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2265113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的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的教学设计单位:宁夏银川市灵武第二中学 姓名:袁秀萍一、内容标准: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了解佛教的产生与传播。二、教材分析:大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早期文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在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四大文明古国形成。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其统治利益,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目主要讲述埃及的统一和举世闻名的金字塔,第二目主要讲述古巴比伦

2、王国的建立和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实质,第三目主要讲述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产生、传播。课文选择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和佛教,是因为它们各自突出反映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等世界早期文明的特征。古中国的文明因为在中国古代史已专门学习过所以在这里没有提及,但中国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却能延续至今,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三、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历史学习,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方法,且大部分学生在学完中国历史后,各种能力已初步具备;初学世界历史,兴趣浓厚。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欲望。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了

3、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说说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小组讨论,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贵族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利用世界地图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找出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了解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通过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分析佛教产生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认识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残酷剥削和压迫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金字塔高超的建筑技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伟

4、大奇迹。分析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认识到它们都是奴隶主奴役和统治人民的工具。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2、难点:佛教为什么会广泛流传六、教学准备:教师:收集、整理、制作与本课有关的图表、照片、实物等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搜集筛选整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等七、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启发式、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综合性教学方法八、课型:新授课九、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幻灯片学习新课学习新课学习新课导入新课(从四大文明古国入手,通过组合的三组幻灯片,层层诱发导入新课):

5、(幻灯片4)同学们知道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世界地图轮廓图,逐一展示四大文明古国所在位置)四大文明古国基本的地理特点是什么?(通过幻灯逐一出示各文明诞生地的大江大河,引导学生得出答案:都诞生在大河流域)大河流域能孕育出怎样的文明?(出示古代埃及农耕图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农业文明)为什么称它们为文明古国?(设问)这些国家都曾给我们的地球留下一段辉煌文明的痕迹,古埃及金字塔的神秘莫测、古巴比伦的法典、古印度的佛教都带给我们无穷的遐思。我们曾了解了古代中国的悠久历史,下面就请让我们一起步入对另外三大文明古国的探索之旅)学习新课:探索之旅一:一、古代埃及神奇的金字塔1、 古埃及的地

6、理位置出示古代埃及地图和尼罗河图片、人们对尼罗河的赞美诗等(幻灯片5),让学生感性地了解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文明所属的区域,尼罗河的流向。引导学生分析尼罗河的赞美诗和希罗多德的话“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所表达的意义。2、让学生看书结合(幻灯片6)大致了解埃及奴隶制国家的统一时间。知道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的国家之一。(过渡)如果大家有机会到埃及去旅游,你会去游览哪些景点?3、神奇的金字塔古埃及的象征(幻灯片6)一提起埃及,大家就会想到金字塔,因此人们把埃及称为金字塔的国度,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大家对金字塔了解知道多少呢?(请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发言后,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出示一段视频资

7、料使学生对金字塔有一个深刻认知。然后出示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拉对金字塔的一段文字(幻灯片7): “虽然这两个国王建筑金字塔作为他们的坟墓,但是他们谁也没有埋在里面人们满怀怒火的起来反抗那些使自己受苦的人,并且公开的要撕碎他们的尸体,狠狠的把他们抛出坟墓之外。”结合视频思考这段资料说明了什么?(启发学生分析回答)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出示(幻灯片8)强调金字塔的修建给埃及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它是埃及法老实行奴隶主专政、残酷压迫农民和奴隶的最好见证,它激起了奴隶对奴隶主的痛恨。它那高超的建筑技术,体现了奴隶们非凡的智慧和才能。)金字塔之谜(幻灯片9、10)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

8、谜。(教师展示搜集的资料:数字之谜、法老诅咒之谜等)在埃及这块古老的土地,所有的辉煌和历史已经烟消云散。只有那神秘的金字塔,依然屹立在那里,每当黄昏的夕阳将它的塔尖映照得闪闪发亮时,人们才能依稀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曾经的文明。面对着金字塔,美丽、古朴、典雅、而更多的是神秘,所有的不解之谜,只有大家将来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去揭开了!(过渡)了解完古代埃及神秘的金字塔后,老师再带大家到古老的巴比伦去,看看它为世界文明留下了什么宝贵文化遗产?探索之旅二: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1、古巴比伦的概况出示古巴比伦地图(幻灯片11),让学生结合地图找出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流向,指出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摇篮之一。它的

9、位置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并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简介古巴比伦奴隶制小国的形成、统一的时间和简单过程。古巴比伦有位非常有名的君王,他在公元前18世纪年建立起的古巴比伦王国是两河流域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这位著名的君主是谁?(生:汉谟拉比)汉谟拉比用武力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帝国。他集宗教、军事、司法、行政等各种大权于一身,为了有效地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他采取了什么措施?(生: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呢?(请学生阅读课文本目的正文内容了解,师板书)2、汉谟拉比法典出示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幻灯片12)注意让学生分清石柱结构和石柱上部中刻画的人物,领

10、会“君权神授”请学生归纳法典内容,教师同时大屏幕显示(幻灯片13)请学生对照法典内容谈谈对法典的初步认识,然后通过出示法典内容的具体条文(幻灯片14)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法典的实质。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从法典内容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奴隶主和奴隶间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从法典的条文看,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体现了奴隶制的残酷性(法典实质)同学们知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出处吗?(幻灯片15)什么是同态复仇法?引出材料阅读:(幻灯片16)【第一九六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

11、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第二00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根据已有的经验结合老师出示的幻灯片逐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了解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文明所属的区域。分析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和希罗多德的话“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说明了什么?阅读课文,掌握埃及奴隶制国家统一的时间,知道埃及法老是最大的奴隶主。并对古埃及有一个简单较完整的轮廓认识畅所欲言谈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也可通过课前准备,将自己搜集的金字塔资料制成幻灯播放)阅读分析材料并在老师引导下回答问题。理解金字塔是埃及法老实行奴隶主专政、残酷压迫农民和奴隶的最好见证。了解金字塔之谜和目前学术领域对金字塔揭秘的最新研究理论结合地图找出

12、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两河的名称和流向阅读课文并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古巴比伦奴隶制小国的形成、统一的时间和简单过程。)阅读正文内容了解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观察汉谟拉比法典石柱,领会君权神授之意归纳法典内容并对照法典内容谈谈对法典的初步认识通过法典具体条文的阅读,小组讨论分析法典的实质并识记了解“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出处阅读材料,分析作答。理解同态复仇法和奴隶制的残酷性通过幻灯片创设情景、调动学生感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对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有一个清晰的空间认知通过创设“探索之旅”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时空概念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一个国家的历史有一个

13、简单的轮廓认识创设情景,使知识点间实现自然过渡检测学生搜集筛选资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抱以同情并认识到金字塔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才能的结晶补充金字塔之谜内容,引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启迪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标的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处理文字信息能力利用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片加深学生对法典的印象通过了解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和对法典条文的具体认识,增强学生对古巴比伦奴隶制的认识,体会和理解法典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小组合作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

14、以牙还牙”的典故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法典探讨的兴趣,并以此突破重点(幻灯片4:包括三组幻灯:四大文明古国地理位置图、各文明诞生地的江河动画、古代埃及农耕图)幻灯片5古代埃及地图和尼罗河图片、人们对尼罗河的赞美诗幻灯片6埃及奴隶制国家的统一幻灯片6金字塔的图片、视频幻灯片7出示狄奥多拉的一段话幻灯片8埃及人民修建金字塔的场景图片幻灯片9、10:数字之谜、法老诅咒之谜、对金字塔揭秘的最新研究理论等幻灯片11古巴比伦地图幻灯片12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幻灯片13、14法典内容和具体条文幻灯片15、16材料分析学习新课学习新课之齿,则应击落其齿。第二0五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汉谟

15、拉比法典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反映了在同等级的公民中实行以牙还牙的同态复仇法,在不同等级中维护高等级利益,奴隶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处境非常悲惨。)通过引导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作答,强化学生对法典实质的再认识并帮助学生理解同态复仇法。在上述理解基础上得出汉谟拉比法典的作用:(教师强调这部法典是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方法典,对西亚的成文法典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深学生对法典作用的理解)(过渡)说起人与人的社会地位不公平,古巴比伦还不算厉害的,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种姓”的国度古印度。(板书)探索之旅三:古代印度“种姓”的国度早在唐朝时,我国早已有人去印度

16、探险。西游记中唐僧历经艰险到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哪里?取的什么“经”?(印度、佛经)。中国古代把印度称为什么?(天竺)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古代印度,揭开这个文明古国的神秘面纱,共同领略一下古代印度文明的兴起和佛教诞生的历程吧!1、 古印度概况出示古代印度地图(幻灯片17),让学生结合地图找出印度的位置(师指出古代印度与今日印度地理范围不同,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并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小字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简介古印度奴隶制小国的形成、雅利安人的入侵和古印度遗址。 (过渡)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经常会听到一阵阵的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行人就会像要避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这是为什么?同样

17、是人,他们却要远离城市居住,同样是人,他们却被看成是不可接触的“贱民”。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这是一种什么制度?为什么会沿续到今天? 2、印度的种姓制度(屏幕显示梵天和吠陀中关于印度等级的划分法(幻灯片18),让学生思考婆罗门这样宣传的用意何在?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制作古代印度种姓制度表(提示须包含每个等级的名称、社会阶层、职权和义务)教师点评并示例(幻灯片19),然后请同学们看表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四个等级中哪些等级是统治阶级?哪些等级是被统治阶级?(2)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归纳)通过讨论,我们认识到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实质就是为了保护印度奴隶

18、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的。它是为巩固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制度,是古代印度奴隶社会的主要特点,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过渡)“种姓制度”人为地制造了极不平等的社会等级,会带来什么后果?(反抗)佛教就是当时反对种姓制度的众多思潮中的一个派别。3、佛教的产生和传播佛教产生于什么时间?它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是怎么样传入我国的呢?(请学生看书划出佛教产生的时间、创始人)(幻灯片20)师出示佛教的传播线路图,请学生介绍传播过程并画出简单的示意图(幻灯片21)。中亚东南亚印度中国朝鲜日本师演示佛教传播线路并将部分箭头的方向调转演示,请同学们说出这是我们

19、以前学过的什么?(丝绸之路)(幻灯片22)师:所以我们知道佛教是沿着丝绸之路从古印度传入我国的。师:对于佛教,同学们其实有所了解,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和平时的知识,小组讨论:佛教宣扬的是什么?(佛教的教义是什么?)师:在学生讨论的结果基础上演示课件(幻灯片23) 教义:众生平等、现实痛苦、因果报应、忍耐修行、来世天国佛教教义有哪些进步意义?佛教为什么能广泛传播?(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简单归纳)师:要人民忍耐,有利于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的统治;众生平等和对“来世天国”的期待,又给了老百姓极大的安慰和吸引力。所以东汉末年,佛教在中国广泛的传播开来。在我国的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佛教寺庙。师:(幻灯24)请同学

20、们将下面属于佛教的人物、地名、俗语找出来:玉皇大帝、西天如来、太上老君、观音菩萨、少林寺、武当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口头禅、门外汉等。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理解法典的作用,并在书中标注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重点识记读图了解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以及文明所属的区域展示自己整理的资料,简介古印度奴隶制小国的形成、雅利安人的入侵和统一古印度看梵天和吠陀中关于印度等级的划分法思考:婆罗门这样宣传的用意何在?看图画和课文内容制作古代印度种姓制度表思考回答问题,讨论种姓制度的实质并识记实质看书找出佛教产生的时间、创始人介绍传播过程,绘制示意图,了解佛教的外传及路线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佛教的教义是什么

21、?讨论佛教的进步意义及为什么能广泛传播的原因找出属于佛教的人物、地名、俗语通过反复强调加深学生对法典作用的理解以学生熟悉的西游记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以此增强学生对印度历史和佛教了解的欲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探究下一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表格和归纳处理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意识和动手能力,通过绘制佛教东来示意图强化学生对佛教的传播路径的记忆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佛教教义突破难点:佛教广泛传播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幻灯片17古代印度地图等幻灯片18梵天幻灯片19古代印度种姓制度表幻灯片20佛教产生的时间、

22、创始人幻灯片21佛教传播示意图示例幻灯片22佛教的传播路线图和丝绸之路图幻灯片23佛教的教义幻灯片24一些词、俗语等课堂小结1、出示四大文明古国简表。(幻灯片25)2、引导学生比较: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共同之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出结论: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都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都是奴隶制国家,都残酷剥削和压榨劳动人民纵观四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只有中国的历史没有中断,源远流长。从而引导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努力学习,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3、人类最早的文明曙光为什么都出现在大江大河流域?作业布置1、从四大文明古国中任选其一,就相关内容制作一张手抄报2、预习下节

23、课内容板书设计古代印度“种姓”的国度概况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产生和传播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概况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埃及-神奇的金字塔概况神奇的金字塔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注重创设情景,以探索之旅带领学生走进学习园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利用本课历史内容生动具体,趣味性足、故事性强、知识面广,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穿插趣味性、故事性、知识性的内容,并将准备的图片、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备课过程中我还注意问题设计的梯度性,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对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识图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能力的培养,注意通过材料阅读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扩散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训练,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本节课由于注重了知识的完整性,在时间的安排上有点紧,对知识的取舍上较拘谨、保守,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还有待于提高。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