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探讨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2192720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会计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会计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会计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会计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探讨(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会计造假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其次对我国会计造假的现状进行分析,折射出会计造假问题的严重性,然后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种种动因,解析会计造假的根源,从而能够从根本上整顿会计造假、杜绝会计造假。再次,本文揭露了上市公司进行会计造假的多种手段,主要有利用关联方交易造假、利用收入信息造假、利用费用或损失的待处理造假、利用应收账款和资产减值准备进行造假。最后,本文针对这些手段提出了股权多元化、规X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方法、统一处罚标准、加大惩罚力度等六条治理措施。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关联方交易AbstractAbove all,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

2、he accounting fraud and its related concepts of listed panies in China. Secondly,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problem, which reflects the seriousness of this problem. Then 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reasons and the root of accounting fraud, thus can fundamentally rectification account

3、ing fraud.Thirdly, the article expose that accounting fraud of listed panys mainly means are using transactions of affiliated party, ine information, process of cost or loss, receivables and assets impairment.Finally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ubstantiv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managing t

4、his problem, like equity diversification, regulate the assessment method for intangible assets value,unified punishments standard, increase penalty and so on.Key Words:Listed panies; Accounting fraud; Affiliated party transactions13 / 16目 录一、引言1二、会计造假的定义及相关概念1(一)会计造假的概念2(二)其他相关概念2三、我国会计造假的现状及原因分析2(一

5、)我国会计造假的现状2(二)我国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3四、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手段5(一)利用关联方交易造假5(二)利用收入信息造假6(三)利用费用或损失的待处理造假7(四)利用应收账款造假7(五)利用资产减值准备造假8五、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治理措施与建议8(一)股权多元化8(二)强化审计监督8(三)统一处罚标准9(四)加大处罚力度9(五)将会计信息真实性与业绩评价相联系10(六)利用网络的互通性确保信息对称10六、结束语10参考文献12致谢14一、引言上市公司进行会计造假在当今全球证券市场上已然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早在21世纪初期,就发生了轰动一时的“安然公司破产案”,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的信

6、誉,动摇了投资人的信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曝光了安然公司的会计丑闻后又出现了世界通信、施乐等公司的会计作假,使纽约股市大跌,造成了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的破产,同时使美国股民甚至全球的投资人都因此而缺乏投资的安全感。同样,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也是屡见不鲜。首先是90年代初期的长城机电、某原野、某新华“三大虚假财务报告(验资)案件”。紧接着,1997年到1998年又发生了新一轮的“三大案件”东方锅炉、红光实业、琼民源。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监管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会计造假事件被挖掘。2000年黎明股份、猴王股份、X百文案件的余震还没完全消失,2001年又曝出了麦科

7、特造假案,紧随其后的银广夏案更是将会计造假推到了高潮。自“蓝田”、“银广厦”等会计造假事件被揭发以来,中国证券市场曝光的会计丑闻不断,这些会计造假事件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同时引起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巨大震动,不仅危害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还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已然成为各国证券市场的公害。因此,识别和防X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成为证券市场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议题。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由l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和X围进行了扩大,从而更加符合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新的会计准则中也包括了规X财务报告类

8、的准则,扩大了财务报表要求披露的会计信息的数量以及涉及的X围,要求上市公司通过财务报告提供的是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我国日益成熟的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并且完全符合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然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和我国证券市场的日趋发展与成熟严重不符,投资者们要求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X围和数量进行扩大,并且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提高,这样才能真正地满足其投资决策的需要。二、会计造假的定义及相关概念要研究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问题,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首先要定义会计造假的概念,以及相关或者相似的概念。(一)会计造假的概念会计造假

9、是指会计信息生成行为主体伪造、变造虚假会计信息,为特定利益团体或个人谋求不当利益的某犯罪行为。1(二)其他相关概念1、舞弊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16号明确划定,舞弊就是故意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中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也指出,舞弊意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22、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对它的使用者失去了真实客观性,可分为客观会计信息失真和主观会计信息失真。前者是指由币值变动、物价指数变动或者会计人员失误引起的会计失真,它是无法避免的。主观的会计信息失真是相关人员人为制造的会计信息失真。3三、我国会计造假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一)我国会计造假的现状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上出现了较

10、多的上市公司业绩骗局,我国一些企业曾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我国年财政收入的37。2000年11月25日,ST包装以4800万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某长信40的股权转让给尚未入主的潜在大股东某泰港集团,并且确认4800万元的投资收益,当年的利润总额仅为1622万元,这占到了当年利润总额的295.9。若将其剔除,则其实际亏损3178万元。同在这一天,ST包装收到了来自某泰港集团的一份厚礼某神岩风景区旅游公司95股权(评估值18943万元),并且是无偿赠送。ST包装由此确认了资本公积12692万元,每股净资产由1999年末的0.308元猛增至2000年末的 2.7

11、4元,ST包装如愿以偿地摘掉了“ST”的帽子。2007年,某如意上市之前的IPO报表及2007年报被怀疑有严重的财务包装。某如意是家毛纺公司,2007年10月过会,上市之前的06年底,欠税余额高达2776万元,07年年报附注表明,这其中有2298万元企业所得税,06年比05年收入及利润涨幅不大的背景下,支付税费178%,这似乎有违常理。上市之后,预付账款科目仍不正常,预付账款从06年中期的0.86亿元增加至08年第一季末的2.32亿元,根据07年年报附注,预付账款增加主要是预付募资项目的设备款及工程款,而在建工程发生额竟然是零,也许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某如意以预付募资项目设备款及工程款的名义挪

12、用资金。2009年,立思辰科技股份某的预收账款从2008年度的33553489.80元猛然下降到11419454.44元,该公司在以前年度推迟确认设备收入,上市前将设备销售收入转化为管理外包服务收入提前确认服务收入,通过财务包装塑造其虚假形象。从上述事例我们不难看出我国进行会计造假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并且伪造的数额较大,运用的手段也十分丰富,造假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因此,治理会计信息造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经刻不容缓。(二)我国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当前我国会计造假事例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而驱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会计造假的源动力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利益的驱动是会计造假的源动力证监会规定连续三

13、年盈利的公司才有上市的资格,可是事实上许多想要上市的公司达不到这样的标准,于是他们就想到了会计造假这一个途径来粉饰报表,发行股票,从而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样的,有许多已经上市的公司为了保住上市的资格而造假,因为证监会规定连续三年亏损的公司,暂时停止其股票。一旦被摘牌了,这种损失将是致命的。所以为了保住上市资格,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编制假账这些途径也就成了上市公司的“救命稻草”。2、两权分离所有权跟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使得出资人跟代理人的出发点不同,利益关系不一致,就使得造假成为了可能。通常情况下,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关系是冲突的。而经营者拥有信息优势和专业能力方面的优势,投资者是很难识别和判断公

14、司的真实财务状况的,投资人对经营者的监管难度很大。3、管理层施压其实就财务人员来说,其工作很单纯,只要客观公正地记录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跟经营成果就可以了。可是管理层人员就不一样了,他们要考虑公司的预期经营目标是否实现,公司的良好形象是否维持得下去等。有些时候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并没有那么理想,也正是这种时候,管理人员出于上述的种种考虑,会暗示会计人员对财务数据进行相应调整。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中,经理阶层完全控制了会计人员的经济利益,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当然也会受到影响。4、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很多学者认为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力,提高其自身专业素质,加强对其职业道德的培养,注册会计师就能

15、做到客观公正了。可是事实上,很多时候注册会计师会选择做出一定的让步是因为那些他无法避免的压力,而不仅仅是职业道德的缺失。当一个人在处理一件与自己完全没有利益关系的事情的时候,总能保持其公正性;但是当他处于某些制约中的时侯,保持这种公正性是很困难的。当今的注册会计师便处于这种尴尬境地。一般来说,选择注册会计师的实际控制权是在经理人手中的。很多情况下,公司所有者与公司管理层的利益关系不一致,有时还会有很大的冲突,经理人希望自己公司的报表看上去很漂亮,公司的效益很好,而公司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他无暇顾及。那么,他在选择注册会计师时,首先考虑的一定是能够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的。而且,经营者在拥有选择权的同

16、时,还掌握了注册会计师们的收入。经营者和注册会计师实际上其实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到底还能不能得到保障,可想而知。5、执法力度不够我国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例如公司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刑法等。可是法律虽多,却普遍存在着惩治不力、执法不严的现象。我国目前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惩罚手段以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为主,对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采取的惩罚形式也主要是警告和罚款等行政处罚。其实,采用这些手段很难达到处罚目的,更何况目前为止我国对造假企业处以的罚款数额相对国外来说严重偏低。造假的低成本也正是纵容会计造假案滋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低成本

17、、高回报的机会面前,很多企业人便会抵挡不住诱惑,纵使心里十分清楚存在多大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目前在相关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会计造假现象得不到遏制,更糟糕的是,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为了谋求一己私欲来钻法律的空子,无形中损害了公众的利益。四、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手段(一)利用关联方交易造假关联方交易是我国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提高经营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充分利用集团内部资源,实现公司资本营运的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关联方之间非市场和非竞争的关系,彼此之间常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影响交易行为,使得关联方交易很有可能不是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之上的

18、,而是被大股东操纵。特别是在我国审计和评估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的情况下,关联方交易就更容易成为部分上市公司逃避税收、调节利润的手段。利用关联方交易作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关联交易协议定价几乎没有上市公司会明确关联交易定价的依据,很多上市公司就是利用关联交易定价的灵活性来调节利润、逃避税收的。例如,上市公司和其关联公司进行资产贱买贵卖的“游戏”,并以此获取投资收益。2、将有关费用向关联公司转嫁某些上市公司为了取得或者保住上市的资格,通常会通过改变费用分摊的方式来提高公司的利润,从而维护自身的盈利形象。主要方法就是将上市公司的管理费用、广告费

19、用、离退休人员费用转由其母公司承担,或是将上市公司以前年度交纳的有关费用退回,从而达到粉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目的。波导公司早在2000年就运用该手段,将10427万元广告宣传费用的70%转给它的大股东奉化波导科技发展公司,转嫁的广告宣传费用占当年利润总额4401万元的165.8,若剔除,则实际亏损2898万元。上市公司有难,大股东解囊相助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已蔚然成风。3、利用委托经营操纵利润由于有关资产委托经营的法律法规极不完备,导致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委托经营成了调节利润的又一重要手段。例如,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委托给其母公司经营,而母公司又将获利能力高的资产以较低的托管费用委托上市公司经营

20、。4、股权投资和转让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程序和方法的统一规定,无法保证股权转让过程中定价方式的合理性。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或者大股东往往慷慨地将自己的资产转移给上市公司,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存在不公平的资产交易,从而达到保住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或维护其高盈利形象的目的。2000年10月30日,为解决拖欠债务问题,大股东将其持有的圣方科技的1000万股股权转让给陕长岭,转让价格仅为每股1元。一个月后,陕长岭又将这些股权转让给美鹰玻璃公司(关联企业),转让价格猛增至每股8元。陕长岭从中获得了7000万元的投资收益,而当年的利润总额仅为1604万元,这笔收益就占了436.4,剔除该笔收益后,陕

21、长岭实际亏损5396万元。(二)利用收入信息造假营业收入的平稳增长是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重要表现,而且上市公司股价的持续上升同样要基于收入的稳步增长。不少财务舞弊案的主角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一点,因此通过操纵收入的确认不恰当地抬高盈利成为他们的惯用手法。例如国内的财务造假如黎明股份、银广厦、东方电子等,国外高层次的财务造假如安然、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等,研究其造假手法,操纵销售收入成为了一种默契。利用收入信息的造假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虚构收入即通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银行对账单、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等,虚构出根本没有发生过的收入。有几种方法,一是作销售入账,但是产品并没有出库;二是

22、对开发票,确认收入;三是虚开发票,确认收入。2001年中国股市上的银广夏公司造假问题在媒体披露后,股价连续15个跌停,从停牌前的30.79元跌到6.59元,将近68亿元的流通市值无形蒸发。银广夏公司便是通过伪造出口报关单、伪造购销合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金融票据和伪造免税文件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被证监会认定存在连续4年虚报利润等违规事实。2、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提前确认收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完工百分比法的不恰当运用;二是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便已确定了收入;三是提前开具销售发票,用以美化业绩;四是在仍有未来服务需要提供时确认收入。延后确认收入,也称递延收入,是在未来期

23、间才确认本期就应该确认的收入。延后确认收入与提前确认收入一样,也是公司操控利润的一种手法。3、非营业收入营业化公司的收入主要包括营业性收入和非营业性收入,营业性收入是公司的主要收益,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投资者可以据此预测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及判断公司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非经营性收入具有一次性和偶发性的特点,其收益是暂时性的。公司想尽各种办法将非营业收入操纵为营业收入,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其中,利用地方政府的补贴来粉饰报表的情况最为普遍。这种临时性获得的补贴收入虽然也是公司利润总额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它不具备长期性和稳定性,因而对利润的影响是暂时的。为了维护某些地方公司的形象,地方政府通常

24、会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进行调控,这会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发生极其重要的变化。比较典型的是,地方政府常常通过对上市公司拖欠的银行利息给予核销减免、越权给予上市公司税收返还政策、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财政补贴、给予资产价格优惠等方式,改善其财务报表形象,使上市公司增加当期利润,从而使上市公司拥有漂亮的业绩去获得配股或增发资格。但是依靠政府扶持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它不具备连续性,而且报表也是依靠地方政府扶持增加的利润来支撑的,并不是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这就为以后年度利润的滑坡埋下了伏笔。(三)利用费用或损失的待处理造假由于公司承受能力不足,有时候会将实际已经发生的损失或费用暂时挂列为递延资产、待处理流动资

25、产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和待摊费用等资产科目。很多上市公司以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地方财政部门的批示为借口,对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不进行及时地确认或者摊销,从而达到美化报表的目的。(四)利用应收账款造假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易于操纵和隐蔽性强是利用应收账款粉饰利润的两大特点。首先,应收账款的增加是一种较为隐性的操纵,采用这种方式并不需要披露,很难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进行彻查。其次,应收账款的变化对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很直接,进而可以很有效地对总利润加以控制。因此,上市公司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应收账款进行造假。例如,某医药(集团)某在2

26、004年以空头支票冲减应收账款,虚增利润8782万元之多。(五)利用资产减值准备造假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上市公司应该对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应收账款、委托贷款这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但资产减值会计内涵很复杂,若采取不同的计量方法,同样一项资产会有不确定的价值。这是因为资产减值实际上是一种市场模拟价格,而市场价格不容易取得,这其中就会有企业管理层主观估计的成分。于是企业管理当局便可以利用资产减值的这种不确定性进行利润操纵。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这种手段来进行造假,主要是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来推迟或者提前损失,比如某公司在某个年度计提大量的资产减值准备,使其出

27、现巨额的亏损,然后在下一年度再调节回来一部分的减值准备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计提的随意性不仅抹杀了会计准则的严肃性,同时还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连续性。五、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治理措施与建议(一)股权多元化当前国有企业改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单一化。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在一个多元、分散、可以流动的股权结构上的组织形态。单一化的股权结构难以形成制衡,而且往往导致内部控制问题。假如能够在股权多元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并且彻底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所引发的问题,那么公司治理结构就可以得到进一步地完善。对企业来说,实现股权多元化的途径主要有:通过中外合资或者境内外上市,实现投资主体多元

28、化;通过债权转股权等方式形成多元股东;建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实行高层管理人员持股;吸收各地方实体和战略投资者投资作为股东;在企业并购、技改、搬迁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二)强化审计监督审计监督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也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种手段。首先要强化国家审计监督。必须明确各个监督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从而使得财政、税务和审计等监督部门不会越权管理,也不会存在监督盲区。这样既增加了审计的覆盖面,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审计。各部门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实现共同监督,提高审计的效率与质量。其次要加强企业内部的审计。健全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机制,根据公司内部具体人

29、员情况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注重不相容岗位的分配,使各岗位真正能做到互相监督、互相控制。(三)统一处罚标准我国刑法第161条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我国公司法第212条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4从上述法律的规定中可以看出,不同法律对会计造假行为的罚款额度各有不同,这样势必会影响法律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30、为了避免双重标准,避免让不轨之徒有机可趁,相应的法律法规之间对于同一某行为的处罚办法必须进行统一。(四)加大处罚力度目前,监管不严、有法不依的现象在我国国内普遍存在,并且与国外相比,我国对造假事件的处理手段、惩罚力度要轻得多,这在客观上纵容了一些违规行为。蓝田案判决说明,被列为第二被告、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的确是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但是最后判决结果对造假者的处罚却显得很无力。更让人担心的是在某港、银广夏、东方电子等造假事件中,起诉不受理、受理不开庭、开庭不判决、判决不执行等现象一再出现,而且法院对造假的企业和同谋的会计师事务所处罚力度都不足以给其致命一击。正是这一起起真实的案例给人们留下了某

31、收益高,成本低的印象。让我们来看看华尔街十大造假公司罚款的金额。花旗集团下属所罗门史密斯巴尼:4亿美元;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2亿美元;美林证券:2亿美元;摩根士丹利:1.25亿美元;高盛集团:1.1亿美元;莱曼兄弟:0.8亿美元;摩根大通:0.8亿美元;贝尔斯通:0.8亿美元;瑞银华宝:0.8亿美元;美国银行集团:0.325亿美元。再来看看我们国内对造假公司作出的相应处罚。ST天一收到了面额仅为50万元人民币的罚单;银广夏所受罚款也仅仅只有60万元人民币;蓝田股份罚款相对最多,可也仅为100万元人民币。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提高某行为的成本,从严执法,所处的惩罚必须给造假者沉重的一击,甚至倒闭

32、、破产,这样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如若参与造假,也必须一视某,给予严惩,让违规中介机构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样才能根除这些造假的“温床”。(五)将会计信息真实性与业绩评价相联系财务造假不仅有财务人员的原因,也有业绩评价体系不完善的原因。应尽快建立一整套符合企业实际、能够客观地评价企业领导真实业绩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只重视考察数字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做法,还要将考核的结果与企业领导人的升迁、奖励相结合。现今考察一个经理人是否成功或者是否有能力仅仅只是单方面考核该经理人任职期间公司的收益情况如何。那么董事们又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公司的收益的呢?那就是报表。试问如此

33、单一的数据考核如何能够确保这些数据的真实性。换言之,要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必须将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与企业负责人的奖励、考核、任命相结合,才能进一步细化和落实诚信的原则,从源头上杜绝会计造假行为。(六)利用网络的互通性确保信息对称现如今网络的覆盖面已经十分广泛,我们大可以利用网络这个高效、开放的平台来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由于网络的流通性,财务数据可以在企业、其关联方以及财政、税收、审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等职能部门之间实现共享,这样可以增加造假的难度,从而达到监督的目的。六、结束语要使得资本市场得以规X健康地发展,企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相应保证,就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34、避免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是中国经济及资本市场、国际经济及资本市场面临的共同课题。制定完善的会计准则及制度,建立合理和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提高中国资本市场透明度、坚定投资者信心、规X市场经济秩序乃至整个社会秩序都具有十分深刻和重要的意义。会计信息失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极为复杂,要治理就不能单纯靠一种对策,而必须注意对多种治理对策的综合运用。因此,我们应以会计法制建设为核心,辅以深入细致的行政管理,并结合高科技的手段,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好转,进一步规X经济秩序。参考文献1 邱林.现阶段会计造假根源及其治理对策探讨J.科技资讯,2005,(24):168-169.2 陈爽.我国上

35、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1-45.3 X孝岩.主观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危害及破解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1):68-69.4 宋文华.浅议会计人员对虚假财务报告所承担的法律责任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3,(11):47-48.5陈守忠.无形资产评估方法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8):77-80.6 梁树富,方园,吴懿欣.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的实证研究J.现代商业,2010,(2):241-242. 7 王茜.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手段与审计策略D.某:西南大学,2010.1-52.8 石晶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某:某大学,201

36、0.1-60.9 汪柏珩.财务造假的动因与对策探究J.现代商业,2010,(7):243-244.10 王清炜.试论会计造假的防X与治理J.财经界,2010,(6):166.11 吴家澍.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防X与治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0,(8):118.12 郏宝云.试析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J.现代经济,2009,(9):85-86.13 鹿小楠,傅浩.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研究J.财会研究,2009,(4):27-34.14 贾鑫.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探究J.学术观察,2009,(2):6-7.15 康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问题探讨D.某:某财经大学,2009.1-47.16马秀

37、丽.浅析杜绝会计造假J.现代商业,2009,(9):184.17 X红英,李茹.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9,(11):189-193.18 蒋金森.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监管体系探悉J.财会探析,2008,(12):337-338.19 赵勇佳.浅析财务舞弊和审计监管J.财会探析,2008,(10):255-256.20 汪建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与治理J.财会探析,2008,(2):346-347.21康玲.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8,(5):94.22 王艳梅.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财务造假问题研究D.某:某大学,2007.1-40.23

38、蒋琳玲.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动因及治理J.经济师,2006,(5):84-91.24 侯艳蕾,瞿英敏.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透析J.经济与管理,2006,(7):71-73.25 卓文燕.中美会计报表粉饰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5):101-102.26 娄权.财务报告舞弊:理论假说与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3,(7):27-31.27 Shawver Todd A,Shawver Tara J.Predicting Management Fraud in IPO paniesJ.Management Accounting Quarterly,2009,(11):22-26.28 Albrecht W.Steve,Albrecht Chad,Albrecht Conan C.Current Trends in Fraud and its DetectionJ.Information Security Journal: A Global Perspective,2008,(17):2-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