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教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2181284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41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内科护理学教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内科护理学教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内科护理学教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资源描述:

《内科护理学教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护理学教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10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教材名称内科护理学 第四版授课时间2008年12月02日授课对象2006级护理学专业本科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九章传染病第一节传染病总论方案学时2学时教材分析重点传染性疾病发生与开展规律难点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教学目的1.掌握传染性疾病根本特征和临床特点2.熟悉传染病的根本理论,根本概念,根本方法3.了解对突发或新发传染病的认识教学方法教 具讲授、提问式、启发式、案例式、图示、CAI课件新内容新知识注明来源及所占比例传染性疾病发生与开展规律,来源于传染病学,杨绍基主编,人民卫生,10%外语关键词Infection;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pid

2、emiology;Health education;plications; Therapy; Prophyla*is;Diagnosis参考资料传染病学,杨绍基主编,人民卫生,2007年第6版课 堂 设 计主要内容题目拟用时间表达方式导课5分钟提问第九章传染病第一节传染病总论一、根本概念10分钟提问二、感染与免疫10分钟讲授三、传染病的根本特征和临床特点20分钟举例、讲授四、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15分钟讲授五、传染病的预防10分钟讲授六、隔离与消毒15分钟提问、讲授小结5分钟讲授教 学 过 程第九章传染病第一节传染病总论导课:5分钟今天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传染病,是否有恐惧心理呢。传染病,

3、顾名思义,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叫传染病。比方大家熟悉的艾滋病,同学们敢和艾滋病患者握手吗,敢和艾滋病患者拥抱吗,敢和艾滋病患者吃饭吗.其实传染病并不可怕。则对于有传染性的疾病,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怎样护理传染病病人及如何进展自我保护。则,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传染病。 一、根本概念 10分钟一什么是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螺旋体等)和寄生虫( 原虫和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二什么是传染病学传染病学是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开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三什么是感染性疾病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二、感

4、染与免疫 10分钟一感染的定义为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二感染过程的表现1病原体被去除 提问提问讲授教 学 过 程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非特异性免疫如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胃 酸的杀菌作用、体液的溶菌作用、组织细胞的吞噬作用;也可以被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免疫所去除。来自母体或人工注射的抗体,通过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亦称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病症、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隐

5、性感染过程完毕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去除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无病症携带者伤寒,菌痢,乙型肝炎。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 clinical infection)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响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比方麻疹,天花显性感染过程完毕后:病原体可被去除,感染者获得较稳固免疫力,不易再受感染。如伤寒有些传染病感染后免疫不稳固,容易再感染发病。如菌痢少局部转变为慢性病原携带者。如乙肝讲授教 学 过 程4病原携带状态(car

6、rier state)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根据发生和持续的时间长短分为:潜伏期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临床病症出现之前恢复期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之后急性携带者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内慢性携带者 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上携带者的共同的特点是:不显出临床病症而能排出病原体。在许多传染病中是重要的传染源如伤寒,痢疾,霍乱,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1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缺乏以将病原体去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

7、引起显性感染。2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点3潜伏性感染并不是在每个传染病中都存在,常见的有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疟疾、结核杆菌结核(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1病原体 (pathogen)感染人体后可导致疾病的微生物与寄生虫。2病原体的致病力讲授新知识教 学 过 程1侵袭力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2毒力毒力=毒素+其他毒力因子穿透能力、侵袭能力、溶组织能力3数量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在不同传染病中,能引起疾病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可有较大差异痢疾5个就能致病,伤寒105才能致病4变异性病原体因环境、药物与遗传等因素而发

8、生变异。四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免疫应答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保护性免疫应答,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伤的变态反响非特异性免疫:1天然屏障:外屏障: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内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2吞噬作用:吞噬细胞存在于各种组织,其中中性粒细胞最为重要,这些细胞内含大量溶酶体,可杀灭被吞噬的病原体. 3体液因子:存在于体液中的补体,溶菌酶, 备解素(properdin),血管活性肽和各种细胞因子(如TNF)等都可起去除病原体作用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三、传染病的根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20分钟一根本特征1.有病原体(pathogen)2.有传染性 (infectivity)传染

9、性:病原体由宿主体内排出,经过一定途径传染给另一个宿主,这种特性称为传染性。传染期:传染病人具有传染性的时期为传染期。重点教 学 过 程3.有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 feature)1周期性散发:是指*传染病在*地常年一般发病水平流行:指*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当地常年发病率大流行:指*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蔓延,涉及范围广泛,超出国界或洲界爆发:指*传染病病例的发病时间分布高度集中在一个短时间之内,这些病例多由同一传染源或共同的传播途径所引起。2季节性呼吸道疾病:冬春季消化道疾病:夏秋季3地方性 4.有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 immunity)感染后免疫属

10、于自动免疫,通过抗体转移而获得的免疫属于被动免疫。病毒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最长,往往保持终身,但有例外,如流感。细菌、螺旋体、原虫性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钩端螺旋体病的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通常较短,仅为数月至数年,但也有例外如伤寒。蠕虫感染后通常不产生保护性免疫,因而往往重复感染如血吸虫病、钩虫病、蛔虫病。二临床特点1.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至最初病症出现。2.前驱期:从起病至病症明显开场为止。3.病症明显期:特有病症体征。4.恢复期:病症体征根本消失至完全康复。复发: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後已稳定退热一段时 间,初发病的病症再度出现.机理为潜伏于组

11、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见于伤寒,疟疾,细菌性痢疾等. 再燃:有些传染病患者已进入恢复期体温尚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发热,初发病的病症与体征再度出现,称为再燃. 机理为病原体暂时受抑制而未被消灭,得以重新生长繁殖之故.讲授教 学 过 程后遗症:恢复期完毕后, *些器官功能仍长期未能恢复正常,称后遗症.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脊髓灰质炎,脑 炎,脑膜脑炎等。 四、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15分钟一流行过程的根本条件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患者 2隐性感染者 3病原携带者 4受感

12、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传播途径有六种: 呼吸道传播 空气、飞沫、尘埃 消化道传播 水、食物、食具 接触传播 污染的水和土壤 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虫媒传播 吸血节肢动物 血液、体液传播 血液、体液、血制品 垂直传播3.人群易感性susceptibility): 对*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 people ) 。易感者在*一特定人群中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2.社会因素教 学 过 程五、传染病的预防 10分钟一管理传染源 1.病人及时上报 甲

13、类:强制管理传染病,6h、12h 乙类:严格管理传染病, 12h丙类:监测管理传染病2.接触者 检疫、密切观察、药物预防/预防接种3.病原携带者 治疗、教育、调整岗位、随访观察二切断传播途径1.主要针对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 寄生虫病2.消毒物理/化学 预防性消毒 疫源性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三保护易感人群1.特异性主动免疫疫苗、菌苗、类毒素2.特异性被动免疫 抗毒素、特异性抗体 3.儿童方案免疫是关键四标准预防1.标准预防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展隔离,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2.标准预防的根本特点: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1要防止

14、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病人医护人员。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3.标准预防的措施(1)洗手: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2)手套: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讲授教 学 过 程(3)破损的皮肤粘膜时。(4)面罩:减少物质飞溅到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5)隔离衣:防止物质污染时用。(6)隔离室:专用隔离病房。(7)其它预防措施:清洁消毒,用后医疗物品消毒。六、隔离和消毒 15分钟一隔离1.隔离:把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安置于指定地点,与安康人和非传染病人分开,防止病原体扩散和传播。2.隔离原则与方法:单独隔离传染源;根据不同途径,采取不同隔离措施;医疗废

15、物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解除隔离原则,隔离期満,连续屡次病原检测阴性者。3.隔离的种类1严密隔离黄色标志肺鼠疫、霍乱、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等。2呼吸道隔离蓝色标志麻疹、流脑、流腮和白喉等。3消化道隔离棕色标志伤寒、细菌性痢疾、甲肝等。4接触隔离橙色标志狂犬病、破伤风等。5血液体液隔离红色标志血液接触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6昆虫隔离:防止通过蚊子、蚤、虱、蜱、恙螨等昆虫叮咬传播。二消毒种类及定义1.定义: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消除或杀灭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一系例方法。 2.种类:疫源地消毒;预防性消毒;消毒的方法: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消毒效果的监测。小结 5分

16、钟提问:哪些传染病需要消化道隔离.主板书设计第九章 传染病第一节传染病总论一、根本概念二、感染与免疫三、传染病的根本特征和临床特点四、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五、传染病的预防六、隔离与消毒本此课内容小结重点内容或思考题1.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2.传染病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3.传染病的根本特征主任批语签字年 月 日教务科检查签字年 月 日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教材名称内科护理学第四版授课时间2008年12月03日授课对象2006级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内容第九章传染病第三节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方案学时4学时教材分析重点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难点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教学目的1.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

17、现、诊断与治疗2.熟悉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辅助检查3.了解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教学方法教 具案例教学、启发式、提问式、课堂讲授、黑板、CAI课件 新内容新知识注明来源及所占比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传染病学,人民卫生,2021年1月第七版,所占比例为15%外语关键词Viral hepatitis , Lemology, icteric , chronic , acute ,induce , immune参考资料传染病学,杨绍基主编,人民卫生,2021年1月第七版课 堂 设 计主要内容题目拟用时间表达方式导课5分钟案例第九章传染病第三节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一、病毒性肝炎概述15分钟讲授二

18、、病原学20分钟讲授三、流行病学15分钟举例、讲授四、发病机制20分钟讲授五、病理生理15分钟讲授六、临床特点20分钟提问、图示七、实验室检查20分钟讲授八、诊断与鉴别诊断15分钟讲授九、治疗20分钟讲授十、预后10分钟讲授小结5分钟教 学 过 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导课 5分钟 自实行乙肝疫苗方案免疫后,我国乙肝炎感染率已由过去的10%下降到7.4%,按我国人口13亿计算感染人群下降是非常明显的。这要归功于方案免疫政策的实施。虽然发病率有明显下降,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乙肝发病人数众多,仍不可掉以轻心。 因此学习肝炎仍是 非常重要。一、概述 15分钟一定义病毒性肝炎:是指多

19、种嗜肝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行。病原体不同,但临床病症根本相似,以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局部病例出现黄疸。乙型、丙型及丁型易转为慢性。二肝炎常见病因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临床十分常见药物性肝炎:抗痨或抗菌药、免疫抑制剂、内分泌治疗药物等其他病原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肝结核等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代谢性疾病工业化学物中毒:四氯化碳、二甲苯、二恶英等其他:肝脏缺血、胆道疾患、多脏衰等二、病原学 20分钟一甲型肝炎病毒HAV为单股正链 RNA 病毒,归类于小RNA病毒科肝炎病毒属病毒形态:1973年,Fein

20、stone等采用免疫电镜首次观察到该病毒。病毒直径27 nm,无囊膜,为正20面体球形颗粒抵抗力:HAV体外抵抗力较强,低温下可长期存活HAV 传染性高于 HEV,发病有家庭聚集现象100 加热 5 分钟可使病毒灭活案例讲授讲授教 学 过 程病毒分型和抗原抗体系统:HAV仅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抗HAV-IgM:是诊断HAV急性感染的指标抗HAV-IgG:是保护性抗体,是产生免疫力的标志二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土拨鼠肝炎病毒WHV、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苍鹭乙型肝炎病毒HHBV。小球形颗粒:直径22 nm ,数量最多;管形颗粒:2240400

21、nm,两者均为过剩的病毒外壳,仅含HBsAg,无感染性。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HBsAg 出现时间:HBV感染后26个月潜伏期持续时间:急性自限性肝炎:6个月内可消失.慢性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可持续阳性;抗-HBs:抗-HBs为保护性抗体中和抗体,其出现标志着HBV感染进入恢复期,抗-HBs 对一样 HBsAg亚型的HBV再感染有免疫力,但对不同亚型的HBV保护力不完全。HBeAg:HBeAg是HBcAg的降解产物,HBeAg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血清HBeAg阳性者中,HBV DNA阳性率为92%左右。抗-HBe:出现时间:随着HBeAg的消失而出现,抗-HBe阳性者中,

22、16.3%30%左右HBV DNA仍阳性。HBcAg:HBcAg主要存在于HBV感染的肝细胞内或DANE颗粒核心中,到血液中即被降解为HBeAg。抗-HBc:抗HBc-IgM:是HBV近期感染或慢性感染者病毒活动的标志,抗HBc-IgG:凡有过 HBV感染者均可阳性HBV DNA:是病毒复制和有传染性最直接的证据。三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直径3662 nm,球形,与黄病毒相似,HCV RNA全长约10 kb,C区,高度保守,核心蛋白;N区,基质蛋白,E区,外膜蛋白。基因型有六个,我国主要以1b型为主。讲授教 学 过 程四丁型肝炎病毒:又称因子为单股负链RNA病毒。HDV为缺陷病毒,必须依赖嗜肝D

23、NA病毒才能复制,直径:3537 nm,外表包裹HbsAg,核心为HDV RNA和 HDAg,HDAg是HDV感染的直接标志.五5、戊型病毒性肝炎原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HEV为单股线状正链 RNA病毒,现暂归类于嵌杯病毒科。其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与甲肝类似,不转为慢性,抗HEV-IgM:是近期内HEV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三、流行病学 15分钟一甲型肝炎 1、传染源 主要为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自潜伏期末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强,急性黄疸型患者,黄疸前期传染性最强,发病后34周,根本无传染性。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粪便排出病毒,经口腔摄入而感染,散发流行:以日

24、常生活接触为主,临床较多见,爆发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尤其是生食毛蚶、 蛤蛎、牡蛎等水产品最易引起。3.易感人群及免疫力: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感染后免疫力持久二乙型肝炎1.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2.传播途径:最主要途径是注射或粘膜接触含HBV的血液及分泌物,性传播:不少见。密切接触:有可能,饮食传播:可能性较小3.易感人群:男女感染率相近,但发病者男多于女,感染时年龄越小,越易形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慢性HBV携带状态免疫耐受。感染后对一样HBsAg亚型的HBV再感染有持久免疫力,但对不同亚型的保护力不完全。三丙型肝炎1. 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丙肝患者和慢性HCV携带者2.

25、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输血、血透、注射、针刺等举例讲授教 学 过 程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HCV感染的母亲所生婴儿感染率高四丁型肝炎:传染源:急、慢性丁肝病人及慢性HBV/HDV携带者。传播途径:同 HBV我国似以密切接触传播为主。co-infection 未受HBV感染的人群super-infection 已受HBV感染的人群五戊型肝炎:HEV体外抵抗力及传染性较HAV低,发病无家庭集聚现象;爆发流行较多见;急性黄疸型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甲肝,且黄疸较深;临床病症及肝损害程度较甲肝重;老年人及孕妇感染后易开展为重型肝炎,病死率高。四、发病机理 20分钟一甲型病毒性肝炎:HAV导

26、致肝细胞损伤的机理以宿主免疫反响为主。二乙型病毒性肝炎:以细胞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为主,HBV本身无细胞致病性,三类淋巴细胞参与:NK细胞、CTL(CD8+)、抗体依赖性淋巴细胞。3、与乙肝类似,也以免疫介导的肝损 伤为主三丁型肝炎:可能既有病毒的直接作用,也有宿主免疫反响介导.五、病理生理 15分钟一黄疸:以肝细胞黄疸为主,原因:肝细胞坏死,胆汁反流入血;小胆管受压;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肝细胞摄取、结合、排泻障碍。二肝性脑病多见于重肝和晚期肝硬化。三出血原因:合成凝血因子减少;重肝应激性溃疡;脾亢血小板减少;DIC引起血小板消耗和凝血因子减少。四腹水水钠储留、低蛋白、淋巴回流障碍。五肝肾综合症毒

27、素引起内毒素血症、肾血管收缩、肾缺血等。六、临床特点 20分钟1.潜伏期:甲型5-45天;乙型30-180天;丙型15-150天;丁型28-140天;戊型10-70天。难点新知识教 学 过 程2.流行季节:各型病毒性肝炎散发病例均无明显季节性甲肝、戊肝的爆发流行多见与秋冬季节或雨水多、洪水泛滥的季节。3.临床特点:HAV隐性感染多于显性感染;临床病例无黄疸型多于黄疸型。1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病理表现根本一样,但后者相对较轻。病理特点:肝细胞坏死不严重,以肝细胞水肿、气球样变和嗜酸性变性为特点,可有点状坏死和灶性坏死,黄疸型者可有毛细胆管扩*或含胆栓。2急性黄疸型肝炎ac

28、ute icteric hepatitis发热、乏力、纳差、厌油、黄疸及肝功异常,临床分三期: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3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整个病程无黄疸,仅少数可转为黄疸型;临床病症、体征及肝功能损害程度较轻。4慢性病毒性肝炎定义:肝炎病毒感染后,病症迁延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6个月。主要见于HBV、HCV和HDV感染,尚无HAV、HEV引起慢性肝炎的证据。轻度:类似急性肝炎,但可有轻度纤维组织增生中度和重度:以碎屑样坏死或桥状坏 死为特点,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或间隔形成。乏力、倦怠、下肢酸软、肝区隐痛;纳差、腹胀、面色灰暗;慢性肝病面容;病情较重者可有黄疸、肝掌、血管蛛、男性乳房发育;可有肝脾

29、肿大;少数有肝外表现:皮疹、关节痛、乙肝相关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抗体可阳性;化验:ALT反复轻中度升高,球蛋白持续升高,严重者白蛋白减少。4淤胆型肝炎:炎细胞浸润及肝细胞坏死轻微,有明显毛细胆管扩*、胆汁淤积和胆栓形成。起病类似急黄肝,但病症较轻,黄疸重;胆汁淤积表现:皮肤搔痒、大便颜色变浅;化验:ALT轻度升高,TB显著升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GT、ALP及胆固醇明显升高。5重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重肝:急黄肝起病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病症明显,迅速出现度以上肝性脑病表现,凝血酶原活动度40%者。亚急性重肝:急黄肝,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重肝表现者。提问:急性与慢性肝炎有

30、何区别图示教 学 过 程首先出现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为脑病型,首先出现腹水及相关症候者,称为腹水型。慢重肝:临床表现同亚重肝,但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或HBsAg携带史者;或有慢性肝病辅助诊断依据;或肝穿刺支持慢性肝炎等。三类重型肝炎临床表现类似,但开展速度和病程不同。急重肝:来势迅猛,病情凶险,病死者自然病程多在2周以内。亚重肝:进展较慢,自然病程多在数周数月。慢重肝:进展速度与亚重肝相似,但病程更长,且有反复波动趋势,常迁延数月。1.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性表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病症进展性加重,尤常出现频繁恶心、呕吐 及顽固呃逆;黄疸迅速进展性加深;每天上升 17.1 mmol/L或大 于正常值10

31、倍 出血倾向进展性加重,后期消化道大出血;腹胀明显,腹水;后期可出现肝肾综合征;可出现肝性脑病表现;肝浊音界缩小;酶胆别离;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40%。2.重肝的预后总病死率仍在30%50%,出现肝肾综合征或期以上肝性脑病者,病死率在90%以上。七、实验室检查 20分钟一血象急性肝炎:WBC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 慢性肝炎、肝硬化:后期WBC和PLT均可减少二肝功能检查 丙氨酸转氨酶血清ALT升高程度与肝损伤程度不平行。意义:对判定急、慢性肝炎有一定帮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GOTAST明显升高者提示肝细胞损伤较严重-GT和ALP (AKP)两者均是反响胆汁淤积的指标重点讲授

32、教 学 过 程三胆红素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升高水平可反响肝细胞损伤程度,直接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比例对判断黄疸性质有一定帮助。四尿二胆尿胆红素:均为结合胆红素,尿胆素元:急黄肝顶峰期或淤胆性肝炎及胆道,梗阻时,尿胆元可阴性五甲胎蛋白AFP六白蛋白、球蛋白七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八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检测及意义HBsAg:绝大局部HBV现症感染为阳性,但阳性并不能肯定有传染性抗-HBs:是保护性抗体,出现后提示病毒已去除,病情恢复。HBeAg:是病毒复制指标,阳性者肯定有传染性, 但阴性者不能否认有病毒复制。抗-HBe:单看其阳性与否意义不大,应结合HBV DAN检测。抗HBc-I

33、gM:提示近期有急性HBV感染或慢 性感染者病毒复制活泼。抗HBc-IgG:凡有过HBV感染者均可阳性, 单凭此不能判断目前HBV的感染状态。HBV DNA是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抗-HCV:不是保护性抗体,阳性者有传染性抗HCV-IgM:无早期诊断价值,持续阳性预示慢性化或重症化HCV RNA是HCV感染和有传染性的直接证据HDAg和HDV RNA均是HDV感染的直接证据抗HEV-IgM:可用于急性戊肝的早期诊断。抗HEV-IgG:可用作回忆性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九病理学检查十其他检查:B超、CT、MRI等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15分钟病毒性肝炎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讲授教

34、学 过 程九、治疗 20分钟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如无特殊并发症,应以休息、营养等一般治疗为主,防止滥用药物。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在一般对症支持治疗的根底上,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治疗原则:及早发现与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防治并发症,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给肝细胞以再生的时机。人工肝支持治疗:血浆置换,持续性血液滤过,单纯性胆红素吸附等。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包括重型肝炎及肝硬化肝功失代偿期患者。十、预后 5分钟 小结 5分钟重点主板书设计第九章 传染病第三节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一、 概述二、 病毒学三、 流行病学四、 发病机制

35、五、 病理生理六、 临床表现七、 实验室检查八、 诊断及鉴别诊断九、 治疗十、 预后本次课内容小结重点内容或思考题1重点内容:肝炎临床表现及治疗2思考题:慢性肝炎与急性肝炎护理上有哪些不同.主任批语签字年 月 日教务科检查签字 年 月 日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教材名称内科护理学 第四版授课时间2008年12月04日授课对象2006级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内容第九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第三节: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的护理方案学时2学时 教材分析重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难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教学目的1、 使学生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2、 使学

36、生熟悉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3、 使学生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及辅助检查。5、使学生形成临床思维,能够结合病例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人制定一份护理方案。教学方法教 具案例教学、启发式、提问式、课堂讲授、黑板、CAI课件 新内容新知识注明来源及所占比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机制,来源于传染病学,杨绍基主编,人民卫生,10%外语关键词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pidemiology; Nursing Care; Nursing Assessment; Nursing implementation;Health education;plica

37、tions; Therapy; Prophyla*is;Diagnosis参考资料传染病学,杨绍基主编,人民卫生,2007年第6版课 堂 设 计主要内容题目拟用时间表达方式案例导课5分钟案例、提问 第三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第三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护理一、定义5分钟讲授二、病原学5分钟讲授三、流行病学5分钟举例、讲授四、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5分钟讲授五、临床表现10分钟图片、讲授六、并发症5分钟讲授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5分钟讲授八、诊断要点5分钟讲授九、治疗要点10分钟讲授十、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10分钟讲授十一、其他护理诊断问题5分钟讲授十二、安康指导5分钟讲授十三、预后5分钟讲授小结5分钟

38、教 学 过 程第九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第三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的护理案例导入新课:5分钟 患者男性农民,42岁,于元月初发病,头痛,发热,恶心呕吐,2天后来我门诊,此时可见颜面潮红,咽部充血,腹肌紧*,全腹压痛,皮下淤血,自1天前出现无尿, 设问:1.该病人诊断何种疾病. 2.对该患者的病情观察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一、定义 5分钟肾综合征出血热也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充血、出血、低血压休克和急性肾衰竭。 二、病原学 5分钟一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为负性单链RNA病毒,呈球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120nm。二根据抗原构造

39、的差异,汉坦病毒至少分为20个以上的血清型。我国所流行的主要是I型和型病毒。三汉坦病毒不耐热、不耐酸,高于37或pH5.0易灭活,对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如乙醇和碘酊均敏感。三、流行病学 5分钟一宿主动物与传染源 据国内外不完全统计,有66种脊椎动物可自然感染汉坦病毒,这些动物既是宿主又是传染源。我国*、*及城市疫区以褐家鼠为主,农村疫区以黑线姬鼠为主,林区则为大林姬鼠为主。其他动物包括家兔、猫、犬等。(二) 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2.消化道传播 案例提问讲授讲授举例重点举例:飞沫教 学 过 程3.接触传播4.母婴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有较稳固的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1.地区性:广泛

40、流行于亚洲、欧洲大陆31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疫情最重,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均有病例报告,而且疫区仍在扩大。2.季节性与周期性: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顶峰季节。黑线姬鼠传播者以11月至次年1月为顶峰,褐家鼠传播者以35月为流行顶峰,林区姬鼠传播者以夏秋季为流行顶峰。本病发病率有一定周期性波动,可相隔数年有一次较大流行。 3.人群分布: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发病较多(约占80),不同人群发病率上下与接触传染源的时机多少有关。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5分钟一发病机制 至今仍未完全清楚,多数研究认为是病毒直接作用与病毒感染诱发免疫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二发生出血、休克和急性肾衰竭的机制 1.出血

41、的原因:血管壁损伤,红细胞外渗;DIC形成;血小板减少;肝素样物质增多;尿毒症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2.低血压休克的原因:与血浆外渗,有效血容量下降有关,其原因包括:广泛性血管扩*,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DIC时循环淤滞;心肌受损或脑垂体、肾上腺出血坏死。3.急性肾衰竭的原因:与组织灌注缺乏及肾实质受损有关,其原因包括: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和肾小管病变引起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阻塞;肾脏DIC;肾素、血管紧*素分泌增多。 三病理改变:本病根本病变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广泛受损,可见小血管内皮肿胀、变性和坏死,引起各脏器病变。五、临床表现 10分钟 潜伏期446天,一般为12周。典型病例起病急

42、骤,分为五期经过: 一发热期讲授难点讲授、讨论、CAI教 学 过 程1.发热:突起畏寒、高热,24h内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以稽留热或弛*热多见,多数持续3-7天。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重。轻型病例热退后病症缓解,重症病例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2.全身中毒病症: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及关节肌肉酸痛,疼痛原因与相应部位充血和水肿有关。多数病人出现消化道病症,腹痛剧烈时腹部有压痛、反跳痛,易误诊为急腹症。局部病人出现神经病症。3.毛细血管损伤表现:充血性皮疹:多有颜面、颈部、胸部潮红(皮肤三红),重者呈醉酒貌;眼结膜、软腭与咽部充血(黏膜三红)。渗出与水肿:球结膜水肿。出血:皮肤出血多

43、在腋下和胸背部,呈点状、搔抓样条索状瘀点。少数病人内脏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咯血等。4.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和尿量减少,重者可见管型尿。(二) 血压休克期 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及休克。多在发热末期或退热同时出现或热退后发生,一般持续13天。其持续时间长短与病情轻重,治疗措施是否及时、正确有关。轻者一过性低血压,重者可为顽固性休克,易并发DIC、ARDS、急性肾衰竭、脑水肿等。1、 少尿期 是本病具有特征性的一期,亦是本病的极期,多发生于起病后第58天,持续25天,持续时间长短与病情成正比。本期以少尿或无尿、尿毒症、水和电解质、酸域平衡紊乱为特征。2、 多尿期 多持续约714天。尿量50

44、02000mld为移行期,血尿素氮、肌酐仍可上升;多尿后期尿量可达3000mld以上。3、 恢复期 多尿期后,一般情况逐渐好转,尿量逐渐恢复至2000mld或以下。六、并发症 5分钟一内脏出血 如消化道大出血、咯血等。重点讲授教 学 过 程二肺部并发症 如肺水肿、ARDS。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如脑水肿、颅内出血、脑炎和脑膜炎。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分钟一血象 白细胞计数增多,一般(15-30)109L,重者白细胞明显增多,呈类白血病反响。分类计数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病后45天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从病后第2天起即有不同程度下降。二尿常规检查 显著蛋白尿为本病主要特

45、征之一。少数病例尿中出现膜状物,系血块、蛋白和上皮细胞的凝聚物,可有颗粒管型和血尿。三血液生化检查 血尿素氮、血肌酐多在低血压休克期开场上升。休克期及少尿期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四特异性血清学检查 五病原学检查 八、诊断要点 5分钟一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如流行季节,有疫区野外作业及留宿史, 或有与鼠类及其排泄物接触史;二临床出现三大病症(发热、充血出血、肾损害)及五期经过: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增加、血小板减少、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以及大量尿蛋白等可初步诊断。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九、治疗要点 10分钟三早一就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一发热期 1.

46、 一般治疗2.对症治疗3.预防与治疗DIC 4.抗病毒治疗5.免疫调节二低血压休克期治疗 1. 补充血容量讲授、CAI讲授讲授、CAI教 学 过 程2.纠正酸中毒3.强心剂的应用 4.血管活性药物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三少尿期治疗 1. 稳定内环境 2. 促进利尿3.导泻疗法4.透析疗法四多尿期治疗 移行阶段与多尿早期治疗原则与少尿期一样。此期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应随尿量增加水分的补充。注意防止继发感染。五恢复期治疗 继续休息,补充营养,逐步恢复活动与工作,六并发症治疗十、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 10分钟一休息:早期绝对卧床休息,过多活动可加重血浆外渗和组织脏器的出血。二病情

47、观察;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的变化,注意体温及血压的变化;有无呼吸频率及节律的改变、脉搏细速、嗜睡或昏迷;2.观察充血、渗出及出血的表现:有无三红、三痛的表现,皮肤瘀斑的分布、范围及有无破溃出血等;有无咯血、呕血、便血;有无剧烈头痛、突发视力模糊、血压进展性下降、脉搏细速、冷汗、唇周和指(趾)苍白发绀以及尿少等休克的表现。3.了解化验结果,假设有血小板进展性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常预示病人出现DIC,多预后不良。4.记录24h出入量。(三) 配合抢救,防止并发症:血压明显下降,有效循环血容量 缺乏者,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遵医嘱补碱,纠正酸中毒并使用血管活性药,似迅速纠

48、正休克。输入液体量是否适宜可用以下指标衡量:收缩压达90100mmHg;脉压30mmHg;心率100次分钟;微循环障碍解除;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接近正常。快速扩容时,应注意观察心功能,有无突发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急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教 学 过 程四给予吸氧,注意保暖。五各部位出血的护理六急性肾衰竭的护理 十一、其他护理诊断问题 5分钟一温过高:与病毒血症有关。二养失调:与发热、呕吐、进食减少、大量蛋白尿有关。三体液过多:与肾损害有关。四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肺水肿、出血等。五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抵抗力低下、营养不良有关。 十二、安康指导 5分钟一对病人的指导 二预防疾

49、病指导 三预防接种 十三、预后 5分钟预后与感染病毒的型别、病情轻重、治疗迟早及措施得当与否有关。近年来由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改进,病死率已由10降为3一5。小结 5分钟主板书设计第九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第七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的护理一、 概念二、 病原学三、 流行病学四、 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五、 临床表现六、 并发症七、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八、 断要点九、 治疗要点十、 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十一、 其他护理诊断问题十二、 安康指导十三、 预后本此课内容小结重点内容或思考题重点内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思考题:如何给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患者做安康指导.主任批语或签字年

50、 月 日教务科检查签字年 月 日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教材名称内科护理学第四版授课时间2008年12月04日授课对象2006级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内容艾滋病方案学时2学时教材分析重点1、艾滋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2、艾滋病的治疗难点1、艾滋病的发病机制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艾滋病的概念、临床表现2、使学生掌握艾滋病的流行病学3、使学生熟悉艾滋病的治疗4、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病原学和发病机制。5、使学生形成临床思维,能够结合病例为艾滋病病人制定一份治疗方案。教学方法教 具案例教学、启发式、提问式、课堂讲授黑板、CAI课件 新内容新知识注明来源及所占比例传染病学,杨绍基主编,人民卫生,2021年1月第七版

51、,所占比例为15%外语关键词Acquirde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se*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primary infection;asymptomatic infection参考资料内科护理学,尤黎明主编,人民卫生,2006年8月第4版,所占比例为10%课 堂 设 计主要内容题目拟用时间表达方式案例导课5分钟案例第九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第三节病毒感染艾滋病一、艾滋病概念5分钟讲授二、艾滋病的病原学和发病机制10分钟讲授,图片三、艾滋病的流行病学 15分钟讲授、提问、案例四、艾滋病的临床表现20分钟讲授、案例五、艾滋病的诊断10分钟讲授、提问六、艾滋病的治疗10分钟讲授、案例、提问七、艾滋病的预防10分钟讲授总结、思考题5分钟讲授教 学 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