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基础知识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1529101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博物馆学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博物馆学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博物馆学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博物馆学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学基础知识(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博物馆学根底一、博物馆的定义: 博物馆是指向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但图书馆如无常设列者除外。二、 国际博物馆协会情况时间、倡建人、主要任务、地位国际馆协会会长C.J.哈姆林建议创立。总部设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博物馆协会I情况:国际博物馆协会是1946年11月由美国博物现在已成为执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博物馆事业规划的合作者,并逐渐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活泼的组织之一。三、博物馆学的研究容: 博物馆学的研究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立各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

2、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开展的关系。 四、博物馆学的分支学科:五、博物馆学的新趋势 (1)“以人为本为宗旨,“人与物相结合,以“有助于认得开展和愉悦为重要任务,参与社会,效劳社会。2博物馆信息化的开展与信息博物馆学形成问世注:博物馆信息化:博物馆工作的各个部门和各项职能都能够利用电脑作为日常工具,并且构成一个以藏品信息数据库为核心的网络平台。3生态博物馆和新博物馆学运动继续索在探中前行4关于博物馆学的学科建立:学科的独立性;大学、专业语汇;逻辑性;排他性六、生态博物馆的定义: 它是博物馆是在原来的地理、社会和文化条件中保存和介绍人类群体生存状态的博物馆。

3、它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七、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区别:八、新博物馆学运动的思想容:1扩大博物馆功能,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2深入社会为社区和特定的群体效劳,社区居民是博物馆的主人。3把历史和未来连接起来,使博物馆能反映社会的演变。九、博物馆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1宏观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2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分析与综合、历史法、调查法、比拟法十、博物馆在我国现代化建立中的作用:收集保藏文物、标本和其它实物资料;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教育;科学研究;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十一、中国博物馆的分类方法:(1)按照博物馆的性质和列容划分历史类;

4、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2)按照隶属关系划分文化系统的博物馆;国家科技系统的博物馆;教育系统的博物馆;军事系统的博物馆;园林系统的博物馆;民政系统管理的博物馆;其他有关政府部门主管的博物馆。十二、 中西方最早的博物馆、三大博物馆西方最早的博物馆: 公元前3世纪,埃及亚历山大博学园中的缪斯Muses神庙西方最早的博物馆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曲阜阙里孔子故居的三间住房作为孔子庙堂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也是世界最早的博物馆三大博物馆:中国人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第二章 博物馆根底知识一、藏品的定义: 藏品是博物馆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根据自己

5、的性质,搜集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开展的见证物。只有具有历史、科学或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典型性文物和标本,才能成为博物馆的藏品二、藏品的形态: 具有三维的实物;具有二维空间的实物,如照片;无形的实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宇宙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三、藏品征集的原则: 明确的目的性;逐渐建立完整的藏品体系;科学的方案性;加强预见性。四、 藏品征集的途径: 考古开掘;田野采集;民族学调查;社会调查征集;收购;承受捐赠;交换与调拨;承受移交五、 藏品鉴定的概念:藏品鉴定的主要任务是辨明真伪,考定涵,评定价值,也

6、应包括定名和定级。六、 历史文物藏品的定名容: 时代、款识、作者;特征、纹饰、颜色;类别、器形或用途。七、藏品定名需要注意的问题: 1有残缺的藏品,应注明“残字。2凡不能分割的文物,定名时应标在一起:成组的文物,完整无缺者要定一个集体名称;失群者应在单个名称前标上集体名称3凡文物无铭文、款识,又无特殊纹饰者,器名前标质地4凡文物的,不标在名称,只在注中说明。5文物质地,一般在定名时可不标明。八、藏品保管计算机化的主要容: 1藏品检索与统计;2藏品保管环境自动化3藏品平安与防盗4藏品现状与测量九、 藏品保护的定义: 研究各种质地藏品在外因素影响下的质量变化规律,应用科学技术手段维护藏品质量,对藏

7、品劣化和质变进展综合防治。 十、藏品保护的根本容: 1分析藏品的成分构造2探索藏品的质变机理。3查明藏品的地下埋藏环境。4研究博物馆藏品的保存环境。5藏品保养。6藏品修复技术。7测定藏品年代。8藏品复制技术。十一、藏品保护的根本原则:1保持原状2消除隐患3预防为主4区别对待5适当的应用新技术、新材料p1986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文物修护保养工艺十二、列的定义: 在一定空间,以文物标本为根底,配适宜当的辅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展直观教育、传统文化科学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的展品群体。十三、英国博物馆学者帕特里克波依兰对博物馆列类型的分类:审美性列:绘画、雕塑主题性列:社会历史

8、和科学类模拟性列:自然历史类博物馆原状性列:复原性纪念馆体系性列:自然科学类开放库房式列:我国无十四、列的工作程序:1总体研究与设计;2容研究与设计;3艺术形式研究与设计;4辅助展品和设备的设计与制作; 5列的现场安装与布置; 6列开放前现场的评估和开放准备;7每个工作阶段的评估和展出后的总结十五、列的辅助材料: 1科学性的辅助材料:包括地图、图表、照片、拓片、模型、沙盘等。2艺术性的辅助材料:主要是根据列容的需要而创作的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场景、布景箱、幻影成像、半景画、全景画等景观设施等。它主要是艺术品,但又受到科学性较大的约束,不同与一般的艺术创作;它要求艺术构思有科学依据,并且与列风

9、格相调和,所以说它是科学和艺术的综合体。(幻影成像、声光电合成技术、仿真复原电子多媒体、三维动画、电视墙、灯箱等制作的背景资料。)幻影成像:幻影成像系统也称虚拟成像是基于“实景造型和“幻影的光学成像结合,将所拍摄的影像人、物投射到布景箱中的主体模型景观中,演示故事的开展过程。绘声绘色,虚幻莫测,非常直观,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由立体模型场景、造型灯光系统、光学成像系统应用幻影成像膜作为成像介质、影视播放系统、计算机多媒体系统、音响系统及控制系统组成,可以实现大的场景、复杂的生产流水线、大型产品等的逼真展示。 十六、文字说明的类型:(1)大小标题(单元标题、组标题、有时还需要有小组标题等);(2)

10、单元说明、组说明,(有时还需要小组说明或展品组合说明);(3)展品说明。展品说明大体上也有三类:展品科学性的简要说明,包括名称、时代、出土或采集的时间、地点或来源。知识性说明,展品的有关知识。提醒性说明,提醒出展品涵的社会属性,以及它与主题的联系。十七、博物馆列形式设计的类型及其容:形式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中性设计。“硬件设计列区的室设计、列设备设计“软件设计列的组合设计、辅助列品设计、现代传媒及音响效果设计 “中性设计文物、标本平安保护设计十八、列室平面布局设计形式类型1、列室的平面布局形式列室的类型与它的参观路线有关,可分为口袋式、穿过式、混合式三种类型。十九、列布置形式的类型博物

11、馆的展品分为平面展品与立体展品两大类。展品在列室中的布置形式可分为周边式列、独立式列和混合式列三大类。展品列布置的形式关系着参观路线的合理组织。A、周边式列1单线列 2双线列B、独立式列 C、混合式列 D、混合式列 二十、列设备类型1、列柜:A.构造:考虑承重能力,构造简单化,使用方便,密封防尘; B.柜门:隐蔽、平安、开启便利。 C.照明设备的安装:一般于顶部;注意平安,便于维修,注意厚度。2、 假墙展壁: A.功能:悬挂展品;分割展厅;增加展线的面积;引导参观路线。 B.分类:固定式固定列;活动式临时展览。3、展板:A.功能:裱贴、固定展品距地面0.82.4m。 B. 尺寸:一般通用展板0

12、.91.2m2和1.21.8 m2。 C.材料:多层板、木工板、PVC材料、合金板等等 。4、文字说明牌: A.种类:标题牌和说明牌 B.材料与书写工艺 C.规格与协调 D.文字要求:准确性、简明性、 趣味性。5、镜框: A.以*种材料为框,有衬板与玻璃为屏。 B.直接的,只有框,无玻璃,有衬板。 C.直接加边框,无衬板。6、 台座: A.分类:a.原物品附带或复原的底座。 b.积木式台座。 c.随器型选用的。d.电动台座。 B.设计原则:a.系列化,可通用、互换; b.协调化; c.承重、防滑。 C.多种材料 D.多种构造方式7、采光与照明设计:电光源的选择:光源的颜色、色温。不同类型灯具。

13、照度:A.照度适宜:光害与明晰度;B.照度均匀;C.照度稳定 D.展品与背景照度的比照:突出文物投射的方向:A.顶光与顶侧光多;B.侧光:展示器物侧面、纵向的凹凸明暗;C.背光逆光:勾勒轮廓线条;D.底光与底侧光:渲染气氛。防止眩光:A.防止放窗口;B.将列品置于明亮局部,观众于暗部。 C.减少消光面;D.缩小列品与玻璃间的距离。防止光害二十一、组合列法的类型复原列法和景观列法的区别系统分类列法即将展品按分类系统分门别类地排列。这种方法简单明了,眉目清晰,使人一目了然。复原列法场景复原列将考古现场或遗迹保存下来作为列品,或根据展示的主题布置出复原的场景。复原的方法有成套文物组合复原法、文物与环

14、境组合复原法、文物与模型组合复原法、文物与图象组合复原法、文物与实际操作组合复原法等。它使*些历史现象或自然环境再现于列室中,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真实感。景观列法这是选取*一历史现象的场面或*一自然生态的场景加以仿制,生动地再现于列室中。一般都有较强的感染力。景观列法和复原列法不同之处在于,复原列法必须完全按照当时的本来面貌,而景观列法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形象加以概括,结合运用。全景画列法是景观列法的开展,配合以声、光、形象的多媒体表现,更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照列法惯用的比照手法是新与旧、过去与现在、多与少、大与小、精与粗、贫与富、真与假之间的比照,以比拟、对照的方式,使

15、观众产生强烈的印象。集中列法对*些成套的物品或体积较小的物品聚集列,以形成整体印象。中心列法以一件展品或一个问题为中心,其余围绕它而展开。这种手法常用以突出主要展品和主要容。连续式列法连续式的列像是一本书,也像一本连环画,列场景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一气呵成,整体感很强。二十二、现代传媒装置与展品列的组合形式类型:1. 自成单元,与文物标本等实物资料列并列。现代多媒体展示有:投影、等离子液晶播放屏、触摸屏、幻影成像、电子图书等等。 2.多媒体展示与实物、沙盘、模型等组合列。 3.音响效果设计,博物馆中的音响资料可分为讲解声响、自然声响和人工声响三种类型。讲解声响,是通过讲话来传递意义的比方说

16、我们国现在很多大型博物馆都配备有讲解机。自然声响,是由动物的发声或动作,比方飞、跑、吃、攻击、摩擦等动作所产生的,以及风、雨、浪、喷火、雷鸣、树断、火焰燃烧等自然现象的声音。人工声响,包括语言、歌谣等声音和用乐器发出的声音,还有人类动作打、切、吃、刮削等所发出的声音,火车、电车、汽车、飞机、工厂、大炮、战车等机器发出的声音。第三章 器鉴赏一、器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据器的颜色,把器分为红、灰、彩、白、黑、釉、紫砂等系列。1、红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手制器大多是泥质或夹砂粗红。例如裴岗文化、磁山文化及以后的仰韶文化、马家滨文化、大溪文化等都以红为主。器的颜色和土成分、以及烧成气氛有一定

17、关系。假假设土中含有一定量铁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既起着助熔的作用,能降低器的烧成温度,而且还有着色作用。假设在露天下采用覆烧方式,或在窑充分通风状态下烧成,胎中的铁离子会呈氧化态 ,表现为砖红色,故烧成的是红。此外,还因窑的不完备与不能严格控制气氛,而致使器出现红褐色等杂色。红一般分泥质和夹砂两种,前者选用含杂质较少,颗粒较细的易熔黏土为原料。后者则有意在黏土中掺入细砂,以提高器的耐热急变性能,故夹砂常被用作炊具。红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不占主要地位,进入夏商时代后,已逐渐衰落了。 2、灰灰一般是在弱复原性气氛中烧成 ,而且要控制在烧成的最后阶段。窑炉如为弱复原气氛则要求窑不仅初具一定合理的窑形和

18、能烧出较高的炉温,而且窑顶要能封闭和有排烟孔。在烧成后期,当封闭窑顶后,窑炉氧气减少而使气氛呈复原态,在弱复原气氛中,胎所含的铁离子就会成二价 ,颜色变为灰色。由此可见,能控制窑炉的气氛是烧成技术的一种进步。此外,由于窑炉烧成技术的改良,促使烧成温度的提高,自然提高了器的质量。故在一般情况下,灰比红耐用。在新石器晚期,灰逐渐取代红而占主要地位。夏代时,器生产已经以灰为主。商周时灰已占主要地位。灰也分泥质灰和夹砂灰两种,它的日常使用一直延续至今。 3、 彩彩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最精巧的器,仰韶文化的彩堪称其代表作。彩花纹是坯未入窑焙烧前,用铁、锰等颜料在坯体上绘画纹饰,入窑后用氧化焰烧成。彩绘

19、结实地结合在器物外表,不易脱落。彩上的纹饰有变化多端的植物纹、形态各异的动物纹和几何形纹饰等。常见的器皿有饮食器、贮藏器和吸水器。如钵、碗、盆、盘、杯、罐、瓶等。 还有一种彩是在器烧成后进展彩绘的,称烧后彩绘,彩色易剥落。始皇陵兵马俑即为彩绘4、 白即白色的器,这是新石器时代后期才有的。白的胎质都成白色。主要是因为土高岭土中氧化铁含量少,排除了一些色素的干扰便呈现白色了。白胎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迄今为止的考古资料说明,在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已出现白。巫山大溪文化遗址中也曾出土过白,其年代相当于中原仰韶文化晚期。在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址中也有少量白出土,到了大汶

20、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出土的白已较多。在我国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还出土了独具特色的印纹硬。白是当时奴隶主贵族使用的生活器皿,至西周已渐消失。白与红、灰、黑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原料。经过科学分析,认识到白的共同特点是其氧化铁含量比一般黏土要低得多,故烧成后成白色。当时的白分两类,一类是以镁质易熔黏土为原料,它是*些富含镁的矿石 ,例如辉石、角闪石、 绿泥石或滑石的风化产物,含镁高达15%24%。罗家角文化的白和大溪文化的局部白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类白则是由与瓷石成分相近的黏土或高岭土制成, 例如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白。这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瓷土的国家。5、 黑指光亮漆黑的器主要见于母系氏族社

21、会阶段。这是在焙烧后期用浓烟熏翳,使烟中的碳微粒渗入,充填器的空隙,便能呈现黑色。黑有细泥、泥质、夹砂三类,其中以细泥薄胎的“蛋壳最为著名。它的胎壁有的仅有0.5至1毫米厚,采用精细黏土制成,烧成前先经过打磨,在烧成中有意让炭黑渗入胎体,所以通体乌黑发亮。它是龙山文化的代表性产品,表达了当时高超的制工艺。工艺的关键在烧成中不仅要求有强复原气氛 ,而且封窑后有意制造炭烟进展渗碳。这与氧化气氛中烧成的红、弱复原气氛中烧成的灰相比,技术上有更高的要求。黑主要出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屈家岭文化等遗址。在此以前也曾有两种黑出土:一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夹炭黑,由于炭化的稻壳或植物茎叶

22、存在胎而显黑色;二是良渚文化常见的黑衣。黑衣的胎仍为红色或灰色,只是由于外层裹上一层黑色的衣而成黑。黑工艺在商代以后日趋衰落。6、 釉指器外表有一层石灰釉的器。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钠等,用石灰加粘土就能配制成,烧融后呈一种玻璃态。在釉中假设再加进一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钴等,焙烧后就会出现绿、蓝等色泽,常见的汉代铅釉和唐三彩就是釉。自从成熟瓷器步入人们的生活以后,一般的器很少会引人注意。但是,一种名叫紫砂器的无釉细制品,在宋代以后却犹如异军崛起,引起文人墨士的刮目相看。7、 紫砂使紫砂闻名于世的首先是它的茶具制品。从唐代起,饮茶之风开场盛行,与此相配伍的当然需要好的茶

23、具。由紫砂泥烧制的紫砂茶具不仅具有较好的、耐骤热骤冷的应变能力和低热导的特性,而且是保持名茶色香味,为品茶文人交口赞美的好茶具。紫砂茶具不仅造型别致多姿,由于它的装饰溶入了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而有独特的韵味。当用紫砂泥制成文房雅玩和各种仿生珍品以后,更使许多收藏家爱不释手。紫砂器自北宋末年后,成为宜兴的重要产品,到了明代,紫砂壶及其他紫砂产品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名品,久誉不衰。二、器成型技术1、手制成形:捏塑法,一般小型器多用捏塑成各种器形,器壁上常常留有指纹,器形也不大规整。2、模制法:*些特殊的器形往往采用局部模制的方法。3、泥条盘筑法:把泥搓成长条,再圈积成型。4、泥板成形

24、:利用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来镶控制作器物的方法传统的紫砂器就是用泥板成型来制作的。5、慢轮制成形:更先进的一种制工艺,是将泥料放在轮上,借其快速转动的力量,用提拉的方式使之成形。三、古代器按用途分类新石器时代常见的器,在用途上可分作以下几类:1、饮食器和贮存器2、汲水器3、炊器4、酒器四、早期瓷的鉴赏与辨伪方法一古色调1、橙色鉴赏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器的色彩以红色为主,但这个时期也有呈黄色的器。2、土黄色鉴赏土黄色也是仰韶文化器中常见的一种色调,较为原始,如小口尖底瓶的色彩根本上都是土黄色。这可能是因为主用于盛水器的小口尖底瓶经常深入水下与泥沙接触,所以做成了这种颜色。3、白色鉴赏新石

25、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有了白,但不成熟,直至龙山文化时期才有了较为稳定的白,但依然不是很成熟。白是用氧化铁含量较低的类似瓷土的原料精制而成,白的出现是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在淘气色彩上的有一大进步,也是器烧造技术提高的标志之一。但是,白在仰韶文化还是比拟少的,各个遗址中都很少见到,这说明白在当时也是稀有的器。当时的白与后面用高岭土烧造的白相比,色彩要暗淡很多,而高岭土烧造的白是纯白色,颜色发亮。这是我们鉴定早期白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商代晚期白高岭土开展的鼎盛时期。4、红色鉴赏红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器的主流,红在仰韶文化中数量最多,所涉及的器形也最为丰富。虽说红色是器在没有任何技术力量的支持下烧制出来

26、的本色,但从仰韶文化的器来看,这种本色的器并不多。仰韶文化时期的红颜色根本上都是夸的红色,颜色较深,让人看起来很舒服,器形大多做工精细,土选料讲究,烧制温度高,器外表光滑匀净,没有任何的气孔和杂质;器的色彩掌握的特别好,通体一色,没有色彩不均匀的情况。其另一个特别就是器壁较厚,很结实,出土的很多器都是完好无损的。5、灰色鉴赏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裴岗时期就已经有了灰。人类最先烧制出红,后来在技术进步的根底上烧制出了灰。从技术上讲,仰韶文化应该是有能力烧制出灰的,但是实际考古发现的灰也很少,这可能是因为强大的红和彩文化已经占主导的缘故。灰一般主要是做炊煮具,而且很多夹有砂砾,颜色不是很纯。二鉴赏要点

27、与辨伪1、时代特征:距今7000-5000年辨伪重要依据。2、色彩鉴赏:早期器大多是红。灰一般发黑灰暗,与真正的灰色有一定距离。3、时代测定:对早期器进展时代测定主要用的是碳十四测定法。其年代误差不会超过100年。4、烧造的温度:温度较低一般都在1000度以下,胎质疏松,吸水率较高,易碎。5、胎质鉴定:新石器早期的器胎质细腻致密的比拟少,大多为杂质较多的夹砂。一般只有五六百度,胎质疏松,为了弥补这个缺乏,所以很多加砂砾使器变得巩固。这是区分早期器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现代仿制品,窑温大多较高,砂砾状的物质也不是很多。6、造型鉴赏1造型围绕着器物的实用性来设计,很少涉及诸如美观等方面辨伪的重要依据

28、。2早期器作为一般有三种情况:杜撰造型是否实用复制仿制已有器物数量多少;时代测定改造已有器形改变局部是否有实用性3特殊之处7、纹饰鉴赏(1)早期纹饰很少。(2)主要有划纹、绳纹、指甲纹、锥刺纹、附加堆纹、剔刺纹、菱形纹、锯齿纹、压印弦纹等。(3)这些纹饰大多很随意,有很强的实用性,美观性缺乏,通体纹饰的不多,辨伪时要注意。五、彩鉴赏与辨伪方法一彩鉴赏1、手感鉴赏仰韶文化的彩大多是细泥红,手感非常滑润、细腻,彩的正面较为光滑,反面则稍微差一些。手触摸的时候,手上的汗会明显地被它吸收了,而其他器就不会给人这种感觉。一些彩外表有像“铁锈一样的“铁斑,这些斑点集中的地方,手感的感觉是密密麻麻的,但是没

29、有斑点的地方依然是很光滑的。2、色彩鉴赏仰韶文化彩较为简单,一般多数以红色为主。有的彩通体红色,但多数不是这样,而是器物里面色颜色较外面深一些,看起来和黄土的颜色比拟相似,也有少数相反要从颜色上区分不容易;还有的彩通体浅黄要从颜色上区分不容易;纹饰色彩是仰韶文化彩鉴定中的重点,在仰韶文化中,以黑彩为主,少数为红彩。有的黑彩能透出下面红的红色。彩标本上的色彩的耐磨性很强,不会褪色。3、纹饰鉴赏仰韶彩的纹饰主要是抽象的图案,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等。其图案越是写实的时间就越早,反之,越是抽象的就越晚。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仰韶人绘制图案的真正用意,也就无人能领会出其绘画创作的技巧,仿制难度大。器形比拟简

30、单,以碗、钵、瓶等日用品为主,平底。没有炊煮具。(二) 辨伪要点:1、圆点纹和弧线共存,一般在弧线纹下方,反之则多为伪器。2、精致,件件都是精巧绝伦之作,没有敷衍粗制滥造的,如果有则是伪器。3、早期纹饰写实,晚期写意,如果顺序倒置,则必定为伪器。4、线条流畅,无束缚,如果有歪斜和绵软无力的则多为伪器。5、构图合理,讲究对称,但又不拘泥于对称,一切自然而成,如果构图拘谨和不合常理者则为伪器。6、彩彩绘能洗掉的则多为伪器。第四章 玉器鉴赏一、和田玉根据产地环境的分类及其特点根据软玉产出的环境,可将其分为山料、山流水、仔玉和戈壁玉四类。(1) 山料:山料又名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 特点:开产下来

31、的玉石呈棱角状,块度大小不同,质地良莠混杂不齐。(2) 山流水:指原生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冰川和洪水搬运过,但搬运不远的玉石。 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外表较光滑。 (3) 仔玉:仔玉是由山料风化崩落,经大气、流水选择风化、剥蚀、经流水分选沉积下来的优质局部,仔料呈卵状,大小全有,但小块多,大块少。 特点:这种玉质地好,水头足,色泽干净,上好羊脂白玉就产其中。 4戈壁玉:是原生矿石经风化崩落并长期暴露于地表,并与风沙长期作用而成。 特点:戈壁玉的润泽度和质地明显比山料好。二、翡翠地质的种类:玻璃地:白色或其它颜色,透明,明亮如玻璃般的地子。冰地:透明度比玻璃地稍差,但清澈如

32、冰一样的地子。藕粉地:半透明,像熟藕粉一样颜色的地子,常常会带有一些粉红色或紫色。豆青地:不透明,一种淡黄绿色的地子。一般晶体颗粒较粗,质地也较粗。瓷地:不透明,白色,如瓷器般的地子,质地较差。油地:半透明至透明,颜色带灰蓝的绿色,质地虽细,但颜色发闷也是较差的地子。三、翡翠的A、B、C货第五章 瓷器的鉴赏一、瓷器与器的区别:1、原料不同。器使用一般黏土,几乎随处可取;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土作坯。2、质地的差异。瓷器比细腻,而特别的粗糙有杂色,微带点褐色的斑点。3、烧制的温度不同。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到达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拟高,大都在

33、1200以上,甚至有的到达1400左右。4、釉料不同。 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两种,挂釉的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5、胎质不同。器胎质粗疏,断面吸水率高。瓷器经过高温焙烧,胎质巩固致密,断面根本不吸水,敲击时会发出铿锵的金属声响。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下。6、坚硬程度不同。器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根本烧结胎体外表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二、 宋代五大名窑类型及其特点1、汝官瓷(1)胎:胎薄质坚致如铜骨,俗称“香灰胎,釉薄处呈淡肉粉色

34、含铁和微量铜之故(2)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粉青、月白等,以天青为上品玛瑙为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假设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3)器型:传世的汝窑器常见器型有碗、盘、洗、瓶、尊等日用品。形体小,造型古朴(4)烧成:通体施釉,底部用细钉支烧,俗称芝麻钉.支钉数3 、 5 、 6(5)装饰:汝窑制品素身多,极少以花纹作装饰。2、官窑(1)造型、装饰、釉色等按宫廷式样设计生产,直接表达了统治者的审美追求。(2)工艺上精益求精,不惜本钱,产品精巧绝伦,典雅高贵,是古瓷器中的精华。(3)非商品性生产,产品少。精者选进宫,次者掩埋等处理,不许流入民间。(4)历代帝王均将

35、官窑瓷器视为珍宝,世代相传,不作明器陪葬。3、哥窑(1)胎体:胎质呈呈灰黑色或土黄色,细腻、坚实。 有厚有薄,也有“紫口铁足。 (2)釉色: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有粉青、月白、米黄数种,釉面光泽如肤之微汗,是为上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釉面有大大小小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一样的叫“百圾碎。小纹片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3)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4、钧窑(1)釉:乳光釉釉中含有氧化亚

36、锡、五氧化二磷,釉的着色剂主要是铜、钴和铁元素,有冰裂纹。(2)器物:尊、炉、瓶、洗、花盆、盆托等设用瓷,底部刻有数字。(3)钧瓷胎重釉厚:钧瓷二次施釉,釉层很厚,在枯燥或焙烧初期发生干裂,在高温阶段釉料自然流淌填补裂隙,烧成后,釉面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线条,有“蚯蚓走泥纹之称。 (4)烧成:复原气氛,二次烧成铜红釉对温度和烧成时窑气氛十分敏感,稍一偏离就得不到正常的红色,这种“窑变却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神奇色彩,故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5、定窑白瓷(1)胎釉色:泛黄,氧化气氛烧成(2)装饰:以风格典雅的白釉刻、划花和印花为主,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3)器型:碗、盘、瓶、罐、炉、枕、壶

37、等(4)器底刻“官 、“奉华、“聚秀、“慈福 等字三、元青花瓷、明永乐、宣德、清青花瓷的特点一元青花瓷1、胎:胎厚,质硬,体重,瓷胎主要是用瓷石和高岭士配方。当时使用的高岭土主要是麻仓士。瓷胎同明代青花瓷的胎体相比拟,胎质不够细致,露胎处多见砂眼或孔隙、铁锈斑点或见火石红,有硬中见柔、坚致中显粗疏的感觉。 2、造型:通常比拟大。饱满,以厚重为显著特征。高足杯流行的是竹节高足杯,扁壶多为四系小口扁壶,炉多为八棱形,玉壶春瓶多颈部多瘦长。3、釉色:青花比拟浓艳,青料上有一些黑色的斑点,青花用料根本都是进口料麻离青,晕散现象严重。此外,还可见气泡:在四十至六十倍放大镜下,可清晰看到下层多是密集韵小气泡,中上层为疏朗的大气泡。气泡呈现状况是:小气泡一般表现为灰白色,泡似有雾气,大气泡颜色较浅,圆而通透 4、纹饰:构图严谨,题材丰富,芭蕉叶、龙、缠枝牡丹、海涛、杂宝、莲纹为显著特征,戏曲人物,如萧何月下追信、蒙恬将军点兵图等大型图案场景常见,纹饰线条流畅,苍劲有力,通常叶都很饱满,龙纹四肢有力,龙首多无发,龙爪多为三爪、四爪。二明永乐、宣德青花瓷三清代青花瓷1、民窑青花风格上表现出纹饰自然、淳朴、流利、富于艺术气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2、官窑青花风格上表现为器形规整,装饰技术极其细腻。这一时期的青花瓷色泽青翠光艳,清新明快,层次清晰,尤其是蓝色像蓝宝石一样鲜艳明亮,晶莹光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