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平衡问题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1414403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平衡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平衡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平衡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平衡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平衡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03年高考复习第四节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平衡问题 教学目标:1、掌握合理选择整体的方法。 2、能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平衡问题。教学重点:研究对象的合理选取教学难点:同上一、知识要点 选择研究对象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首要环节在很多物理问题中,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案是多样的,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不同会影响求解的繁简程度对于连结体问题,通常用隔离法,但有时也可采用整体法如果能够运用整体法,我们应该优先采用整体法,这样涉及的研究对象少,未知量少,方程少,求解简便;不计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或物体系内的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一般首先考虑整体法对于大多数动力学问题,单纯采用整体法并不一定能解决,通常采用整

2、体法与隔离法相结合的方法二、例题解析【例1】有一个直角支架 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 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 AN不变,T变大 BN不变,T变小 CN变大,T变大 DN变大,T变小【解析】设PQ与OA的夹角为,对 P有:mgTsin=N对Q有:Tsin=mg所以 N=2mg, T=mg/sin答案为B。【例2】如图所示,两个完

3、全相同的重为G的球,两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市委都是,一根轻绳两端固接在两个球上,在绳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当绳被拉直后,两段绳间的夹角为。问当F至少多大时,两球将发生滑动?【解析】首先选用整体法,由平衡条件得F2N=2G 再隔离任一球,由平衡条件得Tsin(/2)=N 2Tcos(/2)=F 联立解之 【例3】图所示,光滑的金属球B放在纵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物体A与坚直墙之间,恰好匀速下滑,已知物体A的重力是B重力的6倍,不计球跟斜面和墙之间的摩擦,问:物体A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解析】首先以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可得: N2=mBgctg300 再以

4、A、B为系统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由平衡条件得: N2=f f=(mA+mB)g 解得 =3/7【例4】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分析】本题主要是胡克定律的应用,同时要求考生能形成正确的物理图景,合理选择研究对象,并能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求弹簧2原来的压缩量时,应把m1、m2看做一个整体,2的压缩量x1=(m1+m2)g/k2。m1脱离弹簧后,把m2作为对象,2的压缩量x2=m2g/k2。d=x1-x2=m

5、1g/k2。【解】C。三、能力训练B组 1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的四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左边木板对第一块砖,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分别为: (B) A4mg、2mg B2mg、0 C2mg、mg D4mg、mg【解析】设左、右木板对砖摩擦力为f1,第 3块砖对第2块砖摩擦为f2,则对四块砖作整体有:2f1=4mg f1=2mg对1、2块砖平衡有:f1+f2=2mg f2=0故B正确2如图所示,用轻质绝缘细线把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悬挂起来今将该系统移至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向的匀强电场中,达到平衡时,表示平衡状态的图

6、可能是: (C)3如图所示,两只均匀光滑的相同小球,质量均为m,置于半径为R的圆柱形容器,已知小球的半径r(rR),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容器底部对球的弹力等于2mg 两球间的弹力大小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mg 容器两壁对球的弹力大小相等 容器壁对球的弹力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2mgA B C D4如图所示,设A重10N,B重20N,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02问:(1)至少对B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A、B发生相对滑动?(2)若A、B间有1=04,B与地间有=0l,则F多大才能产生相对滑动?【解析】设A、B恰好滑动,则B对地也要恰好滑动,选A、B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

7、件得: F=f地+2T选A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 T=fA fA=0.110=1N f地=0.230=6N F=8N同理F=11N5将长方形均匀木块锯成如图所示的三部分,其中BC两部分完全对称,现将三部分拼在一起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与木块左侧垂直的水平向右力F作用时,木块恰能向右匀速运动,且A与B、A与C均无相对滑动,图中的角及F为已知,求A与B之间的压力为多少?【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木块平衡得F=f合又因为 mA=2mB=2mC且摩擦因数相同,所以 fB=F/4再以B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因B平衡,所以 N1=fBsin即: N1=Fsin/4说明:本题也可以分别对A、B进行隔离

8、研究,其解答过程相当繁杂6如图所示,重为8N的球静止在与水平面成370角的光滑斜面上,并通过定滑轮与重4N的物体A相连,光滑挡板与水平而垂直,不计滑轮的摩擦,绳子的质量,求斜面和挡板所受的压力(sin370=06)【解析】分别隔离物体A、球,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 T=4N Tsin370+N2cos370=8 N2sin370=N1+Tcos370得 N1=1N N2=7N7如图所示,有两本完全相同的书A、B,书重均为5N,若将两本书等分成若干份后,交叉地叠放在一起置于光滑桌面上,并将书A固定不动,用水平向右的力F把书B匀速抽出。观测得一组数据如下:根据以上数据,试求:(

9、1)若将书分成32份,力 F应为多大?(2)该书的页数(3)若两本书任意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为多少?【解析】(l)从表中可看出,将书分成 2,4,8,16,是2倍数份时,拉力F将分别增加6N,12N,24N,增加恰为2的倍数,故将书分成32份时,增加拉力应为 48N,故力 F=46548=945N;(2)逐页交叉时,需拉力F=1905N,恰好是把书分成 64份时,增加拉力 482=96N,需拉力 F=94.596=1905N可见,逐页交叉刚好分为64份,即该书有64页;(3)两张纸之间动摩擦因数为,则F=1905=G/64+2G/64+3G/64+128G/64=G/64(1+2+3

10、+128)=1295 =190.5/(1295)=0.3说明:请注意,将书分成份数不同,有所不同8、如图3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一物体B,B的上方再放一重为G的物体A,A的正左端系一与水平方向成角的绳子,绳的另一端系在墙上。若给物体B施加一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但A和B仍保持静止,则A对B的压力将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变化情况分析:平面光滑而B在F作用下能处于静止,表明A与B之间有摩擦,且为静摩擦,F增大,表明A、B间的静摩擦增大。而对A来说,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A、B间的静摩擦力增大,从平衡条件看,则绳的拉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必增大,故绳的拉力必增大,因此,拉力竖直方向的分力也增大。解:B。来自: 中基网教学科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