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腹鱼原种场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1503947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29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裂腹鱼原种场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裂腹鱼原种场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裂腹鱼原种场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裂腹鱼原种场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裂腹鱼原种场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d.裂腹鱼原种场建设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工程摘要一工程名称:*州裂腹鱼原种场建设工程二建设性质:新建工程三建设单位:*白族自治州渔业工作站四建设地点:*州鹤庆县辛屯镇逢密村民委员会和洱源县右所鱼种场五建设年限:建设时间1年2014年7月2015年6月六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建设规模及内容在鹤庆县裂腹鱼驯繁殖场原有基础上,新建占地为10亩的裂腹鱼原种场。其中:亲鱼培育池2亩,鱼苗培育池1.2亩,苗种培育池4.8亩,产卵孵化车间350,办公室、实验室、职工宿舍、食堂、配电房、仓库等生产、办公、生活等用房400,进排水渠1200 m,场内道路400,场内电路1000 m,围墙400 m,

2、场区绿化工程400;以及购置养殖机械和实验仪器等40余台件套。2、产品方案工程建设期1年,工程建成达产后,人工驯化养殖云南裂腹鱼亲鱼2000组(6000尾,:=1:2),年人工催产亲鱼1000组,获受精卵2000万粒,孵化鱼苗1000万尾,大规格鱼苗400万尾,为电站库区提供优质增殖放流裂腹鱼苗种200万尾,为养殖户提供200万尾开展商品鱼养殖,年总产值400万元。七投资估算及筹措1、投资估算本工程总投资576.66万元,鱼池建设工程243.6万元,建筑安装工程91.5万元,场区工程44万元,仪器设备99.56万元,电路设施及变压器13万元,运输工具15万元,工程工程其他费用20万元,亲本采集

3、50万元。2、资金筹措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400万元,省级配套100万元,州级配套5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26.66万元。八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人工催产亲鱼1000组,获受精卵2000万粒,孵化鱼苗1000万尾,培育大规格鱼种400万尾,为电站库区提供优质增殖放流裂腹鱼苗种200万尾,为养殖户提供200万尾开展商品鱼养殖,按大规格鱼种售价1.00元/尾计算,可实现年产值400万元。年实现利润190万元,投资收益率到达32.95%。 2、社会效益 本工程建成后,新增就业岗位15个,为*州50多万亩湖泊、水库开展增殖放流提供优质苗种,带动100余农户进展商品养殖,工程区年生产商品鱼

4、10万公斤,按150元千克计算,年增加渔业产值1500万元。为农民增收,调整*州渔业产业构造,促进云南省高原特色淡水渔业开展作出积极的奉献。 3、生态效益该工程建设通过开展裂腹鱼的驯养繁殖和大水面增殖放流,既保护了*州濒危珍稀鱼类种质资源,又对恢复自然种群,修复洱海水生生物多样性起到积极作用。裂腹鱼为杂食性鱼类,主要摄食浮游生物,投放到水体中,起到净化水体、改善水环境的作用,是“以鱼净水、以渔养水的重要鱼类之一,生态效益显著。 二、编制依据 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3、?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5、?5、?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6、?生物多样性公约? 7、?云南省渔业条例? 8、?云南省“十二、五渔业开展规划? 二政策文件1、?水产苗种生产管理方法?2、?水产原良种场建设申报指南?3、?农业 基本建设工程管理方法?4、?水生野生保护委动纲要?5、?建设工程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三技术标准1、GB 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2、GB 18406.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3、GB 273694淡水鱼卫生标准4、NY 5071-2002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那么5、SCT 9101-2007 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6、SCT 9401-2010 水生生

6、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7、SL 219-1998 水环境监测标准三、综合评价该工程符合产业开展政策,立项依据充分,工程建设地点自然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市场前景广阔,技术路线成熟,群众基础广泛,建设规模和布局合理,节能减排效果优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工程建设是可行的,建议尽快立项实施。第二章 立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是保护鱼类生物多样性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今后九项任务之一,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

7、计。目前我们所面对的是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开展。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基于对省情的准确把握,提出把我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利用我省良好的“生态资本,成为经济运行的要素,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把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开展的全过程,着力构建产业生态良性互动新格局。调整产业构造从自然资源依赖型向人力依赖型、智力依赖型转化,加强生态建设保护,构建重要生物多样性宝

8、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产业开展路子。该工程所研究保护的裂腹鱼自然资源,由于受到外来物种入侵、水利工程建设、酷鱼滥捕、人类活动等的影响,遭到严重破坏。为了保护裂腹鱼种质资源,恢复种群数量,并进展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目前最直接有效方法就是建设裂腹鱼原种繁育基地,采取人工驯养繁育研究,实现苗种规模化生产,实施增殖放流,恢复野生裂腹鱼的种群数量;通过开展裂腹鱼的商品养殖,满足当地市场对裂腹鱼的需求,减少对野生裂腹鱼捕捞。此工程开展,对加强生态文明建,完善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到积极作用。2、是开展高原特色渔业的现实要求云南省第九

9、次党代会对开展高原特色农业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去年召开了全省高原特色农业推进大会,并公布实施了?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开展的决定?。省委书记秦荣耀强调,要把培育壮大高原特色农业作为突破口,全力打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重点建设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六大内容,培育出更多具有良好市场影响力的“云系、“滇系 品牌。高原特色淡水渔业是开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内容。*州地处金沙江、澜沧江、红河元江、怒江四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境内江河纵横,水生野生动植物丰富。约有各类水面60万亩不包括形成的电站库区水面,目前分布鱼类105种,其中土著野

10、生鱼类81种亚种。流经的四大江河干流及一、二级支流合计长约2477.08公里。水质清洁、干净,水产品质量优良。2012年在充分科学利用资源的同时,各级渔业技术部门大力推进“科技兴渔等服务措施,全州渔业生产取得了长足开展,水产养殖面积到达117820亩其中池坝塘养殖面积50646亩、养殖单产835kg/亩、产量42314吨;水库养殖面积63734亩、单产183kg/亩、产量11691吨,湖泊养殖面积3440亩、单产80kg/亩、产量274吨。稻田养殖面积70176亩、养殖单产22kg/亩、养殖产量1523吨,水产品总产量达66297吨,比2011年增加16287吨,增幅32.57%。渔业总产值1

11、2亿元,同比增长3.7亿元,涨幅45.92%。渔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实现了养殖产量、产值和人均收入三个方面的增长。渔业从业人员36185人。养殖品种主要为福瑞鲤、建鲤、鲫鱼、草鱼、鲢鱼、鳙鱼、武昌鱼、罗非鱼、青鱼等常规水产品,名特优鱼类仅有虹鳟鱼养殖全州冷流水养殖面积约20亩,目前仅在剑川及*市养殖虹鳟鱼,2012年产量315吨。鹤庆县大龙潭水库200m2冷流水鱼池用于裂腹鱼驯养繁育试验示范基地。全州水产苗种养殖主要集中在洱源、弥渡、*、祥云、宾川5个县市,大约年生产各类水花鱼苗2.3亿尾左右。鱼类养殖模式单一,全州仅有池塘养殖包括有投入品的坝塘、水库养殖一个养殖模式,养殖重点在坝塘、水库

12、较多的弥渡、祥云、宾川、巍山等县。其他养殖种类各县市 基本按同一模式养殖, 基本特征趋于一致。*州共分布有12种裂腹鱼:云南裂腹鱼、灰裂腹鱼、*裂腹鱼、光唇裂腹鱼、短须裂腹鱼、小裂腹鱼、细鳞裂腹鱼、四川裂腹鱼、长丝裂腹鱼、澜沧裂腹鱼、檀香鱼、松潘裸鲤。*裂腹鱼是云南省传统的四大名鱼之一,也是2011年农业厅评选出的“六大名鱼之一,裂腹鱼在*州鱼类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洱海鱼类区系的重要组成局部,该工程建成后,将加快*州渔业产业构造调整,促进高原特色渔业经济开展。3、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州渔业长期以大宗水产品养殖为主,处于传统的小农式封闭生产经营状态,标准化养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大宗

13、水产品平均售价较低,仅为10元/千克左右,综合养殖效益不高。裂腹鱼是*地区传统消费的主要水产品,目前野生裂腹鱼数量稀少,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售价高达150元/kg。通过该工程的建设,依托*地区独特气候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抓住城乡居民的消费习惯,既能带动周边农户开展裂腹鱼商品养殖,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又能延长产业链,促进休闲渔业、特色餐饮、运输、加工、销售等行业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奉献正能量,把高原特色渔业打造成为当地人民群众红利的载体。4、是提升当地旅游品质的有利推手随着桥头堡、西部大开发、产业转移等政策效应的不断释放,依托内地,面向西南国际区域开放的

14、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产品流将进一步形成。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滇西北旅游交通要道,成为前往丽江、香格里拉、瑞丽、腾冲等旅游旺地的交通枢纽,每年将成千上万的游客再此中转,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将成为带动产业开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载体。当地“砂锅鱼是一道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名菜,裂腹鱼作为“砂锅鱼主要原料,具有鱼肉厚、肉质细嫰、脂肪饱满、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颇受人民群众欢迎。把用裂腹鱼制作的“砂锅鱼打造成像普洱茶、宣威火腿,过桥米线这些在云南乃至全国家喻户晓的“地理标志产品。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禀赋和开展基础,顺应绿色经济开展潮流,把产业开展同文化开展相融合,补齐当地旅游业餐饮业短板,增加旅游业内涵。二、

15、工程建设的可行性1、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2012年,省委、省政府开场实施开展高原特色农业战略,对高原特色农业开展做出了全面部署,配套了系列政策措施,出台了?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开展的决定?重点建设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六大内容; 淡水渔业是开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也是优化城乡居民膳食营养构造的重要途径。将云南打造成为中国西南重要的淡水渔业养殖和出口基地,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300亿元的目标。*州农业部门把开展淡水渔业作为开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内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通过强化科技措施落实,着力推进高原特色淡水渔业安康开展。建设

16、*州裂腹鱼原种场,是*州乃至云南省淡水渔业得到良好开展的必要条件,是*州淡水渔业能够做大做强的先决要素,无论是云南省还是*州,对建设原种场都是政策大力支持的,都是符合渔业开展战略部署的,是一项利农利渔利开展的工程。 2、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条件*州共分布有12种裂腹鱼,其中金沙江水系分布的裂腹鱼有:短须裂腹鱼、小裂腹鱼、细鳞裂腹鱼、四川裂腹鱼、长丝裂腹鱼、灰裂腹鱼、松潘裸鲤。澜沧江水系分布的裂腹鱼有:云南裂腹鱼、*裂腹鱼、灰裂腹鱼、光唇裂腹鱼、澜沧裂腹鱼、檀香鱼、松潘裸鲤。如今能在江河内找到的裂腹鱼有云南裂腹鱼、短须裂腹鱼、小裂腹鱼、长丝裂腹鱼、短须裂腹鱼、光唇裂腹鱼、细鳞裂腹鱼、四川裂腹鱼、澜

17、沧裂腹鱼等。工程实施单位*州渔业工作站,从2001年至今就非常注重对这些裂腹鱼的收集与保护,先有上述裂腹鱼的大量亲本,为工程的开展走出关键性一步。3、具有符合养殖对象的自然条件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州鹤庆县和洱源县,处在云南西北部,*州北部,澜沧江和金沙江从境内通过,水资源丰富,有雪水补给,水量稳定。属南亚热带与寒温带之间的过渡性气候区,为冬干夏湿的高原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干湿清楚,夏秋多雨,冬春多旱,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3.5,常年无霜,多年平均降雨量1035mm。工程养殖用水水温常年在16-25之间,水质良好,非常适于裂腹鱼的生长。良好的自然状况为开展裂腹鱼的训养繁殖及

18、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鹤庆山川秀美,龙潭众多,资源丰富,被誉为“泉潭之乡,境内山脉交织,河川纵横,泉眼密布,全县龙潭有200多处。4、具有较强的科研研发团队该工程的实施单位为*白族自治州渔业工作站,在职人员22人,其中高级农艺师水产6人,农艺师4人,助理工程师4人。2001-2005年*白族自治州渔业工作站在鹤庆县大龙潭珍稀裂腹鱼驯养繁育试验基地攻克了云南裂腹鱼、小裂腹鱼、短须裂腹鱼野生亲体内塘驯化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等难关,实现这三种裂腹鱼苗种的批量生产。2006年至今*州渔业工作站又先后在洱源县右所渔场、鹤庆县大龙潭珍稀裂腹鱼驯养繁育试验基地开展了云南裂腹鱼、短须裂腹鱼、小裂腹鱼、

19、长丝裂腹鱼的繁育工作,现在规模化制种及成鱼养殖技术已 基本成熟,拥有云南裂腹鱼、小裂腹鱼、短须裂腹鱼、长丝裂腹鱼、光唇裂腹鱼、细鳞裂腹鱼、四川裂腹鱼、澜沧裂腹鱼等种类的大量亲本。实施单位雄厚的技术力量是工程能够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为开展裂腹鱼的驯养繁殖奠定坚实的基础。5、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地处滇西要冲,是“西南丝绸之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历史上就是滇西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质集散地。214国道和320国道在这里交汇,将滇西滇西北8个州市连为一体,使*成为云南西出缅甸,北上川藏,连接东南亚和南亚国际大通道的重要交通枢纽,是滇西中心城市。*州自古是滇西、滇西北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历史上,*

20、就是西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州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区位优势,秀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 历史文化、古朴的民族风情、奇山秀水闻名中外。*是白族文化资源富集和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开展地区,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既受到中原和吐蕃文化的影响,又保存了自己的文化个性,兼收并蓄,融会贯穿,创造了独有的南诏国、*国文化和特色鲜明的白族洱海文化。6、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野生云南裂腹鱼大量自然分布于金沙江水系、澜沧江水系。2001年至今,*州渔业科技人员将采集的野生云南裂腹鱼移到鹤庆县大龙潭水库试验基地属金沙江水系驯养繁殖成功,证明野生云南裂腹鱼可以驯化养殖,在我省绝大局部地区都可推广养殖。野生云

21、南裂腹鱼是*地区各族人民祖祖辈辈最为亲睐的传统美味食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正为缺少传统的野生云南裂腹鱼美味食品而叹息。加之,我省旅游业的快速开展和交通运输业的快捷便利,野生云南裂腹鱼产品必将拥有巨大的省内、外消费市场。7、 具有丰富的工程管理经历 2001年至2005年,*州渔业工作站联合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和鹤庆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鹤庆新屯镇大龙潭水库开展了云南裂腹鱼、短须裂腹鱼和小裂腹鱼的塘内驯养、人工繁殖试验研究并取得成功,获得了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云南省农业厅农业科技推广三等奖两个奖项;2006年至今,*州渔业工作站继续在鹤庆县新屯镇的珍稀土著鱼驯养繁育试验示范基地开

22、展裂腹鱼类的人工驯化养殖、繁殖与养殖推广试验研究,云南裂腹鱼、短须裂腹鱼、小裂腹鱼、灰裂腹鱼、四川裂腹鱼、长丝裂腹鱼、细鳞裂腹鱼、光唇裂腹鱼的塘内驯养和人工繁殖都相继取得了成功,所研究的裂腹鱼占了*州境内金沙江水系和澜沧江水系有记载存在的12种裂腹鱼中的66.6%,现存以上8种裂腹鱼亲体共计1000多千克。三、*州裂腹鱼情况1、*州裂腹鱼分布情况*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临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州府驻地*市下关,距昆明市331千米。自治州国土总面积29459平方千米,2013年末全州户籍总人

23、口356.92万人,其中:白族120.78万人,是我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是闻名于世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故土。*州地处低纬高原,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年温差小,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全州多年平均降水量.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亿立方米,加上地下水储量.亿立方米,总计有水.亿立方米,人均达立方米。州境内江河纵横,主要河流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元江)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60多条,呈羽状遍布全州。州境内分布有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东湖、剑湖、海西海、青海湖8个湖泊。洱海位于*市境东部,是云南省第二大内陆淡水湖泊,风光明媚,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4、。*州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被西方学者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典范。境内自然环境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州风景名胜旅游点区达130多处。*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境内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州府所在地*市,是滇缅公路、滇藏公路交汇地,古为“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要中转站,现为云南省规划建设的滇西中心城市、区域交通枢纽和滇西物流中心,初步形成了铁路、高等级公路、航空结合,城乡连通,辐射周边的立体交通网,北可进川藏和印度,南可通往老挝、越南等国家。但是随着经济的开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当地鱼种

25、的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及引进鱼种的竞争在逐步减少。以洱海鱼类为例,洱海鱼类区系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发生了很大变化,区系组成由原来的18种土著种变为80年代土著种和入侵种混杂有34种,至今降低为30种。其中土著种由原来的18种递减为现在的8种,而外来人侵种那么由原来的0种递增为现在的22种见附表洱海鱼类资源。现在该地区土著鱼类中,云南裂腹鱼、灰裂腹鱼、大眼鲤、杞麓鲤、洱海鲤是残存种,*裂腹鱼、光唇裂腹鱼、洱海四须鲃、油四须鲃已成为濒危种。附表洱海鱼类资源科名属名种名20c50s20c80s20c90s现状保护级别、濒危程度、鲤科Cyprinidae裂腹鱼属Schizothorax1.*裂腹鱼Sc

26、hizothorax taliensis+-国家,濒危,土著特有2.云南裂腹鱼Schizothorax Yunnanensis+-+ 3.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4.灰裂腹鱼Schizothorax griseus+-+-鲤属Cyprinus5.洱海鲤Cyprinus barbatus+-+-+-省级,濒危,土著特有6.*鲤Cyprinus daliensis+-+-+-省级,濒危,土著特有7.大眼鲤Cyprinus megalo phthalmus+-+-濒危,土著特有8.杞麓鲤Cyprinus carpio chilia+濒危9.春鲤Cypri

27、nus longipectoralis+-+-+省级,濒危,土著特有10.华南鲤Cyprinus carpio rubrofuscus-+-+-+四须鲃属Barbodes11.洱海四须鲃Barbodes daliensis+-+-濒危,土著特有12.油四须鲃Barbodes exigua+-+-濒危,土著特有鲫属Carassius13.鲫Carassius auratus+青鱼属Mylopharyngodon14.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属Ctenopharyngodon15.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lus-+-鲢属Hypophthalm

28、ichthys16.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属Aristichys17.鳙鱼Aristichys nobilis-+鲂属Megalobrama18.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麦穗鱼Pseudorasbora19.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鰟鮍属Rhodeus20.中华鰟鮍Rhodeus sinensis-+-鱊属Acheilognathus21.兴凯鱊Acheilognathus chankaensis_+-棒花鱼属Abbottina22.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餐属Hemic

29、ulter23. 餐Hemiculter Leucisclus-+-+-+鳅科Cobitidae泥鳅属Misguenus24.泥鳅Misguenus anguilicaudatus+-+-云南鳅属Yunnanilus25.侧纹云南鳅Yunnanilus pleurotaenia+-+-+-副鳅属Paracobitis26.拟鳗副鳅Paracobitis anguilliodes+-+-+-27.洱海副鳅Paracobitis erhaiensis+-+-+-土著特有青鳉科Oryziatidae青鳉属Oryzias28.中华青鳉Oryzias latipes sinensis+-+-+-合鳃鱼科

30、Synbranchidae黄鳝属Monopterus29.黄鳝Monopterus albus+-+-+-塘鳢科Eleotridae黄鱼幼属Hypseleotris Gill30.黄鱼幼鱼Hypseleotris swinhonis-+鳢科Channidae鳢属Channa Scopoli31.斑鳢Channa maculata-+-+鰕虎鱼科Gobiieae栉鰕虎鱼属Ctenogobiris Gill32.波氏栉鰕虎鱼Ctenogobiris cliffordpopei-+33.子陵栉鰕虎鱼Cteengobius giurinus-+银鱼科Salangidae新银鱼属Neosalanx34太

31、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合计18343230野生云南裂腹鱼大量自然分布于金沙江水系、澜沧江水系,是*地区各族人民祖祖辈辈最为亲睐的传统美味食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正为缺少传统的野生云南裂腹鱼美味食品而叹息。以*裂腹鱼为例,*裂腹鱼是云南省传统的四大名鱼之一,也是2011年农业厅评选出的“六大名鱼之一,裂腹鱼在*州鱼类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洱海鱼类区系的重要组成局部。*裂腹鱼属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裂民亚属鱼类,俗称*弓鱼、竿鱼,现为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鱼类。*裂腹鱼生活在静水环境的中上层,食物以浮游生物为主,系洱海特产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味鲜美,曾经是*佳肴

32、砂锅鱼的主要原料。历史上产量占洱海鱼产量的30%左右,七十年代以来,由子山溪小河筑堰引水,放水发电,洱海水位下降,*裂腹鱼产卵场遭到破坏;同时洱海引入外来种(约15种之多)与*裂腹鱼之间竞争剧烈,致使其数量锐减,现已极少见,成为濒危种。2、*州裂腹鱼养殖现状 2001-2005年经过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州渔业工作站、鹤庆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的共同努力,在鹤庆县大龙潭珍稀裂腹鱼驯养繁育试验基地攻克了云南裂腹鱼、小裂腹鱼、短须裂腹鱼野生亲体内塘驯化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等难关。课题获圆满成功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并于2005年5月获云南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2007年3月获云南省人民政府“

33、科学技术进步类三等奖。 2006年至今*州渔业工作站又先后在洱源县右所渔场、鹤庆县大龙潭珍稀裂腹鱼驯养繁育试验基地开展了云南裂腹鱼、短须裂腹鱼、小裂腹鱼、长丝裂腹鱼的繁育工作,现在规模化制种及成鱼养殖技术已 基本成熟,目前基地库存有云南裂腹鱼200组亲体群可进展人工繁殖,后备亲体500组;小裂腹鱼20组亲体可进展人工繁殖;短须裂腹鱼30组亲体群可进展人工繁殖,后备亲体200组;长丝裂腹鱼18组亲体可进展人工繁殖;光唇裂腹鱼后备亲体100组;细鳞裂腹鱼后备亲体300组;此外还有少局部四川裂腹鱼、澜沧裂腹鱼后备亲体。 目前,人工繁育能力每年可达50万尾以上,但受限于基地规模,年苗种培育容量3万尾左

34、右。培育的苗种主要用于洱海及电站库区增值放流,局部作为后备亲体进展成鱼人工养殖。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一、工程区本行业开展现状与前景分析1、*州渔业开展现状*州地处金沙江、澜沧江、红河元江、怒江四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境内江河纵横,水生野生动植物丰富。约有各类水面60万亩不包括形成的电站库区水面,目前分布鱼类105种,其中土著野生鱼类81种亚种。流经的四大江河干流及一、二级支流合计长约2477.08公里。水质清洁、干净,水产品质量优良。2012年在充分科学利用资源的同时,各级渔业技术部门大力推进“科技兴渔等服务措施,全州渔业生产取得了长足开展,水产养殖面积到达117820亩其中池坝塘养殖面积506

35、46亩、养殖单产835kg/亩、产量42314吨;水库养殖面积63734亩、单产183kg/亩、产量11691吨,湖泊养殖面积3440亩、单产80kg/亩、产量274吨。稻田养殖面积70176亩、养殖单产22kg/亩、养殖产量1523吨,水产品总产量达66297吨。渔业总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3.7亿元,涨幅45.92%。渔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实现了养殖产量、产值和人均收入三个方面的增长。渔业从业人员36185人。全州水产苗种养殖主要集中在洱源、弥渡、*、祥云、宾川5个县市,大约年生产各类水花鱼苗2.3亿尾左右。2、鹤庆县渔业开展现状工程实施地点鹤庆县位于云南西北部,*州北部,东经1000

36、610029,北纬25512641之间,东西最宽37公里,南北最长85公里,国土面积2395平方公里,东有金沙江与永胜县分津,南与宾川县接界,西与剑川县、洱源县接壤,北与丽江市毗连。最高海拔3958米,最低海拔1162米,分半山区、河谷区和平坝区,地理地形独特,属南亚热带与寒温带之间的过渡性气候区,为冬干夏湿的高原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干湿清楚,夏秋多雨,冬春多旱,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特点。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悬殊的地貌差异,因而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3.5,多年平均降雨量1035mm。鹤庆山川秀美,龙潭众多,资源丰富,被誉为“泉潭之乡、“鱼米之乡、“中国名

37、兰之乡。鹤庆文化传播较早,是茶马古道上的文化重镇。境内山脉交织,河川纵横,泉眼密布,地理环境特殊,金沙江流经县境内76公里,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全县国土面积2395平方公里,27.49万人口,属金沙江水系。县境水域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全县总水面26093亩,可利用开展水产养殖面积18770亩,2012年水产养殖面积到达7774亩其中池坝塘养殖面积3115亩、养殖单产1089kg/亩、产量3392吨;水库养殖面积3419亩、单产58kg/亩、产量200吨,湖泊养殖面积1240亩、单产8kg/亩、产量10吨,水产品总产量达3800吨,渔业总产值8188万元,渔业从业人员980人。鱼类养殖品种除

38、“四大家鱼外,还有鲤鱼、鲫鱼、团头鲂、罗非鱼、胡子鲶等,近年来虹鳟和裂腹鱼试养获成功。鹤庆县大龙潭水库200m2冷流水鱼池用于裂腹鱼驯养繁育试验示范基地。鹤庆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为该县的渔业管理机构,定编5人,在职职工人数5人,在职人员中,有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技术力量相对雄厚,首先完成“裂腹鱼驯化养殖及人工繁殖试验研究工程,继续推进“裂腹鱼保种扩繁试验研究工程,配合*州渔业工作站开展“龙开口电站捕捞过坝工程。2000年至2006年,配合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和*州渔业工作站联合开展了裂腹鱼驯化养殖及人工繁殖试验研究工程,历时6年,工程获全面成功通过专家验收鉴定,获农业厅技术推广三等奖和省政

39、府科技进步类三等奖。2007年至今,鹤庆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配合*州渔业工作站,继续开展裂腹鱼保种扩繁试验研究工程和龙开口电站捕捞过坝工程,现工程进展顺利。鹤庆县水产工作站全体专业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到池坝塘边,对渔民进展养鱼技术现场培训指导,让渔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方针政策,渔业开展的新技术和新信息,调整自己的养殖方式和养殖品种,降低本钱,提高效益,做好全县的鱼病防治工作,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铺,指导渔民安全用药和使用国家规定的安全药物,保证渔业生产的安康、快速开展、生产出绿色环保的水产品,满足市场需求。3、前景分析市场前景广阔。从国内市场来看,国内大宗水产品供求 基本平衡,而对名特优水产品的消费

40、需求不断增加,给我省特色渔业特别是传统优质土著鱼类资源的开发带来了商机。从省内市场来看,2013年我省人均水产品占有量16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6公斤,要到达全国平均水平,缺口有100多万吨。云南裂腹鱼俗称为弓鱼,作为云南省传统四大名鱼之一,在百姓中有着广泛、深厚的认知度,自古以来就有很大的消费支撑。历史上产量较多,为洱海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占洱海渔获物的30%左右。但由于近年环境的改变致其种群数量稀少,市场供不应求,售价价高达200元/千克,通过养殖该鱼能够尽快让养殖户快速致富。该工程建设有利于促进我省渔业产业构造调整,扩大本省土著鱼市场份额,提高本省土著鱼水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提高水产品知名

41、度,创立自己的水产品品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二、现有生产业务能力调查与分析2006年至今*州渔业工作站又先后在洱源县右所渔场、鹤庆县大龙潭珍稀裂腹鱼驯养繁育试验基地开展了云南裂腹鱼、短须裂腹鱼、小裂腹鱼、长丝裂腹鱼的繁育工作,现在规模化制种及成鱼养殖技术已 基本成熟,目前基地库存有云南裂腹鱼200组亲体群可进展人工繁殖,后备亲体500组;小裂腹鱼20组亲体可进展人工繁殖;短须裂腹鱼30组亲体群可进展人工繁殖,后备亲体200组;长丝裂腹鱼18组亲体可进展人工繁殖;光唇裂腹鱼后备亲体100组;细鳞裂腹鱼后备亲体300组;此外还有少局部四川裂腹鱼、澜沧裂腹鱼后备亲体。 目前,人工繁育能力每年可达50

42、万尾以上,但受限于基地规模,年苗种培育容量3万尾左右。培育的苗种主要用于洱海及电站库区增值放流,局部作为后备亲体进展成鱼人工养殖。扩建后,建设亲鱼培育塘2亩,鱼苗培育池800,苗种培育塘4.8亩,产卵孵化车间350,办公室、实验室、职工宿舍、食堂、配电房、仓库等办公、生产、生活等用房400,进排水渠1200 m,场内道路500,场内电路1000 m,围墙400 m,蓄水池50,场区绿化工程200。人工驯化养殖裂腹鱼亲鱼2000组(6000尾,:=1:2),年人工催产亲鱼1000组,获受精卵2000万粒,孵化鱼苗1000万尾,培育大规格鱼种400万尾。可产生400万元的收益。三、市场需求调查与预

43、测1、市场需求分析裂腹鱼为我省优质野生经济鱼类。在自然条件下,主要生活于属澜沧江水系、金沙江水系的一些江河、龙潭、湖泊、水库中。受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野生云南裂腹鱼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诸如水质的污染,水量的减小,水体的改变;加之保护不力,酷渔滥捕,使裂腹鱼数量日益减少,现仅有属金沙江水系的*、丽江等地有少量野生的此鱼出售,但也很难购置到,售价高达200元/kg。据调查,野生云南裂腹鱼在*、丽江等地,极个别农户靠捞野生鱼苗进展小范围的养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对该鱼苗种的需求日益增大。受资源量的限制,野生苗种捕捞量非常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2、社会需求分析工程实施将带动*州土著鱼

44、繁育供求体系建设,为*州提供大量优质土著鱼苗种,可大幅度提高土著鱼水产品生产能力,推动*州产业构造调整,提高养殖效益,增加渔民收入,加快渔业开展,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裂腹鱼是我省优质鱼类,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市场前景广阔。滇西北黄金旅游路线*丽江香格里拉而言,一年游客上千万人次,加上热爱裂腹鱼的本地各族人民,消费者可达上千万人,以人均年消费0.30千克计,年需30万千克以上的裂腹鱼商品消费量。3、生态改善与经济开展分析该工程建设通过开展裂腹鱼的驯养繁殖和大水面增殖放流,既保护了*州濒危珍稀鱼类种质资源,又对恢复自然种群,修复洱海水生生物多样性起到积极作用。裂腹鱼为杂食性鱼类,主要摄食浮游生物,

45、投放到水体中,起到净化水体、改善水环境的作用,是“以鱼净水、以渔养水的重要鱼类之一,生态效益显著,既符合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国家这一总的要求,也契合我省开展高原特色淡水渔业这一总的精神。该工程的实施后,为云南高原特色渔业提供大量的优质云南裂腹鱼,打破传统养殖方式,减少水质污染,养殖过程中,到达安康养殖的效果,既降低生产本钱,产生较好的效益,又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水产品,对环境有保护作用,同时也维护了自然生态平衡。该工程实施后,能满足*州及周边地区乃至全省对优质土著鱼的需求,能大幅度提高水产品产量,满足广阔人民群众的需求,大力促进渔业构造调整,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带动渔民致富,对促进我省特色淡水渔业快速开

46、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第四章 工程承担单位的 基本情况一、单位管理体制*州渔业工作站,成立于1956年,现为*州农业局下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二、单位人员情况单位编制23名,现在职22人,其中站长1人、副站长1人。高级农艺师水产6人,农艺师4人,助理工程师4人,工勤人员7人。三、单位财务状况现有固定资产375万元,资产负债率为零。财务收支严格遵照?会计法?和科研会计制度要求进展。账目清楚、核算准确。无坏帐、呆帐。有较健全的内控制度。对专项经费和科研课题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分别核算。有较健全的内控制度。对专项经费和科研课题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分别核算。四、现有的工作基础、承担工程的优势多年从事渔业生产、

47、捕捞新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渔业资源保护、土著鱼类研发等工作,具有较强工程管理及组织实施能力;通过我站科技工作者及省鱼科院、鹤庆县水产站科技人员多年努力,云南裂腹鱼、短须裂腹鱼、小裂腹鱼、长丝裂腹鱼人工驯养繁殖已获成功,为工程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州渔业工作站具有精干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工程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州渔业工作站现有从事渔业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14人,其中获得水产副高级农艺师职称的有6人、中级职称的有3人,初级职称的由5人,都从事过裂腹鱼类的驯化养殖、人工繁殖研究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经历。2001年至2005年,*州渔业工作站联合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和鹤庆

48、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鹤庆新屯镇大龙潭水库开展了云南裂腹鱼、短须裂腹鱼和小裂腹鱼的塘内驯养、人工繁殖试验研究并取得成功,获得了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云南省农业厅农业科技推广三等奖两个奖项;2006年至今,*州渔业工作站继续在鹤庆县新屯镇的珍稀土著鱼驯养繁育试验示范基地开展裂腹鱼类的人工驯化养殖、繁殖与养殖推广试验研究,云南裂腹鱼、短须裂腹鱼、小裂腹鱼、灰裂腹鱼、四川裂腹鱼、长丝裂腹鱼、细鳞裂腹鱼、光唇裂腹鱼的塘内驯养和人工繁殖都相继取得了成功,所研究的裂腹鱼占了*州境内金沙江水系和澜沧江水系有记载存在的12种裂腹鱼中的66.6%,现存以上8种裂腹鱼亲体共计1000多千克。历年来承担的主要工程工作及

49、获得的奖项有:2004年“冷凉地区推广稻鱼示范工程工程,获云南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2004年承担“云南裂腹鱼、小裂腹鱼人工繁殖试验研究工程,获云南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2006年承担“云南裂腹鱼人工繁殖试验研究工程,获云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2年作为云南省土著鱼类繁育推广养殖工程协作成员单位获“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012年承担“繁育推广洱海春鲤百万尾工程,获云南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第五章 工程地点选择分析 一、工程区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状况鹤庆地处“昆明*丽江黄金旅游线上,是国内外游客中途停车游玩的最正确场所。游资源丰富,“

50、天华洞、“石宝天光、“龙华十八寺堪称滇西北美境。坝区土地平旷,大小龙潭星罗棋布,有“龙潭之乡、“鱼米之乡的美誉。点缀于山水之间的树、洞、庙,相互映衬,各具神韵,让人感受到返朴归真的妙趣。鹤庆著名的风光景点和名胜古迹有螺峰公园、天华洞、龙华十八寺、新华民族村、大龙潭旅游度假山庄、云鹤楼、文庙等。并围绕开发了“一城一村县城和民族旅游村,“两园螺峰公园、西龙潭公园、“三区螺峰公园至大龙潭景区、龙华十八寺至石宝山景区,小石林至天华洞景区、“四景大龙潭、龙华十八寺、石宝山、天华洞,为滇西北旅游线路添彩加色。全年接待中外游客358.54万人次、增长17.13,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6.12亿元。2013年全县

51、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58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8.86亿元,二产增加值30.91亿元,三产增加值8.81亿元,三次产业构造调整为18.263.618.2。实现财政总收入7.9亿元,全年预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2.87亿元,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6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78元,农业产业持续开展。澜沧江和金沙江从*境内通过,水资源丰富,有雪水补给,水量稳定。有大小河流数十条,呈羽状遍布全州。二、工程建设地点分析鹤庆山川秀美,龙潭众多,资源丰富,被誉为“泉潭之乡,境内山脉交织,河川纵横,泉眼密布,全县龙潭有200多处。金沙江流经县境内76公里,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地理地形独特,属南

52、亚热带与寒温带之间的过渡性气候区,为冬干夏湿的高原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干湿清楚,夏秋多雨,冬春多旱,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特点。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悬殊的地貌差异,因而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3.5,多年平均降雨量1035mm。鹤庆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多年从事渔业生产、捕捞新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渔业资源保护、土著鱼类研发等工作,具有较强工程管理及组织实施能力;通过与省渔科院、*州渔业工作站科技人员多年努力,云南裂腹鱼、短须裂腹鱼、小裂腹鱼、长丝裂腹鱼人工驯养繁殖已获成功,为工程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鹤庆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具有精干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工程的

53、开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首先是完成“裂腹鱼驯化养殖及人工繁殖试验研究工程,继续做好“裂腹鱼保种扩繁试验研究工程,配合*州渔业工作站开展“龙开口电站捕捞过坝工程。2000年至2006年,配合省渔业科学研究院和*州渔业工作站联合开展了裂腹鱼驯化养殖及人工繁殖试验研究工程,历时6年,工程获全面成功通过专家验收鉴定,获农业厅技术推广三等奖和省政府科技进步类三等奖。2007年至今,我站继续完成后续工作,配合*州渔业工作站,继续开展裂腹鱼保种扩繁试验研究工程和龙开口电站捕捞过坝工程,现工程进展顺利。在*州珍稀裂腹鱼驯养繁育试验基地进展新建,工程选址位于鹤庆县辛屯镇逢密村民委员会。位于大龙潭水库附近,土质

54、为沙壤土,保水性能良好,抗洪、防洪、抗旱能力强。工程区地表水水源丰富,水源为地下龙潭水和山泉水,大龙潭水库水质良好,流量为0.81.0m/s,符合渔业用水标准。环境条件好无工业企业及工业污染。该地域交通便捷,水、电、路、通讯等其他基础条件与配套设施能完全满足本工程的全面实施。三、工程建设用地在*州珍稀裂腹鱼驯养繁育试验基地现有流水鱼池200其中成鱼养殖水池140、苗种培育池60的基础上,征用鹤庆县辛屯镇逢密村民委员会位于大龙潭水库下方,现基地以南一片土地土地10亩,用于该工程的建设用地。四、工程资源及公用设施情况,地点比较选择1、通讯多家移动及网络通讯公司的信号已经完全覆盖本工程建设区,建设区

55、与外界通讯已无障碍,国内外直拨 以及Internet互联网即上即通,为原种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方便之门。2、供电条件场内供电网络能够满足任何电压等级、任何容量用户的用电,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均能满足用户需要。因此本工程建设过程及建成投产后,生产和生活用电均能得到保障。3、供水条件工程区生活用水均是自来水,生产用水来自大龙潭水库水,因此生活和生产用水水源充足,水质均到达各自的用水标准。4、交通原种场所在区域交通极为便利。通往良种场的主干道路均为混凝土马路,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五、 洱源县右所鱼种场相关情况一所在地理环境右所鱼种场位于*州洱源县邓川镇银桥村,西临214国道、东临*丽江

56、公路大丽路和*丽江高速公路大丽高速,距离214国道1.5公里,距大丽路和大丽高速分别1.8公里和3.2公里,距*市约49公里,交通便利;鱼种场四周有砖墙围护,各角落建有日常管理房;所用养殖用水从永安江下游的邓北桥湿地处引入,水质常年在类以上,符合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的养殖用水要求。二所占地面积、净水面积右所鱼种场占地总面积110亩,净水面积80亩。三现有生产设施鱼种场现有主要生产设施如下:产卵池及孵化环道2套;苗种培育池34个,其中裂腹鱼培育池4个、每个池塘28平方米;蓄水池1个,自动投饵机30个,叶轮式增氧机30台。现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春鲤、杞麓鲤、福瑞鲤、高背鲫、黑鲫、芙蓉鲤

57、鲫、团头鲂和裂腹鱼亲体3100多尾共计2000多千克。四现有生产、经营状况鱼种场现今繁殖并出售四大家鱼、春鲤等土著鲤鱼、高背鲫等鲫鱼、团头鲂、裂腹鱼等12种鱼的鱼苗和苗种,每年可生产水花鱼苗共计8000万尾、3.3厘米以上鱼种共计2000万尾,其中裂腹鱼鱼苗30万尾;各类苗种销售至*州各县市、丽江市、迪庆州、楚雄州、昆明市等地,年营业收入总额达300万元。五人员状况右所鱼种场现今共有工作人员11人,日常管理人员8人。第六章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分析一、12种裂腹鱼简述 照片详见附图1、云南裂腹鱼:云南裂腹鱼Schizothorax yunnanensis,俗称:面鱼,鲤形目、鲤亚目、鲤科、裂腹鱼亚

58、科、裂腹鱼属、弓鱼亚属。特征:体狭长,稍侧扁。一般长约15厘米,大者可至30厘米。头呈锥形,口下位。下唇肉质,后缘游离,具左右2叶,无明显的中叶,唇后沟不连续,下颌内侧微角质化,但不形成锐利的边缘。须2对,几等长,较眼径略长或相等。吻须的末端到达鼻孔后缘的下方;颉须末端达眼球中部的下方。下咽齿3行,细长,顶端弯曲。鳞细小,腹部自鳃峡至胸鳍末端下方裸露无鳞;侧线鳞较体鳞为大,臀鳍和肛门两侧均有大鳞。背鳍8,不分枝鳍条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臀鳍5。体背和侧面青灰色,具有多数不规那么的小黑斑点,腹部银白色。分布于*州洱源县右所乡。自然条件下,喜生活于水质清新的江河、水库、湖泊中。人工驯养条件下,能在池塘

59、中饲养。属中小型亚冷水性鱼类,云南特有种。现数量很少。雄性成熟年龄:24;雌性成熟年龄:36;性成熟体长:雌鱼216,雄鱼150;性成熟体重:雌鱼200,雄鱼60;绝对怀卵量:16563385510980;相对怀卵量:15.5348.2424.43;产卵水温:14-17;产卵类型:沉性兼粘性;性腺成熟周期:12;卵特性:沉性兼粘性;产卵习性:石砾上产卵。 2、灰裂腹鱼:学名:Schizothorax griseus Pellegrin;俗名: 面鱼;产地及产期: 分布于乌江和澜沧江水系。特征:体长,稍侧扁。头锥形。口下位,弧形。下颌无锐利角质。唇兴旺,下唇侧叶宽厚,具中叶。须2对,长度约等于眼

60、径。体被细鳞,胸腹部裸露,侧线上鳞30左右,臀鳞兴旺。背鳍刺较强,后侧缘具较深的锯齿,起点在腹鳍的稍前方。多生活于湍急的支流中,主食水生无脊椎动物,数量较少,有一定经济价值。 3、*裂腹鱼:*裂腹鱼Schizothorax (Racoma) taliensis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裂尻鱼亚属。俗称:弓鱼,竿鱼。英文名:Dali Schizothoracin。 为云南*洱海特产的一种经济鱼类,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云南洱海及其附属水系。鱼肉厚多脂,营养丰富,肉味腴美;其鱼卵卵无毒,味美,可供食用,故群众喜食之,向称为云南名产。野生*裂鳆鱼已处于濒危状态,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

61、*裂鳆鱼已经实现了人工培育。*裂腹鱼与其它裂腹鱼类不同,是一种适应于静水环境中生活的种类,在湖中敞水区域的上中层活动。 活动场所多在湖边浅滩、入湖溪流及湖湾中的鱼沟、鱼洞中。在静水中觅食,摄取动物性食料,以浮游动物为主,尤以枝角类为最多,其次是桡足类和昆虫以及少量昆虫幼虫、虫卵,偶尔也见食绿藻和丝状藻类。*裂腹鱼的产卵及活动场所多在湖边浅滩、入湖溪流及湖湾中的鱼沟、鱼洞中。产卵时要求流水环境。生殖季节在4-5月间,亲鱼结群由湖中溯至各支流或溪沟,或群集出溶洞周围,在流水环境中产卵,卵粒沉于水底砂石上。一般雌鱼较雄鱼为大。在生殖期间,雌鱼很少摄食或停顿摄食,而消耗储存于体内丰富的脂肪体。肉厚多脂,营养丰富,肉味腴美;其鱼卵与裂腹鱼亚科的许多种类不同,卵无毒,味美,可供食用,故群众喜食之,向称为云南名产。除供应当地鲜食外,经加工腌制,行销全省,且有一局部出口外销。其肉供药用,鲜食具有滋补、止血、解毒之成效,主治妇女劳损、崩漏下血、小儿痰热、风痛、丹毒等症。4、光唇裂腹鱼:光唇裂腹鱼 学名: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 Tsao,俗名:缅鱼。形态特征:须长约等于眼径。体被细鳞,胸腹部裸露,侧线上鳞25左右。具臀鳞。背鳍刺较弱,后缘下侧具细齿,起点在腹鳍之前。生存环境:下层鱼类,生活在江河流水中,食藻类和有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