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过关(含答案)

上传人:xia****ai 文档编号:101540799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础知识过关(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础知识过关(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础知识过关(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基础知识过关(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知识过关(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声音的产生需要振动,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7声音在15时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8声音传播速度的快慢比较:固体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体。2声音通过头骨、颌骨的传导方式叫骨传导,3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9乐音的三特征是指音调、响度、音色。3发声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20000Hz。5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7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决定声音强弱的是物体振动的振幅。11鼓皮绷得越紧,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击鼓用力的大小不同,响度就不同。而敲击大小不同的钟

2、能发出不同的音调。12管乐器靠改变它的空气柱长度,从而改变它的音调。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声音强弱的等级用分贝来表示。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声音是0dB。4控制噪声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三个方面入手。1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科学家根据它的原理发明了声呐,来探知海洋的深度及鱼群的信息。2声波能传递能量。2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值是3108m/s=3105km/s,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反射

3、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其中平行光线反射后仍平行的反射叫镜面反射,而反射后向着四面八方的叫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循反射定律。5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能看到黑板上字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的原故。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如汽车的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如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及太阳灶。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3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4人看到的池底或池中的鱼比实际的要浅,即像在物的上方,而水中的

4、鱼看到岸上的人比实际的要高。1英国的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现象,表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不同颜色光混合而成的。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混合后为白色。2常见的遥控器、瞄准器、夜视仪、医院拍出的“热谱图”等应用的是红外线,而验钞机、医院手术室或病房里的灭菌灯等应用的是紫外线。物距(u与f)实虚大小正倒像距(v与f)应用u2f实缩小倒立fv2f照相机u=2f实等大倒立v=2f/fu2f电影、投影仪、幻灯机u=f不成像/uf虚放大正立vf放大镜1眼睛里的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而视网膜相当于光屏。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

5、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方法要用凹透镜,远视眼与之相反。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3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的意思是摄氏度 ,在一个大气压下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 的温度是100摄氏度。5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3542 ,它的最小分度值是0.1 。每次使用前都要将液泡内的水银 甩下去 。1物质从 固态 变成 液态 的过程叫熔化,从 液态 变成 固态 的过程叫凝固。2固体分为 晶体 和 非晶体 两种,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即 熔点 的是 晶体 ,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 非晶体 ,如松香、玻璃、蜂腊、沥青。3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熔点 。晶体熔化过程中,不

6、断吸热,温度 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却不断升高。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 凝固点 。5熔化要 吸 热,凝固要 放 热。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 汽化 ,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 液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蒸发 和 沸腾 。3沸腾时的温度叫 沸点 。沸腾是液体 表面 和 内部 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沸腾时形成大量的 气泡 ,上升时体积不断 大 ,到水面破裂,里面的 水蒸气 散发到空气中,此过程中水继续吸热,但 温度 保持不变。4水的沸点跟 大气压 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 低 。5蒸发是在 任何温度下 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且只在液体的 表面 进行。蒸发过程中要 吸 热,因而有 蒸发致冷的 作用。6影响蒸发快慢

7、的因素有 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空气流动的快慢 。7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是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2升华过程要 吸 热,凝华过程要 放 热。3人们常用干冰 升华吸热 的性质,来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物态变化归类: 熔化:1、吃冰棍解热;2、灯丝熔断 汽化:1、湿衣服变干;2、水沸腾了3、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 升华:1、卫生球不见了;2、冰冻的衣服变干;3、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4、运输中干冰的利用 凝固:1、屋檐上出现的冰;2、冰的形成;3、钢水铸成火车轮 液化:1、雾的形成;2、露水的形成;3、云的形成;4、冰棍周围冒“白气”; 5、冬天说话时呼出的“白气”;6、水蒸气

8、升入高空形成云; 凝华:1、霜的形成;2、灯壁变黑;3、冬天室内玻璃内表面出现冰花 4、冬天树上出现的“雾淞”现象2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 和 负电荷 。它们分别是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正电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负电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 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 吸引 。4实验室里常用 验电器 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制作的原理是:根据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5电荷的多少叫 电荷量 ,简称 电荷 ,其单位是 库仑 ,简称为 库 ,符号是 C 。6原子由 原子核 和 核外电子 组成,原子核带 正 电,核外电子带 负 电。7最少的电荷叫做 元电荷 ,用符号 e 表示,1e=

9、1.610-19 C;1C= 6.251018 e。1正 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 正 极流向 负 极。2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 相反 。4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一是有 电源 ;二是要电路 闭合 .6电荷的 定向 移动,形成电流;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 正 电荷,也可能是负 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 相反 方向发生定向移动。1串联电路电流只有 一条 通道;并联电路电流有 两条或两条以上 的通道。2最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有两种:串联电路 和 并联电路 。3节假日挂的小彩灯采用的是 串 联方法.家庭电路、夜晚路灯都是 并联 连接的。2电流的单位还有

10、 豪安 和 微安 ,符号分别是 mA 和 A .3电流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 A= 1000 mA 1 mA= 1000 A5电流表的特点: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 串 联;:电流必须从 正 接线柱流进去; 负 接线柱流出来;:不要超过电流表的 量程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 电源 的两极上.6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要对其进行 试触 。试触时通常用较 大 量程。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 相等 ,用公式表示为 I总=I1=I2 。2并联电路中 干路 上电流等于 各支路 电流的和。用公式表示为I总=I1+I2 。2家用保险丝是由电阻率较 大 而熔点较 低 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千万不要用

11、铜丝、铁丝 代替保险丝。3家庭电路中有两条线,分别是 火 线和 零 线。6三孔插座对应的两条线是火线和零线,第三条线是 地 线。它是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 与大地相连。7电灯和它的开关应 串 联,开关应该接在 火 线与灯泡之间。5多数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变_(_例外),液态变成气态体积会变_。1物体所含_叫质量,通常用字母_来表示。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符号是_。21t=_kg1kg=_g1g=_mg。3实验室里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是_。4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大小不随它的_、_、_、_的变化而变化。1物质的密度,其公式是_,当中、m、v分别表示物体的_、_、_。2密度的单位是_。它还有一

12、个单位是克每立方厘米,符号是_,两者的关系式是_。4水的密度是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51L=_dm3=_cm3=_ml。6造飞机应尽可能选用密度较_的材料,制造电风扇底座尽可能选密度较_的材料。1要测出物体的密度,需要测出它的_和_,然后利用测密度的原理_计算出来。3温度为_时水的密度最大,水不简单地遵循热胀冷缩规律,叫水的_严冬河面的水冻了,河底的水仍保持_的水温。1我们把物体_叫做机械运动。2被选作_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取决于所选的_。因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的。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_来表示。它的计算公式是_。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内通过的路程。2速度的国际单位

13、是_,符号为_,交通运输中用千米每小时的符号是_。两者的关系是_。4物体沿着直线_的运动叫做_。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_。1力是_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可以改变物体的_,二是改变物体的_。4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力的_、_、_,我们习惯上称为力的_。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_时,总保持_状态或_状态。即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外力时将做_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时将_。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_的特性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_定律。2作用在_上的两个力,如果_、_,并且在_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平衡力的合力为_。1物体由于发生_而产生的力叫弹力。2实验室

14、里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_。1由于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可以用_来测量。3重力的大小与_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_,其中g =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4重力的方向总是_,重力的作用点叫_。5踢出去的球受到的作用力有_个,它是_。施力物体是_。1两个相互_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_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_的力,叫摩擦力。2摩擦力的大小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_;二是_。4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_。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是_、_、_。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是_、_、_。2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_。动力是指使杠杆_的力,阻力是_杠杆转动的力,从_到_的距离叫动力臂;从_到_

15、的距离叫阻力臂。3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用公式表示为_。4杠杆分为_、_、_三个种类,天平、定滑轮是_杠杆。1常用的简单机械中,除了杠杆外,还有_、_、_等。2轴固定不动的滑轮为_滑轮,它不能省_和_,但能_,其实质是个_杠杆。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为_滑轮,它能_,但不能_,而且费_,实质是个_杠杆。3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来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_。用公式表示为_、_。3我们把物体在_上受到的_叫压强,公式表示为_。其中_表示压力,它的国际单位制是_;_表示受力面积,它的国际单位制是_;_表示压强,它的国际单位制是_,有一个专用名称叫_

16、,简称为_,用符号_表示。5增大压强的方法有_、_、_。1液体对器容的_和_都有压强,原因是液体具有_力并且具有_性,在液体内部向_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_,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_;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_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2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有_和_,与其它因素无关。3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其中的指的是_的密度,h指的是_。4上端_,下端_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的原理是:在连通器内装上_液体且不_时,各容器内的液面高度总是_的。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的存在。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_,其结果是_mm高水银柱,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_。P0=_Pa。3

17、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_米高的水柱。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1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_托的力叫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_的。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_所受到的_。这就是著名的_原理。用公式表示为F浮=_=_。3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增加,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将会_。1物体沉浮的条件:下沉时G_F浮或物_液 ;悬浮时G_F浮或物_液 ; 上浮时G_F浮或物_液 ,但最终成为漂浮,漂浮时有G_F浮 。因而物体的上浮或下沉取决于物体所受到的_力和_力的大小。2浮力的计算方法有四种:在空中填公式。压力差:_ 称重法:_原理法:_ 条件法:_3轮船采用_的办法制成的。潜水艇

18、靠改变_的办法实现浮沉的。气球和飞艇靠改变_来升空的。4轮船的大小通常用_来表示,它是指轮船满载时_。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_,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_。用公式表示为_。4功的原理是_。2有用功跟_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字母_来表示。其公式可以写成为=_=_。3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的做些_,因而有用功总是小于_,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_。4斜面的机械效率跟_和_有关,_越小,_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1功率是用来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用字母_来表示。它是指物体在_内所做的功,用公式表示为_。2功率的单位是_,简称为_,用符号_来表示。还有一个大的单位是_,两者的关系是_。1物

19、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_。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_,一切_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动能的大小跟_和_有关,其中_对动能的影响相对较大。一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时,动能_。2物体由于_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它的影响因素跟_和_有关。物体由于_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它的影响因素跟_的大小有关。3势能包括_势能和_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_。4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_。1滚摆和单摆的运动中,可以归纳为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_,动能_,_转化为_,机械能_;下降过程中:动能_,重力势能_,_转化为_,机械能_。2物体匀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_,动能_,机械能_;匀速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_,动能_,机械能_。3

20、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_;离地球最远的一点叫_。近地点的动能_,势能_;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势能_,动能_,_转化为_(实为下降过程)。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势能_,动能_,动能转化为势能(实为上升过程)。2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而且说明了分子之间有_。_越高,扩散越快。3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_、_、_之间,并且_最快,其次是_,最慢的是_。4分子运动的快慢跟_有关,_越高,分子运动就越_。5固体和液体不易飞散开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力,而又难以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力。分子间的这两种力是_存在的。2内能跟_有关,_物体都具有内能。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_和_两种,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

21、上是_的。6物体对界外做功,物体的内能_,温度_,它实质是把_能转化为_能,如压缩空气、_、_。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温度_,它实质是把_能转化为_能,如_。1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_时,所吸收或放出的_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字母_来表示。2比热容的单位是_,读作_。3水的比热容是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_,不随物质的_、_、_的改变而改变。5热量的计算公式是_,热平衡的计算公式是_。6沿海昼夜温差较小,内陆或沙漠的昼夜温差较大,原因是_。汽车里的水箱用水来散热,是利用了水的_的性质。1热机就是利用把_转化为_能的机器。燃料的燃烧把_能转化为_能。内

22、燃机是最常见的热机,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叫_。2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依次是_、_、_、_。3吸气冲程中吸进去的是_的混合物。4压缩冲程把_能转化为_能。5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实现了由_能向_能的转化,其他冲程是靠飞轮的_来完成的。6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_,完成_个冲程就是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循环活塞往返_次,曲轴转动_周,做功_次。71千克的某种燃料_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_,用字母_来表示。单位是_,用符号_表示。它的计算公式是_。8q汽油=4.6107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9用来做_那部分能量与燃料_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_。10内燃机的效率比蒸汽机的效率要_。柴油机

23、比汽油机的效率要_。11最早的热机是_,内燃机有_和_两大类。喷气式发动机有两种是_和_。12_既不凭空消失,也不会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到另一个物体,而在_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它是自然界中最_、_的定律之一,也是人类认识自然、_、_的有力武器。13我国是最早研究和开发地热资源的国家之一,早在_就有了开发地下热水的记载,如汉代的_著有温泉赋。14在国际单位制中,焦耳是_、_、_的单位。15能量的转化:l 柴油燃烧由 化学 能转化为 内 能。热机把 内 转化为 机械 能。l 做功冲程实现 内 能到 机械 能的转化。压缩冲程则把能转化为 内 能。

24、l 电池供电是由 化学 能转化为 电 能。给电池充电是由 电 能转化为 机械 能。l 发电机把 机械 能转化为 电 能。电动机把 电 能转化为 机械 能。l 电源把 其它形式 能转化为 电 能。电流做功把 电 能转化为 其它形式 能。l 电磁感应现象中,由 机械 能转化为 电 能。l 能电线圈在磁场里转动,由 电 能转化为 机械 能。第十七章第一节1人类使用的煤、_、_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称为_能源。2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如_、_、_、_等,统称为_能源。3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的称为_能源,如_、_。4食物和生命物质中存储的化学能等是由生

25、命物质提供的能源叫_能。5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如_、_,称为_能源。6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如_、_、_、_,称为_能源。7人类目前大量使用的化石能源如_、_、_又称为_能源。而正在开发利用的_、_、_、_又称为新能源。第二节1原子由_、_、_三种粒子组成。_带正电荷,_带负电荷,_不带电。2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而释放出的能量,就叫做_。3用中子轰击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发生_。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在发生_的过程中同时放出23个_子,放出的_子又轰击其他铀核,这样不断自行继续下去的现象叫做_反应。4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_。它所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_的。而原子

26、弹爆炸发生的链式反应是_的。5将质量较_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_,所释放出更大的_,这种现象叫_。6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是_和_。其中必须在超高温下实现核反应的是_,利用链式反应释放核能的是_。第三节1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_变,释放的核能以_形式从太阳辐射出来。2太阳能的优点:能量十分_;供应时间_;分布_,获取方便;安全、清洁、无_。3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种途径:一是用_装置,如集热器把太阳能转化为_能,给水加热;二是用_装置,如太阳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_能。4直接利用太阳能的装置有:_、_、_。第四、五节1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_技术的进步,这就是所谓的_。2_是人类在_转化方面最早的一次技术革命,从利用_火到利用_火的转变,导致了以_为主要能源的到来,标志着第_次能源革命。3_的发明是人类利用能源的新里程碑,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主要能源向着煤、_、_转化标志着第_次能源革命到来。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是_。4物理学家发明了_,拉开了以_为代表的第_次能源革命的序幕。能源技术的飞跃是_的利用。_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_的。5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是开发和利用_能源,特别是_能和_能。6未来理想能源的条件:一是_;二是_;三是_;四是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