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方案初编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1795207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方案初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方案初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方案初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方案初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方案初编(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S105渝建路奉节县高雅至甲高段公路改造工程水泥稳定层施工方案重庆通洋公路工程有限公司GZ1402标段羊高项目经理部2015年5月10日目录1. 试验段实施目标12. 施工准备22.1试验段位置、实施时间的确定22.2施工技术准备22.3施工机械准备33. 施工方案43.1施工工序及流程43.2各工序施工方法43.3质量检测控制114. 总结报告11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要求,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正式开工前,应铺筑试验段。S105渝建路奉节县高雅至甲高段公路改建工程GZ1402标段,路面基层设计做法为:场镇路段:K576+672K578+350,K561+

2、817K563+455,K565+035K565+205。非场镇路段:K559+840K561+817,K563+455K565+035,K565+205K576+672。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正式开工前,先铺筑基层试验段,试验段长度按规范要求选定为200m,水稳层混合料采用拌和场集中拌和,摊铺施工:采用平地机、全幅摊铺作业。试铺路段的拌和、摊铺、碾压各道工序按现行路面基层施工规范进行。1. 试验段实施目标应通过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确定以下主要项目:(1) 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2) 材料的松铺系数。(3) 确定标准施方法: 集料数量的控制; 集料摊铺方法和适用工具; 合适的拌和机械、

3、拌和方法、拌和时间、混合料的均匀性和拌和产量等; 集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 整平和整形的合适机具和方法; 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密实度的检查方法,初定每一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 (5)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 (6)接缝的处理工艺。2. 施工准备2.1试验段位置、实施时间的确定根据本工程总体施工顺序安排和试验路段具有代表性的要求,选择设计桩号K576+472K576+672范围为试验段。计划于2015年5月15日开始实施。2.2施工技术准备2.2.1试验段实施方案 见本方案。2.2.2

4、水稳层材料规格和施工配合比确定(1) 按照设计,用于水泥稳定的粗集料采用当地的石灰岩轧制而成,碎石的压碎值30%,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细集料宜采用碎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屑或天然砂,有机质含量不超过2%,集料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要求:(2) 水泥采用“科华”P.C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应长于3小时,终凝时间宜在6小时以上。(3) 拌和用水采用饮用水。(4) 强度:基层混合料的7d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3.5MPa。底基层混合料的7d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2.5MPa。基层水泥含量为5%。2.3施工机械和人员准备水稳层施工拟采用如下表列主要机械,各机械按计划要求到位及调试完毕

5、。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到位时间调试完成时间搅拌和站1拌和机400型1套22装载机50型1台3地磅秤9m*100T1套 施工作业面1平地机180型1台2压路机20T1台3运输车15T13台4洒水车10T1台序号工作内容数量单位(人)到位时间搅拌和站1拌和机操作手12装载机操作手13过磅、发票24杂工25设备、场地看管员1 施工作业面1平地机操作手12压路机操作手13运输车司机134洒水车司机15摊铺工人106交通执勤员27现场管理负责人2合计373. 施工方案3.1施工工序及流程 3.2各工序施工方法3.2.1路基检查路基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路基的弯沉值应符合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

6、要求。(1)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前对路基的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度一一进行检查。(2) 路基的弯沉值检查对于路基弯沉值进行检查,凡不符合要求的路段,应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级配砂石材料等,低洼和坑洞仔细填补压实,表面的“贴皮”和松散要彻底除掉。(3) 清理路基上的杂物,使其表面洁净。3.2.2放样(1) 在路基上放出两侧边线,直线段每10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38m设一桩。(2)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土边缘的设计高。(3) 打基准杆,每10m不少于1根;拉设基准线并调整好正确标高及平面位置。3.2.3前场作业准备(1) 作业人员和各施工机械到位。(2) 清理路基表面杂物,

7、做好布料卸料点标示。试验段桩号:K576+472K576+672,该段水稳层设计厚度为25cm,施工时用平地机整平、压路机压实,根据经验,考虑混合料的松铺系数为1.35,首车料车在路幅中央间距由远及近卸料,卸料点间距按以下确定:L(m)=每车方量m3/(每延米工程量*1.35*水稳层厚度)。做好现场料车进出口路线交通布置。料车不能在作业面上调头,按下示意图方式组织:3.2.4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合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集中厂拌,拌和站设在黄市。拌合设备采用产量为100t/h、带电脑数控自动计量装置、强制式拌合连续出料的拌和机。(1) 开始拌合前应先完成以下准备工作所有设备进行调试运行正常,保证

8、配料应准确,拌和均匀。电力供应稳定,拌和用水供应正常,备用水池蓄水满足要求。料场原材料备料充分,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各原材料已经进行抽样检测,有检测成果报告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集料的含水率已经测定。施工配合比确定。试验工程师根据设计配合比和测定的集料含水率调整配合比,并在拌和机电脑上进行程序设定。施工配合比的确定在调整用水量时,按照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0.51%进行控制,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配料机采用装载机上料。混合料运输采用15t单桥车,考虑拌合站到最远作业面20Km运距计、路途速度3040Km/h预计,总共配置13台运输车,10台正常运输、3台备用。开始拌

9、和前,运输车辆在拌和站到位。拌和站各机械司机、操作手及辅助人工到位。拌合令下达。在以上工作落实到位后,在拌合令上分别签字并经值班负责人核定;前场作业面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前场施工负责人向后场和值班负责人传回申请拌和信息后,后场拌合值班负责人签字并准许开盘拌和。(3) 前后场施工值班负责人保持信息畅通。3.2.5混凝土运输(1) 装车时,应尽量控制每车数量基本相等,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2) 刚开始,以没15分钟一次的间隙,混合料运输车依次装车发料。由于本次试验段目标,司机每车车次做好“发车时间”、“到达前场时间”、“从前场开始返回时间”、“返回

10、到达拌和站时间”记录。为合理组织运输提供科学依据。(3) 混合料运抵前场后,按照前场指挥要求的卸料点位倒料。(4) 运输司机在每次卸料后,要检查车厢内有无残余料,及时清理。3.2.6水泥稳定土施工(1) 用平地机按以下步骤摊铺混合料:将混合料均匀地卸在路幅中央。用平地机将混合料按送铺厚度摊铺均匀。设23人的小组,携带方铲跟在平地机后面,及时拍紧边子、补足坑洼的地方。(2) 整形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必要时,在返回刮一遍。用轮胎压路机立即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在用平地机按本条第款进行整形,整形前应用齿耙将轮迹低洼

11、处表层5cm以上耙松,并按本条第款再碾压一遍。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平。在用平地机整形一次。应将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不应形成薄层贴补现象。每次整形都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并用特别注意接缝必须顺适平整。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3) 碾压碾压方案摊铺50m左右时即可开始碾压,作为一个碾压段。碾压工序为:先轻后重,由边向中,由低至高,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先用20t的压路机静压1遍,其速度一般为1.52.0km/h;接着微震碾压2遍,强震碾压1遍,静压收面2遍。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遍。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

12、或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应保证稳定土层表面不受破坏。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或用其他的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经过拌和、整形的水泥稳定土,在水泥初凝前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碾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试验人员在现场检测混合料含水量及配合比,发现问题,反馈信息,及时纠正。现场技术人员在压实过程

13、中,跟踪检测松铺厚度,摊铺宽度等各项指标,确保成型后的基层各项几何尺寸符合要求,同时对摊铺后的离析现象在碾压前进行处理。设专人跟踪检测标高,确保标高符合规范要求。当发现表格超出规范要求时,要及时分析原因,及时调整处理。养护本次试验段碾压完毕,第二天后开始洒水车洒水养生,每天养生2-3次,以始终保持基层表面潮湿为度。养生期为7天。3.3质量检测控制施工过程中,试验和质量检查人员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第9节“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要求,即使做好相关检测,并和规范验收合格标准进行对照,发现不合格部位及时对策和整改。4. 总结报告通过试验段的施工,对各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已确定上诉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和需改进地方,以确定能满足规范验收要求各工序过程相关控制参数,形成后续路段的施工控制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