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时作业21 文化与社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1464593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时作业21 文化与社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时作业21 文化与社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时作业21 文化与社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时作业21 文化与社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时作业21 文化与社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时作业21文化与社会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十大网络用语是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依据大规模动态流通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取的,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媒体视野中的世间万象和社会变迁。如一带一路、共享单车、人工智能、塞罕坝、厉害了,我的国等。这些新词、热词的出现说明了(B)A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物质力量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D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解析: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A错误;新词的出现反映了社会的变迁,所以B体现了这一点;C强调的是文化自身的相对独

2、立性,与材料不符;D强调了文化的作用,不选。2迫于饥饿,先民遍寻充饥之物并改进其可食性,由此不断衍生出各种烹饪技艺,也改善了国人的饮食生活。这一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B)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文化 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人在社会实践中享用着文化 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A BC D解析:迫于饥饿,先民遍寻充饥之物并改进其可食性,由此不断衍生出各种烹饪技艺,也改善了国人的饮食生活。这一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符合题意;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3企业家穿金戴银不是文化,心灵纯净才是文化;钱赚多了不是文化,钱用好了才是文化;开宝马不是文化,在斑马线停车才

3、是文化。这告诉我们(D)A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B文化能够在改造世界中变成物质力量C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D文化素养是在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起来的解析:文化是一种素养。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D符合题意;A、B、C本身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4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散和淡。散是散怀抱,淡是自然自如,这是以涵养和学问作为基础的。字要写得好,一定是技巧与气质、风度、学识多方面的结合。书法艺术作品中“散”到什么程度、“淡”到什么程度

4、,表现了个人修养和境界到达的程度。这说明(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通过书法作品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修养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BC D解析:书法艺术作品中“散”到什么程度、“淡”到什么程度,表现了个人修养和境界到达的程度。这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通过书法作品可以看出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修养,正确;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5“心暖经济暖”,只有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只有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这从侧面证明了(B)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社会精神力量C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交融D文化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信心对

5、战胜困难的作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体现了B;A、C两项不符合题意;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D项错误。6一代可以造就富翁,三代才能熏陶出绅士。经济腾飞一代人就可以实现,而文化积累却需要三代人的努力。这表明(B)A文化发展总落后于社会发展B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而逐步培养出来的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解析: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发展不一定落后于社会发展,A错误;C、D不符合题干指向,排除;“而文化积累却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强调文化素养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获得,故选B。7有人认为,李白追求理想、不畏权贵、热爱

6、自由的精神,高亢豪迈的性格,雄奇飘逸的诗风,特别是吞吐天地、囊括寰宇的气势,无疑是唐朝政治、经济全面繁荣昌盛在精神领域的真实反映和写照。这表明(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李白的诗歌在盛唐是最优秀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A BC D解析:李白的精神、性格、诗风、气势等是唐朝政治、经济全面繁荣昌盛在精神领域的反映和写照,这表明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也表明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正确。材料既没有对李白的诗歌进行评价,也没有叙述李白诗歌的作用和社会影响,与题意不符。8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刻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在齐鲁文化思想中,“大道

7、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民贵君轻,厚德仁民”的民本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道精神等,至今仍对我国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说明(A)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同步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解析:齐鲁文化思想,至今仍影响着社会发展,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故A正确。B错误,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是同步的,这是因为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C、D两项不符合题意。9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表

8、明(A)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B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因素C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D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核心解析:经济力和科技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核心因素”,B说法错误;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D说法错误;“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说法正确;C与题意不符。10微商是一种社会化移动社交电商模式,它是企业或者个人基于社会化媒体开店的新型电商。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越来越多的商家以及个人选择在微信端进行营销。材料表明 (C)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主要途径文化

9、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微信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A BC D解析: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越来越多的商家以及个人选择在微信端进行营销。这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符合题意;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途径,错误;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先进的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11穿越故宫来看你最近刷爆朋友圈。明成祖朱棣从画像中跳出来,大跳hiphop舞蹈,再一路出宫自拍,发着各种QQ表情,刷着朋友圈用户记住了这个“潮流”皇帝,也记住了这个“萌贱”画风的品牌:故宫淘宝。“故宫淘宝”是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开设的官方销售网店

10、,希望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传播故宫文化。在涉足新媒体尤其是招了一群“蛇精病”的创意人员之后,“故宫淘宝”现已成为爆款IP。这说明(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大众传媒具有文化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故宫藏品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 BC D解析:故宫淘宝借助电子商务的形式传播故宫文化,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符合题意;教育具有文化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表述错误;故宫招聘了创意人员创造文化,也让人们喜欢上故宫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符合题意;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

11、志,错误。12“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是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A)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文化具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A BC D解析:“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说明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传承性,符合题意;文化的发展不一定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说法错误;文化不能脱离经济而存在,错误。13文

12、化是品牌要塑造的重要元素。换一个角度看,文化其实是赋予产品的附加价值。消费者购买到一样产品,所得的不仅是这个产品带来的实际功能,还有产品品牌的文化附加值。赋予产品品牌以文化附加值(D)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认同说明文化越来越成为价值创造的动力表明经济离开文化就无法存在与发展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A BC D解析:赋予产品品牌以文化附加值体现了文化与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可以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认同,说法正确。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动力,说法错误。经济决定文化,经济可以离开文化存在与发展,说法错误。14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一

13、个鲜明特点,就是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经济”“高科技”时,将文化渗透于其中,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体现了(B)A国际文化交流中充满霸权主义色彩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C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强弱优劣之分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解析:西方发达国家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B说法正确。材料主要强调文化与政治的交融关系,A没有全面反映题意,不选。民族文化没有优劣之分,C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15永定客家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在丰富人们消费的同时,也

14、有力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C)A经济是文化的基础B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C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D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解析:客家文化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说明了C项。A项与题意不符。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B项说法错误。优秀的文化、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故排除D项。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和较量,更深层次地体现为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回答1617题。1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这是基于(A)文化日益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

15、的交融与交锋是文化竞争的重要表现A BC D解析:正确说明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当选。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物质力量是基础,说法错误。与设问不能构成因果关系。17西方发达国家从来没有放弃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他们利用自身在文化领域的霸主地位,抢占别国思想文化阵地,消解其民族文化,瓦解其民族精神。这给我们的启示是(C)提高国家的向心力,消解文化间的相互渗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抵制西方文化的影响A BC D解析: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西化”“分化”图谋,我们要提高文化软实力,

16、增强文化竞争力,以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说法正确。中的“消解文化间的相互渗透”、中的“抵制西方文化的影响”均说法错误。18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我国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因为(D)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文化力量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A BC D解析: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

17、,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符合题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符合题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说法错误;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故排除。二、综合题(2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六周年。我们以梦想为笔,描绘历史性变革的宏伟长卷;开启新征程,我们以梦想为旗,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奋勇前行。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从“复兴号”风驰电掣,到国产大飞机直上九霄,从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到摆脱贫国过上好日子,一个个梦想成真的故事背后,都流淌着实干苦干的汗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

18、就能实现的。无论是在更高起点继续深化改革,还是打赢脱贫坚战,抑或是补齐发展短板、防范化解风险,无不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只有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实干的作为去回答时代之问、破解发展之困,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才能战胜一切困难挑战,推动事业发展,让梦想照进现实。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现伟大梦想中的作用。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先进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在实现伟大梦想过程中,要以梦想为笔,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这一思想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为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考生若从文化对经济、政治反作用、文化对提升综合国力作用角度作答,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文化对实现伟大梦想的作用,考生可从文化的实质、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等角度分析其能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