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1848949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9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9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9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9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三单元一、教材简说本单元以童话故事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去年的树讲述了一只鸟儿不辞劳苦,一路寻找,实现自己诺言的故事。那一定会很好记叙了一颗种子在变成一棵高大的树后经历了各种变化的经过。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一只小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故事。一块奶酪通过写蚂蚁队长带领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赞扬了蚂蚁队长的高尚品质。语文园地有“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快乐读书吧”五个版块。去年的树本文讲述了鸟儿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千方百计寻找自己的好朋友树,最后面对着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唱起了去年的歌的故事。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那一定会

2、很好这是一篇优美动人的童话故事,写了一粒种子,怀揣梦想,努力生长,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后经历了变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过程,启示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才能获得真正的“舒服”。在牛肚子里旅行本文写青头在好朋友红头被牛吞掉以后,做出各种努力救出红头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青头不仅知识丰富,而且珍惜友情、勇敢无畏。一块奶酪这篇童话讲述的是蚂蚁队长在运粮之前宣布不许偷嘴的纪律之后,带领一群蚂蚁在运粮中发现一块奶酪,凭着坚强的毅力,抵御奶酪的诱惑,自觉遵守纪律的故事。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纪律、抵制诱惑和爱护幼小的美好品质。二、 学习目标1.认识40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正确读写“剩下、

3、斧子、火柴、煤油、摇晃、旅行、拼命、流泪”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4.初步培养从童话故事中感悟出道理的能力。三、学习重点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4.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发现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四、课时分配8.去年的树 23课时9*.那一定会很好 12课时10.在牛肚子里旅行 23课时11*.一块奶酪12课时习作语文园地34课时五、教法与学法这组课文讲述了几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学习并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学习童话故事,要引导

4、学生通过朗读与交流,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学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8.去年的树课题去年的树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是一篇拟人体童话。写一只鸟儿为了遵守诺言,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她的树朋友,最后面对由树朋友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唱起去年的歌的故事,歌颂了鸟儿信守诺言的品质和她对树的浓厚友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感悟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领悟童话所揭示的“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道理。学前准备1.教学课件。(教师)2.有关守信或珍惜友情的故事

5、。(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2.自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习重点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学前准备1.生字卡片。(师生)2.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自主识字(用时:10分钟)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在童话故事中,你结识了哪些好朋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两位好朋友,看看他们是谁?(画大树和小鸟)2.(课件出示)在大森林里,有一棵大树,他和一只鸟儿是朋友,每天鸟儿都来为大树唱歌,大树呢,则会专注地倾听,现在我们围绕这对好朋友来听一段美丽的故事。3.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1

6、.介绍自己结识的童话朋友。2.自读课文,认准生字,词语。3.用加一加的办法识字:父+斤=斧此+木=柴火+某=煤目+争=睁火+然=燃石+欠=砍1.辨字组词。伐()斧()代()爷()剩()砍()乘()次()2.照样子写词语。唱歌歌唱_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5分钟)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会有哪些收获。2.这篇课文在语言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1.课文是采用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2.课文一共有四组对话。(大树和鸟儿、鸟儿和树根、鸟儿和门、鸟儿和小女孩)3.在文中找出每组对话,和同桌读一读。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用时:20分钟)1.去年的树和鸟儿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

7、?读第14自然段,你感受到什么?2.分角色朗读,体会鸟儿和树的浓厚情谊。3.在期待中,冬天很快就过去了,鸟儿和树的愿望能实现吗?1.“天天”一句,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2.从他们的对话中,体现了鸟儿和树的伤心,难舍难分的心情。3.想象鸟儿和大树期盼相逢时的内心想法。4.想象补充。天气晴朗的日子,鸟来给大树唱歌;_,鸟来给大树唱歌;_,鸟来给大树唱歌。5. 看着满天的大雪,鸟儿想:_,大树想:_。四、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1.把你喜欢的好词或句子画下来。2.熟记本节课的生字词。1.把画下来的词句记在自己的摘抄本上。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摘抄的内容。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分角色朗读对话。2.体会

8、童话故事揭示的道理。学习重点体会童话故事揭示的道理。学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提示,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默读课文,想想上节课的内容。2.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鸟儿和树的情谊深。读一读体现鸟儿和树情谊深的句子。二、体会对话,升华情感(用时:20分钟)1.默读第714自然段,概括鸟儿的寻找过程。2.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鸟儿的心情。1.鸟儿的几次问话表达的感情:(1)“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担心)(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焦急)(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伤心)2.学生自找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6.鸟

9、儿分别向谁询问?又是什么不同的心情呢?_三、引导想象,补充对话(用时:7分钟)1.(课件出示)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请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2.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有什么含义?为什么用两个“看”?结合上文仔细体会。1.“睁大眼睛”“盯”“看”等词说明了鸟儿努力在闪耀的灯火中寻找朋友的影子,表现了鸟儿无比的深情和留恋。2.“又”写出了鸟儿非常珍惜她和树之间的友情,想和她已经不在了的朋友多呆一会儿。7.从鸟儿的神态和动作中,想象一下鸟儿会对树朋友说什么?_四、理清脉络,总结全文(用时:8分钟)1.学生再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先分段,再概括每部分内容。2.学完了课文,

10、你有什么感想?说一说。全文分三段:第一段(14)写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要飞到南方去,他们有一个约定。第二段(514)写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寻找朋友树的过程。第三段(1417)写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带着对树的深情和留恋飞走了。8.谈感想。我想对说: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9*.那一定会很好课题那一定会很好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木头的各种变化,蕴含了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一粒种子经过的历程,再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道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老师)

11、2.预习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话激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课件展示“舒服”,请问同学们有感觉舒服的时候吗?那都是在什么时候?2.板书课题。1.同学们相互交流自己感到舒服的时候。2.理解“舒服”的含义。3.齐读课题。1.说说你对“舒服”一词的理解。_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1.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完课文后,想一想种子经过了哪些历程。1.学生自

12、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2.讨论文中的种子经过了哪些历程。2.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努力(n l)茎叶(jn jn)拆掉(chi ch)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用时:20分钟)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画出含有“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2.指导朗读,体会情感。3.再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1.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文中含有“舒服”这个词的句子。2.师生交流画出的语句。3.学生有感情朗读句子并体会情感。4.学生讨论交流种子经过的历程。3.抄写文中含有“舒服”一词的句子。_四、总结拓展(用时:5分钟)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比较一下,这

13、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师生讨论交流懂得的道理。4.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0.在牛肚子里旅行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课文描写了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吞进了牛肚子,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文章篇幅较长,因此提问“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整体把握。然后通过各种形式地读,再理解红头的旅行过程,了解牛吃东西的特点,以及青头对红头的帮助和鼓励,体会文章情感。学前准备1.查找资料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和功能。(学生)2.预习生字、词语,制作生字词语卡片。(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课

14、文朗读录音。(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点认识生字,理解读写词语。学前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教师)2.了解牛吃食的特点,预习课文。(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板书:旅行,组织交流。2.板书:旅游。3.把课题补充完整。4.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1.说说自己去哪里旅行过,感觉怎样。2.区别“旅行”和“旅游”的意思。3.齐读课题。4.学生质疑问题预设: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1.谁在牛肚

15、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_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用时:13分钟)1.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给自然段标序号。2.指导学生学习新字、新词。教师重点指导。1.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2.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捉迷藏(cn zn)答应(d d)几乎(j j)3.比一比,组词。怜()管()冷()官()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7分钟)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2)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读通、读顺,并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2.全班

16、交流思考题。4.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_5.牛吃食有什么特点?_四、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归类复习本节课的生字。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生字词。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6.读拼音,写词语。l xn jin()() lin li li()()n ci()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过程,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2.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3.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学习重点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学前准备制作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用时:7分钟)

17、1.复习生字词。2.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3.从红头的旅行过程中,你还发现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1.学生读生字、词。2.回顾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7.认读下列词语。蟋蟀答应可怜拼命疼痛细嚼慢咽笑眯眯8.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以后,他的心情怎样?_二、深入研读,了解课文(用时:20分钟)1.出示文段,引导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连起来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2.组织交流,学习“反刍”。3.组织交流,引读课文。4.抓住红头、青头说话的语气指导朗读。1.自由读课文第517自然段,思考: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旅行的?从文中划出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2.再次快读该语段,思考:牛吃东西时有什

18、么特别的表现?3.结合课文和收集的资料,说说牛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4.分角色朗读课文。9.说说红头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_三、再读课文,升华情感(用时:8分钟)1.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2.从青头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生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2.交流感悟。10.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从中你有什么感悟?_四、总结想象,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1.当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会对青头说些什么呢?2.你能试着讲一个有趣的历险故事吗?学生交流红头从牛肚子出来后,对青头说的话。11.红头从牛肚子出来以后,会对青头说些什么呢?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

19、1*.一块奶酪课题一块奶酪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课文记叙了蚂蚁队长带领蚂蚁搬运食物,把一小块掉了的奶酪让给最小的蚂蚁吃,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教学本课,我主要放手让学生自读、研读,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蚂蚁的美好品质,并谈谈读文后受到的启发。学前准备1.自学生字,收集蚂蚁搬食物的资料。(学生)2.教学相关课件。(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和蚂蚁们的美好品质。3.学习蚂蚁大家庭同心协力,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并受到启发。学习重点体会蚂蚁队长表现出的美好品质。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问题导入(用时:5分钟)1.同学们,你们

20、见过蚂蚁搬运食物吗?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蚂蚁队长,看看它是怎样带领蚂蚁队伍搬运食物的?(板书课题)1.学生交流蚂蚁搬运食物的情景。2.齐读课题,质疑。1.读了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_二、初读识字(用时:15分钟)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生字圈起来。2.认读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易读错的字。犯(fn)跺(du)豫(y)2.读一读带生字的词语。3.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4.学生齐读课题。2.给加点的字注音。诱人()聚集()犹豫()宣布()禁止()舔食()三、研读感悟(用时:15分钟)1.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1)蚂蚁队长下达了什么命令?(2)蚂蚁们

21、是怎么做的呢?2.研读第49自然段,思考:蚂蚁队长和蚂蚁们对掉在地上的奶酪渣是什么态度?3.齐读最后一段。1.读第1段蚂蚁的命令。2.从“争先恐后、抢着、不愿”等词体现了蚂蚁遵守纪律,同心协力的品质。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队长:丢掉太可惜;吃掉犯禁令(矛盾)4.“劲头比刚才更足”蚂蚁队长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地品质更加激励蚂蚁们齐心协力地搬运食物。3.仿写词语。争先恐后(含反义词)_ _四面八方(含数字)_ _4.你喜欢这只蚂蚁队长吗?为什么?_四、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学生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对你的启发。学生谈体会。5.读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发?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习作语文园地三【学习目标】1.

22、学习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生字。2.认识“口”部的生字,并理解带“口”部的字与什么有关。3.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积累谚语。5.学编童话故事。【学习重难点】1.识字和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编童话故事。【学前准备】1.收集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2.相关内容的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我来编童话)一、复习导入。1.回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什么体裁的文章?(童话)2.回忆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3.教师小结:这些童话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动、植物,把它们赋予了人的情感、动作、语言,每个故事都是那么生动有趣,你能编一个这样的童话故事吗?二、学生交流。1.课件出示文中一些词语,读

23、一读、想一想:看到这些词语,你的脑海里会浮现一幅什么画面呢?你想到了什么故事?2.同桌交流自己的故事内容。3.指名说说,其他同学补充。三、指导习作。1.确定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可以从上面找一个或几个,也可以添加你喜欢的其他角色。)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发生的?3.他们在那儿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四、学生习作。学生按自己的思路编写童话故事,写完后小组交流修改。第二课时(作文讲评)一、谈话,导入新课。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是童话故事,这些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神奇的世界。现在,我们也来编一个童话故事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佳作吧!二、出示习作X文。龙公主从前,国王生了一个女

24、儿,长得美若天仙。到了待嫁的年龄,三个来自不同国家的王子前来求婚。国王一时不知如何选择,便告诉他们,城堡对面的山顶上住着一条龙,通体漆黑,头生双角,它的胸前有一颗发光的火石,谁能把那条龙胸前的火石取下来,谁就可以娶公主为妻。于是,三位王子带着武器便上山了,在山顶,他们找到了那条巨龙,通体漆黑,头生双角,胸前闪着一颗发着蓝光的火石。鼻子上还有一条斜长的伤疤。三位王子与巨龙展开了搏斗,经过几天几夜的激战,最终巨龙被斩杀。但三位王子只有一位活了下来,活下来的王子取下巨龙胸前的火石,火石的亮光瞬间熄灭,他将火石做成项链献给了公主,并如愿以偿地娶了公主。晚上,公主开心地将火石项链戴在胸前,这时,火石开始

25、渐渐变亮,突然,在一阵强光中,公主变成了一头巨龙,通身漆黑,头生双角,胸前闪着一颗发着蓝光的火石。卫兵和王子听到响声后赶过来,发现公主不见了,一条巨龙蜷缩在房间。王子以为公主被巨龙吃了,愤怒地举起剑向巨龙砍去,变成龙的公主想向王子解释,可是刚靠近便被王子的剑击中了鼻子,一条斜长的伤口鲜血直流,巨龙疼痛地吼了一起,撞破墙壁,踉踉跄跄地飞出了城堡,飞向了远处的山顶,房间里留下惊惶失措的卫兵和伤心痛哭的王子。习作评析:文章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小作者通过“人杀龙,人变龙,人再杀龙”的故事结构展现了一幅“巨龙复仇”的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构思奇妙,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人类若不善待动物,最后终将得到惩罚的道

26、理。三、老师指导同学们评议。1.故事里有哪些角色?时间、地点是什么?2.故事情节是否清晰?3.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四、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前后四人小组互相朗读习作,交流点评。五、课堂小结。本次习作要求写一个童话故事。故事要清楚地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情节,以及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第三课时(语文园地)一、交流平台。1.小组交流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并说说从中获得的启示。2.指名学生交流。二、识字加油站。1.读一读,比一比。横线右边的字是左边字的一部分。(减一减的方法识字)2.认一认横线右边的字。三、词句段运用。(一)我发现1.认识带“口”部的字,并归类。第一类:和嘴巴有关的动词:咬、叼、嚼、啃、咽、吞、含第二类:表示叫的动作:叫、喊、嚷、吼、啼、吵、唤第三类:表示声音的词:吱、呜、嘀、嗡、嘟、啪、哗2.学生认读这些字。(二)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认识修改符号表示改正表示增补表示删除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四、日积月累。1.自读谚语。2.简单理解谚语的意思。3.积累谚语。教学反思:21 / 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