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外国诗二首(三)《豹-在巴黎植物园》 《蛇》课时跟踪检测 语文版必修5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1875288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外国诗二首(三)《豹-在巴黎植物园》 《蛇》课时跟踪检测 语文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外国诗二首(三)《豹-在巴黎植物园》 《蛇》课时跟踪检测 语文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外国诗二首(三)《豹-在巴黎植物园》 《蛇》课时跟踪检测 语文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外国诗二首(三)《豹-在巴黎植物园》 《蛇》课时跟踪检测 语文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外国诗二首(三)《豹-在巴黎植物园》 《蛇》课时跟踪检测 语文版必修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外国诗二首(三)豹在巴黎植物园 蛇一、语言文字专练(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奥利弗反对诗歌中的形式主义,主张诗人应_生命本身,诗作的语言应质朴、清新。在自己的周围,有那么一群人,在变化无常的环境中,总能如鱼得水,春风得意,不论世上风云如何_,他们依然能过着得意的生活。我用青草_一个故事,却发现里面深藏着一匹马。A关注变幻编造B关心变幻编制C关注变换编制 D关心变换编造解析:选A“关注”指关心重视。“关心”指(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或爱护。二者意思相近,但前者的程度比后者重。“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

2、一种。前者多指抽象事物,后者多指具体的事物。“编造”有三个义项: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凭空想象,创造(故事);捏造。“编制”也有三个义项:把细长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制成器物;根据资料做出(规程、方案、计划等);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明年上海春季高考将探索一名考生同时被两所高校录取的招生,但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到其中一所高校进行录取确认,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平行志愿录取模式有所区别。B“一号文件”再次吹响了集结号,让我们举全国之力富裕农民、惠及农村、强化农业,坚持做到思想不放松,政策不减弱,改革不停顿,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3、C延迟退休或实行弹性退休制、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等重大变革,对广大群众来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D针对近期多地城市污水无法全部处理的现状,不少行业专家建议,应从加快处理规模扩建、提升排放标准、完善监测惩处等采取有效措施,为城市地表水质“减负”。解析:选CA项,成分残缺,可在“招生”后加“模式”。B项,语序不当,应为“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D项,成分残缺,可在“等”后面加上“方面”。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上下文语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叙事性诗歌中,_但因为自己的胸中积郁着浓郁、深沉的感情,这种感情也就自然地流向笔端。这种渗透感情的叙述,往往

4、比直抒胸臆更为感人、更觉真诚。A作者往往不将自己的情感直接显示于读者,而是将事情朴素地告诉读者,让读者自己去品味。B作者往往将萦绕心头的喜怒哀乐之情,在特定的环境中酣畅淋漓地倾诉而出。C或喜悦,或忧伤,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之情从作者心中冲出,一泻千里。D或喜悦,或忧伤,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之情都渗透在作者所描写的大自然风光中。解析:选A根据后文,横线处应填的内容是不流露感情,B、C、D三项显然违背这一要求。4下面一则征稿启事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四处不当,请指出并予以修改。(4分)征稿启事泮湖杂志是我校文学社自办的文学刊物。多年来,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所以本刊诚邀同学

5、们踊跃投稿,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从下学期开始,本刊将增设下列栏目:“心花一束”“新秀推介”“泮湖论坛”等。希望同学们不要敬谢不敏。来稿要求:严禁抄袭;体裁、题材不限,字数在800字左右;请写清作者姓名及所在班级。稿件斧正后请投入泮湖编辑部邮箱或直接送校刊总编李老师处。泮湖编辑部2016年9月1日(1)_(2)_(3)_(4)_解析:“诚邀”,诚挚地邀请,不合语境。“鼎力”是“大力”的意思,敬辞,多用于对别人表示感谢。“敬谢不敏”, 表示能力不够,难以胜任而恭敬地予以辞谢,也表示辞谢对方的邀约,不能从命。多用作自谦。应改为“错失良机”。“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时所用的敬辞。

6、参考答案:(1)“诚邀”改为“真诚欢迎”。(2)“鼎力”改为“竭力”“尽力”。(3)“敬谢不敏”改为“错失良机”。(4)“斧正”改为“誊清”“誊正”“打印好”等,或删去“斧正后”。5下面是一首题为“春”的诗稿,有三句尚待斟酌,请你补出,完成全诗的创作。要求:第处完成后,前三行诗应是一组排比句;第处和第处应保持语意连贯;结尾处应有表明诗句语气的标点符号。(6分)不管命运的手如何沉重,不管皱纹怎样锁着前额,_不管你在忍受怎样的残酷的忧患,但只要你_参考答案:不管心里充满几多创伤。碰到初春的和煦的风。这一切岂不随风飘去?6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图,按要求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5分)青年购买服装鞋帽时

7、的影响源与他们对怪异装扮的态度的关系对怪异装扮持不同态度的人群购买服装鞋帽时的影响源自己家长同学广告流行的潮流看不惯很想模仿无所谓商品化40.543.84.74.86.337.218.27.04.133.546.831.36.13.412.444.633.55.83.812.2注表中数字为百分比。根据图表可知,流行的潮流对青少年服装鞋帽的消费行为的影响作用比广告的作用大,尤其对于那些_的青少年来说,流行的趋势对他们的影响更大。然而,就整个青少年群体来看,他们对于服装鞋帽的接受程度主要影响源是_,其次是_,这体现了青少年群体_的特点。解析:根据语段中第空前的“流行的潮流”,可知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图

8、表的最后一列,在这一列中,百分比最高的是“很想模仿”的青少年群体,所以第空可知。根据第空前的“整个青少年群体”可知,我们应该观察图表的最后一行,或总体看各种人群, 可得出第两个空的答案。最后,由“这体现了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可知,需要根据以上数据来进行总体概括。参考答案:“很想模仿”怪异装扮自己的看法(自己)家长的意见(家长)自主性越来越强(个人主义倾向加强),但也并未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性二、阅读能力达标(27分)(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79题。(8分)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

9、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7结合句子的内容解释第一、二节中两个加点的词。(2分)(1)涉足:_(2)萋萋:_参考答案:(1)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2)形容草木长得旺盛的样子。8诗歌中的“路”象征了什么?(2分)答:_参考答案:象征人生的选择。9你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4分)答:_参考答案:诗人通

10、过叙述对森林中两条路的选择,说明了在人生道路上有许多重大的选择,一旦确定了要走的道路,就会决定一生的命运。(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8分)蝈蝈和蛐蛐英济慈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沉醉在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草丛中间。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10读了这首诗后,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11、思想感情?(4分)答:_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把握诗中的意象“蝈蝈和蛐蛐”,看它们在作者笔下是怎样的形象。其次要找到作者直接评价或抒情的句子。在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答案。参考答案: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11诗人为什么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答:_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参考答案: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生机勃勃,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11分)鹦鹉白居易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觜渐红。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12诗歌中的鹦鹉的遭遇怎样?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意图?(5分)答:_参考答案:远离故土,遭受禁锢。作者借此表达了希望统治者尊重人的自由天性,不要以爱惜的名义摧残人才的思想。13简析诗歌颈联所用的表现手法。(6分)答:_参考答案:运用了对仗的手法,鲜明生动地表现了人对鸟的百般宠爱与鸟儿想要高飞的意趣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对人际交往中相互隔阂的现象的叹息。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