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 客观选择题——整体审查细处琢磨教学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1781698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0.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 客观选择题——整体审查细处琢磨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 客观选择题——整体审查细处琢磨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 客观选择题——整体审查细处琢磨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 客观选择题——整体审查细处琢磨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 客观选择题——整体审查细处琢磨教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节客观选择题整体审查,细处琢磨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其考查落脚点仍是考纲规定的4大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只不过变完全由考生来鉴赏的主观题形式为命题者加入相关鉴赏信息(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的选择题形式,因此,答题时,考生只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认真比对,找到命题人设置选项的设误点,就可以顺利作答。选择题(4选1)这一命题形式在注重考查考生对诗歌的全面理解、扩大考点覆盖面的同时,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选择题和主观题只是题型的区别,考查内容和角度没有变化。因此,答题时,考生只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找到命题人设置选项的设误点,仔细分析、认真比对,就可以顺利作答。

2、提分攻略明角度找对应题文对照,从设误方式着眼,速解选择题(一)洞悉命题人命制选项的3个原则原则(一)布点力求广泛选择题选项的设置,以诗歌各句为命题点(个别选项为对整首诗歌某一角度的赏析),按顺序排列,考查向广度扩展。作为一道选择题,它主要是从词句的内容、结构、意象与意境、作者情感与主旨、艺术手法与效果等方面全面考查,集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于一题。原则(二)在细微之处设误命题人设置选项时,或曲解词句意思,或弄错情感,或混淆表达技巧,或生造情境意境,且多将错误点杂糅在选项的正确表述中,设误角度与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大同小异。原则(三)降低诗歌整体难度,有利读诗诗歌选择题的选项多是按照先后

3、顺序对诗句的解读赏析,个别选项是对诗歌整体的解读赏析,并且4个选项只有1项中细微之处有误,故4个选项为我们读诗解题提供了很多有用信息,降低了诗歌阅读的整体难度,也有助于主观题(尤其是情感类题目)的解答。(二)掌握快准解题“3步骤”步骤一认真审读题干弄清楚选择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题干上有没有关涉诗歌具体要素的关键词。步骤二明白选项设误点一般来说,越是笼统的说法越不容易错,越是具体的阐释越容易出问题。常见设误点有:词句理解有误,意象意境有误,表达技巧有误,情感基调有误。步骤三逐一审读,明辨选项,给出准确的判断。逐一切片比对逐一将选项与相关诗句对照,结合学过的诗歌鉴赏相关知识,认真比较,找出选项中的

4、确切根据或确切错误点。整体做出选择要有整体意识,比如在判断D项的时候,要联系其他三项去理解、判断。典题赏析析典题学通法典例(2019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诗

5、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步骤一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步骤二本题的设误点有:词句理解有误,情感意境有误。步骤三A项是对诗歌第一句的解读。诗人表明心志,虽然自己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不会改变。B项是对诗歌第二句的两个关键词的解读。自己不会去拜谒朱门权贵之人,而是拜谒裴侍郎这样的儒家学者C项是对颔联的解读。把投书裴侍郎的目的直言不讳地讲了出来。D项是对尾联的解读。尾联再次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不会随便地接受恩惠。“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

6、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我的答案D对点专练练类题提能力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结客少年场行孔绍安结客佩吴钩,横行度陇头。雁在弓前落,云从阵后浮。 吴师惊燧象,燕将警奔牛。转蓬飞不息,冰河结未流。 若使三边定,当封万户侯。注吴师惊燧象:春秋时,吴、楚大战,吴军打到了郢都。燕昭王让人在大象尾部系上火把冲向吴军把他们吓退了。燕将警奔牛:战国时燕攻齐,围即墨,齐将田单用牛千余头,灌脂束苇于牛尾,燃之,牛惊,突奔燕军,燕军大溃。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飘零无定。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

7、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结客佩吴钩,横行度陇头”,突出结客少年侠客的形象特征;“横行”是“走遍”之意,“陇头”,古代之边疆。B“雁在弓前落”写结客少年本事的高超。“云从阵后浮”与“雁在弓前落”虚实结合,描绘了一幅较为广阔的场景,既写结客少年射箭本领的高超,又表达了对结客少年的赞美。C“吴师惊燧象,燕将警奔牛”是用典,以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战例,从正面进一步来表现结客少年的军事才华。D“若使三边定,当封万户侯”,表达了对结客少年的信心和宽慰。“三边”,古称幽州、并州、凉州为三边,后泛指边疆。解析:CC项不是“正面”而是侧面。 (2)请简要分析“转蓬飞不息,冰河结未流”的妙处。答案:“转蓬飞不息”

8、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结客少年像“转蓬”一样四处飘零,“冰河结未流”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结客少年的运气像冰河一样还没化解开,时运不济。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结客少年空有一身本事未能建功立业的不平和感叹,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感伤情怀。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点绛唇李祁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花无数。问花无语。明月随人去。(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写一曲清歌在春风吹拂的暮霭中结束了,“清”字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B“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描绘了飘忽迷离的梦境,营造出一种素淡朦胧的意境。C上片前两句写眼前景色,

9、以景传情;下片全写梦境,寄情于梦。全词抒情委婉,饶有韵致。D作者以行云流水般的笔调,从闻歌入笔,转写梦境,把怀人念远的感情表现得深刻入微。解析:C“下片全写梦境”错,“明月随人去”是梦醒之景,梦中寻觅无着,不禁怅然若失,愁绪茫茫,不知所之,梦醒转见明月,也好像已随那人远去,而失去了它那固有的光辉。(2)结合下片内容,简要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过程。答案:由“碧水黄沙”到“寻梅处”,水中陆上到处寻觅,写寻找之苦;看见“花无数”,燃起希望,心生喜悦;“问花无语”,得不到回应,心生怅然;“明月随人去”,梦醒后,对月怀人,心生悲凉。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 题。(9分)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王维

10、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注得青字:古人相约赋诗,分拈韵字,依韵而赋,“得青字”即拈得青字韵。 天官:天上的星官。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官。将星:古人认为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出兵的预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紧扣题目,“天官”“将星”点明了人物身份和事件缘起,“柳条青”则表明了季节特征和特定场景,可谓言简意赅。B颔联描写两军对阵的场面,“鸣”字突出听觉,使人如闻震天军声,“万里”二字极写唐军阵势浩大。C颈联揭示赵都督的内心世

11、界,“辞凤阙”写出征,“取龙庭”写鏖战,无论是“辞凤阙”还是“取龙庭”,都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D这首诗与王维诗中常见的淡远、清新、自然的风格不同,呈现出笔力雄健、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格调。解析:B颔联两句是想象赵都督的军队行进中的浩大气势。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答案:对友人的惜别之情。首联以“柳”字略点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表现了送别的情谊。对赵都督戍边报国的赞美之情。颈联“忘身”“报国”及尾联的反问,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出征的赵都督甘愿驰骋沙场、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的高度赞叹。诗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尾联寄寓了诗人不愿做皓首穷经的书生,而想

12、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心志。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9分)秋郊闲望有感韩偓枫叶微红近有霜,碧云秋色满吴乡。鱼冲骇浪雪鳞健,鸦闪夕阳金背光。心为感恩长惨戚,鬓缘经乱早苍浪。可怜广武山前语,楚汉宁教作战场。注韩偓,晚唐诗人,曾深得昭宗器重,官至兵部侍郎,后为小人所忌,被迫流落至江西、福建等地。晋书阮籍传:“籍曾登广武,观楚汉交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选取了富有秋天特征的“枫叶”“秋霜”“碧云”等意象,描绘了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的深秋景色。B诗歌颔联形象地写出了鱼儿在水中冲浪健游,鳞片如雪;乌鸦在夕阳下自由飞翔,翅膀闪着金光。

13、C全诗围绕“闲”字,写出了诗人悠闲地观赏眼前色彩斑斓、生机蓬勃的秋景,表现了诗人自在、悠闲的心态。D这首诗前四句描绘秋郊秋景图,后四句联系自己的遭遇,感时抒怀;以乐景衬哀情,脉络清晰。解析:C作者不自在,表面悠闲,心不悠闲。4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惨戚”的原因。(6分)答案:惨戚于皇帝的恩情、器重却无法报答。惨戚于身处乱世,鬓发斑白,岁月流逝。惨戚于小人当道,无法建功立业,渴望有新的楚汉战场,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三、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56题。(9分)秋日秦观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湖上方岳连天芳草晚萋萋,蹀躞花边马不嘶。蜂蝶已归弦管静,犹闻人语画

14、桥西。注邗沟:江苏扬州附近的古运河。蹀躞:小步行走。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诗前两句通过落霜、清水、寒星等意象,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水上秋夜图。B秦诗第二句中的“明”字,写无数寒星倒映水中在船边闪烁,意境幽清明净。C方诗第一句写湖边茂盛的芳草连接天际,在傍晚时分呈现出一派凄清景象。D两首诗虽然写于不同的季节,但都能抓住景物特点,营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解析:C“呈现出一派凄清景象”误,“萋萋”意为茂盛。6两首诗的尾句都写到了“人语”,其作用有何异同?试作比较分析。(6分)答案:相同:两首诗的尾句都营造出不见其人但闻其声、令人回味的深远意境。不同:秦诗尾句紧承上句“疑无地

15、”,通过“人家笑语声”突然展现出一片新境界,构思新奇,妙趣横生。方诗尾句用“人语画桥西”与上句“蜂蝶已归弦管静”形成映衬,以动衬静,突出了整体意境的寂静,也使诗境更加耐人寻味。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9分)点绛唇春愁赵鼎香冷金炉,梦回鸳帐余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幕东风紧。注赵鼎(10851147):南宋政治家、词人,宋高宗时曾任宰相。休文:南朝时才子沈约的字,沈约一生多愁善感,后有“沈约腰瘦”之说。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前两句写醒来时闲雅静谧的场景,“嫩”字运用通感手法,表现出余香的幽淡轻微。B上片最后一句用“一枕”修饰“恨”,使抽象情思具体可感,突出主人公不尽的愁绪。C下片开头化用典故并运用借代手法来写感受,“顿”字突出消瘦之快,令人感伤。D这首婉约词写闺阁之思,通过景物描写曲折含蓄地表露了主人公的情感,意境幽美。解析:CC项,“借代手法”分析错误,应是夸张手法,来突出“消瘦”的程度。8这首词最后两句“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6分)答案:“杏花吹尽”“薄暮”等寓情于景,写出主人公的凄凉和担忧春色将逝之情。“紧”字通俗而生动,既写出了东风紧吹的力度,又写出了作者守住春色不放的深情。结构上,以景结情,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 7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