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13上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1414349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SMA13上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SMA13上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SMA13上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SMA13上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MA13上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SMA-13上面层配合比设计本工程沥青上面层采用4cm SMA13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改性沥青,具有平整、密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根据部颁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SHC F40-01-2002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设计施工指南设计标准及作业指导书,将试验原材料、混合料及配合比设计方面重点要求进展学习。一、 原材料原材料自检合格认可的首要条件是必须经监理抽检确认并经总监办批准使用前方可使用。1改性沥青1沥青采用经SBS改性的聚合物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2进场改性沥青每车都应进展取样和试验,取样和试验应符合公路工程

2、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规定。3沥青性能整套检验应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展每批检测一次,工地试验室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展检验,还应检验老化后的质量损失、针入度比、延度、并留样备检。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试 验 项 目单 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 0.1mm4060T0604针入度指数PI 不小于0T0604延度5cm./min,5 不小于cm20T0605软化点环球法 不小于60T0606运动粘度 135 不大于pas3T0625 T0619闪点coc 不小于230T0611溶解度三氯乙烯 不小于%99T0607弹性恢复25不小于%75T0662离析,48

3、h 软化点差 不大于2.5T0661相对密度25 实测记录T0603RTFOT后残留物质量损失 不大于%1.0T0610针入度比25 不小于%65T0604延度5 不小于cm15T06052、粗集料1上面层粗集料2.36mm采用玄武岩碎石。2所有面层石料要求采用还击式破碎机加工成近似立方体形状、干净、枯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耐磨光性能的碎石。3集料粒径的规格分档建议采用表1建议值。技术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4检测频率按照要求进展。 集料粒径加工规格分档建议值 表1级 配1#料2#料3#料4#料13.29.59.54.754.752.362.360标准规格S10S12S14

4、S16 SMA-13上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2指标单 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 不大于%24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 不大于%28T0317表观相对密度 不小于2.60T0304吸水率 不大于%2.0T0304对沥青的粘附性(改性沥青) 不小于级5级T0616 T0663稳固性 不大于%12T0314细长扁平颗粒含量 (混合料) 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 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 不大于%15T03121218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不大于%1T0310软石含量 不大于%3T03203细集料1细集料(2.36mm)宜采用坚硬、干净、无风化、无杂质的优质石灰岩采用专用的制

5、砂机加工而成的机制砂。2机制砂细集料的级配应符合S16的要求表3。3细集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 SMA-13上面层用细集料规格 表3规格公称粒径mm通过以下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9.54.752.361.180.60.30.150.075S16031008010050802560845025010 SMA-13上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4指 标单 位标准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 不小于2.50T0328稳固性大于0.3mm局部 不大于%12T0340砂当量 不小于%60T0334亚甲蓝值 不大于g/kg25T0349棱角性流动时间 不小于s30T03454、填料1填料宜采用石灰

6、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制的矿粉,由专业生产厂家生产。为提高混合料的抗剥离性能,厂家生产过程中填料添加15%的磨细生石灰粉填料总质量的百分比。填料不应含泥土杂物和团粒,要求枯燥、干净,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的技术要求。2拌和机回收的粉尘严禁作矿粉使用,应运至指定地点存放处理,以防污染。 SMA-13上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单 位规定值试验方法表观密度 不小于t/m32.50T0352含水量 不大于%1T0103烘干法粒度范围 0.6 mm 0.15 mm 0.075mm%1009010075100T0351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T0353塑性指数%4T0354加热安定性合格T

7、03555、稳定剂采用优良的木质素絮状纤维,掺加比例以沥青混合料料总质量的0.3%。木质素絮状纤维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的要求。SMA-13上面层用木质素絮状纤维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单位技术要求筛分析: 方法A:冲气筛分析 纤维长度 通过0.15mm 筛 方法B:普通筛分析 纤维纤维长度 通过0.85mm筛 通过0.425mm筛 通过0.106mm筛(mm)(%)(mm)(%)(%)(%) 67010 6851065103010灰分含量(%)185, 无挥发物PH值 7.51.0吸油率纤维质量的(5.01.0)倍含水量(%) 5 (以质量计)6、集料的生产加工集料的加工过程将直接影响到集料的质量,因

8、此,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彻底去除采石场的泥土杂物的覆盖层。2要随时去除已风化、变质等各种品质低劣的石料。3采石场的基底必须保持干净,以免泥土杂物混入料中特别是用装载机装料时。4严禁在雨天或地面泥泞时开采加工石料。5集料破碎应采用还击式破碎机。6对各构造层的集料规格按要求分档。7对破碎的集料应及时进展筛分,试组配矿料级配,假设组配不够理想或不成规格料应及时对筛网进展调整或对集料进展二次筛分,直至组配合理稳定为止,方可为配合比设计提供原材料。7、堆放环境与现场保护1注意防止运料车辆轮胎沾带泥土进入矿料堆放场地。2拌和场区域场地应提前硬化。3拌和场区域场地应排水良好特别是矿料堆放处。4

9、不同规格集料必须采用固定隔墙相互隔开,以免混堆。5细集料堆放后应采取覆盖措施,以免雨天影响,晴天可以去除覆盖。6矿粉或生石灰粉的存放必须采取防雨、防潮措施。二、试验仪器设备沥青路面施工试验工作非常重要,必须配备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规定的质量检测仪器,并配备足够的易损部件。工地试验室主要仪器设备根本配置如下表。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应进展必要的检查和标定以保持其完好性和准确性,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配置 表3-1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沥青延度仪1.5M台12沥青针入度仪台13沥青软化点仪LR3台14旋转薄膜烘箱台15强制式拌和机台16自动马歇尔击实仪台17马歇尔稳定

10、度仪台18沥青混合料抽提仪台19摇筛机台110标准筛套311游标卡尺把312恒温水浴台213电子点温计套414电子天平2kg、6kg台各215路面回弹弯沉测定仪5.4米台216连续式平整度仪台117核子密度仪台118钻芯机台119砂当量仪台120烘箱台大2,中121电脑台122渗水仪台123弯沉仪台124构造深度仪台125摩擦系数摆值仪台1三、SMA-13混合料技术标准按沥青面层所选定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为连续配沥青混合料。根据JTG F402004的规定,上面层沥青混合料应符合下表规定的技术标准。其配合比检验应符合下表各项指标的要求。SMA-13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 试验工程

11、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马歇尔试件尺寸mm101.6mm63.5mmT0702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两面各击75次T0702空隙率VV%3-4T0705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17.0T0705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不大于VCADRCT0705沥青饱和度VFA%7585T0705稳定度KN不小于6.0T0709流值mm25T0709注: 对重交通路段或炎热地区,VMA可放宽到16.5%。SMA-1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检验指标技术要求 检验工程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的结合料损失%不大于0.1T0732肯塔堡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 (20)%不大于15T0733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次/mm

12、不小于 4000T0719水稳定性:残留马歇尔稳定度 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80以上80以上T0709T0729渗水系数ml/min不大于 80T0730注: 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在施工最高温度下进展,没有明确规定时,非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温度为17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温度为185。 车辙试验试件不得采用经二次加热重塑成型的试件。 此渗水系数仅适用于配合比设计室内试验的压实试件检验。四、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改性沥青SMA-13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件体积设计方法,包括马歇尔试验设计和设计配合比检验两项内容。其矿料级配应符合下表的规定。SMA-13矿料级配范围 筛孔mm通过筛孔的百分率%16.

13、010013.2901009.550754.7520342.3615261.1814240.612200.310160.159150.075812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1SMA目标配合设计按下式流程的步骤进展。2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JTG F40附录B的方法计算初试级配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sb、合成表观相对密度sa、有效相对密度se。其中各矿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表观相对密度试验方法遵照该标准附录B的规定执行。3设计初试级配:调整各种矿料比例,设计3个不同粗细的初试级配,必须符合标准级配范围的要求,3个级配的4.75 mm通过率宜分别为23%、27、31%左右,3个级配矿粉数量宜一样,

14、使0.075mm通过率为10%左右。按下式计算大于4.75mm粗集料的混合毛体相对密度CA。式中: P1、P2分别为1号料9.513.2和2号料4.759.5的配比;1、2 分别为1号料和2号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4 用捣实法测定大于4.75mm的粗集料捣实密度s按T0309试验,由下式计算各组初试级配捣实状态下粗集料松装间隙率VCADRC。式中:w水的密度g/cm3,常温下可取 0.999。 5 选择制作马歇尔试件的初试油石比。初试油石比应根据矿料级配的平均毛体积相对密度选择。 6按照选择的初试油石比和矿料级配制作SMA马歇尔试件,一组马歇尔试件数目46个,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f,必须由表干法测

15、定。 7供计算SMA混合料体积指标的最大相对理论密度t按下式计算得到。式中:Pa混合料油石比,; P*纤维用量,以矿料质量百分率计,由占沥青混合料总量百分率换算得到,:se矿料合成有效相对密度; b 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 *纤维相对密度,由厂方提供或实测。 8按式1、式2、式3和式4计算SMA马歇尔试件的矿料间隙率VMA、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空隙率VV和沥青饱和度VFA。 1 2 3 4式中:Ps沥青混合料中除沥青外全部矿料占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百分率,即(100-沥青用量),%;PCA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的比例,即大于4.75mm的颗粒占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百分率,;材料选择纤维稳

16、定剂材料试验粗集料、细集料 矿粉沥青选择初试级配测定粗集料的VCADRC设计粗集料骨架,以4.75mm通过率为关键性筛孔,选用高、中、低3个档次,设计三组配比选择初试沥青用量,制作马歇尔试件分析VMA、VCA,确定设计级配 对设计级配变化沥青用量制作马歇尔试件分析VV、VFA等,确定最正确沥青用量进展马歇尔试验,检验稳定度、流值进展各种配合比设计检验,确定配合比不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图 SMA-13目标配合比设计流程图9 从3组初试级配试验结果中选择设计级配时,必须符合VCAmi* VCADRC及VMA17的要求,当有1组以上的级配同时符合要求时,以4.75mm通过大且VMA较大的级配

17、为设计级配。10 马歇尔试件的设计空隙率VV应符合要求,根据所选择的设计级配和初试油石比试验的空隙率结果,以0.2%0.4%为间隔,调整3个不同油石比,制作马歇尔试件。11 进展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检验稳定度和流值是否符合要求。表中稳定度和流值并不作为配合比设计可以承受或否决的唯一指标,容许根据同类型改性沥青SMA-13工程的经历予以调整。 12根据希望的设计空隙率通常为4,确定最正确油石比OAC。 13 按规定的工程进展配合比设计检验。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1确定各热料仓矿料和矿粉的用量。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矿料取样进展筛分,根据筛分结果,通过计算,使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符合设计级配和标准

18、规定,并特别注意使0.075mm、4.75mm、9.5mm的筛孔通过量控制接近目标配合比设计级配,以确定各料仓和矿粉的用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到达供料均衡。2确定最正确油石比。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正确油石比OAC和OAC0.2三个油石比,取以上计算的矿质混合料,用试验室的小型拌和机拌制SMA,制备马歇尔试件,计算 SMA试件VMA、VCAmi*、VV和VFA,按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选定适宜的最正确油石比。(3) 生产配合比设计检验。用以上生产配合比,进展沥青析漏试验和残留马歇尔稳定度检验。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用生产配合比在生产拌和机上进展试拌,经检验,改性沥

19、青SMA-13技术性能符合规定后铺筑试铺段。取试铺的改性沥青SMA-13进展体积指标分析、马歇尔检验和沥青含量、筛分试验检验,由此确定正式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4关于SMA混合料马歇尔室内试验中几点要点 (1) 配合比设计时拌制改性沥青SMA-13需采用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以模拟生产实际情况。每组试件46个。 (2) 试件成型温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改性沥青SMA-13试验拌和与击实温度 () 矿料加热温度180190改性沥青加热温度165175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170180试模预热温度160170试件开场击实温度160165 (3) 改性沥青SMA-13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用表干法测定。 (4) 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 (5) 试件的配料、拌和均应单个进展,以确保试验结果的一致性。 (6) 改性沥青SMA-13生产检验时,从拌和机上取样后立即制备试件,不许试样冷却后再次加热成型试件。.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