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文518小猴子下山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1852721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文518小猴子下山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文518小猴子下山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文518小猴子下山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文518小猴子下山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文518小猴子下山教案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8 小猴子下山教学目标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非”等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教学重难点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从故事中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应

2、该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的生字,要重点指导读准后鼻音和翘舌音,多音字“结”也是读音的难点。字形上,本课以合体字为主,其中9个表示动作的词“结、掰、扛、扔、摘、捧、抱、蹦、追”中有5个是提手旁,建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归类识字;也可根据动词的特点,借助课文插图、动作表演等帮助学生区别、理解字义;还可以用字谜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如两手一分就是掰。(2)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字,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可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读读写写。2.朗读指导(1)抓重点语句。本课段落结构相同,句式不断重复,每个自然段都由两句话

3、组成。第13自然段重点指导第二句,可以借助“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这种“又又”形式的词语,读出小猴子对所见事物的欣喜之情。(2)体会心情。朗读指导时要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进行角色体验,体会角色的心情。(3)抓重点词语。本课最后一个自然段可抓住重点词语“只好”,引导学生读出小猴子“空着手回家”时失落、后悔的心情。3.理解运用(1)读做结合,将抽象的词义化为具体可感的动作。本课学习中,先引导学生圈画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掰、扛、扔、摘、捧、抱、追”,然后结合课后第三题,读一读,演一演,在表演中正确理解词义,最后让学生看着图画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上这些动词说说在生活中看到

4、的场景。这样,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加深对这些词的理解。(2)结合插图,根据图文对应、结构反复的特点,整理提取关键信息,帮助学生读懂故事内容。在此基础上,联系课后第二题,进一步落实“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这项能力训练。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猴、结”等7个生字,会写“块、非、常”3个字,读准多音字“结”的字音。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教学过程板块一 谜

5、语导入,激发兴趣1.课前交流。师:动物王国里有很多小动物,今天我们就请来一位动物朋友,它聪明、伶俐、会爬树、爱吃香蕉,你们猜猜它是谁?生:小猴子。师:没错,就是聪明调皮的小猴子。你听过哪些和小猴子有关的故事?我们来交流一下。生:猴子捞月十二生肖孙悟空大闹天宫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和小猴子有关的故事。2.导入新课。(1)导语:小猴子在参加完动物王国的大会以后呀,觉得动物王国有点无聊,所以呢,他就想下山玩玩。下山后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小猴子下山,板书课题。(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猴”)(3)“猴子”的“猴”是反犬旁,注意观察右边的“侯”里面没有一竖。很多小动

6、物的名字,都是反犬旁,比如狗、狼、猫(4)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爱动脑筋,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联系前面课文的内容,学生跃跃欲试。板块二 明确脉络,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梳理文段。(1)自由朗读,出示要求。课件出示:l 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l 给课文的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都标对了吗?标错的看黑板改一改)2.图文结合,初步感知。(1)小猴子下山后去了哪些地方玩呀?(2)请同学们再次轻声地读一读课文,并用“”画出小猴子下山后经过了哪些地方。(3)你看见小猴子去了哪儿呢?指名说。(一块玉米地

7、、一棵桃树下、一片瓜地里、树林里)课件出示: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宏观的把握,借助插图学课文。板块三 分段读文,随文识字1.学习第1自然段。(1)现在,让我们赶紧跟随着小猴子的脚步去玉米地看看吧。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指名读,学生点评)(2)教学“块”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块”)你还会换什么偏旁?指导书写。我们还可以说一块什么呢?(课件出示:豆腐、蛋糕的图片)(3)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看!这些就是又大又多的玉米!注意“结”在这里念第一声,它是多音字,表示植物长果实

8、。你能举例吗?例如:这棵树上结满了苹果。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小猴子的心里非常高兴。(引读)(非常)谁再来读一读?全班一起读。你能给“非常”找一个近义词吗?(十分、特别)谁来用“非常”说一句话?(4)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心里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会读书的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句话中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找到了吗?(指名说)(5)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掰”)(6)这个字谁会读?(bi)你掰过什么东西?怎么掰的?谁来做做这个动作?做得真形象,左边一只手,右边一只手,中间一个分,两手一分就是“掰”。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扛”)一起读好这个字。与手有关,所以是提手

9、旁。(7)走,我们也去掰掰玉米!读读第1自然段,谁来试试?指名读。(这只小猴子的声音真响亮!你把字音都读准了,了不起!)我们一起来试一试。2.学习第2自然段。(1)过渡: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啊走啊,来到了(一棵桃树下)。同桌互相读,读一读第2自然段。(2)小猴子看到的这棵桃树上有什么?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满”)(满树的桃子)表示树上的桃子很多。如果表示天上的星星很多,我们可以说满天的星星(3)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扔”)这个字不仅是后鼻音,还是翘舌音,谁再来读一读?一起读。谁来做一个扔的动作?(往低的地方扔)(4)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摘”)这个字谁认

10、识?你的翘舌音读得很准。谁再来读一读?一起读。你还会摘什么?(摘星星、摘桃子、摘西瓜)生字宝宝回到句子里,谁还愿意读?(指名2人读)一起读!(5)男生们,让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好这一自然段吧!女孩子认真听,学会倾听在学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意图】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重要任务,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随文识字,并用多种方法灵活识字,让学生乐趣无穷,感受到识字的趣味。板块四 认真观察,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交流要点。(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块、非、常”)(2)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2.明确要点,指导书写。(1)指导书写要点。块: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11、右边的横折往左收,一撇先直再弯穿插到提下方,一捺较舒展。非:注意笔画顺序,先写左竖与三横,再写右竖与三横。两竖有长短,左竖稍短。横画之间距离匀称,稍有长短之别。左边三横间距稍密,右边三横间距稍疏。常:小字头要收紧,秃宝盖要舒展,“口”字形体小又扁,位于横中线上方。“巾”字略宽于“口”,上下重心要对正。(2)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生字的间架结构,在教师的示范下练习,提高书写能力。第2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捧、瓜”等5个生字,会写“往、瓜、进、空”4个字,读准多音字“只、空”的字音。2.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

12、,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3.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的道理。教学过程板块一 分类复习,小组练习1.巩固识字。(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掰、扛、扔、摘”)课件出示:仔细观察上面的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是表示动作的词)(2)读一读,演一演这几个动作。2.小组练习,用“掰、扛、扔、摘”各说一句话。【设计意图】将文中的生字归类学习,复习巩固,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板块二 分组合作,自主学文1.回顾前文,总结方法。课件出示:一块玉米地 又大又多 掰 扛一棵桃树下 又大又红 扔 摘总结:同学们,

13、你们仔细观察,文章的结构有何相似之处?都是先说地点,然后描述小猴子看到的东西,接着写小猴子的动作和结果。你能照着上面的样子把文中第35自然段的关键词语找出来吗?2.分组学习,交流展示。(1)学生交流展示。课件出示:一片瓜地里又大又圆扔 摘往回走蹦蹦跳跳扔 追树林里不见了空着手(2)每组派一个代表用上面的词语复述课文,其他学生评价。(3)课件出示:课文插图3、插图4、插图5。课件出示:学生分组学习,分组演一演小猴子在这三幅图中的动作和情态。3.方法指导,聚焦识字。(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又大又圆)像这样的词语文中有几个?请找出来。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说一说。(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

14、田字格展示“捧、瓜”)学生口头练习组词。小组练习小猴子“捧桃子、抱西瓜”的动作。(3)认识兔子,唱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抱、蹦、追”)让学生做动作,记住这3个字。【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利用童话故事反复的特点,在总结上文方法的基础上,抓住故事的关键词语,复述故事,提取故事的主要信息,在此过程中学习生字,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板块三 指导朗读,探究原因1.揣摩心情,指导朗读。(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思考:小猴子看见又大又圆的西瓜心情如何?非常高兴。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好第3自然段。指名

15、读,其他学生评价。(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当小猴子看见小兔子时,它的心情又如何?兴奋。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同桌相互读。(3)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只、空”)强调这两个多音字的读音。此时的小猴子心情又如何呢?后悔,沮丧。你能安慰一下小猴子吗?2.明确原因,拓展延伸。(1)想一想:小猴子为什么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呢?小组讨论,说说理由。总结:认准目标,做任何事都不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坚持下去才能满载而归,半途而废只能空手而归。(2)想象一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是怎样的情境呢?(3)交流展示,互相评价。【设计意图】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角色的心情,结合自己的体会

16、升华主题,放飞学生的想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板块四 集中写字,练习提高1.出示生字,观察结构。(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往、瓜、进、空”)(2)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及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明确要点,指导书写。(1)往:左窄右宽。第四笔起笔与左边第一撇同高,三横距离均匀,长短不一,最后一横要舒展,高于左边双人旁。(2)瓜:第一、二笔均为撇,两撇方向不相同。竖提的收笔高于撇的收笔,一捺起笔在竖提的下方,不与撇相连。(3)进:“井”字位置稍靠右,第二笔横位于横中线,第三笔撇靠近竖中线。走之第二笔要写得短小,横中线起笔。最后一笔平捺要舒展。(4)空:上下宽窄、长短较一致。

17、第一笔点与第七笔竖都位于竖中线,使整个字中心对正。(5)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展示评价。【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的写字指导要建立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详细指导笔顺规则,通过练习提高。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1.由扶到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文前4个自然段结构相似,在教学中,重点指导第1、2自然段,通过由指导到扶再到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第1自然段中重点随文识字,通过做动作,让学生理解“掰”“扛”等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通过边朗读,边演小猴子的动作、神态,体会小猴子高兴的心情。这样由细节到整体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为学生学习第

18、35自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2.迁移运用,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本课的课文段落语言结构相似,这为语言训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运用很重要。通过“小猴子走到( ),他看见( ),非常高兴,就( )”的句式,反复让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将句子说完整,从而为他们说一个完整的故事做铺垫。在学习中,还不断总结、提醒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迁移运用,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3.续编故事,培养表达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年级小学生的内心充满想象,他们拥有自己丰富、天真的思想。在教学结束的时候,抛出一个问题:“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是怎样的情境呢?”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编故事。学生表现出异样的兴奋,小手举得高高的,都想把自己编的故事分享给大家。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有助于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