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班课程设计方案2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1799395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幼小衔接班课程设计方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小衔接班课程设计方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小衔接班课程设计方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幼小衔接班课程设计方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班课程设计方案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幼小衔接班课程设计方案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幼小衔接班的课程是以培养56岁幼儿上小学的适应性为目的,促进幼儿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是帮助56岁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幼儿衔接的课程应体现幼儿园和小学两方面的结合.一、幼小衔接课程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不同,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也有所不同,幼小衔接的课程应体现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既有幼儿园的特点,又为幼儿上小学的适应性做准备,以充分发展幼儿在体、智、德、美多方面的潜能为 目的,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幼小衔接班课程的特点有:1、幼小衔接班的课程融合于一日

2、生活之中幼小衔接班的课程有幼儿园的教育特点,幼儿园的保育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校的各种活动都包含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幼小衔接班的课程融合在一日活动的各种活动和环节。2、 游戏是幼小衔接课程的基本形式 幼小衔接的教育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形式。幼小衔接的课程要多以游戏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感性的经验。3、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56岁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但还是具体形象为主,掌握的概念还是比较有限,所以幼小衔接的课程还是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主,让他们正确的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进行学习.在幼儿的日常教学中,还需通过直观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

3、学的良好适应性。二、幼小衔接班课程目标幼儿园的课程是分领域进行的,分为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等领域,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教育目标也应不同,幼小衔接班的教育目标具体为:语言领域目标:(一)倾听与表达目标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言和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基本会说普通话.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目标

4、3 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别人讲话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能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的语气。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能依据所处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如在别人难过时会用恰当言表示安慰(二)阅读与书写准备目标1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专注地阅读图书。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目标2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目标3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愿意用图

5、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写画时姿势正确。健康领域目标(一)身心状况目标1 具有健康的体态目标2 情绪安定愉快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并努力缓解.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转换情绪和注意目标3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以上。天气变化时较感冒,能适应车、船等交通工具造成的轻微颠簸。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换了新的幼儿园或班级能较快适应(二)动作发展目标1 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能连续跳绳。

6、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能连续拍球目标2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能双手抓杠悬空 吊起20秒左右.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米左右.能单脚连续向跳8米左右能快跑25米左右。能连续行走1.5公里以上(途中可适当停歇)。目标3 手的动作灵活协调能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线条基本平滑。能熟练使用筷子.能沿轮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吃东西时细嚼慢咽。主动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主动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30分钟.每天早晚主动刷牙,饭前便后主动洗手,方

7、法正确目标2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知道根据冷热增减衣服。会自己系鞋带.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目标3 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运动时能注意安全,不给他人造成危险.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社会领域目标(一) 人际交往目标1 愿意与人交往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

8、会说明理由.目标3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做了好事或取得了成功后还想做得更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二) 社会适应目标1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目标2 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爱惜物品,用别人的东西时也知道爱护。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约资源。目标3 具有初步的归属感愿意为集体做事,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

9、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知道国家一些重大成就,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科学领域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

10、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如影子、沉浮等。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二)数学认知目标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目标2 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

11、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目标3 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示意图正确取放物品。能辨别自己的左右.艺术领域目标(一)感受与欣赏目标1 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乐于收集美的物品或向别人介绍所发现的美的事物.乐于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有特点的声音,并产生相应的联想。目标2 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艺术欣赏时常常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二)表现与创造目标1 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有自己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

12、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艺术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目标2 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能用律动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自己的情绪或自然界的情景.三、幼小衔接班课程安排四川师范大学附属昆明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度幼小衔接班课程安排表作息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8:10-8:50晨间阅读早操晨间阅读早操晨间阅读早操晨间阅读早操晨间阅读早操8:509:20数学语言(文学活动)语言(文学活动)数学心理健康、社会9:209:50水果9:5010:20体智能课程数学拼音自然科学探索活动户外体能器械游戏10:2010:50喝水、课间休息10:4011:10英语思维户外体能器械游戏英语英语11:10-11:30餐前准备11:3012:00午餐12:0014:00午休14:0015:30生活体验活动音乐艺术活动美术手工创作活动经典绘本阅读活动班会区角游戏活动户外体能器械游戏户外体能器械游戏15:3015:50点心、牛奶15:50-16:00 整理、放学 16:00-17:00 艺校课程14:50放学注:当天无艺校的孩子四点放学 每周五下午14;50放学 当天有艺校的孩子五点放学课时统计(按周记):语言活动4课时 数学活动4课时 科学2课时 健康社会2课时 专门的体育活动课1课时,户外自主活动和器械游戏4课时 艺术活动2课时 英语活动3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