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三轮突破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后限时练十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2023133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生物三轮突破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后限时练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三轮突破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后限时练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三轮突破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后限时练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三轮突破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后限时练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三轮突破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后限时练十(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本资料为共享资料 来自网络 如有相似概不负责课后限时练(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2020安徽卷,5)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HPO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解析:本题以“内环境”为命题点,综合考查内环境相关基础知识。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当内环境渗透压下降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量将减少,故A项错误;内环境的pH主要由H2CO3和HCO来维持,故B项错误;细胞代谢的场所在细胞内,故C项错误。答案:D

2、2(2020重庆卷,1)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B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肌糖原,其后是脂肪C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ATPD多食少动,糖类易转变成脂肪和必需氨基酸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糖代谢及其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血糖浓度升高将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A错;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肝糖原而不是肌糖原,B错;必需氨基酸不能由糖类转变而来,只能从食物中获得,D错。答案:C3(2020南京模拟)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中的水可来

3、自于和B若为脑细胞,处的氧气浓度低于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若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处的血糖浓度低于处D若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处解析:A正确:组织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为组织液,组织液中的水可来自细胞内液和血浆;B错误:脑细胞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故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错误:饭后五小时,血糖浓度有所下降,但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补充到血液中,肝糖原则可分解为葡萄糖补充到血液中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D错误:饭后半小时,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故若为胰岛B细胞,则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处。答案:A4(2020北京东城质检)2020年9月25

4、日,我国“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地将三位航天员送入太空,28日飞船安全返回地面,首次实验中国航天员太空出舱行走。下表甲、乙、丙表示在训练过程中,实际测得某位航天员的三项生理指标。以下对此表分析及相关生物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甲项进食后 (小时)0.511.522.5血糖浓度(mg/dL)1201201109095乙项测量时间6时9时12时15时18时体温()36.736.83737.136.9丙项测试物胃液唾液血液肠液胰液pH0.91.56.87.47.78.0A.进食12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与血糖转变为肝糖原有关B1.5小时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开始发挥其作用C甲项调节是由激素控制,属于体液

5、调节;乙项由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属于神经调节D根据丙项数据分析,人体淀粉酶所需的最适pH要明显高于蛋白酶解析:A正确: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素分泌增多,血糖用于氧化分解供能后,多余的血糖转变为肝糖原储存起来;B错误:如11.5小时之间血糖浓度已开始下降,故在1.5小时前,相关激素就在发挥其作用;C错误:血糖平衡和体温平衡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唾液中存在淀粉酶,蛋白酶存在于胃液和胰液中,胃液的pH很低,但胰液的pH为微碱性。答案:A5(2020苏州调研)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c

6、、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上图表示的调节过程中,垂体后叶不属于效应器A BC D解析:图解中a、b、c、d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e表示抗利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则代谢增强、产热增多。形成冷觉和热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而不是下丘脑。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促进垂体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但不

7、能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的多少也受神经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垂体后叶应属于效应器。答案:B6(2020郑州检测)下图为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甲是人体内惟一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B下丘脑还可产生某种释放激素直接促进激素甲的分泌C该调节过程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D缺乏激素甲的病人体内蛋白质供能的比例会增加解析:因是血糖调节,激素甲使血糖浓度下降,故激素甲为人体内惟一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某内分泌腺为胰腺。此图解显示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但要注意的是下丘脑不能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激素。若胰岛素缺乏,则糖类代谢发生障碍,脂肪

8、和蛋白质代谢加强。答案:B7(2020浙江卷,5)下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图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解析: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识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包括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根据图示信息知,图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相同,A错误;由于电流方

9、向为甲乙,所以图中乙为受刺激部位,而甲为静息部位,甲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B错误;与图类似,图电流方向为乙甲,说明乙部位已经恢复为静息电位,而甲部位处于去极化过程,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错误;图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甲、乙两个部位均恢复为静息电位,即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D正确。答案:D8(2020济宁调研)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与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量出汗后应喝些淡盐水,这样可以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B糖尿病患者机体逐渐消瘦,原因是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C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

10、协同作用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相同过敏原刺激时,会引起过敏反应解析:大量出汗后应喝些淡盐水,这样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正常渗透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发生障碍,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故机体逐渐消瘦。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增多,故两者表现为协同作用。过敏反应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发生的。答案:A9(2020朝阳区模拟)近年来在疫苗家族中增加了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们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D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是因为DNA疫苗具有抗原B. DNA疫苗引起免

11、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C. DNA疫苗导入人体后,效应B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D. 接种后若感染此病原微生物,则体内记忆细胞会产生大量抗体解析:DNA疫苗经转录和翻译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为外源蛋白质,起抗原作用,A错误、B正确;C错误:效应B细胞的作用是分泌抗体,而不能分化为记忆细胞;D错误: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而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答案:B10(2020绍兴一模)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艾滋病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空气传播B艾滋病的病原体HIV可在细胞外顽强生存C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因而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D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解析:A错误:艾滋病

12、不会通过空气传播;B错误:艾滋病的病原体HIV为病毒,病毒依靠活细胞提供的物质和能量而生存;C错误: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而不是遗传病;D正确: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下降甚至丧失,多种病原体乘虚而入,肿瘤细胞也不能被发现而清除,故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答案:D11(2020江苏卷,5)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解析:本题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3、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在胸腺,若无胸腺就无法产生T细胞,而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大多数抗原的呈递需要借助T细胞来完成,只有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因此无胸腺裸鼠只保留少部分的体液免疫,故A项错误。B项,由于该种鼠没有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也很弱,故该种鼠应该在无菌条件下饲养,否则易感染病原体而死亡,B正确。外来移植器官、癌细胞都是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对象,而该种鼠无法产生T细胞,没有细胞免疫,故C、D两项正确。答案:A12(2020武昌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地颤抖来增加产热B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

14、C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大于20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小于20的散热速率解析:寒冷环境和炎热环境中,正常人的体温都能保持相对稳定,即产热速率寒散热速率寒、产热速率炎散热速率炎。因产热速率寒产热速率炎,故散热速率寒散热速率炎。答案:D13(2020福建质检)日前,英国和瑞士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过敏反应的元凶是基因缺陷。在正常人体内能够产生一种“调节性T细胞”,控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但在有过敏史的人体内,这种细胞却无法正常生成。研究者通过分析调节性T细胞生成机制及其相关基因,发现一种基因(GATA3)能够抑制另一种基因(FOXP3)发

15、挥作用,阻碍调节性T细胞的生成,从而使免疫系统对外界异物产生过度反应,导致过敏。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可能是由遗传和外界环境两方面因素引起的B向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导入健康的基因,有可能成为治愈某些过敏症的方法C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可与过敏原结合,对组织细胞有破坏作用D人体过敏反应中释放的组织胺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等反应,这属于体液调节的范畴解析: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CO2、H、组织胺等化学物质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范畴。答案:C14(2020广东卷,6)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

16、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B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D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解析:本题结合神经调节考查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轴突末端的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与肌肉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肌肉收缩。但重症肌无力患者因体内某种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而影响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故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答案:A15(2020四川卷,30)某实验室通过手术获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进行了相关研究。(1)实验一:按下表准备两组

17、实验大鼠并作如下处理:向大鼠皮下注入等量的SRBC(山羊红细胞);7天后,取脾脏组织制成细胞悬液;将适量脾细胞悬液与SRBC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检测SRBC破裂情况(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培养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OD值越大)。组别材料准备数量(只)培养液的OD值甲手术损毁组(做手术并损毁下丘脑前部)120.20乙正常组(未做手术)120.40向大鼠皮下注入SRBC的目的是_。脾细胞悬液会引起SRBC破裂,说明悬液中含有_物质,产生该物质的细胞称为_。有人认为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做手术却不损毁下丘脑。你认为有必要吗?_,请说明理由_。请为此实

18、验拟定一个题目_。(2)实验二:另取正常鼠和手术损毁鼠多组,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放置30分钟,然后测定大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正常鼠的结果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绘出手术损毁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变化曲线。将正常鼠从室温移至低温环境,其血糖浓度会升高,原因是_。在适宜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手术损毁鼠的性腺萎缩,这是由于该大鼠下丘脑释放的_减少,使垂体释放的_降低所致。解析:本题主要以实验形式考查动物的稳态及其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1)向大鼠皮下注射SRBC的目的是让SRBC作为抗原,刺激大鼠产生特异性抗体;脾细胞悬液会引起SRBC破裂,说明悬液中有特异性抗体物质,能与SRB

19、C表面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导致SRBC破裂释放血红蛋白;产生抗体的细胞为效应B细胞;该实验有必要增设一组只手术但不损毁下丘脑,从而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实验二:由于下丘脑是大鼠的体温调节中枢,手术损毁组的大鼠没有下丘脑,无法通过调节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体温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导致耗氧量随环境温度而变化。正常鼠从室温移至低温环境时,在低温的刺激下,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促进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加速肝糖原分解,导致血糖浓度上升。适宜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手术损毁鼠的性腺萎缩,其原因是手术损毁了内分泌调节中枢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从而使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答案:(

20、1)作为抗原抗体效应B细胞有必要可以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探究下丘脑对抗体产生的影响(2)如图在低温刺激下,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促进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16(2020上海卷,五)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1)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_(至少答出两个)。下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免疫细胞,和表示免疫分子。(2)以下不属于第1道免疫防线的是_。A溶酶体B汗液C口腔粘膜 D胃酸(3)图中细胞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_。(4)图中和的名称分别是_和_;和分别

21、表示_和_。(5)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则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答,结合图示分析此现象的原因_。(6)接种疫苗属于_免疫方法。答案:(1)胸腺脾脏骨髓淋巴结(至少答出2个)(2)A(3)非特异性(4)B淋巴细胞记忆T细胞抗体淋巴因子(5)初次免疫后,体内已存在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当再次遇到相应的病原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并分化产生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同时记忆T细胞也会迅速启动细胞免疫途径(6)人工(备用题)(2020湘潭模拟)肝脏是人体内的巨大的“化工厂”,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1)肝脏里有一种数量较多的枯否氏细胞,它能吞噬、消化病原微生物,这种免疫方式叫做_免疫

22、,其中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_。(2)我国是乙型肝炎病的高发区,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感染率高达60%。乙肝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它能侵入人体的肝细胞并在肝细胞内增殖。请利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HBV增殖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_。(3)HBV不直接损伤肝细胞,乙肝患者肝组织受损伤是通过免疫反应引起的。机体在清除HBV的同时,常常会导致肝细胞破裂、变性和坏死,这一反应属于免疫失调所引起的_病,此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免疫细胞是_。(4)如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健康人饭后半小时,血管A端与B端相比,血糖浓度较高的是血管A端,此时胰岛分泌的激素_分泌量减少。解析:本题以肝

23、脏为中心,考查相关的血糖调节和免疫学的知识。(1)题中信息显示不针对某种特定的抗原,是非特异性免疫,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2)的图解运用中心法则的知识完成,注意乙肝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3)显示的是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肝病毒侵入到肝细胞内,通过细胞免疫清除,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病毒失去藏身之处而被消灭。(4)饭后半小时,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血管A端血糖浓度较高,葡萄糖在肝脏细胞中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使得血管B端血糖浓度下降。答案:(1)非特异性细胞膜上具有糖蛋白(2)复制 RNA蛋白质(3)自身免疫效应T细胞(4)胰高血糖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