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1751376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8.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8小题。试卷满分为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 C-12 O-16 N-14 第I卷 (选择题 共14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

2、分)1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属于“绿色化学”范畴的是A杜绝污染源 B治理污染点 C深埋有毒物 D处理废弃物2含氟牙膏能增强牙齿的坚固性。这里所说的氟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 单质3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乙醇可作燃料 B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C氢气填充气球 D氮气做保护气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点燃后生成黑色固体 B蜡烛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铁丝在纯氧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D硫燃烧时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5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给液体加热 B滴加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检查装置气密性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

3、,其中碳元素部分信息缺失,有关该元素认识错误的是 A该元素对应原子的质子数为6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D 该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组成元素不同B氧原子与碳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8学习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以下认识完全正确的是 A对微粒的认识 B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不会影响环境生活污水排放对水质影响比较大C对物质鉴别的认识 D

4、对化学史的认识用品尝的方法鉴别实验室的氯化钠和蔗糖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氧气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个相对原子质量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国水资源非常丰富,所以我国不是缺水国家B水的净化操作里,过滤所用的玻璃棒是起搅拌作用的C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D 经过活性炭吸附后的水无色无味,是纯净物10花青素(C15H11O6)广泛存在于深红色、紫色或蓝色的蔬菜水果中,能够保护人体免受某些有害物质的损伤。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青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96B花青素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C花青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D花青素

5、中有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1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共涉及三种元素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12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前,先检验纯度后点燃,以免爆炸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气管移出水槽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后,再进行收集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13某同学归纳了以下知识点: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湖水中含有氧分子;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氧化反应不一定

6、是化合反应;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C D14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化合物、氧化物B单质、氧化物C单质、化合物D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第卷 (非选择题 共36分)15.(8分) 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分离膜,利用“膜分离”技术二氧化碳可被浓氨水吸收(如右下图)转化为可做氮肥的碳酸氢铵(NH4HCO3)。(1)浓氨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NH4HCO3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二氧

7、化硅的化学式为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具体粒子名称),标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5)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X= ,氧离子的离子符号是 。16.(11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_。(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从装置AE中选择字母填写,下题同),若改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需要对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3)实验室里可用氢氧化钙与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氨气,则制取氨气所需的发生装置为_,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一般可用_装置收集氨气。 (4)利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

8、时应将带火星木条放在 (填“”或“”)处。(5)在2020年江苏省中学化学创新实验调演中,李彬老师设计了“氢氧焰”的实验装置如下:利用氢气与氧气的发生装置制取并储存纯净的气体于气球中。A瓶中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 。通过玻璃活塞K1、K2分别有序控制氧气和氢气的流量,先后进行如下操作:闭K2,打开K1,通入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观察到 ,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将术条移开,管口处无火焰。关闭K1,打开K2,通入氢气,将燃着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管口处有火焰。移去燃着的木条,氢气安静地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把铁片放在火焰上一段时间,铁片呈红热状。打开K1,通入氧

9、气,铁片迅速熔断被切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17.(4分)如图是以空气中的氮气为原料制取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1)步骤中发生的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拉瓦锡是最早用定量的方法测定空气成分的化学家,他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3)步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个。18. (13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1)【经典赏析】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 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C.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 D.生

10、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2)【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图2中集气瓶底部的水的作用为 。(填字母)A.吸收有害物质 B.降温,快速冷却 C.保护瓶底但是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低于21%。 (3)【提出问题】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为什么低于21%?【进行猜想】 ; ,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4)【实验与交流】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5)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6所示。其中X曲线表示的是 (填“温度”或“氧气的浓度”);

11、【反思拓展】结合X、Y两条曲线,解释如图6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5)【实验探究1】已知,铁丝在纯氧中才能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一般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因此无法用铁丝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铁在常温下可以和氧气、水生成铁锈)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的主要优点 (填字母)。 A装置内残留的氧气更少 B反应更彻底,实验结果更准确 C铁丝生锈比红磷燃烧反应更快 (6)【实验探究2】小明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

12、4)。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于实验探究1,实验探究2改进的目的是 。 实验前的体积实验后的体积集气瓶内空气烧杯内蒸馏水烧杯内剩余蒸馏水131mL90.0mL63.6mL(7) 【拓展延伸】铜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若将图3中的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理由 (填字母) A空气中CO2含量只有约0.03%,铜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几乎耗尽 B铜丝反应比铁丝快 C反应更彻底 化学答案 第卷( 选择题 共14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

13、14分)1234567ACCDDBD891011121314DCABBDA第卷( 非选择题 共36分)+415.(8分)(1) 混合物 。(2) 3 、 12:5 。(3) SiO2 (4) 二氧化碳分子 、 CO2 。(5) 8 、 O2- 。MnO2加热16(11分)(1) 试管 。 (2) KClO3 KCl+O2 , D或E , 试管口放棉花 。(3) A 、 C 。点燃(4) 2 。(5) 作催化剂(或催化、加快反应等) 、 木条复燃 、 H2+O2 H2O 、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更充分,放热更多(合理即可) 。17(4分)(1)_物理_。催化剂加热 (2) 4:1 。 (3) NH3+O2 NO+H2O 。 (4) 3 。 点燃18(13分)(1) B、C、D 。(2) P+O2 P2O5 , A、B 。(3) 装置漏气 ; 红磷的量不足 点燃(4) 温度 , 红磷燃烧放热,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 。(5) Fe+O2 Fe3O4 , A、B (6)20.2% 、 加快反应速率 (7) 不能 , 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