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行车安全教育PPT课件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2064672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1.9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春季行车安全教育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春季行车安全教育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春季行车安全教育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春季行车安全教育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行车安全教育PPT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春季由于气候的变化和人体生理的反应,容易使人感到困乏,同时,春季解冻后,路基松软,道路翻浆,也给安全行车带来不便,为了确保春季行车安全,行车中应该注意以下事项:第1页/共38页 春季气温回升,人的皮肤毛孔舒展,血液流量增大,这样供应大脑的血液就减少了,同时,天气转暖也使大脑皮层刺激与兴奋大为下降,大脑会处于一种昏昏欲睡的状态。而这种现象发生在驾驶员身上,就会影响行车安全。克服春困和疲劳驾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不要因打麻将或亲朋好友聚会等玩通宵:行车中感到视觉模糊、思维迟钝、要打瞌睡时,必须停车休息。这时可以在驾驶室浅睡30分钟左右,或用冷水淋洗头部,或做一些体操动作,使大脑

2、恢复清醒;在出车前带上一些清凉油之类的提神醒脑的小药品,如遇困倦时在头额部涂上一些,也会起到较好的效果。第2页/共38页 由于我们生产、生活矿区地处渤海湾,受海洋气候的影响,春季温差较大,时而大风沙尘、时而大雾弥漫。大风尘土飞扬之中,行人往往睁不开眼睛,为避风沙侧身或倒退而行,骑自行车人往往会曲线行驶,加之人们视力减弱,听力受阻,所以常常会在汽车行驶临近时,人或自行车突然拐向道路的另一边,而出现紧急情况。对风沙中的行人或自行车,重点放在预防上,要随时注意观察风力、风向、能见度、路上行人、其他车辆等的动态,降低车速,减少尘土飞扬,避开水坑,减少污水飞溅行人或其他车辆身上。随时做好避让准备,鸣号警

3、告行人及其他车辆,切忌盲目强行通过。 第3页/共38页 春季到来,冰雪融化,大地解冻,这时,不论是沙石土路,还是柏油路面,都不可避免地出现翻浆、坎坷不平、路面松软等现象。汽车在翻浆路上行驶,往往因行驶阻力增大,发生车轮空转,或者车轮下陷使地面埋住车桥和传动轴,致使汽车不能行驶。如果强行驶出,不仅越陷越深,反而会造成汽车机件的损坏。所以翻浆路段给安全行车带来很大困难。在翻浆路段上行车,应注意以下几点:行车中要选好路线,尽量避开翻浆路段:通过较短的翻浆路段时,应细致勘察,可根据情况加速一鼓作气冲过,中途不换挡停车;车轮陷入泥泞空转打滑时,不可强行驶出,而应采取一些防滑措施,如除去车轮周围和路面泥土

4、,铺上树枝、木板、石块、干土、炉灰慢慢驶出。第4页/共38页 开春后,冻土逐渐化冻,一些道路的路肩自然松跨。另外,即使相同的道路,相同的路肩往往有一个“阴面”、“阳面”。阳面道路上和积雪容易化解,路肩松跨早,而阴面上的积雪积冰融化慢,路肩松跨晚。所有这些给春天的道路交通带来了一个路肩松跨,冻化交替的特征。在路肩松软、冻化交汇的道路上行车,是很困难和危险的,因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靠近路中心线行驶而不要太靠近路边行驶;当不能正确确认路肩上否坚固时,不能盲目从路肩上行驶,如遇到会车困难不能通行时,可停车让对方车辆先通过后再行驶,以确保安全。当遇到积雪冻化交汇路段时,要根据路

5、面情况降低车速,防止侧滑。第5页/共38页 在雨天行车要注意:防视线不清。雨中行车,司机视线受阻,行车中应降低车速,多鸣笛,必要时打开防雾灯;刮雨器失效时应及时修复。夜间下雨时,为防止打开前大灯而形成炫目的光幕,应关闭前大灯使用防雾灯,同时降低车速。 防车辆侧滑。下雨时,路面上的雨水在车轮与路面之间形成“润滑剂”,使机车的制动性能变差,容易产生侧滑。为防侧滑,必须严格控制车速严禁高速急转弯或急刹车;会车时应加大侧向间距。 另外,还应保证货物装载匀称,左右轮胎气压一致。当前轮侧滑时,可将方向朝产生侧滑的相反侧纠正;当后轮侧滑时,则应将方向朝产生侧滑的同侧转动,切不可打反。防涉水陷车。若低洼路段有

6、积水,在没有确切把握积水深度和路面是否受损时,应先下车试探查看,确无危险时方可低速缓缓通过,切勿冒险行驶,以防陷车,中途熄火 。 第6页/共38页 春季昼夜温差大,容易起雾,车辆行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认真检查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尤其是制动、灯光及雨刷器等部位。因为雾天视线受到干扰,为了警示外界和显示本车外观轮廓,必须亮起防雾灯及示宽灯。由于雾微粒会凝聚于玻璃上面,增加模糊度,以及雾粒落于路面,使路面变得光滑,磨擦系数大大降低,故雨刷器和制动都必须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备应付突发情况。 第7页/共38页 严格控制车速。由于雾天使驾驶员的视线不清,难以判断对面来车和路面行人的动态,同样,其本身的交

7、通行为对方也是难以捉摸,所以要严格控制车速,保持低速行驶,严禁开冒险车和侥幸车。保持足够车距。雾天驾车要延长跟车距离,以便前车发生紧急情况时,留有足够的应急距离和时间,更不要盲目超车。在使用刹车时宜缓慢轻柔,严禁急刹车,以防侧滑翻车。第8页/共38页 定期开展车辆技术状况检查,要检查蓄电池,看看电力是否充足。要给汽车轮胎做一次系统的检修工作,全面检查一下轮胎的气压。要及时添加或更换制动液,始终确保车辆状况处于完好状态。 第9页/共38页 天气转暖后,外出观光的车辆逐渐增多,见到风景好的地方习惯停下观赏一番,随意停放车辆,还不设置任何警示标志。还有一些驾驶员容易忽视路牌,特别是私家车较常见,车辆

8、行驶只顾着看风景,根本不看路标,待从路口过去后才发觉,甚至冒着危险倒车、掉头逆行,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第10页/共38页 在进行换季保养时,要让汽车室内保持干爽卫生,特别是对汽车坐垫、出风口这些卫生死角更要做好清扫工作,洗涤后,吸干水分,否则水分残存内部,无法蒸发,时间长了会造成内部腐烂、生锈、孳生螨虫等寄生虫,也容易滋生各种病菌 ,保持车内环境的干爽整洁,也是保护好我们的身体。车干净了心情才会好,好的心情对安全行车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11页/共38页第12页/共38页 “十次车祸九次快”,此话概括了车速与车祸的内在联系,道出了超速行驶是安全行车的大敌这一道理。 实践证明,车速过快会导致驾驶人

9、精神高度集中,作业强度大,判断能力下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另外,车速越快,惯性越大,车辆制动距离越长,驾驶人处理紧急情况时难度就越大。第13页/共3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2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45条、第46条、明文规定了不同车辆在不同道路、环境下的行车速度。第90条、第99条、又规定了对超速行使的违法行为可处200元2000元罚款,并记36分。可不少驾驶人视国家财产与人民生命于不顾,我行我素。特别一些刚刚领取驾驶证的驾驶人,出于对驾驶机动车的好奇心,开英雄车,开飞车。因此,超速行使的行为随时可见,因超速行使引发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造成的损失令人震惊。

10、 下面我们来看段视频: 第14页/共38页酒后驾车的危害:1.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2.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对光、声刺激反应时间延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如眼、手、脚之间的配合功能发生障碍,因此,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 3.视觉障碍。饮酒后可使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辨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同时饮酒后视野大大减小,视像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易发生事故。4.心理变态。在酒精的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

11、地估计自己,对周围人的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干出一些力不从心的事。 5.疲劳。饮酒后易困倦,表现为行驶不规律,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第15页/共38页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第16页/共38页科学研究发现,驾驶员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行车,发现前方有危险情况,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器的动作中间的反应时间为0.75秒,饮酒后尚能驾车的情况下反应时间

12、要减慢2-3倍,同速行驶下的制动距离也要相应延长,这大大增加了出事的可能性。资料表明,人呈微醉状开车,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为没有饮酒情况下开车的16倍。所以,饮酒驾车,特别是醉酒后驾车,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辽河油田交通管理办法对酒后驾车规定:驾驶员酒后驾车,罚款2000元,待岗6个月、吊销准驾证。第17页/共38页当前特大交通伤亡事故中,由于疲劳驾车造成的约占40左右,对安全行车构成了严重威胁。据研究,在行车初期驾驶员对复杂动作操作出现过失的概率为12,随时间延长,过失也增加,8小时后行车操作过失比初期增加一倍以上。 第18页/共38页疲劳驾驶不但会影响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判断和视

13、觉,也会影响他的警觉性和对问题的处理能力,特别是由于疲劳而产生的三分之二秒左右的“微睡眠”期增多,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 要避免疲劳驾驶,首先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通宵达旦地加班、跑长途,甚至打牌、聊天、泡吧,对司机来说都是不可取的。一天当中有三个危险时段,即中午、黄昏和夜里,这三个时段开车更要格外小心。其次,要让大脑皮层有恢复的时间,最好不要长时间地持续开车,大约每持续驾驶100公里或两小时就应该停车休息,途中感觉单调犯困时索性停车休息一会儿恢复体力,千万不可强打精神开车。 第19页/共38页据统计,大部分车祸是在夜里零点至6点和白天13点至16点行车时造成的,此时段人最容易感觉疲劳。司机

14、朋友应该注意保证休息。跑远途时应该几个司机轮换着开车,一人开车其他人睡觉,还可适当调节座位和椅背,或过一段时间就下车在路边放松一下自己,驾车时眼晴不要老盯着公路的中心线,必须与其他车辆之间保持相当的距离。再有就是要自寻感官刺激,可收听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或听些笑话;吃清淡食品、多喝水,喝茶有柔和的兴奋作用,是长时间开车中的上等饮料,烟虽然刺激神经系统,但也会增加心血管的负担促使疲劳。不过,千万要记住,不要事先确定抵达目的地的时间,以防止为赶时间而疲劳驾车。2010年5月23日特大交通事故,给我们带来的教训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 下面我们来看段视频:第20页/共38页下面提供几种消除肢体器官疲劳的保

15、健操,以供参考: 1、眼睛。驾车时眼睛是最难偷懒最易疲劳的器官,驾车时间过长极易引起眼部疲劳,因此,可利用各种休息间隙做一些眼部保健活动,如眺望一下远处或天空;转动眼球;用手按摩眼眶四周;用热毛巾敷眼等都可起到缓解眼部疲劳,促进眼部血液循环,防止眼睛患病的作用。在景物过于单调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应该适当地左顾右盼变换视觉焦点,用不同的景物来保持一定的视觉兴奋度。还应该时刻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沾上油污等脏物以及质地较硬的布料来擦拭眼睛。在正面阳光太刺眼时,除了使用遮阳板,最好戴上太阳镜。 第21页/共38页2、耳。由于汽车噪音的影响,长期驾车的过程中听力会在不知不觉中有所下降,会觉察不出可能发生事

16、故前的危险信号。因此,驾车时不宜听强烈的曲目,音量以不影响驾车安全为好。休息间隙别再听音乐,以便让耳朵得到休息,并按摩耳廓等部位以缓解听力疲劳。此外,还应该定期检查听力,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3、手。长期驾车,受车身震动的影响,尤其是经常在颠簸路面进行长途越野驾车,不仅会使手掌多汗、手臂麻木,握力下降,长此以往还会导致肌肉痉挛、萎缩、引起骨关节病变,严重的会致使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另外,天热驾车手容易出汗,处理紧急情况时手打滑也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此,驾车时最好戴上手套,既可以防止出汗手滑,又可以在方向盘与手之间增加一个减震层,缓冲车辆对手及人体的震动。第22页/共38页4、足。不走路但也

17、不轻松。脚虽然不用经常和地面直接接触,但也并不清闲,油门、离合、刹车,一个都不能少,随时伺候着。因此,保护好您的脚,对于一个司机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选择一双保暖、透气、大小适中、穿着舒适的鞋子,并多备几双棉袜和鞋垫,出汗后勤更换鞋袜,临睡前用热水烫烫脚,并按摩足掌部位,刺激足部穴位等都有助于解除疲劳。 5、身。驾车时身体长期相对固定,会引起颈肩及腰背部的肌肉、韧带慢性疲劳性损伤。由于安全带的束缚,头颈部在惯性的作用下会导致对颈椎的伤害,因此,正确的驾姿很重要,上身挺直,抬头收颌,肩部放松,膝盖略屈,臀部尽量靠紧椅背,握方向盘的手臂应稍弯曲。驾驶间隙和平时休息要多活动一下身体,尤其是肩颈和腰背

18、部。如果发现有难以缓解的疼痛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第23页/共38页有的人怕弄褶了衣服或觉得麻烦,驾车时经常不系安全带。有的人将安全带的一端用夹子卡住,却松松地搭在胸前,来对付警察,这时的安全带完全失去作用。还有的人认为:有安全气囊就万事大吉了。然而,调查资料表明,只有安全气囊而没有系安全带,车辆发生事故时生还的概率为15%,而当有安全气囊且系安全带,生还的概率为45%.由此可见,系了安全带后,安全系数将大大上升。进入一段视频 第24页/共38页车辆和行人违反交通信号通行,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非常大,通过以下的视频,告诫大家,通过十字路口时必须严格遵守交通信号,注意瞭望,减速慢行。我们来看这

19、段视频:第25页/共38页驾车时打电话会分散驾驶人的注意力,开车打电话时,年轻驾驶人的反应速度仅仅相当于70岁的老年驾驶人,进而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而且研究人员运用驾驶模拟器进行实验:他们从两组驾驶人中分别找出20人,让他 们两次“开车”通过同一条繁忙的公路,一次打手机,一次不打。结果显示:打手机时,驾驶人对前面车辆的刹车信号灯变化反应迟钝,使用刹车的能力也相对降低。以年轻司机为例,开车打手机时,他们踩刹车的反应时间从平均0.8秒降至0.9秒。因此,驾车接打手机导致交通事故的风险性比通常情况下高出4倍,追尾事故增加两倍,70%的致命交通事故是驾驶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第26页/共38页一方

20、面驾车接打手机占用了驾驶人的听觉系统,分散注意力,使驾驶人的注意力下降20%至70%,刹车时间减慢18%,妨碍对路面情况及周围环境的观察判断,反应变得异常迟钝,严重影响驾驶人判断车辆方向和其他前方事物的距离。同时,由于驾驶人的视觉功能减弱,车速自然下降,特别是在道路拥挤的情况下,造成交通堵塞,很容易发生碰撞。另一方面,驾车接打手机还影响驾驶人的心理,打电话时喜怒哀乐的事,往往使驾驶人心情急躁不安,情绪激动,人为制造交通安全隐患,很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我们来看这段视频:第27页/共38页(一)严重破坏公路设施,增加公路维护费用,缩短公路使用寿命 根据专家分析,车辆超限重量增加和其对路面的损害是

21、呈几何数增长的,超限10%的货车对道路的损坏回增加40%,一辆超限2倍的车辆行使一次,对公路的损害相当于不超限车辆行使16次;一辆36吨的超限车辆对道路的毁坏程度相当于9600车1.8吨重的小汽车对道路的破坏。司机和车主超限运输每赢利1元钱,就会造成公路破坏100元代价。 第28页/共38页(二)容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超限运输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就会导致车辆的制动和操作等安全性能迅速下降,表现为为轮胎变形爆胎,刹车失灵,转向器轻飘抖动,钢板弹簧折断,半轴断裂等等。据统计载重货车道路交通事故中80%以上是由于超限超载运输所造成的。 第29页/共38页 新交通法规关于“人行横道”的规定:机动

22、车遇行人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行人通过路口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 争道抢行危害最大 交警部门调查发生事故的原因发现,2010年辽宁省发生的1617起交通事故中,因车辆未按规定让行导致发生的事故起数达到437起,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占所有事故原因的27.03%。据了解,随着机动车数量激增,车辆在道路行驶时不注意礼让,随意争道抢行,致使此类事故不断增加。第30页/共38页 带病驾车已经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是驾驶带病车辆 带病车辆是指机件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驾驶带病车辆是指驾驶此类“问题车辆”上路行驶。驾驶机械设

23、备不符合技术要求的车辆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当车辆转向、制动、灯光、轮胎等设备存在隐患时,更加大了造成事故的可能性。第31页/共38页 “带病车”上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驾驶人缺乏责任感,思想麻痹,心存侥幸。有的驾驶人认为自己驾龄长,驾驶技术比较好,错误地认为能够弥补车辆故障带来的不利因素。 二是片面强调任务重,忽视车辆保修。仅片面强调生产任务指标,而轻视行车安全,车辆出现一些小故障,总是“明日复明日”,孰不知,一些交通事故即源于这首“明日歌”。 三是忽视对车辆的保养和日常检查。有些驾驶人只知每日驾车,从不进行日常检查和保养,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病情”会逐渐加重,技术状况也越

24、变越坏。第32页/共38页 二是驾驶员患有疾病,服用一些药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规定,“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不得驾驶机动车”。在调查中也发现,药后驾车的祸患正在悄悄向人们逼近。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一份有关在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药情况的调查表明:在药后驾车的人群中,用抗抑郁镇定剂的事故率达97,服用大麻酚镇吐剂的事故率是90。另一项是抗组胺药,造成事故率为72。而饮酒后驾车的事故率是87。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药后驾车的危害,而近几年,药后驾车司机发生交通事故的比率比未服药正常状态下开车的司机高出许多倍。药后驾车已经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第33页/共38页 据权威

25、数据统计,在 “其他妨碍安全驾驶行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首要原因。 以妨碍行为本身对驾驶人脑力干扰的来源为分类依据,将“妨碍安全驾驶行为”分为:视觉干扰、听觉干扰、味觉干扰和其他干扰四种类型。视觉干扰如看电视、收看编发移动电话信息、观看影视录像等行为;听觉干扰如拨打接听手持电话、佩戴耳机(含蓝牙、移动电话耳机和音响、收录音机耳机等);味觉干扰如饮食等(偶尔用吸管饮水、吸烟、嚼口香糖除外)。 公安厅交通巡逻警察总队通过“全省交通管理综合信息研判及辅助决策系统”,对2010交通管理信息进行了综合研判分析发现:因“驾车时有其他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的”占引发事故原因的第一位 。第34页/共38页原因分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死伤比起数占比起数占比起数占比驾车时有其他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的345224.57%137326.53%309023.22%0.44第35页/共38页 交通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维护交通安全不仅仅是交通管理者的事,也是每个交通参与者的责任,只有我们积极参与维护交通安全的活动中去,才能营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我们机械运输公司的明天才会更美好!第36页/共38页第37页/共38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8页/共38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