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新课程高考化学备考训练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1768166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无私奉献新课程高考化学备考训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无私奉献新课程高考化学备考训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无私奉献新课程高考化学备考训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无私奉献新课程高考化学备考训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私奉献新课程高考化学备考训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词清平乐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2007年新课程高考优秀训练试题 命题征集应征论文新课程高考化学备考训练试题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姓 名:林成玉学 校:广州市汾水中学E新课程高考化学备考训练试题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广州市汾水中学 林成玉摘要:金属及其化合物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年的高考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高考试卷上的分值占有较大的比例。从2005年广东省独立命题以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考点一直是重头,在2006年广东省高考化学卷中,所占分值超过了25分,分别考查了铜,镁,铝等金属

2、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内容。对于金属钠方面的考查,近年来还没有出现过大题,所占分值也不多,结合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地位,预测在2007年的高考中,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会有重要的地位,本高考化学备考训练试题的目的就在于加强整合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能力,整合能力和表达能力。关键字:高考 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钠正文: 2003年4月教育部制订颁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标志着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进入实质性的阶段,广东省作为全国的试点省分,于2004年9月实施新课程教学。2007年的高考,将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后的首届高考。面对新课程标准和2007年的广东高考化学考纲,在高

3、考的备考中,应该如何进行化学各个模块的知识整合?如何把握考纲进行复习指导?如何在高考的备考训练中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能力,整合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在备考过程中精心选题,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新课程的新高考。一、新课程考纲分析: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化学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目标和要求1: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潜能和创新精神考生,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素养。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

4、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在发展。 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包括: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2分析问题利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从2007年的考纲可以知道,新课程的高考在知识结构的整合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在学习完高中化学各模块后,学会总结,学会运用,学会迁移,学会自主学习。广东自从2005年开始独立命题以来,更是注重学生能力的考察,往往从基础知识入题,命题新颖,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这些变化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5、,有较全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敏捷的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才能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面对2007年新课程实施后的首届高考,如何编制符合新课程高考的训练题,让学生能够适应考纲的要求,是备考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二、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在历年高考呈现对于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一直是高考试题中的热点和重点,2006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中,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占了较大的比例,分值超过了25分,重点考查了铜和镁铝的化合物方面的知识应用(题目省略)。考点2005年广东省化学试题2006年广东省化学试题金属及其化合物钠、镁、铝(选择题)3分金属铊的相关知识(选择题)4分金属钛方面的应用(12分)镁

6、、铝(选择题)3分铜及其化合物性质应用(12分)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的应用(13分)选择题有:(06年广东)6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2molL-1H2SO4溶液 B18 molL-1H2SO4溶液 C6 molL-1KOH溶液D3 molL-1HNO3溶液(05江苏)9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B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C 钠是一种灰黑色的固体D 钠的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 三、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试题设计 原创题:(12分)某学生为了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某些性质,设计如下实验

7、:室温下,向装有饱和NaHCO3溶液100mL(仍有少量NaHCO3晶体未溶)的烧杯I中加入2.3g的金属钠,待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室温。该生为了证明自己的某点结论,同时还做了一个对照实验,把另一个装有饱和NaHCO3溶液100mL(仍有少量NaHCO3晶体未溶)的烧杯II放到40的水中加热5分钟,然后冷却到室温。(1)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有: (2)从实验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有: (3)该生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4)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1)观察到的现象有:钠浮在液面上,迅速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声,(2分)烧杯I中少量的NaHCO3溶解(或消失,或减少)。

8、烧杯II中的少量的NaHCO3晶体的量不减少。(2分)(2)从实验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有:钠的密度比水小,钠的熔点较低,钠能与溶液中的水反应放出气体和热量,(1.5分)NaOH与NaHCO3反应生成了Na2CO3(Na2CO3的溶解性比NaHCO3大)(1.5分)(3)说明烧杯I少量的NaHCO3溶解(或消失,或减少)不是因为钠与水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所致,而是NaOH与 NaHCO3反应生成Na2CO3的溶解性大。(2分)(4)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1分)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2分)四、试题的设计目的高考化学试卷

9、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一直是试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高考必考这方面的知识点。在广东省过去两年自主命题的高考化学试卷中,对于金属钠方面的考查还没有出现过大题,而镁、铝、铜等金属都已经考查过,预测在2007年广东高考化学试卷中,将对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考查,会有很大的几率出大题或是实验题,是2007年高考试卷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重点考查的知识点。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有:(1)钠与盐反应(实际是与水反应)的现象和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涉及到钠的性质,包括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NaHCO3与Na2CO3的相互转化;(3)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4)Na2CO3与NaHCO3在水中溶解性的比

10、较。在2007年广东高考化学考试大纲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对溶液的其中一点要求是: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中,对常见金属(Na、Al、Fe、Cu)的其中一点要求是: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其应用。通过这道试题,既考察了学生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又考察了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中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的了解。五、试题设计的特色和亮点。本试题的设计,是借助简单的化学探究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的现象和阅读试题的信息,钠与盐溶液中的水的反应,以及反应生成的NaOH与原物质NaHCO3的反应,使原来未溶解NaHCO3晶体溶解,得出实验结论;从而把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11、与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方面的知识整合起来。试题设计的其中一个关键地方在于,为什么该学生要进行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对照实验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对照实验,考生会有怎样的理解?考生如果能够把握住试题的信息,从对照实验去领悟题目的设计意图和考查的内容,就能轻松的做好回答。本试题考查的是金属钠方面的基础知识,通过简单的实验呈现了钠的相关知识,同时,本试题也考查了学生对饱和溶液的了解和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溶解性的不同。在做本试题时,大脑要呈现的知识有: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以及这些现象的原因;饱和溶液的特点;NaOH和NaHO3的相互转化;Na2CO3 和NaHCO3溶解性比较等方

12、面。本试题从多个角度来考查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侧重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整合能力,学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六、试题的预计难度和区分度以及其他方面。本试题是一道综合相对较强的试题,涉及到两个不同的知识点,看似简单的知识点的题目,但是要完全准确的回答出来并不容易,要求考生的基础知识很扎实,思路很清晰,善于分析试题的信息,并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才能较好的做出回答。我校长期处于广州市E类学校,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综合分析能力不强, 不会把握试题给出的信息,有时往往出现知识结构不够完整,不能有效的组织文字进行作答,出现即使心中明白题目的意思,也无

13、法表达出来的现象。而且,我校的学生的化学思维不够全面,往往出现单一的思考方向,出现多个知识点时,往往就会遗漏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我校把本试题安排在月考试卷中,进行了测试,统计的数据如下表:测评对象测评人数预计难度实际难度生源组平均分区分度高三(X)29人0.550.52D6.30.41从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知道,本校的平均分不高,本校学生的能力还是有待加强,在阅读信息、处理信息、知识结构整合等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本生源组难度预测本生源组区分度一模难度预测一模区分度0.60.430.70.45本试题的使用,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1)在写观察到的现象时,较多学生会漏了:“迅速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

14、”和“烧杯I中少量的NaHCO3溶解(或消失,或减少)。烧杯II中的少量的NaHCO3晶体的量不减少” (2)从实验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漏写:钠的熔点较低,钠能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热量,Na2CO3的溶解性比NaHCO3大。(3)一部分学生无法写出“说明烧杯I少量的NaHCO3溶解(或消失,或减少)不是因为钠与水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所致,而是NaOH与 NaHCO3反应生成Na2CO3的溶解性大“。(4)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漏写: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够规范,气体的“”漏写,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在讲评本试题时,要用发散思维的方式,让学生首先去思

15、考这个实验可能发生的所有现象都说出来,并逐个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对应的结论。并且对钠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整合,列出钠的知识模块。钠知识模块图:七、试题设计反思 本试题由于是原创试题,在试题设计的表达上,在问题的设计上等方面还显得不够完善。考生在阅读试题时可能容易陷进误区,特别是考生可能容易认为钠与水反应造成水的减少,会析出更多的晶体,可能容易忽略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能够与NaHCO3反应,生成的Na2CO3的溶解性增大。在试题的设计上还需更加严谨,以免考生产生歧义。另外,试题设计还需更加新颖,进一步联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增加信息量。八、相关知识的强化训练 1、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饱和澄清石灰水

16、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钠浮在水面上,熔化为小球,四处游动,有气体发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将2.3g金属钠切碎,投入到97.7g水中,反应完毕后(水的蒸发量忽略不计),所生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3、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可能观察的现象是: 钠浮在水面上,熔化为小球,四处游动,有气体发出,有蓝色沉淀生成,局部变黑。4、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既能放出气体,又有沉淀析出的是(AC) A. MgCl2 B. BaCl2 C. CuCl2 D. NaHCO35、相同质量的Na、Mg、Al分别与过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置换出H2的体积

17、比是:(A)A. 366992 B. 23129 C. 123 D. 912236、有无色溶液,加入Na2O2时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并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Na2O2的量与生成白色沉淀的量如图所示。该无色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是A. CaCl2和MgCl2 B. Al2(SO4)3 C. Al2(SO4)3和MgSO4 D. Na2SO4和MgSO4 7、若在200ml0.5mol/L的Al2(SO4)3溶液中加入2mol/L的NaOH溶液,可得到7.8gAl(OH)3沉淀, 则NaOH溶液的体积为_mL参考文献:【1】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化学(理科. 课程标准实验版),121,126【2】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化学考试大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