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8 名句默写得分策略研究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1628823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8 名句默写得分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8 名句默写得分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8 名句默写得分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8 名句默写得分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8 名句默写得分策略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主标题:高考“名句默写”得分策略研究副标题:把握名句名篇识记方法,准确默写名句。关键词:名句、默写、策略难度:1重要程度:1内容:一、引言名篇名句是指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每年高考都必考名篇名句的默写,近几年来,高考“名句名篇”考查从古到今涉及面也非常广范,牵涉到思想道德、理想追求、人生价值、勤奋惜时等方面的内容,语言精辟,寓意深刻,对学生具有深远的教育和启迪作用。高考语文题型固定,其中名句默写赋分6分,题目来自于初高中所学的64篇古诗文,但学生在高考中此题的得分率并不高,2012年仅为3分,高中语文老师在备考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百遍千遍的背诵、抄写、默写,但一直效果

2、不佳,教师和学生都陷入了困惑和无奈,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浪费太多时间而没有效果,索性放弃这一部分,在复习备考中,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和漏洞。当前有不少学生在高考默写这方面失分多,不可小视。二、名句默写题型价值的研究高考要求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考查的是识记能力,考查形式就是默写:有采用情景问答式的,如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的13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_ ,_。”作过渡由现实进入梦境。苏轼赤壁赋“_,_ ”用比拟的手法借箫声写愁情。而最常见的考查形式应该是接句,2010年的18套高考语文试卷17套都是这样考的。如2010 年江苏卷的第四大题

3、,名句名篇默写。不见复关,_。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故木受绳则直,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荀子.劝学)形式虽略有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高中课文选入的文言文或诗歌大多都是古代文学中的经典的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也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对于经典的东西,有的时候是不需要教师强调记诵,学生自然就会欣赏并主动“收藏”的,但是现在学生竟达到了谈背诵默写色变的情况,对于这些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考生花很多时间去准备,但在考试中却总是失分,学生也会在满纸错别字的考卷面前失去耐心。三

4、、失分原因究其原因,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仔细想想,学生对默写的厌烦,应该不在于他们对默写方式的厌烦,而更多地在于他们对没有足够兴趣却又必须背诵默写的文章的厌烦。对这些文章又不是很理解,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想当然的写一些别字错字,更谈不上默写的准确性了。花大量时间去背诵这些课文或名句,到最后一两个错别字就否定掉他们的劳动成果,学生就更没有兴趣去背诵积累了。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得反思自身,教学方面是不是需要改进。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重视对文本的语法讲授,机械地帮学生梳理大意,而轻视了诗歌本身的文学性和思想性的引导。恶性循环到背诵默写,学生就更没有兴趣了。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

5、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其中的“生”字,学生经常会误写成“升”。我就说明月在海上慢慢升起,就如同生命的孕育过程,它表现了明月的生命力。再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其中的“幽”字,学生经常会误写成“忧”。老师应该帮学生梳理,这里的“幽”是“隐蔽”的意思,在句中与“暗”是同一个意思,表现了琵琶女的愁与恨,学生这样理解就不容易写错了。还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中的“销”,如果能知道它是“熔化”的意思,就很难写错。这样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比死记硬背要强得多。此外语文老师也要努力探讨并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寻找好的切入口,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良性教学模式,在教学上具有不可替代

6、的作用,才会形成良性的教学模式。比如,几乎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在早读课上安排各种形式的默写活动,默写得好的同学进行一定的奖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默写得不理想的一定要他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同时课堂上多叫这些平时相对比较怕背书的同学回答问题,让他们也意识到老师在时刻关注他们,这样能减少这些学生的惰性。高中语文“名句名篇”的考查重在积累,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突破。只有功夫花在平时,才见成效。四、对策文言文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较多,许多文章同学们基本上能够背出,但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颠倒语序、不写错别字就没那么容易了,更不用提对一些语句的理解性记忆了。所以如何把默写功夫做到细致准确,一字

7、不差,并能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确实需要掌握一些窍门。平时,考生若能掌握一定的默写技巧,就能大大提高得分率。首先,出声诵读。诵读,是做好这道题的根本。有些同学有一个不良的习惯,早读课不是背书,而是看书,没有朗朗的读书声,做题时也缺乏语感。诵读是背诵的好方法,每篇连续诵读五遍以上,你会发现在第一、二遍时你有一些生硬,到三、四遍时你已相当流利了,到五、六遍时你已完全熟练地掌握了全文,而且不会发生漏字、添字和语序颠倒的情况了,这时候让你背错都难了。一方面通过诵读可以强化你对文章的再熟悉程度,另一方面随着诵读遍数的增加会逐渐加深对文章内容的印象与理解,同时自己对文章也会有独特的感悟、体会,会更深刻地理解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另外,随着诵读的深入,你对每句话的意思也会更明白,有的同学读完一句古文,这句话的意思也会马上在他的眼前出现,这就是对古文相当熟悉的结果,这个步骤做得好,也为下面的句子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勾画重点语句。把每一篇古文、古诗的名言警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揭示主题、中心的关键性语句(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和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等)勾画下来,将这些句子重点背诵,并理解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帮助理解性记忆。平时养成良好的积累名言名句的习惯,特别是积累重要的、有特点的名言名句,也算是做好默写这道题的一个捷径。第三,书写。背熟文章之后,你可以再拿起书本,一行一行看下去,将容易写错的字多看几遍,多写几遍,保证不改字,不写错别字。这一步虽是收尾,但很关键,如果做不好,将前功尽弃,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