录4.1试验点情况调查:包括试验点的详细位置(海拔、经度和纬度、县乡村名),土壤基本情况、前茬作物以及烟草生育期间的气温和降雨量。4.2调查生育性状播种期、成苗期、移栽期、还苗期、旺长期、现蕾期、初花期、封项期。4.4农艺性状调查:在烟株封顶时,每个品种连续选择5株测量田间最大叶面积系数和自然株高、茎围、节距,封顶后再测一次茎高。4.3 生长速度调查:移栽后20天,对各品种测定田间叶面积系数、株高、茎围(距土表15cm处测

4、),以后每隔10天测量一次。测至封顶时结束。4.5烟叶的成熟特性:自烟株下部向上数,按烟叶成熟标准记录12片、34片、56片、78片、910片、1112片、1314片、1516片、1718片、1920片、2122片的烟叶成熟时间。4.6 主要病虫害调查:在病毒病、黑胫病、赤星病等主要病害流行期间,每处理连续取5株,调查各品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4.5经济性状调查:烟叶采烤后及时对各小区的产量、上等烟比例、中上等比例和产值、均价进行统计,并对产量和产值进行方差分析。4.7 品质测定:各品种不分重复,取X2F、C3F、B2F烟样各2kg,送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进行化学成份分析及品质测定5、总结对各

5、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写出总结材料,于10月31日前送交课题组。6、试验调查表表2、试验点基本情况调查试验点海拔(m)经度()纬度()土壤肥力情况前茬作物2007年58月历年58月平均气温()降雨量(mm)气温()降雨量(mm) 表3、各品种生育期调查 (单位:日/月)品 种播种期成苗期移栽期还苗期旺长期现蕾期初花期封项期K326云烟97云烟85云烟87表4.1 各品种农艺性状调查 调查日期: (单位:cm)品种 第一株 第二株 第三株 第四株 第五株平 均株高茎围节距株高茎围节距株高茎围节距株高茎围节距株高茎围节距株高茎围节距K326云烟97云烟85云烟87注:打顶前1天和封顶后1天进行测量

6、。表4.2 各品种生长过程中的叶面积系数变化品种名称: 调查次数: 调查日期: (单位:cm) 叶位1株长、宽2株长、宽3株长、宽4株长、宽5株长、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株高茎围 表5 各品种不同叶位的烟叶成熟时期 (单位:日/月) 叶位K326云烟97云烟85云烟87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表6 主要病害调查病害名称: 调查日期:品 种调查叶片数0级片数1级片数2级片数3级片数4级片数K326云烟97云烟85云烟87叶斑类病害分级按下表进行:病级病级标准(目测全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0全叶无病病

7、情指数=(病级该级病叶数)/总叶片数41全叶有少数病斑,病斑总面积占全叶面积的5%以下2病斑总面积占全叶面积的5%3病斑总面积占全叶面积的10%4病斑总面积占全叶面积的50%黑胫病分级按下表进行:病级病级标准(目测全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1不发病病情指数=(病级该级病叶数)/总叶片数42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1/2或少数底叶凋萎3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1/2或1/2少数底叶凋萎42/3以上叶片凋萎 表7:烟叶产、质量测定结果表品种亩产量(公斤)亩产值(元)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价(元/公斤)K326云烟97云烟85云烟87表8 试验产值量统计品种: 等级产量(公斤)产值(元)备注等级产量(

8、公斤)产值(元)备注上等烟B1F下等烟B4LB2FX3LB1LX4LC1FB1KC2FB2KC3FB3KC1LCX1KC2LCX2KX1FS2B1RGY1H1FGY2合计合计中等烟B3F中等烟X1LB4FX2LB2LB2RB3LB3RC4FB2VC3LB3VC4LC3VX2FX2VX3FH2FX4FS1合计合计 二、不同移栽期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 试验点当地2007年主要栽培品种。12 试验地点:根据思茅植烟区生态类型区划研究结果确定。13 试验设计:试验以移栽期设3处理(A处理:4月20日;B处理:4月30日;C处理:5月10日),每个处理种植46亩烟,行株

9、距120 cm50 cm,根据土壤分析检测结果按品种特性确定施肥量、施肥方法以及氮、磷、钾比例,按优质烟叶生产技术规范进行田间管理。2. 调查记录:2.1 烤烟生育期调查:观察记载试验烤烟的播种期、成苗期、移栽期、摆盘期、团棵期、现蕾期、初花期、封项期,以及下部、中部、上部烟叶的采烤时间。2.2 农艺性状调查:自移栽后30天,各个试验处理定点选择3个点,每个点连续选择5株,每隔10天测量田间叶面积系数和自然株高、茎围(烟株1/3高处),封顶后第2天测最后一次。2.3 烟叶的成熟特性:自烟株下部向上数,记录12片、34片、56片、78片、910片、1112片、1314片、1516片、1718片、

10、1920片、2122片的烟叶成熟时间。2.4 主要病虫害调查:在病毒病、黑胫病、赤星病等主要病害流行期间,每处理连续取5株,调查各处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2.5 经济性状调查:烟叶采烤后及时对各小区的产量、上等烟比例、中上等比例和产值、均价进行统计,并对产量和产值进行方差分析。2.6 品质测定:以试验处理为单位,取X2F、C3F、B2F烟样各2kg,送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进行化学成份分析及品质测定。3. 总结对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写出总结材料,于10月31日前送交课题组。4. 试验调查表 表1 烤烟田间生育期观察记载表 记录人:处理播种移栽摆盘团棵现蕾初花封顶采收日期下部中部上部4.10(

11、A)4.20(B)4.30(C)表2 各处理不同叶位的烟叶成熟时期 (单位:日/月) 处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4.20(A)4.30(B)5.10(C)表3 各处理烟株生长发育的农艺性状调查表 处理: 调查次数: 调查日期: (单位:cm) 叶 位第一株(长,宽)第二株(长,宽)第三株(长,宽)第四株(长,宽)第五株(长,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株高茎围表4、主要病害调查病害名称: 调查日期:处理调查叶片数0级片数1级片数2级片数3级片数4级片数4.20(A)4.30(B)5.10(C)叶斑类病

12、害分级按下表进行:病级病级标准(目测全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0全叶无病病情指数=(病级该级病叶数)/总叶片数41全叶有少数病斑,病斑总面积占全叶面积的5%以下2病斑总面积占全叶面积的5%3病斑总面积占全叶面积的10%4病斑总面积占全叶面积的50%黑胫病分级按下表进行:病级病级标准(目测全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1不发病病情指数=(病级该级病叶数)/总叶片数42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1/2或少数底叶凋萎3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1/2或1/2少数底叶凋萎42/3以上叶片凋萎表5:烟叶产、质量测定结果表品种亩产量(公斤)亩产值(元)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价(元/公斤)4.20(A)4.30(B)5.

13、10(C)表6、 试验产值量统计处理: 等级产量(公斤)产值(元)备注等级产量(公斤)产值(元)备注上等烟B1F下等烟B4LB2FX3LB1LX4LC1FB1KC2FB2KC3FB3KC1LCX1KC2LCX2KX1FS2B1RGY1H1FGY2合计合计中等烟B3F中等烟X1LB4FX2LB2LB2RB3LB3RC4FB2VC3LB3VC4LC3VX2FX2VX3FH2FX4FS1合计合计三、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对烟叶品质影响的试验1、试验的目的试验采用均匀设计,研究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对思茅不同生态类型区烟叶品质的综合影响,探索出供试品种、土壤、气候条件下,烟叶品质最佳的氮、磷、钾施用量。2

14、、材料与方法2.1 供试品种:试验点2007年烤烟主栽品种。2.2供试地点:根据思茅植烟区生态类型区划研究结果确定试验点,并选择生态类型区内有代表性土壤进行试验研究。2.3试验设计:试验设A、B、C、D、E、F、G、H、I九个处理,以ck为对照。试验各处理氮、磷、钾施用情况详见表1。试验每小区栽烟4行,每行40株,每个小区栽烟160株,共计1600株,株行距为50cm120cm,田间示意图(图1)。按当地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措施进行试验田间管理。 表1 试验设计及施肥表 处理纯N(kg/亩)P2O5(kg/亩)K2O(kg/亩)硝铵磷(32.0%)普钙(17.0%)g/株硫酸钾(50%)g/株基肥

15、(g/株)提苗肥(g/株)A6101414.053.0049.4625.45B72016.893.006.020.0C1242231.093.0013.3740.00D8121619.733.0058.8229.09E07180037.4332.73F592011.203.0044.7936.36G106825.413.0025.4014.55H982622.573.0036.7647.27I40.5248.363.000.043.67ck882019.733.0037.4336.362.4施肥时间及方法:硝铵磷提苗肥在移栽后第5天兑水浇施;剩余硝铵磷、普钙和50%的硫酸钾,作为基肥在整地理墒

16、时以试验处理栽烟行为单位“双行条施”;剩余硫酸钾用量的50%在揭膜培土时距烟株15环状塘施 3、观测记载:3.1 主要农艺性状调查:自烟株团棵开始,每小区选5株烟,每隔10天和采烤前一天定点调查株高、茎围、叶面积系数,烟株封顶后采烤前调查最后一次。3.2 生育期记录:记录各处理的移栽、摆盘、团棵、旺长、现蕾、封顶等生育期和下二棚叶、腰叶、顶叶的采烤时间。3.3 计产:试验按成熟采收要求,以处理为单位,采烤除农艺性状调查外的烟株,测定烟叶产量,按四十二级分级标准测定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比例。4、田间管理:4.1 耕作管理:栽后15天左右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和小培土,墒面浅锄5公分,并用细土壅根

17、、倒塘;栽后25-30天内烟株接近团棵时用进行大培土墒面浅锄10公分,用细土培实墒面,理清墒沟、腰沟和边沟。待烟草株中心花开放时,按试验各处理留叶数(出去2片地脚叶)封顶。4.2 主要病虫害防治:黑胫病,野火病,病毒病,赤星病,烟蚜。4.3 采收成熟度:下部叶,主脉发白、支脉绿白、茸毛部分脱落、叶色绿黄时采收;中部叶,主脉全白发亮、支脉发白、茸毛脱落、叶色浅黄、叶耳黄绿、叶面稍有黄斑、叶尖下垂并有淡黄色时采收;上二棚及顶叶,主、支脉全白发亮、茸毛脱落、叶面淡黄色、有明显成熟斑、叶耳绿黄、叶尖下垂发白并出现枯尖、焦边时采收。5、取样:5.1 试验土壤取样:试验田整地时按梅花五点取耕层土样2.0千

18、克送检。5.2 初烤烟叶取样:选择除农艺性状调查之外生长清秀整齐的烟株,自下而上挂牌标记叶位,下部叶(35片)、中部叶(810片)、上部叶(1416片),烘烤后取标记的下部、中部、上部烟叶各1.5Kg送检。6、试验要求:6.1 施肥要求:试验严格按试验设计的肥料品种、施肥量和施肥时间施肥,在整个试验执行过程中,严禁施用其它肥料以及中微肥和生物肥料。6.2 采烤要求:试验烟叶采摘时,先采摘农艺性状调查烟株,再以处理为单位采摘其它烟株,并将所采摘烟叶按处理集中、编竿。7、试验调查记录表 表1、烤烟田间生育期观察记载表 记录人:处理移栽摆盘团棵旺长现蕾封顶采收日期下二棚叶腰叶顶叶ABCDEFGHIC

19、K表2、各处理烟株生长发育的农艺性状调查表处理: 调查次数: 调查日期: (单位:cm) 叶 位1株长、宽2株长、宽3株长、宽4株长、宽5株长、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株高茎围表3、 试验产值、量统计表处理: 等级产量(公斤)产值(元)备注等级产量(公斤)产值(元)备注上等烟B1F下等烟B4LB2FX3LB1LX4LC1FB1KC2FB2KC3FB3KC1LCX1KC2LCX2KX1FS2B1RGY1H1FGY2合计合计中等烟B3F中等烟X1LB4FX2LB2LB2RB3LB3RC4FB2VC3LB3VC4LC3VX2FX2VX3FH2FX4FS

20、1合计合计表4:烟叶产、质量测定结果表处理亩产量(公斤)亩产值(元)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价(元/公斤)ABCDEFGHIck注:1、亩产量 =(处理计产烟株总产量/155)1100 2、亩产值 =(处理计产烟株总产值/155)1100四、 不同施肥方法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烤烟施肥不仅要满足烟株生长发育所需营养,获得烟叶产量,而且要考虑到植烟土壤、肥料利用率,以及肥料成本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科学平衡施肥,促进烟株健壮生长、充分发育,生产出优质烟叶。因此,为明确不同生态类型植烟区的烤烟大田生产最佳施肥方法,进行不同施肥方法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研究。1、材料与方法1.1 参试品种:以当地主栽

21、品种作为供试品种1.2 试验地点:选择该生态类型区具有代表性土壤,肥力均匀的田块作为试验地。整地理墒前,采用“S”五点取样法取土壤2.0kg进行土壤养分化验分析。1.3 试验设计:试验设7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进行3次重复,共21个小区,每小区种烟60株,行株距120cm*50cm,田间小区布置参考图1。试验各处理施肥量相同,氮肥施用量根据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和栽种品种确定,氮磷钾比例为1:0.51:3,其中K2O每亩施用量不低于20kg;试验氮肥由烤烟生产专用复合肥提供,不足的磷肥用普钙或过磷酸钙,在整地理墒时作基肥一次施入,不足的钾肥用K2SO4,在移栽后20天作追肥,环状干施;各处理

22、氮肥施用方法具体如下:表1、试验各处理氮肥施用方法表处理基肥追肥环状干施兑水浇施栽后20天栽后5天栽后10天栽后15天栽后20天A70%15%5%5%5%0B70%05%5%10%10%C70%30%0000D60%20%5%5%5%5%E60%05%10%10%15%F60%40%0000G试验对照,按当地经验施肥方法施肥。1.4 田间管理:其他田间管理按当地优质烟叶开发生产技术规范进行,除草、培土、追肥要及时到位,在田间烟株中心花开放时进行见花封顶。2、试验调查2.1 移栽前按S形5点取样法对试验田对进行取土化验分析;2.2 详细记录试验烟叶生产背景和田间生产管理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如前茬,

23、耕作情况,品种,生育进程,灌溉情况,降雨情况,特殊气象条件等; 2.3 病虫害的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的情况而定,保证烟株的正常生长。田间自然发病率、抗逆性分别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摄影及文字说明。2.4 农艺性状调查,自移栽后30天开始,每小区定点选择3株烟,每隔10天测定其株高、茎围和叶面积系数等主要农艺性状。2.5 采收烘烤期按小区单收,单烤,分级计产,计算产量和各等级烟比例;平均单叶重;2.6 试验以处理为单位取样,各处理分别取X2F、C3F、B2F各2公斤用于分析检测、质量鉴定和工业评吸验证。3、试验要求3.1 试验记录必须严格规范,统一用碳素笔记录。3.2 各试验点于9月30日前将取

24、样烟叶送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试验总结、数据和记录本于10月15日报送思茅市烟草公司。附件:试验调查记录表 表1、烤烟田间生育期观察记载表 记录人:处理移栽摆盘团棵现蕾封顶采收日期下部中部上部ABCDEFG表2、各处理烟株生长发育的农艺性状调查表处理: 调查次数: 调查日期: (单位:cm) 叶位第一株(长,宽)第二株(长,宽)第三株(长,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株高茎围叶面积系数表3、 病害调查记载表病害名称: 调查株数:60 株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人: 小 区病级各级病株数记录小计发病率()病 指01234012340123401

25、2340123401234表4、虫害调查记载表调查株数:60 株 调查人: 小 区时期虫害名称调查日间危害烟株数危害率%移栽摆盘团棵旺长封顶移栽摆盘团棵旺长封顶移栽摆盘团棵旺长封顶移栽摆盘团棵旺长封顶移栽摆盘团棵旺长封顶移栽摆盘团棵旺长封顶表5、 试验产值、量统计表处理: 等级产量(公斤)产值(元)备注等级产量(公斤)产值(元)备注上等烟B1F下等烟B4LB2FX3LB1LX4LC1FB1KC2FB2KC3FB3KC1LCX1KC2LCX2KX1FS2B1RGY1H1FGY2合计合计中等烟B3F中等烟X1LB4FX2LB2LB2RB3LB3RC4FB2VC3LB3VC4LC3VX2FX2VX3

26、FH2FX4FS1合计合计表6、烟叶产、质量测定结果表处理亩产量(公斤)亩产值(元)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价(元/公斤)ABCDEFG五、石灰不同施用量对土壤PH值及烟叶产、质量影响试验方案墨江县植烟土壤PH值多在5.5左右,属偏酸性土壤,在植烟的过程中由于土壤酸性过强,导致了多数土壤养分不能正常释放营养烟株,从而影响了烟叶产、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石灰是改良酸性土壤的常用肥料,为探清石灰对酸性土壤改良的作用及土壤改良后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特进行试验研究。1、试验设计1.1供试材料云烟85或云烟871.2试验设计试验设亩施石灰40kg(A)、80kg(B)、120kg(C)三个处理

27、,以不施石灰为对照(CK),随机排列,重复三次。2、试验要求21植烟土地的选择土地要求平整,肥力均匀,质地黄红壤或紫色土,前作没有种过烤烟或其它茄科作物,排灌方便。22种植规格与面积移栽行株距:120cm50cm,每处理植烟40株,总种烟480株,种植面积0.44亩。3、品种施肥各品种按下表施肥处 理亩施纯N量(kg)N、P2O5、K2O配比基肥(kg)提苗肥(kg)复合肥农家肥硝酸钾云烟8761:1:2.9388005云烟855.51:1:2.94880054、观察记录4.1试验点情况调查:包括试验点的详细位置(海拔、经度和纬度、县乡村名),土壤基本情况、前茬作物以及烟草生育期间的气温和降雨

28、量。4.2调查生育性状播种期、成苗期、移栽期、成活期、旺长期、现蕾期、初花期、封顶期。4.3农艺性状调查:在烟株封顶时,每个处理连续选择5株测量田间最大叶面积系数和自然株高、茎围、节距,封顶后再测一次茎高。4.5烟叶的成熟特性:自烟株下部向上数,记录12片、34片、56片、78片、910片、1112片、1314片、1516片、1718片、1920片、2122片的烟叶成熟时间。4.6 主要病虫害调查:在病毒病、黑胫病、赤星病等主要病害流行期间,每处理连续取5株,调查各处理的烟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4.5经济性状调查:烟叶采烤后及时对各小区的产量、上等烟比例、中上等比例和产值、均价进行统计,并对产量

29、和产值进行方差分析。4.7 品质测定:各品种不分重复,取X2F、C2F、B2F烟样各2kg,送云南省烟草思茅市公司进行化学成份分析及品质测定。5、总结对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写出总结材料,送交云南烟草公司思茅市公司墨江县营销部。附表1、试验点基本情况调查县乡村名海拔(m)经度()纬度()土壤肥力情况前茬作物2007年58月历年58月平均气温()降雨量(ml)气温()降雨量(ml)表2、各处理生育性状调查生育期(日/月)ABCCK播种期成苗期移栽期成活期旺长期现蕾期初花期封顶期表3.1、各处理叶面积系数调查处理: 调查日期:叶 位第一株(长,宽)第二株(长,宽)第三株(长,宽)第四株(长,宽)

30、第五株(长,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表3.2、各处理株高茎高、茎围调查次数: 调查日期:处理第一株(cm)第二株(cm)第三株(cm)第四株(cm)第五株(cm)平均(cm)茎高茎围茎高茎围茎高茎围茎高茎围茎高茎围茎高茎围ABCCK表4 各处理不同叶位的烟叶成熟时期叶位ABCCK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表5、主要病害调查 病害名称: 调查日期:处理调查叶片数0级片数1级片数2级片数3级片数4级片数ABCCK叶斑类病害分级按下表进行:病级病级标准(目测全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1全叶无病或有少

31、数病斑,影响品质不大病情指数=(病级该级病叶数)/总叶片数42病斑总面积占全叶面积的5%3病斑总面积占全叶面积的10%4病斑总面积占全叶面积的50%黑胫病分级按下表进行:病级病级标准(目测全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1不发病病情指数=(病级该级病叶数)/总叶片数42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1/2或少数底叶凋萎3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1/2或1/2少数底叶凋萎42/3以上叶片凋萎六、有机肥不同用量对土壤PH值及烟叶产、质量影响试验方案墨江县植烟土壤PH值多在5.5左右,属偏酸性土壤,在植烟的过程中由于土壤酸性过强,导致了多数土壤养分不能正常释放营养烟株,从而影响了烟叶产、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石灰是改良酸性土壤的常

32、用肥料,但石灰对土壤PH值的调节力又受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制约。为探清有机肥对石灰对改良酸性土壤的作用及土壤改良后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特进行试验研究。1、试验设计1.1供试材料云烟85或云烟871.2试验设计试验设亩施腐熟有机肥400kg(A)、800kg(B)、1200kg(C)三个处理,以不施有机肥为对照(CK),随机排列,重复三次。2、试验要求21植烟土地的选择土地要求平整,肥力均匀,质地黄红壤或紫色土,前作没有种过烤烟或其它茄科作物,排灌方便。22种植规格与面积移栽行株距:120cm50cm,每处理植烟40株,总种烟480株,种植面积0.44亩。3、品种施肥各品种按下表施肥品 种亩施纯N

33、量(kg)N、P2O5、K2O配比基肥(kg)提苗肥(kg)复合肥石灰硝酸钾云烟8761:1:2.938805云烟855.51:1:2.9488054、观察记录4.1试验点情况调查:包括试验点的详细位置(海拔、经度和纬度、县乡村名),土壤基本情况、前茬作物以及烟草生育期间的气温和降雨量。4.2调查生育性状播种期、成苗期、移栽期、成活期、旺长期、现蕾期、初花期、封顶期。4.3农艺性状调查:在烟株封顶时,每个处理连续选择5株测量田间最大叶面积系数和自然株高、茎围、节距,封顶后再测一次茎高。4.5烟叶的成熟特性:自烟株下部向上数,记录12片、34片、56片、78片、910片、1112片、1314片、

34、1516片、1718片、1920片、2122片的烟叶成熟时间。4.6 主要病虫害调查:在病毒病、黑胫病、赤星病等主要病害流行期间,每处理连续取5株,调查各处理的烟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4.5经济性状调查:烟叶采烤后及时对各小区的产量、上等烟比例、中上等比例和产值、均价进行统计,并对产量和产值进行方差分析。4.7 品质测定:各品种不分重复,取X2F、C2F、B2F烟样各2kg,送云南省烟草思茅市公司进行化学成份分析及品质测定。5、总结对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写出总结材料,送交云南烟草公司思茅市公司墨江县营销部。附表1、试验点基本情况调查县乡村名海拔(m)经度()纬度()土壤肥力情况前茬作物200

35、7年58月历年58月平均气温()降雨量(ml)气温()降雨量(ml)表2、各处理生育性状调查生育期(日/月)ABCCK播种期成苗期移栽期成活期旺长期现蕾期初花期封顶期表3.1、各处理叶面积系数调查处理: 调查日期:叶 位第一株(长,宽)第二株(长,宽)第三株(长,宽)第四株(长,宽)第五株(长,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表3.2、各处理株高茎高、茎围调查次数: 调查日期:处理第一株(cm)第二株(cm)第三株(cm)第四株(cm)第五株(cm)平均(cm)茎高茎围茎高茎围茎高茎围茎高茎围茎高茎围茎高茎围ABCCK表4 各处理不同叶位的

36、烟叶成熟时期叶位ABCCK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表5、主要病害调查 病害名称: 调查日期:处理调查叶片数0级片数1级片数2级片数3级片数4级片数ABCCK叶斑类病害分级按下表进行:病级病级标准(目测全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1全叶无病或有少数病斑,影响品质不大病情指数=(病级该级病叶数)/总叶片数42病斑总面积占全叶面积的5%3病斑总面积占全叶面积的10%4病斑总面积占全叶面积的50%黑胫病分级按下表进行:病级病级标准(目测全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1不发病病情指数=(病级该级病叶数)/总叶片数42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1/2或少数底叶凋萎3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1/2或1/2少数底叶凋萎42/3以上叶片凋萎云南烟草公司思茅市公司墨江县营销部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2007年3月24日第 29 页 共 2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