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裂化工艺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1526492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加氢裂化工艺的进展和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加氢裂化工艺的进展和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加氢裂化工艺的进展和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加氢裂化工艺的进展和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氢裂化工艺的进展和发展趋势(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石油化工大学中文题目加氢裂化工艺的进展和发展趋势教 学 院 研究生学院 专业班级 化学工程0904 学生国伟 学生学号 412 完成时间 2010 年6月20日10 / 9加氢裂化工艺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国伟石油化工大学 113001摘要:加氢裂化是油料轻质化的有效方法之一,且原料适应性强,他可以将馏分油到渣油的各种油料转化为更轻的油品,随世界围原油变重,重油加氢裂化技术发展较快。本文主要介绍了重油高压和中压加氢裂化技术的特点,阐述了固定床、沸腾床、移动床、悬浮床重油加氢裂化技术在世界围工艺发展趋势。关键字:加氢裂化;工艺;技术特点; 发展趋势Hydrocracking process of de

2、velopment and trendsZhang guowei Liaoning petrochemical industry university fushun 113001Abstract:The hydrocracking is one of effective methods which transfer fuel oils to light one , and raw material is uncompatible.Tt may transform range from the fraction oil to residual oil of each kinds of fuel

3、oils to a lighter oil quality. Accompanying with the crude oil change heavy ,the heavy oil hydrocracking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s pretty quick.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avy oil hydrocracking technology in high pressure and mid-presses, The articleelaborates the fi

4、xed bed, the ebullition bed, the moving bed, hang the floating floor heavy oil hydrocracking technology in the worldwide scale and the craft trend of development.Key word:hydrocracking; artwork; tech-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tendency重油加氢裂化工艺是重质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最大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加工原料油类型的不同和市场对各类产品需求的变化, 通过在高温

5、、氢气、催化剂和高压或中压的条件下, 调整工艺条件 使重油发生裂化反应, 转化为气体、汽油、煤油、柴油等各种清洁马达燃料和优质化工原料,最大限度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按反应压力为7. 010. 5 MPa 和 10. 5 MPa的划分标准,加氢裂化工艺可以分为中压加氢裂化或高压加氢裂化。可加氢裂化的原料主要有减压馏分油、常压渣油、减压渣油、脱沥青油等重质油。1高压和中压加氢工艺选择在较高压力条件下操作可以得到各种优质产品,尤其可以得到多种中压加氢裂化得不到的产品,但建设投资及操作费用明显增加。若在中压下操作,将直接影响到原料油中的杂质脱除、芳烃饱和及开环等反应效果,但装置的建设投资及操作费用均较

6、高压降低30 %1 。在工业上采用何种加氢裂化技术,应根据企业的原料来源,对目的产品的需求及对建设装置的投资来选用,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1.1 重油高压加氢裂化技术的特点重油高压加氢裂化技术使用的催化剂有加氢和裂化2 种作用, 因此具有原料适应性强、操作灵活性大、转化率高、产品质量好等特点。原料适应性强: 高压加氢裂化的原料可以是催化裂化循环油、焦化馏分油、脱沥青油、常减压渣油等。此外还能有效的处理含金属、硫、氮、残炭等杂质含量高的劣质原料油。操作灵活性大: 重油高压加氢裂化技术一般分为一段加氢裂化和二段加氢裂化, 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串联流程。从操作方式来分, 有一次通过流程和循

7、环流程。选择哪种流程, 由原料油的性质、产品结构、装置规模来确定, 其经济效益是决定因素。转化率高: 如果采用固定床二段流程, 以减压馏分油和循环油为原料生产汽油和航煤, 其转化率可以达到90 %以上; 而采用固定床一段流程, 转化率也可达80 %以上; 沸腾床加氢裂化重油的转化率为65 %90 %; 悬浮床加氢裂化重油的转化率为90 %以上; 移动床加氢裂化重油的转化率为60 %90 %。产品质量好2: 由于加氢裂化过程存在氢气, 因而抑制了叠合和缩合反应, 避免了大量焦炭和低价值产物的生成, 加氢裂化产物中不含烯烃, 氮、硫的含量也非常少, 所以产品的色泽、胶质及安定性都很好, 产品中异构

8、烷烃高于平衡比例, 因此喷气燃料的冰点和柴油的凝点都很低。总的来看, 重油加氢裂化产品的质量好。1.2中压加氢裂化裂化技术的特点对于中压加氢裂化不论是加氢裂化所得重整原料,喷气燃料馏分、柴油馏分、还是尾油馏分,其主要性质的优劣,均与原料油中的环状烃含量有关。重石脑油芳潜以石蜡基原料较低,中间基原料则较高;轻柴油的十六烷值虽然较高,但中间基原料生产的喷气燃料馏分的芳烃含量和烟点均不合格。属环烷基原料油的中东油更是如此,除沙中、伊轻VGO2 外,其余几种原料所得喷气燃料馏分的烟点都不合格。除石蜡基原料油外,中压加氢裂化生产的喷气燃料达不到规格指标烟点 25 mm ,芳烃 20 %的要求。造成芳烃含

9、量高、烟点低的主要原因是原料馏分较重,环状烃含量高且结构较为复杂,而在中压下受热力学条件限制,致使芳烃饱和深度不够,不宜裂解所致。当压力升高,热力学条件得到改善。反应温度也可适当提高,有利于芳烃转化。压力增加化主要产品质量均得到优化。随着压力的提高,重石脑油的芳潜含量上升;喷气燃料的芳烃含量降低、烟点提高、完全满足了规格指标;柴油的硫含量降低、十六烷值明显提高,均达到了欧清洁柴油排放标准。2 重油加氢裂化技术的发展趋势重油加氢裂化技术属UOP 和CLG这两大加氢裂化技术比较成熟,在世界围进行生产适用最多,同时此技术也比较先进。2. 1 HyCycle Unicracking 技术32001 年

10、,UOP 公司推出了HyCycle Unicracking工艺。该技术最初是为完全转化的加氢裂化而设计的。HyCycle Unicracking 工艺的某些方面也可用于现有装置的技术改造,使炼厂在现有的操作压力下生产优质产品。HyCycle Unicracking 工艺通过针对性加氢的优化措施,使加氢裂化装置的裂化功能与加氢功能分离开来,分别优化,在得到最大收率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在较低压力下操作时,通过重烃的选择性裂解和细致的氢气管理,可比传统的加氢裂化过程降低氢耗20 %。工艺装置包括一台HyCycle 分离/ 补充精制反应器、反向串联的反应器和设计构造新颖的分馏塔。工艺的主要优点是生产较

11、重产品时氢耗低、选择性高。与其他全转化工艺相比,中间馏分油收率可提高5 %以上。氢耗的下降和过程热的更有效利用,使总操作成本下降15 %。另一个重要的工艺特征是操作压力可以降低。与通常情况相比, HyCycle Unicracking 的设计压力一般低25 %。设备的改进使总成本下降10 %之多。主要设备和流程见图12. 2 改进的部分转化Unicracking 技术4APCU 工艺是UOP 专利技术HyCycle Uni2cracking 工艺的延伸。与缓和加氢裂化相比,APCU技术在低转化率 和中等压力 下,以比全转化装置低得多的投资在产品质量上实现了跨跃。工艺设计独特,可独立控制最终柴油

12、和FCC 进料的质量,为炼油厂提供灵活有利的清洁燃料生产方案。在APCU 流程中,低转化率加氢裂化装置和FCC 装置一起运转,可生产满足最严格的汽油和柴油产品规的清洁燃料。新工艺可达到以下目的: 处理减压瓦斯油 不需对FCC 汽油进行后处理便可直接生产超低硫汽油 调合组分; 生产高十六烷值的超低硫柴油调合组分,提高出厂柴油质量的灵活性; 同时加工其他柴油馏分进料,生产符合调合要求的超低硫柴油; 同时生产能够满足重整装置进料要求的石脑油; 优化氢气的利用 ;APCU 工艺流程如图2 所示。高硫进料与热循环氢混合,从上部连续穿过高活性预处理催化剂和馏分油选择性加氢裂化催化剂床层。这种组合催化剂可脱

13、除难分解的硫、氮等杂质, 饱和多环芳烃 ,并且把一部分FCC 进料转化为超低硫燃料。在反应器压力下,离开反应器的加氢裂化产品和脱除硫的FCC 进料立即在强化热分离器中被分离。EHS 塔顶产品有时和共同进料一起迅速进入集成APCU 补充精制反应器进行加氢。在给定的设计压力下,通过这种独特的连续加工过程可生产出质量最佳的馏分油产品。FCC 进料中的芳烃避免了过度饱和,加工过程中的氢耗降至最低。通过调整催化剂的类型、反应器的体积和反应器的温度,可调整FCC 进料质量而不损害加氢裂化馏分油的质量。EHS 底部物流不经冷却而直接进入分离单元,避免了重质产品在高压条件下的冷却,从而更加充分地利用热能。AP

14、CU 工艺与HyCycle Unicracking 工艺类似,采用了低单程转化率设计,可使生成气体和催化剂积炭的副反应减少到最低限度。在较低的操作压力下,选择性开环反应使平衡向更有利于生产高质量柴油燃料的方向移动。苛刻度低的条件下,单程转化有利于较重产品的分布。在较低转化率模式下操作时的脱硫效果见图3 。2.3加氢裂化加氢组合工艺5 加氢裂化-加氢处理组合工艺是UOP公司针对加拿大Northen Lights公司特定需要提出的其流程图如图4,该工艺可以同时加工DAO、VGO和AGO进料。由于设备台数少,氢气和反应热等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装置投资和操作费用明显降低。图4UOP加氢裂化-加氢处理

15、组合工艺2.4 CLG公司的加氢裂化工艺6 CLG公司是是由Clevron公司和ABB lummus Global合资的一家公司,它是第一家开展馏分油催化裂化的公司,在技术工艺方面CLG公司有SSOT,SSREC和两端加氢的基础上又研发了优化部分转化,分部进料和反法续串联两段进料工艺。3 加氢裂化所选用的反应器目前, 重油高压加氢裂化技术反应器主要有固定床、沸腾床、移动床和悬浮床加氢裂化等几种。从应用情况来看, 固定床加氢裂化约占83 %, 沸腾床加氢裂化约占15 %, 移动床加氢裂化约占2 %, 悬浮床加氢裂化还处在工业应用的初级阶段7- 9。固定床加氢裂化是指反应器装有固定不动的催化剂,

16、原料从反应器上部送入, 反应后的产品从反应器的下部流出, 反应物料自上而下通过床层。固定床加氢裂化技术有很多种, 以联合油品公司、UOP 公司、雪弗隆公司的技术应用较多。沸腾床加氢裂化是指反应器中催化剂与重油构成流体流动的特征, 重油从反应器下部送入, 自下向上流动, 催化剂处于运动状态, 好像沸腾液体。沸腾床加氢裂化技术主要有氢- 油法加氢裂化过程、LC- Fining 法加氢裂化过程以及石油化工研究院的技术等。移动床加氢裂化是指反应器中催化剂自反应器上部连续加入, 并自上而下移动, 反应物与催化剂常呈逆流流动。移动床加氢裂化技术主要是壳牌公司的Hycon 工艺, 于1989 年在荷兰的佩尼

17、斯炼油厂建成了第一套工业装置, 其处理能力为1.25 Mt/a。该过程是一种加氢脱金属和加氢脱硫等多种功能的加氢裂化工艺, 其原料一般为减压渣油, 实际转化率达60 %以上。该工艺与沸腾床加氢工艺相比, Hycon 过程轻质油收率高、产品质量好,尤其是催化剂活性利用率高, 这主要是因为料仓式移动床催化剂呈先进先出的活塞流状态而使装置排出的催化剂失活率基本相同, 沸腾床过程排出的催化剂由于呈返混状态仍含30 %以上的较高活性的催化剂。由于该过程采用并流式移动床操作, 其催化剂用量和催化剂活性利用率可能不如采用逆流式移动床操作的OCR 和Hyvahl 过程。悬浮床加氢裂化是指待裂化的渣油与细粉状添

18、加物或催化剂形成悬浮液, 在高温、高压和高空速下进行的重油加氢裂化技术。其典型的悬浮床加氢裂化有VCC、Canmet、HDH、SOC、Aurabon、MRH 和Microcat 等过程。总结:加氢裂化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现在仍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近几年工艺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提高加氢裂化装置的生产灵活性,。重油加氢裂化技术其应用提高了轻质油品的收率和质量,加氢裂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提高炼油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 对原油的有效利用具有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 守义. 中压加氢裂化 工艺生产喷气燃料的研究C . 加氢裂化协作组第三届年会报告论文选集,2000.2 修金柱.重油高压加氢裂化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C. 炼油与化工,2007.3 Mark V W,等. R . NPRA : AM - 02 - 36.4 Ronnie M ,等. R . NPRA :AM - 03 - 119.5 吴惊涛,等.国外馏分油加氢技术进展C,当代化工,2008.6崇仁. 加氢裂化工艺与工程M . :,2001. 7 程之光.重油加工技术M. : ,1994: 184- 359.8 梁文杰. 石油化学M. : 石油大学, 1995: 358- 403.9 林世雄.石油炼制工程 M. : 石油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