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招说明会古诗文

上传人:shi****01 文档编号:102069391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5年中招说明会古诗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年中招说明会古诗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年中招说明会古诗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2015年中招说明会古诗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中招说明会古诗文(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古诗文阅读”的几点思考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命题比较稳定,在选文上,自2006年起便采取课内文段与课外文段相配合进行对比阅读的形式,用课外文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内文段,考查重点在课内,着重于重点实词的理解、重点句子的翻译,对课内外文段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一般设四道题,2007年五题。(一)2014年考题回顾”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1分)(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

2、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二)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日:“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节选自容斋随笔)“考生答题情况: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3、是【】(2分)A.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B. 引喻失义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 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D.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存在问题:错误率相当高,基本上高达到百分之三十;错误原因在于学生对词义掌握不牢固,尤其放在比较的场合中,不能做出明确判断。复习方向:强化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16.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4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存在问题:错误主要集中在关键词与解释不到位及语言组合不准确,总的得分率在3.997,如“诚”

4、很多学生失误,“秋”参考答案是“时刻”,有些学生写的基本上都是同义词。“隆”解释成“兴隆”的占很大一部分。复习方向:学生的语言组合及对词义的准确理解是将来教师训练的难点。17. 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3分)存在问题:平均分1.693,错误在于“其中哪一条最重要”这个答问上,有不小部分学生都直接写成“第一条”,而不是叙述内容。这说明今年这道题在问法上指向性还不是十分明确,造成学生判断简单。再者失分有部分学生在与语言不严密。复习方向:对文意准确理解,通过反复训练内化成自己的感受,并且注意语言的逻辑性。18. 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

5、么不同?(2分)存在问题:分值为2分,得分率在0.664,失分在于学生语言表达不充分、不准确,复习方向:强化语言训练。(二)考点归纳第一题:考查重要实词的理解,兼顾虚词考查。1. 以单音节字词考查为主,兼顾双音节字词。2.“万钟于我何加焉(2008);今齐地方千里(2012)”3. 2.以课内文段考查为主,兼顾课外文段。4. “欧阳修谪滁州(2009年)”5. 3.以考查词语的某一意项为主,兼顾词类活用。6.“2011年卷通过“斗折蛇行”的“斗”字,考查了名词作状语7.4.考查的多是在现代汉语中仍旧经常使用,但意义已经发生变化的字词。8.“臣之妻私臣”(2007年)“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008

6、年)“去国怀乡”(2010年)“鱼可百许头”(2011年)“今齐地方千里”(2012年)“渔人甚异之”“使内外异法也”“便舍船”“屋舍俨然”“停数日,辞去”“乃记之而去”“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2013年)第二题:考查重要文言句子的翻译。1. 文言句的翻译全部出自课内。2. 文言文翻译的考查点集中在两个方面:(1)对句子中重要实词虚词进行考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010);“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20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0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01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014)这里以文言实词

7、的理解为主,也适当兼顾了重要文言虚词的理解(2)对文言常用句式进行考查。文言文中特有的常用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倒装句等。“是亦不可以已乎?”(2008年)疑问句;“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009年)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微斯人,吾谁与归?”(2010年)疑问句,宾语前置句。第三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1)把文中的某一现象(现状)指出来,让考生根据文章内容找寻其原因。(考查的主要是信息筛选能力)“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善?”(2007年),就是把“邹忌进谏齐威王称善”这一现象指出来,让考生寻找原因。“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2

8、009年)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2014年)能准确理解三条建议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筛选出最重要的一项。(2)让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对某一思维或行为过程进行描述和概括。(考查的主要是概括能力。)“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2011年)需要概括作者的思想变化过程;“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2012年)需要对邹忌的讽谏过程加以综合和概括。(3)对文章中的某一表达方式进行赏析。“文段(一)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010年)其实,在对表达方式进行赏析的同时,也是对文章的表达意蕴和主旨进行思考,因为在语言表达中,“怎

9、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的背后,都隐藏着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这些试题考查的主要是文章理解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第四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比较阅读的能力。(1)两个文段之间互相补充、说明或论证。(2)用课外文段说明、论证课内文段(3)“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2006年)用课内文段说明、论证课外文段“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文段(一)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2010年)课内与课外文段之间互相说明、印证“齐威王和宋昭公的周围同样都有谄谀者,然而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宋昭公却不得不“出亡”,结合语段说说造成这样不同结局的原因有哪些。”(2007年)“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

10、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2014年)(2)两个文段各自理解,在内容上并不互相干涉。“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强于天下的原因。”(2012年)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2013年)(三)附:2006年以来考查过的文言文篇目2006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外史记)(重点猜押)2007年: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新序)2008年:鱼我所欲也(课外吕氏春秋)2009年:醉翁亭记(课外诗人玉屑)2010年:岳阳楼记(课外渑水燕谈录)2011年:小石潭记(课外游青溪记)2012年: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资治通鉴)2013年:桃花源记(课

11、外雪窦游志)2014年:出师表(课外容斋随笔)未考过的篇目:1. 论语十则2. 曹刿论战左传(重点猜押)3. 三峡郦道元(重点猜押)4. 马说韩愈(重点猜押)5. 陋室铭刘禹锡6. 爱莲说周敦颐7.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8.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重点猜押)二、诗词曲赏析2006年以来,试题7次涉及古诗,两次涉及词(2006、2009年)该试题的主要特点是:两道试题,一道从内容的角度来考查,一道从表达形式的角度来考查。(一)2014年考题回顾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共4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

12、巾。19.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20.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2分)存在问题:19题平均得分在0.993,失分主要在于语言表达不到位。第20题,由于本题是二选一进行赏析。而学生为了保险起见,两个都进行了赏析。造成赏析不到位不深刻。复习方向:准确理解并掌握的中心思想、思想感情、名句的赏析,同时训练答题语言的严密。(二)考点归纳1. 对诗词内容的考查(1)考查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11年);(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012年)(4)这首

13、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013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014年)(2)考查诗词中的描写内容。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2008年)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2009年)2. 对诗词表达形式的考查(1)表达方式的评析(2)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所谓表达方式的评析就是指能辨析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以及所起到的作用。(3)艺术手法的赏析(4)描写的艺术手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抒情的艺术手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古代诗词大多借助景物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景与情的关系四种: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14、。(3)修辞手法的体味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等。“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006年)考查了艺术手法,即借景抒情,更具体说,是以乐景写哀情。“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007年),与“从运用修辞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012年)两题,就充分考虑了修辞手法的赏析(如2007年的拟人、对偶,2012年的比喻、对偶)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010年)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011年)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15、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013年)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2014年)上述四题明确了是从炼字角度赏析诗词。(三)附:古诗词曲课标34首,近几年考过的有:2008年游山西村陆游2009年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2010年饮酒(其五)陶渊明2011年行路难(其一)李白2012年过零丁洋文天祥2013年春望杜甫2014年送杜少甫之任蜀州王勃三、复习策略第一轮复习时间:大约1个月(开学至3月底)内容:六册课本(现代文字词、文学常识、古诗文50篇)方法:疏通文意、标注重点字词句、每节课1-2篇、10-15分钟串讲、督促背诵目标:主攻背诵默写题及阅读的第1第2题策略说明:此

16、轮复习目的在于夯实基础,譬如,14年考题: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B. 引喻失义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 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D.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存在问题:错误率相当高,基本上高达到百分之三十;错误原因在于学生对词义掌握不牢固,尤其放在比较的场合中,不能做出明确判断。复习方向:强化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16.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4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存在问题

17、:错误主要集中在关键词与解释不到位及语言组合不准确,总的得分率在3.997,如“诚”很多学生失误,“秋”参考答案是“时刻”,有些学生写的基本上都是同义词。“隆”解释成“兴隆”的占很大一部分。复习方向:学生的语言组合及对词义的准确理解是将来教师训练的难点。复习方法:基于以上分析,在这一轮复习中,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是18.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2分)训练的重点。例如在复习醉翁亭记一课时,错误最多的就是“野芳发而幽香”的“发”字,很多学生解释为“散发”,实际应该是“开放”。再如复习送东阳马生序时,当老师点到“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的“以”怎么理解时,学生

18、能够很快答出“因为”,可是,当你让他翻译这句话时,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漏掉了“以”,直接译为“心中有足够快乐的事,不知道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对于此类现象,通过课堂提问、听写、做题、评讲,反复强化记忆。第二轮复习时间:大约1-2个周(4月下旬)内容:总结内容主旨、思想情感、写作方法、名句赏析等(结合资料书、模拟卷)方法:理解记忆、评讲试题目标:文言文阅读部分的题目说明:这一轮的复习主要训练学生的答题要点意识,即找准找全要点关键词,表达清楚,条理清晰。比如在14年考试中:17. 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3分)存在问题:平均分1.693,错误在于“其中哪一

19、条最重要”这个答问上,有不小部分学生都直接写成“第一条”,而不是叙述内容。这说明今年这道题在问法上指向性还不是十分明确,造成学生判断简单。再者失分有部分学生在与语言不严密。复习方向:对文意准确理解,通过反复训练内化成自己的感受,并且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存在问题:分值为2分,得分率在0.664,失分在于学生语言表达不充分、不准确,复习方向:强化语言训练。19.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20.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2分)存在问题:19题平均得分在0.993,失分主要在于语言表达不到位。第20题,由于本题是二选一进行赏析。而学生为了保险起见,两个都进行了赏

20、析。造成赏析不到位不深刻。复习方向:准确理解并掌握的中心思想、思想感情、名句的赏析,同时训练答题语言的严密。复习方法:因此这一轮的复习应该把重点放在总结内容主旨、思想情感、写作方法、名句赏析上,引导督促学生理解记忆,使其内化成自己的感悟。(例如,老师一提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所抒发的情感,学生马上就应想到“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以及年岁渐老而又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但是,我在测试的过程中却发现,一部分学生漏掉了“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等关键词。再如,同样是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可以命题“请你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所呈现的画面”

21、,也可以命题“请从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角度赏析诗句的构图美”,还可以命题“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和圆的妙处”等等,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教给学生,不同的问法,答题的关键词分别是什么,要包含哪几个层次。比如,第一种问法,可以这样答“描绘出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落日之残红。好一派开阔鲜明、气势雄伟的塞外风光啊”,而对于第二种问法,就必须从构图的角度来回答,比如色彩的搭配、景物的布局、线条的搭配等等。对于这些现象,教师的解析很重要,接受能力较强的孩子在老师的引导性能够成功内化,而对于中下等学生,督促其死记硬背也是极有必要的。)而学生掌握的是否牢固,答题的语言是否严密规范,不通过测试或提问是很难发现的,因此,我在带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除了常规的做卷评讲之外,每次语文课利用课前5分钟时间提问,规定好一周内提问范围,平均每天可以提问6或7个同学,可以背诵某个古文片段或一首诗,解释几个词语,翻译个句子,说说中心思想,赏析赏析句子等等。这样能很好地督促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见缝插针的看书复习,提问的过程既是督促,又能起到示范作用,更方便老师发现问题随时点拨。总之,古诗文的复习应该贯穿在复习过程的始终,可以早读听写、可以课前提问,天天坚持,日积月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