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2043832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长沙县六中2018年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卷高二政治试卷(文科)考试范围:文化生活14课;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电影红海行动中的“勇者无畏,强者无敌”、“别怕,我们是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等台词,既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又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自信。这体现了(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人们创造文化又享用文化A B C D 2改革开放以来,大熊猫在对外交往中扮演“友谊大使”角色,成为“最萌外交官”。随

2、着大熊猫一起走出国门的,还有中国人民的友善与温情,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大熊猫这张外交名片表明(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 B C D 3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角度看,关注网络安全( )有利于捍卫国家“信息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有利于晴朗网络环境,营造洁净的网络空间有利于防范西方的价值渗透,抵制文化霸权 有利于发展网络经济,创新经济发展方式A B C D 4美国某些战略家和别有用心的学者们急切地希望通过价值观念

3、等软力量的灌输,牵引正在复兴的中国往西方的方向走,越来越多地显露出其“侵略性”。这说明( )A 当今世界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B 西方国家利用文化渗透的方式推行霸权主义C文化有健康有益与腐朽没落之分 D 各个国家都在努力提高文化竞争力5首届中国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于4月22日至26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博览会以“低碳科技,点亮未来”为主题,成为低碳技术装备展示交易平台,促进低碳技术产业化。这体现了(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B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 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D 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6一封封泛黄的书信在见字如面电视节目中呈现出来,习惯了发短信、看微信的

4、观众又重新领会到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 文化传播的力度依赖于文化的力量C 书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 大众传媒有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7“2018南京书展暨春季馆藏图书全国展销会”的书展主题是“阅读,让生活更美好”,市民可以通过扫二维码,免费阅读经推荐的百万好书。倡导阅读百万好书是因为(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都是通过阅读百万好书获得的文化对经济政治有时起决定作用阅读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阅读是一个让人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熏陶的过程A B C D 8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以个人成长、情

5、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节目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巨大成功,好评如潮。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朗读者的成功经验有(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富有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中的强大功能A B C D 970多岁的上海侨商联合会会长陈美理在上海出生和成长,30多年前移居加拿大。漂泊海外的岁月里,她乡音未改,乡情更浓

6、。这体现出( )A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C 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D 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10世界少儿读物联盟有句话叫“阅读的人,他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优秀文化作品使人的体力和智力倍增 B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 读书多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就大 D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化素质上11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说明( )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书籍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书籍引导人

7、们的世界观,传递正能量 书籍塑造人的健全人格A B C D 12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良好的班级文化会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感染和激励学生努力进取,提升道德品质。这说明( )A 班级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特有产物 B 学生个性品德的养成取决于班级文化C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D 班级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传承性13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结识了一个17岁的中学生克里斯蒂安。克里斯蒂安聪明自信,天天拼命锻炼身体,他的梦想是考入西点军校(考入西点军校要有议员的推荐)。中国人问他:“你一个议员都不认识,谁推荐你呢?”克里斯蒂安反而十分吃惊地看着中国人说:“我知道

8、他们的E-mail地址,我这么优秀,他们为什么不推荐我?”从文化生活角度,材料表明( )美国人仅看个人能力,中国人仅看人际关系 文化背景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共性也存在差异性 由人创造的文化影响着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A B C D 14在海南举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诗歌临高峰会”上,来自10多个国家的中外诗人学者,结合各自的文化背景,就如何传承和发展海洋文明、突显海洋诗歌的价值和魅力,展开对话。这一活动有利于(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理解和认同对方文化 消除不同文化的差异A B C D 15针对时下的古诗文教学,有专家指出,古诗文进课堂,传递给学生的

9、核心,不应该是那些分崩离析、被量化的“知识点”,而应该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该观点强调( )A 古诗文应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 古诗文应成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C古诗文教学应注重传统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D 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16易经把“六”定位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每逢重阳佳节,有很多单位开展敬老活动。这表明( )透过传统节日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 古建筑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应积极保护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传统习俗有助于培

10、育文明风尚A B C D 17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表明( )A 文化产品贸易就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播 B只有文化产品贸易才能加快文化的传播C 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D 我们必须拒绝美国电影182016年,微信已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并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这种现象表明( )A 新的传媒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B 微信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途径C 新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 D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19人类文明犹如瑰丽的世界风情画,西洋画,中国画,

11、彼此交织,堪称绝美;人类文明仿佛世界交响曲,西洋乐、中国风、珠联璧合,渐入佳境。由此可见( )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优劣之分 各国文化相互借鉴,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A B C D 20近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文化名人屡屡被某邻国争抢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出现这现象,是因为( )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历史文化成就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增强民族自豪感A B C D 21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中,“美人之美”是指( )A 要夸奖其他民族的文化 B

12、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C 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D 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22一封家书,一段历史。千百年来,传统家书维系着人间的亲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等文化的综合载体。目前,为了避免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传统家书悄然消亡,一些有识之士倡议抢救散落在民间的传统家书,这是因为( )A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B 文化环境影响着人们的品格与素养C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D 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2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虽然落后,但当时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学派争芳斗艳,各种艺术蓬勃发展,有声有色,并且形成了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吴越

13、文化圈等文化圈。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思想运动能够促进文化发展A B C D 2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下列可以支持“教育强则国家强”这一观点的有( )教育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教育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14、的根本途径A B C D 25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举措有助于( )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我国深厚文化底蕴 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A B C D 262018年观众最期待的电影捉妖记II将于大年初一上映,2015年捉妖记I曾经登顶全年票房冠军。捉妖记系列根据中国神话故事山海经改编,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妖的形象创新结合,运用最新的特效技术,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捉妖记系列大受欢迎的原因在于( )全面继承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融合 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个性需求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抓住文化

15、创新根基 把握继承发展关系,树立高度文化自信A B C D 27在 2018 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市将有多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陆续开展,包括非遗展示展演,非遗进校园、进社区,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及非遗培训活动等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让非遗进校园说明了(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沟通、共享的特定功能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 B C D 28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 )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科学技术 思想运动 教育A B C D 29过年发红

16、包、收红包,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寓意祝福和团圆。不管是传统红包还是微信红包,都是为了促进家庭和谐,为了促进家人之间的感情传递。由此可见( )A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之魂 B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C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D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30漫画不能让中国的新生代姓“西”!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 )A 传统文化中具有一定的保守的因素B 我国悠久的文明进程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C 外来文化是腐朽、落后的文化,我们不能盲目借鉴和吸收D 在经济全球化中要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民族历来

17、崇尚读书,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车胤囊萤学,孙康映雪读。诸人虽家贫,有志自勤苦,终一酬壮志,功名传千古。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从小勤于读书,终成一代思想家,他的思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热情。只有初中文化的工人许振超,通过孜孜不倦的阅读,不断提升自己,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技术革新,两次创造集装箱装卸的世界纪录,成为世界级桥吊专家。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影响着这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阐述营造全民阅读社会氛围的理由。(12分)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第四

18、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相关知识,谈谈对“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理解。(10分)33“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

19、精神薪火相传,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21世纪,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其独特价值和意义。中国倡导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将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对待文化交流。(8分)34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佳节。然而,在西方圣诞节、万圣节等传统节日的侵蚀渗透下,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结合材料,说说作为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有什么共同特征?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是应该一概保留,还是全部抛弃?(10分)- 5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