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工程技术协议书范本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2244365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5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公司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工程技术协议书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某公司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工程技术协议书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某公司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工程技术协议书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资源描述:

《某公司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工程技术协议书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司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工程技术协议书范本(6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工程技术协议需方:*供方:*签订日期:二零一五年八月十六日64 / 68简 述 现有1台150t/h和1台9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装置,1台1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待建,燃烧介质为烟煤、造气炉灰的混合煤种,混合比例为:烟煤:造气炉灰70:3。随着国家环保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原有脱硫装置已无法满足国家规定的烟气排放要求,为了NOX、SO2排放达到区域标准与符合NOX、SO2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以与国家有关法规、规和排放的要求,需对现有的1台150t/h和1台90t/h以与待建的1台1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装置配套建设相应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一期建设一套氨法脱硫装置(包括脱硫

2、、硫酸铵后处理、氨区)和两套SNCR脱硝装置(现有锅炉),二期预留一套氨法脱硫装置(硫酸铵后处理和氨区共用一期装置)以与一套SNCR脱硝系统(待建锅炉),单套氨法脱硫装置烟气负荷按照3台锅炉满负荷同时运行烟气量进行设计,即按照三炉两塔方式进行配置,锅炉考虑三台同时运行,脱硫塔为一用一备运行;本工程围为三炉一塔。根据国家发改委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的要求,东部地区11 省市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 mg/m3)。、等沿海发达省份,当地政府已发文要

3、求燃煤发电机组达到超低排放。超低排放就是燃煤发电机组(燃煤锅炉)的排放达到天然气锅炉与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5、35、50 mg/m3)。同时,为做好省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支撑,根据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省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升级改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相关单位开展编制并发布了省关于征求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全文),同时该标准已申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立项,不日实施。为适应环保新形势的需要,解决当前脱硫脱硝后尾气夹带雾滴与细微颗粒等问题,达到超低排放要求,在对湿式电除雾器除雾机理论证其可行性的基础

4、上,借鉴国外湿式电除雾器应用于燃煤锅炉尾气进行深度净化的成功案例,本项目确定采用高效湿式电除雾器对本项目燃煤锅炉脱硫脱硝净化后烟气进行深度净化治理。本项目烟气脱硫脱硝后烟气进行深度净化处理采用“一塔一器”流程,即1台脱硫吸收塔配套1台湿式电除雾器。湿式电除雾器安装于脱硫吸收塔顶部,钢结构操作平台方式。本次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工程的基本流程为:3台循环流化床锅炉经SNCR脱硝装置处理后出来的烟气进入汇总烟道,再通过汇总烟道挡板门切换进入单套氨法脱硫装置,经脱硫后的净烟气再通过塔顶湿式电除雾器进行深度净化后,经顶部直排烟囱超低排放。其中,氨法脱硫装置同时配套建设一套硫酸铵处理系统,本工程生产合格品固体

5、硫酸铵,生产能力按照设计工况下硫酸铵产能的150%进行设计。氨法脱硫和SNCR脱硝共用一套吸收剂储存系统,吸收剂原料采用20%氨水,由厂区管道接入。本工程三台锅炉总烟气量为810000m3/h,折合标况烟气量约556049Nm3/h,其中SO2浓度为5500mg/Nm3,SNCR入口NOX浓度150mg/Nm3,水含量为6.1%,氧含量6.8%,烟气温度130。本工程经氨法脱硫、SNCR脱硝、湿式电除雾深度净化后的烟气出口SO235 mg/m3,烟尘含量5 mg/m3,NOX50mg/m3,NH3逃逸量7.6 mg/Nm3,达到超低排放的要求。此项目建成后能够对集团公司的发展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6、与环境效益,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工程建设期分为两个阶段:一期工程包括现有锅炉对应的两套SNCR脱硝装置、一套氨法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硫酸铵后处理、氨区)、一套湿式电除雾装置;二期工程包括待建150t/h锅炉对应的一套SNCR脱硝装置、一套氨法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硫酸铵后处理与氨区共用一期工程)、一套湿式电除雾装置。其中单套氨法脱硫装置与湿式电除雾装置烟气负荷考虑三台锅炉满负荷运行时的最大烟气量进行设计,本装置为一期工程。目 录一、概述41.1 工程围41.2 设计围4二、技术总则4三、设计条件和环境条件6四、技术要求94.1 脱硫部分94.1.1 技术要求94.1.2 脱硫装置

7、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应遵循的标准原则94.1.3 工艺技术104.1.4 技术要求104.2 脱硝部分144.2.1 技术要求144.2.2 性能保证值174.3 湿式电除雾部分184.3.1 工艺流程简介184.3.2 主要设计参数、标准规、设计容与设计原则184.3.3湿式电除尘器设备主要结构194.3.4设备性能参数表214.3.5电气系统224.3.6责任围234.3.7湿式电除尘器设备制造标准、技术与质量要求234.4脱硫塔、储罐防腐玻璃鳞片244.4.1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规和标准244.4.2性能保证244.4.3防腐分段设计要求254.4.4防腐材料要求264.4.5施工工序要

8、求274.5第三方供货设备选择254.6 电气264.6.1 设计原则264.6.2 设计围264.6.3 装置供电电压规定264.6.4 允许电压降274.6.5 电气设备的的基本要求274.6.6 电气设备要求284.6.7 设备材料选型要求294.6.8 照明314.6.9 检修系统324.6.10 接地324.6.11 滑线334.7 测量、调节、保护和控制334.7.1 适用围334.7.2 目的334.7.3 一般要求344.7.4 控制系统344.7.5 仪表选型要求364.7.6 仪表选型384.7.7 控制系统的要求384.7.8 I/O卡件、系统接口要求404.7.9 火灾

9、报警系统404.7.10 技术服务404.7.11 设计、供货围424.7.12 标准规444.7.13 计量单位454.7.14 仪表安装454.8 供方的质保期限45五、供货围455.1 一般要求455.2 供方工程围465.3 设备制造与供货475.4设备与系统安装485.5土建工程485.6 设备清单48六、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53七、交货进度54八、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55九、技术服务和设计联络57十、现场施工基本要求61十一.其它66一、概述1.1 工程围本协议为 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工程,设计原则必须满足烟气出口SO235 mg/m3,烟尘含量5 mg/m3,NOX50mg/m3,

10、NH3逃逸量7.6 mg/Nm3的排放要求。工程围包括本工程的氨法脱硫装置、SNCR脱硝装置、湿式电除雾装置以与所属的工艺、设备、土建(设计与施工由需方负责)、电气、控制、防腐保温、消防、照明、采暖通风、给排水(除工艺系统部分其余设计与施工由需方负责)等设计、设备制造与供货、施工安装与调试、人员培训等。1.2 设计围设计围包括本工程的氨法脱硫装置、SNCR脱硝装置、湿式电除雾装置以与所属的工艺、设备、土建(设计需方负责)、电气、控制、防腐保温、消防、照明、采暖通风、给排水(除工艺系统部分其余设计由需方负责)、通讯工程、消防与火灾报警等设计。装置设计围包括:(1) SNCR脱硝装置设计围:从脱硝

11、还原剂输送至锅炉炉膛喷枪;(2) 氨法脱硫装置设计围:从锅炉引风机出口旁路烟道预埋件至直排烟囱烟气排放;(3) 湿式电除雾装置设计围:从吸收塔出口界面至直排烟囱界面;供方提出所需公用工程消耗量(包括生活水、工艺水、除盐水、低压饱和蒸汽、消防水、仪表空气、压缩空气、采暖等)与接口尺寸要求;用电负荷(装机容量、备用容量、最高负荷等);以与清净下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废渣、废气等排放量与去向。本次工程的电源、汽/气源、水源等由需方接入装置界区外1m。二、技术总则2.1 本协议适用于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工程,采用氨法脱硫、SNCR脱硝、湿式电除雾深层净化工艺,保证系统出口SO235 mg/m3,烟尘含量

12、5 mg/m3,NOX50mg/m3(在SNCR入口NOX150mg/Nm3时),NH3逃逸量7.6 mg/Nm3。脱硫效率的计算界面为脱硫塔入口与出口。工程容包括:氨法脱硫装置、SNCR脱硝装置、湿式电除雾装置以与所属的工艺、设备、土建、电气、控制、防腐保温、消防、照明、采暖通风、给排水等系统。2.2脱硫系统与锅炉房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为了便于脱硫与不脱硫运行两种工况之间的切换、以与脱硫塔的检修,在吸收塔进口烟道和旁路烟道分别设置挡板门。本工程采用总承包方式,即整个脱硫系统的设备、电气、控制、设备与材料供货、施工、安装、调试、性能试验、培训等全部由供方负责(土建设计、施工由需方负责,供方提供

13、详细设计条件)。2.3脱硫装置应能保证在锅炉负荷变动较大时(包括负荷变化速度、最小负荷)稳定、可靠运行。2.4脱硫系统须保证脱硫后排入烟囱的烟气温度不小于50。2.5本规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的条文,供方应保证设计、制造、安装符合本规和相关的工业标准。2.6在签订合同之后,需方有权提出因规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双方共同商定。2.7本规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2.8设备技术规1)本工程采用氨法烟气脱硫工艺,其脱硫装置技术规如下:处理标况烟气量 556049 Nm3/h处理工况

14、烟气量 810000 m3/h入脱硫塔烟气含尘量 50 mg/Nm3入脱硫塔烟气温度 130 系统总阻力 2800 Pa脱硫塔出口烟气硫含量 35 mg/Nm3脱硫塔出口烟气含尘量 5 mg/Nm3NH3排放浓度 7.6 mg/Nm3硫酸铵品质 符合DL/T808-2002硫酸铵产品要求脱硫塔顶部增设湿电除雾器与直排烟囱,烟囱顶部标高90米。2)现场布置2x150t+90t锅炉脱硫脱硝平面布置,预留备用脱硫系统位置。2.9 公用工程工艺水、氨水、蒸汽、循环冷却水、电气、仪表空气、消防等系统与土建安装设计等相关共同工程余量考虑。2.10 脱硝系统和设备至少满足以下总的要求: SNCR脱硝不增加烟

15、气阻力; 脱硝装置设计在锅炉负荷30%-110%BMCR负荷围有效地运行; 采用SNCR烟气脱硝技术,采用20%质量浓度稀氨水作为SNCR烟气脱硝系统的还原剂;在锅炉30%110%BMCR负荷围,SNCR入口浓度不高于150mg/Nm3时,出口NOX浓度不高于50mg/Nm3。 脱硝装置的服务寿命为30年。脱硝装置中除易损件外其他所有设备,在正常检修维护时都能保证30年的使用寿命; 氨水储存系统、混合稀释系统、加压模块、控制系统按3台锅炉公用设计,分流系统与雾化喷射系统按单元锅炉设计;分流模块采用恒压调节,保证各个支路在各自调解时不干预另一台锅炉流量。 控制系统:烟气脱硝工程控制系统与脱硫系统

16、共用一套DCS控制系统,安装OPC软件,预留接口。三、设计条件和环境条件3.1 锅炉主要技术参数本期工程建设2*150t/h+1*9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自然循环、平衡通风、半露天布置,全钢架悬吊结构。锅炉主要技术参数:额定蒸发量: 2x150+90 t/h过热蒸汽压力: 9.8MPa(2x150T/h) 4.7 MPa(90T/h)过热蒸汽温度: 540 给水温度: 215 排烟温度: 130 锅炉热效率: 89 3.2 电袋除尘器除尘效率 99 3.3燃料入炉煤质资料如下:烟煤、造气炉灰的混合煤种,低位发热量约4700-5000Kcal/kg;混合比例:烟煤:造气炉灰70:3;煤质粒

17、度0-13mm,其中0-1mm不大于50。造气炉灰工业分析Wad0.58 Car20 Aar71 Vdaf1.53 Sar0.08 Qar,net7881KJkg烟煤煤质分析Mar9 Aad18 Vad28 Fad48Sad0.8 Qnet,ar23000KJkg3.4 烟气参数名 称单 位参 数进入脱硫装置的正常烟气量Nm3/h556049进入脱硫装置的最大烟气量Nm3/h611654进入脱硫装置的最小烟气量Nm3/h166815脱硫装置正常运行温度130脱硫装置最大冲击温度180脱硫装置进口二氧化硫含量(干态)mg/Nm35500脱硫装置出口二氧化硫含量最高允许排放浓度(O26)mg/Nm

18、335脱硫装置入口最大含尘量mg/Nm350NOX进口浓度mg/Nm3150NOX出口浓度mg/Nm350脱硫装置出口最大含尘量mg/Nm35(湿电后)3.5 脱硫吸收剂 来自合成氨工段纯度为20的氨水。3.6 一次水 压力:0.30.4MPa,温度: 常温3.7 电力 提供2路6kV电源3.8仪用空气 压力:0.60.8 MPa,无油无水无尘,温度:403.9 蒸汽 压力:0.30.8MPa 温度:1753.10、除盐水 压力:0.4 MPa,温度: 常温3.11、工厂空气 压力:0.4 -0.6MPa,排汽含尘粒度 0.1 um。3.12 接口条件(1)烟道 脱硫装置工程围为从原烟道旁路预

19、埋件至脱硫塔出口直排烟囱。(2)氨水 管道输送至脱硫装置界区外1m; (3) 水、仪表空气 管道输送至脱硫装置界区外1m; (4) 电力 脱硫装置界区利旧原有配电室,两路6KV进线; (5)蒸汽 管道输送至脱硫装置界区外1m。3.13 环境条件厂址在平山县正元工业开发区,位于市西北平山县东回舍村西。东距市50公里,东临沙东公路1公里;北距石闫公路3公里,北临朔黄铁路,石岗公路,东临回沙公路,交通运输十分便利、通讯便捷;西与交界,靠近煤炭基地,具有靠近原料产地(距市100公里),原料供应方便充足,厂址条件较好。3.13.1 气候条件市平山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干燥,夏热多雨,四季分明,气候

20、变化剧烈,降水量集中在7、8月。气温:年平均气温:12.7 年极端最高气温:42.2年极端最低气温:-18.2 年平均最高气温:26.3年平均最低气温:-8.2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522.4mm 年最大降雨量:864.7mm日最大降雨量:422.3mm 一小时最大降雨量:133.4mm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60% 最高相对湿度:76% 最低相对湿度:43%风速与风向:年平均风速:4m/s 年最大风速:17m/s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 冬季主导风向:北风、西北风最大积雪深度:190mm 最大冻土深度:510mm全年雷暴日数:28天 全年日照时数:2737.8h大气压力: 冬季:763mmHg

21、 夏季:747mmHg四、技术要求4.1 脱硫部分4.1.1 技术要求4.1.1.1锅炉额定负荷和确保氨水消耗量的条件下,脱硫装置尾气SO2 35 mg/Nm34.1.1.2脱硫装置在设计参数下运行,进、出接口间压力降应 1800 Pa;4.1.1.3在距脱硫装置1m处,噪声应小于85 db;4.1.1.4脱硫装置按设计条件运行,在确保SO2脱除率的条件下,氨的回收利用率97;氧化效率98.5%;脱硫效率99.5%4.1.1.5硫酸铵品质符合GB535-1995硫酸铵产品要求;4.1.1.6脱硫装置可带基本负荷,也可以用于变负荷,负荷变化围30110基本负荷;4.1.1.7脱硫装置两次大修间隔

22、应能达到4年,小修间隔应能达到1年(非本身原因造成的故障除外);4.1.1.8脱硫装置的设计寿命为30年;4.1.1.9脱硫装置在投产后的第一年,年运行小时数要求能不小于8000小时;应与主装置同步运行(主装置年运行8000小时)。4.1.1.10脱硫装置应不影响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其调试对锅炉运行的影响应降至最低。4.1.1.11脱硫辅助系统配置应保证脱硫系统连续、安全、稳定运行。4.1.1.12脱硫装置应能以冷态、热态二种启动方式投入运行,且在最小和最大负荷量之间运行不需要另外的和非常规的操作或准备。4.1.1.13脱硫装置应能适应因锅炉引起的负荷快速变化。4.1.1.14 脱硫塔按塔体

23、直排。顶标高90米。4.1.2 脱硫装置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应遵循的标准原则供方对脱硫装置功能设计、性能指标的确定、制造、供货、安装、调试、试运行等,均应采用最新国家标准与相关行业标准。采用引进技术设计制造的设备或引进的设备,应采用相应的标准如ASME,ASTM,NFPA或相应的引进公司标准规。采用引进技术设计制造的设备或引进的设备,同时还必须满足有关安全、环保与其它方面最新版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规程(规定)。供方应提供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试运行、验收等执行的规、规程和标准清单。4.1.3 工艺技术本项目脱硫装置采用成熟的氨法脱硫技术,塔氧化、塔外饱和结晶工艺。吸收剂采用约20%氨水用以吸收烟

24、气中的SO2,生成的亚硫酸(氢)铵溶液在吸收塔中下部氧化吸收循环槽被鼓入的空气强制氧化生成硫酸铵溶液,氧化后的硫酸铵溶液溢流进入塔外浓缩结晶槽,在吸收塔浓缩段经过洗涤、浓缩、饱和结晶得到固含量约5%15%的硫酸铵晶浆,由晶浆泵送入硫酸铵处理系统,经旋流器二次提浓,稠厚器三次提浓,再经离心机分离,流化床干燥机干燥,得到满足GB535-1995合格品质量标准的硫酸铵化肥,供包装外售。原烟气进入吸收塔,先后经过一级浓缩降温喷淋、三级吸收喷淋、两级清洗喷淋、两级除雾,最后经湿式电除雾由顶标高约90m直排烟囱达标排放。本项目锅炉烟气脱硫按三炉两塔吸收塔一用一备设计(本工程为一个吸收塔),设置一套硫酸铵处

25、理系统,处理固体硫酸铵能力为9t/h;吸收剂储存设置1台氨水槽,由厂区氨水管道进入补充,设置的氨水储槽能够满足3台锅炉脱硫约24小时的用量。整套工艺系统包括烟气系统、吸收氧化系统、离心干燥系统、公用系统、氨水供应系统、事故回收系统等。4.1.4 技术要求4.1.4.1脱硫塔是本系统的关键设备,其塔体与塔体支撑结构的设计应能承受自重、压力、管道推力和力矩、风和地震荷载,以与承受所有其他作用于脱硫塔上的荷载。支撑和加强件能防止塔体倾斜和晃动。4.1.4.2吸收塔所有部件能承受最大入口气流与最高进口烟气温度(180度)的冲击, 高温烟气不应对任何系统和设备造成损害。4.1.4.3吸收塔选用的材料应适

26、合工艺过程的特性,并且能承受烟气飞灰和脱硫工艺固体悬浮物的磨损。所有部件包括塔体和部结构设计考虑腐蚀余度。4.1.4.4塔体的设计应避免死角,同时采用泵脉冲搅拌措施来避免浆池中浆液沉淀。吸收塔底面设计能完全排空浆液,吸收塔配有足够的喷嘴。4.1.4.5 塔的整体设计方便塔部件的检修和维护,吸收塔部的喷淋系统和支撑等尽可能设计时考虑不堆积污物和结垢,并且设有通道以便于清洁。4.1.4.6 氧化空气喷嘴、分配管与两层气体分布板布置合理。4.1.4.7 吸收塔烟道入口段能防止烟气倒流和固体物堆积。4.1.4.8 吸收塔系统还包括所有必需的就地和远方测量装置,提出吸收塔液位、pH值、压力、除雾器压差等

27、测点部位与选型要求。4.1.4.9 脱硫塔部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解决氨的逃逸、气溶胶和烟气带水问题,避免出现烟气二次污染。4.1.4.10 脱硫塔塔体在方便检修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焊接连接,塔体上的人孔、联箱、接管座等应采用密封结构,以防止泄漏。4.1.4.11 脱硫塔应设置足够数量大小合适的人孔,人孔附近应设平台和通往平台的扶梯。4.1.4.12脱硫塔、外防腐措施应充分考虑介质特性。4.1.4.13除雾器安装在吸收塔上部,用以分离净烟气夹带的雾滴。除雾器出口烟气湿度不大于75mg/m3 。除雾器系统的设计还包括除雾器沉积物的冲洗和排水系统,运行时要求根据给定或可变化的程序,既可进行自动冲洗,也可

28、进行人工冲洗。除雾器应能够对除雾器进行全面冲洗,不能有未冲洗到的表面。冲洗水的压力可进行监视和控制,冲洗水母管的布置能使每个喷嘴基本运行在平均水压。4.1.4.14除雾器材料采用加强聚丙稀,能承受高速水流冲刷,特别是人工冲洗造成的高速水流冲刷。4.1.4.15除雾器将以单个组件进行安装,要求组件能通过附近的吸收塔人孔门进入。4.1.4.16所有除雾器组件、冲洗母管和冲洗喷嘴易于靠近进行检修和维护。设计的除雾器支撑梁可作为维修通道,至少能承受300kg/m2的活荷载。部通道的布置适于维修时部组件的安装和拆卸4.1.4.17 循环泵便于拆换和维修,配置整体底盘或安装框架。设计选用的材料适于输送的介

29、质,泵的壳体采用球墨铸铁加橡胶衬或全合金材料;所有接触浆液的金属材料能适于20g/l 的氯离子浓度与防磨要求;循环泵根据现场条件就近露天布置,室外电机设置防雨罩。4.1.4.18 氧化风机选用节能风机,风机应运行在最高效率点上,风机要有几乎平坦的效率特性曲线,以保证运行时机组在各种负荷下都有最佳的效率。4.1.4.19 烟道设计符合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5121-2000)规定,烟气最大流速不超过15m/s。烟道根据可能发生的最差运行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量、湿度等)进行设计。原烟道壁厚不低于5mm,净烟道壁厚不低于6mm。4.1.4.20 烟道是具有气密性的焊接结构,所

30、有非法兰连接的接口都进行连续焊接,与挡板门的配对法兰连接处也实施密封焊。4.1.4.21 排水设施由FRP制作,所有排水将返回到脱硫装置排水坑或吸收塔浆池循环使用。4.1.4.22 烟气系统的设计保证灰尘在烟道的沉积不会对运行产生影响,设计时烟道设置必要的清灰装置。而对于烟道中粉尘的聚集,设计时考虑到附加的积灰荷重。4.1.4.23 所有烟道在适当的位置配有足够数量和大小的人孔门,以便于烟道(包括挡板门和补偿器)的维修检查和清除积灰。另外,人孔门与烟道壁分开保温,便于开启。4.1.4.24 烟道的设计应使烟气系统的压降小于800Pa。4.1.4.25 脱硫装置烟道接口推力和力矩不应传递到水平总

31、烟道和烟囱上,热膨胀通过膨胀节进行调节。4.1.4.26 烟道设计的最小承受压力等于风机最大压力加1000Pa。烟道设计应考虑所有荷载,如:压荷载、自重、风荷载、积灰、地震、腐蚀、保温和外装。4.1.4.27 支吊架的部件进行强度计算,证实其设计安全可靠。烟道水平方向运行设置烟道支架,支架的设计荷载应考虑摩擦阻力,材料和润滑剂应与滑动触点的金属底座相适应。4.1.4.28 烟气挡板设计应能承受各种工况下烟气的温度和压力,并且不能有变形或泄漏。挡板和驱动装置的设计应能承受所有运行条件下工作介质可能产生的腐蚀。旁路烟道挡板应具有快速开启的功能,全关到全开的开启时间15秒,并且保证其开启时间不会引起

32、锅炉炉膛压力的波动。烟气挡板能够在最大的压差下操作,并且关闭严密,不会有变形或卡涩现象,而且挡板在全开和全闭位置与锁紧装置要能匹配,烟道挡板的结构设计和布置要使挡板的积灰减至最小。每个挡板的操作应灵活方便和可靠。驱动挡板的电动执行机构可进行人工就地操作和DCS远方操作,挡板位置和开、关状态反馈进入脱硫装置DCS系统。挡板尽可能按水平主轴布置。并且注意框架、轴和支座的设计,以便防止灰尘进入和由于高温而引起的变形或老化。所有挡板全套包括框架、挡板本体、电动执行器,挡板密封系统与所有必须的密封件和控制件。4.1.4.29 膨胀节用于补偿烟道热膨胀引起的位移,膨胀节在各种条件下能吸收设备和管道的轴向和

33、侧向位移,以保护设备和管道免受损害和变形。膨胀节保证在系统设计最大正压/负压再加上1000Pa的余量和最高温度(180持续60分钟)下无损坏,并保持100%的气密性。4.1.4.30 硫铵后处理系统流程按饱和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包装设计。要求具备对成品硫铵有半自动包装设备(手动套袋、自动下料、自动称重、手动封包),并预留吨包接口与位置。硫酸铵仓库储存不再单独设计, 硫铵后处理厂房设计考虑硫铵外运。硫铵干燥机选用振动流化床,硫铵离心机选择一开一备设计,包装机、硫铵干燥机不再设计备用装置。4.1.4.31 脱硫装置供水与排放系统,收集事故时吸收塔排放的浆液,运行时各设备冲洗水、管道冲洗水、吸收塔区

34、域冲洗水与其他区域冲洗水,并返回吸收塔。4.1.4.32 整个脱硫装置区设有一个事故浆液箱(池),它能贮存吸收塔浆液、管道和吸收塔冲洗水的最大容量。事故浆液箱(池)的有效容积至少按照吸收塔最低操作液位的浆液总容量的100%考虑。事故浆液箱(池)配备衬、泵、阀门、管件和控制件,以便将箱体浆液转送至吸收塔。转送速度能使箱(池)体浆液在15个小时彻底放空,事故浆液池由现有碱液池改造。4.1.4.33 脱硫装置区域地坑用于收集设备冲洗水、管道冲洗水、吸收塔区域、硫铵脱水区冲洗水的收集坑,并定期返回吸收塔。全套包括:要求的全部连接管、检查开口、溢流管、搅拌器、排水管、排浆泵和所有其他必要的设施。4.1.

35、4.34 每台泵和其附属设备的布置方式能在不中断整套装置运行的情况下,便于操作、维修和拆卸;安装的备用泵在故障时应能立即投入运行应有联锁保护。泵停止后为了防止机械堵塞/负载起动,浆泵、浆液管道需配备有自动清洗设备。4.1.4.35 所有接触泵送介质的部件将由适于介质性质的材料制造,并且能耐磨损和腐蚀。所有材料和设备具有最好质量,在使用时遇到温度、压力变化不会造成过度的腐蚀、变形、老化或疲劳,而且也不会产生过度应力和应变影响装置效率和可靠性。接触浆液的循环泵、浓缩洗涤泵、晶浆泵与母液泵,过流件采用双相不锈钢,所有接触浆液的金属材料能承受20g/l氯浓度。浆液泵的轴承采用高容量的滚动轴承,其寿命不

36、低于25000小时轴承采用自动油润滑套型式,并配有活塞环密封和橡胶二级密封。4.1.4.36 管道设计时充分考虑工作介质对管道系统的腐蚀与磨损,选用恰当的管材(如碳钢管、衬塑钢管、不锈钢钢管、合金钢钢管和玻璃钢管道等)、阀门和附件。介质流速的选择既要考虑避免浆液沉淀,同时又要考虑管道的磨损和压力损失尽可能小。仪用空气管道、氨水管道材质采用304不锈钢。4.1.4.37 浆液管根据输送介质的特性进行设计、选材,防止磨损和腐蚀,防止浆液沉淀的形成。浆液管将配备手动冲洗、排水和排气装置,排水用管道输送到排水坑或排水沟。在装置关闭和停运期间,对浆液管道系统的各个设施进行排水和冲洗。输送浆液管道的设计和

37、布置尽可能短,为避免在管道中产生沉降。4.1.4.38 玻璃钢(FRP)管道和配件通过丝绕制工艺制造,液相管道在表面有2.5mm厚的耐磨损衬垫。吸收塔部喷雾系统的FRP管道和配件通过手工压层工艺制造,在管道和配件的外表面有2.5mm厚的耐磨衬垫。在支管接头与改变方向处,其表面至少有2.5cm的弯曲半径。4.1.4.39 供方需提出各管道的外保护材料的规格、厚度、颜色、初步估算用量等数据。4.1.4.40 阀门规格尽量统一,尽量减少阀门的种类和厂家数量;所有阀门设计选型适于介质特性和使用条件;浆液系统的阀门考虑介质的磨损和腐蚀,阀门提供阀门清单,表明使用环境与生产厂家、规格尺寸等。所有阀门遵从以

38、下规:1在打开位置,所有阀门设计成在满负荷工作压力下都是密封的。 2布置在户外的阀门,其执行机构适应户外露天布置的要求(IP56)。 3重要的和浆液浓度高的调节阀均设置旁路阀门。 4浆液管道的阀门应耐腐蚀和耐磨损。 5所有阀门能在不超过相应平台1.5m高处进行操作。 6、安装在室外的全部阀门尽可能集中布置,并设有防雨设施,泵防雨棚按照 规定设置。7、 与吸收液接触的阀门采用钢衬PO或F48、 阀门设置防堵塞装置、工艺管道冲洗装置。4.1.4.41 管道支架按钢结构设计4.1.4.42 系统所有平台均设栏杆和护沿,平台扶梯采用网格栅。平台载荷应为4KN/m2。栏杆高度为1200 mm,平台宽度不

39、小于1m,挡板采用1203的扁钢,平台扶梯的设计不低于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技术规定(DLGJ1582001)的要求。平台与扶梯格栅板厚度不小于30mm。并设置相应明显规的荷载和标高指示牌。扶梯载荷应不小于2KN/m2。扶梯宽度为800mm,角度不大于45,栏杆涂刷安全色。4.1.4.45 土建工程设计执行国家与电力行业颁布的相关规程、规。4.2 脱硝部分4.2.1 技术要求4.2.1.1 工程主要组成部分满足如下要求:4.2.2.1.1 还原剂喷射系统1)还原剂喷射系统的设计能适应锅炉30110BMCR之间的任何负荷持续安全运行,并能适应锅炉的负荷变化和锅炉启停次数的要求。2)SNCR脱

40、硝装置能够在NOX排放浓度为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任何点运行。3)喷射系统尽量考虑利用现有锅炉平台进行安装和维修。4)喷枪有足够的冷却保护措施以使其能承受反应温度窗口的温度,而不产生任何损坏。5)采用固定喷嘴,压缩空气雾化的双流体喷枪,在锅炉合适位置布置喷枪,喷枪设置外套管,通入锅炉鼓风机冷空气冷却保护。4.2.2.1.2 计量分配系统1)计量分配系统就场地进行布置在合适平台处,以焊接或螺栓的形式固定。不影响锅炉其他部位检修工作。2)计量分配系统设置空气过滤器,以防设备堵塞。4.2.2.1.3 氨水储存和制备系统1)氨水溶液储存系统与脱硫共用。 2)稀释水罐材质选用304,并做好检测,保证不泄漏。

41、 3)氨水溶液输送泵、稀释水泵采用离心泵。4.2.2.1.4 溶液输送供给系统1)3台锅炉共用一套氨水输送供给系统。2)氨水输送泵采用多级离心泵。3) 氨水输送泵设有备用,三用两备。4) 氨水输送供给系统设置过滤器,以防止设备堵塞。4.2.2.1.5 喷枪组件每一个喷枪组件都具有适合的尺寸和特性,保证达到必须的NOX减排所需的流量和压力。喷枪喷嘴采用310S制造,使用寿命不低于12个月。每个组件包括空气雾化喷枪、用于自动推进插入调整的适配器、用于连接锅炉支撑的连接件、快装接头和用于化学剂和雾化空气管路与冷却空气管路连接的钢丝编织可弯曲软管。4.2.1.2 给水排水系统与废水处理系统 给水排水系

42、统:供方SNCR系统,将20%的氨水溶液,经输送系统输送至喷枪,喷入炉膛部进行脱硝反应。按电厂水质报告氨水稀释用水采用新鲜工业水(稀释所用除盐水)。 废水的处理:氨水稀释过程中无废水产生,在系统停运期间,管路的冲洗水回到地坑。4.2.1.3 管道4.2.1.3.1 设计原则(1)供方根据最新版本国标设计、供应成套管道、辅件和管道支撑。(2)管道设计时,充分考虑工作介质对管道系统的腐蚀与磨损,选用恰当的管材(如碳钢管、衬胶钢管、不锈钢管、合金钢钢管和玻璃钢管道等)、阀门和附件,并且征得需方的同意。(3)供方按设计标准,合理确定各管道系统的设计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流速等),其数据提交需方。(

43、4)管道与附件的布置必须满足脱硝装置施工与运行维护的要求,并避免与其它设施发生碰撞。(5)供方管道与需方管道或设备相连接处,供方指明所用材料的特性。4.2.1.3.2 技术要求(1) 管道系统的布置(包括各种支吊架)能承受各种荷载和应力。供方对所有主要管道的热膨胀位移和应力进行计算,并确保管道作用在设备上的力和力矩在规定围之。(2) 所有管道的布置和支吊架设计便于检修维护。在与设备连接处,提供法兰短管件,以减少维修要求的管道拆卸工作。(3) 所有管道有清晰的标识,标明管介质与流向。(4) 管道运输时端口采取金属或塑料盖封闭,以防损坏和污物进入。(5) 仪用管道,包括所有软绝缘管、附件、阀门等使

44、用不锈钢。4.2.1.3 阀门4.2.1.3.1 概述供方负责脱硝系统围所有阀门的设计、制造、试验,所采用标准、规程和规应征得需方认可。所有阀门的设计选型适应于介质特性和使用条件,规格尽量统一,并尽量减少阀门的种类和厂家数量。4.2.1.3.2 技术要求(1) 与氨水溶液相接触的阀门均应选择不锈钢材料。(2) 在打开位置和满负荷工作压力下,所有阀门都是密封的。(3) 调节阀与下列条件下工作的阀门装设气动驱动装置: 按工艺系统的控制要求,需频繁操作或远方操作时; 阀门装设在手动不能实现的位置,或必须在两个以上的地方操作时; 扭转力矩太大,或开关阀门时间较长时。(4) 布置在户外的阀门,其电动执行

45、机构能适应户外露天布置的要求。(5) 重要的调节阀和减压阀均设置旁路阀门。(6) 气动阀门配备气动执行器,包括驱动电机、齿轮、限位开关,位置指示器(开、关)等。(7) 安装在室外的全部阀门尽可能集中布置,并设有防雨设施。4.2.1.4 需方负责脱硝装置的工艺用水水源、压缩空气气源、电源的接口位置,供方负责脱硝装置水、气、电源的设计和供货、指导安装、调试。4.2.1.5 供方需在需方现有设备上进行改动或加装监测装置需详细列出清单和要求。供方负责相应的供货、指导安装和调试。4.2.1.6 消防、通风、除尘与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脱硝装置的消防、通风、除尘的供货属于供方围。设置必须的劳动安全措施,包括洗手

46、池、洗眼器等。SNCR系统脱硝装置无其他特殊的要求,需方负责设计、供货、安装烟气脱硝系统围的消防设施、移动式气体灭火器。4.2.1.7 电气、仪表和控制系统电气、仪表和控制系统相关要求按照脱硫方案执行。4.2.2 性能保证值4.2.2.1在燃用设计煤种时,BRL工况连续运行7天,在锅炉30%110%BMCR负荷围,SNCR入口浓度不高于150mg/Nm3时,出口NOx浓度不高于50mg/Nm3; 4.2.2.2 性能验收试验后一年质保期保证装置可用率不低于 98% 。4.2.2.3 SNCR脱硝装置对锅炉效率的影响小于 0.5% 。4.2.2.4 保证值测量与计算方法关于性能保证值表说明如下:

47、 表中各消耗值为性能考核期间不少于48小时的平均值。 供方应按烟气中氮氧化物含量变化提供脱除率修正曲线。 脱硝效率定义:脱硝率=C1-C2100%C1式中: C1脱硝系统运行时脱硝入口处烟气中NOX含量(mg/Nm3)。C2脱硝系统运行时脱硝出口处烟气中NOX含量(mg/Nm3)。 氨的逃逸率是指在脱硝装置出口的氨的浓度。 供方不能以煤质数据中未给定成分作为性能保证的前提条件。如其性能保证对煤质分析数据有特殊要求,应以书面形式充分说明其对性能保证的影响,并根据其经验预测相关数据的可能围与相应的性能保证值。 脱硝装置的可用率定义:100%A脱硝装置统计期间可运行小时数。B若相关的发电单元处于运行

48、状态,SNCR装置本应正常运行时,SNCR装置不能运行的小时数。CSNCR装置没有达到NOX脱除率不低于性能保证要求时的运行小时数。4.3 湿式电除雾部分4.3.1 工艺流程简介烟气脱硫与深度处理采用“一塔一器”流程,即1台(套)脱硫吸收塔配1台(套)湿式电除尘器设备。湿式电除尘(雾)器系统安装于脱硫吸收塔顶部。建设单位燃煤锅炉产生的烟气采用氨法进行脱硫处理,脱硫尾气需进行深度净化治理,进一步去除烟气中携带的细微粉尘、雾滴含量,以满足现行的环保要求。烟气进入吸收塔经氨水喷淋液吸收完成脱硫过程,含粉尘、雾滴烟气经折板除雾器预除尘、除雾,再进入湿式电除尘器进一步去除细微粉尘、雾滴,除尘除雾后净化烟

49、气从顶部排出至烟囱达标排放,收集的液体与湿式电除尘器冲洗水流入吸收塔或外排处理。4.3.2 主要设计参数、标准规、设计容与设计原则4.3.2.1主要设计参数烟气设计参数见下表(脱硫吸收塔出口,即湿式静电除尘器进口): 基本设计参数序号名称单位设计参数1进口操作烟气量m3/h7081692进口操作压力Pa1500,正压3湿式电尘入口烟温504设计温度1005烟气粉尘主要组分(NH4)2SO3、NH4HSO3、(NH4)2SO4、NH4HSO4、粉尘6进口烟气粉尘含量mg/Nm3504.3.2.2 设计标准与规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50、 (GB3095-1996);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8662-2012); 参照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11);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 氨法(HJ 2001-2010)。4.3.3 湿式电除尘器设备主要结构4.3.3.1本体组成与结构形式:1. 壳体2. 阳极管组3. 阴极上、下框架4. 电晕极5. 绝缘箱与阴极固定器6. 冲洗系统7. 热风系统8. 检修平台按照脱硫系统执行4.3.3.1.1材料选择湿式电除尘器采用圆形设计。湿式电除尘器本体壁与部结构件材料的选择充分考虑防腐要求,包括框架、定位梁等。防腐材料为玻璃鳞片树脂。阳极材料采用

51、导电玻璃钢;电晕极采用2205刚性芒刺线;气体均布装置为导流板、多孔板,多孔板材质FRP。4.3.3.1.2阳极管束湿式电除尘器阳极管束910根阳极管组合而成,阳极管切圆均为360 mm,每根长度6m,蜂窝式布置,模块化设计。阳极管束采用先进的层压粘接工艺复合成型,每台阳极管组束具有完美的整体性,强度高、阳极管的同心度、平行度高。阳极管束由工厂制作,现场安装。极间距和阳极有效长度的选取应能满足除尘除雾效果的要求。4.3.3.1.3阴极系统阴极线采用耐腐蚀、放电效果好的阴极线,材质为2205,能承受冲洗时高速水流的冲刷、冲击。阴极与其支撑框架将与阳极时刻保持绝缘状态。绝缘子材质为瓷,缘箱设远传温

52、度测点,设置温度测点进行自动控制。湿除运行过程中阴极线不应发生剧烈的晃动,而导致除尘效率下降,阴极底部设置下阴极框架进行连接固定,在湿除壳体外部,设置阴极固定器,对下阴极框架进行有效的拉紧和固定,保证除尘效率的稳定。4.3.3.1.4绝缘箱与阴极固定器湿式除尘器设有2个供电区,每个供电分区顶部设绝缘子箱4套,其中有一个带引线的绝缘箱。绝缘箱采用大口径锥形石英套管。每个绝缘箱配3只加热器,每个加热功率为3.6KW。下部设阴极固定器4套。绝缘箱和阴极固定器外部采用硅酸铝纤维保温,保温性能好,保证绝缘子的绝缘性能。4.3.3.1.5喷淋冲洗系统喷淋系统与脱硫共用冲洗水箱,水质为含少量硫铵水溶液,湿式

53、电除尘器设有单独的冲洗管路与相关控制系统。喷咀采用实心锥喷嘴。喷淋冲水装置含FRP管道、喷嘴,喷淋冲洗时间5min,根据实际运行工况,一般24小时清洗1至2次。4.3.3.1.6供热风系统由于湿式除尘器为正压运行,为防止绝缘子结露和污染。阴极固定器采用热风正压保护装置,保证绝缘子绝缘性更可靠。热风由湿电自备电加热装置提供。绝缘子箱部设加热装置与温度自动控制装置,加热均匀,温度检测准确,能有效地防止雾气进入绝缘箱,防止结露。4.3.3.1.7 外部检修平台扶梯检修平台、斜梯、平台、栏杆的规格与材质按脱硫部分要求执行。4.3.4设备性能参数表序号项目单位数值备注1除尘器型号WESP360-9102

54、脱硫工艺氨法3处理烟气量m3/h7081694烟气温度505设计流速m/s1.926布置型式脱硫塔顶7进出风口布置底进顶出8除尘效率90%9入口粉尘含量mg/Nm350标态干基6%O210出口粉尘排放浓度mg/Nm35标态干基6%O211本体漏风率%012本体阻力Pa35013设备寿命年3014控制方式重要参数可上传15阳极15.1阳极管规格正六边形,切圆直径360mm15.2阳极管长度mm600015.3阳极管厚度mm315.4阳极管材质导电玻璃钢15.5阳极管总数量管91016阴极系统16.1阴极线根91016.2阴极线材质220516.3阴极线型式刚性芒刺型16.4阴极线安装方式重锤吊装

55、17电源17.1电源型式恒流高压直流电源17.2电源数量台217.3规格1700mA/80KV18冲洗收集系统18.1冲洗方式间断18.2冲洗系统数量套118.3冲洗水压MPa0.20.318.4冲洗耗水量m/h瞬间流量50;平均0.219设备外形尺寸m13.2*9(本体)20运行电耗kW47221设备总重kg1000004.3.5电气系统三相恒流电源参数表序号项目单位参数备注1高压电源形式户外式输入电源电压V三相380v10%输入电源频率Hz50额定输出电流mA1700额定输出电压kv806高压控制柜数量面2单塔4.3.5.1高压电源的使用条件(1)控制柜使用的环境的温度为-10- +40;

56、高压发生器的使用环境温度不高于+50(2)空气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0%。无导电、易燃、易爆尘埃和气体,无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3)高压发生器为户外式,在除尘器顶部,高压控制柜在室;(4)湿式电除尘器接地电阻2。4.3.5.2控制方式4.3.5.2.1三相恒流源控制采用PLC控制,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工作方式。电源的运行参数和指标通过PLC与DCS互联,通讯方式RS485(MODBUS RTU协议),脱硫装置DCS操作员站可实现远程实时控制。4.3.5.2.2高压控制柜有PLC-触摸屏控制器,实现实时、在线的自动测控系统;4.3.5.2.3采用TFT触摸屏HMI作为人机显示界面,全中文菜单操作

57、,人机界面友好,具备“手动”、“自动”两种运行状态,而且可以方便地进行切换;4.3.5.2.4采用人工智能控制,投运过程均按专家预设程序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预,正确灵敏地在线实时监测工作状态;4.3.5.2.5工作方式为:(1)最佳工作点方式(2)火花率识别方式(3)功率整定值方式。4.3.5.2.6通过上位机远程监控恒流源的运行状态,可实现恒流源的远程起动、停止、电压、电流、温度数据的实时监控,并能在设备出现过压、欠压、温度超标等异常状态时远程切断主电控柜电源,使用安全可靠。4.3.5.2.7三相恒流电源置灭弧电路,为了保证工作效率,湿电的电压、电流都需要工作在临界状态,但由于气流扰动以与不

58、停电冲洗等原因,不可避免会产生放电拉弧现象,拉弧现象会不同程度的烧蚀极管。电源设置的灭弧电路其反应速度为70S,灭弧、恢复速度快。4.3.5.2.8完善的保护功能:当设备使用出现异常时,系统自动检测故障,发出声光报警。在自动工作方式下,当绝缘子室的温度未到设定值,无法开机。4.3.6责任围(1)本工程共有1套湿式电除尘器。(2)供方负责围: 负责提供1套湿式电除尘器的调试、投运、现场培训、售后服务与供方供货围部件的设计、制造、包装、运输、现场安装工作。 供方WESP供货围部件安装调试:阳极系统、阴极系统、上下阴极框架、绝缘系统、阴极固定、部冲洗系统和热风系统(以湿电本体接口为界)。供方WESP

59、电气系统供货安装调试:高压发生器、高压电源控制柜和高压隔离开关、高压引入和安全联锁装置、高压电源系统的高压电缆与仪表。高压电源控制柜布置方式设计联络会上确定。高压电源柜的低压电气分断能力不小于70kA。控制柜颜色由需方指定。供方提供IO清单、控制策略等资料,并配合需方完成DCS编程工作。4.3.7湿式电除尘器设备制造标准、技术与质量要求湿式电除尘器设备的制造和材料同时还需符合下列标准、规、规定的最新版本要求,但并不仅限于此。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至少符合现行通用的最新的国际和国家有关标准,并且同时满足和参照以下标准和规:燃煤电厂电除尘器DL/T5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 GBJ232。高压静电除尘用整流设备 /T9688-1999。高压静电除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