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新技术PPT课件

上传人:深*** 文档编号:102062872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PPTX 页数:71 大小:3.2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康复护理新技术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康复护理新技术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康复护理新技术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资源描述:

《康复护理新技术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护理新技术PPT课件(7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目 录录膀胱功能障碍处理技术膀胱功能障碍处理技术1ADL评定及技术评定及技术 2第1页/共71页贮尿贮尿膀胱内低压力膀胱内低压力括约肌关闭括约肌关闭排尿排尿随意启动随意启动逼尿肌收缩逼尿肌收缩括约肌开放括约肌开放协同能力协同能力正常的膀胱与尿道功能正常的膀胱与尿道功能第2页/共71页贮尿期贮尿期排尿期排尿期膀胱内压膀胱内压膀胱充盈膀胱充盈 第一次的第一次的膀胱充盈感膀胱充盈感 正常排尿感正常排尿感膀胱充盈膀胱充盈 排尿循环排尿循环第3页/共71页膀膀胱充盈过程中膀胱容量胱充盈过程中膀胱容量-压力关压力关系系 第4页/共71页知识点第5页/共71页 知识点第6页/共71页常用膀胱排空方式的优势

2、与不足常用膀胱排空方式的优势与不足膀胱排空膀胱排空适应症适应症优势优势不足不足间隙导尿间隙导尿逼尿肌活动性低下逼尿肌活动性低下收缩力减弱的患者收缩力减弱的患者 DO被控制后存在排尿障被控制后存在排尿障碍碍膀胱扩大术后膀胱扩大术后减少残余尿量减少残余尿量有助于膀胱反射恢复有助于膀胱反射恢复接近生理状态的膀胱排空方式接近生理状态的膀胱排空方式长期安全性长期安全性有助于减少泌尿系统感染和菌有助于减少泌尿系统感染和菌尿发生尿发生微创、体表无创伤微创、体表无创伤社会支持?患者意愿?医生支持?社会支持?患者意愿?医生支持?1.尿道损伤尿道损伤2.部分患者依从性差,难以坚持部分患者依从性差,难以坚持留置导尿

3、留置导尿原发病急性期,大量输液,原发病急性期,大量输液,短短 期严重感染期严重感染可适用急性期所有的患者可适用急性期所有的患者微创、体表无创伤微创、体表无创伤多种并发症风险增加,如结石多种并发症风险增加,如结石长期留置导尿尿者菌尿发生率高长期留置导尿尿者菌尿发生率高达达100%长期留置,尿管压迫尿道,引起长期留置,尿管压迫尿道,引起感染,溃烂,导致漏尿感染,溃烂,导致漏尿多种细菌寄生,具有耐药性多种细菌寄生,具有耐药性膀胱造瘘膀胱造瘘原发病急性期,大量输液,原发病急性期,大量输液,短期严重感染短期严重感染特殊情况特殊情况避免对尿道的影响避免对尿道的影响较留置导尿方便、舒适较留置导尿方便、舒适减

4、少漏尿减少漏尿有创方式,需造口护理有创方式,需造口护理长期尿管者菌尿发生率高达长期尿管者菌尿发生率高达100%多种细菌寄生,具有耐药性多种细菌寄生,具有耐药性更易导致结石更易导致结石残余尿较多残余尿较多膀胱压迫膀胱压迫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适用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适用操作方便操作方便可能导致膀胱压力超过安全范围,可能导致膀胱压力超过安全范围,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第7页/共71页留置时间留置时间引起导尿管感染的最大危险因素引起导尿管感染的最大危险因素 一次导尿的感染机会为1%2% 留置导尿34天并行开放引流感染者约50%70% 若采用闭合引流,10天内约有半数感染者 长期留置导尿管

5、者(30天),细菌尿的发生为100% 摘自吴阶平泌尿外科学第8页/共71页 美国院内感染发生率中,尿路感染排在第一位.在中国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在院内感染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排在第二位。 留置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的严重性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第9页/共71页导尿环节的危险因素导尿环节的危险因素第10页/共71页导尿管的外固定导尿管的外固定 为避免产生尿道压疮,男性患者留置导尿时应将导尿管和阴茎固定于下腹部。第11页/共71页 推荐作为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处理的首选方法 (金标准)间歇性导尿间歇性导尿(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IC)第12页/共71页和和排查和

6、和排查留置导尿: 将尿管插入病人膀胱内,持续留置在病人体内进行持续导尿,留置时间由产品材料决定。间歇性导尿: 不将导尿管长期插入病人体内,经过尿道将间歇性导尿管插入病人膀胱内,在完成导尿工作后立刻拔出导尿管。 不同导尿术的概念第13页/共71页Weld KJ认为: 间歇导尿可以完全排空膀胱,降低膀胱残余尿量 减少尿路感染、尿结石和肾功能受损的发生 间歇性导尿是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膀胱护理的最安全的方法 第14页/共71页肾盂肾盂-肾感染肾感染80位患者 置留导尿:25% 间歇性导尿:5%(p=0.01) -Turi MH, Hanif S, Fasih Q, Shaikh MA. Proporti

7、on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practicing clean intermittent selfcatheterization (CISC) vs indwelling catheter. J Pak Med Assoc 2006;56(9):401-4. 第15页/共71页 适合间歇性导尿的病人适合间歇性导尿的病人 膀胱容量良好 膀胱内低压力 尿道有足够的阻力16第16页/共71页不适合间歇性导尿的病人不适合间歇性导尿的病人 膀胱容量小 膀胱内高压力 严重的尿失禁 尿路梗阻 膀胱内感染17第17页/共71页 最常用:间歇性清洁导尿 特殊情况下:无菌非接触型

8、18间歇性导尿技术间歇性导尿技术第18页/共71页间歇性间歇性自我自我导尿的必要条件导尿的必要条件 尿道口易触及 手功能足够 心理-生理上能做到 经济条件允许19第19页/共71页间歇性导尿的频间歇性导尿的频 间歇性导尿的时间根据吴氏定律: 细菌在膀胱内的浓度是一个指数型曲线, 在开始时细菌浓度随着尿量增加而降低, 随着时间延长, 细菌不断增多, 繁殖浓度上升, 并超过起始浓度, 从最初细菌浓度降低到返回原先水平的时间为安全排空期, 故间歇性导尿在安全排尿期内排尿, 从而有助于保持无菌或消除细菌尿。 间歇性导尿的频次第20页/共71页间歇性导尿的频次间歇性导尿的频次1.最好在发病后及早开始训练

9、,以免造成合并症 2.首先由每四小时导一次尿开始,早上6点拔除尿管,上午10点、下午2点及6点,各执行一次单次导尿,至晚上10点再插上留置导尿管3.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排尿100ml以上,残余尿300ml以下时,每6h导尿一次;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排尿200ml以上,残余尿量200ml以下时,每8h导尿一次第21页/共71页导尿的体位导尿的体位 仰卧 坐位 站位 女性病人可借助镜子找 到尿道口22第22页/共71页1.上运动神经元受损(痉挛型膀胱):采以手成刀背型或拳头敲击或按摩耻骨的位置,或轻抚大腿内侧、拉阴毛等。2.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松弛型膀胱):将手指放在膀胱上缓缓向下压,并使劲压向耻骨联合

10、处,或身体往前倾成半坐卧式来协助患者解尿3.混合型的神经性膀胱:敲击和压迫两种方式达到诱尿 诱尿的方式诱尿的方式第23页/共71页导尿管选择导尿管选择24第24页/共71页间歇导尿术间歇导尿术导尿时机 间歇导尿宜在病 情基本稳 定 、无需大量输液 、饮水规律 、无尿路感染的情况下开始 ,一般于受伤后早期(8-35d)开始 。 第25页/共71页间歇导尿术间歇导尿术导尿间隔时间 取决于残余尿量,一般为46 h。根据简易膀胱容量及压力测定评估 ,每次导尿量以不超过患者的最大安全容量 为宜 ,一般每日导尿次数不超过6次 ;随着残余尿量的减少可逐步延长导尿间隔时间 。当每次残余尿量 100 ml 时

11、可停止间歇导尿 。 第26页/共71页间歇导尿术间歇导尿术间歇导尿注意事项:(1)切忌待患者尿急时才排放尿液。(2)如在导尿过程中遇到障碍,应先暂停5lOs并把导尿管拔出3cm,然后再缓慢插入。 (3)在拔出导尿管时若遇到阻力,可能是尿道痉挛所致 ,应等待510min再拔管 。(4)阴道填塞会影响导尿管的插入,因此,女性在导尿前应将阴道填塞物除去。(5)插尿管时宜动作轻柔 。第27页/共71页间歇导尿术间歇导尿术间歇导尿注意事项:(6)如遇下列情况应及时报告处理 :出现血尿 ;尿管插入或拔出失败 ;插入导尿管时出现痛苦加重并难以忍受 ; 泌尿道感染 、尿痛 、尿液混浊 、有沉淀物、有异味;下腹

12、或背部疼痛 ,有烧灼感等。(7)每次导尿情况需记录在专用的排尿记录表上 ,见附录1。(8)膀胱容量足够 、膀胱内低压力及尿道有足够的阻力是间歇导尿的前提。膀胱内压应低于40 cmH20。无论是无菌性间歇导尿还是清洁间歇导尿 在进行导尿前 1 2d教会患者按计划饮水。24h内均衡地摄入水分,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ml。第28页/共71页间歇导尿间歇导尿第29页/共71页间歇导尿饮水计划间歇导尿饮水计划 饮水计划 :膀胱训练期间饮水量应限制在15002000ml,于6:00一 20:00平均分配饮水量 ,每次不超过400ml。入睡前3h尽量避免饮水。 早、中、晚各400ml,上午、下午、

13、晚上各200ml 强调均匀摄入第30页/共71页间歇性导尿教育极其重要间歇性导尿教育极其重要 Patient 病人 Relatives 亲属 Nurses 护士 Doctors 医生 PT 物理治疗师 OT 作业治疗师31第31页/共71页 流程建议流程建议第32页/共71页临床评估临床评估患者一般情况患者一般情况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肾功能血尿常规;肾功能器械检查器械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简尿流动力学检查;简易膀胱容量与压力测易膀胱容量与压力测定法;测定残余尿量定法;测定残余尿量第33页/共71页强调尿动力学检查强调尿动力学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对下尿

14、路功能状态进行客观定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对下尿路功能状态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估,是揭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下尿路功能障量的评估,是揭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下尿路功能障碍的病理与生理基础的碍的病理与生理基础的唯一方法唯一方法,在其诊疗与随访,在其诊疗与随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患者病史、症状及体检结果是选择尿动力检查项患者病史、症状及体检结果是选择尿动力检查项目的主要依据。目的主要依据。影像尿动力学时证实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功能影像尿动力学时证实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功能障碍及其病理生理改变的障碍及其病理生理改变的“金标准金标准”。第34页/共71页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方案的制定影像尿

15、动力学检查对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和治疗方式的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对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和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病情具有临床进展性,因此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病情具有临床进展性,因此治疗后应后应定期随访定期随访,随访应伴随终身,病情进展时应及时调,随访应伴随终身,病情进展时应及时调整治疗及随访方案。整治疗及随访方案。第35页/共71页治疗目标治疗目标保护上尿路功能保护上尿路功能恢复(或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恢复(或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改善尿失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尿失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第36页/共71页患者教育患者教育-如何教患者导尿如何教患者导尿 环境环境 鼓励

16、鼓励 经验丰富的护士经验丰富的护士教学应当在一个完全隐私的且允许仔细监测患者的环境下进行包括一次或多次排空膀胱后对残余尿量的评估患者往往需要一两天来获得开始导尿的信心相关问题的认识如何避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能力的评估第37页/共71页间歇导尿方法间歇导尿方法第38页/共71页经皮微创膀胱造瘘术经皮微创膀胱造瘘术第39页/共71页用物准备1.专用间歇导尿管(成人通常用No.10-12)2.洗手液3.洗必泰消毒液4.纱布5.开水6.量杯或有刻度尿壶7.污物袋男性患者间歇导尿流程第40页/共71页1、准备环境,保护私隐,调整充足之光线。2、用流水及洗手液清洁双手及抺干3、适当体位,通常为半坐卧或坐卧

17、,除下裤子,将两腿分开将量杯放于两腿之间。操作步骤操作步骤第41页/共71页7.用拇指及食指将 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内,见有尿液流出时,再插入少许。8.当尿液流停止时,可用手轻按膀胱,确定是否仍有尿液流出。9.如无尿液再流出时,将导尿管完全拉出。10. 记录自排尿量和残余尿量。第42页/共71页4.打开导尿管胶套 ,往胶套内加满温开水,贴在床边。5. 再用一块纱布蘸满洗必泰 清洁尿道口及其周围之皮肤。6.用手拿起导尿管(距离管尖约四寸) 第43页/共71页1.准备环境,隐私保护,调整充足之光线。2.预备体位,将量杯及镜子放于两腿之间。 3.用拇指及食指将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内。4.其余同男性病人。

18、女性患者间歇导尿流程第44页/共71页间歇性导尿新进展间歇性导尿新进展间歇性导尿的护理方式在西方发国家已广为采用,我国则由于医护人员与患者认识不足等原因还未常规使用间歇性导尿新进展第45页/共71页 1997版世界卫生组织简明生 活质量问卷(WHOQOL - BREF)心理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生理领域独立领域独立领域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第46页/共71页 改善逼尿肌括约肌失调 解除大量残余尿 缓解膀胱排空压力过高 降低尿路感染 改善患者尿潴留 输尿管返流肾积水推荐应用间歇性导尿术理由第47页/共71页康乐保“润士”间歇性导尿管亲水性润滑涂层,遇水即润滑无比,保持导尿全程润滑PVC材料,质地稍硬,易

19、于自我操作,方便携带;导尿管软硬度可通过水温调节;尖头型,特别适合前列腺肥大等尿道狭窄的病人降低尿路感染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第48页/共71页目目 录录膀胱功能障碍处理技术膀胱功能障碍处理技术1ADL评定及技术评定及技术 2第49页/共71页日常生活活动的定义日常生活活动的定义 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狭义 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生活活动 衣、食、住、行、个人卫生 基本或躯体ADL(basic or physical ADL,BADL) 广义 人们在家庭、工作和社区中的一切活动 BADL 交

20、流能力 安排生活能力 社会活动能力 复杂或工具性ADL(instrumental ADL,IADL)第50页/共71页Barthel 指数评分表指数评分表 ADL 项目项目 自自理理 较小帮助较小帮助 较大帮助较大帮助 完全依赖完全依赖 进食进食 10 5 0 0 洗澡洗澡 5 0 修饰(洗脸、梳头、刷牙、刮脸)修饰(洗脸、梳头、刷牙、刮脸) 5 0 穿衣(包括系鞋带等)穿衣(包括系鞋带等) 10 5 0 控制大便控制大便 10 5 (偶能控制偶能控制) 0 控制小便控制小便 10 5 0 用厕所(包括擦、穿衣、冲洗)用厕所(包括擦、穿衣、冲洗) 10 5 0 床椅转移床椅转移 15 10 5

21、 0 平地走平地走 45 米米 15 10 5(用轮椅)(用轮椅) 0 上下楼梯上下楼梯 10 5 0 100100第51页/共71页BarthelBarthel指数指数 评分标准 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其程度 0分、5分、10、15分 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好,依赖性越小 结果判断 60分以上:良 ADL基本自理 5941分:中 有功能障碍,ADL部分自理(需要帮助才能完成ADL) 40分以下:差 ADL明显或完全依赖他人照顾 2021分:ADL部分依赖(需要很大帮助才能完成ADL) 20分以下:ADL完全依赖(完全需要帮助才能完成ADL)第52页/共71页 Barthel指数具体

22、评分标准指数具体评分标准 说明:如果病人不能完成所定标准时则为说明:如果病人不能完成所定标准时则为0 0分分。 1、进餐: 10分:食物放在盘子里或桌子上病人能拿到的地方,在正常时间内可以独立完成进餐;必要时,可以用刀来切食物,使用盐等调味品。 5分:需要较多帮助或在较长时间内才能完成进餐。第53页/共71页 2、床-轮椅转移 15分:独立完成整个过程。如安全到达床边,刹住轮椅,抬起脚踏板,安全移到床下,躺下;或在床上坐起,移动到床边,必要时改变轮椅的位置,再由床转移到轮椅上。 10分:在完成上述过程中,某些步骤需要给予一定的帮助、提醒或监督,以保证安全完成。 5分:能自己在床上坐起,但需要帮

23、助才能转移到轮椅,或在用轮椅时需要较多的帮助。第54页/共71页 3、修饰 5分:独立完成洗脸、梳头、刷牙、刮脸或化妆(女病人)。 4、进出厕所 10分:独立进出厕所,穿脱裤子,使用卫生纸。必要时可借助于墙上扶手或其它物体支撑身体。如用便盆,用后应能自己倒掉并清洗。 5分:在下列情况下需要帮助:穿脱裤子,保持平衡,使用卫生纸。 5、洗澡(可以用浴池、盆池或淋浴) 5分:独立完成所有步骤。第55页/共71页 6、行走(包括平地行走和操纵轮椅) 15分:独立行走至少50米,可以穿假肢或用支具、腋杖、手杖,但不能用带轮的助行器。如用支具时,应能在站立或坐下时将其锁住或打开,但不包括穿脱支具(属于穿衣

24、项目)。 10分:在较少帮助下行走50米,在监督或帮助下完成上述动作。 5分;能操纵轮椅前进、后退、转弯、到桌边、到床上、如厕等,并能操纵轮椅行走至少50米。如病人能行走则不作此项评定,按平地行走评分。第56页/共71页 7、上下楼梯 10分:独自上下一层楼梯,可抓扶手,也可用手杖、腋杖,但应能携带手杖或腋杖一同上下楼。 5分:在监督或帮助下上下一层楼。 8、穿脱衣服 10分:独自穿脱所有衣服、系鞋带。当戴支具或围腰时,能自己穿脱。 5分:穿脱衣服需要帮助,但能在正常时间内独自完成至少一半的过程。第57页/共71页 9、大便控制 10分:能控制大便,没失禁。 5分:需要在帮助下用栓剂或灌肠,偶

25、尔有大便失禁。 10、小便控制 10分:能控制小便,脊髓损伤的病人用尿袋或其它用具时应能自己使用、排空用具并清洗。 5分:偶尔有尿失禁。第58页/共71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第59页/共71页助行器及其使用助行器及其使用种类及选择:助行器指辅助人体稳定站立及行走的工具 常用的为无动力式助行器,包括各种助行杖和助行架 助行杖包括手杖,腋杖(拐杖),前臂杖(手肘杖)。其中手杖和前臂杖又分单脚和多脚。 助行架分轮式、步行式2种第60页/共71页助行器使用前调节: 手杖:自然站立,股骨大转子到地面的高度;或自然站立,屈肘3040度,腕背伸约25度,小趾前外侧15cm处到手掌面的距离即为手杖的长度 腋杖

26、:自然站立,身高减去41cm即为腋杖的长度,股骨大转子的位置为把手的位置;或自然站立,小趾前外侧15cm处到腋窝的距离即为腋杖的长度,屈肘30度,腕背伸处为把手的位置 前臂杖:以前臂和手共同承重,在其上端部有臂托,中部有杖柄,臂托和杖柄之间的一段向后倾斜以使臂托承受一部分体重,臂托和杖柄之间的距离应小于患者前臂的长度,即应小于掌心到肘关节的长度。第61页/共71页第62页/共71页四、轮四、轮 椅椅轮椅构造第63页/共71页轮椅选择轮椅选择 座位长度:测量坐下时后臀部至小腿腓肠肌之间的水平距离,再减去6.5cm。 座位宽度:测量坐下时两臀间或两股之间的距离,再加5cm,即坐下后两边各有2.5c

27、m的空隙。 座位高度:测量坐下时足跟或鞋跟至掴窝之间的距离,再加4cm。在放置脚踏板时,板面至少离地5cm。 靠背高度:低靠背(上身及上肢活动范围大)测量坐面至腋窝的距离,再减去10cm;高靠背(较稳定)测量座面至肩部或后枕部的实际高度。 扶手高度:坐下时,上臂垂直,前臂平放再扶手上,测量椅面至前臂下缘的高度,再加2.5cm第64页/共71页 1、打开和收起 打开双手放横杆(扶手)上同时向下用力即可 收起双手握住坐垫中央两端,同时向上提拉 2、自己操纵轮椅轮椅使用轮椅使用第65页/共71页 3、轮椅床转移 * *从健侧靠近床,从健侧靠近床,使轮椅与床呈使轮椅与床呈30304545度夹角,度夹角

28、,刹住车轮,移开刹住车轮,移开足托。足托。* *健手抓住扶手站健手抓住扶手站起,站稳后,健起,站稳后,健手向前放在床上。手向前放在床上。* *以健足为轴缓慢以健足为轴缓慢转动身体坐下。转动身体坐下。第66页/共71页 4、床轮椅转移*轮椅放在健侧,与床呈轮椅放在健侧,与床呈3045度夹角,刹住车轮,度夹角,刹住车轮,移开足托。移开足托。*健手抓住外侧扶手站起,健手抓住外侧扶手站起,*站稳后,以健足为轴缓慢站稳后,以健足为轴缓慢转动身体使臀部对着椅子坐转动身体使臀部对着椅子坐下。下。第67页/共71页 5、椅轮椅转移第68页/共71页 6、床椅转移第69页/共71页感谢聆听第70页/共71页感谢您的观看。第71页/共71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