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对传染病生物媒介的影响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101982980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然灾害对传染病生物媒介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然灾害对传染病生物媒介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然灾害对传染病生物媒介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对传染病生物媒介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对传染病生物媒介的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自然灾害对传染病生物媒介的影响 许多传染病并不只是在人群间碾转传播,除了人之外还有其他的生物宿主。一些疾病必须通过生物媒介进行传播。灾害条件破坏了人类、宿主动物、生物媒介以及疾病的病原体之间旧有的生态平衡,并将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因此,灾害对这些疾病的影响将更加久远。 一蝇类 蝇类是肠道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他的孳生与增殖,主要由人类生活环境的不卫生状况来决定。大的自然灾害总是会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卫生条件造成重大破坏,蝇类的孳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地震过后,房倒屋塌。死亡的人和动物的尸体被掩埋在废墟下,还有大量的事物及其他有机物质,在温度的气候条件下,这些有机成分会很快腐败,为蝇类提供

2、了易孳生的条件。因而,向唐山地震那样大的地震破坏,常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数量惊人的成蝇,对灾区居民构成严重威胁。 洪水退后,溺死的动物尸体,以及各种有机废物将大量地在村庄旧址上沉寂下来,如不能及时消除,也会造成大量的蝇类滋生。 即使在旱灾状况下,由于水的缺乏,也会存在一些不卫生的条件,而有利于蝇类的滋生。因此,在灾后重建的最初阶段,消灭蝇类将使传染病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二蚊类 在传播疾病的吸血节肢动物中,蚊类的最主要的,与灾害的关系也最为密切。在我国常见的灾害条件下,疟疾和乙型脑炎对灾区居民的威胁最为严重。 蚊的孳生必须要小型静止的水体。因而,在大的洪灾中,行洪期间蚊密度的增长往往并不显然

3、。但在水退后,在内涝地区的低洼处往往留有大量的小片积水地区,杂草丛生,成为蚊类最正确繁殖场所。此时如有传染源存在,就会使该地区的发病率迅速升高。 旱灾可使一些河水断流,湖沼干涸,而这些河流与湖泊中残留的小水洼,也会成为蚊类的优良孳生场所。 在造成建筑物大量破坏的灾害如地震与风灾中,可能同时造成贮水建筑和管道的破坏。自来水的漫溢,特别是生活污水在地面上的滞留,也会成为蚊类大量孳生的环境。 灾害不仅会造成蚊类密度升高,还造成蚊类侵袭人类的机会增加。被洪水围困的居民,由于房屋破坏而被迫露宿的居民,往往缺乏抵抗蚊类侵袭的有效手段,这也是造成由蚊类传播的疾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三其他吸血类节肢动物

4、在灾害条件下,主要表现为洗雪节肢动物侵袭人类的机会增加,蚊类有时会机械的传播一些少见的传染病如炭疽等。人类在野草较多,腐殖质丰富的地方露宿时,容易遭到恙螨、革螨等的侵袭,在存在恙虫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的地区,这种对人类的威胁大量增加。发生在森林地区的灾害如森林火灾迫使人类在靠近灌木丛的地区居住时,会使蜱类叮咬的机会增加,并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如森林脑炎、莱姆病和斑点热等的流行。 四寄生虫类 在我国,现存的血吸虫病的分布多处于一些易于受到洪涝灾害的区域,而钉螺的分布,则受到洪水极大的影响。 在平常,钉螺的分布随着水流的冲刷与浅滩的形成而不断变化。洪水条件下,有可能将钉螺带到远离其原来孳生的地区,并在

5、新的适宜环境中定居下来。因而,洪涝灾害经常会使血吸虫病的分布区域显然扩展。 五家畜 家畜是许多传染病的重要宿主,例如猪和狗是钩端螺旋体病的宿主,猪和马是乙型脑炎的宿主,牛市血吸虫病的宿主。当洪水灾害发生时,大量的灾民和家畜往往被洪水围困在其为狭小的地区。造成房屋大量破坏的自然还海,也会导致人与家畜之间的关系异常密切。这种环境,会使人与动物共患的传染病易于传播。 六家栖及野生鼠类 家栖的和野生的鼠类是最为重要的疾病宿主,其分布与密度受到自然灾害的显然影响。 大多数与疾病有关的鼠类,在地下穴居生活,他们的泅水能力并不十分强。因而,当较大规模的水灾发生时,会使鼠类的数量减少,然而,部分鼠类可能利用漂

6、浮物逃生,集中到灾民居住的地势较高的地点,从而在局部地区形成异常的高发度。在这种条件下,由于人与鼠类间的接触一场密切,便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流行。 由于的书类繁殖能力极深,在被洪水破坏的村庄和农田中通常遗留下可为鼠类利用的丰富的食物,因而在洪水退后,鼠类密度可能迅速回升,在其后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极高的种群密度,从而鼠类促使间疾病流行,并危及人类。 干旱可能使一些湖沼地区干涸,成为杂草丛生的低地。这种地区为野生鼠类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其数量高度增长。曾有报道说这种条件引起了人群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 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坏,一些原来鼠类不易侵入的房屋被损坏,废墟中遗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家栖的鼠类获得了大量繁殖的条件。当灾后重建开始,居民陆续迁回原有的住房时,鼠患可能成为重大问题,由家鼠传播的疾病的发病率也可能上升。 第 5 页 共 5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