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全套北师大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2279481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全套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全套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全套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全套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全套北师大版(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全套)北师大版 下雨天真好教学设计【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琦君的相关知识,识记文中的生字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和方法目标】掌握文中准确描摹声音的拟声词,借鉴课文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绘雨叙事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于人、事的描写中,自然流露的温柔敦厚的感情,品味作者因感伤童年不再而流露的淡淡惆怅。【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句意思,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能力。【教具准备】课件、幻灯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学习13自然段。【教学步骤】一、整体感悟1、题解本文节选自红纱灯,作

2、者追忆儿时有关雨天的人与事藉一幅幅彩绘生动的图象,刻画美好难忘的童年,因为写的是小时候的故事,所以就用儿童的口吻。题作下雨天,真好。天真的稚子情怀、温馨的人情往来,以及文末因感伤童年不再,所流露的淡淡惆怅,都让人回味不尽。听雨、看雨、在林间漫步,都是美好的感受2、作者琦君,本名潘希珍,浙江省永嘉县人。琦君享誉文坛已近半个世纪,作品包括散文、小说、评论和儿童文学,其中以散文的成就最高。她擅长怀旧抒情,在人与事的叙写中,自然流露温柔敦厚的情感。3、生字熹、菩萨、瓣、樨、浸、盛、晃、眯、帘、绣、艳滴、梧、桐、叮、当、面、脉、跌、播、种4、朗读无羊蹄甲、淅沥、水沟、撑着注释万国旗、长工、熹微、眯、启蒙

3、、菩萨、白绣球花、布姑娘、旱烟袋、郑元和学丐、盛、亮晃晃、唐诗、沉浸、驻足、依稀你推我挤、叶脉、播种。二、品味探究1、课文理解第一段:从现在的时间,因下雨的关系,想到童年的时光。2、第二-三段:童年时,在下雨天的时候,叫母亲说故事,并且在雨中玩耍的回忆。三、诵读训练小组分工合作读课文,各组互评。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学习13自然段。【教学步骤】一、品读全文,学习后半部分内容。小组交流合作。1、第四段:下雨天,长工们疼作者的回忆。2、第五段:与父亲一同赏雨,并且赏花的回忆。3、第六段:童年雨天中,门外传入的鼓儿词,与亲友间的回忆。4、第七段

4、:将沉溺在童年的梦,逐渐拉回现实。5、第八段:现在,在雨中徘徊在湖边,又依稀听见童年的笛声。二、重难点句子品味1.下了春雨,春天就来了。2.作者很喜欢春雨。3.雨下在梧桐叶子上,滴滴答答的。4.雨丝好似轻轻的把希望的种子撒在大地上。三、语文常识雨珠的链子(拟虚为实)(譬喻)、万国旗似的湿衣服(譬喻)、大理花与剑兰抢着开(拟人)、额角方方正正,眉毛细细长长(排比)(类叠)、顽皮的张开翅膀(拟人)状声词:滴滴答答、叮叮当当、哗啦哗啦。四、写作特色探究1.譬喻法:整个森林就像在举办一场盛大的演奏会。2.拟人法:高兴得哗啦哗啦,你推我挤似的、春雨在大地上播种、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五、问题与讨论1

5、.作者喜欢下雨天,是因为又可以重享欢乐的童年,究竟雨天和同年的欢乐有什么关联呢?请你仔细一说。2.从文中所记述的哪些事情,可以看出作者的母亲性情慈善?3.作者对下雨天的感觉是不是始终不变呢?她为什么会说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以永远沉浸在雨的欢乐中?4.请说说你自己关于与天的有趣经验。1.你喜欢下雨天吗?为什么?五、补充教材认识状声词:哗哗的雨声、跟着小木船在烂泥地里踩水,吱撘吱搭的响、鼓咚咚咚咚六、作业熟读这篇课文,并背诵你喜欢的段落。教学反思:雷雨前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和学文,培养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和能力,启发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2.学会本课的7

6、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渐渐、挂造句。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句意思,培养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自然现象的能力。【教具准备】字词卡片、幻灯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图文结合学习13自然段。【教学步骤】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一)听录音,播放打雷、刮风、下大雨的声音,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二)导言:雷雨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一种自然现象,你留心观察过雷雨的景象吗?你见到的雷雨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来学习雷雨这篇课文。(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四)指导看图,由图及文。1.按顺序看两幅图,问:每

7、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这些景物都是什么样子的?2.两幅图各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师:我们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五)范读课文,边听边想:本文写了哪些内容。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一)轻声读课文,用铅笔画出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二)检查自学情况,抽读生字卡片。正音:压读弟一声,不要读成第四声;垂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三)指名读课文,了解学生朗读情况,对学生字音不准、读破句子等问题给予纠正。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边读边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雷雨的?哪一部分写了雷雨前的景色,哪一部分写了雷雨中的景色.哪一部分写了雷雨后的景色呢?四、

8、细读课文,图文对照,理解雷雨前天气的变化特点(一)指名读13自然段,问: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雷雨前的景象)问:雷雨前天气有什么变化?作者是抓住哪几种景物进行描述的?(指导学生看图,读课文,画出乌云、大风、闪电、雷声等词语)(二)读第一自然段,问: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是什么?(这一自然段有两句话。第一句写云。第二句写天气热,没有风)问:黑沉沉是什么意思?从黑沉沉、满天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什么?(云层很低,天色昏暗)(三)用幻灯打出句子,比较下面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1.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2.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从一动也不动、一声也不叫看出当时没有一丝风,天气

9、非常闷热。通过比较使学生知道第二句比第一句意思表达得更具体。(四)指导朗读满天、黑沉沉、压、一动也不动、一声也不叫要重读,速度稍慢,语调平缓,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五)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的?你把雷雨前刮大风的情景描述一番好吗?(指导学生看图读第二自然段,运用忽然、乱摆、垂这三个词,结合观察图画进行描述、想象)。小结:这一自然段讲风来得疾,刮得大,读时速度稍快。(六)这时天空又出现了什么?(闪电、雷声)幻灯出示句子,比较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1.闪电亮,雷声响,雨下大了。2.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问: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什么?(雷阵雨马上就要来了)读这

10、句话时,重音要放在越越两个词上,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七)默读l3自然段思考:雷雨前是什么景象?作者是怎样写雷雨前的景象的?小结:雷雨前先是乌云满天,天气闷热,接着是狂风大作,然后是电闪雷鸣。作者先写乌云,再写大风,后写闪电雷声。那么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图文结合学习4-8自然段,理解雷雨中。雷雨后天气的变化特点,识记生字,进行综合训练。【教学步骤】一、看图自学4-8自然段,理解雷雨中、雷雨后天气变化特点(一)出示自学要求: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雷雨中先是怎样,接着怎样,渐渐地又怎样了?(二)检查自学情况:1.问:通过哗,哗,哗三个表示声音的

11、词可以看出什么?(雨下得大。下得急)指导朗读;这三个词要用虚声来读,才能表现出雨急雨大的特点。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体会当时的情景。2.读第五自然段,问:为什么树、房子等都看不清了?(雨下得特别大)启发学生想象当时雨大的情景。3.读第六自然段,问:渐渐地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什么?(雷声、雨声不是一下子小的,而是一点点、慢慢地小的)读这句时要由重到轻,速度稍慢,读出雷声雨声由大到小的变化。(女生齐读、男生齐读)(三)齐读4-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写雷雨中的景色的?通过议论后小结:这一段写了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的变化过程,使我们知道这是一场雷阵雨。那么雷雨后的景色怎样呢?请接着学习

12、7-8自然段。(四)看图理解7-8自然段,理解雨后天气的特点。1.仔细观察图二,说说雷雨后的景色是怎样的?图上分别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是什么样的?2.读第七自然段,问:清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雨后会有清新的感觉?3.读第一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比较雷雨前和雷雨后的景色有什么不同。4.默读第八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描写了雷雨后的哪些景物,它们各是怎样的?用笔画出描写这些景物的词语。5.指导朗读。读这一段时,发音要放在停、出来、挂、叫、坐、满这几个词上,还要注意句号间的停顿,使人听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体现出雨过天晴的美丽情景。(男女生轮读、齐读)(五)指名有感情地朗读7-8自然段,其余同学边

13、听边在脑海里浮现雨过天晴的美丽情景。小结:课文讲雷雨后的景色,先说人们的感觉,然后用六句话分别写了太阳、彩虹、蝉等怎佯了,并分别用停、出来、挂、叫、坐、满等词语,准确形象地描绘出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象。(六)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看图,理解品味。(七)总结本文:雷雨这篇课文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记叙的。由于作者对天气变化观察得很仔细,所以才会写得这样生动具体。(八)利用板书、插图指导学生按课文记叙的顺序和每段话记叙的顺序背诵课文。二、识记字形,综合训练(一)利用部件识记生字,同时要读准字音。在识记字形的基础上,组词造句,指导书写。雷:雨一田;雨字做头时,横折钩变成横钩。压

14、:厂、土加一点,不要少写一点。网:同字框里的笔顺是撇、点、撇、点。垂:写时注意第三横略长,最后一横要短些。渐:三点水旁,中间车的第二横要写成提,右边是斤。问:渐渐是什么意思?谁能用渐渐造句?(二)练习抄写课后第三题中的句子,用渐渐、挂书面造句。教学反思: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目标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2、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过程与方法目标1、了解余光中的创作成就,体会文章中体现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2、通过反复朗读,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情感态度与

15、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愫。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教学设计:课前预习1、学生自读课文,排除阅读障碍。2、熟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兴趣的、感到困惑的语句或语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余光中的创作成就,体会文章中体现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教学设计:(一)以余光中的乡愁导入:1、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和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注:乡愁是文学创作中一个亘古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说:大概作单纯的乡愁应该就是同乡会式的乡愁,

16、就是自己土生土长的故乡,离开了若开岁月,油然而生的一种感怀,当然这中间还加上对于亲人、乡人的感情在里面,这是最基本的。不过呢,对于读书人来讲,乡愁可能是更丰富、更复杂的一种文化感。因为乡愁不仅仅是地理的,而且可能还包括历史的成分在里面,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甚至于要包括文化的整个背景在里面。2、余光中,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期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

17、授。期间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的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3、写作背景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厦门去香港,1950年到台湾,本文创作于1974年,正如文章中所说,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几十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本文作为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表达了流落在

18、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二)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脉络。(三)小组讨论交流。(四)明确(1)由雨季的开始,满怀深情地联系到祖国。(1)(2)由雨展开具体的想像,描写独特的体验,抒发浓浓的相思。1、(24)写在文化、文字方面对祖国的印象。2、(510)多角度的描写,突出了听雨的主题,描写了残缺的回忆,抒发了深藏的哀愁。3、(1114)写台北的雨,以及在雨中的各种记忆。(3)思绪回到现实,将对故乡的思慕、回忆埋入心底,沉淀。(五)小结与作业小结:听听那冷雨作为一篇抒情散文,写了他在美国、在台湾、在大陆的感受,思绪超越辽远的时空,但总是流淌着古中国的记忆和情韵,并以这种记忆和情韵去观察,

19、去体会美国西部丹佛山难以体验到的中国韵味和意趣。落矶山的奇岩怪石,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均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在台湾溪头,他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听听那冷雨,只觉其凄迷,感觉不到在大陆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的美感。暴雨摧残中,更思念杏花、春雨、江南。文章选材虽然很散,但一根内在的家国之思的感情线索贯穿其中。作业:课下继续读课文,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进一步体会这种家国之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品味文章丰富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学设计:一、导入1、通过不同的文学作品不同的语言风格导入余光中散文语言的欣赏。2、展示目标品味文章丰富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0、二、1、自学成果交流要求学生将上节课作业对于本文语言的一些精彩之处拿出来和本组同学共同赏析。2、同学代表发言要求在一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简单记录该同学的发言要点,以便做进一步的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在同学发言时教师板书其发言要点并做适当点拨)3、共同欣赏文章第四段A、学生齐读B、学生自主赏析C、教师讲解三、提问:通过学习本文有何收获?通过学生谈收获总结本文语言特点:1、句式长短变化多端,文言口语和欧化语法参酌互用,伸缩自如而紧凑连贯。如: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2、大量叠音词的使用,不仅增强了散文的节奏和韵律,而且描写感觉十分细腻

21、,引起读者感官刺激,使人如闻如见,如履其境。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3、在修辞方法的运用上,大量使用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手法,别致恰当地烘托出思想情绪。四、学习之后要学以致用,请同学们也像余光中那样高速的联想,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像,借鉴本文的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第三课时学习目标:交流写雨诗句。教学设计:本节课主要有学生自主完成。先让学生自己找,然后在班内交流。如果学生找的不全,教师可以补充。学生找出后也可适当讲解。听听那冷雨中相关诗作原文: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轻尘也都已不再。相关诗作:1、绝句志南(

22、宋)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清明王维(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宋)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原文: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矶山上难睹的景象。相关诗作:1、望岳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点绛唇姜夔(宋)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

23、桥边,拟共天随往。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原文: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来中国。相关诗作:钟南山王维(唐)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原文: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相关诗作:虞美人听雨蒋捷(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希望大家注意积累,学会搜集同

24、题材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教学反思:夜雨寄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整体感知作品的思想感情。3、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4、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2、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在这里面不仅留下的诗篇浩如烟海,其中更是名家辈出。我想这其中大家最为了解的应该就是李白与杜甫吧。其实,除了这两位之外,还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其中就有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今天

25、,我们就来学习李商隐的一首诗夜雨寄北。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现存的有待600余首。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一生襟抱未尝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友人(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友人(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26、二、学生朗读,教师进行评析。这个步骤意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为深入学习此诗做好铺垫。(要读出诗中的情感,如蕴含其中的郁闷、孤寂、思念和伤感。)三、在评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读,教师范读。接下来进行分析诗歌。1、翻译全诗。2、分析诗歌。问:读完诗歌,你的眼前出现了几个形象?参考:(二个。从君问归期未有期可看出有二个人物在进行问答。这首诗的诗题或作夜雨寄内,内即李商隐的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所以是亲人或友人在问询李商隐何时才能归去,但自己归期无定。诗人心境之郁闷、孤寂不难想见。)四、研读课文、析疑辨疑。1、学生

27、提出问题后,教师及时收集汇总,概括归类。2、筛选学生的问题时应积极发现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和采纳,然后公布本课的思维训练题,及时表扬积极提问和善于体提问的小组。以下为教师课前暂拟的思维训练题,这只作个准备,要根据学生提问的实际情况修改。五、思维训练:(1)、文学常识填空: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_却话巴山夜雨时却:_;话:_(3)、用/画出古诗的朗读节拍。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

28、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5)、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6)、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3、老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思维训练题。4、四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各小组亦可选派12个代表发言。四、反馈检测、对比迁移。1、比较阅读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一诗,回答问题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

29、弟,杜陵寒食草青青。1)、试用/在原诗中画出本诗的朗读节拍。2)、诗题为寒食寄京师诸弟,而作者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景,那么,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景?作用是什么?3)、本诗与夜雨寄北都借助雨这一特定的自然景物,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这一主题是:_。4)、本诗在构思和立意以及表现手法上与夜雨寄北一诗有何不同?2、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学反思: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3、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赞赏之意。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1、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2、引入诗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

30、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他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书并领读课题,注意停顿)3、读了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经常回有阵雨或雷雨出现。地点在望湖楼。)4、解疑: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5、介绍作者。二、自由阅读,理解诗意1、自读朗读,读准字音,提出疑问。2、解疑、教学生字:翻墨-像黑墨一样的翻滚跳珠-活蹦乱跳的珠子3、学生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1)天空中的乌云,想泼翻了的黑墨水一样地散开来,还没有把整座山遮住。2)白色的大雨点像珠子一样,胡乱地往船上直溅直跳。3)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满天乌

31、云吹的无影无踪。4)望湖楼下的水颜色和蓝天颜色一样。三、细读品位,体会感情1、思考并讨论:1)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什么?2)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3)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2、诵读全诗,体会天气变化之快。3、设想当时情景,当一回诗人,吟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四、看图说意,加深感悟。1、仔细观看插图,思考:图上画的是雨前、雨中还是雨后?、(右上角插图画的是雨中,下方插图画的是雨后。)2、用自己的话讲述全诗的意思。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反思:如梦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2、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3、竞争意识的培养。4、培养积极,

32、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教法学法 圈点勾画法,情景绘画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会不会唱童年这首歌?(会!)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为大家唱一唱这首歌,好不好?(指名学生唱歌)唱得非常好!这首歌好听吗?(好听!)对!这首歌非常的动听,多年来,它不知道打动过多少人的心。特别是那朴实优美的歌词,让人回忆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所以有人说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词却是情感的载体。现代是这样,在古代就更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样用歌词来表达情感的。(二)完成目标1如梦令和我们这篇课文学过的三首古代诗歌有一点不同,这是一首词

33、。那么,什么叫做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板书目标1)关于词的知识,大家可以看到老师上课前发给大家的资料。(多媒体显示)请同学们迅速的阅读一下,注意勾画知识要点,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1、什么叫词牌?2、词怎样进行分类的?(指名回答)在了解了有关词的一些基本内容之后,我们学了就用,试着用初学的知识来看一看如梦令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它属于词中的哪一类呢?(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词牌名如梦令,属于小令,因为它只有33个字)(三)完成目标2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看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完成我们本节课的第二个目标(板书目标2)这第二个目标的完成我们将采取一种比赛的形式,比一比,看一看,

34、谁学得好,谁学得快。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就是一个代表队。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进行三个环节,每个环节中获胜的代表队将获得一面小红旗,得小红旗多的代表队就是最后大赢家。(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图表)1、抢答题首先,请大家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老师的停顿节奏,并借助课文的注释和作者的有关知识初步的理解本首词的内容。听完之后,请大家抢答下面的问题。注意,除了回答问题之外,还要从课文中找出答题的根据。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抢答题目:本首词的作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词人的一次郊游)这件事是发生在词人写作的当天吗?(不是,常记)这

35、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夏天,藕花深处)她是一个人去的吗?(不是,争渡)为什么要争渡?(误入藕花深处)为什么会误入?(沉醉)既误入,慢慢划出来不行吗?(不行,因为日暮)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答题最多且正确率最高的队为胜利者,为该队加上小红旗。2、必答题一次郊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沉醉其中,小船走错了路,直到了荷塘的深处才发觉。尽管这景色迷人,还是急着寻找归路。怎么渡怎么渡的声音在静夜里格外清越,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鸣叫起来,扑腾腾飞起来,这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情趣横生的意境。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夕阳的余晖

36、,清清的池塘,娇美的荷花,惊飞的鸥鹭,争渡的船只这幅画面美不美?(美!)原来词人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这样一幅美妙的画面,可惜,我们却不能亲眼目睹。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为老师弥补这个遗憾呢?(愿意!)好,请大家拿出你们的纸和笔,将这幅美丽的画面画出来,展现给大家看。(配乐范读)请每个代表队的的同学共同讨论完成。画的时候,请注意词中所提及的事物。(学生作画,教师指点)学生完成画后,由学生自由进行评论,并选出最好的图画,为该代表队加上小红旗。(对画的评价应紧扣词的内容,并讲究画面的美感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画)在完成了以上的环境之后,同学们对本首词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了,下面我们要完成的是对本首词的当堂

37、背诵。在这个环节,老师限时三分钟,请每位同学背诵本首词,在背的时候注意节奏和停顿,并在背诵中再一次体会作者的感情。老师会随机的在每队抽一位同学代表本队背诵。(学生背诵)教师抽背,并请同学们从熟练程度,背诵技巧,感情投入等方面评价,评选出胜利者,并为该代表队加上小红旗。3、选答题(选择回答该题的队,答对加一面旗。答错扣两面旗,由一位同学主答,可有一次补充机会。)古人说:诗言志。意思就是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这么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意愿呢?(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明确:表达了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悦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教师板书)(四

38、)小结同学们,现在我们的学习目标已经全部完成,我们的比赛也到此结束。其实今天的胜负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竞赛中学到了知识,还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我相信,只要大家拥有象今天一样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那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生活中的大赢家!教学反思: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诗歌中凄美的意境。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了解一下作者生平。最好能背下来。 2收集几首李清照诗句读一读,背一背。一、导语设计 以猜字谜方式导入。风起了,叶落了,心碎了,(愁板书)(聪明!)秋天的时候我们特别容易发愁,敏感一点的同学难免有时候会见月伤心,听风落泪。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位将愁字写绝了

39、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二作者简介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李清照吗?(请一个学生)初中学过她的词吗?能背出来给大家听听吗?忘了,没关系,我们一起回忆一起背好吗?背得真好。背得很整齐。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词作,词风还是比较婉约清丽。但是到了后期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后,词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晚年的的李清照无儿无女,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守着一个孤清的寂寞小院过日子。又是一年秋风起,秋叶落,她一个人孤寂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写下了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声声慢补充介绍: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良好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她出落成为一个外美如花,内秀如兰的才女。十九岁嫁给宰相

40、之子赵明诚,夫妻两人志趣相投,琴瑟和谐,经常一起踏雪寻梅,插花折柳,共同收集金石古玩、题诗作画,堪称神仙眷侣。但是好景不长,公元1127年,金人南侵,高宗皇帝赵构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跟随着南下,一路历经战乱。不久深爱他的丈夫赵明诚病逝离开了她,她又被诬陷通敌买国,一个失去丈夫的弱女子,在这种情况下能怎么办?她只能终日凄凄惶惶急急忙忙的追赶着那个南宋小朝廷。在流离失所之中在战乱之中在匆忙之中,她与丈夫多年收集的视如生命的金石古玩也大部丢失了,多少痛,多少伤啊。在心灰意冷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她答应了当时一个财政部长求婚,带着名节被毁的耻辱,只想晚年能过一些平静安定的生活。谁知这个人,却是个衣冠君子

41、,娶李清照只是为了得到她身边尚存的金石古玩,一到手就撕下文人的面纱,对李清照拳打脚踢。李清照冒着牢狱之灾,解除乐这段痛苦的婚姻。晚年的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只能一个人孤苦伶仃住在杭州城里的一个孤清的小院过日子。名满天下的一代才女竞沦落到这样的田地。三范读(音乐起)又是一年秋风起,秋叶落,李清照一个人孤独寂寞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之中,写下了这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你想说

42、点什么吗?我觉得李清照太不幸了。太可怜了。(寄人篱下,孤苦伶仃)好凄凉啊。好悲惨。很想哭。她的幸福好像一阵风一样怎么也抓不到了。老师读得真好。同学们也像老师一样有感情读一遍看看。看看你对哪一句的感触最深?(跟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谁有想法就把话筒递到谁的手上。)1感觉怎么样?(觉得第一句写得特别好的同学还有吗?)好在哪里?开头十四个字就营造了一个非常凄清悲惨的氛围。(孤单凄凉无助)寻寻觅觅她在找什么?从前的快乐美好的日子,与他丈夫在一起的幸福时光。请你想象一下她当时寻寻觅觅的时候眼神是怎么样的呢?明知道找不回来,还要在那里寻寻觅觅。很精神还是很恍惚呢?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才会去寻寻觅觅。这一路寻寻

43、觅觅走来,历经沧桑,结果呢?却是四壁清冷,只乘空床敌素秋。孤苦一人,内心自然悲怆异常。凄凄惨惨戚戚三个字的顺序能不能换?悲怆的程度也是叠加的。先是凄凄到惨惨到戚戚哽咽不能语。还有没有觉得第一句写得特别好的同学?后人评价:声声慢(寻寻觅觅)连用十四叠字,后又四叠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后人效颦,便觉不妥。起笔连用十四叠字,不仅由外到内、由浅到深、层次鲜明地写出词人不能摆脱失落感和孤独感的心理过程,而且在音律上形成一种急促、跳动、铿锵的节奏和旋律,给人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感受。徐釚词苑丛谈: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除此之外还有押韵上有什么特点?韵母带i的字多不多?为什么用了这么

44、多开口度这么小的字来写这首词?声母用dt的字多不多?这些字组在一起正首词的声调就极凄美。加上又是用口语写,韵律极强。所以我们一听这首词就感觉特别凄婉。(表扬学生你对韵律的感觉真好。)除了第一句外,其他几句呢?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乍暖还寒什么意思?最难将息是什么意思。内心很愁闷,很难平静,只好借酒浇愁了,愁更愁。要想将这个愁字表达出来,朗读是重音应该在什么地方呢?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归雁,在古代诗歌中一般用来表达什么样的情丝?这里有几句关于雁的诗经。思乡,相思之情。看到归雁过,李清照为什么会伤心?燕是旧时雁,人以非昨日人。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45、,如今有谁堪摘。你翻译一下。引用。李清照特别喜欢黄花。这会儿怎么不去赏花呢?是人憔悴还是花憔悴?人生至此,是试等无心情,踏雪没意思纵是花好月圆,也无人共欣赏。黄花就是菊花,李清照想起年轻时跟自己的丈夫踏雪寻梅,插花折柳情景,当时是那么的幸福,而如今黄花还是像往年一样开得灿烂,但是却再也没有摘花人,赏花人,任黄花开落一地,人已憔悴,何况花呢?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给你什么感觉?悲愁、寂寞、凄苦比如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鹧鸪天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苏轼再加上黄昏细雨,又是

46、什么感觉?这点点滴滴敲打在心头,是什么滋味。老年人是最听不得这样的雨的。虞美人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李清照在另一首词中也写到了听雨。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李清照。听这雨,你说李清照会想到什么?心情如何?6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愁绪满怀,直盼天黑睡去,如今只盼天快亮。7煞拍则是收束上述种种可忧可伤之事,点出愁字,且谓非一个愁字可以了得,把诗意推进一层。这首词写从早到晚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栖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

47、牙根咽下。(清梁令娴艺蘅馆词选引梁启超语)叠字叠韵产生一种凄凉的音韵美,黄昏黄花梧桐夜雨等一系列残秋意象所传达的苦楚悲愁,同学们能不能用朗读到方式诠释出来呢?给学生1分钟练习。小结:这愁以不是早年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人比黄花瘦的闲愁,这愁是国愁家愁情愁是李清照身经上述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的爱恨情愁!梧桐呢?梧桐在黄昏细雨中,更添一份悲愁。梧桐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本来就有夫妻失偶,清冷凄苦之味。比如李煜的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比如贺铸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归雁呢?归雁本身就有相思的意思,鸿雁传书。李清照看到归雁自然就想起了她的丈夫。以前是那么快乐,现

48、在却是那么的失落,就像一只落单的孤雁一样。雁好像是旧时雁,人也非昨日人。原来景是跟着心走的。喝酒是为了借酒浇愁,守窗是想天黑睡着了好忘却烦恼,只是细雨更让人烦恼发愁,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天明盼天黑,天黑无眠到天明。欢娱嫌日短,寂寞恨更长。心千疮百孔,还有什么闲情逸致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用愁没法说清她的感受了,不是愁,而是痛,是苦。人生至此,正是试灯无心情,踏雪没意思。5小结:李清照这首声声慢不但音韵美,黄昏黄花梧桐夜雨等一系列残秋意象又形成了一个凄美的意境。整首词浓缩了她一生的悲苦,愁苦,痛苦。6试着有感情的去读读看,走进它的意境。请生读。指导朗诵:不错,读出愁苦之味

49、了。但是大家想想看李清照在这首词里的愁是闲愁,还是国愁家愁情愁?这首词浓缩了李清照一生的悲苦。不是一个愁字概括得了,不是愁而是痛。所以该放声的地方还是要放声。李清照不是一般的女人,她很会喝酒。这样喝酒的女人,骨子里还是有一丝狂乱不羁的东西,要不然她怎么在那个社会敢改嫁敢离婚。所以不能读得太软,不能读得太小家子气。梁启超说这首词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声音不一定要很轻。7再来试一试。好。人生最难得的就是这样自娱自乐。读得动情,读得忘情。四李清照有满腔的愁绪,你呢?你有没有发愁的时候?没有。我真羡慕你。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可是我们有些同学会发愁。比如作业完成不了,没钱用,被好朋友抛弃的时候,被

50、老师骂的时候,在不合时宜的季节遭遇一段相思的时候。愁绪满怀无处诉啊。你有什么方法能让他不发愁?有。什么时候?现在。被李清照的愁感染了。感动了。很想哭。那你想不想帮李清照消愁呢?有什么办法可以帮李清照消愁?你平常发愁的时候比如作业完成不了,没钱用,被好朋友抛弃的时候,被老师骂的时候,在不合时宜的季节遭遇一段相思的时候。看来学生也不好当,愁绪满怀无处诉啊。怎么才能消愁?听听音乐,散散步,找朋友聊聊天。我们的愁毕竟是一种闲愁,有很多方法可以消愁。李清照要怎么才能消解她的愁的呢?1她也可以去听听音乐,散散步,出去玩玩,找朋友聊聊天。李清照这样做了。她在武陵春中这样写到:(请一个学生读)风住尘香花已尽,

51、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的愁消了吗?没有。常规方法实效。讨论一下有没有办法消愁?1没有。李清照的愁太深太浓了。是她一生命运飘零的愁。2有。她应该达观一些。3能不能向李白一样去求仙访道?小结:在人生不如意的时候,李白可以选择且放白鹿去求仙访道。苏轼在遭遇坎坷的时候,他可以莫听穿林打夜雨,何但是才华横溢,纵横千古,空前绝后的一代词人李清照寻寻觅觅半生,最终无计可消愁,只留一声长叹在人间,让后人寻寻觅觅。五作业也许你还有很多话要跟李清照说,也许是共鸣的话,也许宽慰的话。那就把她写下来,献给这位风华绝代的女词人。请大家已写给

52、李清照为题,写几句知心话给这位绝世才女吧。教学反思:综合性学习六句子修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发现语句表达的毛病并能做修改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试做练习。1下面一句话中,编号的地方有些是可以删去的。请将可删去的序号写在题后横线上。由于人体脂肪的密度远小于人体肌肉蛋白和水的密度,所以减掉一公斤脂肪后所减去的体积远大于由脱水而减少的体积。可以删去的是2下面是某校黑板上的一篇报导,在标点、词语、语法方面都有一些毛病。读完后完成(1)(2)两题。星期三,校团总支召开座谈会。到会的15名与会者,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有的说,团员首先要起模范作用,

53、当说话做事前,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团员。有的说,要提高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不把这一点重视好,就难以开展这项活动。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1)找出文中的毛病,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横线,并标出序号。(2)把序号改正结果填入表中。修改时不能改变原意(将正确处改错要扣分)序号改正结果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4下面一段文字,

54、在数字表达、语法等方面存在毛病,请根据要求做题。20年来,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各个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制度。到九九年,全国小学62.9万所,基本实现了每个孩子能上小学。全国初中六万所,有94%的小学毕业生可以升入初中。高中阶段教育学校31000所,有50%的初中毕业生可以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今后,我们必须进一步执行和明确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为科教兴国做出贡献。(1)文中数字表达不规范的是,应分别改为。(2)文中有两处语病,()处修改为,()处修改为。5把下面的长句改成短句。许德珩同志讲述了他为了救国救民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随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一

55、二九运动和反蒋抗日的斗争,曾两次坐牢被抄家,三次在他任教的大学被解聘,历经波折,意志弥坚的亲身经历。第二课时一、作文语句的修改主要从几方面检查:1语句表达是否通顺(是不是病句)不通顺的句子:结构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等。表达不当:语意不明,句义含混,表述有歧义,不合逻辑等。2看意思表达是否合情合理,有无矛盾处。2看语句表达是否自然。例如过于长的句子,最好改成短句。4看语句是否简洁。二、练习1自查作文,修改文中表达不当的句子。2同桌交换作文检查并作修改。单元写作训练六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线索的含义与作用。2学会记事写人线索清楚。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什么是线

56、索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如果把叙述中种种的人物与事件比做珍珠的话,那么线索就是那串珠的丝线。二、线索的作用是什么丝线,能把颗颗散落的珍珠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线索,能把杂乱无章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三、设置线索的方法一篇记叙文一般只有一条线索,也有的一主一次或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常见的记叙线索有: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如我们家的男子汉,课文以男子汉面对生活的挑战逐步成长为线索,记叙了男子汉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物为线索,如柳叶儿,课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在饥荒岁月里的往事;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社戏以社戏为线索,再现儿时在平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此外,文章还可以以时间、事件等为线索。四、安排线索应注意:1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意思。2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好所要表达的内容。3线索的安排还要做到首尾响应,使全文上下一贯,结构严谨。五、习作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