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楼测斜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1817401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校教学楼测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校教学楼测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校教学楼测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学校教学楼测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学楼测斜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校教学楼建筑物倾斜观测报告JC-CL-2009-0106*二00九年十月. z.-*学校教学楼建筑物倾斜观测报告报告编号: JC-CL-2009-0106 委托单位: * 工程名称: * 测 量: * 计 算: * 审 核: * 批 准: * 报告日期: 2009年10月17日 *二OO九年十月. z.-目 录文字局部:一、工程概况第1页二、建筑变形观测的目的第1页三、观测的依据第2页四、观测设备、周期及时间第2页五、变形点的布置与埋设第2页六、测量方法原理及计算方法第3页七、观测结果分析与结论第4页一、工程概况:受*学校委托,我院承当了*学校教学楼主体构造整体倾斜观测任务。该建筑位于市

2、*,建筑高度约16.09米。二、建筑变形观测的目的变形观测工作是测定建筑物及其地基在建筑荷载等各种因素的外力作用下随时间而变形的工作。通过对建筑物上的观测点进展重复观测,从中了解建筑物变形的空间分布和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建筑变形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客观原因:地下水降低导致地基土有效应力增加引起地面土体下沉;建筑荷重作用于地基,引起地基土变形;建筑构造、形式产生的部应力促使建筑物本身及其根底产生变形;风力、震动对建筑物产生变形等。2主观原因:建筑场区地质勘察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建筑设计对构造、地基承载力验算或计算有误;建筑材料配置、施工质量不当等。假设建筑物变形超过允许变形值,会影响建筑使用,并危

3、及建筑物的平安,在建筑物施工及运营期间,必须不连续地对建筑物变形状态进展监测。建筑物变形类型包括垂向变形及径向变形。建筑物本身及其根底受地基土变形及部应力作用变形是以垂向为主,其变形来源于建筑物荷载作用。本建筑物变形主要为建筑物本身及其根底变形。因此本建筑物变形观测为垂向变形观测,即沉降观测,其变形为静态的,变形值为时间的函数。综上所述,本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的目的是研究建筑的变形过程,为对建筑施工及运营期间进展平安监测。三、观测的依据1、市建委?关于对建筑物进展垂直度观测和沉降观测的规定?;2、国家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3、国家标准?精细工程测量规?GB/T15314-94

4、;4、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5、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GB/T12897-20066、省标准?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DBJ15-31-2003。四、观测设备、周期及时间4.1观测仪器、设备观测采用拓普康GTS-332N型全站议,并配5m钢卷尺及垂球。4.2观测周期及时间经现场调查,该建筑的服役期为多年,因建筑物的变形值为时间的函数,且建筑物自身荷载引起的地基土变形面产生的沉降已趋于稳定状态。因此本次观测采用一次性倾斜观测。五、变形点的布置与埋设5.1测站点的布置与埋设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6.2.2及6.2.3的要求,测站点的点位选

5、在与照准目标中心连线呈接近正交或等分角的方向线上距照准目标1.52.0倍目标高度的固定位置处,测站点可采用小标石或临时性标志。5.2观测点的布置与埋设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6.2.2及6.2.3的要求,观测点沿对应测点的*主体竖直线,按顶部、底部对应布设。观测点的标志可采用标记形式或直接利用符合位置与照准要求的建筑物待征部位。结合本建筑的布局、场地情况以及现场通视条件,选定该建筑物主体立面转角竖直线处设立观测点,顶部、底部对应布置,共布置3个观测点。全部采用全站仪投点法观测。六、测量方法原理及计算方法根据本建筑的观测条件,选用?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6

6、.2.6中的投点法进展测量。通过全站仪望远镜筒十字丝瞄准顶部观测点,记录竖盘仰角1,由顶部观测点向下垂直投影。当望远镜筒十字丝瞄准底部观测点的同水平位置时,记录竖盘的仰角或俯角2,同时用钢卷尺测量顶部投影点到底部对应观测点的水平距离,得到顶部观测点在观测方向垂直方向相对于底部观测点的水平绝对倾斜量;在观测点位置安置测距反射棱镜,用全站仪测得测站距观测点的水平距离L。由公式 H=L(tag1+ tag2) 1为俯角时H=L(tag1- tag2) 2为仰角时计算得到顶部观测点到底部观测点的垂直距离H,则该测站对应的顶部观测点在观测方向垂直水平相对倾斜分量*可由a=求得;在与原观测方向垂直的另一方

7、向设置观测站,用同样的方法求得水平相对倾斜分量ay,建筑物的相对倾斜总量a=,倾斜方向B=tg-1。测量原理示意图七、观测结果分析与结论:建筑物整体倾斜观测点布置图:测点测量方向倾斜分量绝对值mm观测点到投影点高差H(m)倾斜率备注A1东1916.110.0012 南2416.110.0015 A2西216.090.0001 北316.090.0002 A3西615.920.0004 北515.920.0003 (1) 依据省标准?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DBJ15-31-2003第6.3.4条表6.3.4建筑物地基变形允许值:建筑高度H24,变形允许值0.004;建筑高度24H60,变形允许值0.003;建筑高度60H100,变形允许值0.0025;(2) 构造整体倾斜程度观测结果说明,该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无明显倾斜,测点A1最大相对倾斜率为0.0015;测点A2最大相对倾斜率为0.0002;测点A3最大相对倾斜率为0.0004,其变形值均小于允许值,满足?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表6.3.4规定。.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